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331B -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331B
CN102724331B CN 201210236185 CN201210236185A CN102724331B CN 102724331 B CN102724331 B CN 102724331B CN 201210236185 CN201210236185 CN 201210236185 CN 201210236185 A CN201210236185 A CN 201210236185A CN 102724331 B CN102724331 B CN 102724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object information
network node
networ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2361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4331A (zh
Inventor
阎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hai commodity exchange,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阎东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阎东升 filed Critical 阎东升
Priority to CN 2012102361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4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3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先定义并构建一种在某一区域内的对象信息数据的流通网络,然后采用一种周期循环法来控制流通网络的运行。周期循环法的周期长度需满足产生实际交换对象信息数据的实时性需求,每个周期包括交换子模块、统一子模块、固化子模块、中间子模块、补偿子模块的顺序作用,产生反映整个网络中不同节点对象输入输出信息数据实时平衡的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实现网络中两两节点之间的数据流通。本发明能够提高数据计算网络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实时发现使整个网络系统中众多节点之间达到输入输出平衡状态的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和实现两两节点之间数据流动通道内的高效数据流通。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提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用于提高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比如可以是应用于提高计算机网络中商品交易对象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处理分布于不同地区计算机采集的信息数据的主流手段。这些计算机可以用于采集各个区域中的对象信息数据、和/或用户需求的对象信息数据,它们以网络节点的形式广泛分布,区域范围有小有大,小的区域可能是在某个城市范围内,较大的区域可能是在一个包括多个城市的范围内;更大的区域可能是在某个国家的范围内甚至多个国家范围内。
所有这些对象的输出方和接收方基于计算机网络并以采集到的对象信息数据为基础,构成一个庞大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获取输出方和接收方的对象信息的网络客户端计算机构成了多个网络节点,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计算之后输出相应的计算结果,从而允许或禁止某些网络节点进行数据处理操作的请求。另外,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对象的信息数据是可变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控制各个网络节点的对象信息数据的变换。
传统的对象信息数据流通网络构建和运行技术,只是两两网络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处理,从而允许或禁止相互之间的数据处理操作。这样的流通网络系统,由于只限于两两节点之间的数据处理,对全局系统来说,信息不共享不透明,缺乏广泛的对象信息数据和有效的信息计算方法,系统处理效率低下,数据处理结果不统一、不准确。
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已有一种新的对象信息数据流通网络构建和运行技术,构建的网络可以实现众多网络节点之间信息共享,众多节点采集对象信息数据后统一计算,并且采用一种长周期的循环计算方法,循环周期为一个月或者数个月之久,根据循环周期结束时的结果决定允许或者禁止节点之间的数据处理操作。在这种技术中,整个网络系统数据处理的结果虽然是统一的,但是计算处理周期太长,输出的计算结果不及时,不能反映整个系统中众多节点的对象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数据之间的实时平衡状况。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快速高效处理对象信息数据并及时输出计算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最广泛的采集不同网络节点上的对象信息,通过特定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是否允许或禁止各个网络节点之间请求的数据处理操作。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各个网络节点通过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实现的数据处理操作请求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有助于调节不同网络节点之间数据处理操作请求的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提高了需要进行大量实时计算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交换数据处理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短周期循环法,来实现对象信息数据在流通网络内高效流动,使周期内产生的实际交换对象信息数据成为通用的可进行交换操作的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短周期循环法,使某一区域内的网络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使流通网络内的对象输入输出信息数据实现动态平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所述数据计算网络包括至少一个中央计算服务器、至少一个以网络节点形式存在的客户端、连接所述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互联网络,所述中央计算服务器包括CPU、RAM、存储器、网络接口单元、分类排序单元、聚类计算单元、确认发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口单元通过与其进行连接的网络获取客户端的对象信息数据,所述对象信息数据包括供给方对象数据和接收方对象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描述对象性能和属性的各种参数;
