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9700A -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9700A
CN102749700A CN2012102291248A CN201210229124A CN102749700A CN 102749700 A CN102749700 A CN 102749700A CN 2012102291248 A CN2012102291248 A CN 2012102291248A CN 201210229124 A CN201210229124 A CN 201210229124A CN 102749700 A CN102749700 A CN 102749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unit
zoom
positi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91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9700B (zh
Inventor
萩原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49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9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9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9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411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该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在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上移动。第三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该第三B透镜单元包含接合在一起的正透镜和负透镜。当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是R3A和R3B时,满足下面的条件:5<|(R3A+R3B)/(R3A-R3B)|<30。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010149891.9,申请日为2010年3月26日,发明名称为“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合摄像机、卤化银照相机、数字照相机、TV照相机或者监视照相机的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使用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诸如摄像机或数字静止照相机(still camera)的图像拍摄设备中的摄影光学系统,需要具有小F-数(Fno)、广场角、小型尺寸、高变焦比和高分辨率的变焦透镜系统。此外,还需要该变焦透镜系统提供用于防止所拍摄的图像模糊的图像稳定化功能。
为了满足上述的所有的需求,摄影光学系统的尺寸增大,并且整个设备的重量增大。例如,当执行图像稳定化的光学部件的尺寸增大时,必须应用具有大驱动力的驱动部以操作该光学部件,并且,包含驱动部的图像稳定化系统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大整个设备的重量。另外,图像稳定化操作的响应劣化。
对于图像稳定化,当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作为变焦透镜系统的一部分的透镜单元时,出现偏心像差,从而光学性能易于劣化。
因此,重要的是,在具有图像稳定化机构的变焦透镜系统中,用于透镜稳定化的透镜单元尺寸小、重量轻,并且由于图像稳定化而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劣化低。
存在这样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包含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分别具有正、负、正和正的折光力的四个透镜单元。已知存在四单元变焦透镜系统,在该四单元变焦透镜系统中,在变焦过程中移动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并且移动这些透镜单元中的一部分以校正图像模糊。在这些变焦透镜系统中,已知有这样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第三透镜单元被分成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并且,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以校正图像模糊(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7-128619、美国专利No.6,606,19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44037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322795)。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在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上移动,其中:第三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该第三B透镜单元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以便移动成像位置;第三B透镜单元包含胶合透镜,在该胶合透镜中,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并且,当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是R3A和R3B时,满足下面的条件:
5<|(R3A+R3B)/(R3A-R3B)|<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在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上移动,其中:第三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该第三B透镜单元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以便移动成像位置;第三B透镜单元包含负透镜和至少一个正透镜,并且包含在第三A透镜单元的物侧的孔径光阑;并且,当在广角端在开口(open)F-数情况下的孔径光阑的孔径直径为Spa,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的正透镜的总厚度为Dp,并且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的负透镜在以下高度处的总透镜厚度为Kn时,满足下述条件,所述高度距离光轴为在广角端在开口F-数情况下的孔径光阑的孔径直径的一半:
0.4<(Dp+Kn)/Spa<0.7。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变焦比高并且在所有的变焦范围内的光学性能高的小型变焦透镜系统。此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这样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在用于图像稳定化的透镜单元偏心时的偏心像差小,并且光学性能高,同时减少了用于图像稳定化的透镜单元的尺寸。
从下面参考附图的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
图2A、2B和2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像差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
图4A、4B和4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像差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
