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106A -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106A
CN102736106A CN2012102027461A CN201210202746A CN102736106A CN 102736106 A CN102736106 A CN 102736106A CN 2012102027461 A CN2012102027461 A CN 2012102027461A CN 201210202746 A CN201210202746 A CN 201210202746A CN 102736106 A CN102736106 A CN 102736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logical
particle
surface geology
vector quantiz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2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辉
韩小俊
李龙江
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27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6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6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信息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对地面地质图进行矢量化,以将地面地质图转换为可由计算机识别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b)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转换为文本格式的地质图数据,并存储转换的地质图数据,其中,所述地质图数据包括地面地质图上的每个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和所指示的地质信息;(c)联动显示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其中,当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基于存储的地质图数据,在所述地震剖面图上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相应的位置显示所述特定地质点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Description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联动地实现地质信息显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地震解释需要对地面地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在地震资料处理完成之后,在地震剖面上进行地质界线及构造形态的解释时,需要准确快速地将地面地质信息标注到地震剖面上,通过地震波组的认识与识别,并与地面地质信息进行连结,从而达到推断地下构造模式与构造形态的目的。准确地识别地质图信息及准确在地震剖面上找到对应的坐标是地质“戴帽”(即,地面地质层位标定)成功的关键。
目前在油气勘探领域越来越多地涉及山前地带,由于山前地带通常具有地质形态复杂、地层抬升至地表甚至剥蚀的特征,因而地震解释中准确读取地面地质信息并与地震资料进行连结是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地震解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分析地震测线穿越地表地质的情况在地震勘探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环节都离不开准确快速的地质“戴帽”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地质“戴帽”包含如下主要流程:
步骤一:将地震测线加入到地面地质图中;
步骤二:在地面地质图中读取地质信息,包括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及构造轴线等;
步骤三:在地面地质图中,读取这些地质信息在地震剖面上的桩号;
步骤四:在地震剖面读取这些桩号,将信息标注到地震剖面上的相应位置;
步骤五:通过标注的地质信息结合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
然而,传统的地质“戴帽”是基于地震纸剖面及纸质地质图进行的,这种方法既不准确,也非常繁琐,耗时耗力。在现有的地质“戴帽”技术中,每一次项目解释时均需要重新打印剖面及地质图,并重新进行地质“戴帽”。另外,在地质“戴帽”过程中,需要读取每个地质信息在地震测线中的位置,这种位置通常是用地震测线中的桩号进行表示的,而这种桩号通常不是连续标注的(比如一般是隔30~50个桩号标注一个值),因而难以准确读出其位置且需要进行估算,并且使用该桩号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标注时,需要再次估算与该桩号对应的位置,因而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既降低了项目研究的效率,又影响地震解释的精度。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在地震剖面上标注地质信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质信息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对地面地质图进行矢量化,以将地面地质图转换为可由计算机识别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b)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转换为文本格式的地质图数据,并存储转换的地质图数据,其中,所述地质图数据可包括地面地质图上的每个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和所指示的地质信息;(c)联动显示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其中,当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基于存储的地质图数据,在所述地震剖面图上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相应的位置显示所述特定地质点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所述步骤(b)可包括:(b1)获取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的各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b2)基于各地质点在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所指示的地质信息,为每个地质点分配地质信息区分值Z,从而获得各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其中,对指示不同地质信息的地质点分配不同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b3)以文本格式将获取的每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存储为所述地面地质图的地质图数据。
当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步骤(c)可包括:根据存储的地质图数据中所包括的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来找寻所述特定地质点在相应地震剖面图上的位置,并将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相应的地质信息显示找寻到的位置处。
所述地质信息可包括:断层界线、地层界线或构造轴线。
所述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地面地质图对应的地震剖面图可使用同一坐标系统。
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地质信息显示方法,能够快速并准确地读取地面地质图上的地质信息并将读取的地质信息在地震剖面图上的相应位置进行准确标注,从而有利于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和构建地质模型的效率,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地质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图形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地质图和与其相应的地震剖面上进行地质信息显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会彻底和完整,并将完全地将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地质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操作101,可对地面地质图进行矢量化,以将地面地质图转换为可由计算机识别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具体地讲,在操作101,可将传统的地面地质图(例如,位图格式的地面地质图)转换为可由计算机识别并从中读取图形数据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使用诸如本领域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如Geomap、双狐、环波等软件)对地面地质图进行矢量化,从而可进行离散化数据采点。进一步地,对于较老的地质图,可能仅存在纸质图纸,因此,可先对这种纸质图纸进行扫描,形成位图之后对其进行校位(例如,选择至少四个以上的参照点进行坐标校正),然后再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对其进行矢量化。
