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8830B -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8830B
CN102588830B CN201210008825.9A CN201210008825A CN102588830B CN 102588830 B CN102588830 B CN 102588830B CN 201210008825 A CN201210008825 A CN 201210008825A CN 102588830 B CN102588830 B CN 10258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ed
light
local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88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8830A (zh
Inventor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onka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k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k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k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88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8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LED灯,所述LED灯对应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其中:在相对应的两LED灯之间设置有导光装置,用于在所述背板之上形成可进行区域调光的局部空间。由于在侧入式LED灯之间采用了可实现区域调光的导光装置,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既可以在导光装置内部混合均匀,又可以避免光线泄漏对邻近区域产生影响,提高了单个区域内光线的均匀性,改善了区域调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区域调光功能的液晶电视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侧入光式无导光板的3D液晶电视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软件和硬件的迅速发展,中国国内的平板电视也正朝着3D化的方向发展,具有3D画面播放功能的电视逐渐形成平板电视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也使得平板电视技术朝着更加节能的方向进步,比如区域调光技术(Local Dimming),就是集节能与画质提升于一身的最佳技术之一。
所谓的液晶电视背光区域调节技术,是指液晶电视系统将图像信号分成若干区域,并根据各区域图像亮度进行分析计算,然后自动控制各区域背光源的亮暗。
目前大部分侧入式3D背光模组采用了导光板结构,区域调光一般通过串联的多颗LED同时调节,通过主板芯片调节LED灯条的驱动电流,实现对每一小串LED等的亮度调节。
但是,由于光线在导光板内可以自由行进,而且普通LED的发光角度都比较大,这使得调节或关闭某段LED灯串时,与其对应的导光板区域仍会有从其他区域传过来的光线,从而影响了该区域的调光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可提高单区域内光线的均匀性,改善区域调光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LED灯,所述LED灯对应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其中:在相对应的两LED灯之间设置有导光装置,用于在所述背板之上形成可进行区域调光的局部空间;所述导光装置设置为由反射片经局部弯曲形成的半包围式柱状空间,所述柱状空间的两端对应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柱状空间的中间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柱状空间分隔成两部分。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射片的边沿延伸有隔离部,用于隔离相邻LED灯。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相邻两LED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离部。
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的液晶电视,其中:所述液晶显示板设置为3D液晶显示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在侧入式LED灯之间采用了可实现区域调光的导光装置,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既可以在导光装置内部混合均匀,又可以避免光线泄漏对邻近区域产生影响,提高了单个区域内光线的均匀性,改善了区域调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装置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0和LED灯120,所述LED灯120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背板110的左右两侧,在相对应的两LED灯120之间设置有导光装置130,用于在所述背板110之上形成可进行区域调光的局部空间。
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装置结构原理图,所述导光装置130可使得与其相对应的LED灯120所发出的光线仅在该导光装置130内的局部空间进行漫反射,进而达到光线在该区域内混合均匀的效果,并避免与其相对应的LED灯120所发出的光线对相邻的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在本发明背光模组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光装置130可以是采用玻璃或塑料等高效透光材料做成具有柱状外形的导光棒,所述LED灯120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两端;所述导光棒对应所述LED灯120的端部表面设置为透光表面,以便于所述LED灯120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棒内部,所述导光棒的侧壁表面设置为散光表面,以便于进入的光线在所述导光棒内部进行漫反射;所述导光棒的中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光线穿过的隔板131,或者所述导光棒从中间断开,断开的端部表面设置为挡光表面,用于阻止左右两导光棒之间在进行区域调光时相互产生影响;所述LED灯120与所述导光棒一一对应,以进一步提高区域调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光棒通过接触其侧壁的卡座140固定在所述背板110之上,所述卡座140的内壁呈适配所述导光棒外壁的形状,且具有弹性,以便于所述导光棒卡入。
较好的是,在所述导光棒与所述背板110之间还设置有平面型的反射片,以提高光效,保证绝大多数光线可以从正面射出;所述反射片的边沿延伸出隔离部,用于隔离相邻LED灯;例如,所述隔离部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LED灯120之间,或者可以每隔两个LED灯120、三个LED灯120、四个LED灯120设置一所述隔离部,以改善区域调光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背光模组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除了可以采用玻璃或塑料的导光棒作为所述导光装置130,还可以采用金属的反射片作为(相当于图1中的)所述导光装置130;具体的,反射片局部经过弯曲形成半包围式柱状空间,所述柱状空间就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导光棒,所述柱状空间的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相当于图1中的)所述LED灯120,同样也可以实现所述LED灯120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柱状空间内部并进行漫反射,同时也会对所述反射片上的相邻柱状空间产生影响;在所述柱状空间的中间设置有(相当于图1中的)隔板131,用于将所述柱状空间分隔成两部分,所述LED灯120与所述柱状空间一一对应,以进一步提高区域调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片的边沿也延伸有隔离部,用于隔离相邻LED灯;所述隔离部也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LED灯120之间,或者可以每隔两个LED灯120、三个LED灯120、四个LED灯120设置一所述隔离部,以改善区域调光的效果。
基于上述背光模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较好的是,所述液晶显示板可设置为3D液晶显示板,由此可以改善3D液晶电视的区域调光效果。
与现有技术中的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在侧入式LED灯之间采用了可实现区域调光的导光装置,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既可以在导光装置内部混合均匀,又可以避免光线泄漏对邻近区域产生影响,提高了单个区域内光线的均匀性,改善了区域调光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LED灯,所述LED灯对应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相对应的两LED灯之间设置有导光装置,用于在所述背板之上形成可进行区域调光的局部空间;所述导光装置设置为由反射片经局部弯曲形成的半包围式柱状空间,所述柱状空间的两端对应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柱状空间的中间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柱状空间分隔成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边沿延伸有隔离部,用于隔离相邻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LED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离部。
4.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板设置为3D液晶显示板。
CN201210008825.9A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Active CN102588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825.9A CN102588830B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825.9A CN102588830B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8830A CN102588830A (zh) 2012-07-18
CN102588830B true CN102588830B (zh) 2017-03-22