图6A、6B和6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像差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
图8A、8B和8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差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
图10A、10B和10C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像差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拍摄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系统包含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在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上移动。第三透镜单元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该第三B透镜单元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以便移动成像位置。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图2A、2B和2C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分别在广角端(短焦距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长焦距端)处聚焦到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图4A、4B和4C是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分别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聚焦到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图6A、6B和6C是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分别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聚焦到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图7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图8A、8B和8C是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分别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聚焦到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图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透镜截面图。图10A、10B和10C是第五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分别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聚焦到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图1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摄像机(图像拍摄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每一个透镜截面图示出具有正折光力(光焦度=焦距的倒数)的第一透镜单元B1、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B2、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B3、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B4。第三透镜单元B3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B3A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该第三B透镜单元B3B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以便图像稳定化(以便校正图像模糊)。用于图像稳定化的移动可以是绕作为旋转中心的光轴上的某一点的摆动(旋转移动)。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用于图像稳定化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使得可在像面上移动成像位置。光学块G对应于滤光器或面板(face plate),并且表示稍后描述的数值实施例中的没有折光力的第五透镜单元。提供像面IP。当变焦透镜系统用作摄像机或数字静止照相机的摄影光学系统时,像面IP对应于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光电变换器)的图像拍摄表面。当变焦透镜系统用作卤化银胶片照相机时,像面IP对应于胶片表面。孔径光阑SP位于第三A透镜单元B3A的物侧。
在球差图中,实线是d-线,双点划线是g-线。在像散图中,点线是子午像面,实线是弧矢像面。横向色差由g-线表示。F-数由Fno表示,并且,半场角由ω表示。在下面的各个实施例中,在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变焦位置是用于倍率改变的变焦透镜单元(各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透镜单元B2)位于该透镜单元可在光轴上机械地移动的范围的两端的变焦位置。
在各个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焦的过程中,向像侧移动第二透镜单元B2以进行倍率改变,并且,通过以部分凸状的轨迹(partial convex locus)向物侧移动第四透镜单元B4来校正由于倍率改变而导致的像面振动。应用其中在光轴上移动第四透镜单元B4以进行聚焦的后焦点系统(rear focus system)。第四透镜单元B4的由实线表示的曲线4a和由点线表示的曲线4b分别是当对无限远物体和近距离物体进行聚焦时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的过程中用于校正像面振动的移动轨迹。以这种方式,沿着向物侧凸起的轨迹移动第四透镜单元B4,以有效地使用第三透镜单元B3和第四透镜单元B4之间的空间,从而有效地减少该透镜系统的整个长度。对于变焦和聚焦,不移动第一透镜单元B1和第三透镜单元B3。
在各个实施例中,例如,当在望远端从无限远物体到近距离物体移动聚焦时,向物侧移动第四透镜单元B4,如箭头4c所示。在各个实施例中,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第三B透镜单元(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B3B,以校正在整个光学系统振动时的图像模糊。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被配置为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提供具有正、负、正和正的折光力的透镜单元,以便在广角端保持广场角(摄影场角)的同时获得高倍率改变比(高变焦比)。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焦的过程中,移动第二透镜单元B2和第四透镜单元B4,以在保持高变焦比的同时维持高性能,并且通过减少了的数量的移动透镜单元来实现高变焦比。
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单元B1包含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更具体地说,第一透镜单元B1包含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负透镜、具有双凸形状的正透镜、具有向物侧凸起的形状的正透镜、以及具有向物侧凸起的弯月形状的正透镜。第二透镜单元B2包含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两个各自具有向像侧凹入的弯月形状的负透镜、具有双凹形状的负透镜、以及具有双凸形状的正透镜。按照这种透镜配置,第二透镜单元B2减少了变焦过程中的像差变动。第三透镜单元B3包含一个或更多个非球面。在第三透镜单元B3中,尤其是,在广角端轴上光束通过较高的位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球差和彗差。由于此原因,引入非球面,以便于有效的像差校正。
