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387B -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387B
CN102740387B CN201210236321.2A CN201210236321A CN102740387B CN 102740387 B CN102740387 B CN 102740387B CN 201210236321 A CN201210236321 A CN 201210236321A CN 102740387 B CN102740387 B CN 102740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server
user equipment
access point
subscri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63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387A (zh
Inventor
马维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363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40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4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用户移动到新接入点后,消息路由的路径复杂,通话质量低下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依据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依据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服务器依据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第三通话与第二通话的关联;服务器依据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第一通话。本申请简化了消息路由的路径,提高了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基于IMS系统的现有机制,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接入点移动到了另一个接入点,目前的解决方案如下:
1、用户A和用户B正在通话中,且用户A正从一个接入点移动到另一个接入点;
2、检测到用户A移动到了另一个接入点,继续由原接入点对应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为用户提供服务保证通话不中断;
3、通话完成后重新进行网络附着,获取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并发起注册。
上述过程中,用户移动到另一个接入点后,仍然使用原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从而导致消息路由的路径复杂,通话质量低下,增大了网络开销。并且由于用户移动到了新的接入点,因此当前通话完成后,还需要重新获取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然后重新注册后才可进行下次通话,在注册过程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到新的接入点后,导致消息路由的路径复杂,通话质量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包括:
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并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的步骤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的步骤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服务器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优选的,在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服务器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和服务器,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
注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关联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释放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优选的,所述关联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优选的,所述释放模块包括:
第二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关联模块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注销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当前需要切换接入点时,则发起注册请求,在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服务器利用该IP地址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注册,并建立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关联。该方法实现了在通话过程中接入点的切换,使得用户移动到新的接入点后,即可使用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从而简化了消息路由的路径,提高了通话质量,并减少了网络开销。并且本申请在切换过程中完成了注册,无需通话完成后再次进行注册,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属于同一归属域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属于不同归属域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时的消息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归属域时的消息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中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的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中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检测到当前需要切换接入点时,则利用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请求注册,注册成功后,即使用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实现了在通话过程中接入点的切换,从而简化了消息路由的路径,提高了通话质量,并减少了网络开销。并且,在通话过程中完成了注册,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接入点切换过程是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切换。
首先,介绍生成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的过程,具体为:
步骤i,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
步骤ii,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
步骤iii,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和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也可能属于不同归属域,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第一种情况: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时,其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所述服务器将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关联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服务器将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建立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的关联。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所述服务器将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关联的步骤包括:
第一服务器通过IP网络将第一通话的标识ID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建立第一通话与第二通话的关联。
在通信网络中,每个通话都有唯一的标识ID,因此,在建立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后,即建立了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通话的标识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说明了第一通话与第二通话是相互关联的。
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会实时检测自身当前所对应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并且依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即是否需要切换接入点),若是,则获取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的IP地址,并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的注册请求,请求在第二接入点所对应的网络中进行注册。
其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当前的网络信号强度,则所述接入点切换条件为当前的网络信号强度小于预设范围内的多个网络中至少一个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度。
因此,所述依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步骤a1,实时采集预设范围内的多个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度;
