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8494B -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 Google Patents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8494B
CN102668494B CN201080052691.XA CN201080052691A CN102668494B CN 102668494 B CN102668494 B CN 102668494B CN 201080052691 A CN201080052691 A CN 201080052691A CN 102668494 B CN102668494 B CN 102668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session
invitation
in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6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8494A (zh
Inventor
K.亨利
Y.格斯特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SA
Original Assignee
France Telecom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nce Telecom SA filed Critical France Telecom SA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视在属于第一用户U1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程序、方法、装置和参与程序、服务器以及终端。本发明具体地涉及在终端的组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期间所使用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监视在属于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属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SSX数据交换会话的方法,所述监视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用户接收到用于建立会话的邀请inv(U1,U2)、inv(U2→U1)、inv(U2→U1)之后,创建CREA属于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以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组建立所述会话SSE(GR1,U2)。

Description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第一用户的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程序,涉及一种参与方法、装置、和程序,涉及一种服务器,并且涉及一种终端。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终端组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中实现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该会话是所谓的“多腿(multi-leg)”会话,即由串行的三个会话组成的会话: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用户的终端进行的两组会话、以及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
背景技术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架构的或基于会话发起协议(SIP)核心的服务架构的上下文中,当用户期望在多个终端上接收多媒体消息时,消息传送(messaging)服务器向所述终端中的每一个终端传递用于设立会话的邀请。然而,与所述终端中的仅仅一个终端建立该通信会话:具体地,所述终端中的第一终端(通过200好(OK)类型的消息)对该邀请做出肯定应答。结果,在该会话期间,用户可以利用所述终端中的仅仅一个终端。
在具体地如US 2007/0129051所描述的一按通话(push-to-talk)的上下文(IP移动会议)中,通过生成包括组的标识符的、用于设立会话的邀请,来与用户的组设立会话。所描述的方法没有为能够通过所述用户的终端中的多于一个终端联系给定用户而做好准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消除现有技术的状态的缺点。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在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之后,创建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的第一组,以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组设立所述会话。
因而,与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组建立会话。
针对该会话来定义该组。因而,具体地,非预先建立的组使得第一用户可能改变终端,生成合适于正在设立的会话的、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组等。
具体地,取决于服务供应商的偏好,可以取决于用户的期望来实时(on the fly)构建该组,或者相反地,可以例如通过管理用户偏好对于用户的所有终端默认地预先建立它。
有利地,所述第一组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中获得的第一终端的第一列表的函数,其中所述第一列表用于取代该第一用户的第一地址。
因而,该控制方法不需要在各个服务器或其他数据库中搜索用于这个组的创建所需的元素,这是由于它根据所接收到的邀请来恢复它用于创建该组所需的元素。
有利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向属于所述第一组的第一终端供应在该会话期间用于该第一用户的所接收的数据。
因而,在网络中,该会话是组会话,即由第一用户对于该网络中的所有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在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消息传送平台和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消息传送平台之间仅仅转移一次,由此避免了使得网络超载和饱和的问题,并且仅仅从控制点将由第二用户发送的数据分布到所述第一组的每个第一终端。
有利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向属于所述第一组的第一终端供应在该会话期间由该第一用户所发送的数据。
因而,该控制点还将由第一用户发送的数据从这个用户的第一终端之一分布到与所述会话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组的每个第一终端。在控制点处,针对所有数据来集中该分布功能。如果第一用户期望当会话正在进行的同时、在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改变,则无需在做出该转换(changeover)之前传递数据。所有数据已经是可用的。
有利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属于所述第一组的第一终端上显示在该会话期间由该第一用户所发送的数据。
因而,不但所有的数据都是可用的,而且无需在终端上对它进行搜索,因为已经显示了它。
有利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管理与由所述第一用户用于发送数据所使 用的第一终端无关的数据交换的历史。
因而,如果即使用户尚未将相同的第一终端用于各个不同会话中的所有会话、用户也试图重新读取所述各个不同会话的交换,则用户无需将来自所使用的每个第一终端中的各个历史收集到一起。此外,这使得可能管理会话的历史,在该会话期间,第一用户已经利用了几个不同的第一终端,以便在对话正在进行中的同时发送数据,包括当第一用户已经添加或去除这个用户的第一终端中的任何终端时。
有利地,在本发明的实现中,通过计算机程序或软件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该软件包括软件指令,用于由控制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来运行,该控制装置具体地形成服务器的一部分,并且被设计为控制该方法的各个步骤的运行。
因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指令,该程序代码指令用于当由处理器来运行所述程序时,运行该控制方法的步骤。
该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并且可以处于源代码、目标代码、或介于源代码与目标代码之间的中间代码的形式,诸如部分编译形式或者任何其他期望形式。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在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设立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会话的部件,以适合于使得能够与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所述会话,所述第一组是在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之后创建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与方法,用于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处于在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中,所述参与方法包括:修改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该修改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所述会话,所述第一组是根据所述所修改的邀请而创建的。
有利地,所述修改包括:在用于设立与该第一用户的会话的所述邀请中,利用第一终端的列表来替代该第一用户的地址。
因而,用于设立会话的邀请不是目的去往一个第一终端,而是具体地,去往第一用户,因而使得必须通过初始地在第一终端的列表中进行搜索来创建终端的第一组,其中要从该列表中创建所述第一组。
有利地,在本发明的实现中,通过计算机程序或软件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该软件包括软件指令,用于由参与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来运行,该参与装置具体地形成服务器的一部分,并且被设计为控制该方法的各个步骤的运行。
本发明由此还提供了一种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指令,该程序代码指令用于当由处理器来运行所述程序时,运行该参与方法的步骤。
