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072A -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072A
CN102734072A CN2011101020460A CN201110102046A CN102734072A CN 102734072 A CN102734072 A CN 102734072A CN 2011101020460 A CN2011101020460 A CN 2011101020460A CN 201110102046 A CN201110102046 A CN 201110102046A CN 102734072 A CN102734072 A CN 102734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frame
air channel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20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耀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020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4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4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的特性,建造集空气箱,风道,风轮,护架,传动轮轴发电机组成。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不用任何燃料转换,不用外力匹配,就会发出电能。而且是从设备建成投产后,长年累月不分昼夜,每天24小时不论阴晴冷暖,每时每刻都能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行发电,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用于发电或者用于任何所需动力源的一种设备及方法。1001工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是乘自然界中的风能,太阳能都是一种时有时无的产电状态,燃煤产电一是污染环境,二是煤蓄量有限,核电不安全,上述已有技术都不是如意的电能源的来源渠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孕级方法,下至集空气箱上至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在这段物腔内促成风动力输出发电,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不用匹配任何外作用力,只是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自行流动,就能产电,这是高度科学的电能源的根本来源方向,而且是一种永久用之不竭的,永久可依靠的新的电能源,它是未来电能源来源渠道中的老大,它要取代已有的一切发电技术。制做一个孕级集空气箱,腔内的空气压力始终低于腔外的空气压力,能使腔内外的空气产生恒态的快速对流形成风动力,上升至孕级风道的上出风口外排,推动风轮转动,传动发电机发电。家庭及企事业能自备自用,降低各种耗费。必要的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的及平行喇叭形孕级的集空气箱,竖式或倾斜式孕级的空气自行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促风风道,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提速器概括有皮带轮,摩擦轮,齿轮轴,甩轮,传动轮轴,竖式或卧式的发电机,护架,输配电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且地面上有高低不平的差位可就用和物腔外的空气压力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特性,用一种孕级方法,制流空气在物腔内自行快速流动促成风力发电。做一个下方是向内进空气的内喇叭口形状,上方是向外排空气的筒形状,上下两个单件合成一个单体的喇叭或孕级喇叭(孕级是指:物件里面潜有一件相同的物件),在装置中有很多孕级件,而且全是靠有很多很多的孕级件,在风道中促进风力至出风口,才有巨大的风动力,推动发电机转动发电。从集空气箱的上、中、下部进空气至上方外排空气进入风道促成风动力。把空气在流动中所产生的风动力,用于发电,或用于人类所需其它的动力做功;在地面上或水面上建立体或锥体及喇叭形、半喇叭形的集空气箱,竖式或倾斜式孕级的空气自行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促风风道,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或扇形风轮,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由护架制位。能在山顶,山坡上,工房顶部,楼顶部,屋顶部,水塔顶上及荒山,野岭,沙漠,戈壁及路旁,平地,水面上,河床地带,建制流空气动力源的发电站。
圆柱体的内螺旋叶风轮,风轮及叶轴在腔筒内隙触转动的风轮,风轮的高或长,大小因需确定,风轮就位有竖式,倾斜式或平行式下侧供风的三种方式。在护架顶端中心有一个定位圆柱体风轮轴头的轴承悬架;圆柱体风轮的外围上下有1至多道的齿圈或摩擦轮,传动轮轴上的介轮,齿轮或皮带轮,制位在悬梁桥托架下或地面上,变速箱传动发电机发电;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转速高达150至3000转。
立体或锥体的集空气箱上下满布着多向多层的孕级进空气带口,进空气带口高0.05m至0.5m,宽度择需确定,集空气箱的高度1m至200m以上,长、宽度形状择需确定,箱内上段是促风室,空气在促风室内形成风速的空气动力源,进入装置上段的快速促风风道,倾斜向上的风道与顶部立式向上的风道组合,及平行风道的直径或截面φ0.1至24m,经出风口排出推动螺旋叶风轮转动,或多支风道与总促风风道插接并联组合成总的促风风道至顶排出推动特大的螺旋叶风轮转动,经轮轴传动大型发电机发电。
