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472B -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472B
CN102655472B CN201110053068.2A CN201110053068A CN102655472B CN 102655472 B CN102655472 B CN 102655472B CN 201110053068 A CN201110053068 A CN 201110053068A CN 102655472 B CN102655472 B CN 102655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arameter
message
lsp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3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472A (zh
Inventor
黎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53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0634 priority patent/WO20121194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5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提高建立LSP的成功率。所述方法包括: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中的连接建立的信令实现方法,具体涉及在波长交换光网络中(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简称WSON),控制平面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简称LSP)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WSON网络中通过建立端到端光通路来提供对上层业务的透明传输,需要从控制平面解决路由、波长分配(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简称RWA)及光损伤验证的问题。
带光损伤验证的RWA方案有三种:集中式算法,分离式算法,分布式计算法。前两种计算方法需要将路由、波长分配以及光损伤验证放在类似路径计算单元(Path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PCE)的计算实体中完成,因此需要利用基于流量工程的开放最短路径树(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TrafficEngineering,简称OSPF-TE)路由协议洪泛全网的拓扑结构,波长使用状况,节点、链路的光损伤参数。这种实现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洪泛的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简称LSA)所携带的光损伤参数模型的描述方式,并且由于损伤参数信息量大,不可避免增加网络负担。此外,当多点并发申请PCE计算路径时,PCE的负荷比较重。采用分布式的光损伤验证方法可以避免上面提及的缺点。
对于分布式的光损伤验证架构,当计算出路径所需要经过的节点以后,控制面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简称RSVP-TE),通过路径(Path)消息沿路由节点逐跳完成波长连续性验证以及光损伤参数的收集或计算,并在路由的末节点处对光损伤进行验证。根据ITU-T G.680建议,光损伤验证的结果与光信噪比(OSNR),色度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简称CD),偏振模式色散(Polarization ModeDispersion,简称PMD),通道串扰(Cross Talk,简称XT)等参数相关联(只考虑近似线性光损伤的情景)。其中OSNR与通道功率(Power)和放大器噪声指数(Noise Figure,简称NF)相关。此外光损伤验证的阈值还与发射器接收器的调制编码格式和前向纠错码(Forward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参数类型选择密切相关。
对于如图1中的一个典型的点对点WSON网络连接。对于首、末节点,每个通道的调制编码格式、FEC、电色散补偿量、通道功率都可以进行调节和配置。对于中间节点或链路可能需要调节通道功率或衰减(当中间节点有光电光转换(O-E-O)时,调制编码格式、FEC、电色散补偿量也可配置)。在40G或100G的网络中,各节点内还可能存在单通道CD、PMD光学可调谐补偿设备。在已有分布式光损伤验证的方案中,虽然指出在预留(Resv)消息返回指定的调制编码格式和FEC,但是仅能对首节点进行配置,无法对中间节点配置。而且已有的方案中光路中的其他光损伤参数(例如通道功率和色散)一般事先已经规划好为默认值,在分布式验证过程中仅仅是简单的将光路的默认光损伤参数或以前配置过的光损伤参数收集携带至末节点进行计算。由于不知道这些参数是否对建路最优,导致的结果是计算的选路阻塞性有可能非常高,导致LSP光损伤验证会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提高建立LSP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包括:
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其中,所述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所述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
进一步地,首节点发送的建立LSP的请求消息为路径(Path)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将自身的光损伤信息置于路径(Path)消息的记录路由对象(RRO)中,并采用TLV方式承载。
进一步地,所述末节点通过在第一消息中的新建对象或通过第二消息将所述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所述新建对象或第二消息中包括:待配置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待配置节点的目标光损伤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息为预留(Resv)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待配置节点为待建立的LSP上的全部可配置节点或部分可配置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时,所述建立LSP的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触发所述通知消息的通知请求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单向LSP的建立,或双向LSP的建立,或带有光电光转换节点的单向LSP的建立,或带有光电光转换节点的双向LSP的建立。
进一步地,当中间节点或末节点无法识别所述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所述待配置节点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该无法识别的节点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系统,包括:
第一装置,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其用于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
第二装置,位于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其用于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第三装置,位于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其中,所述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所述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所述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将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置于路径(Path)消息的记录路由对象(RRO)中,并采用TLV方式承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将调整后的光损伤参数发送给需要调整的节点进行配置:通过在第一消息中的新建对象或通过第二消息将所述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所述新建对象或第二消息中包括:待配置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待配置节点的目标光损伤参数;
所述第一消息为预留(Resv)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装置,其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中间节点和末节点,其用于在当前节点无法识别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控制平面RSVP-TE协议,以支持建立带光损伤反馈控制的LSP。利用分布式信令方法对选路中的光损伤相关参数进行收集,记录能够进行调节或配置的参数及地址信息。并在光损伤验证完成后通过信令消息把调节参数反馈给需要配置的节点,从而提高建立LSP成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点到点的单向波长交换光网络示意图。
图2是用于携带光损伤参数的扩展RRO对象格式示意图。
图3是新定义的Resv消息中的CRO对象格式示意图。
图4是利用CRO对象进行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单向LSP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利用CRO对象进行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双向LSP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利用CRO对象进行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带有3R再生点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单向LSP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利用Notify消息进行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单向LSP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包括:
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具体地,当前光损伤参数包括默认光损伤参数和可配置的光损伤参数,该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通过能力信息来体现。
上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该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该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该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
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首节点发送的建立LSP的请求消息优选为RSVP-TE信令Path消息(属于分布式信令)。
优选地,通过设计一对象(本文利用了Path消息中的PRO对象)用于携带各节点的光损伤信息,使该建立LSP的请求消息可以逐跳收集各节点和链路的光损伤信息。
当然首节点和中间节点在传输建立LSP请求消息时还将自己的地址信息置于该请求消息中,发送至末节点。
末节点在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当判断需要对节点进行参数配置后才能满足光损伤验证的要求时,认为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光损伤验证的要求可根据ITU-TG.680及RFC 4054获知,且是否满足该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本文不再赘述。
末节点获得LSP上所有节点的光损伤信息后,先利用默认光损伤参数计算判断能否得到可用的波长,如果能,则通过Resv消息进行波长交叉连接,如果不能,但是光损伤参数经过合适的调节或配置以后,也能够获得可用的波长,则末节点把将待配置节点地址及相应的目标光损伤参数填入一个反馈对象中。该反馈对象通过一个可靠的消息携带并通知到对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参数配置,同时路由每个节点进行相应的波长交叉连接,完成资源的预留。当所有的节点完成参数配置与资源预留以后,LSP建立成功。
末节点可以对待建立的LSP上的全部可配置节点或部分可配置节点进行调整,对部分节点进行调整可以提高配置的效率。末节点对哪些节点进行调整可根据本地策略决定。
当中间节点或末节点无法识别所述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待配置节点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该无法识别的节点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下面介绍用于携带各节点的光损伤信息的对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现有RSVP-TE信令的扩展实现光损伤信息的携带。
RFC3209在Path消息中定义了记录路由对象(Record Route Object,简称RRO),它可以用来记录一条正在被创建的LSP所经过的节点或(端口)的属性。本实施例对RRO对象进行如下扩展来记录路由节点的光损伤信息。
如图2a所示,允许每个节点的RRO携带多个地址子对象(图中的IP地址(IPAddress)sub TLV(类型长度值))以记录不同节点的光损伤信息,然后在RRO的地址子对象后面建立与该地址子对象表示的节点或接口(链路)对应的光损伤TLV(Impairment subTLVs)。
Impairment sub TLV的格式如图2b所示,其中Component type(组件类型)用于表明本节点的类型是发射机、放大器、衰减器、色散补偿器、放大器、或者链路接口为光纤等。长度(Length)的取值为可变长度。由于需要进行收集或调节配置的参数都在通道层,因此在该sub-TLV中应包含所在通道的波长(图2b中的波长标签(Wavelength label))。该sub-TLV取值为该节点器件的具体光损伤参数(Parameter sub-TLVs)。
