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3839A -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3839A
CN102623839A CN2011100282555A CN201110028255A CN102623839A CN 102623839 A CN102623839 A CN 102623839A CN 2011100282555 A CN2011100282555 A CN 2011100282555A CN 201110028255 A CN201110028255 A CN 201110028255A CN 102623839 A CN102623839 A CN 102623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electric condu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82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乐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82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3839A/zh
Priority to TW100105348A priority patent/TW201232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3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3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导电结构,线缆与导电结构设于该插头本体的两端,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插座包括:座体和形成于座体上的插孔,及设于座体内并伸入该插孔内的电连接件,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当在插座内旋转插头的第一、第二导电体至与第一、第二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时,第一、第二导电体与第一、第二电连接件接触,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电性导通,当插头的第一、第二导电体在插座内旋转至与第一、第二电连接件交错的位置时,第一、第二导电体与第一、第二电连接件不接触,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电性切断。

Description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和与插头相配合的插座及电连接组件,尤其是用于为用电设备与外界实现电性导通的电源插头和电源插座及具有该电源插头和电源插座的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用电设备带有电源插头,通过电源插头连接到电源插座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以使用电设备工作。常见的电源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裸露的两片或三片金属片,与电源插头相配合的电源插座通常包括座体和插孔及设于插孔内的导电弹簧片。使用时,将电源插头的金属片插入到电源插座的插孔内,利用插座的导电弹簧片夹持住金属片,从而实现用电设备与供电源的连接。
然而,上述插头在进行电性导通或切断操作时,每次都要插入插头或拔出插头。但上述电性导通或切断操作繁琐,且在反复的插拔操作后,利用弹性夹持金属片的导电弹簧片的的弹性会变差,插头的金属片和导电弹簧片也受到磨损,则再插入金属片时金属片与导电弹簧片之间的接触不够紧凑,会产生接触不良,易掉电的情况,影响用电设备的工作,甚至使用电设备产生故障。此外,上述结构的插头与插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由于插头本体上用于手指握持的部分与插头的金属片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在插拔插头时,手指就有可能触碰到金属片而导致触电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用电设备在电性导通或切断操作时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导通和切断操作简单的插头。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导通和切断操作简单的插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性导通和切断操作简单的电连接组件。
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座体和形成于该座体上的插孔,及设于该座体内并伸入该插孔内的电连接件,该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该插孔内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该第二插槽用于收容相对应的插头的部分,并为该插头的部分提供旋转轨道,该插头的部分相对于该插座在该旋转轨道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电性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通过插孔内设置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该第二插槽用于收容相对应的插头的部分,并为该插头的部分提供旋转轨道,该插头的部分相对于该插座在该旋转轨道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电性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避免了电性导通或切断操作时的繁琐操作,操作简单。
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导电结构,该线缆与该导电结构设于该插头本体的两端,该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该插头本体可插拔地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座内,并相对于该插座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电性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头通过将插头本体可插拔地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座内,该插头本体相对于该插座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因而简化了电性导通或切断操作时的繁琐操作,使操作简单。
一种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该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导电结构,该线缆与该导电结构设于该插头本体的两端,该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该插座包括:座体和形成于该座体上的插孔,及设于该座体内并伸入该插孔内的电连接件,该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当在该插座内旋转该插头的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至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时,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接触,从而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电性导通,当该插头的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在该插座内旋转至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交错的位置时,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不接触,从而实现该插头与该插座之间电性切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组件,在需要电性导通时,通过旋转该插头至一第一位置,使该第一导电体与该第一电连接件接触,该第二导电体与该第二电连接件接触,在需要电性切断时,通过旋转该插头至一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使该第一导电体与第一电连接件不接触,第二导电体与第二电连接件不接触。该插头旋转一个角度,就可实现电性导通与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头与插座一较佳实施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头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插座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插座的剖示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插头和插座配合后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插头和插座配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插头             100
