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216A -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1216A
CN102641216A CN2012101173831A CN201210117383A CN102641216A CN 102641216 A CN102641216 A CN 102641216A CN 2012101173831 A CN2012101173831 A CN 2012101173831A CN 201210117383 A CN201210117383 A CN 201210117383A CN 102641216 A CN102641216 A CN 102641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paste
oral
lotion
foaming agent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73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亚红
刘勇
李华
谭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uguan Biological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uguan Biological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uguan Biological Pharma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uguan Biological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73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1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防酸抗敏原料作为牙膏膏体基质中水溶性原料添加,将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在最后加剩余的水定容的时候添加,各物质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占0.01-10.0%,所述的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包括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和花椒麻素:0.01%-0.5%,最后按照普通牙膏的均质、脱气和灌装工艺进行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可有效阻止病原体粘附于口腔粘膜细胞,中和病毒和外毒素,有效的预防口腔溃疡、龋齿、牙周病等系列口腔疾病,本发明产品长期使用,还可对人体全身系统免疫力提升有促进。

Description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多种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护理的产品,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已成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又让大家几乎没有时间走进牙医诊所进行必要的定期口腔护理,因此,一旦早期简单的口腔问题被忽视而演变成口腔疾病,带来的就会是更多的痛苦和担忧。
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牙痛、龋齿、口腔癌、牙髓病,舌病,唇病,唇裂,四环素牙,口腔念珠菌病等,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在中国,龋齿、牙周病和口腔溃疡是发病率最高的三种口腔疾病。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我国2005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调显示:每一百个5岁儿童中就有超过66人嘴里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88.1%,而65~74岁老年人的患龋率则高达98.4%。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和后两种疾病一样,龋齿也具有日常预防效果更好的特点。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常常是由于口腔不洁、牙菌斑、牙石堆集、食物嵌塞等引起。牙周病的表现, 多为牙龈常常流脓、牙齿松动、脱落, 它是造成咀嚼功能丧失的主要疾病。据全国的调查数据显示,80%-90%以上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牙周炎的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消除菌斑细菌及其引起的炎症是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手段。
而人一生中100%会有口腔溃疡,且90%的为复发性的,这种复发性口腔溃疡则与人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会造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
龋齿、牙周病和口腔溃疡三大口腔疾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日常生活中作好保健护理方可避免疾病的发作。口腔疾病需要重视日常护理,提高口腔免疫力,才能根本解决发病。口腔疾病频繁发作,也容易引起人体全身系统疾病的产生,经常使用专业的口腔保健护理产品,可以减少或者免除口腔疾病的发生。
市场上现有的口腔保健护理产品主要有牙膏、牙刷和漱口水三大类,其中牙膏是最主要的口腔保健护理产品。但是一般牙膏仅仅具有清洁牙齿和短期抑制口腔细菌、短期的消除口臭等作用,也有部分药用作用的牙膏,如可抑制牙龈出血的;抗过敏牙膏,可有效缓解敏感性牙齿的疼痛;还有一些美白功效的牙膏,可美白牙齿等等,但也只解决牙齿表面的问题,只能在牙齿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使用有效果,但不能避免这些牙齿问题的反复发作。
并且像牙膏、漱口水类的口腔保健产品,虽然配方各有不同,但一般为了达到清洁牙齿、抑制口腔有害菌群的作用,多添加广谱的化学抗抑菌产品,如三氯生、聚六亚甲基双胍(PHMG)等,虽然能广谱杀菌,但也会把口腔内的有益菌一并杀灭,势必会破坏口腔内的菌群生态平衡。刚刷完牙会短暂有效,但是过了几小时后,致病菌又会重新大量繁殖。而且,经常使用这种化学抗抑菌剂会使口腔内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牙膏也将没有抗牙周病或消除口臭的作用了。有的抗抑菌剂如三氯生遇水后易形成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防龋齿的牙膏中,比较有效的是含氟牙膏,但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容易引起氟牙症,特别对于儿童,连续使用2个月含氟牙膏,容易致使摄入高于供氟量标准的氟,这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甚大。含氟牙膏的长期应用,会引起致龋菌变异而产生耐氟菌株,该菌株不仅抗氟,而且致龋能力更强,造成龋齿加重。
