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8322A -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8322A
CN102718322A CN2012101998853A CN201210199885A CN102718322A CN 102718322 A CN102718322 A CN 102718322A CN 2012101998853 A CN2012101998853 A CN 2012101998853A CN 201210199885 A CN201210199885 A CN 201210199885A CN 102718322 A CN102718322 A CN 102718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d
multifiber
fibre bundle
ecological matrix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98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国柱
戴歆
贾璐颖
王洪梅
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998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8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8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8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和生长在浮床上的植物,在所述的植物的周围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浮床的用于将光导入到水中的光传导装置,所述的光传导装置包括有位于浮床上面的光导入结构、位于浮床下面的光导出结构以及发光部,其中,位于浮床上面的光导入结构与位于浮床下面的光导出结构对接,发光部位于光导出结构的下端。本发明丰富水体内植物物种,光纤外安置软性生态基使其具有较大的生物接触表面积。在使用生态浮床治理水体的同时,修复了水体本身的生态结构,具有生物量巨大、物种丰富、活性极高的微生物群落以达到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多重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可以进行不耗费能源的采光。

Description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浮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采用光纤进行水下采光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益加剧,水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富集与日俱增,大多数有机物是以高分子聚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高分子聚合物通常不能被浮游生物直接利用,只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分解成可透过细胞质膜而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有效的水体修复技术,在国内外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湖泊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中,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具有无需占用土地,无二次污染,可以直接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并且造价低廉、运行管理相对容易等优点。但是现有的生态浮床只是利用植物等改善水体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修复水体生态结构。并且由于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下降,湖底生物由于没有阳光而不能生长,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生态浮床治理水体的同时,采用光纤进行水下采光来修复水体本身的生态结构,并利用光纤外的软性生态基进行水下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体的多重目的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和生长在浮床上的植物,在所述的植物的周围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浮床的用于将光导入到水中的光传导装置,所述的光传导装置包括有位于浮床上面的光导入结构、位于浮床下面的光导出结构以及发光部,其中,所述的位于浮床上面的光导入结构与所述的位于浮床下面的光导出结构对接,所述的发光部位于光导出结构的下端。
所述的光导入结构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插入到浮床内,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伸出到浮床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
所述的光导入结构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固定在浮床的上表面,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伸出到浮床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
所述的光导出结构包括有伸出到浮床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软性生态基,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软性生态基的上端固定在浮床的下表面,所述的发光部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的下端头部分,该下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的外部。
所述的光导出结构包括有伸出到浮床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软性生态基,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外面的软性生态基的顶端插入到浮床内,所述的发光部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的下端头部分,该下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的外部。
本发明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使用光纤为光源传导体,将光纤导入到水中,水中植物利用导入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丰富水体内植物物种,同时光纤外安置软性生态基使其具有较大的生物接触表面积。在使用生态浮床治理水体的同时,修复了水体本身的生态结构,并发展出生物量巨大、物种丰富、活性极高的微生物群落以达到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多重目的。这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可以进行不耗费能源的采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浮床                        2:支撑管
3:光纤束或多根光纤            4:入光口
5:光纤发光部                  6:光导入结构
7:植物                        8:光导出结构
9:软性生态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1和生长在浮床1上的水生植物7,在所述的水生植物7的周围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浮床1的用于将光导入到水中的光传导装置,所述的光传导装置包括有位于浮床1上面的光导入结构6、位于浮床1下面的光导出结构8以及发光部5,其中,所述的位于浮床1上面的光导入结构6与所述的位于浮床1下面的光导出结构8对接,所述的发光部5位于光导出结构8的下端。
所述的光导入结构6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支撑管2,所述的支撑管2垂直设置在浮床1上表面,且所述支撑管2的下端插入到浮床1内,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2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4。
当所述的支撑管2的下端采用上述的插入到浮床1内的方式时,所述的光导出结构8包括有伸出到浮床1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的上端固定在浮床1的下表面,所述的发光部5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的下部端头部分,该下部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9的外部。
所述的光导入结构6还可以是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支撑管2,所述的支撑管2垂直设置在浮床1上表面,且所述支撑管2的下端固定在浮床1的上表面,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2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4。
当所述的支撑管2的下端采用上述的固定在浮床1的上表面的方式时,所述的光导出结构8包括有伸出到浮床1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的顶端插入到浮床1内,所述的发光部5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的下端头部分,该下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9的外部。
