CN102750185A -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0185A
CN102750185A CN2011100965190A CN201110096519A CN102750185A CN 102750185 A CN102750185 A CN 102750185A CN 2011100965190 A CN2011100965190 A CN 2011100965190A CN 201110096519 A CN201110096519 A CN 201110096519A CN 102750185 A CN102750185 A CN 102750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pplication program
application
attribute informatio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65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0185B (zh
Inventor
郑志昊
梁柱
李英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965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0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0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0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0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当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所述数据填充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应用程序应用功能单一,各种应用程序之间无法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自适应的切换,导致信息分享操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和信息分享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社交功能日益发展,社交网站已经成为用户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社交网站的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微博、日志、留言板以及相册等)进行信息的分享,然而社交网站的每种应用程序只提供相应的单一的应用功能,对用户输入的分享信息存在相应的限制,例如,对于相册则只能上传图片格式的文件,对于留言板则可能存在输入字数的限制,导致各种应用程序之间无法根据用户输入的分享信息进行自适应的切换,实现分享信息的自适应存储和输出,使得用户的信息分享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由于应用程序应用功能单一,各种应用程序之间无法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自适应的切换,导致信息分享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当所述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所述数据填充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属性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应用程序调用单元,用于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数据填充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所述应用程序调用单元调用的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以及
第一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属性信息是否满足其预设的条件,当属性信息不满足其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并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解决了现有应用程序应用功能单一,各种应用程序之间无法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自适应的切换,导致信息分享操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和信息分享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属性信息是否满足其预设的条件,当属性信息不满足其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并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和信息分享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当所述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所述数据填充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属性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应用程序调用单元,用于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数据填充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所述应用程序调用单元调用的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以及
第一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属性信息是否满足其预设的条件,当属性信息不满足其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并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和信息分享操作。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图片的应用程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应地,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是图片数据,其属性信息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相应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即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的输入的数据的格式或数据大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检测,或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是否未超过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大小的检测,实现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检测。
在步骤S102中,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数据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不同,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多个关联的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预设的数据大小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且支持其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又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与预设的格式不同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另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从而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预设的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步骤S103中,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可支持数据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大小等的不同,以及应用程序输入框(填充参数)的数目不同,应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可以是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中的文本数据大小超过其预设的大小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填充方式,将所有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并对数据进行关键字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关键字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设置关键字一栏,若第二应用程序的填充参数包括标题时,须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文本数据中截取一定长度的文本填充到该标题栏,具体的填充方式可以以配置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
在步骤S104中,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或编辑区域被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后,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实现第一应用程序到第二应用程序的切换,从而减少系统的内存消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检测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检测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提交指令或处理指令的触发事件来触发,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循环检测,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步骤S202中,判断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是则执行步骤S207,否则执行步骤S20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图片的应用程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应地,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是图片数据,其属性信息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相应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即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的输入的数据的格式或数据大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检测,或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是否未超过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大小的检测,实现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检测。
在步骤S203中,当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数据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不同,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多个关联的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预设的数据大小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且支持其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又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与预设的格式不同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另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从而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预设的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步骤S204中,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可支持数据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大小等的不同,以及应用程序输入框(填充参数)的数目不同,应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可以是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中的文本数据大小超过其预设的大小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填充方式,将所有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并对数据进行关键字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关键字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设置关键字一栏,若第二应用程序的填充参数包括标题时,须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文本数据中截取一定长度的文本填充到该标题栏。
在步骤S205中,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触发事件触发调用第二应用程序后,将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应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从而释放第一应用程序占用的内存资源,切换到第二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步骤S206中,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或编辑区域被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
在步骤S207中,当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程序接收到的数据满足其预设的条件,例如数据类型和数据大小等都是第一应用程序支持的,则无须进行应用程序的切换和数据的填充,以第一应用程序设置的输出方式正常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到切换应用程序的触发事件时,输出一选择界面,接收是否切换到第二应用程序的用户选择信息,从而根据用户的选择信息,决定是否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得系统更具人性化。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301中,检测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检测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提交指令或处理指令的触发事件来触发,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循环检测,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步骤S302中,判断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是则执行步骤S308,否则执行步骤S30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图片的应用程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应地,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是图片数据,其属性信息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相应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即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的输入的数据的格式或数据大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检测,或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是否未超过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大小的检测,实现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检测。
在步骤S303中,当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输出一选择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界面可向用户提供是否切换到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的选择。
在步骤S304中,判断用户的选择信息是否为切换到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是则执行步骤S305,否则执行步骤S308。
在步骤S305中,当用户的选择信息为切换到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数据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不同,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多个关联的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预设的数据大小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且支持其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又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与预设的格式不同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另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从而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预设的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步骤S306中,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可支持数据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大小等的不同,以及应用程序输入框(填充参数)的数目不同,应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可以是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中的文本数据大小超过其预设的大小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填充方式,将所有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并对数据进行关键字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关键字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设置关键字一栏,若第二应用程序的填充参数包括标题时,须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文本数据中截取一定长度的文本填充到该标题栏。
在步骤S307中,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或编辑区域被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
在步骤S308中,当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程序接收到的数据满足其预设的条件,例如数据类型和数据大小等都是第一应用程序支持的,则无须进行应用程序的切换和数据的填充,以第一应用程序设置的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在步骤S304中,当用户的选择信息为不切换到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时,则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当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第一应用程序可支持的最大值时,则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截取,若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一应用程序支持的格式时,则应对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以符合第一应用程序的要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集成到信息分享系统中或者运行于具有自适应数据输出功能的应用系统中,其中:
属性信息检测单元41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图片的应用程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应地,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是图片数据,其属性信息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相应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即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的输入的数据的格式或数据大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检测,或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是否未超过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大小的检测,实现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检测。
应用程序调用单元42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该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数据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不同,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多个关联的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预设的数据大小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且支持其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又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与预设的格式不同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另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从而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预设的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数据填充单元43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应用程序调用单元42调用的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可支持数据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大小等的不同,以及应用程序输入框(填充参数)的数目不同,应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可以是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中的文本数据大小超过其预设的大小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填充方式,将所有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并对数据进行关键字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关键字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设置关键字一栏,若第二应用程序的填充参数包括标题时,须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文本数据中截取一定长度的文本填充到该标题栏。
第一数据输出单元44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或编辑区域被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集成到信息分享系统中或者运行于具有自适应数据输出功能的应用系统中,其中:
属性信息检测单元51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检测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提交指令或处理指令的触发事件来触发,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循环检测,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图片的应用程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应地,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是图片数据,其属性信息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相应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即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的输入的数据的格式或数据大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检测,或通过对输入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是否未超过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数据大小的检测,实现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检测。
选择信息接收单元52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输出一选择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界面可向用户提供是否切换到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的选择。
当用户的选择信息为切换到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调用单元53根据数据的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程序可接收数据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不同,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多个关联的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预设的数据大小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且支持其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又如,当第一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与预设的格式不同时,为第一应用程序设置另一关联的应用程序,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应支持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从而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预设的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数据填充单元54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应用程序调用单元53调用的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可支持数据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大小等的不同,以及应用程序输入框(填充参数)的数目不同,应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可以是将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例如,当第一应用程序中的文本数据大小超过其预设的大小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填充方式,将所有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并对数据进行关键字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关键字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设置关键字一栏,若第二应用程序的填充参数包括标题时,须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文本数据中截取一定长度的文本填充到该标题栏。
应用程序退出单元55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触发事件触发调用第二应用程序后,将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应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从而释放第一应用程序占用的内存资源,切换到第二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第一数据输出单元56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应用程序的输入框或编辑区域被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
第二数据输出单元57当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程序接收到的数据满足其预设的条件,例如数据类型和数据大小等都是第一应用程序支持的,则无须进行应用程序的切换和数据的填充,以第一应用程序设置的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在选择信息接收单元52中,当用户的选择信息为不切换到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时,则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当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第一应用程序可支持的最大值时,则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截取,若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一应用程序支持的格式时,则应对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以符合第一应用程序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属性信息是否满足其预设的条件,当属性信息不满足其预设的条件时,根据属性信息,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并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保存和输出,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和信息分享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当所述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所述数据填充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当所述属性信息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填充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关闭并退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输出一选择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
当所述选择信息为切换到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选择信息为不切换到与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时,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接收到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为数据类型或数据大小。
7.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属性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
应用程序调用单元,用于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调用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应用程序;
数据填充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填充方式和填充参数,将数据填充到所述应用程序调用单元调用的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填充位置;以及
第一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填充后的数据。
8.如权利如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当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和输出方式,保存和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9.如权利如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应用程序退出单元,用于关闭并退出第一应用程序。
10.如权利如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选择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当属性信息不满足第一应用程序预设的条件时,输出一选择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
11.如权利如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为数据类型或数据大小。
CN201110096519.0A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750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6519.0A CN102750185B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6519.0A CN102750185B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0185A true CN102750185A (zh) 2012-10-24
CN102750185B CN102750185B (zh) 2018-05-22

Family

ID=4703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6519.0A Active CN102750185B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01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640A1 (zh) * 2016-03-28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调用方法和终端
CN103853606B (zh) * 2012-11-29 2018-05-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WO2019128923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被选中对象在应用界面中显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24239A (zh) * 2019-07-10 2019-10-1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和第一客户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172A (zh) * 2004-12-20 2006-06-28 微软公司 促进跨应用程序和跨版本文件协作
CN101449553A (zh) * 2006-05-31 2009-06-03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为解码网关中的请求提交而确定字符集编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67144A (zh) * 2006-06-13 2009-06-24 微软公司 声明性管理框架
CN101901146A (zh) * 2008-12-05 2010-12-0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172A (zh) * 2004-12-20 2006-06-28 微软公司 促进跨应用程序和跨版本文件协作
CN101449553A (zh) * 2006-05-31 2009-06-03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为解码网关中的请求提交而确定字符集编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67144A (zh) * 2006-06-13 2009-06-24 微软公司 声明性管理框架
CN101901146A (zh) * 2008-12-05 2010-12-0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3606B (zh) * 2012-11-29 2018-05-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WO2017166640A1 (zh) * 2016-03-28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调用方法和终端
WO2019128923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被选中对象在应用界面中显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24239A (zh) * 2019-07-10 2019-10-1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和第一客户端
CN110324239B (zh) * 2019-07-10 2021-03-26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和第一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0185B (zh) 201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0569B2 (en) User interface controls for capturing communication data
WO2018209028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US9639256B2 (en) Method for starting activity of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US2019021282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40351431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200159546A1 (en) Interfac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3423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afe confluence modality
CN103220392B (zh) 一种自动录音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50193185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50185A (zh) 一种数据自适应输出方法及系统
KR20190015518A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1697152A (zh) 一种数据库存储系统及其数据的拆分方法和装置
CN101916399A (zh) 一种收件人的添加方法及系统
CN103647850A (zh) 一种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57366A (zh) 海量日志写入数据库的方法、装置和日志容灾系统
CN101958964A (zh) 一种通话中短消息的显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83852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50202A (zh) 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0543435A (zh)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94407A (zh) 存储装置和数据读写方法
CN104424306A (zh) 一种日志记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3144934B1 (en) Audio p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2880682A (zh) 一种网页保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55969A (zh) 一种Linux串口通信日志记录的方法
CN107358131A (zh) 块设备的加密扩容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