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462A -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462A
CN102625462A CN2012100228339A CN201210022833A CN102625462A CN 102625462 A CN102625462 A CN 102625462A CN 2012100228339 A CN2012100228339 A CN 2012100228339A CN 201210022833 A CN201210022833 A CN 201210022833A CN 102625462 A CN102625462 A CN 102625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ndom
network access
passage
radio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28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杰
郭秉衡
蔡佳龙
丁邦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293,12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20195268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2625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机器对机器通信(M2M)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依赖经由预设信息和对应于预先指派的优先级群组的接入时间的不均匀分布,来进行随机接入参数指派程序。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对于优先选取的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M2M装置在同步随机接入通道中执行随机接入程序。在又一实施例中,基站判断M2M装置的移动类型,根据M2M装置的移动类型,判断配置给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一专属随机接入通道配置,并发送传呼信息以指示专属随机接入通道配置。本揭露可以满足大多数机器对机器应用的延迟要求。

Description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关于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网络接入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又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简称为MTC)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通信能力,其能够实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机器对机器通信是指在核心网络中(经由基站)在用户台(或无线通信装置)与服务器之间或仅在用户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其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交互或互动的情况下实行。部分产业报告已显示出此MTC市场的巨大潜能。由于所述巨大潜能,部分新颖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例如3GPP LTE和IEEE 802.16m)已经开始开发增强版本以实现M2M通信。
在M2M通信的一些实用范例模型(例如,健康护理、安全接入与监控、公共安全和远程维护与控制)中,必须要有高优先级的接入以便传送警报、紧急情况或需要立即关注的任何其他装置状态。另外,对于受电池电量限制的M2M装置,还必须在长时间周期内消耗极低的操作电量。这些类型的M2M装置可以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模式以节省电量。因此,具优先等级的测距(prioritized ranging)(或作随机接入)是闲置的M2M装置在想要向M2M服务器发送延迟敏感性信息时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在这些类型的急迫情况下,骨干无线通信系统(backbone wirelesscommunication system)应当能为那些延迟敏感性的应用提供充足的测距(或作随机接入)容量,即使这些应用可能是针对紧急情况同时发生的大量测距尝试(ranging attempts)的罕见情况。
根据目前无线通信标准,仅可以经由以下方式来终止无线通信装置的闲置模式: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对网络的网络再进入(network re-entry);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寻呼控制器(paging controller)通过重复且未答复的传呼信息(paging messages)而检测到无线通信装置无法接通或不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无线通信装置的闲置模式定时器期满;无线通信装置从闲置模式进入另一种模式,例如保留内容的撤销注册(deregistration with contentretention,DCR)模式等。另外,无线通信装置可在任何时间终止其闲置模式,且向其优选的接入基站(preferred access base station)执行其网络再进入程序。
在部分情况下,当无线通信系统或M2M应用服务器需要与闲置模式的M2M装置进行通信时,无线通信系统可针对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闲置模式M2M装置触发寻呼机制(paging mechanism)。多组M2M装置可同时被分组;因此,当M2M装置正在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时,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也可同时针对其各自的自发性传输来启动随机接入(或测距)程序。此种情形可能会中断被请求提供紧急信息的M2M装置的网络再进入程序。因此,如何修改现有网络接入通信协议,以避免潜在大量无线通信装置同时尝试接入网络的网络再进入程序的可预见性效应发生,确实为本产业的主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指派随机接入参数,且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基站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各自服务要求,向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指派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BII);发送一信息以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退避指令索引;以及其中,所有无线通信装置都内建一退避指令索引表,所述退避指令索引表包括默认信息。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一无线通信装置,且包括以下步骤:在执行网络接入程序之前,根据被指派的退避指令索引和用来定义多个退避指令索引(BIIs)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的默认信息,来确定随机退避时间。
本揭露提出一种基站。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模块和通信协议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将发送信号到至少一无线通信装置且从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信号。所述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息用来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退避指令索引。
本揭露提出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模块和通信协议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号到基站且从该基站接收信号。所述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在执行网络接入之前根据在预设信息中所提供的指令来确定随机退避时间,而所述预先配置的信息包括多个退避指令索引。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且包括以下步骤:当对于一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时,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对此基站执行一随机接入程序;以及当对于此基站的该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对此基站执行此随机接入程序。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且包括以下步骤:在一同步测距通道中,从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接收一测距信号;检测此测距信号中的一测距码;当此测距信号中的此测距码为一周期性测距码时,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周期性测距的请求;以及当此测距信号中的此测距码为一网络再进入请求码时,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网络再进入的请求。
本揭露提出一种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模块和通信协议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号到基站且从此基站接收信号。所述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当对于此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时,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对此基站执行一随机接入程序,并且当对于此基站的此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对此基站执行此随机接入程序。
本揭露提出一种基站。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模块和通信协议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将发送信号到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且从所述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接收信号。所述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在一同步测距通道中,从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其中之一接收一测距信号,检测此测距信号中的一测距码,并且当此测距信号中的此测距码为一周期性测距码时,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周期性测距的请求,以及当此测距信号中的此测距码为一网络再进入请求码时,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网络再进入的请求。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且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移动类型;根据此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此移动类型,判断配置给此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一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以及发送一传呼广播消息以指示此专属测距通道配置。
