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496B -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496B
CN102577496B CN201080042177.8A CN201080042177A CN102577496B CN 102577496 B CN102577496 B CN 102577496B CN 201080042177 A CN201080042177 A CN 201080042177A CN 102577496 B CN102577496 B CN 102577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low
terminal
data
radio bearers
d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2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7496A (zh
Inventor
李承俊
千成德
朴成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947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3650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7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4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7Interaction amo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hop by h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3Rate modification at the source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用户设备(UE),并且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进而来的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E-UMTS)、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高级LTE(LTE-A)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LTE-A系统中的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

Description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用户设备(UE),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对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进而来的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E-UMTS)、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高级LTE(LTE-A)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LTE系统是从UMTS系统演进而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通过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建立了标准。
图1是用于对作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所应用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视图。
如图1所示,可将LTE系统体系结构大致分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和演进的分组核心(EPC)。E-UTRAN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和演进的节点B(eNB,基站),其中将UE-eNB之间的连接称为Uu接口,并且将eNB-eNB之间的连接称为X2接口。EPC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控制平面功能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以及执行用户平面功能的服务网关(S-GW),其中将eNB-MME之间的连接称为S1-MME接口,并且将eNB-S-GW之间的连接称为S1-U接口,并且将这两个连接统称为S1接口。
在作为无线电部分的Uu接口中定义无线电接口协议,其中无线电接口协议水平上是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组成的,并且垂直地划分成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用户平面(U-平面)以及用于信令传输的控制平面(C-平面)。如图2和3中所说明的,可将这种无线电接口协议典型地可分为包括作为物理层的PHY层的L1(第一层)、包括MAC/RLC/PDCP层的L2(第二层)、以及包括RRC层的L3(第三层)。那些层在UE和E-UTRAN中成对存在,由此执行Uu接口的数据传输。
图2和3是用于对作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所应用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中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L1)通过利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与上部介质访问控制(MAC)层相连接,并且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输数据。同时,基于是否共享信道,将传输信道大致分成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此外,在不同物理层之间,即在发射器侧与接收器侧的PHY层之间传输数据。
在第二层中存在各种层。首先,介质访问控制(MAC)层用于将各种逻辑信道映射到各种传输信道,并且还执行用于将若干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多路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与上部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相连接,并且根据要传送的信息类型将逻辑信道大致分为用于传送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信道以及用于传送用户平面信息的服务信道。
第二层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对从上层所接收到的数据的分段和串联进行管理以对数据大小进行适当调节,使得下层可以将数据传送到无线电部分。此外,RLC层提供了诸如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以及确认模式(AM)的三个操作模式以便确保通过每个无线电承载(RB)所需的各种服务质量(QoS)。具体地,AMRLC通过自动重复来执行重新传输功能以及用于可靠数据传输的请求(ARQ)功能。