所述分类排序单元将对象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并对分类排序后的数据进行错误校验;
所述聚类计算单元将分类排序后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聚类计算,并通过周期循环法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确定是否赋予网络节点进行数据交换操作的权限;
所述确认发布单元产生确认信息,并将实际完成信息数据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发布给各个网络节点并进行显示,所述确认信息在加密之后分别发送到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以供客户端之间对象信息数据的交换操作;
其中,
所述CPU利用存储在所述RAM中分类排序后的数据执行上述聚类计算;
所述周期循环法通过交换子模块、统一子模块、固化子模块、中间子模块、补偿子模块的顺序作用完成对象信息数据在网络节点间的流动。
所述分类排序单元将从客户端获取的对象信息数据根据对象类别进行分类排序,并将分类排序后的数据备份在存储器中,当RAM中的数据出现错误时,将备份的数据重新读入RAM替换错误数据;
所述聚类计算单元将分类排序后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聚类计算,并通过周期循环法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将该运算结果与从各个网络节点获取的对象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返回给各个网络节点,对于对象信息数据满足交换条件的网络节点,赋予可以进行数据交换操作的权限,对于对象信息数据不满足交换条件的网络节点,拒绝赋予进行数据交换操作的权限;
所述确认发布单元在具有操作权限的网络节点之间完成相应对象信息数据的交换操作后产生确认信息,并将实际完成信息数据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发布给各个网络节点以供客户端进行数据比较和启动新的数据交换操作;所述确认信息还发送到信息发布端进行信息数据的展示;发送到第一数据端以供启动客户端之间第一对象信息数据交换操作;发送到第二数据端以供启动客户端之间第二对象信息数据的交换操作;所述第一数据端可以是连接银行的资金信息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可以是连接物联网的物流信息数据端口;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通过交换子模块、统一子模块、固化子模块、中间子模块、补偿子模块的顺序作用完成对象信息数据在网络节点间的流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一个循环周期开始时,首先从各个网络节点采集对象信息数据并且结合上一循环周期输出的状态参数值作为短周期循环法的输入值,由交换子模块形成一系列可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序列,并使网络的状态参数发生状态转移,交换子模块在网络节点之间交换对象信息数据,根据网络中流动的大量对象信息数据计算出能让网络中输出方和接收方提出的对象信息数据交换请求状态均衡的对象信息数据值,交换子模块连续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计算出一个周期内的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
步骤(2):统一子模块对所述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所涉及的对象信息数据加权平均取值,形成一个循环周期内的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
步骤(3):固化子模块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值对所述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进行固化计算:当一个循环周期的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形成后,固化子模块计算对象信息数据流入网络节点和流出网络节点之间的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定义为强度差,固化子模块将强度差与网络内的流通阈值进行比较,当强度差大于流通阈值时,网络连接状态发生转移,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开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对象信息数据以统一子模块生成的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在流动通道内流动,则该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固化为实际流通的对象信息数据值。如果状态参数满足固化条件就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将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固化为流通对象信息数据值,如果不满足固化条件,就进入步骤(4);
步骤(4):中间子模块激活中转网络节点,所述中转网络节点用于中转满足固化条件,其通过改变网络状态参数,产生可进行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形成实际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中间子模块的作用是改变特定网络节点的状态,使之成为系统中的暂态中转网络节点,当系统中某些网络节点之间因为流动强度差较小,小于流通阈值而不能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时,中间子模块让特定网络节点转化为暂态中转网络节点,替代流动强度低的网络节点,与流动强度高的网络节点之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
步骤(5):补偿子模块用于提高具有对象信息数据可交换而没有或者较少进行交换的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值,促使其在以后的循环中能够与其它网络节点建立第一对象信息数据可交换通道而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的周期长度应满足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的实时性需要,这种实时性的周期为24小时,在一个循环周期中,包括五个阶段,所述短周期循环法采用的五个子模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执行计算。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采用交换子模块,用于在网络节点之间交换对象信息数据,中央计算服务器采集到的众多网络节点客户端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对象信息数据,在交换子模块作用下进行交换计算,得到能让网络状态均衡的一个对象信息数据值。交换子模块是连续作用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形成一个周期内的一系列对象信息数据值。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采用统一子模块,用于把经交换子模块作用产生的系列对象信息数据,加权平均取值,得到一个循环周期内的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