线缆             110
插头本体         130
固定部           131
延伸部           133
安装部           135
导电结构         150
第一电极单元     1510
第一绝缘基体     1511
第一导电体       1513
第二电极单元     1530
第二绝缘基体      1531
第二导电体        1533
第三电极单元      1550
第三绝缘基体      1551
第三导电体        1553
卡扣件            170
按压部            171
卡扣部            173
插座              200
座体              210
插孔              220
第一插槽          2210
第一插槽本体      2211
第一电连接件      2213
第二插槽          2230
第二插槽本体      2231
第二电连接件      2233
第三插槽          2250
第三插槽本体      2251
第三电连接件      2253
沟槽              2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较佳实施方式是对常见的三引脚式电源插头和电源插座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插头与插座一较佳实施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插头的立体放大示意图。插头可插拔地部分收容于插座内,并可相对于插座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以在电性导通及电性切断的状态中切换。当插头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时,插头与插座之间为电性连接关系。当插头处于电性切断状态时,插头与插座之间无电性连接关系。
电源插头100包括线缆110、插头本体130和导电结构150。线缆110和导电结构150分别设置在插头本体130的两侧。
插头本体130由绝缘材料制成,插头本体130包括固定部131及自固定部131一端延伸的延伸部133。延伸部133的延伸方向可以是插头的插入方向X,该插入方向X可以平行或重叠于插头的旋转轴OO’。线缆110的末端可以通过固定部131上远离延伸部133的端部进入固定部131内部以与导电结构150电性连接。固定部131可以是柱体结构,尤其是圆柱体结构。延伸部133的横截面(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界面)尺寸沿该插入方向X逐渐减小。本实施例的延伸部133采用的是近似圆锥体或圆台结构,延伸部133的侧面是整体位于同一锥面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延伸部133的侧面可以是其他的斜面结构,例如侧面包括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位于直径不同的锥面上。
导电结构150包括第一电极单元1510、第二电极单元1530和第三电极单元1550。第一电极单元1510包括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电极单元1530包括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电极单元1550包括第三导电体1553。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和第三导电体1553分别与线缆11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和第三导电体1553三者在该插入方向X或该旋转轴OO’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例如,第二导电体1533位于第一导电体1513、第三导电体1553之间,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二导电体1533之间相隔的距离为H1,第二导电体1533与第三导电体1553之间相隔的距离为H2。优选地,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分别位于三个垂直于旋转轴OO’的平面内。另外,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分别与该旋转轴OO’之间的距离R1、R2、R3不相等(其中,R1>0,R2>0,R3≥0)。例如,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分别位于三个圆心位于该旋转轴OO’上且半径不同的圆周上。从而当插头100沿该旋转轴OO’任意旋转时,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的运动轨迹互不交错。优选地,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顺着该插入方向X依次排列,并且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到该旋转轴OO’之间的距离R1、R2、R3满足R1>R2>R3。第三导电体1553可以直接设置于旋转轴OO’上,即R3=0。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导电结构150的具体结构。导电结构150的第一电极单元1510、第二电极单元1530、第三电极单元1550进一步分别包括第一绝缘基体1511、第二绝缘基体1531及第三绝缘基体1551。第一绝缘基体1511、第二绝缘基体1531及第三绝缘基体1551分别设置于插头本体130的延伸部133上,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分别固定于第一绝缘基体1511、第二绝缘基体1531及第三绝缘基体1551的远离固定部131的端部并与线缆110电连接。
第一绝缘基体1511可以是大致自延伸部133的第一横截面的边缘处沿平行于该插入方向X延伸的中空管状结构。当该第一横截面为圆形时,第一绝缘基体1511可以是半径大致为R1的中空圆管结构。第一导电体1513设置于第一绝缘基体1511的自由端(第一绝缘基体1511的远离固定部131的一端),并曝露于第一绝缘基体1511外。第一绝缘基体1511在其自由端还设置向拔出方向(与该插入方向X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导电体151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第一导电体15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一凹陷部间隔设置于第一绝缘基体1511的自由端。多个第一导电体1513之间还可以是等间距设置。
第二绝缘基体1531与第一绝缘基体1511的结构相似,第二绝缘基体1531可以是大致自第二横截面的边缘处沿平行于该插入方向X延伸的中空管状结构。当第二横截面为圆形时,第二绝缘基体1531可以是半径大致为R2的中空圆管结构。第二导电体1533设置于第二绝缘基体1531的自由端(第二绝缘基体1531的远离固定部131的一端),并曝露于第二绝缘基体1531外。第二绝缘基体1531在其自由端还设置向该拔出方向凹进的第二凹陷部。第二导电体153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第二导电体153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第二导电体1533与该第二凹陷部间隔设置于第二绝缘基体1531的自由端。多个第二导电体1533之间还可以是等间距设置。
