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122B -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122B
CN102640122B CN201180004477.1A CN201180004477A CN102640122B CN 102640122 B CN102640122 B CN 102640122B CN 201180004477 A CN201180004477 A CN 201180004477A CN 102640122 B CN102640122 B CN 102640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data
content
sequence number
continuous sequence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4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122A (zh
Inventor
川本琢二
岩田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0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1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播放器(内容检索装置)(4)将取得的第一元数据(连续序号100号)和存储单元中的与100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进行比较,若判断为不一致(S45,S46:否),则本次取得与连续序号99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并且,将取得的第一元数据与存储单元中的与100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进行比较,若判断为一致(S45,S46:是),则播放器(4)从服务器(8)取得与连续序号99号对应的内容并开始再现。

Description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服务器所管理的内容中通过与该服务器连接的播放器(内容检索装置的一种)检索期望的内容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应用了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方案的家庭网络的利用得到普及(非专利文献1)。
DLNA方案以规定设备间的相互连接的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非专利文献2)为核心。通过该方案,在由各种设备构成的家庭内网络的环境下,能够在设备间共有内容(越过设备的制造商的界限)。
例如,能够将保存在某服务器中的内容在播放器中再现。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LNA Overview and Vision Whitepaper 2007”、[online],[平成22年8月10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dlna.org/news/DLNA_white_paper.pdf>
非专利文献2:”Content Directory:2Service Template Version 1.01For UPnP TM Version1.0”,[online],[平成22年8月10日检索]、因特网<将URL:http://upnp.org/resources/upnpresources.zip解压缩后的文件夹upnpresources/standardizeddcps/MediaServer_2and Media Renderer_2内的UPnP-av-ContentDirectory-v2-Service-20060531.pdf>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DLNA方案中,规定了服务器对多个内容赋予连续序号(日文:通し番号)并管理。
 与该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从服务器传输至播放器,播放器对服务器指
定应该再现的内容时,使用该连续序号。
但是,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在服务器和播放器之间通常不是实时地同步,所以在服务器侧更新的信息尚未传达到的播放器,有时无法取得与尝试取得的内容一致的内容。
这样的问题不限于依存于DLNA的环境下,在以下的网络环境下也可能同样发生,该网络环境连接有服务器和内容检索装置,该服务器对内容赋予不恒定的连续序号并进行管理,该内容检索装置与该服务器连接,对内容进行检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以对每个内容赋予连续序号并进行管理的服务器为对象来检索内容的内容物检索装置中,对内容的取得进行支援。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内容检索装置的特征在于,对于每个内容,使用连续序号从服务器检索内容,该服务器具备第一数据库,该第一数据库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该内容检索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存储与所述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同步单元,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接受单元,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以及判断单元,每当取得第一元数据时,比较该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的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所述内容检索装置还具备:内容取得单元,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基于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的比较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再现单元,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
发明的效果 
在服务器以连续序号来管理的多个第一元数据中,有内容的删除(第一元数据的删除)时,将删除的内容的后方的内容的连续序号向前顺移,有内容的追加(第一元数据的追加)时,将追加的内容的后方的内容的连续序号向后顺移。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容检索装置,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取得的第一元数据由于连续序号的顺移程度,能够与元数据取得单元当初尝试取得的内容的第一元数据一致。因此,能够对当初指定的内容的取得进行支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户A的自宅1的家庭网络2的图。
图2是播放器4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将服务器8所保有的内容在播放器4中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于1个第一元数据的删除(内容的删除)而将以后的第一元数据的连续序号向前顺移的示意的图。
图6是表示播放器4、服务器8中的时序图。
图7是播放器4和服务器8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元数据存储部56的存储内容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将服务器8所保有的内容在播放器4中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由于1个第一元数据的删除(内容的删除)而将以后的第一元数据的连续序号向后顺移的示意的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中使用的连续序号的决定方法的图。
图12是表示在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中使用的连续序号的决定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将用户希望视听的内容的连续序号100的第一元数据删除的示意的图。