并且使用这种含化学抗菌产品和氟化物的牙膏时候,应尽量避免吞服,但一般刷牙时,牙膏每次用量的15%-40%将被误吞咽,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目前市场上还比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口腔保健护理产品。所有的牙膏、漱口水产品基本都是针对牙齿和口腔清洁护理的,无法有效的针对口腔黏膜等其他部分护理。而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是远远大于牙齿相关问题的,一般人因为没有合适的口腔日常护理产品,也忽略了口腔黏膜等其他部位的护理,待到口腔黏膜并发作了,如,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唇炎、天疱疮、白斑等,往往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了,这些病又都是慢性疾病,很难根治,往往给发病人群带来很大的麻烦。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口腔保健产品都只能解决口腔表面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口腔疾病,近几年来,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对保健医疗的口腔护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类产品的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全面的口腔护理保健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其可代替普通牙膏,与普通牙膏使用方法一样,具有促进口腔黏膜修复、抗敏防酸、并对防治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和口臭等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固齿功能,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口腔免疫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作,继而促进人体全身系统免疫力的提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固齿护源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含有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所述的牙膏膏体基质中添加有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其中各物质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占0.01-10.0%,所述的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包括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和花椒麻素:0.01%-0.5%。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N-月桂酰甲胺乙酸钠和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以两种混合时,其配比为按1:1.5~1:2.5比例混合。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固齿护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生产过程中,复合防酸抗敏原料作为牙膏膏体基质中水溶性原料添加,将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在最后加剩余的水定容的时候添加,各物质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占0.01-10.0%,所述的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包括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和花椒麻素:0.01%-0.5%,最后按照普通牙膏的均质、脱气和灌装工艺进行即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N-月桂酰甲胺乙酸钠和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以两种混合时,其配比为按1:1.5~1:2.5比例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IgE和IgD五种免疫因子,能够防止发生局部感染;在防止菌血症方面起重要作用;能够中和毒素和病毒;能够抵抗寄生虫感染;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为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抗体是使机体能够抵抗侵入体内的病菌及毒素侵害的蛋白质),是人体对抗病毒和疾病的作战部队。特别是含量最多的IgG免疫因子,能促进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或受感染细胞的杀伤和破坏;当第二次与相同病原体接触时可与之发生凝集反应;
许多人的免疫功能异常都与免疫球蛋白不足有关,因而摄入免疫球蛋白成为调节机体免疫的极佳选择。
本发明添加高含量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活性免疫球蛋白通过口腔黏膜直接吸收,成功保护了免疫球蛋白免受胃蛋白酶和肠胰蛋白酶的破坏,同时,口腔唾液能激发初乳中胺基的同化过程,让身体各处的免疫器官复制出同样的免疫抗病因子,使免疫抗病能力成倍提高。         
本发明通过添加牛初乳免疫球蛋白,不仅直接提高人体口腔免疫力,更对人体全身机能的免疫力有促进提高的作用。
本发明在制备时为增加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在膏体中的保存时间,可将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用不溶于水且又不会损坏其活性的惰性薄膜材料包裹成细小的微胶囊颗粒,并均匀分布于牙膏膏体基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既可作为普通牙膏使用,发挥牙膏的通用功能,又通过特别添加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可在刷牙时,既可让其中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穿越口腔黏膜,被口腔所吸收,增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合成能力,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其所具有的针对黏膜局部抗感染的抗体,可有效阻止病原体粘附于口腔粘膜细胞,中和病毒和外毒素,有效的预防口腔溃疡、龋齿、牙周病等系列口腔疾病;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有较强的抑制上呼吸道感染 (URTI))作用,本发明通过在口腔内三分钟的使用,更能有效的增强人体对URTI的抵抗作用。本发明产品长期使用,还可对人体全身系统免疫力提升有促进;
本发明含有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还可有效调节口腔菌群,安全、长效的抑制口腔微生物中最重要的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并对变形链球菌有较好的抗黏附作用,可有效阻隔从根本上解决口臭、有效预防龋齿等;
本发明添加有含花椒麻素的复合抗敏防酸原料,通过花椒麻素一定的麻醉镇痛和抑菌作用,再结合复合材料中的钾盐作用于牙本质小管的神经末梢,通过干扰神经传导,阻断了神经细胞对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牙本质过敏症状、锶盐作用于暴露的牙本质小管 ,在牙小管内形成封闭栓,来帮助阻止由于受外界刺激后液体流动的改变,进而舒缓牙敏感等三重防酸抗敏作用,可有效的解决口腔过敏症状;