步骤a2,比较所述当前的网络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多个网络中至少一个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度,若是,则判定为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实际情况设定即可,本申请对具体的数值并不加以限制。
在第一用户设备判断出当前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后,则获取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的IP地址,并且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的注册请求,请求利用该IP地址进行注册。
本申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获取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的IP地址:
步骤b1、获取所述多个网络中网络信号强度最大的网络的IP地址;
步骤b2、将所述IP地址确定为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状态信息还可以为其他信息,如当前的网络资费标准或者当前的网络服务质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即可,本申请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步骤S102,服务器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后,则依据注册请求中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步骤S103,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注册成功后,第一用户设备需要通过第二接入点重新发送呼叫信息,服务器依据该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在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步骤S104,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在服务器建立第三通话之后,需要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第二通话的关联,生成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步骤S10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a,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由于每个通话都具有唯一的标识ID,因此,通过将呼叫信息中携带的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得的相匹配的通话即为所述第二通话。
在本步骤中,所述的匹配过程为:
(1)获取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
(2)查找所述所有通话的标识ID中,满足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通话的标识ID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标识ID对应的通话,所对应的通话即为所述相匹配的通话。
子步骤b,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将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起来,即生成了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新的通话。但是,此时,所述第一通话还处于连接状态。
与上述步骤S101相似,第一用户设备移动到第二接入点所对应的网络后,其与第二用户设备也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或者属于不同的归属域。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是否属于同一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在切换接入点之前和切换接入点之后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接入点时所应用的服务器。
因此,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时,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时,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步骤S105,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建立第三通话与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后,要释放所述第一通话,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A,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在本步骤中,所述的匹配过程为:
(I)获取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
(II)查找所述所有通话的标识ID中与第一通话的标识ID相同的标识ID对应的通话,所对应的通话即为所述相匹配的通话。
子步骤B,服务器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主叫用户设备或者被叫用户设备,相应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是被叫用户设备或者主叫用户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主叫用户设备和被叫用户设备的切换过程是相同的。
下面,以第一用户设备为主叫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为被叫用户设备为例,描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接入点切换的过程。
在生成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被叫用户设备的通话的过程中,首先,服务器接收到主叫用户设备发送的呼叫消息,并将所述呼叫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设备;然后,服务器接收到被叫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并将所述应答消息发送给主叫用户设备;然后,服务器与主叫用户设备建立原有的呼叫通话(即上述的第一通话),与被叫用户设备建立原有的应答通话(即上述的第二通话),最后服务器将所述原有的呼叫通话与所述原有的应答通话关联,得到所述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被叫用户设备之间原有的通话。
所述切换接入点的过程包括:
步骤1,在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被叫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主叫用户设备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主叫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在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被叫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主叫用户设备实时检测自身当前所对应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并且依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
对于判断是否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的过程以及获取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的IP地址的过程,参照上述相关描述即可,本申请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步骤2,服务器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主叫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服务器在接收到主叫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后,则依据注册请求中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完成主叫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步骤3,服务器接收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主叫用户设备之间新的呼叫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原有的呼叫通话的标识ID。
注册成功后,主叫用户设备需要通过第二接入点发起新的到被叫用户设备的呼叫,主叫用户设备重新发送呼叫信息,依据该呼叫信息建立服务器与主叫用户设备之间新的呼叫通话(即上述的第三通话)。在呼叫信息中携带主叫用户设备原有的呼叫通话的标识ID。在通信网络中,每个通话都有唯一的标识ID,因此,根据该标识ID即可查找到对应的通话。
步骤4,服务器依据所述原有的呼叫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新的呼叫通话与所述原有的应答通话的关联。
在建立主叫用户设备新的呼叫通话之后,需要建立该新的呼叫通话与被叫用户设备原有的应答通话的关联,生成主叫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被叫用户设备之间新的通话。
步骤5,服务器依据所述原有的呼叫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原有的呼叫通话。