优选的是,第三透镜单元包含其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为非球面的透镜。在第三透镜单元B3中,在变焦中间区中,离轴光束通过较高的位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像散和场曲。由于此原因,引入非球面,以便于有效的像差校正。此外,透镜的两个表面都为非球面的,从而容易同时进行上述的广角端的像差校正和变焦中间区中的像差校正,而没有增加非球面透镜的数量。第三透镜单元B3包含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B3A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通过这种配置,确保具有足够长度的后焦点(back focus)。
第三A透镜单元B3A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胶合透镜和负透镜,在该胶合透镜中,负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接合在一起。可选地,第三A透镜单元B3A包含其中负透镜和正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可选地,第三A透镜单元B3A包含其中负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具有非球面形状的透镜表面的正透镜、以及其中负透镜和正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可选地,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具有非球面形状的透镜表面的正透镜、以及其中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负透镜和至少一个正透镜,并且包含非球面透镜,从而即使在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也良好地保持像差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形状适当,以减少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体积,从而构成重量轻的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
第四透镜单元B4从物侧依次包含正透镜、以及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第四透镜单元B4包含一个或更多个非球面,并且进行聚焦操作。通过这种透镜配置,良好地校正在聚焦操作期间出现的像差变动。优选的是,第四透镜单元B4包含其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为非球面的透镜。在第四透镜单元B4中,在望远端离轴光束通过较高位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像散和场曲。由于此原因,引入非球面,以便于有效的像差校正。此外,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非球面的,从而容易同时进行上述的聚焦操作期间的像差变动的校正和望远端的像差校正,而没有增加非球面透镜的数量。
作为具体的透镜配置,第四透镜单元B4包含具有双凸形状的正透镜、以及胶合透镜,在该胶合透镜中,具有向像侧凹入的弯月形状的负透镜和向物侧凸起的正透镜接合在一起。通过这种配置,减少了聚焦时的像差变动。在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中,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其中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假设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是R3A和R3B。在这种情况中,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5<|(R3A+R3B)/(R3A-R3B)|<30…(1)。
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至少一个负透镜,以抑制在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出现的横向色差的变动。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当实现其中第二透镜单元B2和第四透镜单元B4构成移动透镜单元的倍率改变机构时,整个透镜系统的尺寸易于增大,并且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的尺寸也增大。在各个实施例中,满足与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其中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的胶合透镜的配置有关的条件式(1),从而构成重量较轻的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
条件式(1)与第三B透镜单元B3B中的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和其像面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之差有关。当该差降到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时,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透镜的曲率半径之差大,这意味着胶合透镜是具有小的曲率半径的透镜。当曲率半径小时,在正透镜的情况中,透镜的厚度增大,从而透镜的体积增大。因此,这不是优选的,因为作为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重量增大。类似地,当负透镜的曲率半径小时,该透镜的边缘部分的体积增大,从而作为图像稳定化单元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重量增大,这不是优选的。
当该差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时,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和其像面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之差小。当该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和该像面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之差小时,难以接合这些透镜,并且制造误差增大,这不是优选的。为了在减少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重量的同时确保制造稳定性,优选的是,条件式(1)的数值范围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a):
8<|(R3A+R3B)/(R3A-R3B)|<26…(1a)。
此外,在各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中,第三B透镜单元B3B包含负透镜和至少一个正透镜。孔径光阑SP位于第三A透镜单元B3A的物侧。假设在广角端在开口F-数情况下的孔径光阑的孔径直径为Spa,并且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正透镜的总厚度为Dp。假设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负透镜在以下高度处的总透镜厚度为Kn,所述高度距离光轴为在广角端在开口F-数情况下的孔径光阑SP的孔径直径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中,满足下述条件:
0.4<(Dp+Kn)/Spa<0.7…(2)。