本揭露提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且包括以下步骤:对一基站执行一网络接入程序;接收一传呼广播消息;以及在此传呼广播消息中此基站配置的一专属测距通道中,执行测距程序。
下文中详细描述附有附图的若干示范性实施例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具有不同BII数值的接入时间的总合机率分布函数的形状。
图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绘示一种同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
图11绘示一种异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
图1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适用于不具有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适用于具有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0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基站
21:收发器模块
22:通信协议模块
30:无线通信装置(或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
31:收发器模块
32:通信协议模块
42~46、52~54、62~64、72~78、82~86、92~96、1201~1205、1301~1305、1402~1412、1502~1506、1602~1604、1702~1708、1801~1806、1901~1906、2002~2006:步骤
100、110:符号期间
101、111:循环前缀
102:数据部分
103:数据部分的尾端数据
BII:退避指令索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在下文中请参见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在附图中绘示本揭露的一些而非所有实施例。实际上,本揭露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理解为限于本揭露所陈述的实施例;实际上,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揭露将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相同的参考标号始终指代相同元件。
在本揭露中,提出具有优先等级的随机接入(又称为测距)方法的主要功能,以满足大多数机器对机器应用(M2M应用,又称为MTC类型应用)的延迟要求。因此,经由修改现有的随机接入协议以实现具有拥塞检测(congestion detection)和争用解决机制(contention resolutionmechanisms)的具有优先等级的随机接入程序。
在本揭露全文中,无线通信装置可代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进阶移动台(advanced mobile statoin,AMS)、无线终端通信装置、M2M装置、MTC装置等。举例来说,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STB)、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水表、煤气表、电表、紧急情况警报装置、传感器装置、摄像机等。相类似地,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代表进阶基站(advanced base station,ABS)、节点B(node B)、增强型节点B(eNB)等。
在本揭露中,术语「下行链路」(downlink,DL)代表从基站到位于基站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射频(RF)信号传输;术语「上行链路」(uplink,UL)代表从无线通信装置到其接入基站的RF信号传输。另外,术语「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可以代表定义于IEEE 802.16规范的术语「测距」(ranging)。
本揭露提出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网络接入方法。在本揭露中,假设所有测距(随机接入)尝试可事先根据其各自优先级或延迟要求而分类为多个优先级级别。从其他角度来看,无线通信装置可根据其各自服务要求或其延迟要求而被分类为不同优先级的群组。本揭露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可确保与低优先级的测距(随机接入尝试)相比较时,应较早地服务高优先级的测距(随机接入尝试)。明确地说,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可视为应用于闲置模式但期望再进入网络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网络再进入程序方法。相类似地,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可视为用于基站的测距(随机接入)参数指派方法,且可通过所述测距(随机接入)参数指派方案来确保比低优先级的测距(随机接入尝试)更早地服务高优先级的测距(随机接入尝试)。
群组寻呼(group paging)可用于M2M装置,且在传呼信息(pagingmessage)中包括IEEE 802.16p规范中所定义的M2M群组识别符(M2Mgroup identifier,MGID)而非个别装置识别符来识别M2M装置群组。因此,对于带有测距(随机接入)配置的群组寻呼信息所指示的网络再进入程序来说,M2M装置可根据所述测距(随机接入)配置来选择测距(随机接入)机会。在本揭露中,测距(随机接入)配置可包括已区分的等待偏移时间(在执行另一测距程序之前)和(用于所述测距程序)退避窗口(back-off window)大小。
在本揭露中,提出一种具有「具有不均匀退避时间的指令表」概念的网络接入方法。实际上,用于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指令表」可以为预先定义的信息,且经由系统信息广播被传递到在无线通信网路或基站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装置。或者,关于用于网络接入方法的「指令表」的预先定义的信息也可以内建于无线通信装置中。
对于M2M应用,在本产业中广泛预期,现有技术的随机退避机制(random back-off schemes)不能恰当地处理网络拥塞问题,且部分M2M装置可能必须遭遇不可接受的等待时间。假若考虑同时寻呼多个M2M装置群组的情形,大量M2M装置同时实行网络再进入程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拥塞。在现有技术的随机退避方案中,每一无线通信装置基于均匀机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来确定其接入时间(accesstiming)。本揭露提出一种替代性的网络接入方法,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用于允许无线通信装置基于不均匀PDF来随机选取其各自的接入时间。显然地,当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使用不同PDF时,所述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冲突机率可以被降低。
在本揭露中,所有装置(以及接入点或基站)已经预先知道具有多个索引的共享的默认退避指令表(或默认信息)(例如,以下表I中所示的多个索引值)。所述多个索引(可视为退避指令索引或简写为BII)中的每一索引与退避指令相关联,所述退避指令提供关于例如以下各项目的信息:等待时间偏移;分布形状参数;时间计算公式(或多个时间计算公式);测距(随机接入)退避窗口;测距(随机接入)机会;资源机会;随机接入位置等。
表I一实施例的退避指令表的范例
  BII   偏移(T)   β
  0   0   0
  1   0   1
  2   T   0
  3   T   1
每一指令包括本揭露中之前所列举的部分或所有的项目。在此须注意,所述「分布形状参数」代表可更改无线通信装置选取其各自随机退避时间所采用的PDF的形状的任何参数。举例来说,时间计算公式可具有以下的形式(如等式(1)所示),而接入时间t可由无线通信装置计算为:
t=T+|Uα(0,1)-β|×S                       等式(1),
其中,在等式(1)中,T表示等待时间偏移,α和β分别代表分布形状参数,且S为测距退避窗口。连同下列表II从其他角度来看,T为偏移,β为分布形状控制器,而U(0,1)为介于0与1之间的均匀随机变量。
经由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查找默认表或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检查所述默认信息,无线通信装置可经由遵照映像于其被指派的BII值的指令,来决定其随机退避时间。
在本揭露中,存在两种可能方式来确定BII的指派,例如:网络确定和内建式确定(built-in determination)。「网络确定」取决于瞬间传输条件(instantaneous traffic condition)及/或应用要求,因此网络(或寻呼服务器或基站)可以为每一个预先配置的群组(或每一无线通信装置)确定(或作决定)BII值,接着,经由传呼程序将所述BII值指派给无线通信装置。「内建确定」代表每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内建的优先级级别,因此无线通信装置可基于所述内建的优先级级别来自主地确定其各自BII值的情况。
在下列表II中,T为等待时间偏移,β为分布形状控制器,U(0,1)为介于0与1之间的均匀随机变量,且S为测距退避窗口的大小。图1绘示表II中的不同BII值的总合(resultant)机率密度函数(PDF)。图1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绘示用于具有不同BII值0、1、2、3的接入时间的总合机率分布函数形状。在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中,可根据无线通信装置各自的服务要求或延迟要求将BII值0、1、2、3指派给不同优先级的群组(或M2M装置群组)。
如图1所示,具有较小BII值的无线通信装置较有可能赢取较早的时隙(time slot),使得在此特定范例中具有较高优先级级别的无线通信装置应被指派较小的BII值。对于说明性实例,假定图1中的PDF形状使用如表II所示的退避指令表。
表II示范性退避指令表
  RII   偏移(T)   β   时间计算公式
  0   0   0   t=T+|U2(0,1)-β|×S
  1   0   1   t=T+|U2(0,1)-β|×S
  2   2   0   t=T+|U(0,1)-β|×S
  3   4   1   t=T+|U2(0,1)-β|×S
