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1177B - 电动汽车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1177B
CN102611177B CN201210073056.0A CN201210073056A CN102611177B CN 102611177 B CN102611177 B CN 102611177B CN 201210073056 A CN201210073056 A CN 201210073056A CN 102611177 B CN102611177 B CN 102611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diode
operational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30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1177A (zh
Inventor
徐福芳
李德民
王生德
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ILING AUT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ILING AUT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ILING AUT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ILING AUT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730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1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1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11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路部分,壳体具有底板、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板,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全桥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一PCB板上,高频整流电路设置在第二PCB板上,控制电路模块设置在控制主板上,电源主板和高频变压器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控制主板固定在电源主板上,后板上设置有风机,第一散热器设置在第一侧板内侧,第二散热器设置在第二侧板内侧,第一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散热器上,第二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上,第一侧板上开有第一进风口且第一进风口靠近面板端,第二侧板上开有第二进风口且第二进风口靠近面板端。本发明便于大批量生产和维护,生产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器,电路复杂,且所有电路都集中在同一块PCB板上,元器件量多,在制造的时候会花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不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维护,且当PCB板上一旦有元器件损坏的时候,就要更换整个PCB板,造成生产维护成本过高,电路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大批量生产和维护,生产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电动汽车充电器。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路部分,壳体具有底板、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板,其创新点在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源电路、全桥逆变电路、高频整流电路、控制电路模块和高频变压器,所述电源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高频整流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模块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从高频整流电路中采样电流电压值,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高频变压器的初级端与全桥逆变电路电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次级端与高频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设置在电源主板上,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一PCB板上,所述高频整流电路设置在第二PCB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设置在控制主板上,所述电源主板和高频变压器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电源主板上,所述后板上设置有风机,第一散热器设置在第一侧板内侧,第二散热器设置在第二侧板内侧,所述第一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散热器上,所述第二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上,所述第一侧板与面板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一侧板上开有第一进风口且第一进风口靠近面板端,所述第二侧板与面板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二侧板上开有第二进风口且第二进风口靠近面板端。
所述风机设置有两个,且为左右并排布置。
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具有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片与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片均与风机的轴向方向平行。
所述高频变压器设置在靠近风机的一端,所述电源主板设置在底板上的靠近面板的一端。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透风孔。
所述面板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
所述电源主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均通过立柱分别固定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上。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和PWM控制器件,所述PWM控制器件的Vin-引脚与电阻R45、电阻R44、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5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件的CMPEN引脚电连接,电阻R44与电容C11串联,电阻R43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并联,运算放大器U2C的正端接地,负端与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的并联电路串联,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电压设置端,电容C8与电阻R29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3、电阻R30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和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A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连接,可变电阻V_A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V_0的滑动触头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23串联,该串联电路与电阻R22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25与电容C6并联,电阻R24的一端与电阻R25、电容C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且为电压取样端,电阻R28的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B的负端电连接,电容C7与电阻R2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DSP与电阻R81串联,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该串联电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接单片机(U4)的PA3引脚,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3与电阻R13串联,二极管D1、电阻R14与电容C3与电阻R13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2与电容C4并联后再与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为电流设置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串联,电容C1与电阻R4串联,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的串联电路与电容C1与电阻R4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可变电阻I_0的滑动触头端电连接,电阻R82和电阻R83与可变电阻I_0串联,电阻R3与电阻R2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为电流取样端,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2与电阻R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PA2引脚电连接,可变电阻I_DSP与电阻R80串联,PWM控制器件具有OUTA引脚、OUTB引脚,单片机的PC4引脚接扬声器电路,单片机的PB0~PB3与LCD显示电路电连接,电阻R2与电容C6并联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电阻R32并联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B正输入端接地,电阻R81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正输入端接地。