口腔过敏症状是由于人体内TH1和TH2细胞受过敏原刺激后,便会产生失衡,失衡后会刺激肥大细胞大量分泌组织氨,从而产生红肿发炎等现象。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可有效调节体内TH1及TH2细胞的平衡,由内而外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作用。本发明添加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可从内根本改善过敏症状,从而对含花椒麻素的复合抗敏防酸原料对牙齿起的防酸抗敏作用起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此说明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1、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的添加
按牙膏膏体基质的0.01%-10%(重量百分比)添加,可采用制剂原粉直接添加和采用微胶囊包裹两种方式在牙膏膏体基质生产过程中膏体基本制备完成、加水定容前添加,在加水定容时保持温度低于80℃下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的牙膏膏体即可;
为提高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活性的稳定性,最好采用微胶囊包裹技术。可采取适当的不溶于水、又不破坏蛋白质的惰性材料包裹。本发明采用常规聚苯烯酰胺与聚乙烯酰胺嵌段相连得到的惰性复合物作为包裹材料,其可食用,安全无毒;将牛初乳免疫球蛋白作为芯材制成直径为1~500μm的微胶囊。这种薄膜式的微胶囊可使得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活性的稳定性提高,从而延长固齿护源素的保存时间,并且还很易于被挤破,只需要轻微摩擦就会破裂,并释放出牛初乳免疫球蛋白而产生作用,可提高固齿护源素的使用效果。
2、复合防酸抗敏原料的添加
其各单一原料添加配比为(均为重量百分比):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花椒麻素:0.01%-0.5%,
在制备膏体基质时,可与膏体基质的水溶性原料混合后,用水溶解,然后按照牙膏膏体的制作方法制备即可。具体制备是:先将膏体基质的摩擦剂加入胶合剂、表面活性剂等,搅拌均匀;用部分水先溶解膏体配方中常用的甜味剂和硝酸钾、氯化锶或乙酸锶以及花椒麻素,搅拌均匀,然后将得到的溶液加入到膏体基质的保湿剂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先前已配制好的膏体基质的摩擦剂、胶合剂的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的香精辅料,搅拌均质,脱气,膏体制备完成。
3、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
牙膏膏体基质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同普通牙膏的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本发明中的膏体基质可选用含有0.3%-5%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经过筛选,月桂酰肌氨酸钠、N-月桂酰甲胺乙酸钠或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三种发泡剂对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活性的破坏性最小,将其中任一种发泡剂添加到膏体基质中,混合10分钟后、30分钟后、24小时后、30日后、60日后等不同时间,再测量免疫球蛋白的残余活性,始终保持在1:16以上;
并且如果选用两种以上发泡剂以1:1.5~1:2.5等比例混合使用,其对免疫球蛋白活性的破坏性更小,将其混合物添加到膏体基质中,混合10分钟后、30分钟后、24小时后、30日后、60日后等不同时间,再测量免疫球蛋白的残余活性,始终保持在1:12以上;
这几种发泡剂都是可食用级的,比较安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温和发泡剂,对本发明产品固牙护源素的免疫活性没有较大影响。              
实施例1
首先按下述比例取料:牛初乳免疫球蛋白:5%;硝酸钾:2%;氯化锶或乙酸锶:5%;花椒麻素:0.1%,以上各物质含量均为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牙膏膏体基质与现有技术的常用牙膏膏体基质基本相同:其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各物质百分比之后为100%):
保湿剂(山梨醇、甘油、聚乙二醇混合物,2:1:1比例混合):20%;
摩擦剂(水合二氧化硅):35%;
胶合剂(纤维素胶、黄原胶混合物,2:1比例混合):2%;
温和发泡剂(月桂酰肌氨酸钠):5%;
防腐剂(苯钾酸钠):0.5%;
甜味剂(阿斯巴甜):0.2%;
改良剂(二氧化钛):0.7%;
香精(薄荷香精):0.5%;
纯水:余量。
本发明的膏体基质与现有技术的常用牙膏膏体基质的区别在于不含三氯生,且特别采用了温和发泡剂。
制备工艺:先将胶合剂用少量水泡涨溶解,加入摩擦剂、温和发泡剂等,搅拌均匀;用部分水先溶解牙膏膏体配方中常用的甜味剂和硝酸钾、氯化锶或乙酸锶以及花椒麻素,搅拌均匀,然后将这种溶液加入到保湿剂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先前已配制好的膏体基质的摩擦剂和胶合剂的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的改良剂、防腐剂、香精等辅料,最后加入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再加纯水定容,搅拌均质,脱气,膏体制备完成,最后注入产品包装软管。
使用方法:每天早晚两次,象牙膏一样使用,并保证每次刷牙三分钟即可。
实施例2
按下述比例取料: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制剂:9.5%;硝酸钾:4.8%;氯化锶或乙酸锶:0.3%;花椒麻素:0.02%,以上均为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下述比例取料: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制剂:0.02%;硝酸钾:0.2%;氯化锶或乙酸锶:9.8%;花椒麻素:0.4%,以上均为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
其他同实施例1。
二、效果试验
1、防龋效果试验(针对实施例1)
为了验证上述固齿护源素的实际防龋效果,进行了人群防龋临床观察。
1.1固齿护源素对口腔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作用观察
无龋病志愿者41人,试验前要求2月内未曾系统使用含氟物防龋以及2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实验采取随机、对照和双盲方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1人,使用固齿护源素,对照组20人,使用普通牙膏。每天早晚各刷牙3分钟,取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舌面菌斑,以BHIS培养基为总厌氧菌培养基,以MSB培养基为变形链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48小时后,计算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及变形链球菌占总厌氧菌的百分率。每周取样一次,连续取样5次。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使用固齿护源素前、后变形链球菌占总厌氧菌的百分率
   组别周次 试验组 对照组
0                  56.75 52.04
1 42.98 47.04
2 38.39 46.54
3 30.46 43.78
4 20.15 40.25
     经统计学分析,使用固齿护源素1周后变形链球菌占总厌氧菌的百分率会下降 ,用 4周后变形链球菌占总厌氧菌的百分率则明显下降 。这表明固齿护源素对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具有特异性防龋功效。
 
1.2 固齿护源素对龋失补牙面数指标的影响观察
