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0898B -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0898B
CN102680898B CN201110068351.2A CN201110068351A CN102680898B CN 102680898 B CN102680898 B CN 102680898B CN 201110068351 A CN201110068351 A CN 201110068351A CN 102680898 B CN102680898 B CN 102680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8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0898A (zh
Inventor
张家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GRAS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GRAS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GRAS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GRAS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83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0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0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0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0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一个AC/DC装置、基于直流的多个充放电装置、多个数据采集装置、以及一个控制装置;AC/DC装置为直流母线提供电源;一充放电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一数据采集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并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和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生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化成检测工序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必经工序。化成检测工序即在二次电池组装后,对二次电池进行多次的充放电,以完成二次电池的整个生产过程。
目前,针对二次电池尤其是针对大容量动力二次电池的化成检测设备多是基于相控交流电源来实现二次电池的化成检测,且在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通常是将二次电池中的电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化成检测工序所消耗的电能是非常大的,对于规模较大的电池生产厂家,电池化成检测所消耗的电能费用甚至可占到二次电池生产成本的20%-30%,化成检测工序的电能消耗有待于降低。另外,由于化成检测设备采用相控交流电源,因此,化成检测设备的体积及成本较高。还有,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不仅造成电能源的浪费,而且,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会使化成检测设备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化成检测设备的电气元件易损坏,如果采用空调对化成检测设备进行降温,则会进一步增大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的电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增加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方法,能够减少二次电池化成检测过程中的电能源消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二次电池化成检测过程中的电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一个AC/DC装置、基于直流的多个充放电装置、多个数据采集装置、以及一个控制装置;所述直流母线与所述各AC/DC装置和各充放电装置连接,所述各充放电装置和各数据采集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AC/DC装置,用于为所述直流母线提供电源;一充放电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一数据采集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与其连接的各二次电池的检测数据,并提供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和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充放电装置均包括:多个第一DC/DC模块、多个电子负载、和一个第二DC/DC模块;
每一第一DC/DC模块均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控制装置、以及一个二次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从所述直流母线上取电并提供给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不再向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供电;
每一电子负载均与一个二次电池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进行放电,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的放电;
每一第二DC/DC模块均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控制装置、以及其所在组中的各二次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不再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向与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一组中的各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向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第二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预定值时向所述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且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各AC/DC装置的工作状态。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采集总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多个AC/DC装置同时工作或者互为备份。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MCU上位机,与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检测数据输出命令信息;
至少一个MCU下位机,与所述MCU上位机和各充放电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MCU上位机输出的命令信息,将所述命令信息转换为控制命令向所述充放电装置发送。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C/DC装置为直流母线提供电源;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单个二次电池的检测数据,并提供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和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充放电装置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充放电装置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包括:
每一第一DC/DC模块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从所述直流母线上取电并提供给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不再向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供电;
