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5226B -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5226B
CN102635226B CN201210137591.8A CN201210137591A CN102635226B CN 102635226 B CN102635226 B CN 102635226B CN 201210137591 A CN201210137591 A CN 201210137591A CN 102635226 B CN102635226 B CN 102635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wire rope
hanging
standard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5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5226A (zh
Inventor
庄彤
陈昌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No1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No1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No1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No1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75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5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5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5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5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5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大空间建筑装饰领域的一种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操作平台包括初始平台以及与初始平台相接的多间结构相同的平台标准间,平台标准间通过自身的钢丝绳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上且不与地面接触;第一间平台标准间在初始平台上施工搭设完成;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在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上施工搭设完成。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搭建初始平台、搭建平台标准间和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本发明的操作平台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不占用其下部工作空间,大大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施工领域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高大空间吊挂式建筑装饰施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机场航站楼、火车站、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建筑采光顶等高大空间装饰平顶及平顶内相关安装工程施工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由于其离地高、面积大并涉及与其下部室内其他装饰装修项目的立体交叉施工,如何既能保证施工需要、确保施工安全,又能不影响其下部室内其他装饰装修项目的施工而且还要做到成本合理、施工方便是所有施工现场都要面对的切实问题。施工操作平台通常采用满堂落地脚手架、塔式移动脚手架,近年来又发展出高空移动式吊篮。满堂落地脚手架需落地搭设,占据其他工序工作面,钢管用量大,运输困难,占工期长,搭拆及钢管、扣件费用很高;塔式移动脚手架分条或分小块成型,接头较多拼花等不宜控制,在移动和使用过程中整体稳定性较弱,安全隐患较多,占工期较长,费用较高;高空移动式吊篮均为标准构配件,在拼装及拆除阶段需短时间、局部占用其他工序工作面,但分条或分小块成型,接头较多拼花等不宜控制,整体效果不宜控制且延长工期,吊篮制作安拆及移动费用也相对较高。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1531111U就公开了类似的一种移动式吊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高大空间建筑装饰施工平台,平台可根据装饰施工的需要,方便地在既有平台上进行扩展安装,形成不落地的“空中操作平台”,不占用其下部工作面,其下部其他装饰装修项目可正常施工,大大缩短工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平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初始平台和位于初始平台右侧的平台标准间;
上述的初始平台为固定式平台或可移动式平台;上述固定式平台为搭设在地面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平台,或者为搭设在建筑内夹层结构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平台;上述的可移动式平台是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滚轮构件的平台;初始平台包括脚手架、铺设在脚手架上端的顶板和设置于脚手架前侧、后侧和左侧的高于顶板的围护用钢管;初始平台的脚手架内设有楼梯通道;
上述的平台标准间有多个,平台标准间为从初始平台向外扩展的且相互间结构基本相同的单元;相邻的平台标准间之间相互连接;所有平台标准间按照左右向成排和前后向成列进行设置,且排和列的数量依据施工需要确定;每排平台标准间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第二间平台标准间和其他平台标准间;各平台标准间通过各自的钢丝绳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上且不与地面接触;第一间平台标准间在初始平台上施工搭设完成;第二间平台标准间在第一间平台标准间上施工搭设完成;依次类推,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在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上施工搭设完成;
上述的初始平台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于位于同一列的平台标准间的长度之和的固定式平台,或者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于或略大于一间平台标准间的前后向的长度的可移动式平台。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平台标准间包括吊挂部件和平台支承板;吊挂部件主要包括悬挂梁组件和2至4根吊挂钢丝绳;上述的悬挂梁组件包括铝合金方管和主吊挂点;上述的铝合金方管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述的平台支承板主要包括平台板和右限位连接条;
悬挂梁组件的主吊挂点的数量与吊挂钢丝绳的数量相同,按照从前至后的次序依次均衡等间隔设置在每根铝合金方管上;上述的主吊挂点由位于铝合金方管左右的相对设置的且固定在该铝合金方管上的一对限位角铝构成;每根吊挂钢丝绳由其下段与相应的一个主吊挂点连接,也即该吊挂钢丝绳的下段穿过相应的主吊挂点的2个限位角铝,并从下方绕过铝合金方管,且套在铝合金方管上;每根吊挂钢丝绳的上段从上方绕过位于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且套在该结构件上;
平台支承板有多块;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均沿左右向基本呈水平设置;平台支承板的右限位连接条固定连接在平台板的右端的下侧面上;各平台支承板相互间在前后向上以满铺方式依次排布;
当上述的初始平台为固定式平台时,各排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均设有1个吊挂部件;各排平台标准间的其他平台标准间均设有2个吊挂部件;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并且位于左右相邻2间平台标准间之间的吊挂部件则由该2间平台标准间共用,也即该吊挂部件既为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的右侧吊挂部件,也为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的左侧吊挂部件;各排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的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坐落在初始平台的相应的顶板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上述的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坐落在第一间平台标准间和第二间平台标准间共用的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上,且由各平台支承板的右限位连接条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相接触或相靠近;其它平台标准间的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坐落在本平台标准间的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上,且各平台支承板的右限位连接条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坐落在前一序号平台标准间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
当初始平台为可移动式平台时,相连于初始平台的一排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的结构与初始平台为固定式平台时的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的结构相同,并且该相连于初始平台的一排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与初始平台的连接方式也相同于初始平台为固定式平台时的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与初始平台的连接方式;其它各排的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的吊挂部件均为2个,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上述的其它各排的平台标准间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所具有的各平台支承板还包括左限位连接条;左限位连接条固定连接在平台板的左端的下侧面上;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坐落在左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上,且平台支承板由其左限位连接条的右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的左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坐落在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上,且平台支承板由其右限位连接条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排的平台标准间的不是第一间平台标准间的其它平台标准间均设有2个吊挂部件;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并且位于左右相邻2间平台标准间之间的吊挂部件则由该2间平台标准间共用,也即该吊挂部件既为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的右侧吊挂部件,也为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的左侧吊挂部件;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坐落在本平台标准间的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上,且各平台支承板的右限位连接条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坐落在前一序号平台标准间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
前后相邻的2间平台标准间的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的相应端头搭接并紧固绑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构造辅助器件;构造辅助器件包括连接绳夹;上述连接绳夹包括第一连接绳夹、第二连接绳夹、第三连接绳夹、第四连接绳夹和第五连接绳夹;吊挂钢丝绳由工作钢丝绳和辅助钢丝绳组成;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位于各平台标准间的每个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的正上方的结构件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一结构件,位于该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的左上方的且与第一结构件相邻的结构件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二结构件;悬挂梁组件的主吊挂点的一对限位角铝分为左侧限位角铝和右侧限位角铝;
