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3350B -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3350B
CN102693350B CN201110278879.2A CN201110278879A CN102693350B CN 102693350 B CN102693350 B CN 102693350B CN 201110278879 A CN201110278879 A CN 201110278879A CN 102693350 B CN102693350 B CN 102693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detection
force
tool
powe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8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3350A (zh
Inventor
王党校
张欣
刘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2788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3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3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3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3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3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该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中的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读取力反馈设备(44)的手柄运动轨迹并转化为力觉工具末端位姿输出给工具模型(41)和力/力矩计算模块(4);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采用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对工具模型(41)输出的动态力觉工具球树和多层次牙齿模型(42)输出的静态牙列球树进行碰撞剔除处理,获得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采用碰撞响应优化模型对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进行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力/力矩计算模块(4)依据广义弹簧力模型对图形工具末端位姿进行处理得到反馈力/力矩,该反馈力/力矩作用到力反馈设备(44)上。本发明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能够准确求解连续碰撞检测时图形工具与虚拟牙列表面的接触位置和姿态。

Description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系统,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基于力觉合成技术的碰撞检测阶段中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在2009年第39卷第1期的《中国科学》杂志中公开了“面向牙科手术培训的力觉合成技术”一文。在此文的图4中介绍了力觉合成技术的计算结构框架。在接触状态确定过程中,要求研究具有高更新率的碰撞检测算法,能够检测用户的随机动作输入下,虚拟环境内的虚拟化身和被操作物体的细节碰撞信息。
力觉合成计算结构框架中的接触状态确定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碰撞检测和碰撞响应。碰撞检测的内容是判断虚拟化身和被操作物体是否发生碰撞;碰撞响应的内容是计算嵌入深度和方向、接触点准确位置、接触点局部法线方向信息等。由干被操作物体(例如虚拟牙齿)表面大多是具有凹形区域形状复杂的曲面,而且手术工具的形状各不相同,工具的运动轨迹是空间任意轨迹,因此接触状态确定算法必须解决复杂在线计算量和高的更新频率之间的矛盾。
参见图1所示,在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中的虚拟场景10中,手术工具的虚拟化身记为图形工具100,被操作物体的虚拟化身记为虚拟牙列20。虚拟牙列20是由多颗牙齿和牙龈组成。但是,三自由度力觉渲染算法是一种基于点与物体交互的算法,无法模拟这样一种物体与物体,多接触区域交互的场景。换句话说,当力觉工具200与虚拟牙列20中的其它物体发生碰撞并且嵌入(穿透效应)时,而图形工具100显示给训练者的应该是停留在物体表面,而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嵌套量。此外,目前的三自由度力觉渲染算法不能正确反映力觉工具200的不同运动轨迹对于交互力和力矩计算结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中图形工具100与虚拟牙列20出现视觉穿透现象,以及交互力不真实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求解连续碰撞检测时图形工具100与虚拟牙列20表面的接触位置和姿态。该力觉反馈系统通过模拟刚体与刚体之间交互时所产生的力与力矩,采用具有层次关系的球体来表示一个物体,即球状树。这样一种表示方法既能实现快速的进行碰撞检测,同时也方便了单边不可穿越约束(non-penetrated constraints)的建立。
