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4754B -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64754B CN102664754B CN201210115443.6A CN201210115443A CN102664754B CN 102664754 B CN102664754 B CN 102664754B CN 201210115443 A CN201210115443 A CN 201210115443A CN 102664754 B CN102664754 B CN 102664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port
- index
- port index
- configuration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对于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因设备ID的变化造成无法通过端口索引找到正确的端口配置数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设备ID(Identifier,标识符)在多设备系统中用于识别成员设备。一种所述的多设备系统是堆叠系统。堆叠是指把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硬件结构相同的交换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成一台整体交换设备。
堆叠系统中每台交换设备称为成员交换设备,具体包括一台主交换设备和一台或多台从交换设备。主交换设备负责分配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成员交换设备的ID。包括所述ID以及全部或部分端口配置数据的配置文件存储于主交换设备中。主交换设备根据配置文件对整个堆叠系统进行管理。
图1为堆叠系统中的设备ID以及相应的端口示意图,该堆叠系统包括9个设备,分别是设备1,设备2,......,设备9。每个设备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也有编号。图1也示出了设备9的端口2。配置或者获取某端口配置信息时,需要设备ID以及具体端口号作为端口索引。
堆叠系统中发生新设备加入以及旧设备退出时,系统中的成员设备的ID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果主交换设备中的配置数据库中存储的该设备的端口配置数据与ID的对应关系未作及时更新,根据ID将无法索引到端口配置数据。例如,若设备的ID由9切换到8,则根据设备ID 8以及端口2生成的端口索引来寻找端口配置数据时,要么找不到对应的配置(假如原来没有设备ID被设置为8),要么找到的是原设备8的端口2的配置,并不是自身的端口2的配置。
综上,设备ID发生改变时,利用设备ID以及端口号组成的端口索引无法正确获取端口配置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及时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对于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设备系统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端口索引更新模块,用于对于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设备系统,所述多设备系统由多个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设备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起到了在设备ID发生变化时可以依据由更新后的设备ID组成的端口索引正确找到端口配置数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堆叠系统中的设备ID以及相应的端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流程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一种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另一种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重新分配设备ID导致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流程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新交换设备加入前后堆叠系统中交换设备I D的两种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用于索引端口配置数据的端口索引直接采用设备ID和端口号组成,而设备ID会发生动态变化,考虑到设备的桥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不会改变,为了确保根据设备ID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索引到正确的端口配置数据,给出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的多设备系统中包括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如图2所示,在步骤200,主设备检测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如果有,进入步骤202,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如果没有,回到步骤200。
上述步骤200中,主设备检测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指主设备检测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包含主设备在内的所有设备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另外,主设备检测所述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可以是周期性地主动检测,也可以是非周期性地主动检测。判断某设备的ID是否发生变化的手段是比较该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在检测前后的值是否相同。在一个例子中,主设备检测到系统中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可以是依据ID发生变化的设备主动上报其ID变化相关信息来进行的。
主设备检测到系统中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时,会修改配置文件中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所述的配置文件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所述的端口索引由设备ID与端口号组成。
上述步骤202中的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具体为:对于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端口索引包括设备ID和端口号;此时所述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具体包括: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为了实现根据所述端口索引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端口索引和端口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所述的对应关系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个例子中,所述端口索引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包括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所述第二索引包括桥MAC地址和端口号。上述第一索引包括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实际上隐含了在所述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此时所述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具体包括: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的第一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为了实现根据所述端口索引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第二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所述的对应关系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
图3A是上述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所述的端口索引包括设备ID和端口号。所述端口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存储于配置文件中,所述配置文件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如图3A所示,(a)中的端口索引由所述端口所在设备的设备ID以及该端口的端口号组合而成。所述端口索引用于索引某一具体端口的端口配置数据,所述端口配置数据包括了端口类型,端口速率,端口的工作模式,以及端口的其它配置数据等。所述的端口类型可以是GE千兆以太网口,Trunk汇聚端口等等。所述的工作模式可以是双工、单工等等。所述的端口索引的组合形式可以是(ID,端口号),或者是(端口号,ID),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在(b)中对端口索引作了具体示例:设备ID=3,设备3包括X个端口,为每个端口分配不同的端口号,比如1,2,3,……,X。例如采用ID=3,端口号=1作为端口索引时时,就能索引到3/1端口的端口配置数据,这里的3/1端口的含义是设备3上的端口1。