各吊挂钢丝绳在与悬挂梁组件的相应一个主吊挂点连接时,由其工作钢丝绳和辅助钢丝绳的各自下段的端头共同向下穿过该主吊挂点的左侧限位角铝,共同从下方绕过相应的铝合金方管,再共同向上穿过该主吊挂点的右侧限位角铝,并向上伸出一段;并且工作钢丝绳和辅助钢丝绳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左侧限位角铝的部位由第一连接绳夹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和辅助钢丝绳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右侧限位角铝的部位由第二连接绳夹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的下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的下段的从第一连接绳夹向上延伸的部位由第三连接绳夹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的上段的端头依次从上方绕过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该上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的位于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之间的部位由第四连接绳夹夹紧固定;辅助钢丝绳的上段的端头从上方绕过第一结构件,且与辅助钢丝绳的下段的端头由第五连接绳夹夹紧固定;
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可绕挂的钢梁或可绕挂的钢筋混凝土的梁构件,或者是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上设置的吊构件;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钢梁时,则上述第一结构件为第一钢梁,第二结构件为第二钢梁;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则上述第一结构件为第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第二结构件为第二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吊构件时,则第一结构件为第一吊构件,第二结构件为第二吊构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平台标准间的吊挂部件还包括二次吊挂钢丝绳;上述的悬挂梁组件还包括二次吊挂点;各二次吊挂点设置在相邻两个主吊挂点之间,且二次吊挂点由位于铝合金方管左右的相对设置的且固定在该铝合金方管上的一对限位角铝构成,该一对限位角铝分为左侧限位角铝和右侧限位角铝;
二次吊挂钢丝绳主要由上侧钢丝绳、花篮螺栓和下侧钢丝绳组成;二次吊挂钢丝绳的数量与二次吊挂点的数量相同;下侧钢丝绳由其一个端头从上向下穿过悬挂梁组件的相应一个二次挂吊点的左侧限位角铝,再从下方绕过相应的铝合金方管,再从下向上穿过右侧限位角铝;下侧钢丝绳还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的下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将下侧钢丝绳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上侧钢丝绳由其一个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上侧钢丝绳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将上侧钢丝绳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平台标准间的吊挂部件还包括安全钢丝绳;安全钢丝绳的数量与悬挂梁组件的数量相同,上述的安全钢丝绳设于相应一个悬挂梁组件的铝合金方管内,其两个端头各通过1个连接绳夹与相应的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分别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平台标准间还包括铺板;铺板沿前后向铺设在多块平台支承板上,且与下方所接触的各块平台支承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构造辅助器件还包括防护橡胶垫;各防护橡胶垫设置在吊挂钢丝绳与建筑主体结构接触处之间,或者设置在二次吊挂钢丝绳与建筑主体结构接触处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平台标准间的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还包括耐磨纤维毯;各耐磨纤维毯包覆在铝合金方管上,且在悬挂梁组件的每个主挂吊点和二次吊挂点处均内衬一块耐磨纤维毯。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上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水平安全网、围护钢丝绳、安全密目立网、通长生命钢丝绳和斜拉稳定钢丝绳;
上述的水平安全网设于所有平台标准间的下方,且水平安全网与各平台标准间的铝合金方管绑接;
上述的围护钢丝绳有3道,分上下水平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及初始平台的外围,各围护钢丝绳均通过连接绳夹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上,各围护钢丝绳还与初始平台的围护用钢管绑接;
上述的安全密目立网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及初始平台的外围,安全密目立网与各相应的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以及初始平台的围护用钢管逐一绑接;
上述的通长生命钢丝绳在每一排平台标准间均设有一根,通长生命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夹固定连接在建筑主体结构上;
上述的斜拉稳定钢丝绳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的外围,并通过连接绳夹与相应的每根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固定连接。
一种实现本发明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设置专门的吊挂工具:上述吊挂工具包括牵引绳、送杆和回杆;牵引绳为尼龙绳;送杆由塑料杆和捆绑在塑料杆的顶端上的直线形弹性钢丝构成;回杆由塑料杆和捆绑在塑料杆的顶端上的钢制弯钩构成;准备若干连接绳夹和花蓝螺栓。
②组装吊挂部件:先组装悬挂梁组件;再将主吊挂钢丝绳连接在悬挂梁组件的主吊挂点上,主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上设有固定标识点;上述的主吊挂钢丝绳的长度以及主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上的固定点标识按悬挂梁组件的悬挂高度进行设置;再将安全钢丝绳穿过悬挂梁组件的铝合金方管后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上;
③搭建初始平台:上述的初始平台为固定式平台;该固定式平台采取落地或在高大空间内夹层也即房中房结构上搭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脚手架内设置楼梯通道,在脚手架的顶部铺设并固定顶板,然后在脚手架的前侧、左侧和后侧设置向上伸出的高于顶板的围护用钢管;固定式平台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要搭设的操作平台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④在初始平台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进行搭建:
第一步、设置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上通过吊挂工具和牵引绳将吊挂部件的3根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绕过位于操作者右上方的第一结构件和位于初始平台右侧正上方的第二结构件;
第二步、将主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的上段活动连接在第二结构件上:根据设置在主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上的固定标识点,将工作钢丝绳的上段的端头通过连接绳夹连接在工作钢丝绳的标识点处,然后放开工作钢丝绳使悬挂梁组件悬挂到位;
第三步、铺设平台支承板: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上利用牵引绳铺设第一块平台支承板,使该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的下侧面与悬挂梁组件的铝合金方管的上侧面相接触,且平台支承板由其限位连接条的左侧面与铝合金方管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平台板的左端置于初始平台的顶板上;然后两名操作者配合以满铺方式铺设第一平台标准间的其余平台支承板;
第四步、设置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和二次吊挂钢丝绳:将辅助钢丝绳的上段的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后通过连接绳夹与辅助钢丝绳下段的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将二次吊挂钢丝绳的下侧钢丝绳连接在花篮螺栓的下拉杆的连接部与悬挂梁组件的相应1个二次吊挂点之间,且下侧钢丝绳的两个端头由相应的连接绳夹夹紧固定在一起;将二次吊挂钢丝绳的上侧钢丝绳的上段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将上侧钢丝绳下段的端头穿过花篮螺栓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将上侧钢丝绳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通过转动二次保护钢丝绳的花篮螺栓的调节座而将二次保护钢丝绳调节至与主吊挂钢丝绳的松紧程度一致;
第五步、设置水平安全网、铺板及固定平台支承板的左端:在第一平台标准间的下方设置水平安全网,用绳头将水平安全网捆绑在悬挂梁组件的铝合金方管上;在平台支承板上设置铺板,铺板铺设在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上侧面上,并与每块平台板固定连接;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与初始平台的顶板固定连接;
⑤后续平台标准间搭建: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进行搭建,直至每排的最后一间平台标准间完成;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进行搭建的方法除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左端下侧面与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的平台板的右端上侧面固定连接外,其余部分与前述在初始平台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进行搭建的方法相同;
⑥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搭接:将各自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的相应端头的左右侧部相互交错接触部位绑扎紧固,将位于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下方的水平安全网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平台整体,且该平台整体与初始平台一同构成操作平台主体;
⑦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在步骤⑥得到的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先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分上中下设置三道围护钢丝绳,并将上述的围护钢丝绳与相应的平台标准间的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通过连接绳夹分别固定连接,将围护钢丝绳与初始平台上相应的围护用的钢管分别绑扎紧固;
再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密目立网,将上述的安全密目立网包围平台标准间的部分从内侧覆盖在三道围护钢丝绳上,并与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绑扎紧固,围绕初始平台的左侧、前侧和后侧的安全密目立网与初始平台相应的围护用钢管绑扎紧固;
然后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的前侧、右侧和后侧设置相互交叉的斜拉稳定钢丝绳,斜拉稳定钢丝绳用连接绳夹从外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平台标准间的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的辅助钢丝绳上;
最后在每排平台标准间的上方各设置1根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夹固定连接在建筑主体上。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的操作平台通过自身的钢丝绳悬吊于高大空间钢结构的屋盖下或者是其它建筑主体顶部上,不管在操作平台的安装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所形成不落地的“空中操作平台”,因为不占用其下部工作空间,下部其他装饰装修项目可正常施工,从而能大大缩短工期。