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包括第一脉冲变压器、第二脉冲变压器,第一脉冲变压器的第二线圈端T1B与二极管DZ7、二极管DZ6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7的正极与电阻R6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与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与电阻R82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集电极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5、电阻R86并联,电容C50的另一端与电阻R85、电阻R8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7、电阻R78并联,电容C47的另一端与电阻R77、电阻R78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第二IGBT器件Q15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IGBT器件Q15的栅极与电阻R6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一端与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2、二极管DZ3的反串电路连接后连接至第二脉冲变压器的第三线圈T2C端,第二脉冲变压器的第二线圈端T2B与二极管DZ5、二极管DZ4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5的正极与电阻R6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5的另一端与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与电阻R84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9电连接,电阻R79、电阻R80并联,电阻R79、电阻R80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四IGBT器件Q16的栅极与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6的一端还与电阻R6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电连接,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还与第一脉冲变压器的第三线圈T1C电连接,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并联,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IGBT器件Q16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高频变压器的OUT1电连接,高频变压器的OUT2与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A1、A2之间连接有电容C54,第一脉冲变压器的第一线圈T1A的一端与第二脉冲变压器的第一线圈T2A的一端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脉冲变压器的第一线圈T1A的另一端与电容C17电连接,第二脉冲变压器的第一线圈T2A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电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0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的OUTB引脚,三极管Q11的基极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的OUTA引脚,电阻R6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62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0、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9与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电连接且与电容C15电连接。
所述高频整流电路与高频电压器的输出端A5~A7电连接,输出端A6接地,电阻R91、R91A、R92和R92A并联后与电容C55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并联,电阻R89、R89A、R90和R90A并联后与电容C54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19、D18并联,二极管D18的负极与二极管D20的负极电连接并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为电压取样端,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一端均与电感L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另一端电连接并为电流取样端,电容C58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9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开关J2A的一端与电阻R95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为电源充电输出端,电阻R94、二极管D22、电阻R46与二极管D7依次串联,该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继电器开关J2A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8与继电器线圈J2B并联,二极管D8的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23跨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与单片机的PC1电连接。
本发明由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源电路、全桥逆变电路、高频整流电路、控制电路模块和高频变压器,所述电源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高频整流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模块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从高频整流电路中采样电流电压值,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高频变压器的初级端与全桥逆变电路电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次级端与高频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设置在电源主板上,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一PCB板上,所述高频整流电路设置在第二PCB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设置在控制主板上,所述电源主板和高频变压器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电源主板上,所述后板上设置有风机,第一散热器设置在第一侧板内侧,第二散热器设置在第二侧板内侧,所述第一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散热器上,所述第二PCB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上,所述第一侧板与面板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一侧板上开有第一进风口且第一进风口靠近面板端,所述第二侧板与面板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二侧板上开有第二进风口且第二进风口靠近面板端,这样的结构是将电路板分成多块,每块都能有效地工作,生产的时候只需要每块分别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便于大批量生产和维护,一旦有损坏,也只要更换其中一部分,生产维护成本低,每个PCB板单独工作,不受其他的影响,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侧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模块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全桥逆变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高频整流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路部分,壳体具有底板1、面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后板5,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源电路15、全桥逆变电路16、高频整流电路17、控制电路模块18和高频变压器10,所述电源电路15为全桥逆变电路16、高频整流电路17以及控制电路模块18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从高频整流电路17中采样电流电压值,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16的工作,高频变压器10的初级端与全桥逆变电路16电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10的次级端与高频整流电路17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5设置在电源主板6上,所述全桥逆变电路16设置在第一PCB板7上,所述高频整流电路17设置在第二PCB板8上,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设置在控制主板9上,所述电源主板6和高频变压器10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控制主板9固定在电源主板6上,所述后板5上设置有风机11,第一散热器12设置在第一侧板3内侧,第二散热器13设置在第二侧板4内侧,所述第一PCB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散热器12上,所述第二PCB板8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13上,所述第一侧板3与面板2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一侧板3上开有第一进风口3-1且第一进风口3-1靠近面板2端,所述第二侧板4与面板2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二侧板4上开有第二进风口4-1且第二进风口4-1靠近面板2端。
如图1、2、4所示,所述风机11设置有两个,且为左右并排布置。与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分别形成风道,利用大功率元器件散热。
如图1、5、6所示,所述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具有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器12的散热片与第二散热器13的散热片均与风机11的轴向方向平行。散热通道顺畅,有利于散热。
如图1、6所示,所述高频变压器10设置在靠近风机11的一端,所述电源主板6设置在底板1上的靠近面板2的一端。这样的布局合理,利于高频变压器10的快速散热。
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透风孔1-1。有利于散热。
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2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2-1。便于使用的时候,了解本发明的工作状况,如有故障显示报警、电流电压值等。
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主板6通过立柱14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PCB板7和第二PCB板8均通过立柱14分别固定在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上。便于元器件的散热。