图14是表示与播放器4中的通知有关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播放器4、服务器8中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用户A的自宅1内形成有由播放器4、播放器6及服务器8参加的家庭网络2。
播放器4、6在DLNA方案中被称为数字媒体播放器(DMP:Degital Media Player)。
服务器8在该DLNA方案中被称为数字媒体服务器(DMS:Degital Media Server)。
各器件例如,播放器4通过数字电视机来实现,播放器6通过便携终端来实现,服务器8通过蓝光光盘刻录机来实现。
各器件4、6、8与一般的DLNA对应设备同样,基于DLNA方案(及UPnP)进行动作。
即,器件的发现和功能的掌握使用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 Protocol),内容的元信息的交换使用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内容的收发使用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此外,以下所称的内容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运动图像形式的内容。
在该家庭网络2中,将服务器8所储存的大量内容之中的1个内容在播放器4中再现的正常的流程如以下的(1)~(7)所示。
(1)播放器4取得服务器8所储存的内容的列表。
(2)播放器4将取得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器17a上,供用户A阅览。
(3)播放器4接受由用户A从列表中指定的内容的连续序号。
(4)播放器4使用接受的内容的连续序号,从服务器8取得与该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元数据)。
(5)播放器4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与自机所存储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并判断是否一致。
(6)播放器4在判断为一致时,对服务器8请求与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的取得。
(7)播放器4从取得的URI所示的资源(Resource)中取得内容,并在显示器17a上再现。
在此,如果播放器4所存储的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和服务器8所存储的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实时地同步,则上述(5)的判断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而且,播放器4通常仅在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例如播放器4的电源接入这样的条件)时,从服务器取得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因此,即使在服务器8侧有内容的追加或删除,该更新内容反映到播放器4侧也需要时间(播放器4所存储的与上述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和服务器8已经存储的信息相比,可能是尚未更新的较旧的信息)。由于这样的背景,有时(5)的判断结果为不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谋求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播放器4所接受的内容的取得。
图2是播放器4的功能框图。
播放器4具备:同步部12、存储部14、U/I(用户接口)部16、元数据取得部18、判断部20、内容取得部22、内容再现部24。
同步部12对服务器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从服务器接收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并将接收的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存储到存储部14(例如由闪存器构成)中。
此外,若在存储部14中已经存储了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则同步部12基于接收的连续序号及第一元数据的信息,进行更新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的同步处理。
图3表示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的例。
在图3的例中,存储部14存储“连续序号”30和每个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32。
第一元数据32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包括“标题”32a、“类别”32b、“艺术家”32c的项目。
返回图2继续说明功能块。
U/I部16充当用户接口,在显示器17a上显示基于由同步部12接收的第一元数据的内容的列表,或通过遥控器17b接受从显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内容的指定。另外,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内容的指定的接受以接受内容的连续序号的方式来进行。
元数据取得部18对服务器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U/I部16接受了指定的连续序号(或位于接受的连续序号的前后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
如后述,服务器8所管理的元数据有大量的项目,但是在元数据取得部18中,仅从该大量项目中取得标题、类别、艺术家这三者。另外,该取得通过将指定标题、类别、艺术家这一意思的信息包含在上述浏览请求中来实现。
判断部20比较由元数据取得部18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存储部14中的与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
内容取得部22从服务器8取得与判断部20判断为一致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具体地说,对服务器8请求与连续序号对应的URI的取得,从取得的URI所示的资源(Resource)中取得内容。
内容再现部24将内容接收部22接收的内容在显示器17a上再现。
接着,参照图4,说明将服务器8所保有的内容在播放器4中再现的动作的流程。
首先,同步部12对服务器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从服务器8接收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基于接收的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进行更新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的同步处理(S41)。
接着,U/I部16基于同步部12接收的第一元数据,将内容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器17a上(S42)。
然后,U/I部16从显示的列表中通过遥控器17b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S43)。
该步骤S42、S43的处理可以使用一般的方法,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将由标题、类别及艺术家(参照图3)构成的列表的事项一览显示,从显示的事项中接受一个事项,然后参照存储部14,从而确定接受的事项的连续序号。另外,只要是能够在播放器4侧确定连续序号的方法即可,不必须设为能够由用户识别连续序号。
接着,元数据取得部18对服务器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取得与指定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S44)。