Family

ID=4647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8825.9A Active CN102588830B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583A (zh) * 2012-12-07 2013-04-1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入光直下式背光模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1905A (zh) * 2006-11-30 2008-06-04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条及使用该光条之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CN101389899A (zh) * 2006-02-22 2009-03-18 达吉龙股份有限公司 面发光装置
CN101900301A (zh) * 2010-07-30 2010-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01731379U (zh) * 2010-06-01 2011-02-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机的背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899A (zh) * 2006-02-22 2009-03-18 达吉龙股份有限公司 面发光装置
CN101191905A (zh) * 2006-11-30 2008-06-04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条及使用该光条之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CN201731379U (zh) * 2010-06-01 2011-02-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机的背光装置
CN101900301A (zh) * 2010-07-30 2010-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8830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4422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2066138B1 (ko) 반사 시트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453812B (zh) 光源组件、液晶显示器及驱动光源组件的方法
CN101770103A (zh) 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49321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4141912A (zh) 曲面背光模块及曲面液晶显示器
CN104216170A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847368B (zh) 调整显示器设备背光的亮度级的方法、装置
WO2015098680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3366693A (zh) 亮度补偿方法及其区域调光电路与液晶显示器
CN10429600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2317353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6539367A (ja) 2dと3d表示モードを兼備す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方法
US20060050529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multiple light guiding plates and 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JP2011108636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1023493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unit
CN102588830B (zh)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US8362702B2 (en) Local dimm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CN101901585A (zh) 一种实现液晶显示器背光动态扫描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61488A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US1060611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3001613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093676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WO201202616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30030418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9

Address after: 23 / F, Guangdong hi tech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onka Ho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3 overseas Chinese town,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KONK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