该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并且可以处于源代码、目标代码、或介于源代码与目标代码之间的中间代码的形式,诸如部分编译形式或者任何其他期望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参与装置,用于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参与到在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中,所述参与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修改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的部件,所述部件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所述会话,所述第一组是根据所述所修改的列表而创建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第一用户的偏好的装置,所述偏好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标识符和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地址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至少一个偏好规则,并且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所述第一会话,所述第一组是作为第一偏好规则的函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符而创建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至少包括控制部件,用于控制第一用户的终端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之后,动作为创建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以适合于使得能够与所述第一组设立所述会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终端,包括连接部件,适合于发送用于在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设立数据交换会话的邀请,并且适合于使得能够在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第一组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设立所述会话,所述第一组是作为正发送的所述邀请的结果而创建的。
附图说明
一旦阅读了借助于示例而给出的描述,并且根据相关联的附图,本发明的特性和优点更加清楚地显现,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框图;
·图2A和2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和终端之间的交换的图,所述装置具体地是控制装置(其与图2A所示的参与装置相关联或者用于实现如图2B所示的参与方法);
·图3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4A示出了使用多个终端的第一用户U1与使用单一终端的第二用户U2设立会话,该会话是通过实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服务器、和终端来设立的;
·图4B示出了使用单一终端的用户U2与使用多个终端的第一用户U1设立会话,该会话是通过实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服务器、和终端来设立的;以及
·图4C示出了使用多个终端的第一用户U1与同样使用多个终端的第二用户U2设立会话,该会话是通过实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以及参与装置、服务器、和终端来设立的。
具体实施方式
数据交换会话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具体地,可以是文件传输会话,也可以是用于在以下两个用户之间设立对话的会话:第一用户U1和第二用户U2(该对话可以是书面的和/或口头的和/或视频电话和/或多媒体等)。具体地,说明书在通过IP网络的对话的上下文中,具体地在IP网络上的融合(converged)消息传送的上下文中(例如,在融合IP消息传送(CPM)标准的应用中),阐明了本发明。术语“融合”用于涵盖对用于不同类型的终端(诸如,具体地,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准许用户访问(access)消息传送的其他IP通信设备)的各种类型的消息传送进行融合。
本发明具体地利用如以下图所示的SIP类型的协议。然而,更一般地,可以使用其他会话发起协议(具体地使用用于客户端之间的可选即时消息的分散交换的可扩展消息传送和呈现协议(XMPP))、按照如具体地由gtalk消息传送装置所使用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来实现本发明。
下述各个实施例单独地或者与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来实现。
图1示出了当设立SSX数据交换会话时和然后在SSX会话自身期间由 本发明实现的方法。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会话的控制方法期间,或者在控制方法之前实现的参与方法期间,对第一用户U1向第二用户U2的邀请inv(U1,U2)进行修改MODIF(inv),或反之亦然。
具体地基于如作为第一用户U1的偏好UP1的函数所确定的第一终端的第一列表L1,来执行该修改。例如,通过第一列表L1来替代第一用户U1的地址。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AS1(具体地示出在图4A到4C中)来执行此替代,该第一服务器AS1已知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的第一列表L1(即按照预配置的方式,例如在第一用户偏好模块UP1中),或者该第一服务器AS1从另一消息传送服务器、或者从用于支持通信会话的任何其他核心装置中动态地恢复该列表,其中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已经对于该通信会话而指定了它们与用于通信的连接和可用性有关的状态。
然后,通过会话控制方法来处理所修改的邀请inv(U1,U2,L1)。该控制方法包括:创建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适合于使得能够与第一组GR1设立会话。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组GR1是第一列表L1的函数。从所修改的邀请中获得所述第一列表。
因而,服务器发送事件(server-sent event,SSE)会话的设立包括通过使用此第一组GR1来至少在第一用户U1端设立组会话:SSE(GR1,U2)。
在SSX会话期间,该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RECEPT(D,U1)来自第二用户U2的数据D时,向第一组GR1(即,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中的每一个)供应BD用于第一用户U1的所接收的数据D。具体地,实时地或者按照合适于消息传送服务的预定延迟来供应数据。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包括:在SSX会话期间,在接收到RECEPT(D,T1i∈GR1)由属于第一组GR1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i发送的数据D时,向第一组GR1(即,第一组的第一终端中的每一个)供应(并可选地,显示)BD由第一用户U1所发送的数据D。
因而,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会话的设立,并且控制所设立的会话。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按照与第一终端无关的方式来管理交换的历史HIST1。
在图1未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设立SSX会话时,在第一用户端实现的控制方法动作以设立两个会话:
·如图2和4A到4C所示的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控制装置CF1与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一会话SSX1;以及
·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控制装置CF1和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控制装置CF2之间的中间会话SSXi,并且如图2和4A到4C所示。
当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设立此SSX会话时,第二用户端处的等效控制方法:
·有助于设立中间会话SSXi;以及
·在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控制装置CF2和当合适时的第二组GR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间设立第二会话SSX2。
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立该会话。初始地,术语“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用于意指第二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具体地,意指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的第一组。
更一般地,可以与n个用户设立该会话。这就是为什么术语“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还涵盖第二到第n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到第n终端(具体地,(多个)第i用户的第i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第i组(其中,i是处于范围2到n的整数))的原因。
总之,控制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一用户U1期望与第二用户U2设立对话时,第一用户例如通过发送用于设立消息传送会话的邀请inv(U1,U2)来发送用于通信的邀请;以及
·由于第一和第二用户U1和U2中的每一个拥有多个终端,并且期望能够从它们的多个终端中的任何终端接收消息,并且对它们作出回答,所以该控制方法用来避免用于在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与第二服务器B之间设立组会话的目前的技术限制,其中该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具体地包括第一用户U1的第一消息传送服务器AS1(示出在图4A到4C中),该第一服务器AS1设立“一对一”SSXi会话(即,与在会话的每一端处涉及的仅仅一个装置的点对点会话),该第二服务器B创建与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的组会话。