图3A的端口索引中直接使用了设备ID,根据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保留了设备ID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直接绑定。鉴于设备的桥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不会改变,而且不同设备的桥MAC地址是不同的,即桥MAC地址与设备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设计了一种新的端口索引,其包含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由设备ID与桥MAC地址组成;所述第二索引由桥MAC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图3B是包含上述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的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在图3B中,所述第一索引由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组成,这实际上隐含了在所述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反映了设备ID与该设备的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知道设备ID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即可找到该设备桥MAC地址。得到桥MAC地址后,即可经由该桥MAC地址与具体端口号组成第二索引,进而再根据所述建立的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找到具体的端口配置数据。
在图3B中,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之所以用虚线表示,是因为设备ID会发生动态变化。对于桥MAC地址的作用,强调的是根据设备的桥MAC地址能找到该设备,而若想根据桥MAC地址找到该设备上具体某个端口的配置数据,还需要在桥MAC地址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端口号,依据图3B中展示的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的组合即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索引到对应的端口配置数据。所述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可以参照图3A关于端口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只是需要将设备ID替换成桥MAC地址来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对于上述包含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这两级索引的端口索引,显然由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会因为设备ID的变化而变化,这是采取两级索引所带来的好处,加强了与端口配置数据相关的对应关系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在设备的ID发生变化时,更新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防止了因为设备ID的动态切换造成根据端口索引找不到对应的端口配置数据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优选地,所述设备是交换设备,所述多设备系统是堆叠系统。
实施例二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示意图。所述设备用于实现图2所述方法。多个所述设备可组成多设备系统。如图4A所示,所述的设备包括检测模块400,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所述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所述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所述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用于对于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检测模块400检测到系统中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时,会通知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的配置文件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
要说明的是,上述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指检测系统中包含主设备在内的所有设备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另外,检测模块400检测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可以是周期性地主动检测,也可以是非周期性地主动检测。要说明的是,检测模块400检测到系统中有设备的ID发生了变化可以是依据ID发生变化的设备主动上报其ID变化相关信息来进行的。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端口索引由设备ID和端口号组成;此时所述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具体包括: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为了实现根据所述端口索引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模块404,用于建立所述端口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此时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所述的对应关系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个例子中,所述端口索引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包括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所述第二索引包括桥MAC地址和端口号。此时所述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具体包括:端口索引更新模块402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的第一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为了实现根据所述端口索引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模块405,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索引和端口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此时设备的示意图也如图4C所示。所述的对应关系存储于主设备中,或者存储于与主设备相连的配置数据库中,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在多设备系统的设备ID发生变化时,更新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防止了因为设备ID的变化造成根据端口索引找不到正确的端口配置数据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设备可以是交换设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多设备系统,所述的多设备系统由多个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设备组成。当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设备是交换设备时,所述的多设备系统是堆叠系统。
由前面的实施例可知,对于多设备系统,若有设备ID发生变化,为了能够正确索引端口配置数据,必须对相关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进行更新从而更新端口索引。对于多设备系统,设备ID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有新设备加入以及有设备退出多设备系统。其中的有设备退出的情况,系统完全可以不用修改任何一个设备的ID,因为剩余的所有设备的ID都没有发生变化,无论由设备ID与桥MAC地址组成的第一索引所隐含的设备ID与桥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或者由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剩余设备,不会出现根据设备ID不能正确索引端口配置数据的情况。当然,对于有设备退出的情况,主设备也可以重新为所有的成员设备分配ID,然后按照实施例一至三的方案同样能够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以有新设备加入多设备系统为例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方案。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又一种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步骤500,建立第一索引中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索引与设备的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索引由设备的ID与桥MAC地址组成,所述第二索引由设备的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