第三绝缘基体1551可以是自第三横截面沿平行于该插入方向X延伸的柱状结构或管状结构。当第三横截面为圆形时,第三绝缘基体1551可以是半径大致为R3的圆柱结构或圆管结构。第三导电体1553设置于第三绝缘基体1551的自由端(第三绝缘基体1551的远离固定部131的一端),并曝露于第三绝缘基体1551外。第三导电体155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
此外,优选地,插头100还包括至少一卡扣件170,用于当插头100插入到相应的插座时进一步将插头100固定于插座200内。插头本体130还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安装部135,卡扣件170安装于安装部135上。具体地,安装部135包括开设于插头本体130侧壁的开口,卡扣件170安装于安装部135的开口上。安装部135可以设置于固定部131上也可以同时设置于固定部131及延伸部133上。卡扣件170包括按压部171、卡扣部173,其中卡扣部173连接按压部171,卡扣部173在自由状态下凸出于插头本体130侧壁。在外力施加于按压部171的状态下,卡扣部173向延伸部133的内部移动。按压部171用于控制卡扣部173向延伸部133的内部移动。卡扣部173用于在自由状态下固定插头100至插座上。
插头100由于导电体设于插头本体130的延伸部133上,距离插头本体130的固定部131的距离较远,当用手指握持固定部131时,不易触碰到导电体,因而用户对插头100的插拔操作更加安全。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1所示的插座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插座的剖示图。插座200包括座体210和设于座体210的与插头100相配合的插孔220,及设置于座体210内并且伸入插孔220内的电连接件。电连接件可以由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制成。插孔220的形状与插头100的延伸部133及导电结构150的形状相匹配,以收容插头100的延伸部133及导电结构150,并允许插头100的延伸部133及导电结构150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例如,为配合插头100的延伸部133,插孔220的孔径尺寸沿插头100的该插入方向X逐渐减小。本实施例的插孔220的形状为近似倒圆锥体或圆台结构。插孔220内还设有与插孔220相连通的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及第三插槽22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第三插槽2250分别用于收容第一电极单元1510、第二电极单元1530和第三电极单元1550,并为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和第三导电体1553提供运动轨道。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第三插槽2250三者在该插入方向X上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且三者的开口面向该插入方向X,呈中空环状结构。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第三插槽2250三者分别到插孔220的旋转轴(与插头100的旋转轴OO’重合)的距离不相等。
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分别位于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的运动轨迹上。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可以分别收容于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及第三插槽2250的内侧壁或底面上,并伸入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及第三插槽2250的内部空间。优选地,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具有弹性,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会发生形变,在外力撤离时,恢复原始形状。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三者在该插入方向X上依次排列且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三者分别至插孔220的旋转轴(与插头100的旋转轴OO’重合)的距离不相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插孔220内的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及第三插槽2250的具体结构。第一插槽2210、第二插槽2230及第三插槽2250分别包括第一插槽本体2211、第二插槽本体2231、第三插槽本体2251。第一电连接件2213、第二电连接件2233、第三电连接件2253可以分别收容于第一插槽本体2211、第二插槽本体2231、第三插槽本体2251的侧壁或底面上。
第一插槽本体2211对应容纳第一绝缘基体1511,第一插槽本体2211自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开口沿该插入方向X至第一插槽本体2211底面的深度大于或大致等于第一绝缘基体1511自第一绝缘基体1511的连接延伸部133的端部至其自由端的长度。第一插槽本体2211可以是中空圆管结构。第一电连接件221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第一电连接件2213设置在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并与连接电源的线缆电连接。优选地,第一电连接件2213为设置在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的凸起。第一电连接件22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以对应第一导电体1513的数量。例如,多个第一电连接件2213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于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较好地,多个第一电连接件2213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
第二插槽本体2231对应容纳第二绝缘基体1531,其结构与第一插槽本体2211的结构相似。第二插槽本体2231自第二插槽本体2231开口沿该插入方向X至第二插槽本体2231底面的深度大于或大致等于第二绝缘基体1531自第二绝缘基体1531的连接延伸部133的端部至其自由端的长度。第二插槽本体2231可以是中空圆管结构。第二电连接件223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第二电连接件2233设置在第二插槽本体223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并与连接电源的线缆电连接。优选地,第二电连接件2233为设置在第二插槽本体223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的凸起。第二电连接件223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第二电连接件2233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于第二插槽本体223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较好地,多个第二电连接件2233等间距设置在第二插槽本体223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
第三插槽本体2251对应容纳第三绝缘基体1551。第三插槽本体2251自第三插槽本体2251开口沿该插入方向X至第三插槽本体2251底面的深度大于或大致等于第三绝缘基体1551自第三绝缘基体1551的连接延伸部133的端部至其自由端的长度。第三插槽本体2251可以是中空柱状或中空管状结构。优选地,第三插槽本体2251可以是中空圆柱体结构。第三电连接件2253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第三电连接件2253设置在第三插槽本体225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并与连接电源的线缆电连接。优选地,第三电连接件2253为设置在第三插槽本体225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的凸起。第三电连接件225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第三电连接件2253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于第三插槽本体225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较好地,多个第三电连接件2253等间距设置在第二插槽本体2231的底面上或内壁上。