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包括单片机U4和PWM控制器件U1,所述PWM控制器件U1的Vin-引脚与电阻R45、电阻R44、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5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件U1的CMPEN引脚电连接,电阻R44与电容C11串联,电阻R43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并联,运算放大器U2C的正端接地,负端与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的并联电路串联,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电压设置端,电容C8与电阻R29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3、电阻R30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和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A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连接,可变电阻V_A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V_0的滑动触头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23串联,该串联电路与电阻R22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25与电容C6并联,电阻R24的一端与电阻R25、电容C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且为电压取样端,电阻R28的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B的负端电连接,电容C7与电阻R2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DSP与电阻R81串联,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该串联电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接单片机U4的PA3引脚,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3与电阻R13串联,二极管D1、电阻R14与电容C3与电阻R13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2与电容C4并联后再与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为电流设置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串联,电容C1与电阻R4串联,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的串联电路与电容C1与电阻R4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可变电阻I_0的滑动触头端电连接,电阻R82和电阻R83与可变电阻I_0串联,电阻R3与电阻R2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为电流取样端,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2与电阻R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4的PA2引脚电连接,可变电阻I_DSP与电阻R80串联,PWM控制器件U1具有OUTA引脚、OUTB引脚,单片机U4的PC4引脚接扬声器电路,单片机U4的PB0~PB3与LCD显示电路电连接,电阻R2与电容C6并联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电阻R32并联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B正输入端接地,电阻R81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正输入端接地。
如图10所示,所述全桥逆变电路16包括第一脉冲变压器T1、第二脉冲变压器T2,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端T1B与二极管DZ7、二极管DZ6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7的正极与电阻R6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与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与电阻R82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集电极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5、电阻R86并联,电容C50的另一端与电阻R85、电阻R8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7、电阻R78并联,电容C47的另一端与电阻R77、电阻R78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第二IGBT器件Q15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IGBT器件Q15的栅极与电阻R6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一端与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2、二极管DZ3的反串电路连接后连接至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三线圈T2C端,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线圈端T2B与二极管DZ5、二极管DZ4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5的正极与电阻R6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5的另一端与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与电阻R84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9电连接,电阻R79、电阻R80并联,电阻R79、电阻R80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四IGBT器件Q16的栅极与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6的一端还与电阻R6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电连接,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还与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T1C电连接,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并联,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IGBT器件Q16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高频变压器10的OUT1电连接,高频变压器10的OUT2与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高频变压器10的输入端A1、A2之间连接有电容C54,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T1A的一端与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线圈T2A的一端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T1A的另一端与电容C17电连接,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线圈T2A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电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0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U1的OUTB引脚,三极管Q11的基极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U1的OUTA引脚,电阻R6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62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0、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9与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电连接且与电容C15电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高频整流电路17与高频电压器10的输出端A5~A7电连接,输出端A6接地,电阻R91、R91A、R92和R92A并联后与电容C55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并联,电阻R89、R89A、R90和R90A并联后与电容C54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19、D18并联,二极管D18的负极与二极管D20的负极电连接并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为电压取样端,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一端均与电感L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另一端电连接并为电流取样端,电容C58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9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开关J2A的一端与电阻R95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为电源充电输出端,电阻R94、二极管D22、电阻R46与二极管D7依次串联,该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继电器开关J2A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8与继电器线圈J2B并联,二极管D8的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23跨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与单片机U4的PC1电连接。
本发明生产的时候,将电路板分成多块,每块都能有效地工作,生产的时候只需要每块分别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便于大批量生产和维护,一旦有损坏,也只要更换其中一部分,生产维护成本低,每个PCB板单独工作,不受其他的影响,可靠性高。