条件式(2)与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正透镜的总厚度和负透镜的边缘部分的厚度有关。当该厚度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时,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透镜的体积增大,即,重量增大,这不是优选的。当该厚度降到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时,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正透镜的边缘厚度减小,或者,负透镜的中心厚度太薄以至于难以制造,这不是优选的。为了在减少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重量的同时确保制造稳定性,更优选的是,条件式(2)的数值范围满足下述条件式(2a):
0.44<(Dp+Kn)/Spa<0.60…(2a)。
通过上述配置,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得这样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可以在保持高变焦比的同时减少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的尺寸和重量。
此外,为了在减少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的尺寸的同时维持图像稳定化期间的良好的光学性能,优选的是,满足下述条件式中的至少一个。据此,根据各个条件式获得优势。假设第三A透镜单元B3A和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焦距分别为f3A和f3B。假设第三透镜单元B3的焦距为f3,并且,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和望远端的焦距分别为fw和ft。假设第一透镜单元B1的焦距为f1。假设第一透镜单元B1的一个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是v1A,并且,另一个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是v1B。在这种情况中,优选的是,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1.3<|f3A/f3B|<2.5…(3)
公式2
3.0 < f 3 / ( fw &CenterDot; ft ) < 7.0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4 )
0.7<f1/ft<1.0…(5)
65<ν1A<75…(6)
70<ν1B…(7)。
条件式(3)用于维持适当的图像稳定化作用和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的充分高的光学性能。条件式(3)与第三透镜单元B3内的两个部分的透镜单元的折光力的优选范围有关。当折光力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并且第三A透镜单元B3A的负折光力变得较强时,分割第三透镜单元B3的效果减小,并且图像稳定化的作用减小,这不是优选的。当图像稳定化作用减少时,在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必须同样多地增加移动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的量。由于移动量的增加而使空间扩宽,从而使图像稳定化机构的尺寸增大,这不是优选的。当进一步增加移动量时,响应速度和可控性劣化,这不是优选的。
当折光力降到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时,为了保持第三透镜单元B3整体上为正折光力,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正折光力随着该折光力而变得太强,并且,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的光学性能劣化,这不是优选的。为了保持图像稳定化操作期间的图像稳定化作用和光学性能,更优选的是,条件式(3)的数值范围满足下述的条件式(3a):
1.3<|f3A/f3B|<2.3…(3a)。
另一条件式(4)用于在保持广场角和高变焦比的同时实现高性能。条件式(4)与变焦比(倍率改变率)和像差校正有关。当该值降到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时,难以校正在第三透镜单元B3中出现的像差。尤其是,在第三透镜单元B3中,轴上光束通过较高的位置,并且大大地出现球差,并且,变得难以校正,这不是优选的。当该值超过条件式(4)的上限时,难以充分地获得作为构成第三透镜单元B3的两个部分的透镜单元的第三A透镜单元B3A和第三B透镜单元B3B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当该间隔变窄时,难以提供用于第三B透镜单元B3B的机构以操作图像稳定化,这不是优选的。为了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在定位图像稳定化机构的过程中保持第三A透镜单元B3A和第三B透镜单元B3B之间的充分的间隔,更优选的是,条件式(4)的数值范围满足下述的条件式(4a):
公式3
3 . 6 < f 3 / ( fw &CenterDot; ft ) < 6 . 2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4 a )
为了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实现高变焦比,优选的是,第一透镜单元包含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的四个透镜。在这种情形中,优选的是,第一透镜单元B1的焦距f1满足条件式(5)。条件式(5)通过与在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之比来限定第一透镜单元B1的折光力的优选范围。当该比降到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时,第一透镜单元B1的折光力太强,在第一透镜单元B1中出现的像差量变大,尤其是,大大地出现场曲和像散。为了良好地校正像差,需要增加透镜的数量,或者添加非球面。相反,当该比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时,像差校正变得容易,但是第一透镜单元的有效直径增大,这不是优选的。更优选的是,条件式(5)的数值范围被设置为下述条件式(5a)的数值范围:
0.75<f1/ft<0.95…(5a)
条件式(6)和(7)限定第一透镜单元B1中的任何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的优选范围。当该阿贝数降到低于条件式(6)和(7)的下限时,难以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的横向色差和轴上色差。当该阿贝数超过这些条件式(6)和(7),并且使用低色散的玻璃材料时,折射率也降低,并且,难以校正球差。更优选的是,条件式(6)和(7)的数值范围被设置为下述条件式(6a)和(7a)的数值范围:
67<ν1A<72…(6a)
80<ν1B…(7a)
如上所述,根据各个实施例,在广角端的场角2ω被设置为71至73度的广场角的同时,实现18至20的高变焦比、且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的图像稳定化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折光力小的透镜单元添加到第一透镜单元B1的物侧或者第四透镜单元B4的像侧。此外,还可以在物侧或像侧设置增距镜(teleconverter lens)或广角转换镜(wide converter lens)。
如上所述,根据各个实施例,适当地设置各个透镜单元的折光力配置和各个透镜单元的透镜构成,并且,构成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尺寸相对小、重量相对轻的第三B透镜单元B3B形成图像稳定化透镜单元。在变焦透镜系统振动(倾斜)时,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第三B透镜单元B3B,以校正图像模糊。结果,获得这样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在减少整个光学系统的尺寸、简化机构、并且减少驱动装置的负荷的同时,良好地校正在透镜单元偏心时的偏心像差。