(2)本发明的操作平台可根据装饰施工的需要,分阶段安装。后续安装可以很方便地在已有操作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安装,达到自行扩展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的操作平台所用材料、构配件标准化均为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和构配件,可周转使用也可和其他分项工程通用,铝合金方管梁为铝合金件,单件重量轻,安装操作平台时只需人工操作而不需其它特殊机具,施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一种简化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2间平台标准间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从图1的A向观察时其中的平台标准间的示意图;
图4为从图1的前方观察时,位于前侧的2间平台标准间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悬挂梁组件的示意图;图中的连接绳夹采用简单画法;
图6为图5中的连接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的送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的回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操作人员用送杆送牵引绳至第一钢梁的示意图;
图11为操作人员用回杆将绕过第一钢梁的牵引绳牵回的示意图;
图12为操作人员通过牵引绳将主吊挂钢丝绳的工作钢丝绳依次绕过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的示意图;
图13为操作人员用牵引绳拉住悬挂梁组件使其平稳到位的示意图;
图14为操作人员利用牵引绳吊装平台标准间的第一块平台支承板的示意图;
图15为2名操作人员铺其余平台支承板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初始平台1,脚手架11,顶板12,围护用钢管13,
平台标准间2,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
悬挂梁组件21,主吊挂点21a,二次吊挂点21b,铝合金方管21-1,限位角铝21-2,左限位角铝21-2a,右限位角铝21-2b,耐磨纤维毯21-3,主吊挂钢丝绳22,工作钢丝绳22-1,辅助钢丝绳22-2,安全钢丝绳23,二次吊挂钢丝绳24,上侧钢丝绳24-1,花篮螺栓24-2,下侧钢丝绳24-3,平台支承板25,平台板25-1,右限位连接条25-2,左限位连接条25-3,铺板26,
安全防护装置3,水平安全网31,围护钢丝绳32,安全密目立网33,通长生命钢丝绳34;斜拉稳定钢丝绳35,
构造辅助器件4,连接绳夹41,连接座41a,U型螺栓41b,螺母41c,第一连接绳夹41-1,第二连接绳夹41-2,第三连接绳夹41-3,第四连接绳夹41-4,第五连接绳夹41-5,防护橡胶垫42,
牵引绳51,送杆52,回杆53,
第一钢梁61,第二钢梁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描述中的上下左右方向与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相同,描述中的前方即为图面的朝向,描述中的后方即为背离图面的方向。
(实施例1、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包括初始平台1、平台标准间2、安全防护装置3和构造辅助器件4。
构造辅助器件4包括连接绳夹41和防护橡胶垫42。防护橡胶垫42使用时设置在钢丝绳与钢梁等结构物的接触面之间。连接绳夹41包括第一连接绳夹41-1、第二连接绳夹41-2、第三连接绳夹41-3、第四连接绳夹41-4和第五连接绳夹41-5。
见图6,连接绳夹41由连接座41a、U型螺栓41b和相应的2个螺母41c组成;连接座41a上设有2个通孔。U型螺栓41b的2个端头上设有外螺纹。用连接绳夹41连接钢丝绳时,将2根或数根钢丝绳伸入U型螺栓41b的中间,再将连接座41a由其相应的通孔套在U型螺栓41b的2个端头上后压在钢丝绳上,再在U型螺栓41b的伸出连接座41a1的2个端头上各旋上1个螺母41c并旋紧,从而将钢丝绳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绳夹41的数量根据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需要设置。
初始平台1由脚手架11和铺设在脚手架11上的顶板12构成。本实施例中,顶板12为木质平板。脚手架11为设置在地面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者该脚手架11是在高大空间内夹层也即房中房结构上搭建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且脚手架11在前侧、左侧和后侧设有向上伸出的高于顶板12的围护用钢管13,脚手架11内还设有楼梯通道。
平台标准间2的数量和整体形状根据施工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平台标准间2共有42间,按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7间为1排,再沿从前向后的方向依次分布6排(图1中只画出2排),从而使得所有平台标准间2整体形状俯视呈7列6排的矩形。所有平台标准间2中,除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外,其余的平台标准间2的结构均相同,每间平台标准间2通过钢丝绳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上且不与地面接触;左右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之间相互连接,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之间也相互连接。
初始平台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位于同一列的平台标准间2的长度之和相等。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为在初始平台1上施工搭设完成且位于初始平台1的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各排的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为在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上施工搭设完成且位于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依次类推,各排的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在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上施工搭设完成,并且各排的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位于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
见图2至图5,每间平台标准间2包括吊挂部件、二次吊挂钢丝绳24、平台支承板25和铺板26。吊挂部件包括悬挂梁组件21、主吊挂钢丝绳22和安全钢丝绳23。
本实施例中,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吊挂部件为1个,各排的其余平台标准间2的吊挂部件为2个,该2个吊挂部件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左侧吊挂部件和右侧吊挂部件。对于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来说,只有右侧吊挂部件,且该右侧吊挂部件也是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的左侧吊挂部件;其余所有位于左右相邻两间平台标准间2之间的吊挂部件则由该2间平台标准间2共有,对于位于左侧的平台标准间2来说,该吊挂部件为右侧吊挂部件,而对于位于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来说,该吊挂部件为左侧吊挂部件。
每个吊挂部件包括1个悬挂梁组件21、3根主吊挂钢丝绳22和1根安全钢丝绳23。所述的悬挂梁组件21是具有3个主挂吊点21a和2个二次吊挂点21b的组件,每个悬挂梁组件21包括1根铝合金方管21-1、5对10个限位角铝21-2、5块耐磨纤维毯21-3和5组紧固件。
上述铝合金方管21-1为将铝制型材切割后得到的铝制一体件,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在管体上从前至后等间隔设置5个左右对穿的安装孔,位于前端、中间和后端上的3个安装孔为第一类安装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类安装孔之间的安装孔为第二类安装孔。
上述限位角铝21-2为铝制一体件,由相互成直角的2块端板相连构成。每对的2个限位角铝21-2按照相对于铝合金方管21-1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左侧限位角铝21-2a和右侧限位角铝21-2b。左侧限位角铝21-2a按照一块端板位于上侧、另一块端板位于右端进行设置,右侧限位角铝21-2b则按照一块端板位于上侧、另一块端板位于左侧进行设置,且限位角铝21-2的上端板设有穿绳孔,左端板和右端板设有螺栓孔。
上述耐磨纤维毯21-3在相应位置处设有2个螺栓孔。上述紧固件由1个螺栓和与其相配合的1个螺母所组成。
悬挂梁组件21的各个主吊挂点21a由1组紧固件、1对限位角铝21-2和1块耐磨纤维毯21-3设置在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1个第一类安装孔处而构成。各主挂吊点21a的具体结构是:将耐磨纤维毯21-3以半包围方式从下向上包覆在铝合金方管21-1上,且该耐磨纤维毯21-3的2个螺栓孔分别从左右对准铝合金方管21-1的1个第一类安装孔;将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右端板与耐磨纤维毯21-3的位于铝合金方管21-1的左侧部位相接触,且该右端板上的螺栓孔对准耐磨纤维毯21-3的螺栓孔;将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左端板与耐磨纤维毯21-3的位于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部位相接触,且该左端板上的螺栓孔对准耐磨纤维毯21-3的相应的螺栓孔;再由作为紧固件的螺栓依次穿过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右端板的螺栓孔、耐磨纤维毯21-3的1个螺栓孔、铝合金方管21-1的左右对穿的安装孔、耐磨纤维毯21-3的另1个螺栓孔和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左端板的螺栓孔,在螺栓上旋合上螺母并旋紧,从而完成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一个主挂吊点21a的设置。
悬挂梁组件21的各个二次吊挂点21b由1组紧固件、1对限位角铝21-2和1块耐磨纤维毯21-3设置在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1个第二类安装孔处而构成。各个二次吊挂点21b的具体结构与主挂吊点21a的具体结构相同。
属于同1个吊挂部件的3根主吊挂钢丝绳22的每根均由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两道钢丝绳组成。工作钢丝绳22-1由其下段连接在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1个主挂吊点21a处,辅助钢丝绳22-2连接在所述的主挂吊点21a处,且在该主吊挂点21a处与工作钢丝绳22-1合并连接。具体结构是: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端头和辅助钢丝绳22-2的下段的端头在相应一个主吊挂点21a处由上向下共同穿过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上端板的穿绳孔、再共同从下方绕过包覆有耐磨纤维毯21-3的铝合金方管21-1,再共同从下向上穿过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上端板的穿绳孔并向上伸出一段;并且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上端板的穿绳孔的部位由第一连接绳夹41-1夹紧固定,从而形成主吊挂钢丝绳22的第一并接点;以及在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上端板的穿绳孔的部位由第二连接绳夹41-2夹紧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主吊挂钢丝绳22的第二并接点。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从第一连接绳夹41-1向上延伸的部位由第三连接绳夹41-3夹紧固定,也即所述的第一并接点和第二并接点均位于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连接点的下方。
