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0537B -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0537B
CN102730537B CN201210120016.7A CN201210120016A CN102730537B CN 102730537 B CN102730537 B CN 102730537B CN 201210120016 A CN201210120016 A CN 201210120016A CN 102730537 B CN102730537 B CN 102730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mark
band shape
image
passenger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0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0537A (zh
Inventor
松本俊昭
大西友治
小平法美
酒井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0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0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0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0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易于确定探伤开始位置且减少不能探伤区域。该检查方法利用X射线拍摄来检查设在扶手(2)的内部的钢线(20)的损伤,将带状的起始标记(9)以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扶手(2)的输送方向倾斜的状态安装到扶手(2)上,起始标记(9)由在X射线拍摄中不能透射的材料构成,通过检测由X射线拍摄所生成的图像中被起始标记(9)遮蔽的范围来识别基准位置,检查钢线(20)的损伤。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尤其涉及在检查环状扶手的情况下的检查位置的确定。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等乘客输送机中,乘客所搭乘的踏板呈圆环状地连接并被旋转驱动。另外,为了防止乘客跌倒,设置供乘客附加手的扶手,该扶手与踏板连动地被旋转驱动。此扶手由多个部件构成,表面是聚氨酯或橡胶等树脂材料的覆盖物,在内部设有用于维持强度的被称为抗拉体的部件。
另外,在其下方设有用于固定覆盖物的固定部和当扶手被旋转驱动时在安装该扶手的框架的表面上滑动的滑动部,在此采用帆布等。作为上述抗拉体,可采用并排的多根钢线。若此钢线断裂或歪扭,则扶手的强度降低,因此有必要在点检扶手时检查钢线的状态是否正常。
作为用于检查包括在扶手内的钢线的装置,已公开了采用X射线的透射探伤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采用漏磁通法的探伤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采用这些装置进行探伤时,为缩短探伤时间,在朝向扶手的周向移动装置的同时进行测量。在进行X射线探伤时,在连续地获取图像的同时进行测量。
此时,扶手呈环状连接,照这样不能确定损伤位置,因此通过在测定开始位置安装标记并以此作为基准位置,从而易于确定损伤位置。在专利文献2中,为确定开始位置,采用φ1cm左右的铁箔粘接记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1854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铁箔粘接记号来确定钢线的损伤位置,但在贴附有此铁箔粘接记号的部分,探伤装置接收到来自铁箔的信号,从而不能进行钢线的劣化诊断。利用诸如该铁箔粘接记号一类的标记来确定开始位置的方法也可用于X射线探查装置的情况,通过粘贴不能透射X射线的铁箔粘接记号,该记号能够拍入X射线图像上,从而以其作为测定开始的基准位置。
然而,当铁箔记号的面积过大时,在钢线的产生断线或歪扭的部分与粘贴记号的部分重叠的情况下,此断线或歪扭在X射线图像上被铁箔记号遮盖,从而不能检测到这些损伤。另一方面,若减小记号的面积,则能够减少钢线被遮盖的面积,使得不能探伤部分减少,然而由于面积减小,相应地利用装置识别标记也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确定探伤开始位置且减少不能探伤区域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基于对与乘客所搭乘的踏板同步驱动的扶手进行穿透拍摄而生成的图像,检查设在所述扶手的内部的抗拉体的损伤,将带状的标记以所述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扶手的输送方向倾斜的状态安装到所述扶手上,所述标记由在所述穿透拍摄中不能透射的材料构成,通过检测由所述穿透拍摄所生成的图像中被所述标记遮蔽的范围,识别用于确定所生成的所述图像在所述扶手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位置,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并利用所生成的所述图像来检查所述抗拉体的损伤。由此,能够提供易于确定探伤开始位置且减少不能探伤区域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另外,优选所述带状的标记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与所述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时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的倾斜相对应的角度形成,按照所述标记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角度将所述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由此,用户在安装起始标记9时,通过按照设置于端部的角度进行安装,无论安装多少次,都能够以同样的角度进行安装。
另外,优选所述穿透拍摄是利用X射线的拍摄,所述标记是含有用于遮蔽X射线的金属粉的片状部件。由此,即便在使用时标记从扶手表面脱落的情况下,也不会给扶手和装置造成损伤。
另外,优选在所述标记中,含有所述金属粉的层被其它材料层覆盖,且在所述其它材料层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的粘接剂层。由此,可以进行装卸,并能够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依据本发明,可提供易于确定探伤开始位置且减少不能探伤区域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扶手和扶手检查装置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2是模式地表示包括在本实施方式的扶手中的钢线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包括在本实施方式的扶手中的钢线的损伤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进行X射线拍摄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起始标记安装在本实施方式的扶手上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进行X射线拍摄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中:
1-X射线照射装置,2-扶手,3-受光器,4-照相机,5-框体,9-起始标记,20-钢线,21、22、23-断线,24-歪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扶手检查装置的结构图。X射线照射装置1设置在作为移动扶手的扶手2的一面。受光器3隔着扶手2设在X射线照射装置1的相反侧。由于受光器3接收X射线并发光,因而通过利用作为图像获取器的照相机4拍摄受光器3的发光状态,从而生成X射线图像。这些X射线照射装置1、受光器3和照相机4安装在图中被表示为框体5a和框体5b的框体5上。
接着,说明埋设在扶手2中的作为抗拉体的钢线。图2是模式地表示扶手2内部的钢线的结构的图。在扶手2内埋入有18根钢线20,此钢线20起到作为扶手2的抗拉体的功能。
这种钢线20有时会产生如图3所示的断线21、22、23或歪扭24。扶手检查装置的目的是利用上述X射线图像发现这样的断线21~23和歪扭24。图4(a)~(c)表示利用扶手检查装置生成的X射线图像的例子。
图4(a)是拍摄出正常状态下的钢线20的状态的X射线图像的例子。图4(b)是拍摄出发生了歪扭的钢线20的状态的X射线图像的例子。图4(c)是拍摄出发生了断线的钢线20的状态的X射线图像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的扶手检查装置在扶手的周向范围内连续地收集如图4(a)~(c)所示的图像,并将所收集的图像相互连接而生成一根扶手的图像。此时,扶手检查装置采用在邻接位置拍摄的图像不重叠且不遗漏的定时进行拍摄来生成图像。
在这种扶手检查装置中,为了在以环状连接的扶手上明示检查开始位置的基准点,并在检测到损伤的情况下易于确定损伤位置,安装有起始标记。图5(a)~(c)表示本实施方式和现有技术的起始标记的结构例。
图5(a)和图5(b)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起始标记7、8的结构例的图。在现有技术的起始标记7、8的结构中,各个长方形的标记安装成使长方形的长边沿着与扶手的周向垂直的方向。另外,在图5(a)、图5(b)的例子中,构成标记的长方形的短边长度不同。
图5(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起始标记9的结构例的图。如图5(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起始标记9的结构中,与图5(b)的例子同样地短边长度较短的长方形标记安装成相对于扶手的周向倾斜配置。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的起始标记9的结构中,形成为带状的标记相对于扶手的周向倾斜地安装的结构。
图6(a)~(c)是对图5(a)~(c)的各个起始标记的结构生成X射线照片的例子的图。在图6(a)~(c)中,分别表示“正常”、“歪扭”和“断线”的状态。另外,图6(a)、(b)中,表示在起始标记配置于图像端部的状态下、即安装在扶手上的起始标记配置于照相机4的拍摄范围端部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
另外,图6(a)~(c)中,为了易于图示,利用斜线表示起始标记的部分,但在实际拍摄的图像中,起始标记的部分成为与图像的框架同样的全面涂黑的部分,难以与框架区分。
如图5(a)所示,在长方形的短边长度长的情况下,即便在起始标记7配置在图像端部的状态下,图像也会被起始标记遮盖。如图6(a)所示,由于图像的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所以扶手检查装置能够检测到起始标记。然而,如图6(a)所示,由于被起始标记遮盖的范围大,因此断线的部分也被遮盖,从而钢线损伤的检测变得困难。
如图5(b)所示,在长方形的短边长度短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被起始标记8遮盖的范围比图6(a)的情况窄,钢线损伤的检测性能提高。然而,在长方形的短边长度短的情况下,若起始标记8配置于图像端部,则如图6(b)所示,图像变窄的宽度减小,存在扶手检查装置不能检测到起始标记8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如图5(c)所示,在带状的起始标记9相对于扶手的周向倾斜地安装的情况下,由于起始标记9的宽度与图5(b)所示的情况相同的程度,所以如图6(c)所示,能够与图5(b)所示情况相同程度地限制被起始标记9遮盖的范围。
而且,通过带状的起始标记9相对于扶手的周向倾斜地安装,在扶手的周向上配置起始标记9的范围增大,所以不会像图6(b)那样起始标记9配置在图像的端部并与框架同化,从而不存在利用扶手检查装置的检测困难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通过把由在X射线拍摄中不能穿透拍摄的材料构成的带状起始标记9,以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扶手2的输送方向倾斜的状态安装到扶手2上,并检测在利用X射线拍摄所生成的图像中被起始标记9遮蔽的范围,判断用于确定所生成的图像在扶手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位置。由此,提供一种易于确定探伤开始位置且减少不能探伤区域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起始标记9的形状之中,如图5(c)所示,与扶手的周向垂直的方向的端部的形状相对于带状的起始标记9的长度方向设有角度。由此,用户在安装起始标记9时,通过按照设置于端部的角度进行安装,无论安装多少次,都能以同样的角度进行安装。
另外,因为起始标记9由含有用于遮断X射线的金属粉的薄材料的片材构成,所以即便在使用时从扶手表面脱落的情况下,也不会给扶手和装置造成损伤。而且,由于起始标记9通过层压加工之后安装到扶手上,即在设置了用于覆盖含有上述金属粉的薄材料的层且作为其它材料的层的覆盖层,然后安装到扶手上,因此在上述覆盖层的表面涂覆有粘着物,所以起始标记9能够进行装卸,可以反复使用。

Claims (4)

1.一种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在乘客输送机中基于对与乘客所搭乘的踏板同步驱动的扶手进行穿透拍摄而生成的图像,检查设在所述扶手的内部的抗拉体的损伤,其特征在于,
将带状的标记以所述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扶手的输送方向倾斜的状态安装到所述扶手上,所述带状的标记由在所述穿透拍摄中不能透射的材料构成,
通过检测由所述穿透拍摄所生成的图像中被所述带状的标记遮蔽的范围,识别用于确定所生成的所述图像在所述扶手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位置,
基于所述基准位置并利用所生成的所述图像来检查所述抗拉体的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的标记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与所述带状的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时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的倾斜相对应的角度形成,按照所述带状的标记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角度将所述带状的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透拍摄是利用X射线的拍摄,
所述带状的标记是含有用于遮蔽X射线的金属粉的片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状的标记中,含有所述金属粉的层被其它材料层覆盖,且在所述其它材料层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带状的标记安装到所述扶手上的粘接剂层。
CN201210120016.7A 2011-04-07 2012-04-06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Active CN102730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5454A JP5463320B2 (ja) 2011-04-07 2011-04-07 乗客コンベアハンドレールの検査方法
JP2011-085454 2011-04-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0537A CN102730537A (zh) 2012-10-17