此外,插孔220内还设有环形或弧形沟槽270,沟槽270的位置对应插头的卡扣件170的位置,用于容纳卡扣件170的卡扣部173。
还有,在座体210的插孔220的开口所在面上,对应第一电连接件2213的位置设有开启指示符,例如图3中的“ON”指示符,在对应第二电连接件2233的位置设有关闭指示符,例如图3中的“OFF”指示符。对应与插座200的上述指示符的设置,在插头100的固定部131上设置有表示开启/关闭的状态指示符。例如,在插头100的插头本体130的固定部131靠近线缆110的底面上设置的状态指示符可以是LED指示灯,利用LED灯的点亮和熄灭用于提示当前插头的状态,LED灯点亮表明插头100处于电性导通状态,LED灯熄灭表明插头100处于电性断开状态。这样可以方便用户知晓当前插头与插座是处于电性导通状态还是电性切断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1所示的插头和插座配合后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插头和插座配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及图6,在插头100插入到插座200中时,第一电极单元1510插入至第一插槽2210中,第二电极单元1530插入至第二插槽2230中,第三电极单元1550插入至第三插槽2250中。由于插头本体130的延伸部133的垂直于该插入方向X的横截面尺寸沿该插入方向X逐渐减小,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三者与该旋转轴OO’之间的距离R1,R2,R3逐渐减小。因此,在插头100插入到插座200中,插头100的延伸部133的垂直于该插入方向X的横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首先进入插孔220中,然后延伸部133的垂直于该插入方向X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加大,因而插头100的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易于插入到插座200的插孔220中,与插座200的各电连接件建立电性连接。同时,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三者在该插入方向X或该旋转轴OO’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第三导电体1553在插座200中各自对应的轨道上旋转,彼此间互不影响。
此外,卡扣件170的卡扣部173容纳于沟槽270中,且卡扣部173可沿沟槽270的轨道上滑动。通过设置卡扣件170使插头100固定在插座200上,插头100的各导电体与插座200的电连接件的接触稳定,不易出现掉电的情况。同时卡扣件170的卡扣部173能沿沟槽270的轨道上滑动,因此,插头100在插座200中较容易旋转。
在插头100插入到插座200中后处于电性导通的状态时,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一电连接件2213接触,第二导电体1533与第二电连接件2233接触,第三导电体1553与第三电连接件2253接触。在插头100插入并旋转到插座200中后处于电性切断的状态时,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一电连接件2213错开,相互不接触,第二导电体1533与第二电连接件2233错开,相互不接触。在第一导电体1513、第二导电体1533均处于断电的状态下,第三导电体1553与第三电连接件2253可接触也可不接触,电源插头100均处于电性切断状态。
在需要插头100与插座200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时,只需将插头100旋转至一第一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一电连接件2210接触,第二导电体1533与第二电连接件2233接触,第三导电体1553与第三电连接件2253接触。在需要插头100与插座200处于电性切断状态时,只需将插头100旋转至一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导电体1513与第一电连接件2213错开,相互不接触,第二导电体1533与第二电连接件2233错开,相互不接触。
另外,在需要拔出插头100时,按压卡扣件170的按压部171,使卡扣部173向安装部135的内部方向移动,当卡扣部173移动至与安装部135的外壁面相平齐的程度或进一步陷入外壁面内时,则将延伸部133从插座200的插孔220中沿拔出方向(与该插入方向X的相反方向)拔出,其操作简单轻松。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开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常见的二引脚式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仅需省略其中一个导电体即可。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座体和形成于该座体上的插孔,及设于该座体内并伸入该插孔内的电连接件,该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内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该第二插槽用于收容相对应的插头的部分,并为该插头的部分提供旋转轨道,该插头的部分相对于该插座在该旋转轨道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电性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在该插头插入到插座的插入方向上相隔一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分别至插孔的旋转轴的距离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具有弹性,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会发生形变,在外力撤离时,恢复原始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件和该第二电连接件分别设于该第一插槽和该第二插槽的底面或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内还设有沟槽,该沟槽用于容纳对应该插头的用于固定该插头至该插座的卡扣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为弧形或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件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该第三电连接件设于该插孔内的第三插槽内,该第三插槽用于收容相对应的插头的部分,并为该插头的部分提供旋转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连接件、该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分别至插孔的旋转轴的距离均不相等。