成年志愿者140人,试验前要求2月内未曾系统使用含氟物防龋以及2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或本发明产品。按照年龄、性别和龋失补牙数,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使用固齿护源素,对照组则使用普通牙膏,各组每天早晚各刷牙3分钟,采用国家龋病诊断标准进行检查,记录使用前、使用后6个月、使用后1年、使用2年后以及停用3个月的龋失补牙数(DMFT)。试验结果如下表2:
表2   固齿护源素使用前后的龋失补牙数
  n 使用前 使用6个月 使用1年 使用2年 停用3个月
实验组 70 1.61±0.242 1.74±0.236 1.87±0.245 1.91±0.221 1.96±0.235
对照组 70 1.59±0.238 1.69±0.244 2.45±0.223 2.56±0.243 2.64±0.237
     经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 ①使用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使用1及2年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明显降低(P〈0.05)。③在停用3个月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仍有明显降低(P〈0.05)。固齿护源素对于龋病的防治有着一定的疗效。
 
2、口腔溃疡防治效果试验(针对实施例1)
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8人,试验前全口洁治,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4人,每天使用固齿护源素,对照组64人,使用普通牙膏,各组每天早晚各刷牙3分钟,连续5-7天后,按照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RAU疗效评价试行标准”,进行检查评价,试验结果见下表3所示:
表3    固齿护源素使用后短期效果比较
组别 样本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试验组 64 11 36 17 73.43%
对照组 64 1 19 44 31.25%
经统计分析,使用固齿护源素后,口腔溃疡治愈有效率远远高于只用普通牙膏护理口腔,并显效和有效的样本数量也远远大于普通牙膏的,说明固齿护源素对口腔溃疡有明显的疗效作用。
再观察上述患者在半年内的复发情况,并计算复发率。试验结果见下表4所示:
               表4  固齿护源素使用后口腔溃疡复发情况比较
组别 样本数 半年复发例数 复发率(%)
试验组 64 28 43.75
对照组 64 60 93.75
数据显示,使用固齿护源素后,对于反复性口腔溃疡的复发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溃疡发作间隙时间,减少溃疡复发数目,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3、对牙周病致病菌抑菌效果试验(针对实施例1)
选择中等病情、症状相差不大的成人牙周病志愿者80人,试验前全口洁治,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人,使用固齿护源素,对照组40人,使用普通牙膏,各组每天早晚各刷牙3分钟。检取牙周带处的细菌培养牙周病主要致病菌,厌氧培养48小时,以第0周检出的菌落数为1(即100%),计算相对菌落数(每次检出的菌落数与初次菌落数的比例),每周取样,连续取样9次。   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相对菌落数变化(%)
Figure 604565DEST_PATH_IMAGE002
    经过统计学分析,使用固齿护源素刷牙后,牙周带处所能检出的主要致病菌落数明显下降,而普通牙膏的则无明显变化,实验表明,固齿护源素能明显抑制牙周病致病菌,可有效治疗牙周病,从根本上起到固齿、护龈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Claims (6)

1.固齿护源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含有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所述的牙膏膏体基质中添加有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其中各物质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占0.01-10.0%,所述的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包括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和花椒麻素:0.01%-0.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齿护源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N-月桂酰甲胺乙酸钠和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齿护源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以两种混合时,其配比为按1:1.5~1:2.5比例混合。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齿护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温和发泡剂的牙膏膏体基质生产过程中,复合防酸抗敏原料作为牙膏膏体基质中水溶性原料添加,将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在最后加剩余的水定容的时候添加,各物质占牙膏膏体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占0.01-10.0%,所述的复合抗敏防酸材料包括硝酸钾:0.1%-5%、氯化锶或乙酸锶:0.1%-10%和花椒麻素:0.01%-0.5%,最后按照普通牙膏的均质、脱气和灌装工艺进行即可。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齿护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N-月桂酰甲胺乙酸钠和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齿护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和发泡剂以两种混合时,其配比为按1:1.5~1:2.5比例混合。
CN2012101173831A 2012-04-20 2012-04-20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641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73831A CN102641216A (zh) 2012-04-20 2012-04-20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73831A CN102641216A (zh) 2012-04-20 2012-04-20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216A true CN102641216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73831A Pending CN102641216A (zh) 2012-04-20 2012-04-20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121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236A (zh) * 2001-08-02 2002-02-20 武汉金匙药业有限公司 制作抗—龋齿免疫球蛋白制剂的方法及制剂
