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7350A -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7350A
CN102647350A CN2012100933480A CN201210093348A CN102647350A CN 102647350 A CN102647350 A CN 102647350A CN 2012100933480 A CN2012100933480 A CN 2012100933480A CN 201210093348 A CN201210093348 A CN 201210093348A CN 102647350 A CN102647350 A CN 102647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number
user
switching chip
user por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3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文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33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7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7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或者,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

Description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交换机是局域网中重要的网络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的构成和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很相似,它有自己的CPU、内存、外部存储器FLASH、启动存储器以及重要的交换芯片和网络接口芯片,但与普通的计算机不同的是,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网络接口芯片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将数据包发送给系统的CPU,而是仅通过交换芯片进行存储和转发操作。在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芯片中,一般有8个、16个或24个交换芯片端口,但是由于硬件设计的物理限制,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发送和接收数据一般采用插槽的方式,根据硬件设计的不同,可以在每个插槽中设置4个、6个或8个用户端口,用户通过用户端口来实现与交换芯片端口的数据交换。因此,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存在交换芯片端口与用户端口之间进行转换的问题。
在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中,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实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的转换。例如,如下述表1所示:
Figure BDA0000149376180000021
表1
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中共有24个交换芯片端口,并且在以太网交换机的硬件设计中设置了6个槽位,因此每个槽位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个数为4个,即:24/6=4。其中,用户端口号采用“槽位号/序列号”的表示方法,例如,与槽位号1对应的4个用户端口号分别为:1/1、1/2、1/3和1/4。
在现有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中,当交换芯片端口号转换为用户端口号时,将交换芯片端口号除以每个槽位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个数,得到模和余数,则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为(模+1)/余数。例如,当交换芯片端口号13转换为用户端口时,将13除以4,模3余1,则交换芯片端口13对应的用户端口为4/1,即:(模+1)/余数=4/1。
当用户端口号转换为交换芯片端口号时,首先将用户端口号对应的槽位号减去1,然后乘以每个槽位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个数,再加上用户端口号对应的序列号,即可以得到该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例如,用户端口号3/2转换为交换芯片端口号时,计算(3-1)×4+2=10,即用户端口号3/2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为10。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在数值上相互依赖,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采用现有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则会导致在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过程中发生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
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或者,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
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将所述信号发送指令发送给查找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用于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将所述信号接收指令发送给所述查找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或者获取与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在数值上相互依赖的技术缺陷,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另外,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改进后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案,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和用户终端均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具体地,当交换芯片向用户终端发送信号发送指令时,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例如,交换芯片向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10。
步骤102: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在步骤101之前,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建立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例如,如下述表2所示:
Figure BDA0000149376180000051
表2
在本步骤中,根据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的交换芯片端口号,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例如,以太网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为10,在如表2所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交换芯片端口号10对应的用户端口号6/2。
图2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
在本步骤中,当用户终端向交换芯片发送信号接收指令时,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例如,用户终端向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6/1。
步骤202: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在本步骤中,根据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的用户端口号,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例如,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为6/1,在如表2所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用户端口号6/1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9。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程序实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的转换:
Figure BDA0000149376180000061
Figure BDA0000149376180000071
Figure BDA0000149376180000081
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或者获取与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在数值上相互依赖的技术缺陷,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另外,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便于普及。
图3为本发明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将所述信号发送指令发送给查找单元302;
所述查找单元302,用于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所述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将所述信号接收指令发送给所述查找单元302;
所述查找单元302,还用于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或者获取与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在数值上相互依赖的技术缺陷,可确保当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硬件连接顺序发生变化时,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之间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转换;另外,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便于普及。
图3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图1和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
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或者,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
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2.一种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以太网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发送的信号发送指令,所述信号发送指令中携带交换芯片端口号,将所述信号发送指令发送给查找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用于在预先建立的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对应的用户端口号;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接收指令,所述信号接收指令中携带用户端口号,将所述信号接收指令发送给所述查找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获得与所述用户端口号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号。
CN2012100933480A 2012-03-31 2012-03-31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647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33480A CN102647350A (zh) 2012-03-31 2012-03-31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33480A CN102647350A (zh) 2012-03-31 2012-03-31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7350A true CN102647350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33480A Pending CN102647350A (zh) 2012-03-31 2012-03-31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73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232A (zh) * 2014-08-04 2014-10-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下发acl规则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675A (zh) * 2003-04-15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端口之间进行隔离的方法
CN101179511A (zh) * 2007-11-27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网络地址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1217394A (zh) * 2007-12-29 2008-07-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槽位号配置方法、中心单板、业务单板、及通信系统
CN101697555A (zh) * 2009-11-12 2010-04-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lan id收敛转换的解决方法
CN102185775A (zh) * 2011-05-10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多端口以太网接口装置端口的方法和多端口以太网接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675A (zh) * 2003-04-15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端口之间进行隔离的方法
CN101179511A (zh) * 2007-11-27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网络地址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1217394A (zh) * 2007-12-29 2008-07-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槽位号配置方法、中心单板、业务单板、及通信系统
CN101697555A (zh) * 2009-11-12 2010-04-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lan id收敛转换的解决方法
CN102185775A (zh) * 2011-05-10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多端口以太网接口装置端口的方法和多端口以太网接口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232A (zh) * 2014-08-04 2014-10-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下发acl规则的方法
CN104125232B (zh) * 2014-08-04 2018-10-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下发acl规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6697B2 (en) Network-on-chip,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first switching node
CN105743757A (zh) Rs485通讯终端自由组网的方法
CN104467925A (zh) 一种双模蓝牙通信控制方法及其双模蓝牙通信转接装置
CN104079677A (zh) Rs485通讯端口地址的自动分配方法
WO2017128953A1 (zh) 服务器虚拟化网络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42900A (zh) 一种通信接口转换装置
WO2018058862A1 (zh) 一种基于spi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11152A (zh) 一种多主总线网络通讯实时交易数据交换实现方法
CN204291029U (zh) 一种物联网云网关
CN109067630A (zh) 一种串口数据通信链路分路协调控制装置
CN103220331B (zh) 一种发送大量图片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2647350A (zh) 交换芯片端口号与用户端口号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CN208128284U (zh) 一种基于s698pm的以太网转多路同步串口接口通讯设备
CN204291028U (zh) 一种物联网云网关
CN104464246A (zh) 一种远程抄表系统中的串口数据处理方法
US20170302319A1 (en)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herewith
CN208768087U (zh) 一种串口数据通信链路分路协调控制装置
CN202551085U (zh) 支持ieee 1588网络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的以太网交换机
CN205864522U (zh) 一种终端
CN101959323A (zh) 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自动增快传输方法
CN206611439U (zh) 一种接口转换设备及接口转换系统
CN205195734U (zh) 一种PCI Express交换机
CN205610950U (zh) 一种基于Thread的无线网关
CN201690471U (zh) 单向传输设备
CN203859747U (zh) 一种蓝牙通信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