图2A和2B示出了当第一用户U1在将这个用户的终端中的两个T11和 T13用于SSX会话的同时与第二用户U2设立此SSX会话(该第二用户U2同样地将两个终端T21和T22用于此SSX会话)时、在通信网络的各个装置之间的交换。所述各个装置分别包括:
·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CF1和CF2、以及参与装置PF1和PF2;以及
·第一和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和CPF2,其具体地由用来管理会话设立邀请的传达的控制装置来构成。
初始地,如图2A所示,第一用户U1(例如,CPM客户端)决定进入与第二用户U2(例如,另一CPM客户端或非CPM客户端)的通信。用户U1向第二用户U2发送对于SSX消息传送会话的邀请:invU1→U2(例如,SIP语言中的CPM会话邀请:invite User 1=>User 2)。为此,用户U1的终端之一T11向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参与装置PF1发送邀请invU1→U2。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具体地动作为两个背对背用户代理(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然后,第一参与装置PF1在此阶段处担当中继站。
然后,第一参与装置PF1向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参与装置PF2路由邀请invU1→U2。
在图2A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具有传达邀请的任务,并且第一控制装置CF1具有发送邀请的任务:第一参与装置PF1向管理会话设立邀请的发送的第一控制装置CF1路由该邀请invU1→U2。第一参与装置PF1向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参与装置PF2传达此邀请(如通过交换箭头上的圆圈所表现的)。
为此目的,在具体实施例中,实现CPM参与功能的第一参与装置PF1执行所需要的发端(originating)服务控制,并且向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发送该邀请,该第一SIP/IP核心装置向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路由该邀请。其后,第二SIP/IP核心装置向第二参与装置PF2路由该邀请。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与在该邀请中呈现的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地址(具体地,CPM实施例中的CPM地址)来标识第二参与装置PF2。此外,在变型实施例中,除了第二用户的地址之外,标识需要使用与第二用户的(且更具体地,第二用户的家庭网络的)能力和服务有关的特性(例如,CPM特征标签),该第二用户的家庭网络包括第二参与装置PF2、第二控制装置CF2、 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具体地,在会话交换服务或CPM服务的控制消息中可得到这些特性。
第二参与装置PF2从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邀请invU1→U2。第二参与装置PF2担当两个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为此目的,在具体实施例中,实现CMP参与功能的第二参与装置PF2运行所需的终结(terminating)服务控制,并且从第二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接收邀请。
基于第二用户U2的偏好,第二参与装置PF2验证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T21、T22的所有已注册地址,并且向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控制装置CF2发送邀请,该邀请包括参与该会话的第二终端的第二列表L2:inv U1→U2、L2={T21,T22}(SIP语言中的invite User 1=>User 2,devices1&2)。在具体实施例中,此邀请是特别(ad-hoc)组邀请。
第二控制装置CF2通过向有关的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发送邀请(分别地invU1→T21,invU1→T22),来创建第二终端的第二组GR2=T21,T22。
在图2A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CF2向与第二参与装置PF2有关的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发送邀请,分别地invU1→T21、invU1→T22,该第二参与装置PF2将它们传达到有关的第二终端T21和T22。
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邀请使得可能创建与第二用户U2的各个第二终端T21和T22的特别组会议。
在具体实施例中,只有当在会话中涉及的各个终端和装置已经接受该邀请时,才设立该会话。具体地,如图2A所示,第二终端T21和T22利用向第一用户U1发送的好(OK)类型(或SIP语言中的200好(OK))的回复来接受该邀请。第二参与装置PF2初始地接收这些好(OK)回复,该第二参与装置PF2将它们传达到第二控制装置CF2,该第二控制装置CF2将回复路由到第二组,即对于第二用户U2路由到第二参与装置PF2,该第二参与装置PF2将它发送到第一参与装置PF1,该第一参与装置PF1将它传达到第一控制装置CF1。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SIP/IP核心装置从第二参与装置PF2接收好回复,并且将它发送到第一SIP/IP核心装置,该第一SIP/IP核心装置将它路由到第一参与装置PF1。
在图2A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CF1然后管理对于第一用户U1 的终端的邀请的发送。初始地,第一控制装置向发起该会话的第一终端T11回复好。第一参与装置PF1传达此回复。
基于第一用户U1的偏好,第一参与装置PF1验证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所有已注册地址,并且向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控制装置CF1发送包括参与到会话中的第一终端的列表L1的邀请:inv U1→U1,L1={T11,T13}(SIP语言中的invite User 1=>User 1,devices1&3)。在具体实施例中,此邀请是特别组邀请。
第一控制装置CF1通过向有关的第一终端中的每一个分别地发送邀请invU1→T13,来创建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T11,T13。在图2A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邀请不包括用于发起该会话的第一终端T11。向第一参与装置PF1发送该邀请invUI→T13,该第一参与装置PF1将它传达到第一终结终端T13。
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邀请使得能够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和T13创建特别组会议。
在按照这种方式设立的SSX会话期间,在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CF1和CF2之间交换数据,并且将该数据显示在第一和第二终端T11、T13和T21、T22中的所有终端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SSX会话细分为三个会话:
·第一会话SSX1,被称作“组”会话,处于第一组GR1与第一控制装置CF1之间;
·中间会话SSXi,处于第一控制装置CF1与第二控制装置CF2之间;以及
·第二会话SSX2,被称作“组”会话,处于第二组GR2与第二控制装置CF2之间。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发送:
·用于设立第一会话SSX1的邀请invU1→U1,L1={T11,T13}到第一控制装置CF1;以及
·用于设立中间会话SSXi的邀请invU1→U2到第二参与装置。
第二参与装置PF2将此邀请作为用于设立第二会话SSX2的邀请invU1→U2,L2={T21,T22}而中继到第二控制装置CF2。
从第一控制装置CF1到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的邀请invU1→T11,inv U1→T13参与设立第一会话SSX1。并且,从第二控制装置CF2到第二组GR2的第二终端的邀请invU1→T21,invU1→T22参与设立第二会话SSX2。
如图2B所示,第一用户U1向第一用户U2发送到SSX消息传送会话的邀请:invU1→U2。为此,第一用户U1的终端T11之一向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发送邀请invU1→U2。
然后,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向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路由邀请invU1→U2。
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从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接收邀请invU1→U2。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担当两个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基于第二用户U2的偏好,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验证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1、T22的所有已注册地址,并且确定参与到该会话中的第二终端L2的第二列表。
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通过向有关的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分别地发送邀请invU1→T21、invU1→T22,来创建第二终端的第二组GR2=T21,T22。
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邀请使得可能创建与第二用户U2的各个第二终端T21和T22的特别组会议。
基于第一用户U1的偏好,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验证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所有已注册地址,并且确定参与到该会话中的第一终端的第一列表L1。
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通过向有关的第一终端中的每一个分别地发送邀请invU1→T13,来创建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T11,T13。在图2B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邀请不包括已经发起该会话的第一终端T11。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邀请用来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和T13创建特别组会议。
