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161B - 告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告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161B
CN102711161B CN201210209752.XA CN201210209752A CN102711161B CN 102711161 B CN102711161 B CN 102711161B CN 201210209752 A CN201210209752 A CN 201210209752A CN 102711161 B CN102711161 B CN 102711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tand
threshold
power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97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1161A (zh
Inventor
白宝智
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97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1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1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1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639 priority patent/WO2014000552A1/zh
Priority to EP13808786.1A priority patent/EP2861008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1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91Measuring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network components to actual servi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04B17/17Detection of non-compliance or faulty performance, e.g. response devi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告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具体为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当所述功率差值为正值,并不小于第一阈值时,则对所述备用单元告警;当所述功率插值为负值,并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对所述主用单元告警。因此,通过利用功率比对的方法来确定网元中需要告警的单元并对该单元告警,从而可以提前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及时性高,实时性好。

Description

告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告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波传输系统中,需要实时检测该系统中的室外单元(OutdoorUnit,ODU)的运行状态。当室外单元出现故障隐患时,做到及时发现并排除该故障隐患是保证微波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必要工作。
现有技术中,只有在微波传输系统的室外单元出现损坏并发出告警的情况下才对微波传输系统的室外单元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但是,由于微波传输系统的室外单元通常安装于铁塔、楼顶或偏远的山区,对微波传输系统中出现损坏的室外单元排除故障时,则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有的需要几天、有的甚至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样对微波传输系统的业务和客户满意度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微波传输系统的室外单元若能做到自身的告警,即微波传输系统的室外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达到影响微波传输系统的业务的程度时,就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通过定期检测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室外单元内部的电路状态可以来达到预警的目的。但是,该室外单元的内部电路状态的检测点很多,通常要设置很多检测点,这样不但会增加成本,而且往往会误报达不到预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告警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利用功率比对的方法,对功率降低的网元进行报警,在未出现故障时即发现,从而可以提前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及时性高,实时性好。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告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当所述功率差值为正值,并不小于第一阈值时,则对所述备用单元告警;当所述功率插值为负值,并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对所述主用单元告警。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告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第一功率差值;计算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的第二功率差值;如果所述第一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时,则对所述对端单元告警;当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时,则对所述本端单元告警。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告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告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功率差值为正值,并不小于第一阈值时,则对所述备用单元告警;当所述功率插值为负值,并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对所述主用单元告警。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告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第一功率差值;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的第二功率差值;告警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时,则对所述对端单元告警;当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时,则对所述本端单元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压缩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或者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后,利用功率比对的方法来确定网元中需要告警的单元并对该单元告警,从而可以提前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及时性高,实时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网元采用1+1保护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告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网元采用1+0保护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告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告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告警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告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备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并对备用单元告警还是主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并对主用单元告警;或者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第一发射功率、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对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并对对端单元告警还是本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并对本端单元告警。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网元采用1+1保护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元结构具体包括:主用单元11、备用单元12、合路器13和天线14。该网元应用于微波室外单元,并采用了1+1保护配置方式。
1+1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一种保护配置方式,具体包括采用热备份(HotStandBy,HSB)、空间分集(SpaceDiversity,SD)、频率分集(FrequencyDiversity,FD)的配置方式。其中,HSB方式指的是一种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方法,两个设备都是启动的,一个设备在工作,另一个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工作的设备发生故障,备用的设备可以马上接管工作。SD方式指的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空间间隔的天线同时发送或接收同一信息,然后进行选择,以减轻衰落影响。目前SD方式一般只采用接收分集的方式。FD方式指的是一种分频方案,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微波频率同时发送和接收同一信息,然后进行选择,以减轻衰落影响。
