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1859A -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 Google Patents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1859A
CN102651859A CN2012101417338A CN201210141733A CN102651859A CN 102651859 A CN102651859 A CN 102651859A CN 2012101417338 A CN2012101417338 A CN 2012101417338A CN 201210141733 A CN201210141733 A CN 201210141733A CN 102651859 A CN102651859 A CN 102651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hone number
device numbering
carrier network
nphl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17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1859B (zh
Inventor
迟永生
孔力
吕振通
滕佳欣
韦广林
王题
杨艳松
赫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17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1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1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1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其中方法包括: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批价控制设备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使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本发明既不需要构造新指令,也不需要在原有信令消息中增加新字段,从而避免对现有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Description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属于移动网号码携带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网的号码携带(Number Portability,简称:NP)业务是移动网电话网络的一项增值业务,办理了该号码携带业务的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原手机号码的前提下,转入到另一运管商的网络中,有时也称为携号转网业务。
在开展号码携带业务之前,负责对智能网预付费用户进行批价计费的批价控制设备,如:业务控制点(Service Control Point,简称:SCP)或业务接入控制点(Service Access Control Point,简称:SACP)仅根据被叫方手机号码中的号段值便可以识别出相应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例如,假设被叫方的手机号码为“135XXXXXXXX”,则根据其中的号段值可以识别出该被叫方手机号码归属于运营商M的网络,假设主叫方的手机号码为130XXXXXXXX,则根据其中的号段值可以识别出该被叫方手机号码归属于运营商L的网络。
在开展了号码携带业务之后,手机号码中的号段值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出运营商归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由SCP或SACP构造一条新指令,用于查询号码携带数据库(Number Portability Database,简称:NPDB),以便从NPDB来获取用户的运营商归属信息。
其中,NPDB是用于记录号码携带用户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在申请号码携带业务时,例如申请从运营商A携带到运营商B,则运营商A会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用户当前签约的运营商B等信息记录在NPDB中以供查询。然而,NPDB并不是专门为SCP或SACP而设计的,现有技术标准中并没有规定他们之间的信令交互流程,因此需要对现有的SCP或SACP的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方式二:在SCP或SACP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之间原有的信令消息中增加新字段来携带运营商归属信息从HLR间接获得运营商归属信息。
然而,这种方式仍然需要对现有的SCP/SACP和HLR的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用以在实现预付费业务时,使批价控制设备也能够识别出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其中包括:
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批价控制设备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使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批价控制设备,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其中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使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批价控制设备的运营商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属于运营商信令网的STP设备、NPHLR和HLR,其中:
所述STP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批价控制设备的查询消息时,如果该查询消息中携带的手机号码的号段值为不属于所述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外网号段,则向所述NP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如果该查询消息中携带的手机号码的号段值为属于所述运营商网络对应的本网号段,则向所述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所述NPHLR用于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如果查找成功,则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如果查找失败,则将该NPHLR自身的设备编号携带在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
所述HLR用于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并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
本发明在实现预付费业务时,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查询消息和响应消息,基于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手机的运营商归属,既不需要构造新指令,也不需要在原有信令消息中增加新字段,从而避免对现有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运营商网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识别模块1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所述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批价控制设备向本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
其中,所述批价控制设备例如可以为SACP或SCP;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是指所述批价控制设备归属的运营商网络;所述本运营商信令网是指本网运营商网络中负责进行信令处理的网络;所述手机号码是指被识别手机的号码;例如,当所述批价控制设备需要对主叫方手机进行批价之前,为了确定计费标准,就需要对被叫方手机的运营商归属进行识别,此时,本步骤中提到的手机号码是指被叫方手机的号码。
步骤200,所述本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其中,所述HLR是用于记录用户号段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归属位置信息的设备;所述NPHLR是用于记录申请号码携带业务后,从其他运营商网络携入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归属位置信息的设备;所述查询消息具体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MAP-ANY-TIME-INTERROGATION”消息;所述手机号码具体为移动用户国际ISDN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Number,简称:MSISDN),其中,ISDN表示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Digital Network)。
步骤300,所述批价控制设备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具体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MAP-ANY-TIME-INTERROGATION Response”消息;所述设备编号可能是NPHLR的设备编号、NPMSC的设备编号或MSC的设备编号。
以下通过方法实施例二,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批价控制设备向本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
具体内容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1,所述本运营商信令网中的信令转接点STP(Signaling TransferPoint)设备识别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当该号段值属于外网号段时,执行步骤210;当该号段值属于本网号段时,执行步骤220。
其中,所述本网号段是指本网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号段;所述外网号段是指其他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号段。例如,如果所述号段值为“133”,而本网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号段为“135~139”,则表明该号段值不属于本网号段,而属于外网号段;相反,如果所述号段值为“138”,则表明该号段值属于本网号段,而不属于外网号段。
步骤210,所述本运营商信令网络将所述查询消息转发给所述NPHLR,此后继续执行步骤211。
步骤211,接收到所述查询消息的NPHLR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制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如果查找成功,则执行步骤212,否则执行步骤213。
步骤212,所述NPHLR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此后继续执行步骤310。
