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5082A -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5082A
CN102715082A CN2012102444597A CN201210244459A CN102715082A CN 102715082 A CN102715082 A CN 102715082A CN 2012102444597 A CN2012102444597 A CN 2012102444597A CN 201210244459 A CN201210244459 A CN 201210244459A CN 102715082 A CN102715082 A CN 102715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ss
arsenic
ciliate desert
seedling
des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44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5082B (zh
Inventor
吴福勇
李会杰
刘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12102444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5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5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5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5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50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野外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蜈蚣草孢子,室内繁殖蜈蚣草幼苗;第二步、利用多个地区蜈蚣草适龄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进行短期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第三步、将初步筛选出的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移栽至不同梯度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培养12周,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择优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本发明的筛选方法简单易行,程序化高,易于推广,对于修复砷污染土壤、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修复技术,涉及一种重金属超富集/超积累植物的筛选方法,具体为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和土壤中,尽管与磷属于同族,但砷及其化合物均被认为是致癌物质。金属开采及冶炼、污泥农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等农用化学品大量使用和砷污染地下水浇灌农田等是砷在土壤中过量积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砷污染一直是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及我国)非常突出且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受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 000 万hm 2,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 5。砷在土壤中大量富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影响农作物质量与安全。湖南郴州某采矿区附近水稻田土壤中砷浓度高达1217 mg kg-1,该污染地区水稻谷粒中砷浓度高达7.5 mg kg-1,远远高于我国水稻质量安全标准 (0.15 mg kg-1)(GB2762-2005)。全球数百万居民正在遭受砷污染危害,其中数十万居民死于慢性砷中毒。亟需开发高效、切实可行的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
目前,治理土壤中砷等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改土法、石灰改良法、电热修复法、固化法、淋洗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但普遍存在工程量较大、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治理人员健康、破坏土壤结构及肥力等问题,处理后的土壤往往不太适宜植物生长。物理化学方法主要适用于污染面积小、污染物浓度高的场地污染治理,而不太适合于大面积的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原位修复受污染土壤或水体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以工程措施简单、投资维护费用低、环境扰动小以及在水土保持、景观美化等方面优势明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超富集植物(Hyperaccumulator)是指植物地上部分能够吸收超过100 mg kg-1 的Cd,或超过1000 mg kg-1 的As、Cu、Co、Cr、Ni、Pb,或超过10000 mg kg-1 的Zn、Mn ,这一定义最早由Baker和Brooks(1989, Biorecovery, 1: 81-126)提出。超富集植物只占植物界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分布在世界极少数重(类)金属污染土壤中。目前,世界上累计发现各类超富集植物420余种,其中砷超富集植物14 种。国内已报导砷超富集植物包括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L.)等(陈同斌等, 2002, 科学通报, 47: 902-905; 韦朝阳等,2002, 生态学报,22: 777-778)。超富集植物往往生长周期较长、植株矮小、生物量低、扎根浅,存在修复效率较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的实际应用。 因此,需要筛选更为理想、更为有效的超富集植物,为植物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目前,修复植物的系统筛选在世界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已报道的超富集/超积累植物主要限制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重金属污染土壤仅占全球很小一部分,这大大限制了发现超富集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将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用于治理砷污染土壤,减少砷在农作物和农产品中的累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野外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蜈蚣草孢子,室内繁殖蜈蚣草幼苗;
第二步、利用多个地区蜈蚣草适龄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进行短期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