接着,判断部20比较在步骤S44中已经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存储部14 中的在步骤S43接受的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S45)。
如果一致(S46:是),则内容取得部22取得与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内容再现部24将取得的内容再现(S48)。
如果不一致(S46:否),则元数据取得部18取得到此为止取得的连续序号的前后的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S47)。
然后,基于取得的第一元数据,重复由判断部20进行的比较和判断的步骤S45、S46。
根据在图4中说明的流程,即使在元数据取得部18的第1次取得(S44)中未能取得用户希望再现的内容,在第二次以后的取得(S47)中也能够对该内容的取得进行支援。
接着,参照图5~图6,举出具体的例进一步说明。
图5是表示通过第一元数据的删除(内容的删除),将与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向前顺移的示意的图。
如该图5所示,从在步骤S41中接收并存储到存储部14中时起,到步骤S45的比较为止的期间,若在服务器8中删除连续序号99的内容,则伴随着该删除,该内容的第一元数据被删除,原来100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向前顺移1位。
在步骤S45的时点,该顺移尚未反映到播放器4的存储部14中,所以播放器4的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即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和与服务器8中已经管理的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出现差异。
例如,在播放器4侧,连续序号100的内容是标题“DEF”(参照图3)的内容,在服务器8侧,连续序号100的内容是原来101号的标题“GHI”的内容。
图6是在发生了这样的不一致的状况下,播放器4接受连续序号100的内容的指定的情况的时序图。
图6中的步骤号码与图4对应,所以重复的部分简单说明。
首先,由播放器4的同步部12从服务器8接收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S41),显示基于接收的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的列表(S42),从显示的列表中接受连续序号100的内容即标题“DEF”的内容(S43:100号)。
接着,元数据取得部18对服务器8发行浏览请求(100号),从而取 得与连续序号100对应的第一元数据(S44)。
判断部20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存储部14中的与连续序号100对应的第一元数据(S45)。该比较是比较第一元数据的各项目彼此,仅在所有项目彼此一致时,最终判断为一致。
如上所述,在服务器8侧,连续序号100的内容是包含原来的101号的标题“GHI”的第一元数据,所以比较这两者的项目如下。
·取得的连续序号100的第一元数据
标题“DEF”、类别“sports”、艺术家“bbb”
·存储部14中存储的连续序号100的第一元数据
标题“ABC”、类别“drama”、艺术家“aaa”
这样,标题、类别及艺术家都不同,所以判断部20判断为不一致(S46:否)。
接着,元数据取得部18取得与到此为止取得的连续序号100的前1位号码、即连续序号99对应的第一元数据(S47:99号)
判断部20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存储部14中的与连续序号100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在服务器8侧,连续序号99的第一元数据是原来100号的第一元数据,所以比较这两者的项目如下。
·取得的连续序号99的第一元数据
标题“ABC”、类别“drama”、艺术家“aaa”
·存储部14中存储的连续序号100的第一元数据
标题“ABC”、类别“drama”、艺术家“aaa”
标题、类别及艺术家全部一致,所以判断部20判断为一致(S46:是)。
接着,内容取得部22对服务器8发行内容请求(URI),从而取得与连续序号99对应的内容的URI。另外,该URI中有时包含例如http://exa mple.com/contents99.mp4等表示连续序号99号的信息。
取得URI后,内容再现部24使用取得的URI来进行内容请求(流),使用接收的流来开始再现(S48)。
如以上说明,在图6的例中,实现了即使在播放器4和服务器8中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出现差异,也能够取得用户所希望的内容。
另外,同步部12对进行同步处理的触发条件进行调整等,若在播放器 4和服务器8之间增大与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的同步频度,则这样的差异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并且,尤其是,若服务器8所管理的内容的数量增多,则导致同步所需要的处理负荷的増大,所以也存在极限。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贡献于这样的同步所需要的负荷的减轻。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播放器4和服务器8间的信息的交换能够维持基于DLNA方案的方法,尤其是不必变更服务器8侧的规格,就能够对播放器4的内容的取得进行支援。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播放器限定应该存储的元数据,从而实现播放器的存储容量的节约。
即,近年来,伴随着服务器侧的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服务器所管理的内容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各个内容的元数据的尺寸并不太大(例如1kB左右),但是内容的个数为数万个时,与各个内容对应的数万个元数据的总容量成为无法忽视的大小(例如数十MB左右)。
因此,如果在播放器侧也原样保持该服务器侧所管理的元数据,则可能压迫播放器侧的存储容量。
在此,在实施方式2中,在播放器中,通过限定应该存储的元数据,来实现存储容量的节约。
图7是实施方式2的播放器4和服务器8的功能框图。在图7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功能块赋予相同的符号。
播放器4的元数据取得部48除第一元数据外,还从服务器8取得表示内容的再现格式的第二元数据。该第二元数据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内容再现部24使用该第二元数据所示的再现格式进行再现。
服务器8具备元数据发送部52、内容发送部54、元数据存储部56、内容存储部58及控制部60。
元数据发送部52根据播放器4的同步部12或元数据取得部48的请求,发送存储在元数据存储部56中的第一元数据或第二元数据。
内容发送部54根据播放器4的内容取得部22或内容再现部24的请求,发送存储在内容存储部58中的内容的URI或内容。
控制部60具有对各部进行管理或控制的功能。
图8是表示元数据存储部56的存储内容的例的图。
在图8的例中,元数据存储部56存储“连续序号”30和每个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32及第二元数据34。
第一元数据32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包含“标题”32a、“类别”32b、“艺术家”32c这3个项目。
第二元数据34表示内容的再现格式,包含以下6个项目:用于识别内容的资源的“内容URI”34a、作为内容的再现列表的“播放列表URI”34b、表示快进或后退等特殊再现的限制的有无等的规格的“特殊再现信息”34c、表示编译码器或比特率等的“解码信息”34d、作为引导内容的再现的信息的“导航信息”34e、与从上次停止再现的位置开始再现的重开功能有关的“重开信息”34f。
接着,参照图9,说明将服务器8所保有的内容在播放器4中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另外,在图9中,与图4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号码并省略说明。
首先,播放器4的元数据取得部4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从服务器8的元数据存储部56接收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基于接收的连续序号和第一元数据,进行更新存储部14的存储内容的同步处理(S91)。