本发明孕级法制流空气动力源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及方法,在地球上的任何非耕种的位置都能建造。是一种永久用不尽的永久能依靠的新能源。能为大小企业、事业单位,野营及家庭建造适用的电力能源站;能为国家至全人类不限地域建造任何形状的无运行成本的大、小型的发电装置,能并入电网,也能就地供电于用户,满足人类的电力需求。是一项大跨越性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好项目,是一项结构简单,投资小,效果快,适用性极广,是十分科学、十分理想的发电设施。并能用于一切在运作性环境中做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且地面上有高低不平的差位可就用和物腔外的空气压力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特性,采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发电,从极微型至特大型的发电装置,都是立足在地面以上或水面以上的空间制备的,其中,必要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的及平行喇叭形孕级集空气箱,竖式或倾斜式的空气向上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孕级促风风道,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提速器,卧式或竖式的发电机,单体护架或集联成的总护架,输配电组成。
集空气箱制位在护架的下段,风道制位在护架的上段或中后段位置,风轮制位在护架的顶外部或尾部,提速器,发电机制位在风轮的侧位或随叶轴下端下达在护架的下段至地面,输配电制位在发电机的附近;装置的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1至200000∶1,或更高的比例不限,因需择定;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构成一个单体的极微型至小型的发电装置;或者传动任何所需的某种机械力运行做功的装置。
制流进入集空气箱内的空气上升到风道内的顶出口处形成风,推动风轮转动,经提速器传动发电机发电,由输配电供于用户。
实施例2、在地面上设立式风道制流空气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中,在戈壁,荒野,沙漠及路旁、河床地带,集空气箱至输配电在护架的下段内或外周,风道在护架的中段至上段,风轮叶轴在护架的顶部至悬顶下方与风道上出风口衔接;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制位集空气箱,风道,风轮叶轴,提速器,发电机的护架是钢材结构或混凝土护架结构;
传动轮轴发电机安装在风轮的一侧,或者两侧,提速器,发电机,输配电是双配置结构,风轮叶轴下端带动提速器及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到护架的下段至地面,传动发电机发电。
实施例3、在地面上由两个至多个单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风道,护架集联成一体的发电装置,把两个至多个单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风道,护架,聚集在一栋最高大的总护架下段的外周围,并把每个群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外上方促风风道上是矩形或直筒出风口,集联接至高大护架中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在护架的顶部,发电机随风轮叶轴直达及侧轮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护架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单体装置集联成一体的一幢中型至大型的集空气箱至输配电构件的发电装置。
实施例4、在地面上由两个至多个群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风道,护架集联成一体的发电装置,把两个至多个群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风道,护架,聚集在一栋最高大的总护架下段的外周围,并把每个群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外上方促风风道上方的总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集联接至最高大的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在护架的顶部,发电机随风轮叶轴直达及侧转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护架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群体装置集联成的一栋特大型的集空气箱至输配电构件的发电装置。
实施例5、就山顶或山坡上制流空气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地面上的任何高低差位,建向上的风道,从山下起随山势建向上的风道,在主风道的下部建有1至多支的孕级支风道,有单风道或多风道与单风轮组合结构。风道顶出风口与山顶上的操作平台齐平;也能设护架再增高,在山顶周围的空间,设集空气箱至输配电的发电装置中的组件,在山顶下方一周筑支柱建成一个发电平台,或由护架把集空气箱至输配电制位在山坡上,风轮就位在风道的出风口外上方;经提速器传动发电机发电。
实施例6、择就工房、楼、屋外顶部制位空气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在工房,楼,屋顶外设高于屋顶的通至地面的护架,或在屋顶向四面扩大建平台,并增高护架制位集空气箱,风道,或顶平行沿扩出墙壁外1m至5m的空间上方建发电平台;也能楼的在地面打桩柱沿墙壁上至顶部建运行平台;在顶部与平台之间多处装有逼震器;在平台上设集空气箱至输配电组件,风轮两端制位在护架顶段的悬架上下轴承之间,或者叶轴的下段制位在护架的中下段,发电机制位在顶部的平台上,出风轮经介轮传动发电机;提速器,发电机也能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制位在护架的下段或沿外墙壁顺桩柱下至地面运行。
实施例7、在水面上制流空气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至输配电,水面含海面,湖泊面,河流床面上建水上浮台或者在水底的建混凝土基柱,在基柱支撑的平台上制位着集空气箱至输配电,形成一个完整的与地面上相同的发电装置。