在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中,可经由如以下表III所示的已修改寻呼信息来实施RII的指派。在此须注意,对应于「RII」字段的描述列中的表xxx指代不同群组的测距(随机接入)参数的预先配置(pre-configuration,或作预设信息)。
表III含有RII指派的传呼信息
Figure BSA00000665532000091
Figure BSA00000665532000101
图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基站的功能方框图。请参见图2,基站20包括收发器模块21和通信模块22。收发器模块21用来将信号发送到位于其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一无线通信装置或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且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信号。通信协议模块22连接于收发器模块21,用来将随机接入参数指派给无线通信装置并处理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网络接入请求。另外,基站2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未绘示),例如处理器模块、内存模块、固定网络模块和天线模块,这些组成元件可以用来连接到位于无线通信网路中的其他处理单元,以及处理来自位于无线通信网路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一无线通信装置或多个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
图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方框图。请参见图3,无线通信装置30包括收发器模块31和通信协议模块32。收发器模块31用来发送信号到基站,且从基站接收信号。通信协议模块32连接于收发器模块31,用来执行随机退避程序且执行对基站的网络接入请求。另外,无线通信装置3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未绘示),例如处理器模块、内存模块和天线模块,这些组成元件可以用来处理来自基站的信号。
图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4,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指派随机接入参数,且起始于步骤42,在步骤42中基站20的通信协议模块22根据其各自服务要求,向位于其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指派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s,BIIs)。在步骤44中,此通信协议模块22将第一信息(包括关于BII的预设信息)发送到位于基站20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
在步骤46中,通信协议模块22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BIIs。所述默认信息可以为预先配置的BII表,或包括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一组参数,或包括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一组数学等式。与每一个BII相关联的预设信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函数,或时间计算公式,或机率密度函数所需要的参数。
图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5,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30,且起始于步骤52。在步骤52中,无线通信装置30的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接收一信息,由基站接收退避指令索引(BII)。在步骤54中,通信协议模块32在执行网络接入之前,先根据所指派的退避指令索引(BII)和用来定义每一个BII的预设信息,来确定其随机退避时间。接着,通信协议模块32在等待达到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后,执行网络接入程序。
所述默认信息为预先配置的BII表,或者可以为包括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一组参数,或者可以为包括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一组数学等式。所述参数会影响通信协议模块32执行随机接入尝试的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者,与每一个BII相关联的预设信息可以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时间计算公式所需要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无线通信装置30为延迟敏感性装置时,无线通信装置30可以根据对应于比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更早地被服务的一较高机率的一BII值来执行其网络接入程序,而所述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则根据另一个BII值来执行其网络接入程序。
图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6,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且起始于步骤62。在步骤62中,基站20的通信协议模块22根据位于其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各自的服务要求,分别向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指派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s,BIIs)。在步骤64中,通信协议模块22发送信息,所述信息用来指示分别指派给位于基站20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BIIs,其中所有无线通信装置都具有BII表,且BII表包括预设信息。举例来说,位于基站20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均内建有退避指令索引(BII)表,而所述退避指令索引表包括默认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息可包括一组BII,且每一个BII相关联到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一组参数。或者,预设信息可包括一组BII,且每一个BII相关联与用于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有关的数学等式。另外,预设信息可与BII相关联,其中与每一个BII相关联的预设信息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时间计算公式,或机率密度函数所需要的参数。
图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7,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基站指派随机接入参数,且起始于步骤72。在步骤72中,基站20的通信协议模块22根据位于其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各自服务要求,分别指派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s,BIIs)至所有无线通信装置。在步骤74中,通信协议模块22确定是否应改变或调整预先配置的内建BII信息。在步骤76中,通信协议模块22将第一信息发送到位于基站20的无线电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而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内建BII表的信息的改变和/或调整。
在步骤78中,此通信协议模块22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BIIs。所述BII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与图1、图4和图6有关的相关描述。
图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8,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且起始于步骤82。在步骤82中,无线通信装置30的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信息由基站接收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s,BII)。在步骤84中,此通信协议模块32根据无线通信装置30的预先定义的优先级级别,来自主地确定使用所述BIIs的其中之一。
在步骤86中,通信协议模块32在执行网络接入程序之前,根据所指派的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ex,BII)和用来定义每一个BII的预设信息,来确定其随机退避时间。接着,通信协议模块32在等待达到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后,执行网络接入程序。BIIs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与图1和图5有关的相关描述。
图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9,所述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且起始于步骤92。在步骤92中,无线通信装置30的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信息由基站接收退避指令索引(Back-off Instruction Indices,BIIs)。在步骤84中,通信协议模块32基于从基站20接收的此信息来改变或调整默认信息的内容。
在步骤96中,通信协议模块32在执行网络接入程序之前,根据所指派的退避指令索引(BII)和用来定义每一个BII的预设信息来确定随机退避时间。接着,此通信协议模块32在等待达到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后执行网络接入程序。BIIs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与图1和图5有关的相关描述。
本揭露提出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进行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在目前蜂窝式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应当在无线通信装置被允许接入蜂窝式网络之前,实现同步程序,其可以包括物理层(PHY layer)同步与媒介接入控制层(MAC layer)同步。以物理层同步来说,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经由下行同步通道与上行同步通道实现时间同步、频率同步以及功率控制。