第三步、将初步筛选出的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移栽至不同梯度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培养12周,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择优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步中的含砷营养液成分包括:0.2 mM KCl,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10~ 100μM Na2HAsO4·7H2O。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步中的短期水培试验的时间为1~24h。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步中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砷含量为10~250mg kg-1
进一步,其所述第一步、野外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蜈蚣草孢子,室内繁殖蜈蚣草幼苗,它包括以下步骤:
A、10月中下旬在我国多个砷污染地区和未污染地区采集自然生长的蜈蚣草孢子,室内自然风干后,获得不同地区蜈蚣草孢子保存待用,其中砷污染地区不少于3处,未污染地区不少于3处,不同地区之间至少相距100 km;
B、将粒度小于2 mm的未污染土壤与粒度小于2 mm河沙按照重量比4:1混合,作为培养基质,装入育苗盘和育苗钵,在育苗盘的培养基质表层分别撒播已采集的不同地区蜈蚣草孢子,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细土(粒度小于1 mm),按照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喷水浇湿,农用塑料薄膜覆盖;
C、在可控温度和光照的温室中进行培养,每2日称重育苗盘1次,孢子发芽后,每周再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培养过程中按照培养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维持水分;
D、2-3月后将蜈蚣草单株幼苗分栽至育苗钵中,定期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按照培养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维持水分,苗高至4-5厘米待用。
进一步,其所述第二步、利用多个地区蜈蚣草适龄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进行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步中得到的不同生态型蜈蚣草幼苗以自来水冲洗根部泥土,整株蜈蚣草以塑料泡沫板固定,移栽至盛放20% Hoagland 营养液的塑料盆中生长,营养液保持充气且每周更换1 次;
B、4 周后蜈蚣草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分别处理 0、1、 2、 6、12 或 24 h,其中所述的含砷营养液成分包括:0.2 mM KCl,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10 μM Na2HAsO4·7H2O;
C、在每一时间点,将蜈蚣草羽叶从叶柄底部与根分开,蜈蚣草地上部分由去离子水清洗后擦干、称重并干燥; 
D、将得到的蜈蚣草地上部分磨碎并经混合酸消解,地上部分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其中所述混合酸为HNO3 和 HClO4,它们的体积比为85:15,消解温度不高于120℃。
进一步,其所述第三步、将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移栽至不同梯度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培养12周,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择优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作为研究对象;
B、以未污染地区表层土(5-15 cm)为栽培介质(粒度小于2 mm),不同生态型苗高4-5厘米蜈蚣草适龄幼苗将移植于塑料盆内,塑料盆装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每盆中移植1 棵幼苗,土壤砷含量为0、10、50、250 mg kg-1
C、蜈蚣草每2 天用去离子水浇灌1 次,每周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称重法保持80%持水量, 12 周后蜈蚣草地上部分及根分离后用去离子水浸洗、擦干、称重并干燥;
D、 将得到的蜈蚣草地上部分磨碎并经混合酸消解,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筛选出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其中所述混合酸为HNO3 和 HClO4,它们的体积比为85:15,消解温度不高于120℃。
进一步,所述的20%的Hoagland 营养液成分包括: 0.2 mM KH2PO4,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
本发明原理如下: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特殊立地条件下不利的自然环境,生长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污染生态型)与生长于非污染土壤的植物(非污染生态型)相比往往存在明显的基因差异(van Hoof et al., 2001, Plant Physiology, 126: 1519-1526; Mengoni et al., 2003, Plant and Soil, 257: 451-457)和生理差异(Bleeker et al., 2003, New Phytologist, 175: 33-38)。已有研究结果显示:超富集砷是蜈蚣草的一种先天固有的属性。蔡保松等(2007, 浙江大学学报, 33: 473-478)发现:采集于广西、湖南、重庆、广东和福建等地的蜈蚣草孢子培育出幼苗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蜈蚣草地上部和根部的砷浓度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蜈蚣草在我国地域分布较广,在南部18个省份均有分布(陈同斌等, 2005,地理研究,24: 825-83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明显,因此,筛选出砷吸收存在明显差异的蜈蚣草生态型存在必然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具有首创性。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报道来看,以多个地区广泛存在的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为筛选对象,利用水培和土壤砷污染模拟试验进行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研究在国内外均未曾涉及;
2 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本筛选方法采用人工可控制的砷污染条件,参试的不同生态型蜈蚣草均处于相对一致的生长环境,不同生态型蜈蚣草之间对砷的耐性及富集特征具有可比性。利用室内常规的水培试验和土培试验两步筛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3 经济可行。蜈蚣草孢子广泛存在,易于采集,筛选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短期(0-24h)水培试验条件下,不同生态型蜈蚣地上部分砷吸收效应初步筛选试验结果。