每一电子负载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进行放电,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的放电;
每一第二DC/DC模块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不再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和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包括:
控制装置向与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一组中的各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向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第二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预定值时向所述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且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
较佳的,前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装置根据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控制各AC/DC装置的工作状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通过采用AC/DC装置和基于直流的充放电装置为二次电池提供充放电,避免了采用相控交流电源而导致的化成检测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
②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一个二次电池组整体放电且回馈到直流母线,使一组二次电池的放电基本上可以为另一组二次电池的充电提供电能源,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二次电池化成检测过程中的电能源消耗,提高了电能回收率;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提高了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可管理性。
③本发明减小了二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了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的健壮性。
④本发明实现了节能减排,并有效降低了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尽可能的降低了二次电池化成检测过程中的电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的一个具体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步骤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的实现原理图。图1中示出的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包括:直流母线1、至少一个AC/DC装置2、基于直流的多个充放电装置3、多个数据采集装置4、以及控制装置5。图1中示出的系统及其方法用于对多组二次电池6进行化成检测。
图1中的直流母线1与各AC/DC装置2、以及各充放电装置3均连接。顾名思义,直流母线1是基于直流电的,即直流母线1中的电流为直流电流。直流母线1中的电压(或电位)在二次电池6的充放电过程中应保持在预定电压范围(或预定电位范围)内,如保持在A±5V范围内。
AC/DC装置2与直流母线1连接。AC/DC装置2可以属于电源模块,AC/DC装置2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为直流母线1提供直流电,即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直流电源。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的直流电源的电压(或者电位)可以为二次电池6充电电压(或者充电电位)的下限,例如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的电压为A-5V。本发明可以采用现有的AC/DC器件来实现AC/DC装置2,本发明不限制AC/DC装置2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发明中的AC/DC装置2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的控制命令为直流母线1提供相应电压的直流电,例如,在一组电池同时放电的电流回馈到直流母线1上,以便为另一组电池的充电提供直流电源的情况下,AC/DC装置2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的控制命令为直流母线1提供不足的电压。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的直流电源的电压或者电流或者电位等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二次电池6充放电的具体需求设定,本发明不限制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的直流电源的电压或者电流或者电位等的具体数值大小。
每一个充放电装置3均与一组二次电池6连接,每一个充放电装置3均会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相应组中的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如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控制对应的单个二次电池6开始充电、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控制对应的单个二次电池6停止充电、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控制对应的单个二次电池6开始放电、以及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控制对应的单个二次电池6停止放电等等。另外,每一个充放电装置3还会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如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二次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控制该组二次电池同时放电、以及充放电装置3根据针对二次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控制该组二次电池停止同时放电等等。
本发明中的每一个充放电装置3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DC/DC模块、多个电子负载、以及一个第二DC/DC模块。
每一第一DC/DC模块均与直流母线1、控制装置5、以及一个二次电池6连接。一第一DC/DC模块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从直流母线1上取电并提供给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6。一第一DC/DC模块还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不再向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6供电。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第一DC/DC模块可以控制一个二次电池6的充电过程,且一个充放电装置3中所包含的第一DC/DC模块的数量可以与该充放电装置3对应的二次电池组中的单个二次电池6的数量相同。
每一电子负载均与一个二次电池6和控制装置5连接。电子负载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6进行放电,并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的放电。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电子负载可以控制一个二次电池6的放电过程,且一个充放电装置3中所包含的电子负载的数量可以与该充放电装置3对应的二次电池组中的单个二次电池6的数量相同。本发明中的电子负载可以具体为电阻等电流消耗器件,本发明不限制电子负载的具体表现形式。