所述周期循环法采用固化子模块,用于开启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内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形成一个周期内的实际流通对象信息数据值。
所述周期循环法采用中间子模块,用于形成暂态中转网络节点,使对象信息数据能够通过特定网络节点的中转作用发生流通。对于所述暂态中转网络节点,在某一周期内因中间子模块作用与其它网络节点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后,将从下一循环周期开始寻找新的反向流动强度值较大的网络节点,开启流动通道进行反向流动,如果完成反向流动,则暂态中转网络节点恢复为常态网络节点。
所述周期循环法采用补偿子模块,对于工作状态参数S3=1或S4=1,而流动强度参数I绝对值较小的网络节点进行补偿计算,提高该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I值,使之在下一循环周期具备开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的条件。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的网络节点可以有多个网络节点,网络节点的最大数量没有限制,例如区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话,网络节点数量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个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计算处理系统,所有网络节点都直接连接,也就是通过总线形式的连接方式来连接。网络节点和服务器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用于接受第一对象信息数据和第二对象信息数据。这些接口功能可以由一些公知的通用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其它控制设备来实现。这些接口可以实现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第二对象信息数据能在网络节点之间传输确认。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配置这些设备。
本发明建立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在运行中所处的状态用状态参数来表达,状态参数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发生转移变化,状态参数的转移变化由短周期循环法的各个子模块作用控制。其中各个网络节点的状态参数决定了其可以进行相应的对象信息数据交换操作,各个网络节点的状态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之中。
每个网络节点由一个网络节点状态参数表达它所处的状态,如表1所示,网络节点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工作状态参数——S,流动强度参数——I。
表1网络节点状态参数表
Figure BDA00001868985900061
表中的网络节点标识号ID是网络节点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唯一识别代码。
工作状态参数S是一个多维二值向量参数,每维参量表达一种状态描述,例如表达6种基本状态的是一个6维二值向量参数S=(S1,S2,S3,S4,S5,S6),其中S1表达网络节点的数据待流入状态;S2表达网络节点的数据待流出状态;S3表达网络节点的数据可流入状态;S4表达网络节点的数据可流出状态;S5表达网络节点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该网络节点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入状态;S6表达网络节点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该网络节点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出状态。状态参数的值为(0,1)二值参数,0表示“否”,1表示“是”,每个网络节点的工作状态是多维分状态的集合。
例如:
S=(0,0,0,0,0,0)表达该网络节点处于休眠状态;
S=(1,0,0,1,0,0)表达该网络节点处于数据待流入状态并且目前还保持有数据可流出状态。
S=(0,0,0,1,0,1)表达该网络节点处于数据可流出状态并正在流出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状态。
流动强度参数I是一个值域范围固定的变量,表达网络节点对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入或流出的愿望强度。当参数值为正时,网络节点有流入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愿望,此时的网络节点可称为流入节点;参数值为负时,网络节点有流出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愿望,此时的网络节点可称为流出节点。参数绝对值越大,流入或流出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愿望越强。流动强度参数I的值域大小的定义与整体流通网络的流通阈值TH相关。例如,整体流通网络的流通阈值定义为TH=5,则网络节点流动强度的值域范围定义为-5<I<5。流通阈值反映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中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的困难程度,流通阈值越大,意味着流通门槛越高,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越困难。在某一流通网络系统中,当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流通阈值时才能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
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两种连接关系,一种是以总线连接方式形成的对象信息数据连接关系,表达对象信息数据的流动通道,另一种是以两两网络节点相连方式形成的连接关系,表达的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其中对象信息数据的流动通道常态开启;而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常态关闭,只有在短周期循环法作用于网络时,在一定条件下暂态开启。所述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中同时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和第二对象信息数据流动,第二对象信息数据流动方向和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方向相反。
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流动通道开启的条件是,当网络节点之间流动强度差大于流通阈值时。