形成多设备系统时,主设备为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成员设备分配不同的设备标识符ID,对于各设备,建立其ID与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建立由该设备的桥MAC地址和端口号的组成的第二索引与该设备的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上述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配置文件中。
上述主设备为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成员设备分配不同的设备标识符ID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分配的。例如,主设备首先收集包含自身在内的所有成员设备的桥MAC地址,其中对于从设备的桥MAC地址,可以采用要求从设备上报或者借助从设备主动上报的方式来实现。随后主设备将所有的桥MAC地址按照大小顺序来排列,将排名直接作为对应设备的ID。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规则,比如按照各成员交换设备的运行时间长短或者优先级别的高低来分配不同的设备ID,在此不做限定。
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第一索引中的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建立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者的顺序是任意的。
在步骤502,判断要加入系统的新设备的ID与系统中已有的第一设备的ID是否相同,相同时,进入步骤504,否则进入步骤506。
步骤504,给所述的新设备或所述的第一设备重新分配唯一的设备ID,并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具体地说,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1)给所述的新设备重新分配唯一的设备ID,对于第一设备保留其原ID。建立并保存新加入设备被重新分配的ID与其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由该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2)给第一设备重新分配唯一的设备ID,对于新设备保留其原ID。解除第一设备的原ID与第一设备的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分配给第一设备的新的ID与第一设备的桥MAC地址之间建立新的对应关系;建立并保存新加入设备的设备ID与其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由该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方案中均假定了除了第一设备以及新加入设备之外的所有设备的ID未被重新分配,即未发生变化。对于除了第一设备以及新加入设备之外的ID发生变化的部分或全部设备,还需要执行以下操作:解除原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分配的新的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建立新的对应关系。对于其由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为这种对应关系不会受设备ID的变化而产生任何变化。
步骤506,对于新设备,建立并保存其设备ID与其桥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由该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的设备ID可以是新设备原来的ID,也可以是为该新设备重新分配的ID。
要说明的是,步骤506的方案中假定了对于新设备加入之前原多设备系统中所有设备的ID均予以保留的情况。对于因为该新设备的加入造成所述第一设备之外的ID发生变化的部分或全部原设备,还需要执行以下操作:解除原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分配的新的设备ID与桥MAC地址之间建立新的对应关系。对于其由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为这种对应关系不会受设备ID的变化而产生任何变化。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新交换设备加入前后堆叠系统中交换设备ID的两种变化示意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新交换设备2加入之前,堆叠系统包括4个成员交换设备。堆叠系统的这4个成员交换设备在系统上电后,根据一定的规则选举出一个主交换设备,其余成员设备为从交换设备。所述的主交换设备将负责分配、管理所有成员交换设备的ID。
为方便叙述,假设主交换设备的设备ID为1,其余3个从交换设备的ID分别为2,3,4。也即,堆叠系统当前包括主交换设备1,从交换设备2,从交换设备3,以及从交换设备4。
当有ID为2的新交换设备2要加入堆叠系统时,虽然该新交换设备的ID为2,与系统中已有的从交换设备2的ID相同,但是由于它们的桥MAC地址不一样,堆叠系统仍然能够将它们进行区分。首先主交换设备1要求新交换设备2上报其桥MAC地址以及相应的端口配置数据,然后可选择以下两种操作:
(1)将5作为该新交换设备2新的设备ID,随后在主交换设备1的配置文件中保存新加入交换设备的ID5与其桥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由该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端口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
(2)将5作为已有交换设备2新的设备ID,随后在主交换设备1的配置文件中解除已有交换设备2的ID2与其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并保存新分配的ID5与其桥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对于新加入的设备2,保留其ID2,建立并保存其ID2与其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由其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上的两种操作方案中,均假定了对于原成员设备1,设备3,设备4的ID均不做变更。如果原成员设备1,设备3,设备4的ID也发生了变更,对于发生了变更的设备,要进行以下操作:解除其原ID与其桥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并保存新分配的ID与其桥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对于发生了变更的设备,对于其由桥MAC地址与端口号组成的第二索引与其端口配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为这种对应关系不会受设备ID的变化而产生任何变化。
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设备ID,可以动态实时显示于所在设备的显示模块中。具体可借助各设备的管理模块通过数据库订阅消息从配置数据库中获取设备ID,并可以将获取的设备ID发送至各设备的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方便用户及时直观地了解各成员设备的ID。所述的显示模块优选地是LED灯,或者是液晶显示器以及其它显示设备,在此不做限定。所述的设备优选地是交换设备,所述的多设备系统优选地是堆叠系统。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器件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多设备系统中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多设备系统中的主设备检测所述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标识ID发生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
对于所述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所述端口索引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包括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所述第二索引包括桥MAC地址和端口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端口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索引包括设备ID和端口号;
所述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包括:
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第二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包括:
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的第一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交换设备,所述的多设备系统是堆叠系统。
7.一种多设备系统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所述多设备系统中的主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多设备系统中是否有设备的ID发生变化,所述检测是通过比较检测前后所述多设备系统中各设备的ID来进行的;