下面以HSB方式为例,具体说明该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的网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主用单元11和备用单元12负责射频处理,实现中频、射频信号转换。通常情况下,主用单元11开启射频发射,而备用单元12则保持静默。当主用设备11出现故障时,则从备用设备12选收业务,同时关闭主用单元11的射频发射,同时开启备用单元12的射频开关以保证发送到对端设备接收的业务能够恢复正常。主用单元11和备用单元12均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信号。其中,对端设备也采用1+1保护配置方式。
合路器13用来汇合来自两个设备单元(主用单元11和备用单元12)的信号并把射频信号传送给天线,或者把来自天线的信号分流到两个设备单元即主用单元11和备用单元12。
天线14的作用把主用单元11或备用单元12发出的射频能量定向辐射出去,或者把接收下来的射频能量传输给主用单元11和备用单元12。
因此,微波室外单元的网元采用1+1保护配置方式,可以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且采用备用单元的方法,可以对主用单元和波道进行保护。因为网元中除了传送信息的主用单元或工作波道外,还附有作为备份手段的备用单元和备用波道。一旦主用单元发生故障,或是误码率恶化到一定门限,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单元或备用波道上去或者强制切换到备用单元或备用波道上。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告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具体的,主用单元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同时,备用单元也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因此获取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为主用室外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同理,获取的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为备用室外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另外,步骤201还可以先查询网元是否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其中,1+1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一种保护配置方式,该方式不仅具有主用设备即主用单元,还具有备份设备即备用单元。只有当该网元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表明利用软件巡检工具能够实现对于该网元的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的运行状态自动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发出告警信息时,再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步骤202,计算第一接收功率RSL1与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d1。其中,功率差值d1的计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
d1=RSL1-RSL2公式(1)
步骤203,判断功率差值d1是否为正值。当功率差值d1为正值时,则进行步骤104;当功率差值d1不为正值时,则进行步骤206。
步骤204,判断功率差值d1是否不小于第一阈值T1。当第一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1时,则进行步骤205;当第一差值d1小于第一阈值T1时,则进行步骤209。
步骤205,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1时,如公式(2)所示。则对备用单元告警。
d1≥T1公式(2)
其中,该第一阈值T1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比如设置为15db。
具体地,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1时,说明此时备用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备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备用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步骤206,判断功率差值d1是否为负值。当功率差值d1为负值时,则进行步骤207;当功率差值d1为0时,则进行步骤209。
步骤207,判断功率差值d1是否不小于第二阈值T2。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2时,则进行步骤208;当功率差值d1小于第一阈值T1时,则进行步骤209。
步骤208,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二阈值T2时,如公式(3)所示。则对主用单元告警。
d1≥T2公式(3)
其中,该第一阈值T2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比如设置为-9db。另外,该第一阈值T2也可以与第一阈值T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2时,说明此时主用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主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主用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步骤209,巡检结束,表明网元运行状态正常,不发出告警信号。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是将查询网元的保护配置方式,以及为了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而进行功率比对的方法加入到软件巡检工具中,利用该软件巡检工具对微波传输系统进行巡检的。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对备用单元告警还是对主用单元告警,实现了对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的潜在故障进行预警的目的,即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在还没有达到影响业务的程度是及时预警,而且该方法易于实现,还不增加过多的成本。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网元采用1+0保护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网元设置了1+0保护配置,其具体包括:本端单元31、对端单元32、本端天线33和对端天线34。该网元应用于微波链路的两端,并采用了1+0保护配置方式。其中,1+0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另一种保护配置方式。下面具体说明该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的网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本端单元31和对端单元32负责射频处理,实现中频、射频信号转换。本端单元31和对端单元32均开启射频发射,均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信号。
本端天线33的作用是把本端单元31发出的射频能量定向辐射出去,把接收下来的射频能量传输给本端单元31。
对端天线34的作用是把对端单元32发出的射频能量定向辐射出去,把接收下来的射频能量传输给对端单元3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告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具体的,本端单元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同时,对端单元也室外单元实现,因此获取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为本端室外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同理,获取的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为对端室外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另外,步骤401还可以先查询网元是否设置为1+0保护配置方式。其中,1+0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另一种保护配置方式,在该方式中微波链路的本地端只有主用设备即主用单元,而没有备份设备即备用单元;同时对端也只有主用设备即主用单元,而没有备份设备即备用单元。只有当该网元设置为1+0保护配置方式,表明利用软件巡检工具能够实现对于该网元链路两端的本端单元和对端单元的运行状态自动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发出告警信息时,再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步骤402,计算第一发射功率TX1与第二接收功率RSL2的第一功率差值d1,其中第一功率差值d1的计算过程如公式(4)所示。
d1=TX1-RSL2公式(4)
步骤403,计算第二发射功率TX2与第一接收功率RSL1的第二功率差值d2,其中第二功率差值d2的计算过程如公式(5)所示。
d2=TX2-RSL1公式(5)
步骤404,计算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的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该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的计算过程如公式(6)所示。
d3=|d1-d2|公式(6)
步骤405,判断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的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T。当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的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不小于预设的阈值T时,则进行步骤408;当所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的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小于预设的阈值T时,则进行步骤407。其中,预设阈值T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设置的,比如设置为10db。
步骤406,巡检结束,表明网元运行状态正常,不发出告警信号。
步骤407,判断第一功率差值d1是否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当第一功率差值d1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则进行步骤409;当第一功率差值d1不大于功率第二差值d2时,则进行步骤410。
步骤408,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则对对端单元告警。
