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0193A -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0193A
CN102610193A CN2011104358464A CN201110435846A CN102610193A CN 102610193 A CN102610193 A CN 102610193A CN 2011104358464 A CN2011104358464 A CN 2011104358464A CN 201110435846 A CN201110435846 A CN 201110435846A CN 102610193 A CN102610193 A CN 102610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moistening unit
display
light
electric moi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58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0193B (zh
Inventor
D·D·伯恩
D·L·尼
R·G·弗莱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10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0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0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01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02B26/00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1Illuminating devices for spatial active dimm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个实施例中,光导可用作透明面板,光源产生光导在光导内反射的光。有源背光的电润湿面板具有电润湿单元,这些电润湿单元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还可在激活时用于得到透明度,电润湿单元的每一个可被单独控制。

Description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源显示。
背景技术
在被打开和关闭时显示信息的移动电话和便携式设备通常是用两个显示器来实现的。例如,移动电话可具有在打开该设备时使用的较大的主显示器,以及在该设备背面的用于显示当前时间或来电通知的较小的次显示器。当前翻转、滑动或旋转类型的电话设备允许用户在打开主显示器时与所有的设备功能进行交互。然而,在该设备上关闭主显示器时和/或当使用较小的次显示器时,设备功能中的许多可能是受限的或者被禁用。另外,用户通常想要尽可能小的设备来方便地在口袋或包中携带,但也希望主显示器、键盘、和可能的次显示器有更大的用户界面表面。具有单个显示器的一些平板式笔记本计算机和/或电话可在处于打开或关闭位置中时被使用,但是需要相对复杂的旋转铰链和硬件组件来定位显示屏幕,以供在打开或关闭时使用。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简化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描述了透明显示有源背光。在各个实施例中,光导可用作透明面板,光源产生光导在光导内反射的光。有源背光的电润湿面板具有电润湿单元,这些电润湿单元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还可在激活时用于得到透明度,电润湿单元的每一个可被单独控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电润湿单元的液体被激活以便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可用于得到透明度。可基于电润湿面板的全部、电润湿面板的部分、电润湿面板的单元或电润湿面板的一组单元来控制电润湿面板的透明度。
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显示面板的一像素,且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定向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的对应像素。在电润湿单元液体形成由电润湿单元中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光提取特征时,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对实现为边缘照明背光面板的光导,电润湿面板的每一个可被单独控制以用于照亮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例如,较靠近光源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少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而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多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描述了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在各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示相同的特征和组件:
图1示出了便携式设备的示例以及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个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透明显示部件。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示例方法。
图5示出了可实现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的各个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诸如移动电话或计算机设备等便携式设备包括可受到控制以供透明和不透明显示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在显示设备的正面和背面显示表面之间组装的各种显示面板和表面,且可利用显示面板和表面的不同组合来实现透明显示。
用光源以及光导来实现透明显示有源背光,光导在光导内反射由光源产生的光,诸如在TIR(全内反射)光导中。有源背光还包括耦合于光导或位于光导附近的电润湿面板。在各个实施例中,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且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定向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的对应像素。
在电润湿单元液体形成由电润湿单元中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光提取特征时,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例如,电润湿单元液体在电润湿单元未被激活时形成为珠子(例如,光提取特征)。反射光的折射角随电润湿单元中产生的珠子的形状改变,这允许光离开光导并照亮显示面板。
在被激活时,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还可用于得到透明度在电润湿液体被激活以便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得到透明度。电润湿单元液体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几乎是平的,并作为TIR表面来在光导内反射光。可单独控制电润湿面板的电润湿单元,并可基于电润湿单元是打开还是关闭的来控制面板的透明度。