第二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用于降低下述IP分组报头的大小的报头压缩功能,所述IP分组报头的大小相对大并且包含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以相对小的带宽在无线电部分上有效率地传送诸如IPv4或IPv6的IP分组。由于此,仅数据的报头部分所需的信息被传送,从而用于提高无线电部分的传输效率。另外,在LTE系统中,PDCP层执行安全功能,其包括用于防止第三方的数据窃听的加密以及用于防止第三方的数据操作的完整性保护。
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了位于第三层的最上部分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RRC层执行对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有关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进行控制的作用。在这里,RB表示第一和第二层所提供的用于在UE与UTRAN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逻辑路径。通常,建立RB是指规定协议层的特征以及要提供特定服务并且设定每个详细参数及其操作方法所需的信道。将RB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其中SRB用作用于在C-平面中传送RRC消息的路径,而DRB用作用于在U-平面中传送用户数据的路径。
通常,如果特定网络节点的数据流拥塞,那么这种拥塞是由特定终端(UE)或该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引起的。然而,在传统技术中,特定网络节点中的所有终端(或所有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降低或停止了。因而,不会影响数据流拥塞的其他终端(或其他终端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也被降低或停止。并且,这在传统技术中会导致很大的缺点,因为无法以有效方式来实现特定网络节点中的数据吞吐量。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网络节点的数据流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为了实现先前目的,本发明可以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oner 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该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以及在接收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所标识的终端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数据流。
此外,为了实现先前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该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特定无线电承载的终端的标识符,其中该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需要在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以及在接收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数据流。
此外,为了实现先前目的,本发明可以提出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特定终端的数据流的状况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其中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
此外,为了实现在前目的,本发明可以提出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的状况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其中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该特定无线电承载的终端的标识符。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并入该说明书中并且构成了该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且与该描述一起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对作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所应用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视图;
图2是用于对作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所应用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中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对作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所应用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中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用户平面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对LTE系统的承载服务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中继节点(RN)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QoS承载映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RN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nRB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E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uRB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本发明人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认识,并且此后进一步说明。基于这种认识,开发了该公开的特征。
虽然示出了该公开是在诸如在3GPP规范之下所开发的UMTS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但是该公开也可应用于按照不同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的其他通信系统。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3GPP通信技术(尤其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系统以及通信设备及其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可应用于的每个有线/无线通信。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对LTE系统的承载服务体系结构进行描述。图4是用于对LTE系统的承载服务体系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典型地,无线电承载是在Uu接口中所提供的承载以支持用户的服务。在3GPP中,为如在其中所说明的每个接口定义每个承载以确保那些接口之间的独立性。具体地说,通常将LTE系统所提供的承载称为下述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承载,对于如图4中所说明的每个接口而言所述演进的分组系统可被分为无线电承载、S1承载等。