端口索引更新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系统中ID发生变化的设备,根据变化后的设备ID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所述端口索引用于获取端口的配置数据;
所述端口索引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包括设备ID和相应的桥MAC地址,所述第二索引包括桥MAC地址和端口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端口索引和端口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8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索引包括设备标识符ID和端口号;
所述端口索引更新模块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包括:
端口索引更新模块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索引和端口的配置数据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索引更新模块更新ID发生变化的设备的端口索引包括:
将所述设备的ID更新前所述设备对应的端口索引的第一索引中的设备ID更新为变化后的设备ID。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交换设备。
13.一种多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设备系统由多个如权利要求7-12之一所述的设备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5443.6A CN102664754B (zh) | 2012-04-19 | 2012-04-19 |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
US13/764,455 US9094341B2 (en) | 2012-04-19 | 2013-02-1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port index, and multi-device system |
EP13155755.5A EP2654243B1 (en) | 2012-04-19 | 2013-02-19 |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port index, and multi-device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5443.6A CN102664754B (zh) | 2012-04-19 | 2012-04-19 |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64754A CN102664754A (zh) | 2012-09-12 |
CN102664754B true CN102664754B (zh) | 2015-05-27 |
Family
ID=46774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1544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4754B (zh) | 2012-04-19 | 2012-04-19 |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94341B2 (zh) |
EP (1) | EP2654243B1 (zh) |
CN (1) | CN102664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31330B (zh) * | 2019-01-30 | 2021-08-24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0474891B (zh) * | 2019-07-29 | 2023-08-22 |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系统智能设备的业务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610732B (zh) * | 2020-04-28 | 2021-09-24 |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更换可配置型输入/输出模块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5885A (zh) * | 2003-09-12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面板管理系统 |
CN1725707A (zh) * | 2005-06-08 | 2006-01-25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62661B2 (en) * | 2007-09-21 | 2013-06-11 | Adc Dsl Systems, Inc. | Auto-discovery in a switch |
CN101478434B (zh) * | 2009-01-19 | 2011-07-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
-
2012
- 2012-04-19 CN CN201210115443.6A patent/CN1026647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2-11 US US13/764,455 patent/US90943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2-19 EP EP13155755.5A patent/EP265424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5885A (zh) * | 2003-09-12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面板管理系统 |
CN1725707A (zh) * | 2005-06-08 | 2006-01-25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64754A (zh) | 2012-09-12 |
US9094341B2 (en) | 2015-07-28 |
EP2654243A1 (en) | 2013-10-23 |
US20140050117A1 (en) | 2014-02-20 |
EP2654243B1 (en)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144553A1 (zh) |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0725796B2 (en) | Robot task management method, robot using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8259346B (zh) | 一种等价路由表项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06293492B (zh) |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 |
EP3059670B1 (en) | Data storage method and storage server | |
CN110609839B (zh) | 区块链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664754B (zh) | 一种更新端口索引的方法、设备以及多设备系统 | |
CN105335168A (zh) | 实现操作系统远程配置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4572242A (zh) | 一种扩展虚拟机磁盘空间的方法、装置及虚拟机系统 | |
TW201411347A (zh) | 資料儲存裝置與快閃記憶體控制方法 | |
CN102253906A (zh) | 地址分配系统、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2999571A (zh) | 一种集群中单机多节点的实现方法 | |
CN104205780A (zh) | 一种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763126A (zh) | 监控数据库的系统、方法及数据库监控装置 | |
CN101567014B (zh) | 一种设备信息的检索方法、装置和线卡 | |
CN103326887A (zh) | 一种接口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8418752B (zh) | 一种聚合组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 |
CN102316117A (zh) | 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3336670A (zh) | 一种基于数据温度对数据块自动进行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159925A (zh) | 一种数据库集群数据分配方法及系统 | |
CN109241057B (zh) | 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数字id生成方法 | |
CN101425929B (zh) | 一种板号表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484492A (zh) | 配置接口的方法和系统 | |
US1043989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ustomized control to applications and users using smart tags | |
CN104598463A (zh) | 用于切换数据库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