每个吊挂部件由其各根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和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连接在建筑主体上。具体结构是:对于建筑主体的顶部为由钢梁支撑结构的顶部,位于各平台标准间2的每个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的正上方的钢梁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一钢梁61,位于该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的左上方的且与第一结钢梁61相邻的钢梁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二钢梁62。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依次从上方绕过第一钢梁61和第二钢梁62,该上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位于第一钢梁61和第二钢梁62之间的部位由第四连接绳夹41-4夹紧固定在一起。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的端头从上方绕过第一钢梁61,且与辅助钢丝绳22-2的下段的端头由第五连接绳夹41-5夹紧固定在一起。
吊挂部件的安全钢丝绳23从前至后穿过铝合金方管21-1的内腔,该安全钢丝绳23的前端头与位于前端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固定连接,且该连接点位于所述的前端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第一并接点的上方或第二并接点的上方;安全钢丝绳23的后端头与位于后端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固定连接,且该连接点位于所述的后端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第一并接点的上方或第二并接点的上方。
每个吊挂部件与2根二次吊挂钢丝绳24相连接。各二次吊挂钢丝绳24均由上侧钢丝绳24-1、花篮螺栓24-2和下侧钢丝绳24-3组成。所述花篮螺栓24-2包括上拉杆、调节座和下拉杆;上拉杆设有位于上部的连接部和位于下部的外螺纹,上拉杆的连接部为弯钩状或圆环状;调节座设有同轴线的上螺孔和下螺孔;下拉杆设有位于上部的外螺纹和位于下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弯钩状或圆环状;上拉杆外螺纹和下拉杆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上拉杆由其下端头旋合在调节座的上螺孔中,下拉杆由其上端头旋合在调节座的下螺孔中。下侧钢丝绳24-3连接在花篮螺栓24-2与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1个二次吊挂点21b之间,上侧钢丝绳24-1连接在建筑主体与花篮螺栓24-2之间。具体结构是:下侧钢丝绳24-3由其一个端头从上向下穿过悬挂梁组件21的二次挂吊点21b的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上端板的穿绳孔,再从下方绕过包覆有耐磨纤维毯21-3的铝合金方管21-1,再从下向上穿过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上端板的穿绳孔;下侧钢丝绳24-3还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下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下侧钢丝绳24-3的两个端头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侧钢丝绳24-1由其一个端头绕过相应的钢梁;上侧钢丝绳24-1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上侧钢丝绳24-1的两个端头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于花篮螺栓24-2的上下拉杆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沿一个旋向转动调节座则可以使得上下拉杆沿相互靠拢的方向运动,沿着相反旋向转动调节座则可以使得上下拉杆沿着相互分离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调节二次保护钢丝绳24与主吊挂钢丝绳22的松紧程度保持一致。
每间平台标准间2以满铺形式设置平台支承板25。各块平台支承板25均由木质的平台板25-1和木质的限位连接条25-2组成。平台板25-1的形状为扁形长方体,限位连接条25-2的形状为条状长方体,且限位连接条25-2的长度不超过平台板25-1的宽度。限位连接条25-2固定连接在平台板25-1上,位于平台板25-1的下侧面的右端部位,且由其长边沿支承板25-1的短边设置。
各平台支承板25均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分前后依次铺设,每块平台支承板25由其平台板25-1的右端部位的下侧面与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的上侧面相接触,且限位连接条22-2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而对平台板25-1进行限位;每块平台支承板25还由其平台板25-1的左端部位的下侧面与左侧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部位的上侧面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用钉子钉接,从而实现了左右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的平台支承板25之间的搭接。
在对各排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平台支承板25的铺设时,每块平台支承板25的右端部位的铺设方式与其余平台标准间2的铺设方式相同,不同之处是:平台支承板25的左端部位的铺设方式是将每块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部位的下侧面与初始平台1的顶板12的右端部位的上侧面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用钉子钉接。
铺板26铺设在平台支承板25的上侧面上并与相应的各块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优选用钉子钉接。
本实施例中,前后相邻的2间平台标准间2之间,由各自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端头的左右侧部包覆耐磨纤维毯后相互接触并用镀锌铁丝绑牢而实现了相互的搭接。
本实施例中,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的直径均优选8mm;铝合金方管21-1的优选截面有关尺寸为110mm×65mm×3mm的铝合金型材,平台板25-1优选木板,具体尺寸长度×宽度×厚度优选4000mm×300mm×50mm,限位连接条25-2优选木条,铺板26优选胶合板。一部分连接绳夹41预设在主吊挂钢丝绳22或二次吊挂钢丝绳24上,且每根主吊挂钢丝绳22所预设的连接绳夹41不少于3只,每根二次吊挂钢丝绳24所预设的连接绳夹41也不少于3只。
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装置3包括水平安全网31、围护钢丝绳32、安全密目立网33、通长生命钢丝绳34和斜拉稳定钢丝绳35。在设置围护钢丝绳32、安全密目立网33和斜拉稳定钢丝绳35时,直接将初始平台1围入其中。
水平安全网31为尼龙绳网,位于所有平台标准间2的下方,且水平安全网31由尼龙绳头绑在各相应平台标准间2的铝合金方管21-1上。
围护钢丝绳32有3道,分上下水平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外围,也即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位于右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位于后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后侧以及围绕初始平台1的后侧、左侧和前侧设置。各围护钢丝绳32均通过连接绳夹41从内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各围护钢丝绳32在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时,由镀锌铁丝捆扎在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
见图4,安全密目立网33为钢绳密网或尼龙绳密网,本实施例优选钢绳网。安全密目立网33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外围,也即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位于右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位于后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后侧以及围绕初始平台1的后侧、左侧和前侧设置。当安全密目立网33采用钢绳网时,则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安全密目立网33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当安全密目立网33采用尼龙绳密网时,则由相应的尼龙绳头将安全密目立网33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钢绳网的安全密目立网33在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时,由镀锌铁丝捆扎在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尼龙绳密网的安全密目立网33在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时,由尼龙绳头捆扎在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
斜拉稳定钢丝绳35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外围,也即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位于右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位于后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后侧。其中,见图4,对于位于前侧的平台标准间2,以每间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部位作为一个单元,交叉斜拉设置2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具体是将1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在该前侧部位沿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方向设置,且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式与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相接触,并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使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分别在左上角处和右下角处与所接触的辅助钢丝绳22-2固定连接,且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依次在左右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部位进行转折和延伸斜拉,并在各转折处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固定,直至将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设置在所有位于前侧的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部位上;对于另1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则在上述的前侧部位沿从左下角至右上角的方向设置,其余设置方式与前1根的方式相同,从而使得该2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以相互交叉斜拉的方式设置在位于前侧的每间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部位。
对于位于后侧的平台标准间2,也以每间平台标准间2的后侧部位作为一个单元,按照在位于前侧的平台标准间2设置2根交叉斜拉稳定钢丝绳35的相同的方式交叉斜拉设置2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
对于位于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以相邻的2间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部位作为一个单元,交叉斜拉设置2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具体是将1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在该2间平台标准间2的整个右侧部位沿从前上角至后下角的方向设置,且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按照从右向左的方式与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相接触,并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使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分别在左上角处和右下角处与所接触的辅助钢丝绳22-2固定连接,且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依次在前后侧相邻的各另外的2间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部位进行转折和延伸斜拉,并在各转折处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固定,直至将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设置在所有位于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部位上;对于另1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则在上述的2间平台标准间2的整个右侧部位沿从前下角至后上角的方向设置,其余设置方式与前1根的方式相同,从而使得该2根斜拉稳定钢丝绳35以相互交叉斜拉的方式设置在位于右侧的各间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部位。