为表达网络节点i和j之间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的状态,用一个二值参数Cij来表达,参数Cij的值为0或1,0表示“断开”,1表示“连通”。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作用于整个网络,实时控制和改变各个网络节点的状态参数和连接关系的状态参数。
所述短周期循环法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中是连续作用的,也就是作用时间是连续的,每个网络节点的状态都可以从一个循环周期延续到下一个循环周期。如果以24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则每天都会产生一个反映当日网络中对象供需平衡状况的信息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象信息数据流通网构造示意图。
图2是系统集成示意图。
图3是网络接口单元示意图。
图4是短周期循环法作用流程示意图。
图5是循环周期分段示意图。
图6是一个周期循环法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一个中间子模块作用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服务器计算机和多个客户端计算机形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数据计算处理系统,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是可扩展的,并且适于使用运行在客户端计算机上的软件应用来处理对象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操作请求和结果输出等。
在下面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系统指的是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或结合的硬件/软件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指的是多个移动或固定计算机系统,该多个移动或固定计算机系统彼此无线通信地或使用有线线路进行通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部分包括多个计算机,多个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是中央或分布式服务器计算机,以及剩余的计算机是客户端计算机,每个服务器计算机或客户端计算机应该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参考图1,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系统,该网络由一个区域内的网络节点集和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构成。图中每个网络节点都可直接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以总线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这种总线连接的方式是信息连接关系,表达的是信息数据流动通道;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还可以相互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关系表达的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和第二对象信息数据流动的通道,这只存在于两两网络节点之间,而不与其它网络节点共享。图1中示意有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应用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设备和第二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设备建立了两两连接关系,同时这两个网络节点之间还通过总线连接的方式实现信息连接关系。网络中运算产生的对象信息数据可传输给信息发布端设备。图1中的整个网络的运行由中央计算服务器控制,将众多网络节点和各种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数据流通网络系统,整体数据流通网络系统在周期循环法的控制下有序运行。
如图2所示是对象信息数据流通网络硬件系统集成的示意,其中包括中央计算服务器,Internet互联网络,众多客户端,信息发布端,第一数据端,第二数据端。其中中央计算服务器包括CPU、RAM、存储器、分类排序单元、聚类计算单元、确认发布单元和网络接口单元。中央计算服务器通过网络接口单元与Internet互联网络连接,并通过Internet网与众多客户端、信息发布端、第一数据端、第二数据端之间进行对象信息数据的传输。
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可以是电脑客户端设备、手机设备、电话终端中的任何一种。该客户端设备还包括客户端应用支持装置,通用于多个平台,完全基于Web技术,支持多种终端和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
信息发布端可以是在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上建立的,也可以是在网络节点客户端之外的其它设备上建立的,用于发布网络内对象信息可交换数据、网络运算状态等信息发布和查询的平台。信息发布端通过Internet互联网络与中央计算服务器的信息发布端接口连接,接收和分配转发中央计算服务器发出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第一数据端是对象信息数据的存储和中转平台。第一数据端设备通过Internet网与中央计算服务器上相应的数据端接口相连接,实现第一数据端与中央计算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传递。
第二数据端通过电话专线、分组网专线、DDN专线、ISDN专线、帧中继专线等专有线路接入Internet互联网络,第二数据端设备通过专有线路和Internet互联网络与中央计算服务器上相应的数据端接口连接,实现第二数据端与中央计算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数据交换。
图3示意的是网络接口单元的结构,包括了客户端信息采集和发布接口、信息端发布接口、第一数据端接口、第二数据端接口,以及数据加密解密装置和信息分配装置。客户端信息采集和发布接口接收和发送与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经Internet互联网络传输的数据流;网络节点之间完成相应对象信息数据的交换操作后,产生的确认信息通过信息发布端接口发送给信息发布端;当网络中产生连接关系后,将相应对象信息数据通过第一数据端接口传输到第一数据端,通过第二数据端接口传输到第二数据端。上述不同信息的传输操作通过信息分配装置来分配,并且都通过数据加密解密装置进入Internet网传输,该数据加密解密装置包括有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流加解密等功能,用以实现安全通信过程。