电润湿面板中的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也可被单独控制,以得到照亮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边缘照明显示沿着具有光源的边缘显得较亮,而在显示的相对边缘上显得较暗。在电润湿面板的实现中,较靠近光源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少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而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多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均匀的光分布也提高显示面板上的亮度和色彩均匀性。
尽管所描述的用于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系统和方法的特征和概念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不同环境、系统、设备、和/或各种配置中实现,但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在以下示例性设备、系统和配置的上下文中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102的示例100。便携式设备包括显示设备104和手持式底部106,手持式底部106可包括物理键盘(在108处示出)或附加显示设备110作为该便携式设备的集成组件。诸如在便携式设备的实现不包括物理键盘时,可利用该附加显示设备来显示文本、图形、图像、用户界面、和/或虚拟键盘。在各示例中,在112处诸如用旋转铰链、滑轨、翻转机构或其它耦合设备来将显示设备104可移动地耦合到便携式设备的手持式底部。显示设备可相对手持式底部打开和关闭,诸如当被折叠、被滑动或相对附加显示设备被翻转关闭、折叠到手持式底部的背面、或者在相对于手持式底部为将近零度(0°)和三百六十度(360°)之间的任何位置。
显示设备104包括显示外壳114,该显示外壳支持可利用来组装该显示设备的各种显示面板和表面。在该示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正显示表面116,并且包括背显示表面118。可从显示设备的相对两侧查看正显示表面和背显示表面。便携式设备102的用户一般可通过正显示表面116来查看显示设备104,作为参考在120处,被示出为显示设备的查看者视角。
可通过正面和背面显示表面来查看所显示的图像122,并且如所示出地,显示设备104是透明的。如在此所描述地,显示设备的透明度可以是用光检测设备所测量到的透明度的百分数,和/或可由用户在通过显示设备的各个显示面板和表面查看环境时视觉上确定或感知的透明度的百分数。
在所示的各示例中,诸如在通过显示设备的正面进行查看时,可透过显示设备的正显示表面和背显示表面看到手。还可透过显示设备的正和背显示表面看到显示设备后面的环境124,并且所显示的图像可显现为被投影在该环境中以得到经扩充的真实视图。例如,所显示的狗的图像126可显现为被投影在显示设备后面的包括树和建筑物并且可透过显示设备的正和背显示表面而看到的环境124中。
除了正显示表面116和背显示表面118以外,显示设备104包括位于正和背显示表面之间的显示面板系统128。显示面板系统被实现为显示图像,然后可透过显示设备的正和/或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这些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照亮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的有源背光130。有源背光包括光源和光导,光导可用作在光导内反射光源产生的光的透明面板。有源背光还包括电润湿单元构成的电润湿面板,电润湿单元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且电润湿面板中的每一个还可在被激活时用于得到透明度。
显示设备还可包括位于正和背显示表面之间的触摸屏132,以感测正显示表面或背显示表面任一个上的触摸输入。或者,显示设备可包括位于正显示表面附近的第一触摸屏以及位于背显示表面附近的第二触摸屏,并且这些触摸屏分别感测对正和背显示表面的触摸输入。
显示设备104包括位于正显示表面116和背显示表面118之间的多模式面板134。在各实施例中,可打开和关闭多模式面板,以诸如防止透过正显示表面或背显示表面来看到图像,或者以得到允许透过正和背显示表面来看到图像的透明度。可实现多模式面板来打开和/或关闭整个面板、面板中的各部分、和/或面板中的各个像素。
显示设备104包括显示控制器136,该显示控制器被实现为控制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以用于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显示。显示控制器可被实现为诸如软件组件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并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来实现透明显示的各个实施例。实际上,便携式设备102可被实现为用处理器(例如,CPU)、图形处理器(例如,GPU)以及内部显示控制器来将显示内容驱动到显示设备上。在显示设备104中,显示面板系统128可包括显示控制器136,该显示控制器136根据显示类型以不同的电压驱动每一像素。
在各种配置中,诸如当显示设备104的位置相对于便携式设备的手持式底部106而言是打开的时(例如,如各示例中所示出地),显示控制器136可激活显示设备来防止可透过正显示表面116或背显示表面118来看到所显示的图像。或者,显示控制器可激活显示设备,来得到允许可透过正和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所显示的图像122的透明度。类似地,显示控制器可激活显示设备,来得到可透过显示设备来查看到的环境124的透明视图。例如,显示控制器可控制并打开显示设备的多模式面板134,以防止所显示的图像透过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或者可关闭多模式面板,以得到允许透过该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所显示的图像的透明度。
便携式设备102可被配制成包括固定或移动、有线和/或无线设备的任何类型的客户端或用户设备,并可被实现为消费者设备、计算机设备(例如,膝上型或平板设备)、便携式设备、通信设备、电话设备(例如,双显示电话)、电器设备、游戏设备、媒体回放设备和/或电子设备。可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数据通信组件、存储器组件、导航组件、数据处理和控制电路和显示系统来实现便携式设备。此外,在此描述的便携式设备中的任一个可以用参考图5所示的示例设备来进一步描述的任何数量的不同组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图2示出了包括以上参考图1来描述的各种显示面板和表面的示例透明显示部件200。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被实现为最大化光效率和透明度。显示设备的透明度可能变少,主要是由于(例如,在LCD实现中的)偏振器、色彩过滤器以及用来照亮显示面板的光源的光效率。如上所述,透明显示的透明度可以是所测量到的和/或可由用户透过透明显示部件进行查看时在视觉上确定或感知到的某一百分比的透明度。透明显示部件200包括正显示表面202和背显示表面204。可从透明显示部件的相对两侧查看正显示表面和背显示表面。除了正和背显示表面以外,透明显示部件包括位于正和背显示表面之间的显示面板系统206。显示面板系统显示可透过透明显示部件的正和/或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的各图像。包括透明显示部件的设备208的用户一般可透过正显示表面202来查看显示,作为参考在210处,被示出为显示的查看者视角。