本发明是一种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该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包括有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力/力矩计算模块(4)、工具模型(41)、多层次牙齿模型(42)、图形显示设备(43)和力反馈设备(44);
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读取力反馈设备(44)的手柄运动轨迹并转化为力觉工具末端位姿输出给工具模型(41)和力/力矩计算模块(4);
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采用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对工具模型(41)输出的动态力觉工具球树和多层次牙齿模型(42)输出的静态牙列球树进行碰撞剔除处理,获得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
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采用碰撞响应优化模型对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进行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
力/力矩计算模块(4)依据广义弹簧力模型对图形工具末端位姿进行处理得到反馈力/力矩,并将反馈力/力矩输出至力反馈设备(44)。
本发明多点接触六自由度力觉反馈系统的优点在于:
①本发明在力觉工具和牙列的建模中采用基于球状树的几何建模方法,既可以准确地逼近任意复杂形状的物体,又提供了简易的建立单边不可穿越约束方程的方法。
②本发明在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以基于球状树的层次化的碰撞检测策略进行嵌套判断,满足了力觉仿真1kHz的计算频率,保证了仿真的真实感和稳定性。
③本发明在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采用基于图形工具位姿变量的优化模型,能够准确求解多点接触状态下图形工具的位姿,消除了传统方法带来的视觉嵌套误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中虚拟场景示意图。
图1A是虚拟场景中单个牙齿与多工具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A是力觉工具的球树分解示意图。
图3B是牙列的球树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中坐标转换关系图。
图4A是图形工具球树与牙列球树在同一层球状树下的碰撞检测简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个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系统的虚拟场景10中至少包含有虚拟牙列20和图形工具100。其中虚拟牙列20包括虚拟的3D牙齿模型30和虚拟的3D牙龈模型40(参见图1A所示)。参见图4所示,在坐标转换中,将虚拟牙列20球状树中的任意一个球的球心记为半径记为ro
参见图1A所示;在碰撞检测阶段中,操作者以单颗3D牙齿模型30进行防碰撞处理与整个口腔进行牙科操作训练是相同的手段。发明人将手术工具虚拟成图形工具100,将力反馈设备虚拟成力觉工具200。在图中,虚拟场景10的坐标记为OwXwYwZw,图形工具100质心点的坐标记为OgXgYgZg,力觉工具200质心点的坐标记为OhXhYhZh。参见图4所示,在坐标转换中,将图形工具100看着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某一顶点记为球树的任意一个球,该球心记为半径记为rg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该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包括有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力/力矩计算模块4、工具模型41、多层次牙齿模型42、图形显示设备43和力反馈设备44。
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读取力反馈设备44的手柄运动轨迹并转化为力觉工具末端位姿输出给工具模型41和力/力矩计算模块4;在本发明中,力觉工具末端位姿的向量表示为{xh,yh,zh,αh,βh,γh}T,其中xh,yh,zh表示力觉工具的质心点Oh在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中的位置分量,αh,βh,γh表示力觉工具相对于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下绕Xw轴、Yw轴、Zw轴转动的三个欧拉角,T表示坐标转制,h表示力觉工具,t表示对象的向量表达形式。
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采用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对工具模型41输出的动态力觉工具球树和多层次牙齿模型42输出的静态牙列球树进行碰撞剔除处理,获得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
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采用碰撞响应优化模型 1 2 ( q g t - q h t ) T G ( q g t - q h t ) G ( x i ( q g i ) , y i ( q g t ) , z i ( q g i ) ) ≥ 0 对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进行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在本发明中,图形工具末端位姿的向量表示为{xg,yg,zg,αg,βg,γg}T,其中xg,yh,zh表示图形工具的形心点Og在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中的位置分量,αg,βg,γg表示图形工具相对于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下绕Xw轴、Yw轴、Zw轴转动的三个欧拉角,T表示坐标转制,g表示图形工具,t表示对象的向量表达形式。