通长生命钢丝绳34有6根,用于施工人员系安全带。每根通长生命钢丝绳34沿着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在相应1排平台标准间2的上方,且通长生命钢丝绳34的左右两端均围绕建筑主体的相应的钢梁或穿过连接在建筑主体上的吊钩件而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固定在通长生命钢丝绳34的主体上。
如图7至图15所示,实现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7个主要步骤:一是设置专门的吊挂工具;二是进行吊挂部件的组装;三是搭建初始平台1;四是在初始平台1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搭建;五是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2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2进行搭建;六是进行各排的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之间的连接;七是进行安全防护装置3的设置。具体描述如下:
①设置专门的吊挂工具。所述吊挂工具包括牵引绳51、送杆52和回杆53。牵引绳51为尼龙绳;送杆52由塑料杆52-1和捆绑在塑料杆52-1的顶端上的直线形弹性钢丝52-2构成。回杆53由塑料杆53-1和捆绑在塑料杆53-1的顶端上的钢制弯钩53-2构成。
②进行吊挂部件的组装。先是进行悬挂梁组件21组装;再将主吊挂钢丝绳22连接在悬挂梁组件21的主吊挂点21a上,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设有固定标识点。所述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长度以及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的固定点标识按悬挂梁组件21的悬挂高度进行设置;再将安全钢丝绳23穿过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后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连接在设于铝合金方管21-1的前后两端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
③搭建初始平台1。所述的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采取落地或在高大空间内夹层也即房中房结构上搭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1,在脚手架11内设置楼梯通道,在脚手架11的顶部铺设并固定顶板12,然后在脚手架11在前侧、左侧和后侧设置向上伸出的高于顶板12的围护用钢管13。所述脚手架1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也即固定式平台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要搭设的操作平台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④在初始平台1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搭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置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1上通过吊挂工具将吊挂部件的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绕过位于操作者右上方的第一钢梁61和位于初始平台1的右侧的正上方的第二钢梁62。
见图7和图8,并参见图10和图11,将第一牵引绳51的一端作为第一端活结在送杆52的弹性钢丝52-2上,由第一名操作者将送杆52带着第一牵引绳51从第一钢梁61的左上方绕过钢梁61。第二名操作者手持回杆53,由回杆53的钢制弯钩53-2勾住活结在送杆52上的第一牵引绳51,从第一钢梁61的右侧勾回操作者身边。
将第一牵引绳51的另一端作为第二端,与另外3根牵引绳(分别称为第二、第三和第四牵引绳)的各个第一端同时连接,由操作者拉拽第一牵引绳51的第一端,而将第二、第三和第四3根牵引绳同时绕过第一钢梁61再拉至操作者手上后,解除第一牵引绳,然后使第二、第三和第四3根牵引绳依托第一钢梁61分开一定的合适间隔后拉拽使其分别下垂合适的长度。
将垂下的3根牵引绳51的各1根的第一端与吊挂部件的相应1根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可靠连接,而后由三名操作者协同各自拉拽1根牵引绳51的第二端,使得每根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随着牵引绳51绕过第一钢梁61回至操作者身边。
参见图12,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1上通过吊挂工具按照与步骤①相同的方法或者利用人字梯等工具将吊挂部件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绕过位于初始平台1的正上方的第二钢梁62。操作者站在人字梯等工具上在工作钢丝绳22-1与第二钢梁62接触部位中间设置防护橡胶垫42。
第二步、将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活动连接在第二钢梁62上。根据设置在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固定标识点,将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通过第四连接绳夹41-4连接在工作钢丝绳22-1的标识点处,该标识点位于第二钢梁62与第一钢梁61之间。然后放开工作钢丝绳22-1,此时由于工作钢丝绳22-1的长度的限制,使得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由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吊挂在钢梁61的正下方。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牵引绳51拉住悬挂梁组件21使其平稳到位(参见图13)。
第三步、铺设平台支承板25。参见图14,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1上通过牵引绳51铺设第一块平台支承板25。将第一牵引绳51的第一端绑在1块平台支承板25的右端部位,并由第一个操作者拉住该第三牵引绳51的第二端并拉紧;第二个操作者以右端朝向右上方的方式抱起该平台支承板25伸向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第一个操作者随同收放第一牵引绳51,直到将该平台支承板25由其平台板25-1的右端的下侧面与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的上侧面相接触,并且平台支承板25由其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平台板25-1的左端置于初始平台1的顶板12上。
参见图15,以满铺方式铺设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其余平台支承板25。从铺设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第二块平台支承板25开始,可一人站在已铺平台支承板25上由两人共同完成,直至以满铺的方式将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整间的平台支承板25铺设完成。
第四步、进行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的设置和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设置。利用已经绕过第一钢梁61的牵引绳51进行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的设置,也即将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的端头由牵引绳51打结连接后,牵引绕过第一钢梁61后脱开牵引绳51,再将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的端头通过第五连接绳夹41-5与辅助钢丝绳22-2的下段的端头固定连接在一起。设置各二次吊挂钢丝绳24时,将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下侧钢丝绳24-3连接在花篮螺栓24-2的下拉杆的连接部与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1个二次吊挂点21b之间,且下侧钢丝绳24-3的两个端头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夹紧固定在一起。通过牵引绳51将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上侧钢丝绳24-1的上段的端头绕过第一钢梁61,将上侧钢丝绳24-1的下段的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上侧钢丝绳24-1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通过转动二次保护钢丝绳24的花篮螺栓24-2的调节座而将二次保护钢丝绳24调节至与主吊挂钢丝绳22的松紧程度一致。
在进行上述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的设置和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设置时,必要时可以将位于操作处的平台支承板25掀开以方便操作,然后再将该平台支承板25放回原处。
第五步、在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下方设置水平安全网31以及在平台支承板25上设置铺板26,并将各平台支承板25的左端进行固定。水平安全网31按照每排平台标准间2共用一张网的方式设置,水平安全网31位于平台标准间2的下方,由绳头将水平安全网31捆绑在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上;在平台支承板25上设置铺板26时,将铺板26铺设在所有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上侧面上,并用钉子逐一钉固以使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所有平台支承板25形成一个整体;再用钉子将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钉固在初始平台1的相应的顶板12上,从而完成了各排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搭建。
⑤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2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2进行搭建,直至每排的最后一间平台标准间2完成。见图10至图15,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2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2进行搭建的方法的其余部分与前述在初始平台1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搭建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位于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上侧面上。
⑥进行各排的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之间的连接。由各自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端头的左右侧部包覆耐磨纤维毯后相互接触并用镀锌铁丝绑牢而实现了相互的搭接;从而形成平台整体,且该平台整体与初始平台1一同构成整体呈矩形的操作平台主体。
用绳头将位于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的下方的水平安全网31连接在一起。
⑦进行安全防护装置3的设置。在步骤⑥得到的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3。
先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分上中下设置三道围护钢丝绳32,其中,该三道围护钢丝绳32的包围平台标准间2的部分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从内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一侧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该三道围护钢丝绳32还围绕初始平台1的后侧、左侧和前侧设置,并由镀锌铁丝捆扎在初始平台1的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