实施例8、迎入空气向后流动的发电装置,火车、汽车、轮船及飞机在前进中体外侧或一周迎入的外多层空气向后流动;装置中的集空气箱至输配电,提速器,发电机,护架择车,船,机上的适用位置固定,喇叭口孕级进空气口设在车的前方,车底,轮船的上空,机外顶,车外顶,两侧及在前进的方向逐段增设孕级进空气带口集空气箱,经平行风道至出风口外推动风轮转动,提速器,发电机择车身,机身上的空间定位,提速器传动发电机发电。
实施例9、在地面上或水面上设卧式护架制位卧式的风道体外外接力平行流动的孕级风道至发电机就荒野或河床设卧式的定向或转向的护架制位风道,风轮叶轴运转,经提速器传动发电机输配电在附近。
实施例10、制流空气动力源自行流动的发电装置中,极微型、微型、小型单体的发电装置,是金属结构的护架;中型、大型、特大型的发电装置是混凝土结构的护架,护架立足在地面上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1至200000∶1,或更高的比例不限,因需择定;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护架下端是多支腿脚的外扩护架,凡在物体上方建空气发电装置,都要加高护架,架顶上有遮阳、雨、风顶围。
立体或上大下小锥体及喇叭口的集空气箱高度1m至200m以上,在箱体的底部至一周的上、中、下段有多向多层的孕级进空气带口,口的高度0.05至0.5m,宽度择需确定,箱内有喇叭或孕级喇叭的多层的圆腔、方腔或长方腔及半圆型喇叭形状,内壁的向上倾斜高度择需确定欲高不欲矮,和多层的圆腔,方腔或长方腔的单支或多支的孕级促风风道,箱内上顶部是总促风室,箱顶外上方有单体装置的总促风风道,把多单体装置中的每一个总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周集至高大的总促风室内至总促风风道腔内的下方;或在群组组成的最大最高的总促风风道下段的周壁上,插入集联每一个单体或群体装置中的总促风风道,把所有单体至多群体组成的特大的总促风风道中的风力,聚集在最高大总的促风风道顶是矩形或直筒形出风口,外排的风力达5至12级,推动特大的螺旋叶风轮及螺旋叶轴或扇形风轮转动,经提速器1个至多个介轮管轴端传动特大型的发电机发电,外接输配电;在出风口下方有一个90°的限风量转板或无。
极微型至小型装置中的集空气箱,风轮叶轴,提速器,发电机,护架,输配电,集空气箱在下,风道在上,风轮叶轴在顶部与护架联接成一体的;中型或大型的集空气箱在地面以上与护架是分体制位的,单体的集空气箱外顶上部的促风风道在护架的中、上段与群组联成的总促风风道联接;发电机就位在风轮侧位的近处;或就位在护架的中、下段至地面,风轮管轴下伸的轴段中至轴端头上有一至多道甩轮或无,外接输配电,装置中的风轮叶轴,提速器,发电机,输配电也有的是双配置结构。
圆柱体的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分体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φ0.1至24m以上,风轮的高或长,小大因需确定;圆柱体的螺旋叶风轮内是螺旋叶绕焊接在中心管轴的外周的叶轴,风轮的内壁是腔筒形与叶轴是分体的转动隙触结构,腔筒定位在风道上风口上方的护架上,是分体制成的腔筒与叶轴,或者螺旋叶风轮有一体的或分节制成的,也能把分体对通的圆腔筒定位在护架顶部,叶轴的上端制位在顶悬架中心轴承内,轴身制位在护架的上、中、下横架上,轴下端直达护架下段至地面制位,螺旋叶的周长至多周的导程,因需择定,或扇形风轮轴管的上下两端就位在护架顶段平台上至台面上支柱悬顶下;或卧式风轮两端头在轴承上制位,风轮轴头上有一中心滚珠、转尖或压力轴承限位;圆柱体风轮外廓的上、中、下位置有1至多道摩擦圈或齿轮,也能用皮带轮传动风轮或叶轴上的每一道传动轮,经介轮轴组合传动竖式或卧式的发电机。
把风轮外排出去的空气再下返至所需要的位置,用于再做功,或取代鼓风机。

Claims (10)

1.一种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且地面上有高低不平的差位可就用和物腔外的空气压力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特性,其特征在于,采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发电,从极微型至特大型的发电装置,都是立足在地面以上或水面以上的空间制备的,其中,必要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的及平行喇叭形孕级集空气箱(1),竖式或倾斜式的空气向上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孕级促风风道(2),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3),提速器(4),卧式或竖式的发电机(5),单体护架或集联成的总护架(6),输配电(7)组成;
集空气箱(1)制位在护架(6)的下段,风道(2)制位在护架(6)的上段或中后段位置,风轮(3)制位在护架(6)的顶外部或尾部,提速器(4),发电机(5)制位在风轮(3)的侧位或随叶轴下端下达在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输配电(7)制位在发电机(5)的附近;装置的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1至200000∶1,或更高的比例不限,因需择定;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构成一个单体的极微型至小型的发电装置;或者传动任何所需的某种机械力运行做功的装置;
制流进入集空气箱(1)内的空气上升到风道(2)内的顶出口处形成风,推动风轮(3)转动,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5)发电,由输配电(7)供于用户。
2.一种在地面上设立式风道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流空气向上流动的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在戈壁,荒野,沙漠及路旁、河床地带,其特征在于,集空气箱(1)在护架(6)的下段内或外周,风道(2)在护架(6)的中段至上段,风轮叶轴(3)在护架(6)的顶部至悬顶下方与(2)上出风口衔接;制位集空气箱(1),风道(2),风轮叶轴(3),提速器(4),发电机(5)的护架(6)是钢材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传动轮轴提速器(4)发电机(5)安装在风轮(3)的一侧,或者两侧,提速器(4),发电机(5),输配电(7)是双配置结构,风轮叶轴下端带动提速器(4),或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到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传动发电机发电。