力/力矩计算模块4依据广义弹簧力模型对图形工具末端位姿进行处理得到反馈力/力矩,并将反馈力/力矩作用到力反馈设备44上。
在本发明中,操作者操作力反馈设备末端手柄,末端手柄的运动轨迹将实时显示在图形显示设备43的屏幕上。
(一)工具模型41
工具模型41依据Hubbard的内轴理论对力觉工具200进行球状树的建模,得到力觉工具球树,如图3A所示。图中显示出力觉工具层次化为多个球相接触的排列构形。
在本发明中,力觉工具200的球状树建模包括下列步骤:
建模第一步:将力觉工具200虚拟成一个球体,也是球状树的第0层,即根节点h表示力觉工具200;
建模第二步:对球体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一层的8个子节点;
建模第三步:对第一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二层的64个子节点;
建模第四步:对第二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三层的512个子节点;
建模第五步:对第三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四层的4096个子节点,也是球状树的叶节点。
在本发明中,依据球状树建模步骤同理可得图形工具100的图形工具球树。
本发明在力觉工具200和图形工具100的建模中采用基于球状树的几何建模方法,既可以准确地逼近任意复杂形状的物体,又提供了简易的建立单边不可穿越约束方程的方法。
(二)多层次牙齿模型42
多层次牙齿模型42依据Hubbard的内轴理论对虚拟牙列20进行球状树的建模,得到虚拟牙列球树,如图3B所示。图中显示出虚拟牙列层次化为多个接触球排列的构形。
在本发明中,虚拟牙列20的球状树建模包括下列步骤:
建模第一步:将虚拟牙列20虚拟成一个球体,也是球状树的第0层,即根节点o表示虚拟牙列20;
建模第二步:对球体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一层的8个子节点;
建模第三步:对第一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二层的64个子节点;
建模第四步:对第二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三层的512个子节点;
建模第五步:对第三层的每个子节点采用Hubbard的内轴理论进行剖分,得到球状树的第四层的4096个子节点,也是球状树的叶节点。
本发明在虚拟牙列20的建模中采用基于球状树的几何建模方法,既可以准确地逼近任意复杂形状的物体,又提供了简易的建立单边不可穿越约束方程的方法。
(三)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
参见图1、图1A、图2、图4所示,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第一方面用于读取力反馈设备44的末端手柄在运动状态下的轨迹和姿态信息,该轨迹和姿态信息映射到虚拟场景10中体现在力觉工具200的位姿,记为力觉工具位姿OhXhYhZh;第二方面将力觉工具位姿OhXhYhZh输出给工具模型41;第三方面将力觉工具位姿OhXhYhZh输出给力/力矩计算模块4。
在本发明中,图形显示设备43中实时显示的虚拟场景10中力觉工具200的运动轨迹,其质心点Oh显示出的参数代表了力觉工具200的位置,XhYhZh的三轴上的参数代表了力觉工具200的姿态。
(四)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
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对接收到的动态力觉工具球树和静态牙列球树采用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进行处理,获得叶节点堆栈Sleaf;其中叶节点堆栈Sleaf存储有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对。
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分为粗略碰撞检测和精细碰撞检测两个阶段。在粗略碰撞检测阶段,判断力觉工具根节点的球与牙列根节点的球是否发生嵌套,其判断规则:若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球的半径之和,则认为两球发生嵌套。如果没有发生嵌套,则退出碰撞检测程序;如果发生嵌套,则将力觉工具根节点的球与牙列根节点的球作为一个球体对,进入精细碰撞检测阶段。精细碰撞检测针对两个层次化的球状树进行广度优先的相交判断搜索,精细碰撞检测步骤如下:
碰撞检测步骤一:力觉工具球树的根节点记为虚拟牙列球树的根节点记为
碰撞检测步骤二:将动态堆栈S置为空集;
碰撞检测步骤三:将叶节点堆栈Sleaf置为空集;
碰撞检测步骤四:将根节点的球体对送入动态堆栈S;
碰撞检测步骤五:当动态堆栈S不为空时,一直进行下述循环;
步骤501:将动态堆栈S的顶层元素弹出堆栈S,并记为球对(s1,s2);
步骤502:将s1的下一层8个子球构成集合S1
步骤503:将s2的下一层8个子球构成集合S2
步骤504:针对S1与S2中所有的元素两两配对组成64个球体对(s′1,s′2),s′1∈S1 s′2∈S2
步骤505:如果s′1和s′2发生了嵌套,且s′1和s′2均为叶节点,将(s′1,s′2)添加到叶节点堆栈Sleaf中,转至碰撞检测步骤六;
步骤506:如果s′1和s′2发生了嵌套,且s′1和s′2不为叶节点,将(s′1,s′2)送入动态堆栈S中,转至步骤501继续循环;
碰撞检测步骤六:输出叶节点堆栈Sleaf,该叶节点堆栈Sleaf中存储有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