图4所示是短周期循环法的作用流程。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开始时,首先以网络节点对象信息数据输入值和上一循环周期的状态参数值作为循环法的输入值,第一步由交换子模块作用形成一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并使网络的状态参数发生状态转移;第二步由统一子模块对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所涉及的对象信息数据加权平均取值,形成一个循环周期内的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第三步固化子模块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值对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进行固化计算;如果状态参数满足固化条件就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将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并固化为流通对象信息数据值,如果不满足固化条件,就进入第四步由中间子模块对流通网络进行作用,激活中转网络节点,改变网络状态参数,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形成实际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第五步由补偿子模块作用于流通网络,提高具有流动约定而流动强度低的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值,使其在以后的循环中能够与其它网络节点建立第一对象信息数据可交换通道而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上述五个子模块在作用步骤完成后,网络系统的状态参数也进行了更新,保持到下一循环周期中,作为下一循环周期的初始输入参数。
图5表达了周期循环法的循环周期分配情况。在时间坐标上,各个循环周期是延续发生的,而不同循环周期里各个子模块的作用期长短是固定统一的。对于每个循环周期来说,分为五段作用期,分别是T1段交换子模块作用期、T2段统一子模块作用期、T3段固化子模块作用期、T4段中间子模块作用期和T5段补偿子模块作用期。五段作用期在时间坐标上顺序展开。
图6所示是一个短周期循环法作用的实施例,实施例中是一个具有6个网络节点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网络,定义6个网络节点的ID为:N1、N2、N3、N4、N5,M1。其中M1为特定网络节点,可以激活成为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的中转网络节点。整体系统的流通阈值TH=5,循环法的周期取为24小时,在循环算法开始前,流通网中所有节点工作状态参数S=(0,0,0,0,0,0)。在T1段开始时,部分网络节点接受交换子模块的作用,另一部分网络节点维持休眠,此时各网络节点状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ID   S   I
  N1   (0,1,0,0,0,0)   3
  N2   (0,1,0,0,0,0)   4
  N3   (0,0,0,0,0,0)   0
  N4   (1,0,0,0,0,0)   -2
  N5   (1,0,0,0,0,0)   -3
  M1   (0,0,0,0,0,0)   0
T1段结束后,网络节点状态参数在交换子模块作用后发生状态转移,各网络节点参数如表3所示。T2段统一子模块不改变网络节点状态参数。
表3
  ID   S   I
  N1   (0,0,0,1,0,0)   3
  N2   (0,0,0,1,0,0)   4
  N3   (0,0,0,0,0,0)   0
  N4   (0,0,1,0,0,0)   -2
  N5   (0,0,1,0,0,0)   -3
  M1   (0,0,0,0,0,0)   0
T3段各网络节点受固化子模块作用,由于N1、N2与N3、N4网络节点间强度落差都大于流通网阈值5,首先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各状态发生转移如表4所示。
表4
  ID   S   I
  N1   (0,0,0,0,0,1)   3
  N2   (0,0,0,0,0,1)   4
  N3   (0,0,0,0,0,0)   0
  N4   (0,0,0,0,1,0)   -2
  N5   (0,0,0,0,1,0)   -3
  M1   (0,0,0,0,0,0)   0
然后对象信息数据以统一子模块生产的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在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中发生流动,流动完成后各网络节点进入休眠状态,所有节点工作状态参数S=(0,0,0,0,0,0),流动强度参数I=0。之后T4段中间子模块和T5段补偿子模块都不发生作用。网络节点等待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图7所示是一个中间子模块发生作用的实施例示意图。以图6示意的6个网络节点的对象信息数据处理网络为例,如果T3段开始时网络节点N4、N5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入意愿为零,即IN4=0、IN5=0如表5所示,则与N1、N2之间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都小于流通阈值TH,即|IN1-IN4|<5、|IN1-IN5|<5、|IN2-IN4|<5、|IN2-IN5|<5,网络节点等待进入T4段中间子模块作用期。
表5
  ID   S   I
  N1   (0,0,0,1,0,0)   3
  N2   (0,0,0,1,0,0)   4
  N3   (0,0,0,0,0,0)   0
  N4   (0,0,1,0,0,0)   0
  N5   (0,0,1,0,0,0)   0
  M1   (0,0,0,0,0,0)   0
T4段中间子模块作用下激活M1网络节点,替代流动强度值为零的网络节点N4、N5,与网络节点N1和N2开启流动通道,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的流动,状态参数发生转移如表6。
表6
  ID   S   I
  N1   (0,0,0,0,0,1)   3
  N2   (0,0,0,0,0,1)   4
  N3   (0,0,0,0,0,0)   0
  N4   (0,0,1,0,0,0)   0
  N5   (0,0,1,0,0,0)   0
  M1   (0,0,0,0,1,0)   -5
T4段中间子模块作用完成后,第一对象信息数据从N1、N2节点流入M1节点,系统状态参数发生转移如表7所示,并进入T5段补偿子模块作用期。
表7
  ID   S   I
  N1   (0,0,0,0,0,0)   0
  N2   (0,0,0,0,0,0)   0
  N3   (0,0,0,0,0,0)   0
  N4   (0,0,1,0,0,0)   0
  N5   (0,0,1,0,0,0)   0
  M1   (0,0,0,1,0,0)   5
T5段补偿子模块作用期,补偿N4、N5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使之绝对值增大。补偿算子作用完成后,一个循环周期结束,等待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在以后的循环周期中,N4、N5节点的流动强度绝对值增大,状态参数如表8所示。
表8
  ID   S   I
  N1   (0,0,0,0,0,0)   0
  N2   (0,0,0,0,0,0)   0
  N3   (0,0,0,0,0,0)   0
  N4   (0,0,1,0,0,0)   -3
  N5   (0,0,1,0,0,0)   -2
  M1   (0,0,0,1,0,0)   5
此时中转网络节点M1与流动强度增大后的网络节点N4、N5之间的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阈值TH,形成流动通道,第一对象信息数据由M1流入N4和N5网络节点。网络节点的状态参数发生转移,变成如表9所示,所有网络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表9