在这样设立的SSX会话期间,在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CF1和CF2之间交换数据,并且将它显示在第一和第二终端T11、T13和T21、T22中的所有终端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SSX会话细分为三个会话:
·第一会话SSX1,被称作“组”会话,处于第一组GR1与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之间;
·中间会话SSXi,处于第一控制和参与装置CPF1与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之间;以及
·第二会话SSX2,被称作“组”会话,处于第二组GR2与第二控制和参与装置CPF2之间。
图3按照简化的方式而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通过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T11和T13、第一参与装置PF1、以及第一控制装置CF1来表现第一用户U1。通过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T21和T22、第二参与装置PF2、以及第二控制装置CF2来表现第二用户U2。
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CF1和CF2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参与装置PF1和PF2来分别地管理第一和第二组会话SSX1和SSX2。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CF1和CF2还管理中间会话SSXi:与第二用户U2的点对点会话。第一和第二参与装置PF1和PF2向第二控制装置传达此会话。在图3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用户U1发起了SSX会话,所以第二参与装置PF2在B2BUA中进行动作。
图4A示出了两者都使用多个终端的两个用户的情况:使用多个第一终端T11、T12的第一用户U1进入与使用多个第二终端T21、T22、T13的第二用户U2的通信。
将邀请2.invU1→U2(具体地,CPM会话邀请)从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发邀请的(inviting)第一服务器AS1(具体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第一CPM用户U1的第一网络)路由到与被邀请的(invited)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AS2(具体地,用于服务被邀请的第二CPM用户的第一网络)。
会话发起
发邀请的服务器 AS1
为了设立消息传送会话(具体地,CPM 1-1会话),发邀请的客户端,具体地,图4A中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已知为发邀请的CPM客户端)向第一服务器AS1发送邀请1.invU1→U2。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CPM会话邀请发送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具体地,发送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AS1。
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所发送的邀请1.invU1→U2包括:(例如,按照 CPM特征标签的形式的)关于目的用户(具体地,会话用户U2)的能力和服务的特性。第一服务器AS1(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核心装置)使用这些特性来将该邀请路由到与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参与装置PF1。将这些特性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的邀请中。
该邀请1.invU1→U2包括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例如,CPM用户或非CPM用户)的地址。将该地址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的邀请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AS1的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该邀请1.inv U1→U2。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确定部件,该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一参与装置PF1是否要继续设立该会话。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到交互(interworking)选择装置的路由部件。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于使得能够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具体地当所述用户之一不使用相同的消息传送服务时发生交互:例如,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是CPM用户,而目的第二用户U2不是CPM用户。
首先,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路由部件,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来将所接收到的邀请路由到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在具体实施例中,经由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对邀请2.invU1→U2进行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决定它是否要保持在用于此会话的媒体路径中。具体地,作为服务提供商策略的函数来做出此决定。
其次,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路由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该邀请之后,动作为具体地经由SIP/IP核心装置来将所修改的邀请10.invU1→U1,L1(例如,其包括第一终端T11、T12的预先确定的地址)路由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控制装置CF1。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修改邀请(具体地,所接收到的邀请1.invU1→U2)的部件,适于使得能够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会话,所述第一组是基于所修改的邀请10.invU1→U1,L1而创建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作为准则的函数来确定没有接收到 该邀请的第一终端(具体地,CPM客户端),该准则具体地诸如:该邀请中提供(on offer)的媒体流、第一终端的能力、第一用户的偏好UP1、和服务提供商策略。
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设立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的会话的部件,该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是在接收到邀请10.invU1→U1,L1之后创建的。具体地,并且如图4A所示,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具体地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将该邀请路由到有关的第一终端T11、T12中的每一个(分别地,11a.invU1→T11、11b.invU1→T12)的部件。
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创建终端的组(具体地,特别组)的、或者用于将预定义的组用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的所有地址的部件。
被邀请的服务器 AS2
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AS2的第二参与装置PF2接收邀请2.invU1→U2。在具体实施例中,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核心装置将邀请2.invU1→U2路由到第二参与装置PF2。具体地,基于在该邀请中插入的特性(具体地,CPM特征标签)来执行此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在接收到该邀请2.invU1→U2时、验证消息传送服务的部件,第二用户U2的地址取决于该消息传送服务。
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来拒绝该邀请的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决定拒绝该邀请:
·第二用户U2的偏好UP2(例如,基于发端地址、发送器的身份的未公开、或对于媒体流化传送的请求)准备好拒绝会话邀请;和/或
·具体地,没有注册第二终端用于由该邀请指定的消息传送服务的类型(具体地,没有注册用于接收第二用户U2的CPM客户端)。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如果注册了多个第二终端、则验证该邀请所要路由到的第二终端上的第二用户U2的偏好UP2的部件。
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修改邀请(具体地,所接收到的邀请2.invU1→U2)的、并且适于设立与第二终端的会话(4.invU1→TU2,L2)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作为准则的函数来确定将接收不到 该邀请的第二终端(具体地,CPM客户端),该准则具体地诸如:在该邀请中提供的媒体流、第一终端的能力、第二用户U2的偏好、和服务提供商策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二参与装置PF2是否应该继续设立该会话的部件。
如果要继续设立该会话,则第二参与装置PF2动作为两个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在图4A的示例中,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参与装置PF2具体地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向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控制装置CF2发送所修改的邀请4.invU1→U2,L2(例如,其包括预先确定的第二终端T21的地址)。