本发明在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以基于球状树的层次化的碰撞检测策略进行嵌套判断,满足了力觉仿真1kHz的计算频率,保证了仿真的真实感和稳定性。
(五)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
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对发生碰撞的球体对进行碰撞响应优化模型 1 2 ( q g t - q h t ) T G ( q g t - q h t ) G ( x i ( q g i ) , y i ( q g t ) , z i ( q g i ) ) ≥ 0 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
在本发明中,优化得到的图形工具位姿能够实时在图形显示设备43中显示出,以供操作者观察;同时操作者也能够对图形显示设备43中显示的结果进行控制。
所述碰撞响应优化模型 1 2 ( q g t - q h t ) T G ( q g t - q h t ) G ( x i ( q g i ) , y i ( q g t ) , z i ( q g i ) ) ≥ 0 中字母的物理意义为:
表示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
表示力觉工具的末端位姿;
G表示海森矩阵;
C表示碰撞响应条件,即图形工具球树的球心与牙列球树的球心之间的距离d应当大于等于图形工具球树的半径rg与牙列球树的ro之和,数学表达式为d≥rg+ro,如图4A所示;
xi yi zi表示图形工具上第i个球的球心三维坐标。
在图1A中,牙列模型20所在的坐标系记为世界坐标系OwXwYwZw,力觉工具200的坐标系记为OhXhYhZh,图形工具100的坐标系记为OgXgYgZg
力觉工具的位姿向量xh,yh,zh表示力觉工具的质心点Oh在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中的位置分量。αh,βh,γh表示力觉工具相对于世界坐标系OwXwYwZw的三个欧拉角。
图形工具的位姿向量xg,yg,zg表示图形工具的形心点Og在世界坐标系OwXwYwZw中的位置分量。αg,βg,γg表示图形工具相对于世界坐标系OwXwYwZw的三个欧拉角。
在本发明中,碰撞响应优化模型 1 2 ( q g t - q h t ) T G ( q g t - q h t ) G ( x i ( q g i ) , y i ( q g t ) , z i ( q g i ) ) ≥ 0 包括有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首先,将虚拟图形工具的位姿用一个六维向量表示,并且将这个六维向量表示选为优化的变量,优化目标是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让力觉工具的位姿与图形工具的位姿之间的差异最小,即一种最小二乘,公式中的海森矩阵G选取为对角矩阵。而约束的建立是利用碰撞检测的得到的相交球体对信息,让这些球体对之间满足不嵌套的关系,这样就得到了一组关于组成图形工具球的球心坐标应该满足的部等式组,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建立起优化变量与球心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一组关于优化变量的不等式组,将这样一组不等式看成是当前时刻图形工具位形空间的约束,为了加快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一阶泰勒展开将这样一组非线性的不等式线性化,然后利用经典的有效集方法求解此优化问题。
(六)力/力矩计算模块4
力/力矩计算模块4依据广义的弹簧力模型对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进行处理,输出反馈力/力矩;
该反馈力/力矩将作用到力反馈设备44上。操作者能够依据反馈力/力矩改变手柄运动。
在本发明中,力与力矩的计算采用广义的弹簧力模型K表示刚度系数,即图形工具与力觉工具变化量乘以一个刚度系数得到需要输出的反馈力与力矩,在本发明中,力的刚度系数取1N/mm,力矩刚度系数取30mNm/rad。
在本发明中,借助计算机硬件平台,并将“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保存在该计算机的处理器(CPU)中,从而实现参数的计算以及平面坐标下的参数获取。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最低配置为CPU 2GHz,内存2GB,硬盘180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2003/XP。

Claims (1)

1.一种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该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包括有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力/力矩计算模块(4)、工具模型(41)、多层次牙齿模型(42)、图形显示设备(43)和力反馈设备(44);
力反馈设备状态读取模块(1)读取力反馈设备(44)的手柄运动轨迹并转化为力觉工具末端位姿输出给工具模型(41)和力/力矩计算模块(4);
球状树碰撞检测模块(2)采用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对工具模型(41)输出的动态力觉工具球树和多层次牙齿模型(42)输出的静态牙列球树进行碰撞剔除处理,获得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
