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751B -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751B
CN102598751B CN201180000589.XA CN201180000589A CN102598751B CN 102598751 B CN102598751 B CN 102598751B CN 201180000589 A CN201180000589 A CN 201180000589A CN 102598751 B CN102598751 B CN 1025987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se station
user
cooperative base
ser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05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751A (zh
Inventor
马霓
楼群芳
利格·迈克尔
马什·帕特里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8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方法包括: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最大化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了回程传输效率,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

Description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主要受限于小区间干扰,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提出基站间的相互协作,对跨越小区边界传播的信号进行充分利用,而不是将其当作干扰或噪声,从而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覆盖率。从运营商角度来说,基站间协作的主要成本来自于连接基站间的回程(Backhua1)设施。因此,为保证升级基站间回程基础设施的成本尽可能低,确定有效的回程协作策略成为关键问题所在。
在现有技术中,基站间的backhual所传输的信息通常为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和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中的一种信息,例如,当传输量化后的接收信号时,在干扰场景下能够获取最好的基站间协作性能,对backhual的容量需求较大,而当传输译码后的比特信息时,对backhual的容量需求较小;现有技术中还利用一些编码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压缩编码来提高backhaul的传输效率。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现有技术未综合考虑基站间协作的性能和backhaul容量,使得backhaul的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最大化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回程传输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合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通过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选择向服务基站传输相应类型的回程信号,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其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本实施例最大化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了回程传输效率,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中的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中的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站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去除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以下简称:CP)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FFT)、信道估计(Channel Est.)、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以下简称:MMSE)/干扰抑制合并(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以下简称:IRC)、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IDFT)、软解调(Demodu.)以及译码(Decod.)。其中,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为量化后的接收信号,即时域接收信号,经过去除CP的FFT处理后的信号为频域接收信号,再经过信道估计和MMSE/IRC处理后的信号为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经过IDFT和Demodu.处理后的信号为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经过Decod.处理后的信号为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号。
图1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本实施例从服务基站一侧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服务基站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图2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该网络中包括M+1个基站,即基站0、基站1、基站2、...基站M,K个用户,即用户1、用户2、...用户K。其中,服务用户为用户1,干扰用户即为除服务用户外的其他用户2、...用户K;服务用户所在的基站编号为0,即基站0为服务基站,基站1、...基站M为服务基站的协作基站,也可称为协作点。
本实施例中的回程链路具体是指目标基站与协作基站之间的链路,回程信号则为在回程链路上协作基站向目标基站传输的信号。服务基站根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协作点(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以下简称:RSRP)信号强度来选择基站1-基站M作为协作点。例如,可以选择RSRP信号强度的值位于所设定的典型强度范围内的基站作为协作基站,也可以选择距离服务基站的物理距离位于所设定的典型距离范围内的基站作为协作基站。所有协作基站均能接收到用户1、用户2、...用户K的信号,其中,用户1为服务基站0的服务用户,其余为干扰用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或者,服务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基站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可能各不相同,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来选择确定回程信号的类型。其中,服务基站具体根据接收到的协作小区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协作基站是否向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即协作基站在与服务基站进行信号传输时,并非现有技术中协作基站将接收到的信号均传输到服务基站,而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干扰信号强度来决定传输哪一种类型的回程信号给服务基站。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来自各协作基站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可以为来自服务用户的信号和/或干扰用户的信号,且回程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即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可以为协作基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传输的便于服务用户获取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的信号,以实现对回程传输容量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本实施例中的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更具体地,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服务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所述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强度阈值和第二强度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主要根据不同场景下可以接收的信号强度的高低值来设定;如当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为5时认为该信号强度较高,则可以将第一强度阈值设置为5,如当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为2时认为该信号强度较低,则可以将第二强度阈值设置为2;也可以将第一强度阈值和第二强度阈值设置为相等的值,如均设置为3,当某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3时,表明该信号较强,当某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3时,表明该信号较弱。
更具体地,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本步骤101可以具体为: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该回程信号为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此处的第一强度阈值和第二强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也可以将二者设置为相等的数值。继续参见上述图2,例如,协作基站1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强度h1,1很强,即h1,1大于第一强度阈值,而该协作基站1所在小区中的用户为服务用户1,该服务用户1相对于服务基站0来说不是干扰用户,则此时服务基站0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为0,即小于第二强度阈值;此时协作基站1传输给服务基站0的回程信号只包括服务用户1的信号,而不传输其他干扰用户的信号。上述举例中由于协作基站1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功率很强,而接收到其他用户的信号很弱,则只选择传输服务用户的信号给服务基站,可以使得服务基站获得信号合并增益。更进一步地,本步骤中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回程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为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由于上述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和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均可以提供信号合并增益的能量,则协作基站通过向服务基站传输以上三种类型之一的回程信号,可以为服务基站计算信号合并增益提供便利,以提高基站之间的协作性能。
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上述步骤101可以具体为:接收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该回程信号可以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以及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例如,协作基站2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强度h2,1很强,即h2,1大于第一强度阈值,而该协作基站1所在小区中的用户为用户2,其相对于服务基站0来说是干扰用户;而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用户2的信号强度h0,2也很强,即h0,2大于第二强度阈值,此时协作基站2传输给服务基站的回程信号包括服务用户1的信号和干扰用户2的信号。上述举例中由于协作基站2和服务基站0同时接收到信号强度较强的服务用户1和干扰用户2的信号,则选择同时传输服务用户1和干扰用户2的信号给服务基站,可以使得服务基站0同时获得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更进一步地,本步骤中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传输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可以具体为服务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可以为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由于服务用户和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均比较高,则协作基站通过将便于计算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的信号均作为回程信号传输给服务基站,以使得服务基站能够同时获取到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