在各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系统206可包括LCD面板212、电润湿面板214、可被实现为无源或有源系统的色彩过滤器系统216、可被实现为无源或有源的一个或多个偏振器218、和/或场序彩色220的实现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LCD面板212可被实现为透明的LCD面板。LCD实现包括偏振器,并可包括场序彩色的实现,而非使用色彩过滤器。为了得到允许透过显示设备来查看图像的某一百分比的透明度,可实现色彩过滤器系统216。类似地,为了得到允许透过显示设备来查看图像的某一百分比的透明度,可实现偏振器218。在各实施例中,可利用场序彩色220的实现来替代色彩过滤器。
透明显示部件200还可包括触摸屏222和照亮显示面板以进行图像显示的有源背光224。有源背光包括光源和光导,光导可用作在光导内反射光源产生的光的透明面板。有源背光还包括电润湿单元构成的电润湿面板,电润湿单元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且电润湿面板中的每一个还可在被激活时用于得到透明度。
透明显示部件200的多模式面板226位于正显示表面202和背显示表面204之间。可实现多模式面板来打开和/或关闭整个面板、面板中的各部分、和/或面板中的各个像素。在各个实施例中,多模式面板可以包括有源反射器228、有源快门230和/或电润湿面板232的实现(例如被实现为有源反射器)中任何一个或其组合。可以实现有源反射器和/或有源快门以允许或阻止可查看到(例如透过背显示表面)显示屏的一侧。
有源反射器228和有源散射器230可打开并防止可透过正显示表面202或背显示表面204查看到图像,还可被关闭以得到允许透过正和背显示表面来查看到该图像的透明度。有源反射器228可被实现为双态镜,该双态镜具有用于透明度的透明态以及反射和再利用诸如从照亮显示的照射光导损失的光的反射态。有源快门230可被实现为LCD快门,该LCD快门基于所施加的电压来提供可变的透光率。在各实施例中,电润湿面板232的电润湿实现不包括偏振器,可包括或不包括色彩过滤器。所描述的多模式面板方案(诸如,有源反射器、有源快门、或电润湿面板等)中的任一个可被实现为用于整个面板上、在面板的各部分上、和/或在逐像素的基础上操作。
电致色变型材料可用于实现可电切换的有源面板,诸如可开关以得到透明度的有源反射器和有源散射器。另选地或另外地,在打开状态具有高透射率并在关闭状态具有高反射率的其它可电切换的材料也可用于实现透明显示的面板和部分。具有双稳态性质的材料不具有有效功率分量且也可被使用,尤其可用于包括集成透明显示的移动设备的低功率模式。
图3在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个实施例中示出了显示组件300的示例,显示组件300可被实现为参考图2描述的透明显示部件200的组件。显示组件包括诸如参照显示面板系统所述的显示面板302,以及诸如参照图2所示的透明显示部件所述的多模式面板304。另选地或另外地,多模式面板304可被实现为无源反射器,诸如用于非透明显示实现。在306处的方向参考表明诸如在包括显示组件的设备的用户查看显示面板时的显示面板的观看者视角。
显示组件还包括用光源308、光导310和电润湿面板312实现的有源背光。在各个实现中,光源可以是白光或分开的RGB色彩。在此示例中,光源包括产生光314以对光导进行边缘照明(例如,诸如边缘照明背光面板)的发光二极管(LED)。光导可用作透明面板并在光导内反射光,诸如在TIR(全内反射)光导中。
在一实现中,电润湿面板312耦合于光导310或位于光导310附近。电润湿面板包括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在318照亮显示面板的电润湿单元316。在各个实施例中,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显示面板的一像素,且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定向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的对应像素。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还可在被激活时,诸如当从显示控制器启动激活控制输入320时,用于得到透明度。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2可用如参考图2所述的色彩过滤器216(例如,有源或无源)来实现,并利用激活控制输入320来控制电润湿单元的发光。
细节图322示出了电润湿面板312中的各个电润湿单元316。第一电润湿单元324被示为:在电润湿液体326被激活以便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电润湿单元324可用于得到透明度。电润湿单元液体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几乎是平的,并作为TIR表面来在光导内310反射光314。电润湿单元液体可以被实现为反射性油、水、或其他液体物质。可单独控制电润湿面板的电润湿单元316,并可基于电润湿单元是打开还是关闭的来控制面板的透明度。可基于电润湿面板的全部、电润湿面板的部分、电润湿面板的单元或电润湿面板的一组单元来控制电润湿面板的透明度。
第二电润湿单元328被示为:在电润湿单元液体330形成由电润湿单元中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光提取特征时,第二电润湿单元328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310的反射光314以照亮显示面板。在该示例中,电润湿单元液体在电润湿单元未被激活时形成为珠子(例如,光提取特征)。反射光314在332处的折射角随电润湿单元中产生的珠子的形状改变,这允许光在334离开光导并照射显示面板。
电润湿面板312中的电润湿单元316中的每一个也可被单独控制,以得到照亮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边缘照明显示沿着具有光源的边缘显得较亮,而在显示的相对边缘上显得较暗。在电润湿面板312的实现中,较靠近光源308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少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而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多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例如,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与较靠近光源的电润湿单元相比,可被打开得更多。另选地或另外,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与较靠近光源的电润湿单元相比,可被设计得更大(且较小电润湿单元周围的表面不吸收光导中的光)。
均匀的光分布也提高显示面板上的亮度和/或色彩均匀性。当用来自显示控制器的激活控制输入306启动多模式面板304时,还可反射并使用从光导损失的光。当被打开并用作反射器时,由光源产生并且从显示面板定向离开的损失的光在338处被多模式面板反射,以进一步照亮显示面板302。
参考图4描述了根据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方法400。一般而言,在此描述的任何功能、方法、过程、组件以及模块都可使用软件、固件、硬件(例如,固定逻辑电路)、手动处理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软件实现表示当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指定任务的程序代码。可以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示例方法,这些指令可包括软件、应用程序、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过程、模块、功能等等。程序代码可被存储在计算机处理器本地和/或远程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器设备中。方法还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多个计算机设备实施。此外,此处所描述的特征是平台无关的,并且可在具有各种处理器的各种计算平台上实现。