然后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密目立网33,其中,该安全密目立网33的包围平台标准间2的部分从内侧覆盖在三道围护钢丝绳32上,当该安全密目立网33为钢绳网时,则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从内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一侧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当该安全密目立网33为尼龙绳密网时,则由相应的尼龙绳头将安全密目立网33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钢绳网的安全密目立网33在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时,由镀锌铁丝捆扎在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尼龙绳密网的安全密目立网33在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时,由尼龙绳头捆扎在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上。
再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的前侧、右侧和后侧设置相互交叉的斜拉稳定钢丝绳35,该斜拉稳定钢丝绳35包围平台标准间2的部分通过相应的连接绳夹41从外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一侧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
最后在每排平台标准间2的上方各设置1根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34,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34的两端均绕过建筑主体的钢梁,并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相应的端头与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34的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一侧是指位于前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前侧、位于右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位于后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后侧。
上述的围绕初始平台1设置是指围绕初始平台1的后侧、左侧和前侧设置。
(实施例2、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
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用于建筑主体的顶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部。在浇注该顶部前,将专门的吊钩件焊接固定在顶部钢筋框架上,或者,在施工时按照计算,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上设置若干吊挂承载件,从而使得所述的建筑主体的顶部具有相当于实施例1的钢梁61和钢梁62作用的朝向下方的吊构件。
在设置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时,其上段的端头穿过相应的2个吊钩件(指工作钢丝绳22-1所连接的悬挂梁组件21的正上方的吊钩件和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上方的吊钩件,若该吊挂部件属于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则上述相应的2个吊钩件是指工作钢丝绳22-1所连接的悬挂梁组件21的正上方的吊钩件和初始平台1上方的吊钩件),且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辅助钢丝绳22-2由其上段的端头绕过所连接的悬挂梁组件21的正上方的吊钩件,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辅助钢丝绳22-2的两个端头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设置二次吊挂钢丝绳24时,上侧钢丝绳24-1由其上段的端头穿过建筑主体顶部上的吊钩件。
(实施例3、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初始平台1为可移动式平台。该可移动式平台是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滚轮构件的平台,所述的脚手架11为底部设置滚轮的活动式脚手架,其前后向的长度与平台标准间2的前后向的长度相同或者略大。
在完成前后向的第1排平台标准间2的搭设后,将活动式脚手架11沿前后向移动至所需搭设的前后相邻的新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位置的左侧,再进行新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搭设,并将新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铝合金方管21-1与前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铝合金方管21-1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搭接,如此循环,直至所有平台标准间2搭设完成。然后将上述活动式脚手架的滚轮置于不能活动的状态,而使得可移动式平台固定在最后施工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左侧。
最后施工的一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与实施例1相同,搭设方法也相同。其余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还包括另外1个吊挂部件,该吊挂部件也是所述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左侧吊挂部件。其余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平台支承板25还包括第二限位连接条25-3,该第二限位连接条25-3固定在平台板25-1的下侧面的左端部位。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部位的下侧面不与初始平台1的顶板12相接触而与左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的上侧面相接触,且第二限位连接条25-3的右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左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而对平台板25-1进行限位。
在进行安全防护装置3的设置时,围护钢丝绳32和安全密目立网33仍将初始平台1包围在内,并将外露的位于左侧的其余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左侧进行围护,且在外露的位于左侧的其余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左侧设置斜拉稳定钢丝绳35。
以上实施例及施工方法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平台(1)和位于初始平台(1)右侧的平台标准间(2);
所述的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或可移动式平台;所述固定式平台为搭设在地面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平台,或者为搭设在建筑内夹层结构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平台;所述的可移动式平台是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滚轮构件的平台;初始平台(1)包括脚手架(11)、铺设在脚手架(11)上端的顶板(12)和设置于脚手架(11)前侧、后侧和左侧的高于顶板(12)的围护用钢管(13);初始平台(1)的脚手架(11)内设有楼梯通道;
所述的平台标准间(2)有多个,平台标准间(2)为从初始平台(1)向外扩展的且相互间结构基本相同的单元;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之间相互连接;所有平台标准间(2)按照左右向成排和前后向成列进行设置,且排和列的数量依据施工需要确定;每排平台标准间(2)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和其他平台标准间(2);各平台标准间(2)通过各自的钢丝绳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上且不与地面接触;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在初始平台(1)上施工搭设完成;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在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上施工搭设完成;依次类推,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在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上施工搭设完成;
所述的初始平台(1)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于位于同一列的平台标准间(2)的长度之和的固定式平台,或者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于或略大于一间平台标准间(2)的前后向的长度的可移动式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标准间(2)包括吊挂部件和平台支承板(25);吊挂部件主要包括悬挂梁组件(21)和2至4根吊挂钢丝绳(22);所述的悬挂梁组件(21)包括铝合金方管(21-1)和主吊挂点(21a);所述的铝合金方管(21-1)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平台支承板(25)主要包括平台板(25-1)和右限位连接条(25-2);
悬挂梁组件(21)的主吊挂点(21a)的数量与吊挂钢丝绳(22)的数量相同,按照从前至后的次序依次均衡等间隔设置在每根铝合金方管(21-1)上;所述的主吊挂点(21a)由位于铝合金方管(21-1)左右的相对设置的且固定在该铝合金方管(21-1)上的一对限位角铝(21-2)构成;每根吊挂钢丝绳(22)由其下段与相应的一个主吊挂点(21a)连接,也即该吊挂钢丝绳(22)的下段穿过相应的主吊挂点(21a)的2个限位角铝(21-2),并从下方绕过铝合金方管(21-1),且套在铝合金方管(21-1)上;每根吊挂钢丝绳(22)的上段从上方绕过位于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且套在该结构件上;
平台支承板(25)有多块;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均沿左右向基本呈水平设置;平台支承板(25)的右限位连接条(25-2)固定连接在平台板(25-1)的右端的下侧面上;各平台支承板(25)相互间在前后向上以满铺方式依次排布;
当所述的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时,各排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均设有1个吊挂部件;各排平台标准间(2)的其他平台标准间(2)均设有2个吊挂部件;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并且位于左右相邻2间平台标准间(2)之间的吊挂部件则由该2间平台标准间(2)共用,也即该吊挂部件既为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吊挂部件,也为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左侧吊挂部件;各排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坐落在初始平台(1)的相应的顶板(12)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的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坐落在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和第二间平台标准间(202)共用的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上,且由各平台支承板(25)的右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相接触或相靠近;其它平台标准间(2)的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坐落在本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上,且各平台支承板(25)的右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坐落在前一序号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