下面描述对应于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第一数值实施例至第五数值实施例。在各个数值实施例中,i表示从物侧开始的面的顺序,ri是第i个(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di是第i个面与第i+1个面之间的间隔,ndi和vdi分别是基于d线的第i个光学部件的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在第一数值实施例至第五数值实施例中,与像侧最接近的六个面对应于与光学块相对应的面。假设在非球面配置中,基于面的顶点,在光轴方向上距离光轴高度H的位置处的位移是X。假设光的传播方向是正的,R是傍轴曲率半径,k是锥形常数,A3至A13分别是非球面系数。在这种情况中,位移X由下式表示。
公式4
X = H 2 R 1 + 1 - ( 1 + k ) ( H R ) 2 + A 3 H 3 + A 4 H 4 + A 5 H 5 + A 6 H 6 + A 7 H 7 + A 8 H 8 + A 9 H 9 + A 10 H 10 + A 11 H 11 + A 12 H 12 + A 13 H 13
在各个实施例中,在A3至A13中,没有描述的项是0。符号*是指具有非球面形状的表面。“e-x”是指10-x。空气计算中的后焦点由BF表示。上述的各个条件式和数值实施例中的各种数值之间的关系在表1中示出。
第一数值实施例
单位:mm
表面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31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41
非球面数据
第十二表面
K=-1.09914e+001        A4=5.66094e-005         A6=-1.61718e-008     A8=1.63644e-009
A10=-1.40944e-011      A12=2.00841e-013
第二十三表面
K=1.71530e+000
A3=1.28672e-005        A5=-2.15384e-006        A7=-9.29422e-009    A9=4.82488e-011
A11=-1.03291e-012
第二十四表面
K=-5.23637e+000
A3=-3.21510e-006       A5=-4.20683e-006        A7=2.25990e-008     A9=-2.52983e-010
第二十八表面
K=-2.12081e-001        A4=1.86431e-005         A6=-2.32517e-007    A8=1.73499e-009
A10=1.90953e-011
第二十九表面
K=-4.84583e+000        A4=3.10197e-005         A6=-2.30980e-007    A8=2.05564e-009
A10=1.83243e-011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51
变焦透镜单元数据
第二数值实施例
单位:mm
表面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61
非球面数据
第十二表面
K=-1.61035e+001     A4=6.63311e-005    A6=-1.31635e-007    A8=-3.41046e-009
A10=5.17685e-011    A12=-1.05754e-014
第二十三表面
K=6.01552e+000
A3=1.79683e-005     A5=-2.14638e-006   A7=-5.35794e-009    A9=2.06751e-010
A11=-1.24056e-012
第二十四表面
K=-4.77821e+000
A3=5.27602e-006     A5=-3.80480e-006   A7=2.40140e-008     A9=-8.21649e-011
第二十八表面
K=-2.61498e-002     A4=1.95919e-005    A6=-2.23737e-007    A8=1.72892e-009
A10=2.17463e-011
第二十九表面
K=-8.00470e+000     A4=2.97023e-005    A6=-2.11847e-007    A8=2.02969e-009
A10=2.15789e-011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71
变焦透镜单元数据
第三数值实施例
单位:mm
表面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81
非球面数据
第十二表面
K=-2.09315e+001     A4=1.06195e-004      A6=-8.10904e-007      A8=7.60130e-009
A10=3.21857e-012    A12=-2.83689e-013
第二十三表面
K=2.10328e+000
A3=2.06948e-005     A5=-1.91231e-006     A7=-8.07340e-010      A9=1.89205e-010
A11=-1.20487e-012
第二十四表面
K=-4.75167e+000
A3=8.42353e-007     A5=-3.97374e-006     A7=2.93971e-008       A9=-1.04352e-010
第二十八表面
K=9.42037e-002      A4=1.84021e-005      A6=-2.55342e-007      A8=3.04586e-009
A10=1.12969e-011
第二十九表面
K=-6.51874e+000     A4=3.09390e-005      A6=-2.38880e-007      A8=3.19270e-009
A10=1.17773e-011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91
变焦透镜单元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192
第四数值实施例
单位:mm
表面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01
非球面数据
第十二表面
K=-1.09079e+001        A4=5.97984e-005       A6=3.44579e-008    A8=-3.61701e-010
A10=1.53859e-012       A12=3.22391e-013
第二十一表面
K=1.56706e+000
A3=-2.66035e-006       A5=-3.41203e-006      A7=1.42072e-009    A9=-1.58415e-010
A11=-1.82717e-012
第二十二表面
K=-6.59381e+000
A3=-1.75165e-005       A5=-5.20045e-006      A7=3.76211e-008    A9=-5.37822e-010
第二十六表面
K=-7.08687e-002        A4=2.56548e-005       A6=-1.71741e-007    A8=2.17766e-009
A10=2.83959e-011
第二十七表面
K=-5.67683e+000        A4=4.28424e-005       A6=-1.94968e-007   A8=2.51556e-009
A10=3.35745e-011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11
变焦透镜单元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12
第五数值实施例
单位:mm
表面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21
非球面数据
第十二表面
K=-1.16571e+001      A4=5.68030e-005     A6=-1.22379e-007    A8=1.89826e-009
A10=-5.02704e-012    A12=7.81404e-014
第二十二表面
K=4.08781e+000
A3=2.54702e-005      A5=-2.29925e-006    A7=-2.27696e-009    A9=1.72745e-010
A11=-1.01287e-012
第二十三表面
K=-5.08368e+000
A3=6.93284e-006      A5=-3.98105e-006    A7=2.52038e-008     A9=-8.35178e-011
第二十七表面
K=-1.66559e-001      A4=2.11328e-005     A6=-2.23303e-007    A8=1.90708e-009
A10=2.13572e-011
第二十八表面
K=-7.41362e+000      A4=3.08633e-005     A6=-2.11300e-007    A8=2.17911e-009