图4示出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示例方法400。描述方法框的次序并不旨在解释为限制,并且任何数量的所述方法框都可以按任何次序组合以实现本方法或实现替换方法。
在框402,用光源产生光。例如,光源308(图3)产生光314,光可用发光二极管(LED)产生,且光导310可由LED进行边缘照明。在框404,在可用作透明面板的光导内反射光。例如,光导310在光导内反射光314,诸如在TIR(全内反射)光导中。
在框406,单独控制电润湿面板中电润湿单元的激活,以便得到电润湿面板的透明度。例如,显示控制器单独激活并控制电润湿面板312中的电润湿单元316,以得到电润湿面板的透明度。在电润湿单元324中的电润湿液体326被激活以便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该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得到透明度。电润湿单元液体在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几乎是平的,并作为TIR表面来在光导内310反射光314。
在框408,用电润湿面板的电润湿单元定向来自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例如,电润湿面板312的电润湿单元316定向来自光导310的反射光314以照亮显示面板302。在各个实施例中,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显示面板的一像素,且反射光被定向以照亮显示面板的对应像素。在电润湿单元328中的电润湿单元液体330形成由电润湿单元中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光提取特征时,电润湿单元328可用于定向来自光导310的反射光314以照亮显示面板302。
在框410,控制电润湿单元,以得到照亮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例如,显示控制器单独控制电润湿单元316的激活,以得到照亮显示面板的反射光314的均匀光分布。较靠近光源308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少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而离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可被配置成定向较多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面板。
图5示出了示例设备500的各个组件,该示例性设备500可被实现为参考之前的图1-4中的任一个来描述的便携式设备。在各实施例中,该设备可被实现为固定或移动设备、任何形式的消费设备、计算机设备、便携式设备、用户通信设备、电话设备、导航设备、电视设备、电器设备、游戏设备、媒体回放设备和/或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该设备还可与用户(即人)和/或操作该设备的实体相关联,从而使得设备描述包括用户、软件、固件、硬件和/或设备的组合的逻辑设备。
设备500包括启用设备数据502(诸如,所接收的数据、正被接收的数据、被调度用于传输的数据、数据的数据分组等等)的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504。设备数据或其他设备内容可以包括设备的配置设置、存储在设备上的媒体内容和/或与设备的用户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设备上的媒体内容可包括任何类型的音频、视频和/或图像数据。设备包括经由其可以接收任何类型的数据、媒体内容和/或输入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输入506,诸如用户可选输入、消息、通信、音乐、电视内容、所记录的视频内容以及从任何内容和/或数据源接收的任何其它类型的音频、视频和/或图像数据。
设备500还包括通信接口508,诸如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网络接口或无线接口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提供设备和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和/或通信链路,其他电子、计算和通信设备通过其来与设备传递数据。
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例如,微处理器、控制器等中的任一个),该处理器处理各种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控制设备的操作。另选地或补充地,设备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在结合概括地在512处标识的处理和控制电路来实现的固定逻辑电路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来实现。虽然未示出,但是该设备可包括耦合设备内的各种组件的系统总线或数据传输系统。系统总线可包括不同总线结构中的任一个或组合,诸如存储器总线或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通用串行总线、和/或利用各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一种的处理器或局部总线。
设备500还包括允许数据存储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514(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闪存等)、以及盘式存储设备。盘式存储设备可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磁性或光学存储设备,诸如硬盘驱动器、可记录和/或可重写盘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由计算设备来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或媒介。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
通信介质通常用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来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通信介质还包括任何信息传送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指的是其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被设定或更改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通信介质包括有线介质,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连接,以及无线介质,诸如声学、RF、红外线和其他无线介质。
存储器设备514提供存储设备数据504、其他类型的信息和/或数据、和各种设备应用516的数据存储机制。例如,操作系统518和显示控制器520可作为软件应用来用存储器设备维护,并可在处理器上执行。设备应用还可以包括设备管理器,诸如任何形式的控制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特定设备本地的代码、特定设备的硬件抽象层等等。
设备500还可包括图形处理器522、并包括为音频系统526生成音频数据和/或为显示系统528生成显示数据的音频和/或视频处理系统524。音频系统和/或显示系统可包括处理、显示、和/或以其他方式呈现音频、视频、显示和/或图像数据的任何设备。例如,显示系统包括显示面板控制器530。显示数据和音频信号可经由RF(射频)链路、S-视频链路、复合视频链路、分量视频链路、DVI(数字视频接口)、模拟音频连接、或其他类似的通信链路来传输给音频设备和/或显示设备。在各实现中,音频系统和/或显示系统是设备的外部组件。或者,音频系统和/或显示系统是示例设备的集成组件。