每一第二DC/DC模块均与直流母线1、控制装置5、以及其所在组中的各二次电池6连接。第二DC/DC模块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直流母线1上,第二DC/DC模块还可以根据控制装置5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不再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直流母线1上。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第二DC/DC模块可以控制一组二次电池6的同时放电过程,且系统中包含的第二DC/DC模块的数量可以与该系统包含的二次电池组的数量相同。由于第二DC/DC模块可以将一组二次电池同时放电的电流回馈到直流母线1上,因此,该组二次电池同时放电的电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另一二次电池组的充电需求,对于不足的电能部分,控制装置5可以通过控制AC/DC装置2来提供。本发明中的第二DC/DC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DC/DC模块,本发明不限制第二DC/DC模块的具体表现形式。
每一个数据采集装置4均与一组二次电池6连接,且均与控制装置5连接,每一个数据采集装置4均会采集与其连接的一组二次电池中的每个二次电池的检测数据,如数据采集装置4实时采集检测数据或者定期采集检测数据或者随机采集检测数据等等。数据采集装置4将采集到的检测数据提供给控制装置5,如数据采集装置4将采集到的检测数据实时提供或者定期提供给控制装置5等等。数据采集装置4采集到的检测数据可以包括二次电池化成检测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检测数据,如二次电池6单体电芯电压和温度等。本发明不限制数据采集装置4采集到的检测数据所具体包括的数据的种类。
本发明中的一个数据采集装置4具体可以为一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该芯片也可以称为MCU电池数据采集模块。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的数量与二次电池组的数量对应,即每个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均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组连接,且每个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对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组的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各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总线与控制装置5连接,即每个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采集到的检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总线传输至控制装置5。当然,多个MCU电池数据采集芯片也可以不采用总线的形式而采用星形连接等其它连接方式与控制装置5连接,以将采集到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5。本发明不限制数据采集装置4与控制装置5的具体连接方式。
控制装置5与各AC/DC装置2、各充放电装置3、以及各数据采集装置4连接。控制装置5根据数据采集装置4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3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6的充/放电控制命令以及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也就是说,控制装置5既可以对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中的每一个二次电池6进行独立充放电控制,也可以对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中的每一组二次电池6进行集体充放电控制。另外,控制装置5还可以对各AC/DC装置2发送控制命令,以控制AC/DC装置2的工作状态,如控制AC/DC装置2是否开启工作、以及控制AC/DC装置2为直流母线1提供的直流电压的大小。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5是基于数据采集装置4传输来的检测数据产生上述各控制命令的。
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5具体可以包括:一个MCU(微控制单元,也即单片机)上位机、以及至少一个MCU下位机。MCU上位机与各数据采集装置4连接,如MCU上位机通过数据采集总线与各数据采集装置4连接。MCU下位机的一端口与MCU上位机连接,MCU下位机的另一端口可以通过命令控制总线与各AC/DC装置2、以及各充放电装置3连接。MCU上位机与各MCU下位机之间可以通过命令控制总线连接。当然,MCU下位机也可以不采用总线的形式而采用星形连接等其它连接方式与各AC/DC装置2、以及各充放电装置3连接,本发明不限制MCU下位机与各AC/DC装置2、以及各充放电装置3的具体连接方式。
MCU上位机在接收到数据采集总线中的检测数据后,根据该检测数据产生命令信息,该命令信息可以是针对AC/DC装置2的命令信息,也可以是针对各充放电装置3的命令信息。针对AC/DC装置2的命令信息如控制某个AC/DC装置2开始工作和其输出电压、以及控制某个AC/DC装置2停止工作等等。MCU上位机产生针对各充放电装置3的命令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某个二次电池需要充电,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的命令信息;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某个二次电池已经充电完成,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的命令信息;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该组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且需要放电,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组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的命令信息;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该组二次电池的放电电压低于预定电压值,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组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的命令信息;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一组二次电池不能够同时放电且该组中的某二次电池没有放电完成,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没有放电完成的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的命令信息,之后,MCU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该二次电池放电完成,则MCU上位机产生针对该放电完成的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的命令信息。MCU上位机将其产生的命令信息传输给MCU下位机。
另外,MCU上位机还可以接收用户(如管理人员)输入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该信息产生命令信息,并将其产生的命令信息传输给MCU下位机,从而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现对二次电池6的完全自动化成检测、以及人工参与控制的自动化成检测。
MCU下位机接收MCU上位机发送的命令信息,并将该命令信息转换为对应的控制命令向充放电装置3以及AC/DC装置2发送。即MCU下位机对接收到的命令信息进行解析以及命令格式转换。上述命令信息以及控制命令等可以采用现有的协议、以及命令格式,本发明不限制MCU上位机下发的命令信息、以及MCU下位机下发的控制命令的具体协议以及格式等。
另外,本发明可以针对一组二次电池设置一个MCU下位机,也可以针对所有二次电池组设置一个MCU下位机,本发明不限制MCU下位机的数量。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以及方法的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两个AC/DC模块2、一个下位机42、两组二次电池、两个充放电装置。一个充放电装置对应一组二次电池。其中,一组二次电池包括四个二次电池,一个充放电装置包括:四个第一DC/DC模块31、四个Eload32(即上述的电子负载)、以及一个第二DC/DC模块33。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并未示出本发明所包含的所有部件,并且图2示出的二次电池组的数量、充放电装置的数量等等也仅仅是一个例举示意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仅包括图2示出的内容。