然后,U/I部16接受连续序号的指定后(S43),元数据取得部48发行浏览请求,从而从服务器8的元数据存储部56取得与指定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及第二元数据。
第一元数据彼此的比较(S45)后,若判定为一致(S46:是),则内容取得部22取得与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内容再现部24按照与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二元数据所示的再现格式进行再现(S98)。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步骤S91、S94所示,将同步部12接收的第一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能够节约不将第二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的存储部14的容量。
例如,服务器8管理数万个音频内容时,元数据存储部56(参照图8)的元数据的总容量有时到达75MB。通过使第二元数据不与存储部14同步,能够将元数据的容量减少为大约25MB左右。
另外,总之只要能够确保存储部14的空闲容量即可,所以也可以是, 在步骤S91中,由同步部12全部接收包含第二元数据的元数据,然后在同步部12中,从接收的元数据中仅将第二元数据部分过滤后,存储到存储部14中。
该过滤可以使用白名单方式或黑名单方式等一般的方法。
<补充1>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也可以通过用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与其关联或附随的目的的各种形态来实施,例如也可以是以下结构。
(1)在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中使用的连续序号的决定方法
在实施方式1的图6的例中,说明了与服务器8侧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向前顺移,相反,若在服务器8中追加内容,则第一元数据有时也向后顺移。
即,如图10所示,在服务器8中,在连续序号99号和100号的第一元数据之间,若追加1个新的第一元数据,则伴随着该追加,原来100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向后顺移1位。
这样,对应于图5或图10这样的各种连续序号的顺移方法,在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中使用的连续序号的决定方法可以想到各种方法。
以下参照图11,说明在接受的连续序号为100号的情况下的这些各种方法。
(a):如实施方式1的图6所示,使用按照连续序号100号→99号→98号→97号的顺序接受的、100号之前的连续序号,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图11(a))。
(b):与(a)同样地,使用按照连续序号100号→99号→98号→97号的顺序接受的、之前的连续序号,连续序号到达最初的1号后,使用101号→102号→103号这样的、100号之后的连续序号,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图11(b))。
(c):与(a)相反,使用按照连续序号100号→101号→102号→103号的顺序接受的、100号之后的连续序号,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图11(c))。
(d):与(a)同样地使用之前的连续序号,但是像连续序号100号→95 号~99号→90号~94号这样,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以5个为单位指定连续序号,将5个元数据一并取得(图11(d))。另外,不限于5个,也可以是10个等其他任意的数量。
(e):按照连续序号100号→95号~99号及101号~105号→90号~94号及106号~110号的顺序,第二次以后的取得为一并取得连续序号前后5个的元数据(图12(e))。
(2)切断第一元数据的取得的重复的条件
在图4的流程中,进行重复直到步骤S45~S47(图4)判断为一致(S46:是),但即使未判断为一致,在中途切断也可以。这是因为,如果由服务器8侧管理的连续序号的数量较多,则重复过长,使用户等待,而且若连续序号从接受的连续序号偏离,则第一元数据一致的可能性变低。
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45~S47中取得的元数据到达一定个数(例如100个)时、或者步骤S45~S47的处理从开始起到达一定时间(例如5秒)时等切断。
此外,如图13所示,从在步骤S41中接收并存储到存储部14中时起、到步骤S45的比较为止的期间中,有时通过在服务器8中删除连续序号100号的内容,将该内容的第一元数据删除。
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与图4的流程并行地,在判断部20中进行图14所示的处理。
即,判断部20每当取得第一元数据,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存储部14的(N-1)号、N号及(N+1)号的第一元数据,并判断是否一致(S141)。
然后,在重复了步骤S141的判断的结果中,即使不存在使用了在存储部14上接受的连续序号(N号,N为2以上的整数)的比较的一致,如果存在使用了在存储部14上接受的连续序号之前的连续序号(N-1号)及后面的连续序号(N+1号)的比较的一致(S142:是),则通知在服务器上不存在与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这一意思(S143)。进而,判断部20中止由元数据取得部18进行的取得(S144)。
使用图15说明具体例,即使存在使用了播放器4的存储部14中的连续序号101号和99号的比较的一致,但是不存在使用了100号的比较,所以推定为与连续序号100号对应的内容在服务器8上不存在。因此,通过 将这一意思立即通知给用户,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此外,通过在该时点中止由取得部18进行的元数据的取得,能够避免将会徒劳结束的以后的取得。
(3)排序基准
服务器8所管理的内容的第一元数据通常按照排序基准(criteria)排列并赋予连续序号。该排序基准有内容的名称、内容的比例、内容的制作日期时间、或内容的追加日期时间等,基于用户设定等来规定。
基于该排序基准,能够将上面的(1)的(a)~(e)中说明的第二次以后的取得所使用的连续序号的决定方法最优化。
例如,如果排序基准按照内容的追加日期时间以升序排列,则即使第一元数据的连续序号向前顺移,也难以考虑向后顺移(新追加的数据的追加日期时间是最新的,所以应该成为末尾的连续序号)。因此,这种情况下,优选采用上述的(1)的(c)的方法。
相反,如果排序基准按照内容的追加日期时间以降序排列,则可以采用(1)的(a)的方法。
(4)文件夹
虽然在实施方式中未详细说明,同步部12也可以接收与服务器8管理的内容所被保存的文件夹有关的信息。
并且,可以将与接收的文件夹有关的信息显示在U/I部16上,或者利用内容检索的限定条件。
此外,元数据取得部18除了连续序号之外,也可以指定文件夹(例如指定video/my_favorites/2010/05这样的文件夹内的100号)而取得元数据。
(5)第一元数据
在实施方式1等中,将“标题”、“类别”、“艺术家”这3个作为第一元数据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总之,只要是供用户进行内容的检索的元数据即可,可以使用非专利文献2的P125以后记载的、演员(actor)、作者(author)、制作人(producer)、发行人(publisher)、说明(description)、章节号码(episodeNumber)等。
第一元数据是向用户显示而成为内容检索的线索的内容物,所以也可以称为“检索用元数据”。
此外,在步骤S45的比较中,不一定要全部使用取得的第一元数据的项目,也可以使用一部分。
而且,如果项目过少,则一致判断的精度降低(例如类别相同而内容物不同的内容很可能较多),需要一定程度地增加用于一致判断的第一元数据的项目的数量。
(6)第二元数据
在实施方式2中,将图8的“内容URI”34a等6个作为第二元数据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总之,只要是用于内容的再现的元数据即可,可以使用非专利文献2的P121记载的、再现时间的长度(duration)、声音的采样频率(sample Frequency)、解析度(resolution)、颜色深度(color Depth)等。
第二元数据表示内容的再现格式,所以也可以称为“再现用元数据”。
