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1214A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1214A CN102611214A CN2012100977898A CN201210097789A CN102611214A CN 102611214 A CN102611214 A CN 102611214A CN 2012100977898 A CN2012100977898 A CN 2012100977898A CN 201210097789 A CN201210097789 A CN 201210097789A CN 102611214 A CN102611214 A CN 102611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circuit
- emsr
- electromagnetic energy
- electro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该系统是电磁-机械同步共振(Electromagnetic & Mechanical Synchronous Resonance,EMSR)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负责将以谐振频率交变的电磁能量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从功率发射端传送到功率接收端,从而为电能-机械能高效转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设计包括了频率选择、功率补偿及外部结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维护方便和操作灵活的特点,主要包括:函数信号发生器(1);功率放大器(2);功率发射电路(3);功率接收电路(4);电-机换能装置(5);电压监测环节(6);振动监测环节(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该系统是电磁-机械同步共振(Electromagnetic&Mechanical Synchronous Resonance,EMSR)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负责将以谐振频率交变的电磁能量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从功率发射端传送到功率接收端,从而为电能-机械能高效转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设计包括了频率选择、功率补偿及外部结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维护方便和操作灵活的特点
背景技术
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和压电材料不但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感知能力,同时能够针对发生的变化作出响应,在传感器与执行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的代表。其中利用磁致伸缩效应制成的电-磁-机高精度快速微位移执行器具有易于集成、微型化、智能化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精密加工、建筑工程、机器人、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EMSR系统就是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这种特性将电磁能转换为同频率的机械能以为不易拖带电线的微型管道机器人进行供电。
本发明主要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针对不易拖带电线的微型管道机器人的电能供给问题,通过功率发射电路及功率接收电路相配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递,为电-机换能装置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交变电磁场,具有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维护方便和操作灵活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借助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以一定频率变化的交变电磁能量从功率发射电路传送到功率接收电路,然后向电-机换能装置提供交变磁场,从而将电磁能同步的转换为机械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包括有函数信号发生器(1);功率放大器(2);功率发射电路(3);功率接收电路(4);电-机换能装置(5);电压监测环节(6);振动监测环节(7)。
所述的功率放大器(2)由可以工作在高频、高电压下的大功率电子管为主要核心,结合外围电子器件组成大功率线性放大器,当函数信号发生器(1)根据功率发射电路(3)谐振频率输出一个正弦波形时,功率放大器(2)将该正弦信号放大为一功率信号,并通过电子管的调压旋钮改变输出功率。
所述的功率发射电路(3)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高电导率无氧铜线密绕于线圈骨架上形成具有一定电感量的空心线圈;另一部分是选取高频金属薄膜电容器构成补偿回路并联在空心线圈首尾两端,功率发射电路(3)的工作频率由以上两部分同时决定。
所述的功率接收电路(4)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由线径较细的无氧铜漆包线密绕在线圈骨架上形成空心电感线圈;第二,首尾并联金属薄膜电容器,电容器的容值选择要使功率接收电路(4)谐振频率与功率发射电路(3)的工作频率保持一致;第三,线圈骨架中间装入由超磁致伸缩材料制成的线性超磁致伸缩致动机构。
所述的电-机换能装置(5)由超磁致伸缩棒料与钕铁硼永磁块组成,将永磁快吸附于超磁致伸缩棒料的首端与尾端,从而提供偏置磁场以消除材料的倍频效应。当功率接收电路(4)工作于激励频率时,超磁致伸缩棒料将以同一频率向外输出轴向应力或者位移,从而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同步转换。
所述的振动监测环节(7)由高频特性良好的压电传感器SNAA51为核心元件,通过传感器在应力或应变作用下产生对应的电压信号,由上位机采集该电压信号并转换为对应的应力或应变信号,从而实现应力或应变的实时监测。
本发明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在无线电能传输的基础上,将电磁能通过无线的方式由功率发射电路传送到功率接收电路并向电-机换能装置提供电能,然后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自身特性将电能转换为统一频率的机械能,在此过程中通过示波器及SNAA51压电传感器测量系统实现电压与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图2是功率发射电路示意图;
图3是功率接收电路示意图;
图4是电磁能量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示意图;
图5是EMSR系统各部分结构关系图
其中:
(1):函数信号发生器;(2):功率放大器;(3):功率发射电路;(4):功率接收电路;(5):电-机换能装置;(6):电压监测环节;(7):振动监测环节。
a1:功率发射端 a2:功率接收端
V1:发射端电压 V2:接收端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包括有函数信号发生器(1);功率放大器(2);功率发射电路(3);功率接收电路(4);电-机换能装置(5);电压监测环节(6);振动监测环节(7)。
如图2所示,所述的功率发射电路(3)工作于自身谐振频率,该频率由密绕无氧铜线构成的电感与并联金属薄膜电容同时决定。当功率放大器提供给功率发射电路(3)功率时,后者将以谐振频率发出交变的电磁功率。
如图3所示,所述的功率接收电路(4)的工作频率通过密绕无氧铜线与并联金属薄膜电容的相互配合与调节后保证与功率发射电路(3)的谐振频率一致。当功率接收电路(4)获得电磁功率时,将在密绕无氧铜线内部产生交变电磁场从而为电-机换能装置(5)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如图4所示,所述的功率接收电路(4)与功率发射电路(3)同轴放置,并拉开一定间距。该间距的大小受到电源容量、频率、功率电路几何尺寸等多方面影响,在满足要求时电磁能可以在功率接收电路(4)与功率发射电路(3)之间交换。
如图5所示,所述的EMSR系统首先由函数信号发生器(1)按照功率发射电路(3)所预定的工作频率发出正弦波信号,该信号在本系统中设定为10kHz。然后由功率放大器(2)将该信号放大为一功率信号,经过限流保护环节后,向功率发射电路(3)进行供电。功率发射电路(3)发生电磁谐振,并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电磁能传送到功率接收电路(4)。而后功率接收电路(4)获得电能,并在密绕线圈中间产生一定磁场强度的空间电磁场。电-机换能装置(5)在该电磁场中产生磁致伸缩效应,将电磁能转换为同一频率的机械能。检测方面,一方面通过示波器测量功率发射电路(3)与功率接收电路(4)的电压;另一方面,通过SNAA51传感器配合前置放大器、高速AD及上位机共同实现应力、应变的信息采集与分析。