CN102730537B true CN102730537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98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0016.7A Active CN102730537B (zh) 2011-04-07 2012-04-06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63320B2 (zh)
CN (1) CN102730537B (zh)
HK (1) HK1176921A1 (zh)
SG (1) SG1852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7012B2 (ja) * 2014-11-05 2018-04-0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移動手摺り劣化診断装置
JP6103019B1 (ja) * 2015-11-04 2017-03-29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用手摺及び測定治具
WO2017195352A1 (ja) * 2016-05-13 2017-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ロープおよびロープ捩れ状態検出装置
CN107662871B (zh) 2016-07-29 2021-04-0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装置的移动扶手监测系统、乘客运输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DE102017222348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Prüfen eines langgestreckten Tragmittels für Aufzüge sowie ein solches Tragmittel
CN109384134B (zh) * 2018-12-28 2020-02-07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扶手带长度的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7260B2 (ja) * 1996-06-27 2004-07-2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マンコンベア用ハンドレールのx線探傷装置
JPH10218541A (ja) * 1997-02-12 1998-08-18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りの損傷位置検出方法
JP2005126175A (ja) * 2003-10-22 2005-05-1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ーハンドレールの診断装置
JP2006008385A (ja) * 2004-06-29 2006-01-1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ーハンドレールの劣化診断方法
JP2006027889A (ja) * 2004-07-21 2006-02-0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マンコンベア用移動手摺の検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63320B2 (ja) 2014-04-09
CN102730537A (zh) 2012-10-17
HK1176921A1 (zh) 2013-08-09
SG185205A1 (en) 2012-11-29
JP2012218868A (ja) 2012-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537B (zh) 乘客输送机扶手的检查方法
US7427767B2 (e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the condition of a conveyor belt
US20130077743A1 (en) System for th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of a conveyor belt via high-energy radiation
JP5358438B2 (ja) コンベアベルト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US8981310B2 (en) Radiation detecting device
CN203529355U (zh) 用于输送带的连接部的连续性和无损性监测的装置
EP2479559A1 (en) Radiation detecting device
TW201027077A (en) Test tape unit and test tape device
JP6106573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ベルト検査方法
WO2013012082A1 (ja) ビードフィラー検査装置、ビードフィラー検査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ビードフィラー検査方法
JP6890106B2 (ja) 動力ベルト伝達装置およびベルトの状態測定方法
JP71829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65637A (zh) 用于监控和/或无损坏地检测传动元件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CN102183531B (zh) 乘客输送机的扶手检查装置
CN107226413A (zh) 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移动扶手劣化诊断方法及其使用的位置确定标记
JP4658703B2 (ja) 個数検査装置及び個数検査方法
JP201122533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探傷装置
IT201600089414A1 (it) Metodo ed impianto per realizzare elementi frenanti
US7548171B2 (en) Wireless sensors for system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JP2016125949A (ja) 構造物の表面検査装置および表面検査方法
US106043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al behavior, state and/or loading of belt conveyor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reof
WO2020079486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oreign elements in a substance
WO20160671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oduction and feeding of semifinished products in a tyre building process
JP6401504B2 (ja) X線検査装置
JP6371572B2 (ja) X線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69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69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