一般来说,上行同步与网络接入通常是采取竞争方式来进行的。基于竞争方式的通道通常被称作随机接入通道或测距通道。另外,随机接入通道可进一步分类为异步随机接入通道(NS-RACH)与同步随机接入通道(S-RACH)。一般来说,同步随机接入通道具有与数据通道相同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OFDM symbol period),如图10所示。图10绘示一种同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同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调制符号在一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100中具有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101、数据部分102与数据部分的尾端数据103,其中循环前缀101为由数据部分102的尾端数据103复制而形成的。另一方面,与同步随机接入通道相比,由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异步随机接入通道需要较长的循环前缀长度与较长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图11绘示一种异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异步随机接入通道的正交调制符号在一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110中具有循环前缀111与数据部分102(为绘示)。
虽然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同步于下行同步通道,但无线通信装置无法判断其到接入基站的距离。因此,在随机接入传输中存在的往返延迟(RTD)会导致时间上的不确定。据此,在现有技术的随机接入方法中,当一无线通信装置与其优先选取的基站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时,无线通信装置仅使用异步随机接入通道。另外,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是在当无线通信装置之前已接入网络时,用来维持与基站的同步。一般来说,同步随机接入通道具有特性:较低的延迟、较低的功率消耗、较佳效能、较低运算复杂度以及较高的随机接入通道容量。
在本揭露的示范实施例中,本揭露提出无线通信装置用来执行网络接入的随机接入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在获知对其优先选取的基站的往返延迟时,仅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所述往返延迟信息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取得。例如,基站可广播其位置坐标信息到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同时间,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经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取得其目前位置。因此,无线通信装置可计算对应的往返延迟。另举例说明,当一无线通信装置先前已经与基站进行通信,此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存储对应的往返延迟。
本揭露示范实施例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分别绘示于图12至图14。举例说明,在第一次执行网络接入程序(此即,初始网络接入程序)时,由于尚未取得其接入基站的往返延迟,一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应该经由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接入网络。在初始网络接入程序中,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取得对其接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由于对于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来说,对其接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固定参数值,此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存储此往返延迟信息应用于后续的网络接入程序。当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往返延迟信息时,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利用上行通道与此往返延迟信息,来实现与其接入基站的上行时间同步。因此,此种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可被允许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接入网络程序。另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概念可以被延伸到不再改变位置的移动式无线通信装置。
另举一例说明,一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经由广播通道取得其接入基站的目前位置信息。另外,此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经由GPS的辅助取得其目前位置信息,因而此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计算其对接入基站的对应往返延迟信息。因此,对于具有对应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此无线通信装置可使用下行通道与往返延迟信息来实现与其接入基站的上行时间同步。因此,无线通信装置可被允许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来执行网络接入程序。
图1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适用于不具有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2,所述网络接入方法起始于步骤501,并包括下列步骤:基站20发送参考信号至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步骤1201);由于无线通信装置30不具有其对于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无线通信装置30经由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初始接入程序(步骤1202);当基站20判断上行同步质量为不被接受时,基站20回复接入响应(包括时间偏移与其他用于同步的信息)(步骤1203);无线通信装置30再次经由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步骤1204);当基站20判断上行同步质量为可接受时,基站20回复接入响应成功(步骤1205)。无线通信装置30在步骤1201之后可以与其优先选取基站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且在步骤1203之后存储对于其接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
图1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具有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无线通信装置30已经事先取得对其优先选取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并存储此往返延迟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方法起始于步骤1301,并包括下列步骤:基站20发送参考信号至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步骤1301);由于无线通信装置30具有其对于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无线通信装置30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初始接入程序(步骤1302);当基站20判断上行同步质量为不被接受时,基站20回复接入响应(包括时间偏移与其他用于同步的信息)(步骤1303);无线通信装置30再次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步骤1304);当基站20判断上行同步质量为可接受时,基站20回复接入响应成功(步骤1305)。无线通信装置30在步骤1301之后可以与其优先选取基站执行上行同步程序与下行同步程序,并且在步骤1303之后,假设情况需要时,无线通信装置30可以与其优先选取基站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更新无线通信装置30所存储的往返延迟信息。
图1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且特别适用于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并起始于步骤1402。在步骤1402中,无线通信装置30与其优先选取基站20执行下行同步程序。在步骤1404中,无线通信装置30判断对其优先选取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是否为有效的(available)。在步骤1404中,当此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404之后执行步骤1406;当此判断结果为否,则在步骤1404之后执行步骤1408。在步骤1406中,由于对其优先选取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是有效的,此无线通信装置30与其优先选取基站20执行下行同步程序与上行时间同步程序。在步骤1410中,由于已达成上行时间同步,此无线通信装置30可以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一初始网络接入程序。相反地,在步骤1408中,由于对其优先选取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的,此无线通信装置30仅与其优先选取基站20执行下行同步程序。接着,在步骤1408之后执行步骤1412,在步骤1412中,由于未达成上行时间同步,此无线通信装置30经由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初始网络接入程序。
在现有技术的网络接入方法中,由于上行传输的时间不确定性,无线通信装置通常经由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网络接入程序。本揭露另提出网络接入方法,其可允许已获取对其优先选取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的无线通信装置,经由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执行网络接入程序。当同步随机接入通道可能包括不同类型的测距码时,对应处理同步随机接入通道的上行信号的基站应该具备能力以区分不同的测距码,并据此判断已连线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同步随机接入通道中发送上行信号。
