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659A -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659A
CN102655659A CN2011100500719A CN201110050071A CN102655659A CN 102655659 A CN102655659 A CN 102655659A CN 2011100500719 A CN2011100500719 A CN 2011100500719A CN 201110050071 A CN201110050071 A CN 201110050071A CN 102655659 A CN102655659 A CN 102655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base station
reset
rnc
horizontal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00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659B (zh
Inventor
谢勇
成建敏
柳斯白
王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500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5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5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本发明实现了减少带宽资源占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速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PA)系统中,上行使用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简称:HSUPA)进行数据传输,下行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 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进行数据传输。
当执行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时,无线网络控制器(简称:RNC)会向用户设备(简称:UE)发送下行复位(Reset)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简称:PDU),该下行复位PDU会首先缓存在基站(NodeB)的下行发送队列(简称:PQ)中,然后再由基站发送给UE;UE收到该下行复位PDU后,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Reset ACK)PDU;如果RNC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于UE的下行复位确认PDU,则重传复位PDU,直到重传次数达到预设值。
在现有技术中,RNC向UE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将不再处理任何上行数据PDU,因此,UE在上行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所发送的任何上行数据PDU都是无用的数据;并且,RNC在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不会再发送任何下行数据PDU,因此,没有必要给此用户分配大的Iub传输带宽。
类似地,当执行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时,UE的RLC实体向RNC发送上行复位PDU;RNC收到该上行复位PDU后,会向UE回复上行复位确认PDU,该上行复位确认PDU也会首先缓存在基站的下行发送队列中,然后再由基站发送给UE。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UE在发送上行复位PDU之后就不再处理任何下行数据PDU,因此,在基站的缓存队列中排在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数据PDU没有必要发送给UE。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上述无用的数据虽然已经不能被UE或RNC进行处理,但这些数据仍然会被发送,因此占用了宝贵的带宽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用以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其中包括:
第一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的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基站,并且还包括UE,该UE包括:
确认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站授权的所述资源经所述基站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状态回复模块,用于在确认回复模块回复所述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经所述基站向所述RNC回复状态PD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PDU。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另一种基站,其中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第二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本发明实现了减少带宽资源占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采用图2所示方法后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FP帧的帧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FP帧中一个PDU的数据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其中,所述下行缓存队列是所述基站中的先进先出的队列(简称:PQ),来自于RNC的各种PDU均先缓存到该下行缓存队列中,然后依次发送给UE。
步骤12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通过在下行复位PDU进入下行缓存队列后将RLC缓存占用率(BufferOccupation,简称:BO)设置为0,使得在随后的Iub接口的流控中,无需考虑RLC BO的大小,从而为该用户分配更少的带宽。这样在Iub物理带宽受限时,就可以避免给此用户分配过大的授权(credit)带宽,从而可以将节省出来的带宽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其中,所述Iub接口是RNC和基站之间的接口。
步骤13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具体地,当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下行复位PDU之前的PDU被发送完毕后,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信道质量指示符(简称: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其中,所述CQI是UE上报给基站的指示符,表明无线信道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通过CQI可以获得UE的最大可用码率,通过降低码率来发送下行复位PDU,可以提高UE接收该下行复位PDU的成功率,从而减少RNC判断出UE对下行复位PD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下行复位PDU的重传概率。
步骤140,所述基站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功率资源和码道资源。
步骤150,所述UE通过所述资源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具体地,所述UE可以先通过该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然后由该基站将该下行复位确认PDU转发给所述RNC。
其中,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后,UE能够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而减少发送数据PDU。如现有技术中所述,RNC向UE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将不再处理任何上行数据PDU,因此,在本步骤中,UE尽量少发送不会被RNC基站处理的数据PDU有利于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所述针对的技术问题如下:
在现有技术中,RNC在向UE发送多个数据PDU后,UE会通过回复一个状态PDU以确认收到这些PDU。然而,在现有的下行复位流程中,所述UE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后则不再执行任何操作,因此也不再回复状态PDU,RNC由于收不到状态PDU,会将该状态PDU对应的全部数据PDU进行重新发送,但实际上,其中有一部分数据PDU已经被UE接收到了,只是由于无法及时回复状态PDU而造成了RNC的误判,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带宽资源的浪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可以在上述步骤150之前增加了如下步骤:
步骤145,所述UE向所述RNC回复状态PD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PDU。
具体地,所述UE也在所述基站为该UE在上行授权的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中发送该状态PDU,发送该状态PDU的上行帧位于发送上述下行复位确认PDU的上行帧之前。
以下参见图3,举例说明采用本步骤后达到的技术效果。
假设按照预先协商的信令流程,RNC向UE发送完第五个、第六个及第七个数据PDU后,UE将回复一个状态PDU以确认收到这三个数据PDU。但在图3所示的情况中,RNC在发送完第五个和第六个数据PDU后又发送了一个下行复位PDU,如果此时UE直接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后,即便该UE再次收到第七个数据PDU后也不会再发送状态PDU,从而使RNC由于未收到UE回复的下行复位确认PDU而重新发送三个数据PDU,从而造成带宽资源的浪费。
但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UE在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先发送一个状态PDU对第五个和第六个数据PDU进行确收,使得RNC得知这两个数据PDU已经接收成功,因此只重发第七个数据PDU即可,从而减少了要重发的数据PDU的数量,节约了带宽资源。
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此后,RNC接收到上行复位PDU后,会经基站向该UE回复上行复位确认PDU。
步骤220,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步骤230,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UE发出上行复位PDU后就不处理任何下行数据PDU,因此,在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排在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是无用的PDU,因此,将这些无用的PDU丢弃,有利于减少对带宽资源的占用。
具体地,当所述基站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时,可以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UE。从而减少UE判断出RNC对上行复位PD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上行复位PDU的重传概率。
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基站、RNC和UE之间传输的信息采用PDU的形式,该PDU分为控制PDU和数据PDU,控制PDU主要包括上行复位PDU、上行复位确认PDU、下行复位PDU和下行复位确认PDU。由于RNC和UE中的RLC实体在发送控制PDU时不会跟其他数据PDU一起发送,因此在复位流程中,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简称:HS-DSCH)的帧协议(简称:FP)帧中仅包含一个PDU。
该FP帧的帧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示,基站在收到所述FP帧后,判断“NumOfPDU”字段是否为1,如果为1则读取这个PDU的“D/C”字段,如果该字段的比特值为0,如表1所示,就表示该PDU为控制PDU;对于控制PDU,如表2所示,通过“PDU类型”(“PDU Type”)字段据可以判断出该PDU是复位PDU还是复位确认PDU。
表1:“D/C”字段的含义
  比特   描述
  0   控制PDU(Control PDU)
  1   数据PDU(Data PDU)
表2:“PDU Type”字段的含义
 PDU类型
  000  状态(STATUS)
  001  复位(RESET)
  010  复位确认(RESET ACK)
  011-111   保留(Reserved)
图7为本发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如图所示,该系统至少包括基站10,可选地包括UE20,其工作原理如下:
基站10通过第一排队模块11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其中,所述下行缓存队列是所述基站中的先进先出的队列(简称:PQ),来自于RNC的各种PDU均先缓存到该下行缓存队列中,然后依次发送给UE。
此后,该基站10中的设置模块12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使得在随后的Iub接口的流控中,无需考虑RLC BO的大小,从而为该用户分配更少的带宽,这样在Iub物理带宽受限时,就可以避免给此用户分配过大的授权(credit)带宽,从而可以将节省出来的带宽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
然后由第一发送模块13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的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具体地,当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下行复位PDU之前的PDU被发送完毕后,该第一发送模块13可以采用低于所述UE在信道质量指示符(简称: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通过降低码率来发送下行复位PDU,可以提高UE接收该下行复位PDU的成功率,从而减少RNC判断出UE20对下行复位PD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下行复位PDU的重传概率。
另外,该基站10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授权模块14,当第一发送模块13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之后,由该授权模块14为所述UE20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功率资源和码道资源,所述UE20的确认回复模块21通过该资源经该基站10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为所述UE20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后,UE能够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而减少发送数据PDU。如现有技术中所述,RNC向UE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将不再处理任何上行数据PDU,因此,通过增设授权模块14,使UE尽量少发送不会被RNC基站处理的数据PDU有利于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及时回复状态PDU而造成的RNC误判的问题,所述UE20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状态回复模块22,用于在确认回复模块21回复所述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经所述基站10向所述RNC回复状态PD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20的数据PDU。具体地,可以在由授权模块14上行授权的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中发送该状态PDU。其达到的技术效果可参见图3及其相关说明。
图8为本发明所述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实现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如图所示,该基站30包括:第二发送模块31、第二排队模块32和第三发送模块33,其工作原理如下:
基站30中的第二发送模块31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此后,RNC接收到上行复位PDU后,会经基站30向该UE回复上行复位确认PDU;基站30中的第二排队模块32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30的下行缓存队列中,然后由第三发送模块33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具体地,当所述第三发送模块33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时,可以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UE。从而减少UE判断出RNC对上行复位PD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上行复位PDU的重传概率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UE发出上行复位PDU后就不处理任何下行数据PDU,因此,在基站30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排在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是无用的PDU,因此,通过第三发送模块33将这些无用的PDU丢弃,有利于减少对带宽资源的占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包括: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使所述UE通过该资源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该资源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还包括:向所述RNC回复状态PD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PDU。