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设立与第二终端的第二组GR2的会话的部件,该组是在接收到邀请4.invU1→U2,L2之后创建的。具体地,并且如图4C所示,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具体地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将该邀请路由到有关的第二终端T21(分别地,5.invU1→T21)的部件。
具体地,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创建终端的组(具体地,特别组)的、或者用于将预定义的组用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1的所有地址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如果第二终端T21需要交互选择装置(具体地,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用于路由到这个交互选择装置的部件,其中这是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完成的。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合于使得能够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
图4B示出了以下情况,其中使用单一第二终端T22的第二用户U2进入与使用多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用户U1的通信。
将邀请2.invU2→U1(具体地,CPM会话邀请)从与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发邀请的第二服务器AS2(具体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CPM用户U2的第二网络)路由到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AS1(具体地,用于服务被邀请的CPM用户U1的第一网络)。
会话发起
发邀请的服务器 AS2
为了设立消息传送会话(具体地,CPM 1-1会话),发邀请的客户端,具体地,图4B中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2(发邀请的CPM客户端)向第二服务器AS2发送邀请1.inv U2→U1。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CPM会话邀请发送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具体地,发送到发邀请的第二服务器AS2的第二SIP/IP核心装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发送的邀请1.inv U2→U1包括关于目的地(具体地,第一用户U1)的能力和服务的特性(例如,CMP特征标签)。第二服务器AS2(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核心装置)使用这些特性,以便将该邀请路由到与发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参与装置PF2。将这些特性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2)的邀请中。
该邀请1.invU2→U1包括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例如,CPM用户或非CPM用户)的地址。将此地址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2)的邀请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AS2的第二参与装置PF2接收该邀请1.invU2→U1。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二参与装置PF2是否要继续设立该会话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路由到交互选择装置的部件,其中这是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完成的。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于使得能够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具体地当所述用户之一不使用相同的消息传送服务时发生交互:例如,发邀请的第二用户U2可以是CPM用户,而目的第一用户U1不是CPM用户。
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来将所接收到的邀请路由到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经由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对邀请2.invU2→U1进行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决定它是否保持在用于此会话的媒体路径中。具体地,作为服务提供商策略的函数来做出此决定。
被邀请的服务器 AS1
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AS1的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邀请2.inv U2→U1。在具体实施例中,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核心装置将邀请2.invU2→U1路由到第一参与装置PF1。具体地,基于在该邀请中插入的特性(具体地,CPM特征标签)来执行此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在接收到该邀请2.invU2→U1时、验证消息传送服务的部件,第一用户U1的地址取决于该消息传送服务。
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拒绝该邀请的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决定拒绝邀请:
·第一用户U1的偏好UP1(例如,基于发端地址、发送器的身份的未公开、或媒体流请求)准备好要拒绝会话邀请;和/或
·具体地,没有注册第一终端用于由该邀请指定的消息传送服务的类型(具体地,没有注册用于接收第一用户U1的CPM客户端)。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如果注册了多个第一终端、则验证该邀请要被路由到的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用户U1的偏好UP1的部件。
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修改邀请(具体地,所接收到的邀请2.invU2→U1)的、并且适于使得能够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会话的部件,所述第一组是基于所修改的邀请4.inv U2→U1,L1而创建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作为准则的函数来确定哪些第一终端(具体地,CPM客户端)将不接收到该邀请,该准则具体地诸如:在该邀请中提供的媒体流、第一终端的能力、第一用户U1的偏好、和服务提供商策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一参与装置PF1是否要继续设立该会话的部件。
如果继续设立会话,则第一参与装置动作为两个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在图4B的示例中,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参与装置PF1具体地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向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控制装置CF1发送所修改的邀请4.invU2→U1,L1(例如,其包括事先确定的第一终端T11、T12、和T13的地址)。
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设立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的会话的部 件,该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是在接收到邀请4.inv U2→U1,L1之后创建的。具体地,如图4B所示,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具体地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将该邀请路由到有关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中的每一个(分别地,5a.inv U2→T11、5b.inv U2→T12、和5c.inv U2→T13)的部件。
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创建终端的组(具体地,特别组)的、或者用于将预定义的组用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所有地址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如果交互选择装置对于第一终端T11、T12、T13中的任何一个是必需的(具体地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路由到交互选择装置的部件。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合于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
图4C示出了其中两个用户两者都使用多个终端的情况:使用多个第一终端T11、T12的第一用户U1进入与使用多个第二终端T21、T22、T13的第二用户U2的通信。
将邀请2.invU1→U2(具体地,CPM会话邀请)从与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发邀请的第一服务器AS1(具体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CPM用户1的第一网络)路由到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AS2(具体地,用于服务被邀请的CPM用户2的第一网络)。
会话发起
发邀请的服务器 AS1
为了设立消息传送会话(具体地,CPM 1-1会话),发邀请的客户端,具体地,图4C中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发邀请的CPM客户端)向第一服务器AS1发送邀请1.invU1→U2。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CPM会话邀请发送到用于服务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未示出)(用于服务发邀请的CPM客户端的SIP/IP核心),具体地,发送到发邀请的第一服务器AS1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发送的邀请1.invU1→U2包括关于目的地(具体地,第二用户U2)的能力和服务的特性(例如,CMP特征标签)。第一服务器AS1(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核心装置)使用这些特性,以用于将该邀 请路由到与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相关联的第一参与装置PF1。将这些特性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的邀请中。