在本揭露中先提供在IEEE 802.16m规范中研议的示范性网络接入方法的实施例。在现有IEEE 802.16m规范中,用于执行网络接入程序且基于竞争(contention-based)的通道被称作为测距通道。此种测距通道可进一步被标示为两种类别:异步测距通道(non-synchronous ranging channel)与同步测距通道(synchronous ranging channel)。另外,异步测距通道是用来执行初始测距程序(initial ranging)与换手测距程序(handover ranging)。在本揭露中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允许固定式M2M装置,例如智能型电表(smart meter)从处于闲置状态经由同步测距通道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另外,服务这些固定式M2M装置的基站应该具备能力区别已连线的不同的固定式M2M装置经由同步测距通道所发送的上行信号。因此,本揭露须进一步定义「周期性测距码群组」(periodic ranging code group)与「网络再进入码群组」(re-entry ranging code group)。
当一基站在同步测距通道中接收具有从「周期性测距码群组」选取的一测距码的测距信号时,此基站可以判定此测距信号是周期性测距程序的请求信号,或是等效上为一周期性同步程序。另一方面,当此基站在同步测距通道中接收具有从「网络再进入码群组」选取的一测距码的测距信号时,此基站可以判定此测距信号是由多个固定式M2M装置的其中之一所发送的网络再进入程序的请求信号。
图1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5,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固定式无线通信装置,且起始于步骤1502。在步骤1502中,无线通信装置30的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与一基站20执行一初始网络接入程序(或一初始随机接入程序)。在步骤1504中,此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前述初始网络接入程序取得对其接入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在步骤1506中,当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此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与其接入基站20执行一网络再进入程序(或一随机接入程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通道为异步随机接入通道,所述第二类型通道为同步随机接入通道。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比一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而第二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于此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OFDMsymbol period)比一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长,而第二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相同于此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此外,所述第一类型通道可以为异步测距通道,所述第二类型通道为同步测距通道。
图1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6,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且起始于步骤1602。在步骤1602中,无线通信装置30的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前一次网络接入程序取得对其接入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在步骤1604中,通信协议模块32与其接入基站20执行一网络接入程序。
更清楚的说明,在步骤1604中,当对其接入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此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与其接入基站20执行一网络接入程序,其中此第二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于一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或第二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相同于此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或者,当对其接入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时,此通信协议模块32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与其接入基站20执行一网络接入程序,其中此第一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比此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或第一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比此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长。
图1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7,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一基站,且起始于步骤1702。在步骤1702中,基站20的通信协议模块22在一同步测距通道中接收从其无线涵盖范围内的一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测距信号。在步骤1704中,通信协议模块22检测在此测距信号中的测距码。在步骤1704中,当此测距信号中的此测距码为一周期性测距码时,在步骤1704之后执行步骤1706;否则,在步骤1704之后执行步骤1708。在步骤1706中,通信协议模块22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周期性同步程序的请求信号。在步骤1708中,通信协议模块22判定此测距信号为一网络再进入的请求信号。另外,前述测距信号在本揭露中也可代表随机接入信号。
另举一例说明,一基站可基于M2M装置的移动类型与传输流量特性(traffic characteristics),为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M2M装置,基于下列表IV选取适当的网络再进入类别,且选取完成后,此基站应经由发送一AAI-PAG-ADV信息将所选取的网络再进入类别(network re-entry type)通知此M2M装置。
表IV为M2M装置选取网络再进入类别的选取方案
Figure BSA00000665532000191
当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0”时,M2M装置不需要发送用于测距程序的码分多址接入码(CDMA code),但利用在AAI-PAG-ADV信息中的“专属通道配置”(Dedicated channel allocation)中的通道配置来发送RNG-REQ信息。
当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1”时,进阶基站(ABS)应在AAI-PAG-ADV信息中为M2M装置配置专属测距通道配置(dedicatedranging channel),而此专属同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当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2”时,进阶基站应在AAI-PAG-ADV信息中为M2M装置配置专属测距通道配置,而此专属异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以下更清楚介绍表IV的技术内容。一M2M装置可根据此表IV来为M2M应用选取对应的网络再进入方案。举例说明,当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0”时,M2M装置可以获知用于对基站提出测距请求(例如,AAI-RNG-REQ)的专属通道配置,且一传呼广播消息(例如,AAI-PAG-ADV)指示此测距请求所需的信息(例如,A-MAP IE)。此外,当网络再进入类别“0”适用于具有已知传输流量模式的固定式M2M装置时,此网络再进入类别“0”不需要上行同步。因此,当一M2M装置为固定式M2M装置时,此M2M装置可由传呼广播消息得知基站配置给M2M装置的专属随机接入通道,且此M2M装置可进一步获知此专属随机接入通道是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以及此专属同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另一方面,此M2M装置为移动式M2M装置时,此M2M装置可由传呼广播消息得知基站配置给M2M装置的专属随机接入通道,且此M2M装置也可获知此专属随机接入通道是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以及此专属异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另举一例说明,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1”时,此M2M装置可由其接入基站配置给M2M装置群组的一专属通道配置,且接入基站配置的同步随机接入通道(例如,S-RCH)是用于测距请求(例如,AAI-RNG-REQ)。一传呼广播消息(例如,AAI-PAG-ADV)指示此专属通道配置。此外,网络再进入类别“1”适用于固定式M2M装置,且网络再进入类别“1”需要上行同步。
再举一例说明,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2”时,此M2M装置可由其接入基站配置给M2M装置群组的一专属通道配置,且接入基站配置的异步随机接入通道(例如,NS-RCH)是用于测距请求(例如,AAI-RNG-REQ)。一传呼广播消息(例如,AAI-PAG-ADV)指示此专属通道配置。此外,网络再进入类别“2”适用于具有已知传输流量模式的移动式M2M装置。
图1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图18所绘示的技术内容更清楚说明图13绘示的实施例的可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8,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一M2M装置30已经由在一第一类型通道(例如,NS-RACH)中与其优先选取基站执行一初始网络接入程序,并且已存储对其优先选取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起始于步骤1801。在步骤1801中,基站20发送参考信号至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所有M2M装置(包括M2M装置30)。在步骤1802中,基站20发送一传呼信号,例如AAI-PAG-ADV的一传呼广播信号,以指示在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多个M2M装置须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例如,S-RACH)执行网络接入程序。
在步骤1803中,由于M2M装置30已具有对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M2M装置30可经由第二类型通道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在步骤1804中,当基站20判定M2M装置30执行的上行同步程序的质量为不被接受时,基站20回复M2M装置30一接入响应(包括时间偏移与其他用于同步的信息)。在步骤1805中,M2M装置30再次经由第二类型通道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在步骤1806中,当基站20判定M2M装置30执行的上行同步程序的质量为可接受时,基站20回复M2M装置30一成功接入回应。