当初始平台(1)为可移动式平台时,相连于初始平台(1)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结构与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时的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结构相同,并且该相连于初始平台(1)的一排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与初始平台(1)的连接方式也相同于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时的各排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与初始平台(1)的连接方式;其它各排的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吊挂部件均为2个,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上述的其它各排的平台标准间(2)的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所具有的各平台支承板(25)还包括左限位连接条(25-3);左限位连接条(25-3)固定连接在平台板(25-1)的左端的下侧面上;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坐落在左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上,且平台支承板(25)由其左限位连接条(25-3)的右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左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坐落在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上,且平台支承板(25)由其右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排的平台标准间(2)的不是第一间平台标准间(201)的其它平台标准间(2)均设有2个吊挂部件;该2个吊挂部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左侧吊挂部件和位于右侧的右侧吊挂部件,并且位于左右相邻2间平台标准间(2)之间的吊挂部件则由该2间平台标准间(2)共用,也即该吊挂部件既为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吊挂部件,也为后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左侧吊挂部件;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坐落在本平台标准间(2)的右侧吊挂部件的铝合金方管(21-1)上,且各平台支承板(25)的右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该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坐落在前一序号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部位上且与之固定连接;
前后相邻的2间平台标准间(2)的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端头搭接并紧固绑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辅助器件(4);构造辅助器件(4)包括连接绳夹(41);所述连接绳夹(41)包括第一连接绳夹(41-1)、第二连接绳夹(41-2)、第三连接绳夹(41-3)、第四连接绳夹(41-4)和第五连接绳夹(41-5);吊挂钢丝绳(22)由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组成;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61)和第二结构件(62);位于各平台标准间(2)的每个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的正上方的结构件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一结构件(61),位于该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的左上方的且与第一结构件(61)相邻的结构件即为与该吊挂部件相对应的第二结构件(62);悬挂梁组件(21)的主吊挂点(21a)的一对限位角铝(21-2)分为左侧限位角铝(21-2a)和右侧限位角铝(21-2b);
各吊挂钢丝绳(22)在与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一个主吊挂点(21a)连接时,由其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的各自下段的端头共同向下穿过该主吊挂点(21a)的左侧限位角铝(21-2a),共同从下方绕过相应的铝合金方管(21-1),再共同向上穿过该主吊挂点(21a)的右侧限位角铝(21-2b),并向上伸出一段;并且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左侧限位角铝(21-2a)的部位由第一连接绳夹(41-1)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22-1)和辅助钢丝绳(22-2)各自的从上方靠近右侧限位角铝(21-2b)的部位由第二连接绳夹(41-2)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下段的从第一连接绳夹(41-1)向上延伸的部位由第三连接绳夹(41-3)夹紧固定;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依次从上方绕过第一结构件(61)和第二结构件(62),该上段的端头与工作钢丝绳(22-1)的位于第一结构件(61)和第二结构件(62)之间的部位由第四连接绳夹(41-4)夹紧固定;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的端头从上方绕过第一结构件(61),且与辅助钢丝绳(22-2)的下段的端头由第五连接绳夹(41-5)夹紧固定;
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可绕挂的钢梁或可绕挂的钢筋混凝土的梁构件,或者是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上设置的吊构件;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钢梁时,则上述第一结构件(61)为第一钢梁,第二结构件(62)为第二钢梁;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则上述第一结构件(61)为第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第二结构件(62)为第二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建筑主体顶部的结构件均为吊构件时,则第一结构件(61)为第一吊构件,第二结构件(62)为第二吊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标准间(2)的吊挂部件还包括二次吊挂钢丝绳(24);所述的悬挂梁组件(21)还包括二次吊挂点(21b);各二次吊挂点(21b)设置在相邻两个主吊挂点(21a)之间,且二次吊挂点(21b)由位于铝合金方管(21-1)左右的相对设置的且固定在该铝合金方管(21-1)上的一对限位角铝(21-2)构成,该一对限位角铝(21-2)分为左侧限位角铝(21-2a)和右侧限位角铝(21-2b);
二次吊挂钢丝绳(24)主要由上侧钢丝绳(24-1)、花篮螺栓(24-2)和下侧钢丝绳(24-3)组成;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数量与二次吊挂点(21b)的数量相同;下侧钢丝绳(24-3)由其一个端头从上向下穿过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一个二次挂吊点(21b)的左侧限位角铝(21-2a),再从下方绕过相应的铝合金方管(21-1),再从下向上穿过右侧限位角铝(21-2b);下侧钢丝绳(24-3)还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下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下侧钢丝绳(24-3)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上侧钢丝绳(24-1)由其一个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61);上侧钢丝绳(24-1)由其另一个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上侧钢丝绳(24-1)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标准间(2)的吊挂部件还包括安全钢丝绳(23);安全钢丝绳(23)的数量与悬挂梁组件(21)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安全钢丝绳(23)设于相应一个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内,其两个端头各通过1个连接绳夹(41)与相应的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分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标准间(2)还包括铺板(26);铺板(26)沿前后向铺设在多块平台支承板(25)上,且与下方所接触的各块平台支承板(2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构造辅助器件(4)还包括防护橡胶垫(42);各防护橡胶垫(42)设置在吊挂钢丝绳(22)与建筑主体结构接触处之间,或者设置在二次吊挂钢丝绳(24)与建筑主体结构接触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标准间(2)的吊挂部件的悬挂梁组件(21)还包括耐磨纤维毯(21-3);各耐磨纤维毯(21-3)包覆在铝合金方管(21-1)上,且在悬挂梁组件(21)的每个主挂吊点(21a)和二次吊挂点(21b)处均内衬一块耐磨纤维毯(21-3)。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之一所述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3);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3)包括水平安全网(31)、围护钢丝绳(32)、安全密目立网(33)、通长生命钢丝绳(34)和斜拉稳定钢丝绳(35);
所述的水平安全网(31)设于所有平台标准间(2)的下方,且水平安全网(31)与各平台标准间(2)的铝合金方管(21-1)绑接;
所述的围护钢丝绳(32)有3道,分上下水平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及初始平台(1)的外围,各围护钢丝绳(32)均通过连接绳夹(41)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各围护钢丝绳(32)还与初始平台(1)的围护用钢管(13)绑接;
所述的安全密目立网(33)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及初始平台(1)的外围,安全密目立网(33)与各相应的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以及初始平台(1)的围护用钢管(13)逐一绑接;
所述的通长生命钢丝绳(34)在每一排平台标准间(2)均设有一根,通长生命钢丝绳(34)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夹(41)固定连接在建筑主体结构上;
所述的斜拉稳定钢丝绳(35)设置在位于外侧的各个平台标准间(2)的外围,并通过连接绳夹(41)与相应的每根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固定连接。
10.一种实现权利要求4的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设置专门的吊挂工具:所述吊挂工具包括牵引绳(51)、送杆(52)和回杆(53);牵引绳(51)为尼龙绳;送杆(52)由塑料杆(52-1)和捆绑在塑料杆(52-1)的顶端上的直线形弹性钢丝(52-2)构成;回杆(53)由塑料杆(53-1)和捆绑在塑料杆(53-1)的顶端上的钢制弯钩(53-2)构成;准备若干连接绳夹(41)和花蓝螺栓(24-2);
②组装吊挂部件:先组装悬挂梁组件(21);再将主吊挂钢丝绳(22)连接在悬挂梁组件(21)的主吊挂点(21a)上,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设有固定标识点;所述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长度以及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的固定点标识按悬挂梁组件(21)的悬挂高度进行设置;再将安全钢丝绳(23)穿过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后连接在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
③搭建初始平台(1):所述的初始平台(1)为固定式平台;该固定式平台采取落地或在高大空间内夹层也即房中房结构上搭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1),在脚手架(11)内设置楼梯通道,在脚手架(11)的顶部铺设并固定顶板(12),然后在脚手架(11)的前侧、左侧和后侧设置向上伸出的高于顶板(12)的围护用钢管(13);固定式平台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要搭设的操作平台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④在初始平台(1)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搭建:
第一步、设置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1)上通过吊挂工具和牵引绳(51)将吊挂部件的3根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绕过位于操作者右上方的第一结构件(61)和位于初始平台(1)右侧正上方的第二结构件(62);
第二步、将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活动连接在第二结构件(62)上:根据设置在主吊挂钢丝绳(22)的工作钢丝绳(22-1)上的固定标识点,将工作钢丝绳(22-1)的上段的端头通过连接绳夹(41)连接在工作钢丝绳(22-1)的标识点处,然后放开工作钢丝绳(22-1)使悬挂梁组件(21)悬挂到位;