3.一种在地面上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把两个至多个单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1),风道(2),护架(6),聚集在一幢高大的总护架(6)中、下段的外周围,并把每一个单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外上方促风风道(2)的上出风口,集联接至高大护架的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大风轮(3)在护架(6)的顶部,发电机随风轮叶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单体装置集联成一体的一幢中型至大型的发电装置。
4.一种在地面上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把两个至多个群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1),风道(2),护架(6),聚集在一体的一栋最高大的总护架(6)中、下段的外周围,并把每个群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 外上方促风风道(2)至上方的总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集联接至最高大的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3)在护架(6)的顶部,发电机随特大风轮叶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总特大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群体装置集联成一体的一栋特大型的发电装置。
5.一种就山顶或山坡上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上的任何高低差位,建向上的风道,其特征在于,从山下起随山势建向上的风道,在主风道的下部建有1至多支的孕级支风道及插入的孕级风道及插入的孕级风道,有单风道或多风道与单风轮组合结构,风道顶出风口与山顶上的操作平台齐平;也能就山顶设护架再增高,在山顶周围的空间,设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的发电装置中的组件,在山顶下方一周筑支柱建成一个发电平台;或由护架(6)把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制位在山坡上,风轮就位在风道的出风口外上方;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发电。
6.一种择就工房、楼、屋外顶部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工房,楼,屋顶部与地面的差位,其特征在于,在工房,楼,屋顶外设高于屋顶的通至地面的护架,或在屋顶向四面扩大建平台,并增高护架制位集空气箱(1),风道(2),或顶外平行沿扩出墙壁外1m至5m的空间上方建发电平台;也能在楼的地面打桩柱沿墙壁上至顶部建运行平台;在顶部与平台之间多处装有逼震器;在平台上设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组件,风轮两端制位在护架顶段的悬架上下轴承之间,或者叶轴的下段制位在护架的中下段,发电机(5)制位在顶部的平台上,经介轮传动发电机;提速器(4),发电机(5)也能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制位在护架(6)的下段或沿外墙壁顺桩柱下至地面运行。
7.一种在水面上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3和权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风道体外外接力平行流动的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的组件在水面含海面,湖泊面,河流床面上建水上浮台或者在水底建混凝土基柱,在基柱支撑的平台上制位着权1中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的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与地面上相同相近的发电装置。
8.一种迎入空气向后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火车、汽车、轮船及飞机在前进中体外侧或一周迎入的外多层空气向后流动;装置中的集空气箱(1)至输配电(7)的组件,提速器(4),发电机(5),护架(6)择车,机上的适用位置固定,喇叭口孕级进空气口集空气箱(1),设在车的前方,车底,轮船的上空,机外顶,车外顶,两侧及在前进的方向逐段增设孕级进空气带口集空气箱(1),经平行风道(2)至出风口外推动风轮叶轴(3)转动,提速器(4),发电机(5)择车身,机身上的空间定位,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5)发电。
9.一种在地面上或水面上卧式风道的流动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上或水面上设卧式护架(6)制位卧式的风道体外外接力平行流动的多孕级集空气箱(1),孕级风道(2)至发电机(5)就荒野或河床设卧式的定向或转向的护架制位风道,风轮叶轴(3)运转,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输配电 (7)在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用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极微型、微型、小型单体的发电装置,是金属结构的护架;中型、大型、特大型的发电装置是混凝土结构的护架,护架立足在地面上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1至200000∶1,或更高的比例不限,因需择定;机组容量100W至50000KW以上;护架下端下有多支腿脚的外扩护架,物体上方建空气发电装置,都要加高护架,架顶上有遮阳、雨、风顶围;