在步骤1801之后,M2M装置30可以与基站20执行下行同步程序。在步骤1802之后,M2M装置30可以根据已存储的往返延迟信息,与基站20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且当有需要时,M2M装置30可与基站20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在步骤1804之后存储对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20可在传呼广播信号中由基站20配置的专属测距通道执行测距程序,其中此测距程序是一随机接入程序,而专属测距通道为第二类型通道。举例说明,当M2M装置30为移动式M2M装置时,配置给M2M装置30的专属测距通道是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以及此专属同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另举例说明,当M2M装置30为移动式M2M装置时,配置给M2M装置30的专属测距通道是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以及此专属异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再者,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实施例,当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0”时,M2M装置30利用在AAI-PAG-ADV信息中的“专属通道配置”中的通道配置来发送例如RNG-REQ请求信息的一测距请求信息。换句话说,当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0”时,M2M装置30经由在基站20发送的传呼广播消息中指示的专属随机接入通道的通道配置,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至(基站20)。
当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1”时,M2M装置30利用在AAI-PAG-ADV信息中的专属同步测距通道来发送一测距请求信息至基站20。换句话说,M2M装置30经由在基站20发送的传呼广播消息中指示的专属同步测距通道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至基站20。
当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网络再进入类别被设置为“2”时,M2M装置30利用在AAI-PAG-ADV信息中的专属异步测距通道来发送一测距请求信息至基站20。换句话说,M2M装置30经由在基站20发送的传呼广播消息中指示的专属异步测距通道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至基站20。
图1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图19所绘示的技术内容更清楚说明图13绘示的实施例的可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9,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一M2M装置30已经由在一第一类型通道(例如,NS-RACH)中与其优先选取基站执行一初始网络接入程序,并且已存储对其优先选取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起始于步骤1901。在步骤1901中,基站20发送参考信号至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所有M2M装置(包括M2M装置30)。在步骤1902中,基站20发送一传呼信号,例如AAI-PAG-ADV,以指示在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多个M2M装置须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例如,S-RACH)执行网络接入程序。
在步骤1903中,由于M2M装置30已具有对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M2M装置30可经由第二类型通道执行网络接入程序。在步骤1904中,当基站20判定M2M装置30执行的上行同步程序的质量为不被接受时,基站20回复M2M装置30一接入响应(包括时间偏移与其他用于同步的信息)。在步骤1905中,M2M装置30再次经由第二类型通道执行网络接入程序。在步骤1806中,当基站20判定M2M装置30执行的上行同步程序的质量为可接受时,基站20回复M2M装置30一成功接入回应。
在步骤1901之后,M2M装置30可以与基站20执行下行同步程序。在步骤1902之后,M2M装置30可以根据已存储的往返延迟信息,与基站20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且当有需要时,M2M装置30可与基站20执行上行同步程序,并在步骤1904之后存储对基站20的往返延迟信息。
图20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绘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20,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适用于一基站配置随机接入通道给其无线服务涵盖范围内的一M2M装置。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起始于步骤2002。在步骤2002中,基站20判断此M2M装置30的移动类型。在步骤2004中,基站20根据此M2M装置30的移动类型,判断应配置给此M2M装置30的专属通道配置。在步骤2006中,基站20发送一传呼广播消息以指示此专属测距通道配置给M2M装置30。
在本实施例中,当此M2M装置30被基站20判定为固定式M2M装置时,此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为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且此专属同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否则,当此M2M装置30被基站20判定为移动式M2M装置时,此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为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且此专属异步测距通道是用于测距。
总结上述,根据本揭露的示范性实施例,本揭露提出网络接入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网络接入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基站与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依赖于经由预设信息和对应于预先指派的优先级群组的接入时间的不均匀分布来进行随机接入参数指派。在一实施例中,当对于优先选取的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所提出的网络接入方法允许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在同步随机接入通道中执行随机接入程序。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式在异步随机接入通道中进行网络再进入程序。在其他实施例中,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根据其网络再进入类型,在经由传呼广播所指示的通道配置中发送测距请求信息至基站。
虽然本揭露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修饰,故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45)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基站指派随机接入参数,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的无线服务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各自服务要求,向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指派退避指令索引;
发送一信息以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退避指令索引;以及
其中,所有无线通信装置都内建一退避指令索引表,所述退避指令索引表包括默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信息之前,所述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发送一信息至所有无线通信装置以指示所述内建退避指令索引表的信息的改变及/或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息包括一组退避指令索引,且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相关联于一组参数,该组参数与相关联于用来执行网络再进入程序的随机接入退避时间的统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退避指令索引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相关联的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所述时间计算公式所需要的参数。
5.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程序之前,根据被指派的退避指令索引和用来定义多个退避指令索引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的默认信息,来确定随机退避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前,所述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默认优先级级别来自主地确定使用这些退避指令索引中的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这些退避指令索引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相关联的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所述时间计算公式所需要的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设信息中所提供的指令确定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前,所述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经由一信息由该基站接收这些退避指令索引。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一延迟敏感性装置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根据对应相比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更早被服务的一较高机率的一退避指令索引值来执行所述网络接入程序,而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则根据另一退避指令索引值来执行所述网络接入程序。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发器模块,用来将发送信号到至少一无线通信装置且从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信号;以及