具体地,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说明此时对端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对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对端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步骤409,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不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则对本端单元告警。
具体地,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不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说明此时本端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本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本端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是将查询网元的保护配置方式,以及为了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而进行功率比对的方法加入到软件巡检工具中,利用该软件巡检工具对微波传输系统进行巡检的。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通过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第一发射功率、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对对端室外单元告警还是对本端单元告警,实现了对对端单元和本端单元的潜在故障进行预警的目的,即对端单元和本端单元在还没有达到影响业务的程度是及时预警,而且该方法易于实现,还不增加过多的成本。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告警装置的示意图。该告警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告警方法。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包括:获取单元51、计算单元52和告警单元53。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具体的,主用单元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同时,备用单元也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因此获取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为主用室外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同理,获取的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为备用室外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另外,该获取单元51还用于先查询网元是否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其中,1+1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一种的保护配置方式。只有当该网元设置为1+1保护配置方式,表明利用软件巡检工具能够实现对于该网元的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的运行状态自动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发出告警信息时,再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
计算单元52用于计算第一接收功率RSL1与第二接收功率RSL2的功率差值d1。其中,功率差值d1的计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
告警单元53用于当功率差值d1为正值,不小于第一阈值T1时,则对备用单元告警;当当功率差值d1为负值,不小于第二阈值T2时,则对主用单元告警。其中,该告警单元中的第一阈值T1和第二阈值T2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另外,该第一阈值T2也可以与第一阈值T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1时,说明此时备用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备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备用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当功率差值d1不小于第一阈值T2时,说明此时主用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主用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主用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装置,该装置通过获取单元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对备用单元告警还是对主用单元告警,实现了对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的潜在故障进行预警的目的,即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在还没有达到影响业务的程度是及时预警,而且该方法易于实现,还不增加过多的成本。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告警装置的示意图。该告警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告警方法。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包括:获取单元61、第一计算单元62、第二计算单元63和告警单元64。
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具体的,本端单元利用室外单元实现,同时,对端单元也室外单元实现,因此获取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为本端室外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同理,获取的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为对端室外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另外,该获取单元61还可以先查询网元是否设置为1+0保护配置方式。其中,1+0保护配置方式是微波链路的另一种的保护配置方式。只有当该网元设置为1+0保护配置方式,表明利用软件巡检工具能够实现对于该网元链路两端的本端单元和对端单元的运行状态自动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发出告警信息时,再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RSL1和第一发射功率TX1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RSL2和第二发射功率TX2。
第一计算单元62用于计算第一发射功率TX1与第二接收功率RSL2的第一功率差值d1,其中第一功率差值d1的计算过程如公式(4)所示。
第二计算单元63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发射功率TX2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RSL1的第二功率差值d2,其中第二功率差值d2的计算过程如公式(5)示。
告警单元64用于如果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不小于预设阈值T,当第一功率差值d1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则对对端单元告警;当第一功率差值d1小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则对本端单元告警。其中,第一功率差值d1与第二功率差值d2之间的功率差值的绝对值d3的计算过程如公式(6)所示。
具体地,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说明此时对端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对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对端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当确认第一功率差值d1不大于第二功率差值d2时,说明此时本端单元的功率衰减很厉害,否则之前就报警了,这时本端单元需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存在隐患,还有可能此时本端单元已经出现故障但还没有影响微波传输业务,所以此时告警,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检查对故障网元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出现重大事故之前,这样对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装置,该装置通过获取单元获取本端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第一发射功率以及对端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通过对第一接收功率、第一发射功率、第二接收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的功率对比来决定对对端室外单元告警还是对本端单元告警,实现了对对端单元和本端单元的潜在故障进行预警的目的,即对端单元和本端单元在还没有达到影响业务的程度是及时预警,而且该方法易于实现,还不增加过多的成本。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
当所述功率差值为正值,并不小于第一阈值时,则对所述备用单元告警;当所述功率差值为负值,并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对所述主用单元告警,其中,所述主用单元和备用单元利用微波室外单元实现,且采用1+1热备份的保护配置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绝对值相同。
3.一种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用单元的第一接收功率和备用单元的第二接收功率;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接收功率的功率差值;
告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功率差值为正值,并不小于第一阈值时,则对所述备用单元告警;当所述功率插值为负值,并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对所述主用单元告警,其中,所述获取单元中的所述主用单元和所述备用单元利用微波室外单元实现,且采用1+1热备份的保护配置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单元中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绝对值相同。