立体或上大下小锥体及喇叭口的集空气箱(1)高度1m至200m以上,在箱体的底部至一周的上、中、下段有多向多层的孕级进空气带口,口的高度0.05至0.5m,宽度择需确定,箱内有喇叭或孕级喇叭的多层的聚集空气室的圆腔,方腔或长方腔及半圆喇叭形状,内壁的向上倾斜高度择需确定欲高不欲矮,和多层圆腔,方腔或长方腔的单支或多支的孕级促风风道,箱内上顶部是总促风室,箱顶外上方有单体装置的总促风风道;把多单体装置中的每一个总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周集至高大的总促风室内至总促风风道腔内的上、中、下方;或在群组组成的最大最高的总促风风道上、中、下段的周壁上,插入集联每一个单体或群体装置中的总促风风道,把所有单体至多群体组成的特大的总促风风道中的风力,聚集在最高大总的促风风道顶是矩形或直筒形出风口,外排的风力达5至12级,推动特大的螺旋叶风轮及螺旋叶轴或扇形风轮转动,经提速器(4)1个至多个介轮管轴传动特大型的发电机发电,外接输配电(7),既能并入电网,也能就地供电于用户,在出风口下方有一个90°的限风量转板或无;
极微型至小型装置中的集空气箱(1),促风风道(2)风轮叶轴(3),提速器(4),发电机(5),护架(6),输配电(7),集空气箱(1)在下,风道(2)在上,风轮叶轴(3)在顶部与护架是联接成一体的;中型或大型的集空气箱在地面以上与护架是分体制位的,单体的集空气箱外顶上部的促风风道在护架的中、上段与群组联成的总促风风道联接;发电机就位在风轮侧位的近处;或就位在护架的中、下段至地面,风轮管轴下伸的轴段中至轴端头上有一至多道甩轮或无,外接输配电(7),装置中的风轮叶轴(3),提速器(4),发电机(5),输配电(7)也有的是双配置结构;
圆柱体的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分体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3)φ0.1至24m以上,风轮的高或长,小大因需确定;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内是螺旋叶绕焊接在中心管轴外周的叶轴,风轮的内壁是腔筒形与叶轴分体的转动隙触结构,腔筒定位在风道出风口上方的护架上,是分体制成的腔筒与叶轴,或者螺旋叶风轮有一体的或分节制成的,也能把分体对通的圆腔筒定位在护架(6)顶部,叶轴的上端制位在顶悬架中心轴承内,轴身制位在护架(6)的上、中、下横梁上,轴下端直达护架下段至地面制位,螺旋叶的周长至多周的导程,因需择定,或扇形风轮轴管的上下两端就位在护架顶段平台上至台面上支柱悬顶下;或卧式风轮两端头在轴承上制位,风轮轴头上有一中心滚珠、转尖或压力轴承限位;圆柱体风轮外廓的上、中、下位置有1至多道摩擦圈或齿轮,也能用皮带轮传动风轮或叶轴上的每一道传动轮,经介轮轴组合传动竖式或卧式的发电机;
把风轮外排出去的空气再下返至所需要的位置,用于再做功。产品标记“1001”。 
CN2011101020460A 2011-04-14 2011-04-14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Pending CN102734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20460A CN102734072A (zh) 2011-04-14 2011-04-14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20460A CN102734072A (zh) 2011-04-14 2011-04-14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072A true CN102734072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20460A Pending CN102734072A (zh) 2011-04-14 2011-04-14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40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5511B2 (en) Geothermal wind system
CN102052255B (zh) 冲击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05744257U (zh) 一种门闸式风能或水能动力叶轮
CN103122830B (zh) 涡轮式聚风发电系统
KR20140059156A (ko) 자연적 에너지원 축적 발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893021A (zh) 一种产生有序流的装置
CN101539108A (zh) 一种双电机聚压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1539094A (zh) 一种聚压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2840102A (zh) 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CN102979675B (zh) 集风式房屋建筑群及旷野结构群风力枢纽发电站、动力站
CN102734072A (zh) 孕级法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
CN102562473A (zh) 物腔自产风力的装置及其发电的方法
CN104884793B (zh) 自产风力的装置及其发电的方法
CN205895505U (zh) 一种联合太阳能烟囱、通风机和风力机的发电装置
CN203614330U (zh) 一种增压风能发电装置
CN103842646B (zh) 物腔自产风力的装置及其发电的方法
CN202468137U (zh) 水利渠道、河道组合式水车发电装置
CN203146231U (zh) 一种涡轮式聚风发电系统
CN102297087A (zh) 制流空气动力源自力运行的发电装置
CN106351794A (zh) 高空风能综合利用工程构想
CN20524372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
TW201142144A (en) A hybrid solar-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2674143Y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3146232U (zh) 一种耦合式聚风发电系统
CN103133258B (zh) 耦合式聚风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