(7)向用户的通知
在图15的例中,步骤S143的通知是通过由判断部20经由U/I部16在显示器17a上显示“内容『DEF』好像已经从服务器删除”的消息来进行的。另外,通知只要是用户能够识别的方式即可,不限于显示,也可以是通过声音进行的通知。
此外,在图14的流程中,对步骤S143、S144的顺序不做限制,也可以将步骤S143、S144的某一个步骤跳过。
(8)内容检索装置
在图2中,播放器4的U/I部16从遥控器17b接受连续序号的指定,但是不限于遥控器,也可以从鼠标或操作按钮等任意的输入接口来接受。此外,图2中将作为播放器4的主要部分的内容检索装置100以点划线表示。
(9)内容的形式
在实施方式中,将内容作为运动图像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运动图像,也可以将实施方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音频(声音)的内容或图像的内容。
(10)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
在实施方式中,将播放器4的电源接入作为触发条件,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将达到预先确定的日程表的日期时间作为触发条件,也可以将用户指示作为触发条件。
进而,也可以将步骤S42(图4)的列表显示的紧之前作为触发条件。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3的接受之前的期间,与服务器8所管理的连续序号有关的信息可能会发生变化。
(11)程序
可以将由程序代码构成的控制程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或者经由各种通信路来流通并颁布,该控制程序用于使各种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器、及使与该处理器连接的各种电路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作等。
在这样的记录介质中,有IC卡、硬盘、光盘、软盘、ROM等非易失性(not-transitory)记录介质。
流通并颁布的控制程序通过存储在能够由处理器读取的存储器等中来供利用,通过该处理器执行该控制程序,实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种功能。
(12)LSI
图2等各功能块可以采用作为集成电路的LSI。可以将其单独地1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1芯片化。在此,采用的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特级LSI。
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LSI制造后,也可以利用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将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再构成的可重组处理器。进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如果出现了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
<补充2>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形态。
(1)实施方式的内容检索装置的特征为,对于每个内容,使用连续序号从服务器检索内容,该服务器具备第一数据库,该第一数据库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该内容检索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存储与所述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同步单元,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接受单元,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以及判断单元,每当取得第一元数据时,比较该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的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所述内容检索装置还具备:内容取得单元,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基于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的比较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再现单元,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
(2)也可以是,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在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一致之前,作为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使用与之前的取得所使用的连续序号不同的号码来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
(3)也可以是,在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
每当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第一元数据,所述判断单元分别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N号及(N+1号)的第一元数据,并判断是否一致,由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进行判断的结果,若尽管所述判断单元未进行使用了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库中的N号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但进行了使用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库中的(N-1)号及(N+1)号各自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则中止由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进行的以后的取得。
根据该结构,有助于减轻与元数据的取得有关的处理。
(4)也可以是,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每当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了第一元数据,所述判断单元分别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N号及(N+1号)的第一元数据,并判断是否一致,所述 内容检索装置具备通知单元,由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进行判断的结果,若尽管所述判断单元未进行使用了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库中的N号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但进行了使用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库中的(N-1)号及(N+1)号各自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时,将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N号对应的内容这一意思通知给所述用户。
根据该结构,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5)也可以是,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号取得第一元数据,基于取得的第一元数据的判断被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1)号取得第一元数据,基于取得的第一元数据的判断被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2)号取得第一元数据,以后,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像(N-3)号、(N-4)号、...、这样,使用将号码一个一个地向前错移的连续序号来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直到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一致。