其中,所述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作为已经携入本网的外网号段的手机的归属位置信息保存在所述NPHLR中;所述MSC一般是集成有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的设备。
步骤213,所述NPHLR将该NPHLR自身的设备编号携带在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此后继续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所述批价控制设备将所述NP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和所述NPHLR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当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和NPHLR均不相同时,执行步骤311,否则,执行步骤312。
其中,所述NPMSC是一种并不发挥MSC功能的虚拟MSC设备,现有技术中将曾经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但在申请号码携带业务后已经携出到外网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均登记到该NPMSC上,因此,如果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MSC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表明该外网号段的手机号码归属于外网运营商网络。
步骤311,所述批价控制设备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如果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NPMSC和NPHLR均不相同时,则表明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是所述手机在本网中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因此识别出所述手机已经携入本网。
步骤312,所述批价控制设备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不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如果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HLR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表明NPHLR在步骤211中没有成功查找到相应的手机号码,因此,说明外网号段的手机没有携入本网,从而不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如果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表明外网号段的手机曾经携入本网中,但后来又携出了本网,登录到外网的MSC上,因此仍然不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
不过,现有运营商在制定计费标准时,通常只区分本网和外网而不具体区别哪个外网,因此,只要批价控制设备能够别出手机号码不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便已经足以完成确定计费标准的工作。
步骤220,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络将所述查询消息转发给所述HLR,此后继续执行步骤221。
步骤221,接收到所述查询消息的HLR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制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并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此后继续执行步骤330。
其中,所述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作为本网号段的手机的归属位置信息保存在所述HLR中;所述MSC一般是集成有VLR的设备。由于所述手机号码是本网号段的手机号码,无论该手机是否携出了本网,所述HLR中都会保存与该手机号码相关的归属位置信息,因此,如果不考虑HLR的软硬件故障,正常情况下,该HLR都会查找成功。
步骤330,所述批价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MSC的设备编号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归属于本运营商网络。
具体地,当NPMSC针对不同的外网运营商网络具有不同的设备编号时,如果所述MSC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该NPMSC的设备编号所对应的外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其中,所述NPMSC本身虽然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然而,登记到该NPMSC上的本网号段的手机实际上已经携出到外网运营商网络。
现有技术中将曾经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但在申请号码携带业务后已经携出到外网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均登记到该NPMSC上,因此,如果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MSC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表明该本网号段的手机号码归属于外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表明该手机仍旧在本网运营商网络。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各种设备编号均可以采用七号信令编号的格式。
本实施例所述在实现预付费业务时,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查询消息和响应消息,基于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手机的运营商归属,既不需要构造新指令,也不需要在原有信令消息中增加新字段,从而避免对现有SCP/SACP和HLR的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图3为本发明所述运营商网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网络包括:批价控制设备10、属于运营商信令网20的STP设备21、NPHLR30和HLR40。为了便于说明,将本实施例所述运营商网络也称为本网运营商网络,将所述运营商信令网20也称为本网运营商信令网20,其工作原理如下:
批价控制设备10中的查询模块11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20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当该号段值属于外网号段时,本网运营商信令网20中的STP设备21向NPHLR30转发所述查询消息;当该号段值属于本网号段时,本网运营商信令网20向HLR40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NPHLR30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制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如果查找成功,则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经STP设备21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10,如果查找失败,则将该NPHLR30自身的设备编号携带在响应消息中经STP设备21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10;HLR40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制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并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经STP设备21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10。
此后,批价控制设备10中的识别模块12根据所述NPHLR30或HLR40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识别模块12通过比较单元1201将所述NPHLR30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和所述NPHLR30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当比较单元1201比较出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和NPHLR均不相同时,确定单元1202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否则,确定单元1202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不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另外,当所述HLR40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时,所述识别模块12根据该MSC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识别模块12通过比较单元1201将所述HLR40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和所述NPHLR30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如果所述MSC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则确认单元1202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外网运营商网络,具体地,当NPMSC针对不同的外网运营商网络具有不同的设备编号时,则确认单元1202可以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该NPMSC的设备编号所对应的外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
本实施例所述网络在实现预付费业务时,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查询消息和响应消息,基于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手机的运营商归属,既不需要构造新指令,也不需要在原有信令消息中增加新字段,从而避免对现有SCP/SACP和HLR的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额外改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批价控制设备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使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号段值发送所述查询消息包括:当所述号段值为不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外网号段时,向所述NP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运营商网络包括:
将所述NP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和所述NPHLR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当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和NPHLR均不相同时,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不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相同时,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该NPMSC的设备编号所对应的外网运营商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号段值发送所述查询消息包括:当所述号段值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对应的本网号段时,向所述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运营商网络包括:当所述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时,根据该MSC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归属于本运营商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MSC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包括:当所述MSC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的设备编号相同时,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该NPMSC的设备编号所对应的外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8.一种批价控制设备,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向本网运营商信令网发送携带有待识别手机的手机号码的查询消息,使所述本网运营商信令网根据所述手机号码的号段值向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HLR或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NPHLR或HLR回复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归属于本网运营商网络的NPMSC和所述NPHLR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确定单元,用于当比较单元比较出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设备编号与所述NPMSC和NPHLR均不相同时,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否则识别出所述手机号码不归属于所述本网运营商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时,根据该MSC的设备编号识别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归属于本运营商网络。
11.一种包含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批价控制设备的运营商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属于运营商信令网的STP设备、NPHLR和HLR,其中:
所述STP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批价控制设备的查询消息时,如果该查询消息中携带的手机号码的号段值为不属于所述运营商网络对应的外网号段,则向所述NP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如果该查询消息中携带的手机号码的号段值为属于所述运营商网络对应的本网号段,则向所述HLR转发所述查询消息;
所述NPHLR用于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如果查找成功,则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如果查找失败,则将该NPHLR自身的设备编号携带在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
所述HLR用于在已保存数据中查找所述手机号码,并将查找到的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当前登记的MSC的设备编号携带于响应消息中经所述STP设备回复给所述批价控制设备。
CN201210141733.8A 2012-05-09 2012-05-09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Active CN102651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733.8A CN102651859B (zh) 2012-05-09 2012-05-09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733.8A CN102651859B (zh) 2012-05-09 2012-05-09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1859A true CN102651859A (zh) 2012-08-29
CN102651859B CN102651859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69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1733.8A Active CN102651859B (zh) 2012-05-09 2012-05-09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18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18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充值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10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伪装电话号码的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004A (zh) * 2007-04-12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号码携带业务的计费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1282502A (zh) * 2007-04-04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号码携带用户的被叫方法
CN101389138A (zh) * 2008-10-31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移动号码携带业务时的呼叫方法
CN101656930A (zh) * 2008-08-20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携带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502A (zh) * 2007-04-04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号码携带用户的被叫方法
CN101035004A (zh) * 2007-04-12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号码携带业务的计费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1656930A (zh) * 2008-08-20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携带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389138A (zh) * 2008-10-31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移动号码携带业务时的呼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18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充值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1859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076C (zh) 远程sim卡替换和激活处理
CN102868998A (zh) 物联网业务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3874051A (zh) 物联网预置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26125B (zh) 一种漫游欢迎短信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40335831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ellular Network
CN103458004A (zh) 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变更方法和设备
CN1997222A (zh) 一卡多号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05228123A (zh) 移动终端用户在漫游地进行通信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06818A (zh) 一种统计gsm网络服务区中用户漫游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CN101247569B (zh) 下发消息的方法和系统、消息中心设备
CN104581690A (zh) 智能卡入网开通方法、空中写卡平台和智能卡
CN10710539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网元
CN103188660B (zh) 一种移动号码携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90157A (zh) 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2651859B (zh) 识别号码携带用户的运营商归属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CN101686462A (zh) 路由请求的发起方法和装置以及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43447B (zh) 一卡多号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及一卡多号平台
CN102131170A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系统、设备
EP2524531A1 (en) Method, network entit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ling subscription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625296A (zh) 检测sim卡复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625262A (zh) 来电提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75889A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87483A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网的定位业务实现方法及移动智能网系统
CN103686694A (zh) 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业务控制点及服务器
CN101151917A (zh) 运营商指示符的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