  ID   S   I
  N1   (0,0,0,0,0,0)   0
  N2   (0,0,0,0,0,0)   0
  N3   (0,0,0,0,0,0)   0
  N4   (0,0,0,0,0,0)   0
  N5   (0,0,0,0,0,0)   0
  M1   (0,0,0,0,0,0)   0

Claims (7)

1.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所述数据计算网络包括至少一个中央计算服务器、至少一个以网络节点形式存在的客户端、连接所述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互联网络,所述中央计算服务器包括CPU、RAM、存储器、网络接口单元、分类排序单元、聚类计算单元、确认发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口单元通过与其进行连接的网络获取客户端的对象信息数据,所述对象信息数据包括供给方对象数据和接收方对象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描述对象性能和属性的各种参数;
所述分类排序单元将对象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并对分类排序后的数据进行错误校验; 
所述聚类计算单元将分类排序后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聚类计算,并通过周期循环法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确定是否赋予网络节点进行数据交换操作的权限;
所述确认发布单元产生确认信息,并将实际完成信息数据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发布给各个网络节点并进行显示,所述确认信息在加密之后分别发送到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以供客户端之间对象信息数据的交换操作;
其中,
所述CPU利用存储在所述RAM中分类排序后的数据执行上述聚类计算;
所述周期循环法通过交换子模块、统一子模块、固化子模块、中间子模块、补偿子模块的顺序作用完成对象信息数据在网络节点间的流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一个循环周期开始时,首先从各个网络节点采集上一循环周期的状态参数值作为循环算法的输入值,由交换子模块形成一系列可交换的对象信息数据序列,并使网络的状态参数发生状态转移,交换子模块在网络节点之间交换对象信息数据,根据网络中流动的大量对象信息数据计算出能让网络中输出方和接收方提出的对象信息数据交换请求状态均衡的对象信息数据,交换子模块连续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计算出一个周期内的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
步骤(2):统一子模块对所述系列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所涉及的对象信息数据加权平均取值,形成一个循环周期内的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
步骤(3):固化子模块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值对所述统一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进行固化计算:当一个循环周期的可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形成后,固化子模块计算对象信息数据流入网络节点和流出网络节点之间的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流动强度差的绝对值定义为强度差,固化子模块将强度差与网络内的流通阈值进行比较,当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流通阈值时,网络连接状态发生转移,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开启数据流动通道,对象信息数据以统一子模块生成的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在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内流动,则该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固化为实际流通的对象信息数据值,如果状态参数满足固化条件就产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将统一对象信息数据值固化为流通对象信息数据值,如果不满足固化条件,就进入步骤(4);
步骤(4):中间子模块激活中转网络节点,所述中转网络节点用于与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其通过改变网络状态参数,产生可进行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并形成实际交换对象信息数据值,中间子模块的作用是改变特定网络节点的状态,使之成为系统中的暂态中转网络节点,当系统中某些网络节点之间因为流动强度差小,小于流通阈值而不能发生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时,中间子模块让特定网络节点转化为暂态中转网络节点,替代流动强度低的网络节点,与流动强度高的网络节点之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
步骤(5):补偿子模块用于提高具有对象信息数据可交换而没有或者较少进行交换的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值,使其在以后的循环中能够与其它网络节点建立对象信息数据可交换通道,并产生发送给该网络节点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法的周期长度以24小时为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法采用的五个模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执行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法包括:通过固化子模块,开启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网络内的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通,形成一个周期内的实际流通对象信息数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法包括中间子模块,用于形成暂态中转网络节点,使第一对象信息数据能够通过特定网络节点的中转作用发生流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对于所述暂态中转网络节点,在某一周期内因中间子模块作用与其它网络节点间形成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后,将从下一循环周期开始寻找新的反向流动强度值大的网络节点,开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进行反向流动,如果完成反向流动,则暂态中转网络节点恢复为常态网络节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法包括:通过补偿子模块,对于工作状态参数S3=1或S4=1,而流动强度参数I绝对值小的网络节点进行补偿计算,提高该网络节点的流动强度I值,使之在下一循环周期具备开启第一对象信息数据流动通道的条件。