直流母线1的保持电压为A±5V,A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为A-5V。AC/DC模块2、第一DC/DC模块31以及第二DC/DC模块33可以采用全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第一组的四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可以和第二组的四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交替进行,例如,下位机42控制AC/DC模块2为第一组的四个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提供电能,下位机42通过对第一组中的四个第一DC/DC模块31进行控制来对第一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在第一组的四个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后,下位机42通过对第一组中的四个第一DC/DC模块31进行控制来停止第一组二次电池的充电,且下位机42通过第二DC/DC模块33控制第一组的四个二次电池同时进行放电,同时,下位机42通过对第二组中的四个第一DC/DC模块31进行控制来对第二组的四个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对于对第二组二次电池充电的不足电压,下位机42控制AC/DC模块2提供;在第一组的四个二次电池的放电电压低于预定电压值时,下位机42通过第二DC/DC模块33控制第一组二次电池的同时放电过程结束,如果第一组的单个二次电池没有达到放电要求,则下位机42可以通过对Eload32的控制使该单个二次电池进行放电,以达到该二次电池的放电要求。
本发明对AC/DC模块2的精度要求可以不高,此时,精度要求取自第一DC/DC模块31。由于本发明对AC/DC模块2的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方便的进行AC/DC模块的并机。
本发明可以不采用传统的交流还网方式,从而避开了交流还网的高成本和大功率的技术瓶颈。本发明通过直接在电池化成检测过程中形成直流电网,并通过采取高转换效率的DC/DC模块来实现取电和馈电,使电能源节约率可达到92%以上。以传统的充电电源为例,如果给一只3.2V,180AH的电池做一次充放电,在充电效率通常为85%,放电时电能源完全耗掉的情况下,总耗能为:(1-85%)*3.2*180+3.2*180WH=662.4WH;而在采用本发明的系统的情况下,则总耗能为:(1-92%)*3.2*180WH=46.08WH,节约的电能源为:662.4WH-46.08WH=616.32WH。通常情况下,每只二次电池出厂前至少需要做三次完全的充放电,则一只二次电池节约的电能源至少为:616.32*3WH=1848.96WH。如果按照工业用电1.0元/度来计算的话,则生产一只二次电池可节约1.84896元,对于日产5000只二次电池的厂家来说,每天节约电费为9244.8元,年节约电费近30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减少使用空调节约下来的费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一个AC/DC装置、基于直流的多个充放电装置、多个数据采集装置、以及一个控制装置;
所述直流母线与所述各AC/DC装置和各充放电装置连接,所述各充放电装置和各数据采集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AC/DC装置,用于为所述直流母线提供电源;
一充放电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每一个充放电装置均包括多个第一DC/DC模块、多个电子负载和一个第二DC/DC模块:每一第一DC/DC模块均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控制装置、以及一个二次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从所述直流母线上取电并提供给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不再向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供电;每一电子负载均与一个二次电池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进行放电,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的放电;每一第二DC/DC模块均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控制装置、以及其所在组中的各二次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不再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
一数据采集装置与一组二次电池连接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与其连接的各二次电池的检测数据,并提供给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向与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一组中的各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向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第二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预定值时向所述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且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各AC/DC装置的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采集总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多个AC/DC装置同时工作或者互为备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MCU上位机,与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检测数据输出命令信息;
至少一个MCU下位机,与所述MCU上位机和各充放电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MCU上位机输出的命令信息,将所述命令信息转换为控制命令向所述充放电装置发送。
5.一种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C/DC装置为直流母线提供电源;
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单个二次电池的检测数据,并提供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传输来的检测数据向各充放电装置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和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包括:控制装置向与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一组中的各二次电池均充电完成,向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确定第二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预定值时向所述第二DC/DC模块发送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且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确定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并向与所述放电未完成的二次电池连接的第一DC/DC模块发送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
充放电装置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命令对单个二次电池充放电进行控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二次电池组的放电控制命令对组中的所有二次电池同时放电进行控制,包括:每一第一DC/DC模块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充电控制命令从所述直流母线上取电并提供给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充电控制命令不再向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供电;每一电子负载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进行放电,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单个二次电池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与其连接的二次电池的放电;每一第二DC/DC模块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开始放电控制命令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并根据控制装置传输来的针对电池组的停止放电控制命令不再将其所在组的各电池的放电回馈到所述直流母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化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装置根据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控制各AC/DC装置的工作状态。