图2 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在典型砷污染土壤中植物修复验证试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采用水培试验和土培试验,分三步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
蜈蚣草幼苗培育:2008年10月中下旬,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自然生长的蜈蚣草成熟孢子,采样地点包括:3个非污染地区[香港大埔窖自然保护区(简称香港)、广东省中山大学校园(简称广州)和广西省南宁市广西植物研究所林地(简称南宁)] 和4个砷不同程度污染地区[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尾矿区(简称乐昌)、湖南省桂阳县大顺垄铅锌废弃矿区(简称大顺垄)、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野鸡尾铅锌废弃矿区(简称野鸡尾)和浙江省衢州市灰坪乡铅锌废弃矿区(简称衢州)],用刀片轻轻刮下蜈蚣草羽叶背面孢子粉或将带孢子的羽叶剪下,室内自然风干后保存待用。2008年12月下旬于香港浸会大学温室育苗盘(75 cm×40 cm×12 cm,长×宽×高)内播种孢子,无污染土壤与河沙混合物(粒径均小于2 mm,重量比4:1)作为培养基质,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细土,喷水浇湿(按照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浇水),塑料薄膜覆盖。15日后孢子萌发,按照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维持水分,每周酌量施加20%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2-3月后将蜈蚣草幼苗单株幼苗分栽至育苗钵(¢=12 cm, H=15 cm)中,苗高至4-5厘米待用。其中20%的Hoagland 营养液成分包括: 0.2 mM KH2PO4,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
水培试验:2009年4月,7种不同生态型(香港、广州、南宁、乐昌、大顺垄、野鸡尾和衢州)适龄蜈蚣草幼苗(苗高4-5厘米)以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泥土,塑料泡沫板固定后整株移栽至盛放3.0 L 20% Hoagland 营养液的塑料盆(18 cm×12 cm×15 cm,长×宽×高)中生长,营养液保持充气且每周更换1 次。4 周后蜈蚣草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分别处理 0、1、 2、 6、12 或 24 h,重复4次,其中所述的含砷营养液成分包括0.2 mM KCl,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10 μM Na2HAsO4·7H2O。在每一个时间点,蜈蚣草羽叶将从叶柄的底部(大约根上1cm)与根分开,蜈蚣草地上部分由去离子水清洗后擦干、称重并干燥。植物样品磨碎并经混合酸(HNO3 和 HClO4,85:15, v/v)消解后 (≦120℃),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结果见图1。根据蜈蚣草地上部分砷浓度高低初步筛选出2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如图1所示:南宁和广州生态型分别在第6、12和24小时砷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其余4种生态型,在第24h时南宁和广州生态型地上部分砷浓度分别为2025和2013 mg kg-1,分别是大顺垄生态型的5.56和5.55倍,南宁和广州生态型可初步筛选为砷吸收高效型蜈蚣草。
土培试验:2009年5月,采集非污染地区表层(5-15 cm)土壤风干、过2mm筛后,分别与一定量的Na2HAsO4·7H2O混合装入塑料盆(¢=18 cm, H=22 cm),土壤中的砷拟有以下4个水平:0、 10、 50、 250 mg kg-1。平衡2周后,将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的2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南宁及广州生态型)蜈蚣草及与其砷吸收存在明显差异的4 种生态型(香港、大顺垄、野鸡尾和衢州)蜈蚣草幼苗(苗高4-5厘米)移植于塑料盆内,每盆中移植1 棵幼苗,重复4次。选择另外4种生态型蜈蚣草研究(香港、大顺垄、野鸡尾和衢州)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对照,在处于相对一致的生长环境下与南宁和广州生态型蜈蚣草砷的耐性及富集特征进行比较。不定期浇去离子水及酌量施加20%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称重法保持基质80%持水量。12 周后,蜈蚣草地上部分及根分离后用去离子水浸洗、擦干、称重并干燥。地上部分磨碎并经混合酸(HNO3 和 HClO4,85:15, v/v)消解 (≦120℃),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结果见表1。以蜈蚣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及吸收总量及对砷的耐性指数为筛选标准。所得数据利用软件SAS8.1进行方差分析,与其他生态型相比,地上部分生物量、砷浓度及砷吸收总量显著性(p > 0.05)高的生态型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
Figure 950619DEST_PATH_IMAGE002
如表1所示:6种蜈蚣草生态型(香港、南宁、广州、大顺垄、野鸡尾和衢州)在50和 250 mg kg-1砷污染土壤中地上部分砷浓度均大于1000 mg kg-1 (砷超富集植物判断标准),其中广州生态型在50及250 mg kg-1砷处理条件下植株地上部分无毒害现象、砷耐性指数高、生物量最大、砷吸收能力最强,可筛选为砷吸收高效型蜈蚣草。
2、典型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验证试验
采集湖南省郴州金川塘铅锌污染地区表层(5-15 cm)土壤风干、过2mm筛后,装入塑料盆(¢=18 cm, H=22 cm)。砷污染土壤的理化性状为:土壤pH=5.56,土壤砷总量2028 mg kg-1,铅总量1646 mg kg-1,锌总量725 mg kg-1。2009年10月,将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广州)及另外两种生态型(大顺垄和野鸡尾)蜈蚣草幼苗(苗高4-5厘米)移植于塑料盆内,每盆中移植1 棵幼苗,重复4次。不定期浇去离子水及酌量施加20%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称重法保持培养基质80%持水量,每周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12 星期后,地上部分及根分离后用去离子水浸洗、擦干、称重并干燥。蜈蚣草地上部分磨碎并经混合酸(HNO3 和 HClO4,85:15, v/v)消解 (≦120℃),总砷含量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结果见图2。
如图2所示:广州生态型蜈蚣草在12周的生长期内,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大顺垄和野鸡尾生态型的2.10和0.83倍,地上部分砷浓度分别是3.61和3.55倍,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分别是7.46和2.92倍,这说明广州生态型蜈蚣草与大顺垄和野鸡尾生态型相比具有更为有效的富集砷的能力,预示着广州生态型蜈蚣草(砷吸收高效生态型)将在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更为有效的利用前景。

