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8093A -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8093A
CN102708093A CN2012101066399A CN201210106639A CN102708093A CN 102708093 A CN102708093 A CN 102708093A CN 2012101066399 A CN2012101066399 A CN 2012101066399A CN 201210106639 A CN201210106639 A CN 201210106639A CN 102708093 A CN102708093 A CN 102708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module
elementary cell
content
portabl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8093B (zh
Inventor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06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8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8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8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8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8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属手机等便携式设备对文章的阅读、分类和检索领域,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步骤A、内容提供端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步骤B、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上一步骤中分割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并设计构建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协调内容提供者与消费者的行为,鼓励了内容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内容,对专用于便携式设备上的文章编排方法及其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且应用范围广阔。

Description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等便携式设备对文章的阅读、分类和检索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等小型数码电子设备便于携带,使用小型电子数码设备进行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且使用场所并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目前在手机等小型数码设备的应用中,尚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使某些特殊的阅读方式变的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阅读。比如PDF阅读器在手机等小型数码设备上的应用,虽然现在有些阅读器可以将内容进行切割,分成大小近似相同的部分便于在手机上进行阅读。但是也没有改变阅读必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阅读规则和方式。这种方式对特定的内容阅读时很不方便,不能快速定位想要阅读的内容。例如一篇英语的阅读理解阅读试题,一般都是边看内容边看试题,如果是采用从上倒下连续的阅读方式,那么很不方便吗,大大降低阅读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如何提高在手机等小型数码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的效率的技术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以期望解决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的查看或保留目标文章中的上下文内容,以提高阅读效率的技术问题,并带来可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直接得出的其它目的和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A、内容提供端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步骤B、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上一步骤中分割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并设计构建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
步骤C、内容提供端将分割格式化并形成目标结构的文章,以及设计构建的模块与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与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间服务器;
步骤D、便携式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将文章分割后的模块和基本单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内容重新组织文章。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A中分割文章的是将文章内容中关联性较高、且可跳跃的片段分为一个基本单元,然后再将分为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单元定义为模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重新组织文章的方法为在文章中不同类型的内容中插入标记,计算机程序通过该标记识别解析出不同类型的模块以及模块中基本单元,并将标记与文章的具体内容分开。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B的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模块及基本单元后,按照模块及基本单元的数量与类型将文章配置属性。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
内容提供端,用于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中间服务器,用于储存内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后的文章内容;
便携式终端设备,用于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且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其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与中间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信号数据传递,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网络进行信号数据传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中间服务器之间的无线信号是GPRS信号或3G信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的网络为互联网或局域网。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集成在便携式设备的操作系统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手机;所述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ios、Winphone当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控制系统可将一篇目标文章分割成多个部分,并任意进行先后的分开显示,可以快速定位想要阅读的内容。例如英语的阅读理解阅读试题,可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边看内容边看试题,方便了人们阅读;若是阅读古文、诗歌等文章,亦有类似的技术效果。且通过本发明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可以很好的协调内容提供者与消费者的行为,鼓励了内容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内容,对专用于便携式设备上的目标文章编排方法及其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且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文章分割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文章分割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将文章分割格式化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例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A、内容提供端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步骤B、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上一步骤中分割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并设计构建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
步骤C、内容提供端将分割格式化并形成目标结构的文章,以及设计构建的模块与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与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间服务器;
步骤D、便携式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而上述步骤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将整篇的文章内容分割为数据块,在这里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将文章分割后的模块和基本单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内容重新组织文章,且是将文章内容中关联性较高、且可跳跃的片段分为一个基本单元,然后再将分为的一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基本单元定义为模块。