如图9~12所示,电源模块“M4”与整流模块“M4_1”连接,电源模块“M5”与IGBT模块“M5_1”连接,IGBT模块通过M3*6铜柱安装到散热器(IGBT涂上导热硅脂加绝缘垫紧贴散热器,用M3*8螺丝固定),整流模块通过M3*6铜柱安装到散热器(快恢复二极管涂上导热硅脂加绝缘垫紧贴散热器,用M3*8螺丝固定),控制模块调试OK后安装到电源模块上,机箱底部上支架,机箱后面安装风扇,电源模块定位孔通过M3*12铜柱固定在机箱底板上(整流桥涂上导热硅脂紧贴底板),高频变压器用外壳安装到机箱底板上,控制线、温度检测线穿入机箱(机箱内控制线端,温度检测线端分别装接插件),电源线通过焊片接在电源板CN1上,接地线装在电源板接地定位孔上,输入线红线接在整流模块“BATTERY+”上,黑线接在“BATTERY-”上,高频变压器初级引线接在IGBT模块A1,A4接线端子上,高频变压器次级引线接在整流模块A5,A6,A7接线端子上,高频变压器有接插件的引线接在电源模块“24_IN”上,风扇引线接在电源模块“CN15”上,控制线接在电源模块“CN17”上,温度检测线接在控制板“WTD”上,温度开关安装在IGBT散热器上引脚通过排线接到控制模块“WDJ”上,液晶屏安装面板后,再安装到机箱前面板上通过排线接到控制模块“DSP”上,将装有IGBT模块的散热器通过底孔侧立在机箱内的左侧,整流模块红线接到电源模块A1上,黑线接A2,安装上盖,输出线外部端安装Φ8铜片,温度检测线外部端接-10K热敏电阻。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路部分,壳体具有底板(1)、面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后板(5),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源电路(15)、全桥逆变电路(16)、高频整流电路(17)、控制电路模块(18)和高频变压器(10),所述电源电路(15)为全桥逆变电路(16)、高频整流电路(17)以及控制电路模块(18)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从高频整流电路(17)中采样电流电压值,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16)的工作,高频变压器(10)的初级端与全桥逆变电路(16)电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10)的次级端与高频整流电路(17)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5)设置在电源主板(6)上,所述全桥逆变电路(16)设置在第一PCB板(7)上,所述高频整流电路(17)设置在第二PCB板(8)上,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设置在控制主板(9)上,所述电源主板(6)和高频变压器(10)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控制主板(9)固定在电源主板(6)上,所述后板(5)上设置有风机(11),第一散热器(12)设置在第一侧板(3)内侧,第二散热器(13)设置在第二侧板(4)内侧,所述第一PCB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散热器(12)上,所述第二PCB板(8)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13)上,所述第一侧板(3)与面板(2)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一侧板(3)上开有第一进风口(3-1)且第一进风口(3-1)靠近面板(2)端,所述第二侧板(4)与面板(2)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或者所述第二侧板(4)上开有第二进风口(4-1)且第二进风口(4-1)靠近面板(2)端,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8)包括单片机(U4)和PWM控制器件(U1),所述PWM控制器件(U1)的Vin-引脚与电阻R45、电阻R44、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5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件(U1)的CMPEN引脚电连接,电阻R44与电容C11串联,电阻R43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2、电容C10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并联,运算放大器U2C的正端接地,负端与电阻R31、电阻R33以及电阻R32、电容C9的并联电路串联,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电压设置端,电容C8与电阻R29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3、电阻R30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和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A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连接,可变电阻V_A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V_0的滑动触头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23串联,该串联电路与电阻R22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负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25与电容C6并联,电阻R24的一端与电阻R25、电容C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且为电压取样端,电阻R28的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B的负端电连接,电容C7与电阻R2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可变电阻V_DSP与电阻R81串联,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该串联电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接单片机(U4)的PA3引脚,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3与电阻R13串联,二极管D1、电阻R14与电容C3与电阻R13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2与电容C4并联后再与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为电流设置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电连接,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串联,电容C1与电阻R4串联,可变电阻I_A与电阻R5的串联电路与电容C1与电阻R4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可变电阻I_0的滑动触头端电连接,电阻R82和电阻R83与可变电阻I_0串联,电阻R3与电阻R2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为电流取样端,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2与电阻R7并联后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4)的PA2引脚电连接,可变电阻I_DSP与电阻R80串联,PWM控制器件(U1)具有OUTA引脚、OUTB引脚,单片机(U4)的PC4引脚接扬声器电路,单片机(U4)的PB0~PB3与LCD显示电路电连接,电阻R2与电容C6并联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电阻R32并联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B正输入端接地,电阻R81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正输入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1)设置有两个,且为左右并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具有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器(12)的散热片与第二散热器(13)的散热片均与风机(11)的轴向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10)设置在靠近风机(11)的一端,所述电源主板(6)设置在底板(1)上的靠近面板(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透风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主板(6)通过立柱(14)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PCB板(7)和第二PCB板(8)均通过立柱(14)分别固定在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16)包括第一脉冲变压器(T1)、第二脉冲变压器(T2),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端T1B与二极管DZ7、二极管DZ6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7的正极与电阻R6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与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栅极与电阻R82电连接,第一IGBT器件Q13的集电极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5、电阻R86并联,电容C50的另一端与电阻R85、电阻R86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电容C5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7、电阻R78并联,电容C47的另一端与电阻R77、电阻R78的并联电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与第二IGBT器件Q15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IGBT器件Q15的栅极与电阻R6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一端与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2、二极管DZ3的反串电路连接后连接至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三线圈T2C端,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线圈端T2B与二极管DZ5、二极管DZ4的反串电路连接,二极管DZ5的正极与电阻R6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5的另一端与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栅极与电阻R84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7、电阻R88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9电连接,电阻R79、电阻R80并联,电阻R79、电阻R80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四IGBT器件Q16的栅极与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6的一端还与电阻R6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电连接,二极管DZ9、二极管DZ8的反串电路还与