CN 201210236185 2012-07-10 2012-07-10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4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236185 CN102724331B (zh) 2012-07-10 2012-07-10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236185 CN102724331B (zh) 2012-07-10 2012-07-10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331A CN102724331A (zh) 2012-10-10
CN102724331B true CN10272433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694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23618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4331B (zh) 2012-07-10 2012-07-10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43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8347B2 (en) * 2004-10-22 2012-08-07 Cisco Technology, Inc.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US8160063B2 (en) * 2008-06-09 2012-04-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CN102546202A (zh) * 2010-12-17 2012-07-04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限带宽网络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55899B (zh) * 2011-07-05 2014-01-15 廖锦江 节点计算机数据实时传输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331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0229B (zh)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AAIoT: Acceler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oT systems
CN107733855A (zh) 一种可同时支持公有链、联盟链及私有链的区块链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1973031A (zh) 云机器人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546646A (zh) 一种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分散式出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997523A (zh)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城市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049353A (zh) 一种为业务配置路由路径的方法及控制器
CN102546432B (zh) 分组传送承载网络容量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3036792A (zh) 一种最大化最小公平多数据流传输调度方法
CN113312177B (zh)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无线边缘计算系统、优化方法
CN10448423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N113486584A (zh) 设备故障的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95749B (zh) 小区云系统的计算任务分配方法和系统
Jurdak et al. A trusted and privacy-preserving internet of mobile energy
Lin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semantic exchange framework for web 3.0 toward participatory economy
Zhu et al. Double-agent reinforced vNFC deployment in EONs for cloud-edge computing
CN102724331B (zh) 一种提高数据计算网络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CN115936365B (zh) 多端直流联络线功率优化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方法和装置
CN112738225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边缘计算方法
CN104507150A (zh) 一种基带池内虚拟资源分簇方法
CN205812076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网络工程系统
CN115564055A (zh) 异步联合学习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08473A (zh) 数据查询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14298331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2737010B (zh) 以摩尔图为拓扑结构的并行矩阵乘计算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IANJIN BOHAI COMMODITY EXCHANG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 DONGSHENG

Effective date: 201412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6

Address after: 300010 No. 48, progressive Road, Tianjin, Hebe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Bohai commodity exchang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00010 No. 48, progressive Road, Tianjin, Hebe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Yan Dongsh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