所述的重新组织文章的方法的作用为与计算机程序配合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因此发明人认为比较优选的方式是在文章中不同类型的内容中插入标记,计算机程序通过该标记识别解析出不同类型的模块以及模块中基本单元,并将标记与文章的具体内容分开。
在上述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步骤B的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模块及基本单元后,按照模块及基本单元的数量与类型将文章配置属性。
本发明的另一种不同的实施例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上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方法的系统,具体可参见图4所示,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以下装置
内容提供端,用于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中间服务器,用于储存内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后的文章内容;
便携式终端设备,用于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且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其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与中间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信号数据传递,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网络进行信号数据传递。根据本发明应用的不同场合与系统用户的不同需求,还可以在上述系统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其它的配套装置。
针对上述的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的网络,则可以根据系统所应用的不同场所,以及所需满足的用户进行确定,为更加具有普适性,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之间的网络优选为互联网或局域网。而上述无线连接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中间服务器,它们之间的无线信号优选为GPRS信号或3G信号,以使得本发明更加适合在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上使用。
如上所说,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手机;所述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ios、Winphone当中的任意一种。而在本发明中的此种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集成在前述的主流操作系统中。
为了更好的对上述方式进行阐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内容提供端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用一篇英语高考试题举例,这样的试题的有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等。当这些在手机及其他的小型设备上阅读的时候如果安排不当,阅读将很不方便。为了能够在在小型设备进行阅读更加的方便,首先将高考试题分为单项选择模块,完形填空模块,阅读理解模块,改错模块等模块。然后再将各个模块分成基本的单元。拿完形填空举例,参考文章是一个单元,对应有多少问题就分成多少单元,以及对应的多少答案单元,参考文章对应的翻译为一个单元。不难看出基本单元有类别的。对于一个完形填空,基本单元分为参考文章类,问题类,答案类,参考文章对应的翻译类。
上面的事例的分割可以看到,分割的原则将关联性比较高的文章内容中可以跳跃的片段,分为一个基本单元,然后再将这种关联性比较高的文章内容定义为一个大单元,这里叫模块。可以参考上面分割的事例。通过这样的分割整个文章就由基本的单元构成。分割完后要组织成一个有效的文件结构。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从文件中解析上面的基本单元。下面介绍文件结构组织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文章中间插入特别的标记,识别模块和模块中的基本单元以及类型。下面将进行详细的举例。
假设图1是一个原始的文章,图2是分割后的样子。
假设图1中内容有a的为一个模块简称模块a,有b的为一个模块简称模块b。模块a中的基本单元只有一个就是a,模块b中的基本单元有两个,一个含有数字1的,一个是含有数字2的。通过插入特别的标记,形成图2中的内容。首先为了方便计算机识别模块a在模块a的开始处插入标号201,在模块a的结尾处插入标号204。这里插入的标记不仅能识别模块的内容,也体现出这个模块的类别。而模块只有一个基本单元,为了方便计算机识别这个基本单元,又在a的开始处插入标号202,在a的结尾处插入203,并且这个标号代表了这个基本单元的类别为a类型的。对应的模块b有两个基本单元,对模块a的处理一样将插入特别的标记,并且这个标号代表了对应基本单元的类型。通过这样的方法,模块及基本单元就很好的分割开来。对于这种方法当内容中含有这种特殊标记的时候要进行转义,还要检查文章的内容,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下面介绍第二种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二种方法将识别模块及基本单元的类型的标记与具体的内容进行分开。下面是具体的事例。
同样是图1的内容,对应了图3。
图3采用了Excel表。对于第一行是识别模块及基本单元的类型的标号,用标准的xml的形式。标号301说明当前有两个模块,标号302说明第一个模块的信息,以及类别。标号302的范围包含了标号303。标号303说明了基本单元的类别以及存储的位置。标号303中的数字1是Excel表中标号307的数字1,标号303所指的内容就是标号307所在行的内容。这样通过标号303找到了基本单元的内容,并且这个特别的标记是标明了这个基本单元的类型。同理对于模块b可以通过标号305,标号306找到其基本单元的内容,以及得到其类型。可以看出这种将识别模块及基本单元的类型的标记与具体的内容进行分开的方式对于内容可以是直接包含对应的标记,没有必要进行转义。
上述的两种结构的组织方法,所谓的标记不限制在xml中运用标记。比如<mode>用\m来代替。而其中对方法列举的事例只是具体的对方法进行说明。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广度。
二.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上一步骤中分割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并设计构建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
有是步骤A中对文件的组织,并且为了下面步骤做好准备就要对组织后的文件进行解析,识别其中的基本单元。组织方法有两种,对应的解析方法也有两种。对于第一中组织方法的事例的解释,由于使用了标准的xml标记,通过标准的xml解析进行,这种解析方法这里就不再过多的描述。对于组织方法2中事例的解析。使用apache(一个开源的软件组织)提供的Execel的开源工具进行解析。解析出每行的数据。再通过识别模块及基本单元的类型的标记将模块和基本单元解析出来。这些对于一个一般的程序员是分轻松的工作。当解析完数据以后,要完成预订效果的实现。为了是操作简单,切换更加方便,给每个基本单元配置了属性。这些属性记录了对应基本单元的状态,比如这个基本单元显示了第几行,从而使单元间切换时,显示用户操作的先前的位置。记录了用户的关心的行为,从而人性化的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些属性如何设置,以及如何记录用户的行为,这个技术是普遍的技术,也是具体的计算机指令的问题,这里也不作过多的描述。
三.内容提供端将分割格式化并形成目标结构的文章,以及设计构建的模块与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与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间服务器。
对于提交内容,一般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比如http,ftp等。这个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行为。也有可能是本地进行提交,没有经过网络协议。对于提交到那里,参考图4,可以是标号403内容提供端的提供访问的服务器,当内容提供端没有自己提供访问的服务器,就要提交到中间服务器。
四.便携式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消费者通过嵌入了步骤B中设计好的计算机指令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请求按步骤A组织内容,这时步骤B中的计算机指令将执行其设计的动作,解析其中的模块以及其基本单元。配置模块及基本单元的属性。当用户进行操作是记录用户对模块及基本单元操作的行为。从而实现步骤B中设计好的效果。参考图4,对请求内容进一步说明。当内容提供商有标号403提供访问的服务器或中间服务器402没有要请求的内容时,消费者就要通过中间服务器访问标号403。当没有标号403,就通过中间服务器就直接返回其内容,当请求的内容不存在时,视为请求失败处理。返回给用户错误信息。
下面对本发明的综合性描述。
对于使用本产品的用户有两种用户,一种是内容提供者(内容提供端),就是提供上面描述格式的人或者团体,一种是内容消费者(便携式终端设备401),阅读内容的个人或者团体。可以参见图4。
由于现在很多机构都很想提供这种服务,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都无法实现。比如说如果一个内容提供商向提供类似的服务没有中间商参与,特别是现在的移动平台参差不齐,具体的编码都不一样,还要长期的维护,成本是很高的无形中也拉高了风险,有了本发明也就是中间商的参与,内容提供商只要按照中间商的规范提交内容就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移动平台上给内容消费者提供人性化的阅读。而具体步骤B的应用程序维护只要中间商维护就可以了。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通过嵌入了步骤B的应用程序,就可以享受多方面的阅读的乐趣。明显的看到通过本发明,内容提供者和内容消费者双方都收益。并且大大的节约了社会成本。让内容提供者更集中精力的提供更好的内容。而内容消费者可以更方便,效率更高的的消费更好的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A、内容提供端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步骤B、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上一步骤中分割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并设计构建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
步骤C、内容提供端将分割格式化并形成目标结构的文章,以及设计构建的模块与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与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间服务器;