该邀请1.invU1→U2包括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例如,CPM用户或非CPM用户)的地址。将该地址引入到客户端(具体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的邀请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AS1的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该邀请1.inv U1→U2。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一参与装置PF1是否要继续设立该会话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路由到交互选择装置的部件。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合于使得能够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具体地当所述用户之一不使用相同的消息传送服务时涉及交互:例如,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是CPM用户,而目的第二用户U2不是CPM用户。
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将所接收到的邀请路由到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经由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对邀请2.invU1→U2进行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决定它是否要保持在用于此会话的媒体路径中。具体地,作为服务提供商策略的函数来做出此决定。
其次,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以下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该邀请之后,动作为具体地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将所修改的邀请10.invU1→U1,L1(例如,其包括事先确定的第一终端T11、T12的地址)路由到发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控制装置CF1。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包括用于修改邀请(具体地,所接收到的邀请1.invU1→U2)的、并且适合于使得能够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设立会话的部件,所述第一组是基于所修改的邀请10.invU1→U1,L1而创建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参与装置PF1作为准则的函数来确定将不接收到该邀请的第一终端(具体地,CPM客户端),该准则具体地诸如:在该邀请中提供的媒体流、第一终端的能力、第一用户的偏好UP1、和服务提供商策略。
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设立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的会话的部件,该第一终端的第一组GR1是在接收到邀请10.invU1→U1,L1之后创建的。具体地,如图4C所示,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具体地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来将该邀请路由到有关的第一终端T11、T12中的每一个(分别地,11a.invU1→T11、11b.invU1→T12)的部件。
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CF1包括用于创建终端的组(具体地,特别组)的、或者用于将预定义的组用于被邀请的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的所有地址的部件。
被邀请的服务器 AS2
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AS2的第二参与装置PF2接收邀请2.invU1→U2。在具体实施例中,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相关联的第二核心装置将邀请2.invU1→U2路由到第二参与装置PF2。具体地,基于在该邀请中插入的特性(具体地,CPM特征标签)来执行此路由。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在接收到该邀请2.invU1→U2时、动作为验证消息传送服务的部件,第二用户U2的地址取决于该消息传送服务。
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来拒绝邀请的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决定拒绝邀请:
·第二用户U2的偏好UP2(例如,基于发端地址、发送器的身份的未公开、或媒体流请求)准备好要拒绝的会话邀请;和/或
·具体地,没有注册第二终端用于由该邀请指定的消息传送服务的类型(具体地,没有注册用于接收第二用户U2的CPM客户端)。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如果注册了多个第二终端、则验证该邀请要被路由到第二终端上的第二用户U2的偏好UP2的部件。
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适合于使得能够与第二终端的第二组设立会话的、用于修改邀请(具体地,所接收到的邀请2.invU1→U2)的部件,所述第二组是根据所修改的邀请4.invU1→U2,L2而创建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作为准则的函数来确定将没有接收到该邀请的第二终端(具体地,CPM客户端),该准则具体地诸如:在该邀请中提供的媒体流、第一终端的能力、第二用户U2的偏好、和服务提供商 策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参与装置P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确定第二参与装置PF2是否要继续设立该会话的部件。
如果继续会话设立,则第二参与装置PF2动作为两个B2BUA运营商的消息传送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在图4C的示例中,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参与装置PF2具体地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向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控制装置CF2发送所修改的邀请4.invU1→U2,L2(例如,其包括事先确定的第二终端T21和T22的地址)。
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设立与第二终端的第二组GR2的会话的部件,该第二组GR2是在接收到邀请4.invU1→U2,L2之后创建的。具体地,如图4C所示,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具体地经由第二SIP/IP核心装置来将该邀请路由到有关的第二终端T21、T22中的每一个(分别地,5a.invU1→T21、5b.invU1→T22)的部件。
具体地,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创建终端的组(具体地,特别组)的、或者用于将预定义的组用于被邀请的第二用户U2的第二终端T21、T22的所有地址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CF2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邀请而动作为如果交互选择装置对于第二终端T21、T22之一是必需的(具体地如果在设立该会话时涉及交互)、则路由到交互选择装置的部件。具体地,该路由部件适合于使得能够经由第一SIP/IP核心装置而路由到该交互选择装置。
关闭会话
在图4A到4C中没有示出此阶段。它涉及关闭SSX会话,该SSX会话具体地由通过粗体箭头所表现的、第一会话14A.SSX1、中间会话14C.SSXi、和第二会话14B.SSX2组成。
为了关闭会话,试图关闭该会话的第一或第二终端(在此示例中,第一终端T11)将关闭请求(具体地,CPM会话离开请求)发送到相关联的参与装置(第一参与装置PF1)。在具体实施例中,与发请求的终端相关联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接收此第一请求。
此关闭请求使用与由该邀请用于设立该会话所使用的信令路径相同的信令路径。因而,正在关闭该会话的第一参与装置PF1沿着相同的信令路径来路由该关闭请求。
在具体实施例中,因而,第一SIP/IP核心装置沿着此信令路径来路由该关闭请求。
第三方参与装置(即,此示例中的第二参与装置PF2)从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关闭请求,并且在信令路径上对它进行路由。
修改会话
在图4A到4C中没有示出此阶段。它在于对SSX会话的某些元素进行修改,该会话具体地由通过粗体箭头所表现的、第一会话20A.SSX1、中间会话20C.SSXi、和第二会话20B.SSX2组成。
这些修改使得参与到会话中的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媒体流,去除任何现有的媒体流,或者改变现有的媒体流的特性。
例如,为了使得第一用户U1能够修改SSX会话,参与装置包括用于对该会话进行修改的部件,并且第一终端T11包括用于对该会话进行修改的部件,用户U1从该终端来指定该修改。
在用户(具体地,第一用户U1)的进入时,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具体地,当第一服务器AS1检测到已经将该会话移动到具有狭窄通带的IP网络时,执行会话修改。
为了修改会话,试图修改该会话的第一终端(在此示例中,第一终端T11)将修改请求(具体地,CPM会话修改请求)发送到相关联的参与装置(即,第一参与装置PF1)。在具体实施例中,与发请求的终端相关联的第一SIP/IP核心装置接收此请求。
此修改请求使用与由该邀请用于设立该会话所使用的信令路径相同的信令路径。因而,正在关闭该会话的第一参与装置PF1通过相同的信令路径路由该修改请求。
在具体实施例中,因而,第一SIP/IP核心装置在此信令路径上路由该修改请求。
第三方参与装置(即,此示例中的第二参与装置PF2)从第一参与装置PF1接收修改请求,并且在信令路径上对它进行路由,具体地如果该修改请求满足用户偏好UP2和/或服务提供商策略。