CN201210209752.XA 2012-06-25 2012-06-25 告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711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9752.XA CN102711161B (zh) 2012-06-25 2012-06-25 告警方法和装置
PCT/CN2013/076639 WO2014000552A1 (zh) 2012-06-25 2013-06-03 告警方法和装置
EP13808786.1A EP2861008B1 (en) 2012-06-25 2013-06-03 Alarm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9752.XA CN102711161B (zh) 2012-06-25 2012-06-25 告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161A CN102711161A (zh) 2012-10-03
CN102711161B true CN102711161B (zh) 2016-07-13

Family

ID=4690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9752.XA Active CN102711161B (zh) 2012-06-25 2012-06-25 告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61008B1 (zh)
CN (1) CN102711161B (zh)
WO (1) WO2014000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61B (zh) * 2012-06-25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和装置
US10271283B2 (en) * 2015-05-13 2019-04-23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mobile devices
CN109981331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0825065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江西北斗变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检测工业互联网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33506B (zh) * 2018-11-12 2021-07-16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校核方法与监测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247A (zh) * 2002-07-16 2005-09-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故障检测设备
CN1921676A (zh) * 2006-09-15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分析方法、上行通道异常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26219A (zh) * 2008-11-25 2009-05-06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对td-scdma多通道射频拉远单元天线系统的检测方法
CN101600218A (zh) * 2009-07-01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馈系统故障的检验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102987A1 (en) * 2010-02-16 2011-08-25 Andrew Llc Gain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4156A (en) * 1978-01-18 1981-06-16 Bird Electronic Corporation Monitor for RF transmitter
US6188876B1 (en) * 1998-01-28 2001-02-13 Fine Digit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RF units in base st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577863B2 (en) * 2001-02-15 2003-06-10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Failure redundancy between modem interface cards and outdoor un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274188B1 (en) * 2001-07-06 2006-10-18 Marconi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redundant transmitter
CN1256822C (zh) * 2002-08-30 2006-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功率自动控制的方法
CN1758572B (zh) * 2004-10-09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通道故障检测的方法
CN102427587B (zh) * 2004-10-09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通道故障检测的装置
WO2006053506A1 (fr) * 2004-11-19 2006-05-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e et procede d'amplificateur de radiofrequences fonctionnant en veilleuse 'a chaud' et commutateur a micro-ondes et procede de sauvegarde de securite
CN1913402B (zh) * 2005-08-11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故障检测的方法
CN102711161B (zh) * 2012-06-25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247A (zh) * 2002-07-16 2005-09-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故障检测设备
CN1921676A (zh) * 2006-09-15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分析方法、上行通道异常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26219A (zh) * 2008-11-25 2009-05-06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对td-scdma多通道射频拉远单元天线系统的检测方法
CN101600218A (zh) * 2009-07-01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馈系统故障的检验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102987A1 (en) * 2010-02-16 2011-08-25 Andrew Llc Gain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1008A4 (en) 2015-08-26
CN102711161A (zh) 2012-10-03
EP2861008B1 (en) 2017-02-01
WO2014000552A1 (zh) 2014-01-03
EP2861008A1 (en)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1161B (zh) 告警方法和装置
US96030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measuring uplink noise level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791999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运维终端
EP2797354B1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WO2010090179A1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収集制御装置、情報収集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測定制御方法
CN101183905A (zh) 天馈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777879A (zh) 双路双向塔顶放大器的旁路控制方法
CN105451256A (zh) 监测室分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99802B (zh) 一种检测射频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1798A (zh)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故障状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570007A (zh) 车载gnss终端通讯天线防拆电路
CN102468888B (zh) 接收天线分集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EP3804453B1 (en) Handling of beam pair links
CN107509214B (zh) 一种多射频链路无线路由器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03067205B (zh) 同一主机管理下共用同一地址的rt与备份rt切换方法
CN103379532B (zh) 基站的射频单元信号质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90245A (zh) 智能燃气监控系统
US85319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ult detection using round trip time
WO2020038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tenna performance
CN102547819B (zh) 1+1场景下解决双份流问题的方法
CN105101411B (zh) 自愈式精确定位分站、系统及链路自愈方法
TWI505659B (zh) 行動通訊系統之轉發器及其信號監控方法
CN103716825B (zh) 一种基站监控天线劣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50231C (zh) 一种基站中射频模块资源维护方法及系统
KR20120013140A (ko) 지연 신호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 기지국 및 중계기의 불량 검출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