CN201110068351.2A 2011-03-17 2011-03-17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2680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8351.2A CN102680898B (zh) 2011-03-17 2011-03-17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8351.2A CN102680898B (zh) 2011-03-17 2011-03-17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0898A CN102680898A (zh) 2012-09-19
CN102680898B true CN102680898B (zh) 2014-12-17

Family

ID=4681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8351.2A Active CN102680898B (zh) 2011-03-17 2011-03-17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0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1890B1 (de) 2012-11-14 2016-01-15 Avl List Gmbh Prüfanordnung für einen Energiespeicher
CN103197253A (zh) * 2013-03-07 2013-07-10 上海电气钠硫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钠硫电池批量检测系统的采集控制器
CN108279339B (zh) * 2017-01-06 2024-04-26 深圳市昭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盒测试装置
CN107634533B (zh) * 2017-11-08 2019-12-06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能量回馈电池测试方法
CN112114267B (zh) * 2020-09-23 2022-02-01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多串及变串数电池下电参数检测方法
US11650253B2 (en) 2021-07-30 2023-05-16 Jiangnan University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for power battery 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convex space filtering
WO2023005064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凸空间滤波的动力电池化成过程状态估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9396Y (zh) * 2003-05-15 2004-06-02 哈尔滨子木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放电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672668Y (zh) * 2004-01-17 2005-01-1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锂动力电池化成测控装置
CN101359752A (zh) * 2008-07-08 2009-02-04 深圳子木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内外母带结构实现电池放电能量回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7740A (ja) * 1994-07-25 1996-02-06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電源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US6243277B1 (en) * 2000-05-05 2001-06-05 Rockwell Collins, Inc. Bi-directional dc to dc converter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JP2002233074A (ja) * 2001-02-05 2002-08-16 Nec Corp バッテリ充放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9396Y (zh) * 2003-05-15 2004-06-02 哈尔滨子木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放电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672668Y (zh) * 2004-01-17 2005-01-1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锂动力电池化成测控装置
CN101359752A (zh) * 2008-07-08 2009-02-04 深圳子木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内外母带结构实现电池放电能量回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0898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0898B (zh) 二次电池化成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48929B (zh) 电池监测器电路、蓄电装置、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
CN201360168Y (zh) 智能充电机
CN102810909A (zh) 一种可实现分布式电源与负载匹配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05762895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10739741B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耦合管理系统
CN111546942A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充放电源管理系统
CN201341030Y (zh) 一种用于串联蓄电池组的监控及均衡装置
CN110994681A (zh) 一种实现光伏消纳的储能控制系统及光伏消纳方法
CN106602703A (zh) 一种太阳能与市电交替供电的系统及方法
CN102427242B (zh) 锂电池储能监控系统
CN105914851A (zh) 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控制电路
CN202888862U (zh)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蓄能逆变器
CN102148526A (zh) 充电器
CN108023377A (zh) 一种降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CN206272263U (zh) 新旧蓄电池智能混用装置
CN210326043U (zh) 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
CN20220616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CN104852381B (zh) 移动式方舱监控系统及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
CN215681813U (zh) 一种并联储能系统
CN103904720A (zh) 智能型均衡充电机
CN204538732U (zh) 全自动智能充电、修复一体机
CN204118818U (zh) 一种独立光伏系统的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CN208209539U (zh) 多种二次电池并联储能装置
CN102723764A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