A10=2.15787e-011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31
变焦透镜单元数据
Figure BDA00001843378500232
表1
各个实施例中的条件式对应值
接下来,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在该摄像机中,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变焦透镜系统用作摄影光学系统。在图11中,摄像机包含摄像机主体10和摄影光学系统11,该摄影光学系统包含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中描述的变焦透镜系统。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光电变换器)12接收由摄影光学系统11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的光。存储器13记录与由固态图像拾取元件12光电转换的被摄体图像相对应的信息。取景器14用于观察在显示元件(未示出)上显示的被摄体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应用于诸如摄像机的图像拍摄设备,从而可以实现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小图像拍摄设备。请注意,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可以应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对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广义的解释,以涵盖所有的这种变形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
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
在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上移动,其中
第三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
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A透镜单元;以及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B透镜单元,该第三B透镜单元沿着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的方向移动以便移动成像位置;
第三B透镜单元包含胶合透镜,在该胶合透镜中,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在一起;
并且包含在第三A透镜单元的物侧的孔径光阑;并且,
当该胶合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是R3A和R3B,孔径光阑的最大孔径直径为Spa,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的正透镜的光轴上的总厚度为Dp,并且在广角端的构成第三B透镜单元的负透镜在距离光轴为所述最大孔径直径的一半的高度处的总透镜厚度为Kn时,满足下面的条件:
5<|(R3A+R3B)/(R3A-R3B)|<30,
0.44<(Dp+Kn)/Spa<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当第三A透镜单元和第三B透镜单元的焦距分别是f3A和f3B时,满足下述条件:
1.3<|f3A/f3B|<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当第三透镜单元的焦距是f3,并且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和望远端的焦距分别是fw和ft时,满足下述条件:
3.0 < f 3 / ( fw &CenterDot; ft ) < 7.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
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以及
当第一透镜单元的焦距是f1,整个系统在望远端的焦距是ft,第一透镜单元中的一个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是ν1A,并且第一透镜单元中的另一个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是ν1B时,满足下述条件:
0.7<f1/ft<1.0
65<ν1A<75
70<ν1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第四透镜单元包含物侧的正透镜、以及负透镜和正透镜接合在一起的像侧的胶合透镜。
6.一种图像拍摄设备,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以及
接收由变焦透镜系统形成的图像的光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
CN201210229124.8A 2009-03-31 2010-03-26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Active CN102749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5556 2009-03-31
JP2009085556A JP5361496B2 (ja) 2009-03-31 2009-03-31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891A Division CN101852913A (zh) 2009-03-31 2010-03-26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9700A true CN102749700A (zh) 2012-10-24
CN102749700B CN10274970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278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891A Pending CN101852913A (zh) 2009-03-31 2010-03-26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CN201210229124.8A Active CN102749700B (zh) 2009-03-31 2010-03-26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891A Pending CN101852913A (zh) 2009-03-31 2010-03-26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18238B2 (zh)
JP (1) JP5361496B2 (zh)
CN (2) CN1018529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336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河海大学 基于水动力约束原理的突发水污染生物预警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2081B2 (ja) 2010-06-15 2014-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94595B2 (ja) * 2010-11-02 2014-09-2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2478705B (zh) * 2010-11-22 2014-02-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JP5782111B2 (ja) 2011-04-05 2015-09-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340923B2 (ja) * 2014-06-02 2018-06-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771A (ja) * 2004-08-05 2006-02-1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900755A (zh) * 2005-06-23 2007-01-2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942803A (zh) * 2005-03-03 2007-04-0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成像设备