在操作103,可将在操作101获得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转换为文本格式的地质图数据,并存储转换的地质图数据,其中,所述地质图数据可包括地面地质图上的每个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和所指示的地质信息。以下参照图2详细描述对图形文件进行转换的方法。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图形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中所示,在操作201,可首先获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的各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例如,在获得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之后,可以以预定的采样间隔获取该地面地质图中的各地质界线(如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和构造轴线等)上的每个地质点的位置坐标,从而获得表示每条地质界线的多个点的位置坐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可以是各个地质点的实际地理坐标。
然后,在步骤203,可基于各地质点在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所指示的地质信息,为每个地质点分配地质信息区分值Z,从而获得各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其中,对指示不同地质信息的地质点分配不同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应该理解,在本发明中由于逐条读取和采样每条地质界线上的地质点的坐标信息,因此可容易地区分不同地质界线上的地质点并为指示不同地质信息的地质点(即,处于不同地质界线上的地质点)分配地质信息区分值。所述地质信息可以是断层界线、地层界线或构造轴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地质信息还可以是任何地质或地理信息(例如,河流、道路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应用于任意两种不同性质但处于同一地点的图件的信息互换(比如将地理图上的城镇标志读入地质图中、或是将遥感测量的地形图成果标注于地震剖面上)。
具体地讲,为了能够区别例如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和构造轴线等上的地质点,可为地面地质图中处于(即,指示)不同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和构造轴线的地质点分别分配用于彼此区分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所述值Z可以是预定数值或其他计算机可识别的标记),例如,可由用户预先为每个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和构造轴线上的地质点预设地质信息区分值Z。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各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容易地获知每个地质点的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在步骤205,可以以文本格式将获取的每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存储为所述地面地质图的地质图数据。
再次参照图1,在操作105,可联动显示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和与该地面地质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并在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基于存储的地质图数据,在地震剖面图上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相应的位置显示所述特定地质点所指示的地质信息。通常来说,由于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地面地质图对应的地震剖面图使用同一坐标系统(例如,实际的地理坐标系),因此在用户选择了特定地质点后,可在地震剖面图上与所述特定地质点具有相同位置坐标的位置显示(即,标注)所述特定地质点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具体地讲,在获得并存储了地面地质图的地质图数据之后,如果用户希望使用存储的地质图数据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标注,则可在诸如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的同时显示与该地面地质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然后,当用户选择(例如,通过鼠标单击或双击,或者用户直接输入坐标等方式进行选择)所述矢量化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可根据存储的地质图数据中所包括的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来找寻所述特定地质点在相应地震剖面图上的位置。在地面地质图和地震剖面图使用同一坐标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特定地质点(其位置坐标为(X,Y))在相应地震剖面图上的位置即为地震剖面图上坐标为(X,Y)的位置。然后,可将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相应的地质信息显示在找寻到的位置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在地震剖面上准确快捷地标注各种地质界线。作为示例,可使用LANDMARK软件实现上述联动显示操作。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地面地质图和与其相应的地震剖面上进行地质信息显示的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图3B示出与图3A显示的矢量化的地质地面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当用户使用鼠标选定图3A中某一地质界线上的地质点D时,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地质信息显示方法,可联动地在图3B中的地震剖面图中与该地质点的对应的位置D’上标注(或显示)地质点D的地质信息。所述地质信息可以是断层界线、地层界线和构造轴线等中的一种。应该理解,以上已描述了使用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地质点D的信息来在地震剖面图上的相应位置D’进行标注的方法,因此在此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5)

1.一种地质信息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对地面地质图进行矢量化,以将地面地质图转换为可由计算机识别的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
(b)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转换为文本格式的地质图数据,并存储转换的地质图数据,其中,所述地质图数据包括地面地质图上的每个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和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c)联动显示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相应的地震剖面图,其中,当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基于存储的地质图数据,在所述地震剖面图上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相应的位置显示所述特定地质点所指示的地质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
(b1)获取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的各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
(b2)基于各地质点在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中所指示的地质信息,为每个地质点分配地质信息区分值Z,从而获得各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其中,对指示不同地质信息的地质点分配不同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