Parameter sub-TLV的格式如图2c表示,Parameter type表示光损伤相关参数类型,例如对于发射器而言,其Parameter type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几种:通道功率、调制编码格式、FEC、色散补偿量(包括色度色散补偿量和/或偏振模式色散补偿量)。标志位F为指定向参数,用于表示后续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例如可用置1表示正向光损伤参数,用置0表示反向光损伤参数),从首节点到末节点的方向为正向。标志位C为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对应的光损伤参数能否进行配置或调节(例如通过置1表示可以进行配置或调节,通过置0表示不能进行配置或调节)。对于能配置的节点,该TLV的取值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默认的配置值,另一个为可以调节的范围值。对于不能配置的节点,该TLV的取值只需填写默认的配置值。
为了使路径中的每个节点都记录自己的光损伤信息,可以在Path消息中的LSPRequired Attributes(LSP需求属性)对象中添加一个标识位,用于对接收到该消息的节点进行指示。
末节点获得光损伤信息后,通过计算得到可调光损伤参数的合适调节值以后,通过一个可靠的消息通知到对应节点进行参数调节。至于需要对哪些节点或参数进行调节由本地的策略决定。
对于光损伤参数的反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任一之一实现:
第一种:通过预留消息Resv携带反馈的光损伤参数,通过新定义一个对象类型来实现光损伤参数的携带,可称之为配置路由对象(ConfigurationRoute Object,简称CRO)。该对象包括的子对象有需要配置的节点或接口的地址信息及相应的光损伤参数。该对象的处理方式可如Resv消息的label对象,只有当前节点或链路配置完成后才继续发送至下一跳。
新增的CRO对象格式如图3所示,该CRO对象参照RRO对象构建,CRO对象的取值包括:需要调节的节点或接口的地址信息(图中的IP地址sub TLV)及需要调整的光损伤TLV(Impairment sub TLVs)。该Impairmentsub TLVs的格式与RRO对象中的格式类似,包括波长标签和光损伤参数(图中参数sub-TLVs),该光损伤参数中也包含方向指示位F和配置指示位C,不同之处在于光损伤参数中只需携带反馈的配置参数值。
第二种:RFC3471,RFC3473定义了通告(Notify)消息,利用该消息,一个网元可以通告远端网元有关连接的一些事件。因此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扩展,使其能够用于光损伤参数反馈通告。Notify消息的目的地址就是配置节点的地址。然后只需在Notify消息中错误说明(ERROR_SPEC)对象类型增加一个光损伤参数配置类型即可,ERROR_SPEC对象的光损伤参数配置类型的结构与图3b和图3c一致。根据Notify消息的处理流程可知:Notify消息是由Path消息中的通告请求对象(Notify Request)触发,Notify Request对象携带可调节或配置参数的节点的地址信息。由于当Path消息中存在多个NotifyRequest对象时,可能只有第一个才有效,为此可在Path消息中的LSP RequiredAttributes对象中添加一个标识位,用于指示每一个Notify Request对象都是可能有效的。而最终需要对哪些节点进行通告,由末节点的策略决定。
上述RRO对象扩展、CRO对象,及Notify消息通告只是一种优选的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扩展其他对象或消息实现,或者通过新定义对象来实现。光损伤参数子TLV的扩展也只代表一种优选例。上述优选方式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现上述方法的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系统,包括:
第一装置,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其用于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
第二装置,位于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其用于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第三装置,位于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上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其中,所述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所述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
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优选地,上述第二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将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置于路径(Path)消息的记录路由对象(RRO)中,并采用TLV方式承载。
优选地,上述第三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将调整后的光损伤参数发送给需要调整的节点进行配置:通过在第一消息中的新建对象或通过第二消息将所述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所述新建对象或第二消息中包括:待配置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待配置节点的目标光损伤参数;所述第一消息为预留(Resv)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第四装置,其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中间节点和末节点,其用于在当前节点无法识别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方法一:利用分布式信令Path消息中的RRO对象逐跳收集光损伤参数,并在Resv消息中携带新增的对象CRO来反馈控制来完成LSP的建立。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通过带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单向LSP的实施例。
如图4所示,要建立一条A节点到D节点的业务,路径为[A,B,C,D],该路径可以预先知道,也可以通过松散跳获取。A、D节点分别为路径的首、末节点,该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光交换机,比如可配置光分叉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Multiplexer,简称ROADM)等,B、C节点为路径的中间节点,可以是全光设备,也可以是包含光电光转换(OEO,optical-electro-optical)的3R再生设备,当然也可能是路由器。本实施例对这些节点的设备形态不做限制。其中A、D节点的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等参数可以配置,C节点的通道功率可以配置,B节点为不可配置节点。建立LSP的过程包括:
步骤410,节点A首先在Path消息里把LSP Required Attributes对象中扩展的比特位置1,以标识路径中的每个节点必须支持RRO对象来收集光损伤参数,然后将本节点的可用的波长信息{λ1,λ2,λ3}填入Label Set(标签集)对象中,并将与光损伤验证相关的参数(发射器波长(即可用波长信息)、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等)填入RRO对象,对于能够进行配置的参数,需把对应图2c中TLV的C标志位置1,以表示能够选择调节,F置1表示正向参数,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该Path消息;
步骤420,中间节点B收到Path消息后,根据本节点的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况,剪裁label Set对象,将本节点可用的波长为{λ1,λ2}的信息填入到Path消息中,然后再将本节点相关的光损伤参数填入至RRO对象,由于该节点无可配置参数,因此在参数子TLV(对应图2c中的TLV)的C标志位应置0,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430,节点C收到Path消息后,根据本节点的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况,剪裁label Set对象,得到可用的波长为{λ1},将该可用波长信息填入到Path消息中,然后再将本节点相关的光损伤参数填入至RRO对象,由于该节点通道功率可配置,因此对应TLV中的C标志位应置1,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440,判断待配置节点及待目标光损伤参数,包括:末节点D收到Path消息后,通过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并根据累计的默认光损伤参数值验证计算,如果存在满足条件的波长,通过Resv消息返回波长交叉的命令,只需通过CRO对象设置首节点、末节点对应的调制编码格式和FEC。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使用默认的参数计算,无法获得可用的波长。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可配置参数进行调节时,存在可用的波长{λ1}。于是末节点把需要配置的节点地址(A,C)及配置参数填入Resv消息的CRO对象,再把可用波长填入label对象,于是末节点D利用计算的结果配置本节点的参数,并预留波长资源,完成后向上一跳发出Resv消息;
本实施例中,末节点对默认光损伤参数的计算,以及对可配置光损伤参数的具体配置方法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末节点D配置了节点A和节点C,但末节点并不要求对所有节点都进行配置,而是依据策略而定。
步骤450,C节点在收到Resv消息后,根据CRO对象的参数,配置本节点的参数,根据label对象配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资源,当配置成功并且波长预留完成后,向上一跳发出Resv消息;
步骤460,B节点收到Resv消息后,透传CRO对象,仅根据label对象配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资源,并向上一跳发出Resv消息;
步骤470,首节点A收到Resv消息后,根据CRO对象配置该节点的调制编码格式、FEC及需要调整的参数,然后配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资源,最终LSP建立成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通过带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双向LSP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要建立一条A节点到D节点的同波长双向业务,选择的路径为[A,B,C,D]。其中A、D节点的以下参数可配置: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C节点的通道功率可以配置,B节点为不可配置节点。建立LSP的过程包括:
步骤510,节点A首先在Path消息把LSP Required Attributes对象中的一个比特位置,然后将可用的波长信息{λ1,λ2,λ3}填入Label Set对象,并将与光损伤验证相关的双向参数填入RRO对象,对于能够进行配置的参数,需把对应图2c中TLV中的C标志位置1,以表示能够选择调节,对于正向参数F位置1,反向参数F位置0,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520-530,中间节点B和C收到Path消息后,分别根据本节点的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况,剪裁label Set对象,然后再把节点两个方向的光损伤参数填入至RRO对象;由于C节点的通道功率可配置,因此其将RRO对象中的C标志位置1,正向参数F位置1,反向参数F位置0,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540,末节点D收到Path消息后,通过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并根据累计的光损伤参数值,计算出只有通过A,C,D节点参数配置才能得到双向可用的波长为{λ1},于是把需要配置的节点地址及配置参数填入Resv消息的CRO对象,通过CRO对象中的F标志位指明对正向还是反向参数进行配置,当配置完本节点指定向参数后再配置波长交叉,但是仅仅分配正向的波长资源,完成之后向上游节点发出Resv消息;
步骤550-560,中间节点C和B在收到Resv消息后,其中节点C根据CRO对象的参数配置双向通道参数,中间节点C和B根据标签对象设置交叉,预留正向波长资源,完成之后向上游节点发出Resv消息;
步骤570,首节点A收到Resv消息后,根据CRO对象配置该节点的正向发射器,反向接收器调制编码格式,FEC及双向需要调整的参数(包括双向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等),然后配置波长交叉,预留正向波长资源,最终正向LSP建立成功。
步骤580-600,由于双向使用相同波长,因此利用Path刷新消息分别携带上游标签Upstream Label(与正向相同),依次逐跳完成反向波长的预留,最终反向LSP也建立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双向波长预留只是给出了利用path刷新消息的方案,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方案。比如,通过Resv消息中的Label对象直接为正反向分配波长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建立的双向LSP使用相同的波长,而采用上述通过RRO对象和CRO对象创建LSP的方案还可以实现双向不同波长LSP的建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LSP的中间节点有3R再生点时通过带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LSP的实施例。
为了过程简明,以一个单向LSP的建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要建立一条A节点到E节点的单向业务,选择的路径为[A,B,C,D,E]。其中A、C,E节点的以下参数可配置: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其中C点是具有波长转换的O-E-O节点,有3R再生能力,B节点和D节点为不可配置节点。建立LSP的过程包括:
步骤610,节点A首先在Path消息里把LSP Required Attributes对象中的扩展比特位置1,然后将可用的波长信息{λ1,λ2,λ3}填入Label Set对象,并将与光损伤验证相关的参数(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FEC,功率等)填入RRO对象,对于能够进行配置的参数,需把对应TLV中的C标志位置1,然后设置F标志位,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620,中间节点B收到Path消息后,根据本节点的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况,剪裁label Set对象,得到可用波长为{λ1,λ2},然后将本节点的光损伤参数填入至RRO对象,由于本节点无可配置参数,因此对应TLV中的C标志位应置0,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630,节点C收到Path消息后,根据本节点的O-E-O资源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态,得到输入方向可以获得波长为{λ1,λ2},在输出方向的可用波长为{λ3,λ4},将{λ3,λ4}填入到下一跳的label Set对象,C节点还将本节点的输入、输出方向的通道光损伤参数(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等)填入至RRO对象,同时将对应TLV中的C标志位置1,F标志位置1,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640,节点D收到C节点发来的Path消息后,根据本节点的波长约束及波长使用状况,剪裁label Set对象,得到可用波长为{λ4},然后将本节点的光损伤参数填入至RRO对象,由于本节点无可配置参数,因此对应TLV中的C标志位应置0,完成以后向下一跳发出Path消息;
步骤650,末节点E在收到Path消息后,首先对[A,B,C],[C,D,E]段分别进行光损伤验证:对于[A,B,C]段,利用默认的参数,波长{λ1,λ2}可以获得满足光损伤验证,只需反馈指定A,C节点的调制编码格式与FEC;对于[C,D,E]段,只有通过调节C,E节点的参数才能获得满足光损伤验证的波长{λ4},于是末节点E将需要配置的节点A,C的地址信息及需要配置的参数填入CRO对象,末节点对本节点参数进行配置,预留波长资源后向上游方向发出Resv消息;
步骤660,节点D收到Resv消息后,仅设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资源,然后继续转发带CRO对象和Label对象的Resv消息;
步骤670,节点C收到Resv消息后,根据CRO对象配置C点的输入、输出方向光损伤相关参数,然后设置波长交叉,向上游方向预留波长λ1,输出方向预留波长λ4,完成后向上游方向发出Resv消息;
步骤680,节点B收到Resv消息后,仅设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λ1,完成后向上游方向发出Resv消息;
步骤690,首节点A收到Resv消息后,根据CRO对象配置输入节点的光损伤参数,设置波长交叉预留波长λ1,最终LSP建立成功。
带有3R再生点的双向LSP的建立可参照实施例2和实施例3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方法一的三个实施例中,当路由节点不认识Path消息中的RRO对象或其中的子对象时,发出PathErr消息,表明LSP建立失败;当路由节点不认识Resv消息中的CRO对象或者参数调节失败时,发出ResvErr消息,表明LSP建立失败。
下面介绍通过Notify消息来进行反馈控制完成LSP建立的方法:
方法二:利用分布式信令Path消息中的RRO对象逐跳收集光损伤参数,通过Notify消息来反馈配置各个节点的参数完成LSP的建立。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单向,双向,及带有3R再生点的LSP建立。为简要说明,仅例举了单向LSP建立的情况。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通过带光损伤反馈控制的分布式信令建立单向LSP的实施例。
如图7所示,如果要建立一条A节点到D节点的业务,根据本地策略首先从备选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优路径进行波长连续性验证及光损伤验证,即图中的[A,B,C,D]。其中A、D节点的以下参数可配置:调制编码格式、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C节点的通道功率可以配置,B节点为不可配置节点。建立LSP的过程包括:
步骤710,首节点A在Path消息里面把可用波长{λ1,λ2,λ3}填入LabelSet对象,并把对应的首节点的光损伤参数及信号流特征参数填入RRO对象中,因为存在可配置的光损伤补偿参数,因此将本节点或接口的IP地址记录至Notify Request对象,同时在LSPRequired Attributes对象的标志位置位,用以标识Path消息支持多个Notify Request对象;
步骤720,中间节点B在收到Path消息后,通过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剪裁波长集对象,得到可用波长集为{λ1,λ2}并填入Label Set对象,并把对应的光损伤参数填入RRO对象;
由于节点B不存在可调谐参数,因此无需把该节点的地址记录至NotifyRequest对象。
步骤730,中间节点C在收到Path消息后,通过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剪裁波长集对象,可用波长集为{λ1},将对应的光损伤参数填入RRO对象,由于该点存在可调谐的参数,则在path中新增一个Notify Request对象,将本节点的IP地址记录至新增的Notify Request对象中;
步骤740,末节点D收到Path消息后,通过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及RRO对象收集的光损伤参数进行验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默认的或当前的光损伤值,无法得到可用的波长信息,但是通过对A,C,D节点的参数进行配置时,可以得到满足光损伤验证的波长为λ1
这里进行配置的节点并不要求所有的节点(依据策略而定)。
步骤750-760,末节点D分别向需要配置的节点发送Notify消息,并在消息中携带光损伤相关的参数配置,对应的节点配置完成后可通过NotifyACK告知末节点;
步骤770-790,末节点D向前跳节点发出Resv消息,该Resv消息逐跳预留配置波长交叉。
步骤750-760和步骤770-790的执行顺序不限,可同时执行。
根据Notify Request中提供的节点地址,当所有的节点配置完成后,末节点D向首节点A发出一个消息表示所有配置完成,如果首节点A也已经收到Resv消息表明波长预留完成,最终LSP建立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当路由节点不认识Path消息中的RRO对象或其中的子对象时,发出PathErr消息,表明LSP建立失败。当路由节点不认识Notify消息的子对象或者参数调节失败时,该节点发出ResvErr消息,表明LSP建立失败。
本发明中的光损伤参数的累积计算既可以如上四个实例所述在末节点处完成,中间节点只是收集光损伤参数,也可以每个节点进行参数累计计算,此时,RRO只记录可以调节和配置的节点信息和参数信息,最后再通过CRO对象或Notify消息进行反馈控制。无论采取以上哪种光损伤参数的验证方式,都不会对本发明的反馈建立LSP过程造成影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包括:
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所述末节点通过在第一消息中的新建对象或通过第二消息将所述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所述新建对象或第二消息中包括:待配置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待配置节点的目标光损伤参数;
所述待配置节点为待建立的LSP上的部分可配置节点,所述部分可配置节点根据本地策略决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其中,所述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所述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节点发送的建立LSP的请求消息为路径(Path)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光损伤信息:将自身的光损伤信息置于路径(Path)消息的记录路由对象(RRO)中,并采用TLV方式承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预留(Resv)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时,所述建立LSP的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触发所述通知消息的通知请求对象。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应用于单向LSP的建立,或双向LSP的建立,或带有光电光转换节点的单向LSP的建立,或带有光电光转换节点的双向LSP的建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中间节点或末节点无法识别所述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所述待配置节点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该无法识别的节点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10.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系统,包括:
第一装置,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其用于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通过中间节点逐跳发送至末节点;
第二装置,位于所述首节点以及该请求消息经过的中间节点,其用于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所述光损伤信息包括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用于指示光损伤参数是否可配置的能力信息;
第三装置,位于所述末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建立LSP所使用的波长时,判断需要对所述首节点及中间节点中至少一个待配置节点进行光损伤参数配置时,根据待配置节点的当前光损伤参数以及能力信息为待配置节点确定目标光损伤参数,将该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进行配置;
所述第三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将调整后的光损伤参数发送给需要调整的节点进行配置:
通过在第一消息中的新建对象或通过第二消息将所述目标光损伤参数发送给相应的待配置节点,所述新建对象或第二消息中包括:待配置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待配置节点的目标光损伤参数;
所述待配置节点为待建立的LSP上的部分可配置节点,所述部分可配置节点根据本地策略决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损伤信息还包括:本节点的地址信息、波长信息以及指定向参数信息;其中,所述波长信息用于指示本节点支持的波长;所述指定向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损伤参数为正向光损伤参数还是反向光损伤参数;
所述光损伤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射器波长、调制编码格式、前向纠错码(FEC)、通道功率、色散补偿量。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装置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
将当前节点的光损伤信息置于路径(Path)消息的记录路由对象(RRO)中,并采用TLV方式承载。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预留(Resv)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通知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装置,其位于待建立的LSP的首节点、中间节点和末节点,其用于在当前节点无法识别建立LSP的请求消息,或者无法识别携带目标光损伤参数的信息时,发出LSP建立错误消息,所述LSP建立错误消息用于表示LSP建立失败。
CN201110053068.2A 2011-03-04 2011-03-04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655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3068.2A CN102655472B (zh) 2011-03-04 2011-03-04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70634 WO2012119489A1 (zh) 2011-03-04 2012-01-20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3068.2A CN102655472B (zh) 2011-03-04 2011-03-04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472A CN102655472A (zh) 2012-09-05
CN102655472B true CN102655472B (zh) 2017-07-14

Family

ID=4673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3068.2A Active CN102655472B (zh) 2011-03-04 2011-03-04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5472B (zh)