尽管已经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专用的语言描述了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各实施例,但是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不必限于所述的具体特征或方法。相反,具体特征和方法是作为透明显示有源背光的示例实现来公开的。

Claims (10)

1.一种有源背光(224),包括:
光源(308),它被配置成生成光(314);
光导(310),它可用作透明面板并被配置成在所述光导内反射所述光;以及
电润湿面板(312),它具有电润湿单元(316),所述电润湿单元各自可用于定向来自所述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302),且电润湿面板中的每一个还可在被激活时用于得到透明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像素,且其中所述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定向所述反射光以照亮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像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中的电润湿单元液体被激活以便在该电润湿单元上分布时,该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得到透明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润湿单元中的每一个中的电润湿单元液体形成由该电润湿单元中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光提取特征时,该电润湿单元可用于定向来自所述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所述显示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可基于以下至少一项来控制所述电润湿面板的透明度:所述电润湿面板的全部、所述电润湿面板的部分、所述电润湿面板的单元或所述电润湿面板的一组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是边缘照明背光面板,且其中所述电润湿单元的每一个可被单独控制,以用于得到照亮所述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背光,其特征在于,较靠近所述光源的电润湿单元被配置成定向较少的反射光以照亮所述显示面板,而离所述光源较远的电润湿单元被配置成定向较多的反射光以照亮所述显示面板。
8.一种方法(400),包括:
用光源(308)产生(402)光(314);
在可用作透明面板的光导(310)内反射(404)所述光;以及
用电润湿面板(312)的电润湿单元(316)定向(108)来自所述光导的反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3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电润湿面板中电润湿单元的激活以得到透明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电润湿单元的每一个,以得到照亮所述显示面板的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
CN201110435846.4A 2010-12-23 2011-12-22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0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77,959 US20120162269A1 (en) 2010-12-23 2010-12-23 Transparent Display Active Backlight
US12/977,959 2010-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0193A true CN102610193A (zh) 2012-07-25
CN102610193B CN102610193B (zh) 2015-08-19

Family

ID=4631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58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0193B (zh) 2010-12-23 2011-12-22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2269A1 (zh)
CN (1) CN102610193B (zh)
HK (1) HK11738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298A (zh) * 2016-11-22 2018-05-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屏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9564404A (zh) * 2016-05-23 2019-04-02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可穿戴装置及制造可穿戴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1683B2 (en) 2010-11-01 2015-0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interaction
US8770813B2 (en) 2010-12-23 2014-07-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backlight assembly
FR2982197B1 (fr) * 2011-11-07 2013-11-15 Saint Gobain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vitrage repetiteur de clignotant
US20130314416A1 (en) * 2012-05-22 2013-11-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olumetric display using electrowetting mirror arrays
TW201348816A (zh) * 2012-05-28 2013-12-01 Acer Inc 透明顯示裝置
JP6297547B2 (ja) * 2012-07-09 2018-03-20 レッド・ブル・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Red Bull Gmbh 表示装置、それを含むドアまたはカバープレート、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およびドアまたはカバープレートを含むクーラー
KR101942971B1 (ko) 2012-12-03 2019-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낮은 소비전력을 갖는 전기습윤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전기습윤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TW201531777A (zh) * 2014-02-07 2015-08-1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透明顯示裝置