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采用碰撞响应优化模型对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进行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多点接触碰撞响应模块(3)对发生碰撞的球体对进行碰撞响应优化模型 1 2 ( q g t - q h t ) T G ( q g t - q h t ) C ( x i ( q g t ) , y i ( q g t ) , z i ( q g t ) ) ≥ 0 处理,得到图形工具的末端位姿;
力/力矩计算模块(4)依据广义弹簧力模型对图形工具末端位姿进行处理得到反馈力/力矩,并将反馈力/力矩输出至力反馈设备(44);力/力矩计算模块(4)采用的广义弹簧力模型K表示刚度系数,即图形工具与力觉工具变化量乘以一个刚度系数得到需要输出的力与力矩,力的刚度系数取1N/mm,力矩刚度系数取30mNm/rad;
其特征在于:
层次化的递归碰撞检测策略分为粗略碰撞检测和精细碰撞检测两个阶段;在粗略碰撞检测阶段,判断力觉工具根节点的球与牙列根节点的球是否发生嵌套,其判断规则:若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球的半径之和,则认为两球发生嵌套;如果没有发生嵌套,则退出碰撞检测程序;如果发生嵌套,则将力觉工具根节点的球与牙列根节点的球作为一个球体对,进入精细碰撞检测阶段;精细碰撞检测针对两个层次化的球状树进行广度优先的相交判断搜索,精细碰撞检测步骤如下:
碰撞检测步骤一:力觉工具球树的根节点记为虚拟牙列球树的根节点记为
碰撞检测步骤二:将动态堆栈S置为空集;
碰撞检测步骤三:将叶节点堆栈Sleaf置为空集;
碰撞检测步骤四:将根节点的球体对送入动态堆栈S;
碰撞检测步骤五:当动态堆栈S不为空时,一直进行下述循环;
步骤501:将动态堆栈S的顶层元素弹出堆栈S,并记为球对(s1,s2);
步骤502:将s1的下一层8个子球构成集合S1
步骤503:将s2的下一层8个子球构成集合S2
步骤504:针对S1与S2中所有的元素两两配对组成64个球体对(s′1,s′2),s′1∈S1 s′2∈S2
步骤505:如果s′1和s′2发生了嵌套,且s′1和s′2均为叶节点,将(s′1,s′2)添加到叶节点堆栈Sleaf中,转至碰撞检测步骤六;
步骤506:如果s′1和s′2发生了嵌套,且s′1和s′2不为叶节点,将(s′1,s′2)送入动态堆栈S中,转至步骤501继续循环;
碰撞检测步骤六:输出叶节点堆栈Sleaf,该叶节点堆栈Sleaf中存储有叶节点的所有相交球体对。
CN201110278879.2A 2011-09-16 2011-09-16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Active CN102693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8879.2A CN102693350B (zh) 2011-09-16 2011-09-16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8879.2A CN102693350B (zh) 2011-09-16 2011-09-16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3350A CN102693350A (zh) 2012-09-26
CN102693350B true CN102693350B (zh) 2014-11-12

Family

ID=4685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8879.2A Active CN102693350B (zh) 2011-09-16 2011-09-16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3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885B (zh) * 2015-06-10 2017-12-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和力觉反馈的uav群双边遥操作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955458B (zh) * 2016-04-21 2019-04-05 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反馈力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40343B (zh) * 2017-05-02 2019-10-25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牙齿矫正手术训练方法
CN109116992B (zh) * 2018-08-31 2020-12-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虚拟手力反馈交互的碰撞响应系统
CN109887094A (zh) * 2019-03-21 2019-06-14 杭州同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球树的软组织物理建模方法
CN112114663B (zh) * 2020-08-05 2022-05-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适用于视触觉融合反馈的虚拟现实软件框架的实现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188A (zh) * 2008-04-03 2008-10-1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虚拟仿真系统中力觉反馈的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188A (zh) * 2008-04-03 2008-10-1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虚拟仿真系统中力觉反馈的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lysis on Increasing Transparency for Penalty-Based Six Degree-of-Freedom Haptic Rendering;Dangxiao Wang等;《IEEE World Haptics Conference 2011》;20110625;第2011(年)卷(第6期);第83-88页 *