WO (1) WO20121194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735B (zh) * 2019-03-11 2021-04-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功率参数的适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1714A1 (en) * 2002-06-27 2004-01-01 Timucin Ozugur Lightpath segm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a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CN101075956A (zh) * 2007-06-22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通道的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877892A (zh) * 2009-04-29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关联通道能力的协商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1945049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节点设备及双向隧道的建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1714A1 (en) * 2002-06-27 2004-01-01 Timucin Ozugur Lightpath segm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a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CN101075956A (zh) * 2007-06-22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通道的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877892A (zh) * 2009-04-29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关联通道能力的协商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1945049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节点设备及双向隧道的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472A (zh) 2012-09-05
WO2012119489A1 (zh)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3938B2 (en) Transfer system
US8463122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in an optical network
EP3041169B1 (en) Network cost optimization
Zang et al. Dynamic lightpath establishment in wavelength routed WDM networks
US7340169B2 (en)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using peer routing
US8532484B2 (en) Method for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nformation encoding for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US8467681B2 (en)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sig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twork element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s for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US20180019930A1 (en) Time Aware Path Computation
EP18904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transmitting fine granularity services
US8233487B2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that establishes communication path by transferring control signal
WO20110312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and routing controller cooperation
WO2013091688A1 (en) Multilayer topology representation for network
US20140334813A1 (en) Channel valida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using multi-channel impairment evaluation
Cugini et al. Implementing a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CE) to encompass physical impairments in transparent networks
US7158515B1 (en) Method of optical network bandwidth representation for optica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s
CN102655472B (zh) 一种利用分布式信令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ugini et al. A novel signaling approach to encompass physical impairments in GMPLS networks
Ali et al. Enhancements to multi-protocol lambda switching (MP/spl lambda/S) to accommodate transmission impairments
JP2003258886A (ja) 光パス新設方法
Halabi et al. Routing and signaling in GMPLS based DWDM multi domain multilayer networks using IP/WDM router
Chava et al. Impairment and regenerator aware lightpath setup using distributed reachability graphs
Xia Research on signaling mechanism based on convergence network
Soso et al. DWDM optical extension to the transport SDN controller
Agraz Bujan Advanced routing mechanisms in ASON/GMPLS networks
Martínez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GMPLS enhanced routing for differentiated survivability in all-optic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