(6)也可以是,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内容取得单元所使用的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是(N-1)号。
(7)也可以是,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内容取得单元所使用的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是(N-1)号及(N+1)号。
(8)也可以是,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通过对所述服务器发送基于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方案的浏览请求,进行所述取得。
(9)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数据库对于每个所述内容,将所述连续序号、所述第一元数据及表示内容的再现格式的第二元数据建立关联,所述第二数据库对于每个所述内容,将所述连续序号及所述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所述同步单元将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的所述连续序号及所述第一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但不将所述第二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除了所述第一元数据之外,还取得所述第二元数据,所述再现单元基于由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并与该内容对应的第二元数据所示的再现格式,将所述内容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再现。
(10)实施方式的内容检索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存储步骤,对于服务器所具备的每个内容,将与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存储在存储单元中,该第一数据库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同步步骤,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接受步骤,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元数据取得步骤,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第一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周边元数据取得步骤,若判断为不一致,则对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第二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内容取得步骤,由所述第二判断步骤判断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再现步骤,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步骤取得的内容。
(11)实施方式的程序,用于使内容检索装置进行检索内容的检索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存储步骤,对于服务器所具备的每个内容,将与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存储在存储单元中,该第一数据库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同步步骤,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接受步骤,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元数据取得步骤,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第一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周边元数据取得步骤,若判断为不一致,则对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第二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内容取得步骤,由所 述第二判断步骤判断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再现步骤,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步骤取得的内容。
工业实用性
有助于提高内容检索装置中的内容检索的准确度。
符号的说明
4播放器
8服务器
12同步部
14存储部
16U/I部
18元数据取得部
20判断部
22内容取得部
24内容再现部
30连续序号
32第一元数据
34第二元数据
48元数据取得部
56元数据存储部 

Claims (10)

1.一种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容检索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存储与服务器所具备的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对于每个内容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
同步单元,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
接受单元,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
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以及
判断单元,每当取得第一元数据时,比较该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
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的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
所述内容检索装置还具备:
内容取得单元,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基于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的第一元数据的比较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
再现单元,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
所述服务器所具备的第一数据库中,在有与某一个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的追加时,将与该连续序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的连续序号向后顺移一个,在有与某一个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的删除时,将与该连续序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的连续序号向前顺移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在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一致之前,使用与之前的取得所使用的连续序号不同的号码作为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来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