步骤1-步骤5的具体过程与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5的描述基本相似,相关之处互相参照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当前需要切换接入点时,则发起注册请求,在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服务器利用该IP地址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注册,并建立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关联。该方法实现了在通话过程中接入点的切换,使得用户移动到新的接入点后,即可使用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从而简化了消息路由的路径,提高了通话质量,并减少了网络开销。并且本申请在切换过程中完成了注册,无需通话完成后再次进行注册,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步骤S202,服务器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步骤S203,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步骤S204,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步骤S205,服务器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步骤S206,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上述步骤S204-步骤S206描述的是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媒体重协商的过程。
由于在IP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媒体能力格式,为了实现两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的媒体通信,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媒体协商,协商出两个用户设备都支持的媒体能力。媒体重协商是指在通话过程中,媒体通道已经建立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切换媒体能力格式和媒体流收发地址时,重新进行媒体能力协商的过程。
由于第一用户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到了第二接入点,并且通过第二接入点重新建立了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其支持的媒体能力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重新进行媒体协商过程。在步骤S204中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重新邀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新的媒体能力,依据该新的媒体能力完成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重协商。
通过媒体重协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获知了对方此后使用的媒体能力和传输媒体流的IP地址和端口,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通信。
步骤S207,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步骤S208,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步骤S209,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第一用户设备已经移动到第二接入点对应的IP网络,为了保证第一用户设备的正常使用,在释放第一通话后,还需要注销原有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避免在之后的通话过程中对第一用户设备的误计费。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基本相似,相关之处参照上述实施例即可,本实施例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下面,具体介绍接入点切换过程中的消息流程。
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当前已移动到第二接入点对应的IP网络,此时需要进行接入点的切换。其中,第二接入点对应的IP网络与第一接入点对应的IP网络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归属域。
参照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属于同一归属域和不同归属域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CSCF)是IP多媒体子系统内部的功能实体,是整个IMS网络的核心,主要负责处理多媒体呼叫会话过程中的信令控制。CSCF根据功能分为代理CSCF(Proxy CSCF,PCSCF)、查询CSCF(Interrogating CSCF,ICSCF)和服务CSCF(ServingCSCF,SCSCF)等。
其中,PCSCF是IMS拜访网络的统一入口点,所有IMS终端发起和终止与IMS终端的会话消息都要通过PCSCF。ICSCF是IMS归属网络的入口点,在注册过程中,ICSCF通过查询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为用户选择一个SCSCF,在呼叫过程中,去往IMS网络的呼叫首先路由到ICSCF,由ICSCF从HSS获取用户所注册的SCSCF地址,将消息路由到SCSCF。SCSCF在IMS网络会话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接受来自拜访网络通过PCSCF转发来的注册请求,与HSS配合进行用户鉴权,并从HSS处下载用户签约的业务数据。SCSCF对于用户主叫及被叫侧进行路由管理,实现丰富的IMS业务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SCF1代表第一接入点,PCSCF2代表第二接入点,SCSCF代表服务器。
如图3所示,当第一接入点PCSCF1和第二接入点PCSCF2属于同一归属域时,两个接入点之间应用的是同一个服务器SCSCF。如图4所示,当第一接入点PCSCF1和第二接入点PCSCF2属于不同归属域时,第一接入点PCSCF1对应的是第一服务器SCSCF1,第二接入点PCSCF2对应的是第二服务器SCSCF1'。
但是,在IMS中不论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是否属于同一归属域,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第一接入点对应的服务器执行的操作。
另外,在通话过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归属域。当两者属于同一归属域时,可直接将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通过两者对应的服务器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当两者属于不同的归属域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还要通过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服务器经IP网络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服务器,再由该服务器将消息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
对于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的过程,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参照图5,示出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时的消息处理流程图,其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对应同一服务器SCSCF。
所述消息处理流程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A1,第一用户设备UE1通过第一接入点PCSCF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进行通话,UE1检测到当前附着到另一个IP网络,获得新的IP地址(在第二接入点PCSCF2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步骤A2(包括101和201),UE1发送包括新IP地址的注册请求(REG),该注册请求通过PCSCF2传输到UE1和UE2对应的服务器SCSCF。
步骤A3(包括202和102),SCSCF接收到注册请求,完成UE1的注册,并将信息通过PCSCF2返回给UE1。
步骤A4(包括301和401),UE1发送呼叫信息(INVITE消息),在该呼叫信息中携带UE1的第一通话的标识ID(dialog Id),该呼叫信息通过PCSCF2传输到SCSCF。
本申请通过INVITE消息中的Replace头域携带dialog Id,具体的INVITE消息描述如下:
INVITE sip:BBBdatangmobile.cn:8000 SIP/2.0
Call-ID:2e125a8-c0a81459-13c1-7038-1b65c69-5e2f
From:AAA<sip:AAAdatangmobile.cn>;
tag=c0a81459-13c1-7038-1b65c69-1c3c
To:<sip:BBBdatangmobile.cn>
CSeq:1 INVITE
Via:SIP/2.0/UDP 192.168.20.89:5060
Supported:100rel
Replace:dialog Id(第一通话)
Contact:<sip:AAA192.168.20.89:5060>
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
Content-Length:330
v=0
o=PROD 287284250 IN IP4192.168.20.89
s=PROD SIP CALL
c=IN IP4192.168.20.89
t=00
m=audio 10920 RTP/AVP 18804101
a=rtpmap:18 G729/8000
a=ptime:20
a=rtpmap:8 PCMA/8000
a=ptime:20
a=rtpmap:0 PCMU/8000
a=ptime:20
a=rtpmap:4 G723/8000
a=ptime:30
a=rtpmap:101 telephone-event/8000
a=fmtp:1010-15
a=sendrecv
步骤A5(包括501-502),SCSCF向UE2发送携带UE1新的媒体能力的重协商信息(Reinvite消息),UE2接收到Reinvite消息后,回应连接成功信息(200 OK消息)。
步骤A6(包括402、302、303和403),SCSCF接收到UE2返回的200OK消息,将其通过PCSCF2传输到UE1,UE1返回确认信息(ACK),该确认信息经过PCSCF2传输到SCSCF。
步骤A7(包括503),SCSCF接收到确认信息,将其传输给UE2,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步骤A8,SCSCF依据呼叫信息中第一通话的标识ID(dialog Id)建立UE1的第一通话通过PCSCF2与UE2的第二通话的关联。对于具体的关联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的描述基本相似,本申请在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步骤A9(包括601、701、702和602),SCSCF发送释放信息(Bye),通过PCSCF1传输给UE1,依据呼叫信息中第一通话的标识ID(dialog Id)释放UE1的第一通话。