Claims (8)

1.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野外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蜈蚣草孢子,室内繁殖蜈蚣草幼苗;
第二步、利用多个地区蜈蚣草适龄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进行短期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
第三步、将初步筛选出的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移栽至不同梯度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培养12周,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择优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的含砷营养液成分包括0.2 mM KCl,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10~100 μM Na2HAsO4·7H2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的短期水培试验的时间为1~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的砷的含量为10~250mg kg-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第一步、野外采集我国多个地区蜈蚣草孢子,室内繁殖蜈蚣草幼苗,它包括以下步骤:
A、10月中下旬在我国多个砷污染地区和未污染地区采集野外生长的蜈蚣草孢子,室内自然风干后,获得不同地区蜈蚣草孢子保存待用,其中砷污染地区不少于3处,未污染地区不少于3处,不同地区之间至少相距100 km;
B、将粒度小于2 mm的未污染土壤与粒度小于2 mm河沙按照重量比4:1混合,作为培养基质,装入育苗盘和育苗钵,在育苗盘的培养基质表层分别撒播已采集的不同地区蜈蚣草孢子,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细土(粒度小于1 mm),按照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喷水浇湿,农用塑料薄膜覆盖;
C、在可控温度和光照的温室中进行培养,每2日称重育苗盘1次,孢子发芽后,每周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培养过程中按照培养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维持水分;
D、2-3月后将蜈蚣草单株幼苗分栽至育苗钵中,定期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按照培养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维持水分,苗高至4-5厘米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第二步、利用蜈蚣草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进行水培试验,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步中得到的不同生态型的苗高4-5厘米的蜈蚣草幼苗以自来水冲洗根部泥土,整株蜈蚣草以塑料泡沫板固定,移栽至盛放20% Hoagland 营养液的塑料盆中生长,营养液保持充气且每周更换1 次;
B、4 周后蜈蚣草幼苗在含砷营养液中分别处理 0、1、 2、 6、12 或 24 h,其中所述的含砷营养液成分包括0.2 mM KCl,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10-100 μM Na2HAsO4·7H2O;
C、在每一时间点,蜈蚣草羽叶将从叶柄的底部与根分开,蜈蚣草地上部分由去离子水清洗后擦干、称重并干燥; 
D、植物样品磨碎并经混合酸消解,地上部分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其中所述混合酸为HNO3 和 HClO4,它们的体积比为85:15,消解温度不高于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第三步、将初步筛选出的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移栽至不同梯度的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培养12周,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指标,择优筛选出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初步筛选出地上部分砷浓度较高的2~5种生态型蜈蚣草作为研究对象;
B、以未污染地区表层土为栽培介质,不同生态型蜈蚣草适龄幼苗将移植于塑料盆内,塑料盆装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每盆中移植1 棵幼苗,土壤砷含量为0、10、50、250 mg kg-1
C、蜈蚣草每2 天用去离子水浇灌1 次,每周酌量施加20% Hoagland 营养液补充营养,称重法保持80%持水量,12 周后蜈蚣草地上部分及根分离后用去离子水浸洗、擦干、称重并干燥;
D、 地上部分磨碎并经混合酸消解,总砷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以蜈蚣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砷浓度、地上部分砷吸收总量及蜈蚣草对砷的耐性指数为标准,筛选出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其中所述混合酸为HNO3 和 HClO4,它们的体积比为85:15,消解温度不高于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0%的Hoagland 营养液成分包括: 0.2 mM KH2PO4, 1.0 mM KNO3, 1.0 mM Ca(NO3)2·4H2O, 0.4 mM MgSO4·7H2O, 9 μM H3BO3, 1.8 μM MnCl2·4H2O, 0.15 μM ZnSO4·7H2O, 0.07 μM CuSO4·5H2O, 0.03 μM H2MoO·H2O, 4 μM Fe-EDTA。
CN2012102444597A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5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44597A CN102715082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44597A CN102715082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5082A true CN102715082A (zh) 2012-10-10
CN102715082B CN102715082B (zh) 2013-11-20