每当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第一元数据,所述判断单元将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分别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N号及N+1号的第一元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一致,
由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进行判断的结果,若所述判断单元未进行使用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号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但进行了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及N+1号各自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则中止由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进行的以后的取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每当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了第一元数据,所述判断单元分别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N号及N+1号的第一元数据,并判断是否一致,
所述内容检索装置具备通知单元,由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进行判断的结果,若所述判断单元未进行使用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号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但进行了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N-1号及N+1号各自的第一元数据的一致的判断时,将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N号对应的内容这一意思通知给所述用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号取得第一元数据,
基于取得的第一元数据进行的判断中被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1号取得第一元数据,
基于取得的第一元数据进行的判断中被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不一致时,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N-2号取得第一元数据,
以后,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使用像N-3号、N-4号、...、这样将号码一个一个地向前顺移的连续序号来重复第一元数据的取得,直到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内容取得单元所使用的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是N-1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连续序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是N号的情况下,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内容取得单元所使用的所述周边的连续序号是N-1号及N+1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通过对所述服务器发送基于DLNA方案的浏览请求,进行所述取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库对于每个所述内容,将所述连续序号、所述第一元数据及表示内容的再现格式的第二元数据建立关联,
所述第二数据库对于每个所述内容,将所述连续序号及所述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
所述同步单元将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的所述连续序号及所述第一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但不将所述第二元数据作为同步的对象,
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除了所述第一元数据之外,还取得所述第二元数据,
所述再现单元将所述内容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基于由所述元数据取得单元取得、并与该内容对应的第二元数据所示的再现格式进行再现。
10.一种内容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
存储步骤,将与服务器所具备的第一数据库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存储在存储单元中,该第一数据库对于每个内容将连续序号和用于说明内容的内容物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
同步步骤,满足与同步有关的触发条件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库的信息,基于接收的信息,使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物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物同步;
接受步骤,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连续序号之中,从用户接受一个连续序号的指定;
元数据取得步骤,使用接受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第一元数据;
第一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
周边元数据取得步骤,若判断为不一致,则对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使用周边的连续序号,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元数据;
第二判断步骤,比较取得的第一元数据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接受的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这两者,并判断是否一致;
内容取得步骤,由所述第二判断步骤判断为一致时,从所述服务器取得与该周边的连续序号对应的内容;以及
再现步骤,再现由所述内容取得步骤取得的内容,
所述服务器所具备的第一数据库中,在有与某一个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的追加时,将与该连续序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的连续序号向后顺移一个,在有与某一个连续序号对应的第一元数据的删除时,将与该连续序号以后的第一元数据建立关联的连续序号向前顺移一个。
CN201180004477.1A 2010-09-06 2011-08-10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9126 2010-09-06
JP2010199126 2010-09-06
PCT/JP2011/004517 WO2012032711A1 (ja) 2010-09-06 2011-08-10 コンテンツ検索装置、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122A CN102640122A (zh) 2012-08-15
CN102640122B true CN102640122B (zh) 2015-10-21

Family

ID=4581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4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122B (zh) 2010-09-06 2011-08-10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88633B2 (zh)