CN1803190A (zh) * 2006-01-20 2006-07-19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IgY及钾盐、锶盐添加组合物的免疫抗过敏口腔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553A (zh) * 2006-07-27 2007-01-24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牙齿敏感证的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6878A (zh) * 2010-03-30 2010-06-30 天津天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药物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236A (zh) * 2001-08-02 2002-02-20 武汉金匙药业有限公司 制作抗—龋齿免疫球蛋白制剂的方法及制剂
CN1803190A (zh) * 2006-01-20 2006-07-19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IgY及钾盐、锶盐添加组合物的免疫抗过敏口腔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553A (zh) * 2006-07-27 2007-01-24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牙齿敏感证的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6878A (zh) * 2010-03-30 2010-06-30 天津天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药物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ibeiro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chlorhexidine in reducing levels of mutans streptococci in the oral cav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lkaya et al. Clinical effects of probiotics containing Bacillus species on gingiviti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ildebrandt et al. Maintaining mutans streptococci suppression: with xylitol chewing gum
Fung et al. Early childhood caries: a literature review
Witt et 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plaque effects of a novel, alcohol-free oral rinse with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Fine et al.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a triclosan/copolymer dentifrice on oral microorganisms in vivo
CN1980683B (zh) 使用乳酸杆菌减少牙龈出血和减轻口腔炎症
US9849310B2 (en) Dental appliance, oral care product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dental disease
Alves et al. Treatment protocol to control Streptococcus mutans level in an orthodontic patient with high caries risk
Pattnaik et al. Aloe vera mouthwashes can be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chemically formulated ones–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Dasanayake et al. Lack of effect of chlorhexidine varnish on Streptococcus mutans transmission and caries in mothers and children
Hajiahmadi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propolis and aloe vera, xylitol, and cpp‐acp gels on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lactobacillus in vitro
Steinberg et al. Dental drug-delivery devices: local and sustained-release applications
Waikhom et al.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of Nano Silver Fluoride Varnish in reducing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saliva and plaque biofilm when compared with Chlorhexidine and Sodium Fluoride Varnishes
van Maele et al. Effects of dental treatment and single application of a 40% chlorhexidine varnish on mutans streptococci in young children under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Dülgergil et al. Rural dentistry: Is it an imagination or obligation in community dental health education?
Rover et al. Role of Colgate Total toothpaste in helping control plaque and gingivitis
Türksel Dülgergil et al. Prevention of caries in children by preventive and operative dental care for mothers in rural Anatolia, Turkey
Massler Teen-age cariology
Razeghian-Jahromi et al. Effect of 8% arginine toothpaste on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N102641216A (zh) 固齿护源素及其制备方法
Chhabra et al. Chlorhexidine-A Review
Madléna The importance and possibilities of proper oral hygiene in orthodontic patients
CN107362112B (zh) 一种护龈愈合牙膏
Hailu et al. Dent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human tooth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pathogenic microbiota on the oral ca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