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上述步骤101可以具体为:接收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该回程信号可以具体为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例如,协作基站3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强度h3,1很弱,即h3,1小于第一强度阈值,而该协作基站3所在小区中的用户为用户3,其相对于服务基站0来说是干扰用户;而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用户3的信号强度h0,3很强,即h0,3大于第二强度阈值,此时协作基站3传输给服务基站的回程信号只包括干扰用户3的信号。上述举例中由于协作基站3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较弱,而服务基站0接收到干扰用户3的信号较强,则选择传输干扰用户3的信号给服务基站,可以使得服务基站0可以获得干扰抑制增益。更进一步地,本步骤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传输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可以具体为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由于上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可以提供干扰抑制增益的能量,则协作基站通过向服务基站传输该类型的回程信号,可以为服务基站计算信号干扰抑制增益提供便利,以提高基站之间的协作性能。
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指示信号,该回程指示信号用于指示该协作基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即协作基站可以通知服务基站不向其传输信息。例如,协作基站M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强度hM,1很弱,即hM,1小于第一强度阈值,而该协作基站M所在小区中的用户为用户M,其相对于服务基站0来说是干扰用户;而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用户M的信号强度h0,M也很弱,即h0,M小于第二强度阈值,此时协作基站M不会向服务基站传输任何有用信号。上述举例中由于协作基站M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很弱,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用户M的信号也很弱,则此时协作基站M接收到的服务用户1的信号对于服务基站0获取信号合并增益来说帮助很小,而干扰用户M对服务基站0所产生的干扰也很小,其对于服务基站0获取干扰抑制增益的影响也很小,则协作基站M无需向服务基站传输任何信号。
步骤102,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服务基站在接收到来自各协作基站的回程信号后,根据回程信号的不同类型,在对应的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回程信号与服务基站自身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由上述介绍可知,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回程信号是根据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而划分的,因此在接收到回程信号后,服务基站将其与自身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时,将不同阶段类型的回程信号与对应阶段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
具体地,仍结合上述图3,当回程信号为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时,则在服务基站接收到频域或者时域的用户信号时,将该回程信号与用户信号合并;当回程信号为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则在服务基站对用户信号进行软解调处理后,再将该回程信号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当回程信号为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时,则在服务基站对用户信号进行MMSE/IRC处理后,再将该回程信号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当回程信号为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时,则在服务基站对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后,再将该回程信号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合并处理即为将回程信号合并到用户信号中,以将二者合为一个信号传输到服务基站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通过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选择向服务基站传输相应类型的回程信号,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其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本实施例最大化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了回程传输效率,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
图4为本发明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本实施例从协作基站一侧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选择回程信号的类型。
在本步骤中,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来选择确定回程信号的类型。即协作基站并非现将接收到的信号均传输到服务基站,而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干扰信号强度来确定传输哪一种类型的回程信号给服务基站。具体地,协作基站选择的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可以为来自服务用户的信号和/或干扰用户的信号,且回程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即协作基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传输的便于服务用户获取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的信号。
具体地,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协作基站选择回程信号为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且该服务用户的信号为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以使得目标基站获得信号合并增益。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协作基站选择回程信号为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以及干扰用户的信号,且该服务用户的信号可以为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干扰用户的信号可以为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以使得目标基站同时获得信号合并增益和干扰抑制增益。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协作基站选择回程信号为所述干扰用户的信号,该干扰用户的信号可以为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以使得服务基站可以获得干扰抑制增益。或者,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回程指示信号,以指示不再向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
步骤402,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回程信号,以使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上述步骤401所选择的回程信号,服务基站在接收到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后,根据回程信号的不同类型,在对应的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回程信号与服务基站自身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具体合并处理过程可以如上述步骤10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通过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选择向服务基站传输相应类型的回程信号,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其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本实施例在尽可能最大化基站间协作性能的基础之上,最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了回程传输效率,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可以具体为服务基站,且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具体包括接收模块501和合并模块502。其中,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合并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图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可以具体为服务基站,且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还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1或第二确定模块602。其中,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由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模块601具体用于由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第二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所述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501可以具体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11、第二接收单元521或第三接收单元531。其中,第一接收单元511用于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服务用户的信号。第二接收单元521用于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服务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第三接收单元531用于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该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还可以包括指示信号接收模块603,指示信号接收模块603用于当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协作基站发送的回程指示信号,所述回程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协作基站不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收单元511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或者,第二接收单元521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以及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或者,第三接收单元531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通过设置接收模块和合并模块,接收模块接收协作基站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选择传输的回程信号,合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其与用户信号进行合并,本实施例在尽可能最大化基站间协作性能的基础之上,最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高了回程传输效率,同时能够取得较优的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或者