一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息用来指示分别指派给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退避指令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发送该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协议模块经由发送指出默认内建退避指令索引的改变的一信息到所有无线通信装置,来决定是否应改变或调整预设的内建退避指令索引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发送该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协议模块根据所有无线通信装置各自的服务要求,分别指派所有无线通信装置的退避指令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与这些退避指令索引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相关联的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所述时间计算公式所需要的参数。
1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号到基站且从该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一通信协议模块,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在执行网络接入之前根据在预设信息中所提供的指令来确定随机退避时间,而所述预先配置的信息包括多个退避指令索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前,所述通信协议模块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默认优先级级别,来自主地确定使用这些退避指令索引的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这些退避指令索引中的每一退避指令索引相关联的默认信息包括时间计算公式、随机退避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及/或影响接入时间的机率密度函数,或所述时间计算公式所需要的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执行网络再进入尝试之前以及在根据所述预设信息中所提供的所述指令来确定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前,所述通信协议模块根据从所述基站接收的信息来改变或调整所述预设信息的内容。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执行网络再进入尝试之前以及在根据所述预设信息中所提供的所述指令来确定所述随机退避时间之前,所述通信协议模块经由一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这些退避指令索引。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一延迟敏感性装置时,所述通信协议模块根据对应相比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更早被服务的一较高机率的一退避指令索引值来执行所述网络接入程序,而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则根据另一退避指令索引值来执行所述网络接入程序。
20.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当对于一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时,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一随机接入程序;以及
当对于该基站的该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是一异步随机接入通道,而该第二类型通道是一同步随机接入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比一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而该第二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于该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比一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长,而该第二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相同于该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由该第二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之前,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从前一次网络接入程序取得对于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由该第一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之后,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从该基站接收一传呼广播消息;以及
在经由该传呼广播消息中由该基站所配置的一专属随机接入通道中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其中该专属随机接入通道为该第二类型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固定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随机接入通道是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而该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一测距程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移动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随机接入通道是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而该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一测距程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该网络再进入程序的类型被设置为“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通过该传呼广播消息指出的一专属随机接入通道中的一通道配置,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该网络再进入程序的类型被设置为“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在该传呼广播消息中配置的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中,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至该基站。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随机接入程序为一网络再进入程序,且该网络再进入程序的类型被设置为“2”,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在该传呼广播消息中配置的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中,发送一随机接入请求至该基站。
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固定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经由该第一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一初始随机接入程序;
经由该初始随机接入程序取得对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以及
当对于该基站的该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该第二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
32.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基站,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在一同步测距通道中,从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接收一测距信号;
检测该测距信号中的一测距码;
当该测距信号中的该测距码为一周期性测距码时,判定该测距信号为一周期性测距的请求;以及
当该测距信号中的该测距码为一网络再进入请求码时,判定该测距信号为一网络再进入的请求。
33.一种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号到一基站且从该基站接收信号;
一通信协议模块,连接至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当对于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为无效时,经由一第一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一随机接入程序,并且当对于该基站的该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一第二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是一异步随机接入通道,而该第二类型通道是一同步随机接入通道。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比一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而该第二类型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于该数据通道的循环前缀长度。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比一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长,而该第二类型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相同于该数据通道的正交频分调制符号周期。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信协议模块从前一次网络接入程序取得对于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固定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该通讯协议模块经由该第一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一初始随机接入程序,经由该初始随机接入程序取得对该基站的往返延迟信息,并且当对于该基站的该往返延迟信息为有效时,经由该第二类型通道对该基站执行该随机接入程序。