控制装置CF1、CF2具体地适合于控制用于用户(分别地,U1和U2)的会话设立邀请,控制装置与所述用户相关联。具体地,它包括用于管理用于相关联的用户的会话设立邀请的发送的部件。
参与装置适合于对于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相应用户U1或U2在路由意义上(例如,SIP代理)管理会话。具体地,它包括用于传达用于相关联的用户的会话设立邀请的部件。
在实施例中,该架构不包括参与装置,并且通过在控制装置CF中合并的部件来执行它的功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与所使用的终端无关地存储数据交换的历史。具体地,在以下存储装置中存储历史:分别地,第一和第二存储装置HIST1、HIST2,如图4A、4B、和4C所示,例如分别将所述装置布置在与第一和第二用户U1和U2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服务器AS1和AS2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用户使用相同的消息传送服务,并且具体地,使用相同的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用于控制会话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介质,包括用于参与会话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介质。
所述数据介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能够存储该程序的任何种类的实体或装置。例如,所述介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存储部件,诸如,只读存储器(ROM),例如致密盘(CD)ROM、或微电子电路ROM;或实际上的磁记录部件,例如软盘或硬盘。
此外,所述数据介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诸如电信号或光信号之类的可传送介质,其可以经由电缆或光缆、通过无线电、或通过其他手段而进行传达。具体地,可以从(具体地,因特网类型的)网络中下载本发明的程序。
替换地,所述数据介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其中合并了该程序的集成电路,该电路被适于运行正在讨论的方法或在正在讨论的方法的运行中使用。
在另一实现中,借助于软件和/或硬件组件来实现本发明。在此上下文中,术语“模块”可以同样良好地对应于软件组件或硬件组件。软件组件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对应于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子程序,或者更一般地,对应于适合于实现根据以上描述的功能或功能集合的程序或软件的任何元素。硬件组件对应于适合于实现功能集合的功能的硬件的任何元件。
借助于其架构,不但可以在IMS类型的架构中,而且可以在利用XMPP 类型协议的架构中,实现本发明。更一般地,本发明不取决于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或通信架构。
本发明呈现了以下优点,即,使得一组的所有终端能够看到该组的终端中的任何一个已经写入并发送了什么,这对于涉及用于设立两个通信支路(一个通信支路到所述终端中的每一个)的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每个终端确实从已经与之建立了对话的联系人(contact)接收消息,但是相反地,它没有看到从其他终端写入并发送的任何东西。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在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SSX)的方法,控制装置执行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该控制装置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一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SSX)的邀请(inv(U1,U2),inv(U2→U1),inv(U1→U1))之后,
·在该控制装置中创建(CREA)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以适于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组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X)(SSE(GR1,U2));
·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以及
·向属于所述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供应(BD(D,GR1))在该会话(SSX)期间由该第一用户(U1)所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向属于所述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供应(BD(D,GR1))在该会话(SSX)期间用于该第一用户(U1)的所接收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属于所述第一组(GR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上显示(BD(D,GR1))在该会话(SSX)期间由该第一用户(U1)所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管理(MEM(HIST1,SSX))与由所述第一用户(U1)用于发送数据所使用的第一终端(T11,T12,T13)无关的数据交换的历史。
5.一种用于控制在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SSX)的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设立与所述第一用户(U1)的会话(SSX)的部件,以适于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X),所述第一组(GR1)是在该控制装置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之一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inv(U1,U2),inv(U2→U1),inv(U1→U1))之后创建的,
其中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6.一种参与方法,用于使得第一用户(U1)能够处于在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SSX)中,所述参与方法包括:修改(MODIF(inv))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U1)设立会话的邀请,该修改适于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E(GR1,U2)),所述第一组(GR1)是根据所述所修改的邀请(inv(U1,U2,L1))而创建的,
其中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参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MODIF(inv))包括:在用于设立与该第一用户的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利用第一终端的列表(L1)来替代该第一用户(U1)的地址。
8.一种参与装置,用于使得第一用户(U1)能够参与到在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SSX)中,所述参与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修改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设立会话的邀请(inv(U1,U2),inv(U2→U1),inv(U1→U1))的部件,所述部件适于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X),所述第一组(GR1)是根据所述所修改的列表(inv(U1,U2,L1),inv(U2→U1,L1),inv(U1→U1,L1))而创建的,
其中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9.一种服务器,至少包括第一控制部件(CF1),用于控制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与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SSX),所述控制部件(CF1)在接收到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U1)设立会话的邀请(inv(U1,U2),inv(U2→U1),inv(U1→U1))之后,动作为创建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以适于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组(GR1)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X),
其中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10.一种第一用户(U1)或第二用户(U2)的终端,包括连接部件,适于发送用于在第一用户(U1)与第二用户(U2)之间设立数据交换会话(SSX)的邀请(inv(U1,U2),inv(U1→U2),inv(U2→U1)),并且适于使得能够在该第一用户(U1)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组(GR1)与该第二用户(U2)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T21,T22)之间设立所述会话(SSX),所述第一组(GR1)是作为正发送的所述邀请(inv(U1,U2),inv(U1→U2),inv(U2→U1))的结果而创建的,
其中创建与第一用户U1的各个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特别组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组(GR1)是从用于设立会话的所述邀请(inv(U1,U2))中获得的第一终端(T11,T12,T13)的第一列表(L1)的函数,所述邀请(inv(U1,U2))通过所述第一列表(L1)来修改。
CN201080052691.XA 2009-09-22 2010-09-21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Active CN102668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956521 2009-09-22
FR0956521 2009-09-22
PCT/FR2010/051959 WO2011036390A1 (fr) 2009-09-22 2010-09-21 Controle d'une session d'echange de donnees entre des terminaux d'un premier utilisateur avec au moins un terminal d'un deuxieme utilisat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8494A CN102668494A (zh) 2012-09-12