步骤A10(包括801、901、902和802),UE1发送注销信息(De-Reg),通过PCSCF1传输至SCSCF,SCSCF接收到注销信息,注销PCSCF1对应网络中UE1的用户信息(原注册),并将其返回给UE1。
步骤A11(包括1001、1101和1201),通话完成,UE1发送挂断信息,通过PCSCF2传输至SCSCF,SCSCF将挂断信息透传给UE2,UE2返回确认挂断信息。
步骤A12(包括1202、1102和1002),SCSCF接收到UE2返回的确认挂断信息,通过PCSCF2传输至UE1,挂断电话成功。
由于UE1和UE2属于同一归属域,对应同一个服务器SCSCF,因此,SCSCF可以直接将消息传输给UE2。
参照图6,示出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归属域时的消息处理流程图,其中SCSCF1为UE1对应的服务器,SCSCF2为UE2对应的服务器。
所述消息处理流程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B1,第一用户设备UE1通过第一接入点PCSCF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进行通话,UE1检测到当前附着到另一个IP网络,获得新的IP地址(在第二接入点PCSCF2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步骤B2(包括101和201),UE1发送包括新IP地址的注册请求(REG),该注册请求通过PCSCF2传输到UE1对应的服务器SCSCF1。
步骤B3(包括202和102),SCSCF1接收到注册请求,完成UE1的注册,并将信息通过PCSCF2返回给UE1。
步骤B4(包括301和401),UE1发送呼叫信息(INVITE消息),在该呼叫信息中携带第一通话的标识ID(dialog Id),该呼叫信息通过PCSCF2传输到SCSCF1。
步骤B5(包括501),SCSCF1向SCSCF2发送携带UE1新的媒体能力的重协商信息(Reinvite消息)。
步骤B6(包括601和602),SCSCF2接收到Reinvite消息后,将其传输给UE2,UE2回应连接成功信息(200 OK消息)。
步骤B7(包括502),SCSCF2接收到UE2返回的200 OK消息,将其传输至SCSCF1。
步骤B8(包括402、302、303和403),SCSCF1将200 OK消息通过PCSCF2传输到UE1,UE1返回确认信息(ACK),该确认信息经过PCSCF2传输到SCSCF1。
步骤B9(包括503),SCSCF1接收到确认信息,传输至SCSCF2。
步骤B10(包括603),SCSCF2将确认信息传输给UE2,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步骤B11,SCSCF1依据呼叫信息中第一通话的标识ID(dialog Id)建立UE1的第一通话通过PCSCF2与UE2的第二通话的关联。
步骤B12(包括701、801、802和702),SCSCF1发送释放信息(Bye),通过PCSCF1传输给UE1,依据呼叫信息中的第一通话标识ID(dialog Id)释放UE1的第一通话。
步骤B13(包括901、1001、1002和902),UE1发送注销信息(De-Reg),通过PCSCF1传输至SCSCF1,SCSCF1接收到注销信息,注销PCSCF1对应网络中UE1的用户信息(原注册),并将其返回给UE1。
步骤B14(包括1101、1201和1301),通话完成,UE1发送挂断信息,通过PCSCF2传输至SCSCF1,SCSCF1将挂断信息传输至SCSCF2。
步骤B15(包括1401),SCSCF2将挂断信息透传给UE2,UE2返回确认挂断信息。
步骤B16(包括1402和1302),SCSCF2接收到UE2返回的确认挂断信息,将其传输至SCSCF1。
步骤B17(包括1202和1102),SCSCF1将确认挂断信息通过PCSCF2传输至UE1,挂断电话成功。
由于UE1和UE2属于不同的归属域,分别对应服务器SCSCF1和SCSCF2,因此,SCSCF1在向UE2传输消息时,需要先将消息传输给SCSCF2,再由SCSCF2传输至UE2。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接入点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701、服务器702和第二用户设备703。其中,服务器702与第一用户设备701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702与第二用户设备703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702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701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703的通话。
如图8所示,所述服务器702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01,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注册模块802,用于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第二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关联模块804,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所述关联模块804包括以下子模块:
第一匹配子模块8041,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建立子模块8042,用于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释放模块805,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所述释放模块805包括以下子模块:
第二匹配子模块8051,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释放子模块8052,用于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也可能属于不同归属域。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当前需要切换接入点时,则发起注册请求,在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服务器利用该IP地址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注册,并建立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关联。该方法实现了在通话过程中接入点的切换,使得用户移动到新的接入点后,即可使用新的接入点对应的IP地址进行消息路由,从而简化了消息路由的路径,提高了通话质量,并减少了网络开销。并且本申请在切换过程中完成了注册,无需通话完成后再次进行注册,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中服务器的结构框图,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901,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在第二接入点对应网络获取的IP地址;
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与上述实施例三相似,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也可能属于同一归属域或者属于不同归属域,具体参照实施例三的相关描述即可。
注册模块902,用于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第二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发送模块904,用于在关联模块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905,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第二传输模块906,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关联模块907,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释放模块908,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注销模块909,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相对于上述系统实施例三的改进之处在于,增加了发送模块、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以及注销模块。在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通过发送模块、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完成媒体的重协商;并且在释放所述第一通话之后,通过注销模块注销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接入点对应网络中的用户信息,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正常通话,避免了后续通话中的误计费。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接入点切换条件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并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的步骤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的步骤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服务器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服务器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8.一种接入点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和服务器,其中,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第一通话,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第二通话,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话;
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话的过程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