服务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具体为: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或者
所述服务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具体为:服务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所述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所述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服务用户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所述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服务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所述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还包括:
接收所述协作基站发送的回程指示信号,所述回程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协作基站不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以及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协作基站传输的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而确定的;
合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回程信号的类型,在基带处理的不同阶段将对应类型的回程信号与接收到的来自各用户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由协作基站通过比较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或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是否向服务基站传输所述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比较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来确定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或者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来确定所述协作基站向服务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的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服务用户的信号;或者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服务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或者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所述协作基站传输的回程信号,所述回程信号为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协作基站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强度阈值,且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基站中干扰用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强度阈值时,接收所述协作基站发送的回程指示信号,所述回程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协作基站不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回程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均衡处理后的估计信号、软解调后的软比特信息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或者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服务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以及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或译码处理后的比特信息;或者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回程信号具体为所述干扰用户的量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
CN201180000589.XA 2011-05-27 2011-05-27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25987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4753 WO2011144102A2 (zh) 2011-05-27 2011-05-27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751A CN102598751A (zh) 2012-07-18
CN102598751B true CN102598751B (zh) 2014-06-25

Family

ID=4499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0589.XA Active CN102598751B (zh) 2011-05-27 2011-05-27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19084B2 (zh)
EP (1) EP2701417B1 (zh)
JP (1) JP5872683B2 (zh)
KR (1) KR101572542B1 (zh)
CN (1) CN102598751B (zh)
WO (1) WO201114410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552B (zh) * 2014-10-21 2021-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实现上行CoMP方法及装置
US11706064B2 (en) * 2018-05-31 2023-07-18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derabad Method of receiving signal stream and a receiv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45963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小区间干扰的系统及其方法
EP2273691A1 (en) * 2008-04-07 2011-01-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7572A (ja) * 1997-12-16 1999-07-02 Uniden Corp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これを用いた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US8676223B2 (en) *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01132632B (zh) * 2007-09-25 2010-06-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主从协同通信方法
US8260206B2 (en) * 2008-04-16 2012-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O2010034528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s for uplink cooperation of access nodes
US8737296B2 (en) * 2008-10-24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chor cell designation in network MIMO
CN101394210B (zh) * 2008-11-10 2012-05-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蜂窝系统多基站协同用户干扰抑制方法
KR20100060185A (ko) * 2008-11-27 2010-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54262B (zh) * 2008-12-10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终端物理资源上干扰的过载指示器报告触发方法
CN102026207B (zh) * 2010-12-13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45963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小区间干扰的系统及其方法
EP2273691A1 (en) * 2008-04-07 2011-01-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9084B2 (en) 2015-08-25
KR101572542B1 (ko) 2015-12-04
WO2011144102A3 (zh) 2012-04-26
KR20140015529A (ko) 2014-02-06
CN102598751A (zh) 2012-07-18
JP5872683B2 (ja) 2016-03-01
WO2011144102A2 (zh) 2011-11-24
US20140086148A1 (en) 2014-03-27
JP2014520427A (ja) 2014-08-21
EP2701417A2 (en) 2014-02-26
EP2701417B1 (en) 2016-08-03
EP2701417A4 (en)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8645B (zh) 一种多射频拉远单元共小区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68600B (zh) 利用多天线搜索的移动装置
US20100227635A1 (en)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arget terminal to perform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US201600877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77698B (zh) 信号与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US20100226293A1 (en)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391887A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357505B2 (en) Processing digital signal
CN103813462A (zh) 一种多射频拉远单元共小区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533515B (zh) 一种天线回退方法及基站
CN114499651A (zh) 信号传输方法、信号传输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986562A (zh) 抑制同频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69152B1 (ko) 신호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97112A (zh) 一种利用分布式天线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TWI555414B (zh) 通訊裝置、細胞測量以及細胞重新選擇之決定方法
CN102598751B (zh) 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EP3627942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 channels,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03501213A (zh) 空间流切换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832965B (zh) 基于广播定位信号的伪距获取、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1502778A (ja) 信号処理方法、マルチレベル分散型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2019472A (zh) 一种相位噪声抑制方法及装置
KR20140115260A (ko) 복수의 중계기가 배치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중계기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05072A (zh) 无线通信接收机及其干扰消除方法与装置、信号解调方法
CN101621848B (zh)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TWI280758B (en) Method of restrain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