US9513474B2 (en) * 2014-02-12 2016-12-0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wetting element
KR20170052808A (ko) * 2015-11-04 2017-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US10067335B1 (en) * 2015-12-28 2018-09-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wetting element with shaped color filter
US10254577B2 (en) * 2016-02-09 2019-04-09 Lim Industries LLC Electronic panel having a see-through mode
US11243735B2 (en) 2016-02-09 2022-02-08 Lim Industries LLC Electronic panel having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and a multi-state device operable with a processor to control a see-through mode and a plurality of display modes
US10598919B2 (en) * 2016-03-04 2020-03-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Electrowetting-actuated optical shutt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0222A1 (en) * 2000-07-31 2003-11-13 Akifumi Ogiwara Illuminator, image display, liquid crystal monitor,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liquid crystal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guide plate
TWI294540B (zh) * 2000-08-03 2008-03-11 Hitachi Ltd
CN101184953A (zh) * 2005-05-27 2008-05-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光导平板并基于电润湿效应的发光设备
CN101681034A (zh) * 2008-04-03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2582B1 (en) * 1999-12-01 2002-09-17 Garm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resh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007321A (en) * 2008-08-08 2010-02-16 Wintek Corp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1549838B1 (ko) * 2008-12-24 2015-09-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 표시 기판을 갖는 전기습윤 표시패널
KR20110104090A (ko) * 2009-01-13 2011-09-21 퀄컴 엠이엠스 테크놀로지스, 인크. 대면적 광 패널 및 스크린
US8362992B2 (en) * 2010-07-21 2013-01-2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ual view display system using a transparent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0222A1 (en) * 2000-07-31 2003-11-13 Akifumi Ogiwara Illuminator, image display, liquid crystal monitor,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liquid crystal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guide plate
TWI294540B (zh) * 2000-08-03 2008-03-11 Hitachi Ltd
CN101184953A (zh) * 2005-05-27 2008-05-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光导平板并基于电润湿效应的发光设备
CN101681034A (zh) * 2008-04-03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4404A (zh) * 2016-05-23 2019-04-02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可穿戴装置及制造可穿戴装置的方法
US10629165B2 (en) 2016-05-23 2020-04-21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wearable device
CN108091298A (zh) * 2016-11-22 2018-05-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屏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8091298B (zh) * 2016-11-22 2019-11-1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屏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62269A1 (en) 2012-06-28
HK1173834A1 (zh) 2013-05-24
CN102610193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7785B (zh) 透明显示背光部件
CN102610193A (zh) 透明显示有源背光
CN102419954B (zh) 透明显示组件
CN102750902A (zh) 透明显示有源面板
CN102855845B (zh) 显示区域刷新
CN102610194B (zh) 混合顺序色彩显示
CN102419953A (zh) 透明显示配置模式
US9721529B2 (en) Dual screen display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N102541497A (zh) 透明显示器交互
US20180261166A1 (en) Transitioning between mixed, augmented, and/or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modes
AU2015201585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backlight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8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3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icrosoft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8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