US20070253074A1 (en) * 2006-04-27 2007-1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7322636A (ja) * 2006-05-31 2007-12-13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0429548C (zh) * 2005-07-22 2008-10-29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系统以及含有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9131B2 (ja) 1993-11-04 2002-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変倍光学系
US6473231B2 (en) * 1997-03-18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having image stabilizing function
JP4672880B2 (ja) * 2001-02-19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4109896B2 (ja) 2002-05-01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変倍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4914136B2 (ja) * 2005-09-06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8129238A (ja) * 2006-11-20 2008-06-05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300506B2 (ja) * 2008-06-18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771A (ja) * 2004-08-05 2006-02-1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942803A (zh) * 2005-03-03 2007-04-0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成像设备
CN1900755A (zh) * 2005-06-23 2007-01-2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0429548C (zh) * 2005-07-22 2008-10-29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系统以及含有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US20070253074A1 (en) * 2006-04-27 2007-1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7322636A (ja) * 2006-05-31 2007-12-13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336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河海大学 基于水动力约束原理的突发水污染生物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03149336B (zh) * 2013-03-04 2014-03-26 河海大学 基于水动力约束原理的突发水污染生物预警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37456A (ja) 2010-10-21
US20100246002A1 (en) 2010-09-30
CN102749700B (zh) 2015-01-14
JP5361496B2 (ja) 2013-12-04
CN101852913A (zh) 2010-10-06
US8218238B2 (en) 2012-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7233B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1750719B (zh) 变焦透镜以及包括所述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109665B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1334519B (zh)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变焦的方法
CN101592774B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1334518B (zh)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变焦的方法
CN103543523B (zh) 变焦透镜和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3885161B (zh) 成像光学系统和包括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2338928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括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1025470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光学装置
CN103376537B (zh) 变焦透镜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5739071A (zh) 变焦镜头及包括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1246253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利用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光学设备
CN104049345A (zh) 变焦透镜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1750721B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216825A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变焦透镜系统的相机
CN103576301A (zh)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6468826B (zh) 变焦透镜以及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132189A (zh)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2955229A (zh) 变焦透镜及配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3454755A (zh) 变焦透镜及配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466873A (zh) 变焦透镜和配备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749700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CN102346294A (zh) 变焦镜头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CN102798966A (zh) 变焦透镜以及配备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