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9332A - 新型热管 - Google Patents

新型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9332A
CN102589332A CN2012100648068A CN201210064806A CN102589332A CN 102589332 A CN102589332 A CN 102589332A CN 2012100648068 A CN2012100648068 A CN 2012100648068A CN 201210064806 A CN201210064806 A CN 201210064806A CN 102589332 A CN102589332 A CN 10258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shell
heat
thermosiphon
working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48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648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9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9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新排风系统、空调系统热回收设备的热管,其属于机械设备领域,通过使用新型多孔陶瓷材料作为热管内壁衬里,最大程度上减小工作液接触热阻,而且由于陶瓷价格较低,新材料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热管的成本,使用寿命也得以增长;同时我们将热虹吸管的内壁加工为轴向槽道表面,提高热虹吸管的换热系数;在热虹吸管内插入同心的内热虹吸管,强化内部传热。通过技术改良,新型热管的显热回收效率高达70%以上,使用寿命比普通热管延长2-4年。

Description

新型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新排风系统、空调系统热回收设备的热管,其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大型公建、企事业单位对节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采用新排风、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中,新风由室外引入室内,经过冷(热)处理,将舒适温度的空气送入各区域,同时各区域的回风、排风通过风机排到室外。对于冬季较冷或夏季较热的天气而言,为处理室外空气以达到室内温度需求而使用的能源相当高,而排掉的空气温度又比较接近室内的温度,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热管技术被公认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传热新技术,在空间技术、电器工业、核电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动力机械、工业余热回收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热管工作时利用了三种物理学原理:⑴在真空状态下,液体的沸点降低。⑵同种物质的汽化潜热比显热高的多。⑶多孔毛细结构对液体的抽吸力可使液体流动。现阶段市场主要使用转轮式、板式热交换器作为热回收机组的核心部件,而上述两种设备都有一定的技术缺陷,而热管集所有热交换器的优点与一身,所以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产品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要是提供一种高导热效率的热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热管,其包括管壳、管芯、工作液和蒸汽腔;采用纯铜材料作为管壳,采用多孔陶瓷材料作为管壳内壁衬里,将管壳内壁加工为轴向槽道表面,在管壳内插入同心的内热虹吸管作为管芯,管芯为圆柱形,其内部中空形成蒸汽腔,管壳与管芯之间的空隙装载工作液。
所述管壳分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凝结段。
所述工作液为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所述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为甲烷与甲烷族物质在常温,1.1~1.2Mpa下混合得到。
通过实验实验研究可知:所述管壳与管芯之间的空隙中装有的工作液的百分比优选为35%,热管的传热效率最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工作液为液态,工作液在蒸发段吸收热量后相态转变为气态,气态工作液通过隔热段流向凝结段,工作液在凝结段释放热量后相态转变为液态,液体工作液由管壁回流至出发点。
所述不同管径的热管管壳面热流密度不同,其数据见表1。
表1不同管径的热管管壳面热流密度数据
Figure 2012100648068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η表示充液量,d表示热管管壳长度,q表示热流密度。
所述蒸发段与凝结段长度比不同,热管传热功率不同,其数据如表2.
表2蒸发段与凝结段长度比不同,热管传热功率数据
Figure 2012100648068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R表示蒸发段与凝结段长度比,η表示冲液率,Q表示传热功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新型多孔陶瓷材料作为热管内壁衬里,最大程度上减小工作液接触热阻,而且由于陶瓷价格较低,新材料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热管的成本,使用寿命也得以增长;同时我们将热虹吸管的内壁加工为轴向槽道表面,提高热虹吸管的换热系数;在热虹吸管内插入同心的内热虹吸管,强化内部传热。通过技术改良,新型热管的显热回收效率高达70%以上,使用寿命比普通热管延长2-4年,热管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热管内腔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温降亦很小,热管具有优良的等温性;热管可以独立改变蒸发段或冷却段的加热面积,可以改变热流密度;其内部循环动力是毛细力,任意一端受热就可作为蒸发段,而另一端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凝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充液率与传热效率的变化曲线。
图中:1、管壳,2、管芯,3、蒸汽腔,4、工作液,5、蒸发段,6、隔热段,7、凝结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新型热管,结合附图1、2和3说明如下。
新型热管,其包括管壳1、管芯2、工作液4和蒸汽腔3;采用纯铜材料作为管壳1,采用多孔陶瓷材料作为管壳1内壁衬里,将管壳1内壁加工为轴向槽道表面,在管壳1内插入同心的内热虹吸管作为管芯2,管芯2为圆柱形,其内部中空形成蒸汽腔3,管壳1与管芯2之间的空隙装载工作液4。所述管壳1分为蒸发段5、隔热段6和凝结段7;所述工作液4为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所述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为甲烷与甲烷族物质在常温,1.1~1.2Mpa下混合得到;通过实验实验研究可知:所述管壳与管芯之间的空隙中装有的工作液4的百分比为优选为35%,热管的传热效率最高,不同管径的热管管壳1面热流密度不同,蒸发段5与凝结段7长度比不同,热管传热功率不同。

Claims (4)

1.新型热管,其包括管壳、管芯、工作液和蒸汽腔;采用纯铜材料作为管壳,采用多孔陶瓷材料作为管壳内壁衬里,将管壳内壁加工为轴向槽道表面,在管壳内插入同心的内热虹吸管作为管芯,管芯为圆柱形,其内部中空形成蒸汽腔,管壳与管芯之间的空隙装载工作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分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凝结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为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所述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为甲烷与甲烷族物质在常温,1.1~1.2Mpa下混合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与管芯之间的空隙中装有的工作液的百分比优选为35%。
CN2012100648068A 2012-03-13 2012-03-13 新型热管 Pending CN102589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48068A CN102589332A (zh) 2012-03-13 2012-03-13 新型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48068A CN102589332A (zh) 2012-03-13 2012-03-13 新型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9332A true CN102589332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7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48068A Pending CN102589332A (zh) 2012-03-13 2012-03-13 新型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93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954A (zh) * 2012-12-03 2013-04-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油井井筒组合式重力热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954A (zh) * 2012-12-03 2013-04-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油井井筒组合式重力热管
CN103015954B (zh) * 2012-12-03 2015-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油井井筒组合式重力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5925B (zh) 一种双源热泵空调
CN105135739A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1221869Y (zh) 双工况太阳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03837027B (zh) 一种可双向传热的微阵列热管气-液换热装置
CN201368575Y (zh) 一种热管除湿换热器及所制成的空调器
CN201034400Y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除霜装置
CN201917140U (zh) 太阳能热泵饮用水设备
CN205119549U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101408330A (zh) 一种热虹吸管辅助气体制冷降温除湿方法及除湿器
CN103499163A (zh) 一种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
CN101017018A (zh) 生态节能空调系统装置
CN202040933U (zh) 一种相变自然对流式热交换器
CN102589332A (zh) 新型热管
CN201803520U (zh) 冰热水热泵
CN205690580U (zh) 一种空气能空调装置
CN205209006U (zh) 绿色地源热泵空调热回收系统
CN201522137U (zh) 一种热源塔热泵低热源旋流冷热水机组
CN205137996U (zh) 一种空调恒温除湿装置
CN204535158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新型热管防冻装置
CN201059899Y (zh) 工质相变换热设备
CN204313527U (zh) 冷暖联供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CN204240516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解吸的溶液除湿无霜热泵空调装置
CN202938433U (zh) 一种双源热泵空调机组
CN206563448U (zh) 磁悬浮冷水机组与溴化锂热泵机组双运行系统
CN102128494A (zh) 一种直热恒温式空气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