JP (1) JP5816852B2 (zh)
CN (1) CN102640122B (zh)
WO (1) WO20120327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0086B2 (en) * 2018-09-25 2021-08-24 Wandisco,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real-time checking of data consistency in a distributed heterogenous stora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3700B1 (ko) * 1986-02-14 1994-04-27 가부시기가이샤 히다찌세이사꾸쇼 검색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30093551A1 (en) * 2001-10-17 2003-05-15 Graham Taylor Adaptive software interface
US8108483B2 (en) * 2004-01-30 2012-01-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nsistent user namespace on networked devices
JP4643164B2 (ja) * 2004-03-29 2011-03-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US20060230183A1 (en) 2005-04-07 2006-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with a collection of home devices
JP2007122643A (ja) * 2005-10-31 2007-05-17 Toshiba Corp データ検索システム、メタデータ同期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検索装置
US7529780B1 (en) * 2005-12-30 2009-05-05 Google Inc. Conflict management during data object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US20080005195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rsioning synchronization for mass p2p file sharing
US7725431B2 (en) * 2006-06-30 2010-05-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and storage of metadata
JP4905073B2 (ja) 2006-11-13 2012-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情報送信装置、デジタル情報受信装置、デジタル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ジタル情報送信方法、デジタル情報送受信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情報受信方法
JP2008134966A (ja) * 2006-11-29 2008-06-12 Sony Corp データ管理サーバ、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98626B2 (ja) * 2007-10-17 2013-09-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家電機器、コンテンツ/メタデータの同期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90327288A1 (en) * 2008-06-29 2009-12-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ent enumeration techniques for portable devices
JP2010103622A (ja) * 2008-10-21 2010-05-06 Ntt Communications Kk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プログラム
JP2011128981A (ja) * 2009-12-18 2011-06-30 Toshiba Corp 検索装置及び検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6852B2 (ja) 2015-11-18
US20120209806A1 (en) 2012-08-16
CN102640122A (zh) 2012-08-15
WO2012032711A1 (ja) 2012-03-15
JPWO2012032711A1 (ja) 2013-12-12
US8688633B2 (en)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9943B2 (ja) メタデータ注入を用いた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の管理
JP5005726B2 (ja) 複数の供給源からの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の管理
JP4944919B2 (ja) 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の自動選択
JP5033836B2 (ja)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空間管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0549970C (zh) 通过播放列表执行音频/视频内容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JP4695653B2 (ja) メディア・プレーヤとホスト・デバイスとの間のワイヤレス同期化
US7475078B2 (en) Two-way synchronization of media data
US8176118B2 (en) Server device, clien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193079A (zh) 数据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及程序
US10628385B2 (en) Virtual collection of entities in sync process
WO2006127272A2 (en) Utilization of podcasts on portable media devices
JP2009296577A (ja) 統合された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アーキテクチャ
EP1836619A1 (en) Method of updating content of a portable device
CN102640122B (zh) 内容检索装置、内容检索方法
KR100717059B1 (ko) 홈 네트워크에서 하나의 컨텐츠를 복수의 디바이스에분할하여 저장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0804112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100694157B1 (ko) 홈 네트워크의 멀티미디어 컨텐츠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700917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managing digital content
AU20122003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ace management in fil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9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