(b3)以文本格式将获取的每个地质点的标识信息(X,Y,Z)存储为所述地面地质图的地质图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识别出用户选择了矢量化的地面地质图上的特定地质点时,步骤(c)包括:
根据存储的地质图数据中所包括的所述特定地质点的位置坐标(X,Y)来找寻所述特定地质点在相应地震剖面图上的位置,并将与所述特定地质点的地质信息区分值Z相应的地质信息显示在找寻到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质信息包括:断层界线、地层界线或构造轴线。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面地质图和与所述地面地质图对应的地震剖面图使用同一坐标系统。
CN2012102027461A 2012-06-19 2012-06-19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Pending CN102736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27461A CN102736106A (zh) 2012-06-19 2012-06-19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27461A CN102736106A (zh) 2012-06-19 2012-06-19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106A true CN102736106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1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27461A Pending CN102736106A (zh) 2012-06-19 2012-06-19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61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0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井/地震数据显示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1700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Chroma Energy, Inc.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3D seismic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and process for geoprospecting material seams
CN101853514B (zh) * 2009-04-02 2011-10-05 肖克炎 彩色地质图图像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1700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Chroma Energy, Inc.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3D seismic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and process for geoprospecting material seams
CN101853514B (zh) * 2009-04-02 2011-10-05 肖克炎 彩色地质图图像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及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录明、李正文: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和解释》", 31 March 2007, 地质出版社 *
石建芬: "LANDAMARK SUN 4/470人/机联作地震解释系统简介", 《石油物探快讯》 *
陈国军 等: "地质勘探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0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井/地震数据显示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1609B (zh) 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
US9529925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search results
CN101813789B (zh) 一种地质图件的图例矢量化方法及装置
US10506393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location of a device
Talmaki et al. Geometric modeling of geospatial data for visualization-assisted excavation
Bertotti et al. Toward a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mechanical units: New techniques and results from an outcropping deep-water turbidite succession (Tanqua-Karoo Basin, South Africa)
Mathers et al. GB 3D–a framework for the bedrock geology of Great Britain
Riganti et al. 125 years of legacy data at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 Capture and delivery
US10706603B2 (en) Apparatus for editing geological elements using touch-based interface
Carrell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3D geologic mapping in Arc Scene: Boreholes, cross sections, and block diagrams
CN102736106A (zh) 地质信息显示方法
Lageson et al. Applications of Google Earth Pro to fracture and fault studies of Laramide anticlines in the Rocky Mountain foreland
Suh et al. UMineAR: Mobile-tablet-based abandoned mine hazard site investigation support system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CN201637861U (zh) 一种基于岩性地层数据的地质图件的图例矢量化装置
US9354340B2 (en) Strike and dip tooltip for seismic sections
Dutille Gosep: Georeferenced oregon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Burns et al. Multi-surface visualization of fused hydrocarbon microseep and reservoir data
Whiteaker et al. GIS-based data model and tools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two-dimensional cross sections
Leslie et al. Solid achievement
De Donatis et al. Geology from real field to 3D modeling and Google Earth virtual environments: Methods and goals from the Apennines (Furlo Gorge, Italy)
Dong Automated accuracy assessment for ridge and valley polylines using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Bertotti et al. Improving predictions on mechanical stratigraphy of buried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lessons and workflow from outcrop analogs (abs.)
El Hammichi et al. Spatial Database Modeling for Speleological Inventory of the Moroccan Atlas Mountains
Audet Recovering Legacy Geological Data into a Geospatial Database Product: An Example from Baja California Norte, México
Slavova Moder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pping underground galleries and natural ca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