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T1C电连接,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并联,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IGBT器件Q16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IGBT器件Q14的集电极与高频变压器(10)的OUT1电连接,高频变压器(10)的OUT2与电容C51、电容C52和电容C53的并联电路的一端电连接,高频变压器(10)的输入端A1、A2之间连接有电容C54,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T1A的一端与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线圈T2A的一端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脉冲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T1A的另一端与电容C17电连接,第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线圈T2A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电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0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U1)的OUTB引脚,三极管Q11的基极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且连接至PWM控制器件(U1)的OUTA引脚,电阻R6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62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0、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9与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电连接且与电容C15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17)与高频电压器(10)的输出端A5、A6、A7电连接,输出端A6接地,电阻R91、R91A、R92和R92A并联后与电容C55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并联,电阻R89、R89A、R90和R90A并联后与电容C54串联,该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19、D18并联,二极管D18的负极与二极管D20的负极电连接并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为电压取样端,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一端均与电感L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容C57、C58、C59、电阻R95的另一端电连接并为电流取样端,电容C58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9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开关J2A的一端与电阻R95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为电源充电输出端,电阻R94、二极管D22、电阻R46与二极管D7依次串联,该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继电器开关J2A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8与继电器线圈J2B并联,二极管D8的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23跨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与单片机(U4)的PC1电连接。
CN201210073056.0A 2012-03-20 2012-03-20 电动汽车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1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056.0A CN102611177B (zh) 2012-03-20 2012-03-20 电动汽车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056.0A CN102611177B (zh) 2012-03-20 2012-03-20 电动汽车充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1177A CN102611177A (zh) 2012-07-25
CN102611177B true CN102611177B (zh) 2014-09-03

Family

ID=4652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30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1177B (zh) 2012-03-20 2012-03-20 电动汽车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1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579A (zh) * 2012-10-26 2013-02-20 铁力市龙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瓶充电的充电器
CN104682457B (zh) * 2013-11-26 2017-08-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汽车的充电装置
CN105356763A (zh) * 2014-08-24 2016-02-24 沈阳国建精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渗大脉宽比正负脉冲防渗去湿电源
CN105529773B (zh) * 2016-01-15 2018-06-12 杭州铁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散热结构
CN105658040B (zh) * 2016-03-22 2018-01-09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功率型元器件的电源模块散热结构
CN106130366B (zh) * 2016-07-29 2018-09-28 芜湖迈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度防水并自降温式车载逆变器
CN106659038A (zh) * 2016-11-13 2017-05-10 刘军 一种基于压铸模结构功率控制器
CN106851497A (zh) * 2016-12-28 2017-06-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66193B (zh) * 2019-06-28 2020-05-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升压型llc谐振变换器的结构
CN110601286A (zh) * 2019-08-27 2019-12-20 徐州华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止过充电和充不饱电功能的充电器控制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2119A (en) * 1989-10-27 1992-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Support structure for devices in a computer apparatus
CN1440233A (zh) * 2002-02-19 2003-09-03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电源设备
CN2775913Y (zh) * 2005-06-23 2006-04-26 倪俊岩 电动三轮车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2119A (en) * 1989-10-27 1992-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Support structure for devices in a computer apparatus
CN1440233A (zh) * 2002-02-19 2003-09-03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电源设备
CN2775913Y (zh) * 2005-06-23 2006-04-26 倪俊岩 电动三轮车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1177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1177B (zh) 电动汽车充电器
US9019731B2 (en) High-power medium-voltage drive power cell having power elements disposed on both sides of base plate
JP4538474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13187694B (zh) 电动压缩机
JP4055643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02271081U (zh) 一种侧进风mosfet逆变式焊接设备
CN203883664U (zh) 一种模块化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及其散热装置
CN206422699U (zh) 一种紧凑型逆变组件
CN209120068U (zh) 一种功率电路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2726828U (zh) 一种小功率紧凑型h桥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
JP6111891B2 (ja) 電力供給装置
CN201904716U (zh)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组件及变频调速系统
CN213548151U (zh) 一种电源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CN214707492U (zh) 小体积低压变频器机芯结构
CN204615678U (zh) 一种储能系统逆变柜
CN213272942U (zh) 电器安装盒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05142015U (zh) 变频器的安装结构
CN215774034U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级联储能单元
CN214626776U (zh) 矿用功率模块
CN216957766U (zh) 电容器接线装置
CN219087025U (zh) 一种大功率伺服驱动器
CN207150447U (zh) 驱动器相电流极板及电机驱动器
CN209526622U (zh) 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
CN210927461U (zh) 一种具有层叠母排的h桥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
CN217135354U (zh) 一种新型高压变频功率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