5.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UE。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的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授权模块,用于当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之后,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一个PDU的资源,使所述UE通过该资源经该基站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E,该UE包括:
确认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站授权的所述资源经所述基站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
状态回复模块,用于在确认回复模块回复所述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经所述基站向所述RNC回复状态PD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PDU。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第二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CN201110050071.9A 2011-03-02 2011-03-02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0071.9A CN102655659B (zh) 2011-03-02 2011-03-02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0071.9A CN102655659B (zh) 2011-03-02 2011-03-02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659A true CN102655659A (zh) 2012-09-05
CN102655659B CN102655659B (zh) 2015-02-25

Family

ID=46731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00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659B (zh) 2011-03-02 2011-03-02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56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594A (zh) * 2016-03-01 2017-09-0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066A (zh) * 2003-02-04 2004-08-11 Lg������ʽ����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保护无线链路控制复位方法
US20070258489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variable of RLC reset procedure during receiver-side-only re-establish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41445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单元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CN101479964A (zh) * 2006-07-05 2009-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优化的am rlc复位机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066A (zh) * 2003-02-04 2004-08-11 Lg������ʽ����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保护无线链路控制复位方法
US20070258489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variable of RLC reset procedure during receiver-side-only re-establish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79964A (zh) * 2006-07-05 2009-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优化的am rlc复位机制
CN101141445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单元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594A (zh) * 2016-03-01 2017-09-0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47594B (zh) * 2016-03-01 2020-06-09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659B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022B (zh) Iub/Iur上增强的上行链路专用信道应用协议
KR100790131B1 (ko) 패킷 통신시스템에서 매체 접속 제어 계층 엔터티들 간의 시그널링 방법
CN102710379B (zh) Mac实体和在mac实体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1547469B (zh)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1137327B1 (ko) 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을 위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 방법
KR100949969B1 (ko) 스케쥴링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전송방법
US10314032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identifying PUCCH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of user equipment
CN100459729C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828224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1467480B (zh)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CN1041703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517053A (zh) 减少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重分段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05560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17030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296061A (zh) Lte tdd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4104485A (zh) 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6341214A (zh) 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494642B (zh) 一种通信中触发数据传输失败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55659A (zh) 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2892148A (zh) 一种多载波hsdpa harq缓存的分配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1388826B (zh) 一种发送重排缓存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60476B (zh)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387591A (zh) 一种改进的可用软信道比特最大值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15410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基站
CN102342060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多进程数据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