第三步、铺设平台支承板(25):由操作者站在初始平台(1)上利用牵引绳(51)铺设第一块平台支承板(25),使该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的下侧面与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的上侧面相接触,且平台支承板(25)由其限位连接条(25-2)的左侧面与铝合金方管(21-1)的右侧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平台板(25-1)的左端置于初始平台(1)的顶板(12)上;然后两名操作者配合以满铺方式铺设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其余平台支承板(25);
第四步、设置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和二次吊挂钢丝绳(24):将辅助钢丝绳(22-2)的上段的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61)后通过连接绳夹(41)与辅助钢丝绳(22-2)下段的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将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下侧钢丝绳(24-3)连接在花篮螺栓(24-2)的下拉杆的连接部与悬挂梁组件(21)的相应1个二次吊挂点(21b)之间,且下侧钢丝绳(24-3)的两个端头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夹紧固定在一起;将二次吊挂钢丝绳(24)的上侧钢丝绳(24-1)的上段端头绕过第一结构件(61),将上侧钢丝绳(24-1)下段的端头穿过花篮螺栓(24-2)的上拉杆的连接部,再由相应的连接绳夹(41)将上侧钢丝绳(24-1)的两个端头夹紧固定在一起;通过转动二次保护钢丝绳(24)的花篮螺栓(24-2)的调节座而将二次保护钢丝绳(24)调节至与主吊挂钢丝绳(22)的松紧程度一致;
第五步、设置水平安全网(31)、铺板(26)及固定平台支承板(25)的左端:在第一平台标准间(201)的下方设置水平安全网(31),用绳头将水平安全网(31)捆绑在悬挂梁组件(21)的铝合金方管(21-1)上;在平台支承板(25)上设置铺板(26),铺板(26)铺设在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上侧面上,并与每块平台板(25)固定连接;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与初始平台(1)的顶板(12)固定连接;
⑤后续平台标准间(2)搭建: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2)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2)进行搭建,直至每排的最后一间平台标准间(2)完成;在已完成的平台标准间(2)上对后续的平台标准间(2)进行搭建的方法除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左端下侧面与前一序号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平台支承板(25)的平台板(25-1)的右端上侧面固定连接外,其余部分与前述在初始平台(1)上对各排的第一平台标准间(201)进行搭建的方法相同;
⑥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搭接:将各自前后相邻的铝合金方管(21-1)的相应端头的左右侧部相互交错接触部位绑扎紧固,将位于前后相邻的平台标准间(2)下方的水平安全网(31)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平台整体,且该平台整体与初始平台(1)一同构成操作平台主体;
⑦设置安全防护装置(3):在步骤⑥得到的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3);
先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分上中下设置三道围护钢丝绳(32),并将所述的围护钢丝绳(32)与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通过连接绳夹(41)分别固定连接,将围护钢丝绳(32)与初始平台(1)上相应的围护用的钢管(13)分别绑扎紧固;
再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设置安全密目立网(33),将所述的安全密目立网(33)包围平台标准间(2)的部分从内侧覆盖在三道围护钢丝绳(32)上,并与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绑扎紧固,围绕初始平台(1)的左侧、前侧和后侧的安全密目立网(33)与初始平台(1)相应的围护用钢管(13)绑扎紧固;
然后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四周外围的前侧、右侧和后侧设置相互交叉的斜拉稳定钢丝绳(35),斜拉稳定钢丝绳(35)用连接绳夹(41)从外侧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平台标准间(2)的相应的主吊挂钢丝绳(22)的辅助钢丝绳(22-2)上;
最后在每排平台标准间(2)的上方各设置1根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34),通长生命安全钢丝绳(34)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夹(41)固定连接在建筑主体上。
CN201210137591.8A 2012-05-04 2012-05-04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02635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91.8A CN102635226B (zh) 2012-05-04 2012-05-04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91.8A CN102635226B (zh) 2012-05-04 2012-05-04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5226A CN102635226A (zh) 2012-08-15
CN102635226B true CN102635226B (zh) 2014-05-28

Family

ID=4661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591.8A Active CN102635226B (zh) 2012-05-04 2012-05-04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5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6092B (zh) * 2013-04-25 2016-01-2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物料装卸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60618B (zh) * 2016-12-13 2019-06-18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修平台整体平移施工方法
CN106760617B (zh) * 2016-12-13 2019-06-18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修平台平移施工方法
CN109488008A (zh) * 2018-10-09 2019-03-19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挂钩式吊架作业平台
CN111764658B (zh) * 2020-07-30 2021-04-02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曲网壳场馆用连续式吊挂网架平台的施工方法
CN112049236A (zh) * 2020-08-31 2020-12-08 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高空大悬挑结构下悬挂装饰施工平台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5951A (en) * 1971-07-28 1973-05-29 P E Reed Suspended movable scaffold
CN100590277C (zh) * 2007-11-26 2010-02-17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高空桥式悬移脚手架
CN201531111U (zh) * 2009-09-18 2010-07-21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
CN201546436U (zh) * 2009-11-27 2010-08-11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高空悬挑结构施工平台
CN201809960U (zh) * 2010-09-30 2011-04-27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架结构的脚手悬挑平台
CN201902010U (zh) * 2010-12-23 2011-07-20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型悬挑脚手架抱箍
CN202055502U (zh) * 2011-03-31 2011-11-30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施工筐式操作平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5951A (en) * 1971-07-28 1973-05-29 P E Reed Suspended movable scaffold
CN100590277C (zh) * 2007-11-26 2010-02-17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高空桥式悬移脚手架
CN201531111U (zh) * 2009-09-18 2010-07-21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
CN201546436U (zh) * 2009-11-27 2010-08-11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高空悬挑结构施工平台
CN201809960U (zh) * 2010-09-30 2011-04-27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架结构的脚手悬挑平台
CN201902010U (zh) * 2010-12-23 2011-07-20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型悬挑脚手架抱箍
CN202055502U (zh) * 2011-03-31 2011-11-30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施工筐式操作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5226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5226B (zh) 柔性吊挂自扩展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CN100590277C (zh) 高空桥式悬移脚手架
CN206053274U (zh) 高层建筑竖百叶外遮阳板与玻璃幕墙兼用的外脚手架装置
CN101775896B (zh) 安装钢屋盖设备管道的刚性吊挂式脚手架
CN106193568A (zh) 移动式钢桁架操作平台
CN101871259B (zh) 一种钢网架施工用整体滑移式脚手架的搭建方法
CN107165269A (zh) 一种采用吊架结构安装高空螺栓球网架的方法
CN201635377U (zh) 安装大跨度钢屋盖设备管道的刚性吊挂式脚手架
CN213268816U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悬挑水平防护平台
KR101412860B1 (ko) 비계 시스템의 코너부 조절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CN115306137B (zh) 一种用于高空连廊底部吊顶安装的作业平台结构及其工法
CN211143693U (zh) 一种杆上及塔上作业平台
CN110863641A (zh)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CN208518308U (zh) 用于采光顶施工的软操作平台
CN205955164U (zh) 移动式钢桁架操作平台
CN204826727U (zh) 一种可拆卸、周转的钢筋加工防护棚
CN113175196A (zh) 索网施工平台
CN210421884U (zh) 一种空中漂移作业平台
CN208310158U (zh) 施工防护操作架
CN110499937A (zh) 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结构
CN104847101B (zh) 一种钢结构屋面长悬挑部位装饰作业操作平台
KR20130116054A (ko) 비계 시스템의 코너부 조절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CN211338599U (zh) 一种塔吊附墙安装平台
KR101413805B1 (ko) 비계 시스템의 코너부 조절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KR101413909B1 (ko) 비계 시스템의 코너부 조절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