本发明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是一种采用光纤进行水下采光,采用软性生态基进行污水修复的生态浮床,在浮床1上设置了分布在生长在浮床1上的水生植物7周围的多个光传导装置,使阳光通过入光口4进入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中,经过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的传导,最后光线在光纤发光部5处发散供水生植物7利用,同时软性生态基9发展出生物量巨大、物种丰富、活性极高的微生物群落以达到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采用贯穿生态浮床的光导纤维使水体下方的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水体净化,并在光纤外包裹软性生态基,使水下的微生物在该软性生态基上聚集并繁殖出一定生物量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Claims (5)

1.一种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1)和生长在浮床(1)上的植物(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植物(7)的周围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浮床(1)的用于将光导入到水中的光传导装置,所述的光传导装置包括有位于浮床(1)上面的光导入结构(6)、位于浮床(1)下面的光导出结构(8)以及发光部(5),其中,所述的位于浮床(1)上面的光导入结构(6)与所述的位于浮床(1)下面的光导出结构(8)对接,所述的发光部(5)位于光导出结构(8)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入结构(6)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支撑管(2),所述的支撑管(2)的下端插入到浮床(1)内,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2)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入结构(6)包括有用于吸入太阳光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所述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支撑管(2),所述的支撑管(2)的下端固定在浮床(1)的上表面,所述的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所述的支撑管(2)的上端口构成入光口(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出结构(8)包括有伸出到浮床(1)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的上端固定在浮床(1)的下表面,所述的发光部(5)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的下端头部分,该下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9)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出结构(8)包括有伸出到浮床(1)底面的那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和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所述的包裹在该部分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外面的软性生态基(9)的顶端插入到浮床(1)内,所述的发光部(5)是所述的伸出到浮床(1)的底面光纤束或多根光纤(3)的下端头部分,该下端头部分伸出所述软性生态基(9)的外部。
CN2012101998853A 2012-06-15 2012-06-15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Pending CN102718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98853A CN102718322A (zh) 2012-06-15 2012-06-15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98853A CN102718322A (zh) 2012-06-15 2012-06-15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8322A true CN102718322A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4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98853A Pending CN102718322A (zh) 2012-06-15 2012-06-15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83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741A (zh) * 2016-06-30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光纤生物膜反应器
CN108275784A (zh) * 2017-12-29 2018-07-13 益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填料增强型生态浮岛
CN109879439A (zh) * 2019-03-20 2019-06-14 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微生物生态槽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2595A (ja) * 1985-12-05 1987-06-15 Miyama Kogyo Kk ばつ気槽用加温装置
JPS63129934A (ja) * 1986-11-21 1988-06-02 株式会社 テクノロジ−・リソ−シズ・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光フアイバ−を利用した光合成反応槽
CN201087159Y (zh) * 2007-06-11 2008-07-16 王宝贞 复合生物净化浮床
CN101928070A (zh) * 2010-08-10 2010-12-2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便于避洪和曝气的生态浮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2595A (ja) * 1985-12-05 1987-06-15 Miyama Kogyo Kk ばつ気槽用加温装置
JPS63129934A (ja) * 1986-11-21 1988-06-02 株式会社 テクノロジ−・リソ−シズ・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光フアイバ−を利用した光合成反応槽
CN201087159Y (zh) * 2007-06-11 2008-07-16 王宝贞 复合生物净化浮床
CN101928070A (zh) * 2010-08-10 2010-12-2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便于避洪和曝气的生态浮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741A (zh) * 2016-06-30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光纤生物膜反应器
CN105923741B (zh) * 2016-06-30 2019-02-2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光纤生物膜反应器
CN108275784A (zh) * 2017-12-29 2018-07-13 益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填料增强型生态浮岛
CN109879439A (zh) * 2019-03-20 2019-06-14 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微生物生态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7977U (zh) 生态修复浮床
CN103739079A (zh)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
CN104250057A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CN20631876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纤膜生物反应器
CN202988845U (zh) 一种采用复合生物基质载体的河流净化新型生态浮床
CN103723820A (zh) 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N104150600A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葫芦生态浮岛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61531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
CN102249400B (zh) 一种自然水体原位生态修复装置
CN20216417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ed光源的水环境生态修复净化装置
CN105540995A (zh) 一种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和水禽养殖污水的生态利用方法
CN102718322A (zh) 具有软性生态基和水下采光光纤的生态浮床
CN204058195U (zh) 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Kilbane Shining a light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microalgae
CN102633364A (zh) 采用光纤进行水下采光的生态浮床
CN104326564A (zh) 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41837A (zh)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帽形生态浮床
CN104176822A (zh) 一种水体净化用生物载体
CN106927619A (zh) 一种阶梯式水体修复系统
CN105198088A (zh) 一种景观净化钢结构树
JP6761756B2 (ja) 微細藻類培養及び回収用多機能ポート
CN105948268A (zh) 植物生态浮床
CN201305526Y (zh) 生态箱
CN204022620U (zh) 污水处理的生态资源化系统
CN208829372U (zh) 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生态水平方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