步骤D、便携式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将文章分割后的模块和基本单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内容重新组织文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分割文章的是将文章内容中关联性较高、且可跳跃的片段分为一个基本单元,然后再将分为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单元定义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新组织文章的方法为在文章中不同类型的内容中插入标记,计算机程序通过该标记识别解析出不同类型的模块以及模块中基本单元,并将标记与文章的具体内容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的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出模块及基本单元后,按照模块及基本单元的数量与类型将文章配置属性。
6.一种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
内容提供端,用于将文章分割成便于计算机程序识别解析的模块及基本单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标结构;
中间服务器,用于储存内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后的文章内容;
便携式终端设备,用于向服务器请求获得目标结构的文章,并依照计算机程序设计构建的模块及基本单元之间的切换及其它操作方式进行模块及基本单元切换与其它操作。
且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其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与中间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信号数据传递,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网络进行信号数据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中间服务器之间的无线信号是GPRS信号或3G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容提供端与中间服务器接入的网络为互联网或局域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内部嵌入的计算机程序集成在便携式设备的操作系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手机;所述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ios、Winphone当中的任意一种。
CN201210106639.9A 2012-04-12 2012-04-12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8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639.9A CN102708093B (zh) 2012-04-12 2012-04-12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639.9A CN102708093B (zh) 2012-04-12 2012-04-12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8093A true CN102708093A (zh) 2012-10-03
CN102708093B CN102708093B (zh) 2015-10-28

Family

ID=4690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63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8093B (zh) 2012-04-12 2012-04-12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809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0269A1 (en) * 2002-02-25 2003-10-23 Hidejirou Maehar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1145159A (zh) * 2007-10-16 2008-03-19 吕利勇 提供可分解阅读原版媒体内容的系统、方法及播放装置
US20090319679A1 (en) * 2006-08-18 2009-12-2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or,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mputer Program,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2262618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北京大学 一种版面信息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0269A1 (en) * 2002-02-25 2003-10-23 Hidejirou Maehar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090319679A1 (en) * 2006-08-18 2009-12-2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or,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mputer Program,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1145159A (zh) * 2007-10-16 2008-03-19 吕利勇 提供可分解阅读原版媒体内容的系统、方法及播放装置
CN102262618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北京大学 一种版面信息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锦: "新型嵌入式RFID便携设备的研究与设计",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21 August 2009 (2009-08-21), pages 1 - 69 *
魏威 等: "基于手机OMAP5910内核的UHF RFID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no. 4,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8093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38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process for documents
CN107766371B (zh) 一种文本信息分类方法及其装置
Roberts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motional responses of individuals to urban green space using twitter data: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of sentiment analysis
CN105677844A (zh) 一种移动广告大数据的定向推送及用户跨屏识别方法
CN107767259A (zh) 贷款风险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316519A1 (en) Mutually reinforcing ranking of social media accounts and contents
KR20200144417A (ko) 멀티모달 콘텐츠 분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104642B (zh) 一种异常账号确定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506104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opic-relevance highlighting of electronic text
US20170235836A1 (en)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US201500065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Labels for Clusters
Xu [Retracted] Intelligent Librar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IoT Assistance and Text Recommendation
CN110990527A (zh) 自动问答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25035A (zh) 相似表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A293231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process for documents
EP31042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process for documents
CN102708093A (zh) 用于在便携式设备上实现关联式分离阅读的方法及系统
Krzyżanowski Conflict free and efficient flight routes planning in Free Route Airspace
CN104850610A (zh) 一种网络搜索引擎系统
US20150332148A1 (en) Failure occurrence cause extraction device, failure occurrence cause extraction method, and failure occurrence cause extraction program
CN114428788A (zh) 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846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the association of structured content in a structured document with unstructured content in an unstructured document
CN111310016B (zh) 标签挖掘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6408350A (zh) 一种基于溯源数据库的用户商品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5221397A (zh) 媒体信息的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