本发明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首先由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10kHz正弦波,经功率放大器后形成一10kHz功率信号,该功率由功率发射电路无线的传送到功率接收电路,并在密绕铜线圈中间形成一定强度的10kHz的交变电磁场,从而使电-机换能装置将电磁能转换为10kHz的机械应力或应变输出。
Claims (3)
1.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函数信号发生器(1);功率放大器(2);功率发射电路(3);功率接收电路(4);电-机换能装置(5);电压监测环节(6);振动监测环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功率发射电路(3)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高电导率无氧铜线密绕于线圈骨架上形成具有一定电感量的空心线圈;另一部分是选取高频金属薄膜电容器构成补偿回路并联在空心线圈首尾两端,功率发射电路(3)的工作频率由以上两部分同时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功率接收电路(4)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由线径较细的无氧铜漆包线密绕在线圈骨架上形成空心电感线圈;第二,首尾并联金属薄膜电容器,电容器的容值选择要使功率接收电路(4)谐振频率与功率发射电路(3)的工作频率保持一致;第三,线圈骨架中间装入由超磁致伸缩材料制成的线性超磁致伸缩致动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77898A CN102611214A (zh) | 2012-04-06 | 2012-04-06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77898A CN102611214A (zh) | 2012-04-06 | 2012-04-06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1214A true CN102611214A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2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977898A Pending CN102611214A (zh) | 2012-04-06 | 2012-04-06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1121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9796A (zh) * | 2018-09-20 | 2018-12-25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67017A (ja) * | 2006-09-06 | 2008-03-21 | Kajima Corp | 磁気通信アンテナ及び装置 |
CN101835653A (zh) * | 2007-10-25 | 2010-09-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和车辆用供电装置 |
CN101969237A (zh) * | 2010-11-05 | 2011-02-09 | 天津工业大学 | 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 |
CN102141430A (zh) * | 2010-12-30 | 2011-08-03 | 浙江大学 | 声波和电磁波协同无线测量样件谐振频率的方法和系统 |
-
2012
- 2012-04-06 CN CN2012100977898A patent/CN1026112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67017A (ja) * | 2006-09-06 | 2008-03-21 | Kajima Corp | 磁気通信アンテナ及び装置 |
CN101835653A (zh) * | 2007-10-25 | 2010-09-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和车辆用供电装置 |
CN101969237A (zh) * | 2010-11-05 | 2011-02-09 | 天津工业大学 | 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 |
CN102141430A (zh) * | 2010-12-30 | 2011-08-03 | 浙江大学 | 声波和电磁波协同无线测量样件谐振频率的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BENJAMIN L. CANNON ET AL: "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 As a Potential Mean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o Multiple Small Receiv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
杨庆新等: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 《电工技术学报》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9796A (zh) * | 2018-09-20 | 2018-12-25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1044B (zh) | 一种磁激励压阻拾振式mems谐振器的主动频率调谐方法 | |
CN208984705U (zh) | 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正弦电流信号频率及峰值的装置 | |
CN208172223U (zh) | 一种变压器漏磁检测装置 | |
CN205595903U (zh) | 微传感器节点、无线供电装置、无线传感器网络 | |
CN202586514U (zh)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
CN102593966A (zh) | 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测量系统 | |
CN202586513U (zh) | 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测量系统 | |
Liu et al. |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magnetostrictive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for rotating car wheels | |
CN202582479U (zh) | 一种变形监测装置 | |
CN102611214A (zh) | Emsr电磁能量发射与接收系统 | |
CN203204135U (zh) | U型单磁芯磁通门探头 | |
CN202230858U (zh) | 一种PCB型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 | |
Kabakulak et al. |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arvester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
CN206960559U (zh) | 一种eas电子标签质量参数检测仪 | |
CN102435822A (zh) |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电子电压互感装置 | |
CN203572435U (zh) | 一种微弱应变测量系统 | |
CN203426030U (zh) | 声波换能器匹配装置 | |
CN102620109A (zh) | 基于emsr的微型管道机器人 | |
CN205102767U (zh) | 一种差动变压器式直流位移传感器 | |
CN104935089A (zh) | 无线供电的能量记录反馈系统 | |
CN203443919U (zh) | 弱磁感应器 | |
CN105162453B (zh) | 一种无源信号隔离器 | |
CN104089568A (zh) | 一种隔离脉冲发生电路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 |
Li et al.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for multi-degree-of-freedom actuator applications | |
CN202818152U (zh) | 全闭合电磁偏置微位移执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