注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申请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注册;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点发送的呼叫信息,并依据所述呼叫信息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通话,所述呼叫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
关联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释放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二用户设备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二通话;
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模块包括:
第二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与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所有通话的标识ID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通话,所述相匹配的通话为所述第一通话;
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同一归属域,应用的服务器均为第一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属于不同的归属域,第一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应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
则所述第一通话和第三通话均为第一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所述第二通话为第二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话。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关联模块依据所述第一通话的标识ID建立所述第三通话与所述第二通话的关联之前,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重协商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一用户设备;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第二用户设备,完成媒体的重协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注销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销信息,注销第一接入点所对应网络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
CN201210236321.2A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740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6321.2A CN102740387B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6321.2A CN102740387B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387A CN102740387A (zh) 2012-10-17
CN102740387B true CN102740387B (zh) 2014-12-10

Family

ID=4699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6321.2A Active CN102740387B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40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129A (zh) * 2012-10-18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切换的方法与语音呼叫切换装置
CN108834188B (zh) * 2018-06-15 2021-10-19 青岛网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4301660A (zh) * 2021-12-27 2022-04-08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多服务器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6882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d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access availability
CN101287150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CN101374356A (zh) * 2008-10-15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WO2011025421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anchor relocation
CN102088749A (zh) * 2009-12-04 2011-06-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位置更新、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6882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d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access availability
CN101287150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CN101374356A (zh) * 2008-10-15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WO2011025421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anchor relocation
CN102088749A (zh) * 2009-12-04 2011-06-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位置更新、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387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38514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Adding Media Stream of Multimedia Session
CN101563903B (zh) 用于向用户提供ip多媒体子系统通信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75566B (zh) 服务域选择服务指示符
EP2247031B1 (en) Implement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s monitoring
US20100287406A1 (en) Node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ervice
CN108702363A (zh) 网络服务访问控制
CN101617517A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群组接入
CN101313553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中的消息处理
CN103905393B (zh) 一种实现企业uc系统与ims网络互通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58814A (zh) 一种媒体编码方式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40387B (zh)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2056327B (zh) 一种优化媒体路径的建立方法
CN103108150A (zh) 实现视频会议系统间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06758B (zh) 一种建立呼叫时企业网络标识的传送方法、ibcf及ims
US9030956B2 (e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different users of an aggregate endpoin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US20120307813A1 (en) Methods for Routing of Calls i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and Related 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res (GMSC) and Home Location Registers (HLR)
CN101605313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设备和应用服务器
KR100922953B1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호 변경 요청의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10122867A1 (en) Method and node for routing a call which has services provided by a first and second networks
CN102377755B (zh) 语音编码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5391876A (zh) 一种为通话提供媒体服务的方法与装置
CN109661011B (zh) 一种ims呼叫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568348B2 (ja)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CN102045298B (zh) 一种ims媒体编解码器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KR20100003869A (ko) 라우팅 장치 및 라우팅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