Family

ID=4694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44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5082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508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9565A (zh) * 2015-12-15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6475408A (zh) * 2016-10-26 2017-03-08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雾苔草与蜈蚣草复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047264A (zh) * 2017-06-21 2017-08-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
CN108655172A (zh) * 2018-04-28 2018-10-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利用超富集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918638A (zh) * 2020-01-17 2020-03-27 湖南超富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蜈蚣草活化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918639A (zh) * 2020-01-17 2020-03-27 湖南超富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伴矿景天活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404457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浙江大学 一种中低砷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治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志装等: "蜈蚣草耐铅、铜、锌毒性和修复能力的研究", 《生态学报》 *
宋卫锋等: "蜈蚣草根部对As(Ⅲ) 的吸收特性", 《环境化学》 *
王玲梅等: "两个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富集与转化特征及其健康风险", 《环境科学学报》 *
谢景千等: "蜈蚣草对污染土壤中As、Pb、Zn、Cu的原位去除效果", 《环境科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9565A (zh) * 2015-12-15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6475408A (zh) * 2016-10-26 2017-03-08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雾苔草与蜈蚣草复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047264A (zh) * 2017-06-21 2017-08-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
CN107047264B (zh) * 2017-06-21 2019-09-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
CN108655172A (zh) * 2018-04-28 2018-10-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利用超富集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918638A (zh) * 2020-01-17 2020-03-27 湖南超富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蜈蚣草活化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918639A (zh) * 2020-01-17 2020-03-27 湖南超富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伴矿景天活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404457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浙江大学 一种中低砷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治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5082B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5082B (zh) 一种砷吸收高效生态型蜈蚣草的筛选方法
CN103447290B (zh) 一种基于牛膝菊的修复果园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方法
CN108160685B (zh)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煤炭矿区土壤的方法
CN106583431B (zh) 一种基于海滨锦葵的重金属铅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法
CN104289506A (zh) 镉、锌、铅、铜离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1147914A (zh) 一种利用菊科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6180160B (zh) 一种促进蓖麻修复镉锌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020296A (zh) 一种水分管理结合添加钝化剂修复稻田镉污染的方法
CN1672822A (zh) 一种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栽培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480643A (zh) 一种利用超积累花卉一点红修复镉、铅单一或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513341A (zh) 一种化学—芦竹联合生态修复矿冶区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1974791B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多场景应用的生态能源农场修复方法
CN101596541B (zh) 一种修复生活垃圾渗漏液中重金属的方法
CN104126405A (zh) 重金属铜、铅污染钙质土壤的植物固定修复方法
CN101393191A (zh) 重金属低积累/低富集蔬菜品种的筛选方法
CN109127720A (zh) 一种使用喷施剂提高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
CN105312310B (zh) 一种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1941018A (zh) 一种利用观赏植物红苋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640565B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03817144A (zh) 一种灯笼草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125159A (zh) 一种铁锰基生物炭对镉锑复合土壤的钝化效果的优化工艺
CN104012366B (zh) 一种基于污泥治理的生产经济林和生物炭肥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06825011B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Pb的去除方法
CN102380504A (zh) 一种利用藤本植物金银花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1912872B (zh) 利用柏科苗木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Fuyong

Inventor after: Li Huijie

Inventor after: Shi Chongyu

Inventor after: Feng Yunxiao

Inventor after: Liang Feng

Inventor after: Liu Junhua

Inventor before: Wu Fuyong

Inventor before: Li Huijie

Inventor before: Liu Jun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U FUYONG LI HUIJIE LIU JUNHUA TO: WU FUYONG LI HUIJIE SHI CHONGYU FENG YUNXIAO LIANG FENG LIU JUNHU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