CN102668494B true CN10266849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1836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691.XA Active CN102668494B (zh) 2009-09-22 2010-09-21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280B2 (zh)
EP (1) EP2481200B1 (zh)
CN (1) CN102668494B (zh)
ES (1) ES2804048T3 (zh)
WO (1) WO20110363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9401B1 (ko) * 2010-06-23 2012-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pm 서비스 메시지의 전달 및 저장 방법 및 그 서버
US20120302268A1 (en) * 2011-04-19 2012-11-29 Paul Casto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SMSC) message distributor
PT3912312T (pt) * 2019-01-15 2022-08-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ponibilização de serviços de comunicação utilizando conjuntos de dispositivos de 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1927A (en) * 1994-08-24 1996-07-30 At&T Corp. Method of multicasting
EP1148690A1 (en) * 2000-04-20 2001-10-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gateway system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504167B2 (ja) * 2004-11-24 2010-07-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キャスト課金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ブロードバンドアクセスサーバ
US7596102B2 (en) * 2004-12-06 2009-09-2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mage exchange for image-based push-to-talk user interface
JP4911473B2 (ja) * 2005-01-26 2012-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060235981A1 (en) * 2005-04-19 2006-10-19 Nokia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second service to a group of users using a first service
JP200632483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Nec Corp グループ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フロア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RU2407234C2 (ru) * 2005-10-13 2010-12-2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риглашений на много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сеанс связи
US8756326B1 (en) * 2005-11-08 2014-06-17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Us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ession cookies in web sessions
US9264467B2 (en) 2005-11-23 2016-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opening an ad-hoc PoC session in a PoC system
US20080281971A1 (en) * 2007-05-07 2008-11-13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devices
CN101364883B (zh) * 2007-08-06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会话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JP4966135B2 (ja) * 2007-08-31 2012-07-04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150562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of a group of devices having a common registration identity
US8892628B2 (en) * 2010-04-01 2014-11-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ministrative interface for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JP5636941B2 (ja) * 2010-12-16 2014-1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KR101544136B1 (ko) * 2011-06-28 2015-08-13 네이버 주식회사 커뮤니케이션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8494A (zh) 2012-09-12
ES2804048T3 (es) 2021-02-02
WO2011036390A1 (fr) 2011-03-31
US20120254449A1 (en) 2012-10-04
US9942280B2 (en) 2018-04-10
EP2481200B1 (fr) 2020-04-01
EP2481200A1 (fr)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4713B1 (ko) 얼리 세션을 이용한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얼리 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응용 서버
CN101364883B (zh) 一种多终端会话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472235B (zh) 一种多终端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297923C (zh) 在互联网协议网络中提供即时业务的系统与方法
US910671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ross-platform conference convergence
US20220038514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Adding Media Stream of Multimedia Session
US20140122600A1 (en) Conference server in a system for providing a conference service in rtcweb
JP2008523662A (ja) 画像ベースのプッシュ・ツー・トーク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向き画像交換方法
JP5274668B2 (ja) 統合ip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における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のためのセッション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とそのシステム
CN101938498A (zh) 数字电视终端进行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0550908C (zh) 一种进行会话能力信息操作的方法及网络实体
CN102144380A (zh) 端对端地址转移
CN102668494B (zh) 在属于第一用户的终端与属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会话的监视
CN102484641B (zh) 用于选择网络资源的方法
CN111279662A (zh) 消息传递资源功能
KR100976050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임시 아이디를 이용한 익명성 메시지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1819122A1 (en) Providing push to all (PTA) service
CN101686192B (zh) 在多设备环境中进行会话处理方法、装置
WO2008101443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acquérir un flux multimédia
CN100544466C (zh) 实现按键即说业务的蜂窝系统及方法
KR20050005804A (ko) 세션 개시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무조건 호/세션 전환 서비스제공방법
KR100609688B1 (ko) 멀티미디어 다자통화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99697B1 (ko) RTCWeb에서 컨퍼런스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에 포함되는 컨퍼런스 서버
KR100757535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구분이 가능한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방법 및장치
CN101714924A (zh) 媒体服务能力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