Configuration-based Optimization for Six Degree-of-Freedom Haptic Rendering for Fine Manipulation;Dangxiao Wang等;《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110514;第2011(年)卷(第5期);第906-912页 *
Dangxiao Wang等.Analysis on Increasing Transparency for Penalty-Based Six Degree-of-Freedom Haptic Rendering.《IEEE World Haptics Conference 2011》.2011,第2011(年)卷(第6期),第83-88页. *
Dangxiao Wang等.Configuration-based Optimization for Six Degree-of-Freedom Haptic Rendering for Fine Manipulation.《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11,第2011(年)卷(第5期),第906-912页. *
G.Bradshaw.Sphere-Tree Construction Toolkit.《http://isg.cs.tcd.ie/spheretree/》.2003,全文. *
Sphere-Tree Construction Toolkit;G.Bradshaw;《http://isg.cs.tcd.ie/spheretree/》;20030228;全文 *
于歌等.面向牙齿钻削手术仿真的体建模方法.《高技术通讯》.2010,第20卷(第3期),第314-319页. *
面向牙齿钻削手术仿真的体建模方法;于歌等;《高技术通讯》;20100331;第20卷(第3期);第314-3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3350A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3350B (zh) 面向虚拟现实牙科操作训练的多点接触力觉反馈系统
CN101286188B (zh) 一种虚拟仿真系统中力觉反馈的计算方法
Otten Inverse and forward dynamics: models of multi–body systems
Bender et al. Interactive simulation of rigid body dynamics in computer graphics
CN107256284A (zh) 一种实时交互式四足机器人多步态动力学建模方法及系统
Cline Rigid body simulation with contact and constraints
CN106066688B (zh) 一种基于穿戴式手套的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0474343C (zh) 在虚拟环境中移动虚拟链接对象同时避免链接对象的链接元件之间的内部碰撞
Kry et al. Continuous contact simulation for smooth surfaces
CN108875936B (zh) 求解三维空间内任意两个多面体间的最近距离的方法
CN108334198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雕塑方法
Gu A journey from robot to digital human: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with MATLAB programming
CN109364484A (zh) 游戏角色移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955458B (zh) 反馈力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147057A (zh) 一种面向穿戴式触觉设备的虚拟手碰撞检测方法
CN114012726A (zh) 一种航天机械臂碰撞检测方法
CN104318601B (zh) 一种流体环境下人体运动仿真方法
Yi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ptic interaction in virtual surgery
Zhang et al. Configuration-based optimization for six degree-of-freedom haptic rendering using sphere-trees
CN103412973B (zh) 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Huagen et al. Virtual grasping for virtual assembly tasks
Vance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support natural interaction for virtual assembly tasks
US20120223953A1 (en) Kinematic Engine for Adaptive Locomotive Control in Computer Simulations
Merrell et al. Constraint-based model synthesis
Klancar et al. Robot soccer collision modelling and validation in multi-agent sim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