10.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导电结构,该线缆与该导电结构设于该插头本体的两端,该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本体可插拔地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座内,并相对于该插座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以在电性连接及电性切断两个状态中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与该第二导电体分别到该插头的旋转轴的距离不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与该第二导电体分别位于二圆心位于该旋转轴上且半径不同的圆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与该第二导电体沿该插入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本体包括固定部和延伸部,该延伸部自该固定部一端延伸,该第一导电体与该第二导电体设于该延伸部上,且在该插头插入至该插座的插入方向上相隔一定距离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垂直于该插入方向的横截面尺寸沿该插入方向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和该第二导电体分别设于一第一绝缘基体和一第二绝缘基体上,该第一绝缘基体和该第二绝缘基体分别设于该延伸部上,该第一导电体和该第二导电体分别固定于第一绝缘基体、第二绝缘基体的远离固定部的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绝缘基体、第二绝缘基体的远离固定部的端部还分别设有向该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凹进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还包括至少一卡扣件,该卡扣件设于该固定部上或该固定部与该延伸部上,该卡扣件包括一按压部及一卡扣部,其中该卡扣部连接该按压部,该卡扣部在自由状态下凸出于该固定部的侧壁或该延伸部的侧壁,该按压部控制该卡扣部向该延伸部的内部移动,该卡扣部用于在自由状态下固定该插头至该插座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导电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导电体到该插头的旋转轴的距离与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不相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该第三导电体沿该插入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该第二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大于该第三导电体到该旋转轴的距离。
22.一种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该插头包括:线缆、插头本体及导电结构,该线缆与该导电结构设于该插头本体的两端,该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该插座包括:座体和形成于该座体上的插孔,及设于该座体内并伸入该插孔内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当在该插座内旋转该插头的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至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时,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接触,从而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电性导通,当该插头的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在该插座内旋转至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交错的位置时,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与该第一电连接件、该第二电连接件不接触,从而实现该插头与该插座之间电性切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导电体,该电连接件还包括一第三电连接件,该第三导电体与该第三电连接件相互配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头还包括一卡扣件,该卡扣件设于该固定部上或该固定部与该延伸部上,该卡扣件包括一卡扣部,该卡扣部用于固定该插头至该插座上,该插座还包括一沟槽,该沟槽用于容纳该卡扣部。
CN2011100282555A 2011-01-26 2011-01-26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Pending CN102623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82555A CN102623839A (zh) 2011-01-26 2011-01-26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TW100105348A TW201232969A (en) 2011-01-26 2011-02-18 Plug, socke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lug and a sock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82555A CN102623839A (zh) 2011-01-26 2011-01-26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3839A true CN102623839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6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82555A Pending CN102623839A (zh) 2011-01-26 2011-01-26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3839A (zh)
TW (1) TW2012329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115A (zh) * 2016-12-17 2018-06-26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115A (zh) * 2016-12-17 2018-06-26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2969A (en)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8443B (zh) 用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插座装置
US20110059623A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ppliances to wall outlets
GB2418303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9281638B2 (en) Connectors
EP2860825A1 (en) Plu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sockets
CN104022397B (zh) 一种减小插拔力且便于插拔的连接器
CN201758232U (zh) 一种电缆连接头
CN201194296Y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1066748Y (zh) 快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1247870Y (zh) 一种快插自锁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2509918B (zh) 一种活塞内用短接电连接器
CN104466482A (zh) 一种灯笼花式接触头
CN102280756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102623839A (zh) 插头和插座及电连接组件
CN110676661A (zh) 一种插座
US9728913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plug to form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 method
CN207116857U (zh) 一种带自短路机构的连接器
CN101950898B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电缆连接头
CN108565606A (zh) 一种短路连接器开关
CN105745791B (zh) 具有护套夹的电连接器
CN103414045A (zh) 单孔多极式安全插头插座
CN201608392U (zh) 转接器
CN103178378B (zh) 接电单元及其插座
CN112838408A (zh) 一种连接模块和充电连接装置
CN103403976B (zh) 具有接触构件的插入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