3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发器模块,用来发送信号到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且从该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接收信号;
一通信协议模块,连接至所述收发器模块,用来在一同步测距通道中,从该至少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其中之一接收一测距信号,检测该测距信号中的一测距码,并且当该测距信号中的该测距码为一周期性测距码时,判定该测距信号为一周期性测距的请求,以及当该测距信号中的该测距码为一网络再进入请求码时,判定该测距信号为一网络再进入的请求。
40.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基站,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判断一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移动类型;
根据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移动类型,判断配置给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一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以及
发送一传呼广播消息以指示该专属测距通道配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固定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为一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且该专属同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测距。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移动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测距通道配置为一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且该专属异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测距。
43.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所述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对一基站执行一网络接入程序;
接收一传呼广播消息;以及
在该传呼广播消息中该基站配置的一专属测距通道中,执行测距程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固定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配置给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测距通道为一同步测距通道,且该同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测距。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为一移动式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时,配置给该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该专属测距通道为一异步测距通道,且该异步测距通道为用来执行测距。
CN2012100228339A 2011-01-31 2012-01-19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Pending CN102625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38126P 2011-01-31 2011-01-31
US61/438,126 2011-01-31
US13/293,128 US20120195268A1 (en) 2011-01-31 2011-11-10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13/293,128 2011-11-10
US13/308,521 2011-11-30
US13/308,521 US20120196608A1 (en) 2011-01-31 2011-11-30 Network access method for m2m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462A true CN102625462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6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28339A Pending CN102625462A (zh) 2011-01-31 2012-01-19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54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8749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调度请求的发送装置、参数配置装置及方法
US11246168B2 (en) 2018-03-22 2022-02-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and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3214A1 (en) * 2003-04-10 2004-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service over packet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6424A (zh) * 2008-02-25 2011-01-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流程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3214A1 (en) * 2003-04-10 2004-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service over packet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6424A (zh) * 2008-02-25 2011-01-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流程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8749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调度请求的发送装置、参数配置装置及方法
US11246168B2 (en) 2018-03-22 2022-02-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and termin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1572B2 (en)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9031054B2 (en) Reservation response an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US8588163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parameter assignment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EP2807805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iated association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wifi networks
US96485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iated fast initial link setup
EP28032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 discovery with fils beacon
US9088914B2 (en)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1660B2 (en)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95268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2238752B (zh)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mtc设备
US9345048B2 (en) Random access data channe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111819893A (zh)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31280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channel access among groups
EP2587881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2812755A (zh) 机器类型通信装置的接入控制
EP277209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EP3257310B1 (en) Contention-based reservations of network resources
WO2013160523A1 (en) Network discovery in wireless network
EP41880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83088A (zh) 从多种类型的前导码组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
EP3590296B1 (en) Recipient usage indication for carrier frequency in bfd /ibfd
US201302299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Channel Access Among Groups
CN112385291B (zh)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074305A1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625462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基站与m2m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