在图4中,分组网关(GW)是用于使LTE网络与另一网络之间连接的网络节点,并且由LTE系统所提供的EPS承载定义在UE与P-GW之间。在LTE系统的各个节点之间,EPS承载被细分,并且被定义为UE-eNB之间的无线电承载、eNB-S-GW之间的S1承载、以及S-GW与P-GW之间的S5/S8承载。通过服务质量(QoS)来定义每个承载,并且QoS可以包括数据率、误差率、延迟等。因此,应该将由LTE系统所总共提供的QoS定义为EPS承载,并且此后为每个接口来确定每个QoS,并且根据应该由其本身提供的QoS来为每个接口设定承载。因为通过将总的EPS承载划分成部分来提供每个接口的承载,因此EPS承载及诸如无线电承载、S1承载等的其他承载均是一对一的关系。
在下文中,对长期演进的高级(LTE-A)系统进行说明。LTE-A系统是从LTE系统发展而来的以满足高级IMT状况的系统,所述高级IMT状况是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所推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状况。目前,在开发出LTE系统标准的3GPP的开发之下,LTE-A系统标准是现行的。LTE-A系统中新增的典型技术是用于是所使用的带宽扩展以灵活使用的载波聚合技术以及用于提高覆盖范围、支持组移动性、并且允许网络配置的中继技术。
在这里,中继是用于在用户设备(EU)与演进的节点B(eNB,基站)之间中继数据的技术。因为在LTE系统中UE与eNB之间的距离很远的情况下没有平稳地实现通信,因此引入了LTE-A系统以作为弥补该问题的方法。在UE与eNB之间引入了被称为中继节点(RN)的新网络节点以执行这种中继操作,其中将用于对RN进行管理的eNB称作施主eNB(DeNB)。另外,将由于RN而新增的RN-DeNB之间的接口定义为Un接口,从而与作为UE与网络节点之间的接口的Un接口区分开。图5示出中继节点和Un接口的这样的概念。
在这里,RN代表DeNB对UE进行管理。换句话说,从UE的角度来看,RN被示为DeNB,并且因此,使用作为在传统LTE系统中所使用的Uu接口协议的MAC/RLC/PDCP/RRC,因为它们在UE-RN之间的Uu接口中。
从DeNB的角度来看,根据情况,RN可以被示为UE或者还被示为eNB。换句话说,当RN第一次访问DeNB时,像UE一样通过随机存取进行访问,因为DeNB不知道存在RN,但是像下述eNB一样进行操作,所述eNB对在RN一旦访问了DeNB之后与其本身相连接的UE进行管理。因此,应该将Un接口协议的功能与Uu接口协议一起定义为在还增加了网络协议功能的形式中。对于Un接口协议,在3GPP的进展中仍讨论基于诸如MAC/RLC/PDCP/RRC的Uu协议而应该将哪个功能添加到每个协议层或变为每个协议层。
在高级LTE系统,中继节点位于两个无线电接口(即Uu与Un)之间。因为这两个接口是独立的(即,DeNB不知道Uu情况,并且UE不知道Un情况),因此中继节点会需要流控制机制。具体地说,为了下行链路传输到在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之下的UE,DeNB必须将数据转送到中继节点。必须确保应该对中继节点中的缓冲区进行适当管理(即,缓冲区既不应该溢出也不应该是空的)。例如,如果在中继节点中的缓冲区溢出,那么丢弃一些分组,并且如果中继节点中的缓冲区是空的,那么将浪费RN-UE链路。从而,在RN与DeNB之间需要流控制机制,尤其是用于下行链路传输。
存在可以需要流控制机制的四个潜在接口。
在Uu接口中,中继节点可以用作对UE的eNB。因此,中继节点基于缓冲区大小信息以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状态报告可知道UE的缓冲区状态。因此,中继节点可考虑到UE的缓冲区状态对下行链路(DL)数据量进行控制。因而,在DL-Uu接口中不需要流控制机制。
与DL-Uu接口相似,在UL-Uu接口中不需要流控制机制。也就是说,中继节点可通过对UL授予进行调节来控制上行链路(UL)数据量。例如,如果中继节点觉得缓冲区将溢出,那么通过不将任何UL授权分配给UE,可以避免缓冲区溢出。
在Un接口中,中继节点可以用作对DeNB(Doner eNB)的UE。因此,DeNB基于缓冲区大小信息以及RLC状态报告而可知道中继节点的Un侧缓冲区状态。然而,DeNB不知道中继节点的UE侧缓冲区状态。如果在中继节点’的Uu接口拥塞的同时DeNB保持将下行链路(DL)数据传送到中继节点,那么中继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缓冲区溢出,这会导致丢失分组。因而,DL-Un接口需要流控制机制以避免任何丢失分组。
中继节点将BSR(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DeNB,并且DeNB通过对UL授权进行调节可对来自中继节点的上行链路(UL)数据量进行控制。因而,UL-Un接口可以不需要流控制机制。然而,考虑到可将多个Uu RB多路复用到单个UnRB,因此在例如BSR传输的L2功能中可能需要一些变化以确保每个RB所需的的QoS。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QoS承载映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可以基于服务质量(QoS)将UE(用户设备)与RN(中继节点)之间的无线电承载设定映射到特定UnRB。也就是说,因为在多路复用之后,将多个无线承载传送到单个UnRB,因此通过UnRB所传送的数据可以包括用于标识终端(例如C-RNTI)的UE ID以及用于标识相对于终端的无线电承载的RB ID。在这里,可以由GTP ID来替换UE ID和RB ID。
中继节点可以对Un接口应用数据流控制。如上所述,因为在LTE-A系统中这两个接口(即Uu和Un)是独立的,因此eNB不知道UE与RN之间的拥塞状况。因此,如果当Uu接口拥塞时eNB将相对大的数据量传送到RN,那么在RN的缓冲区中将会溢出,并且将会丢弃RN中的一些数据。相反,如果当Uu接口不拥塞时eNB将相对小的数据量传送到RN,那么RN的缓冲区可以是空的,并且将浪费Uu接口的无线电资源。因此,将在RN与DeNB之间应用数据流控制。
当中继节点(RN)向eNB请求流控制时,将RN的整个拥塞状况提供给eNB。此外,还可以将Per-UnRB的拥塞状况提供给eNB。如果向eNB通知RN的整个拥塞状况,那么eNB会降低传送到RN的所有UnRB的数据量。如果向eNB通知Per-UnRB的拥塞状况,那么eNB会仅降低请求数据流控制的那些UnRB的数据量。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RN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如果所有RB动态地共享RN的下行链路(DL)缓冲区,那么在过载的状况下RN之下的所有RB感觉拥塞。在这种情况下,DeNB会降低传送到RN的所有UnRB的业务。因为拥塞被表示为整个RN,因此在反馈消息中仅需要(隐含地或明确地)RN的标识符。
如图7所示,如果RN所处理的数据量大于阈值(即当RN处于拥塞时),RN可以通过将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来降低或停止对属于RN的所有UnRB进行数据传输。在这里,流控制消息可以包括与发生在RN中的整个拥塞状况有关的信息。
图8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nRB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对于每个QoS(服务质量)承载映射,中继节点(RN)对每个RB的QoS的下行链路缓冲区进行管理是可能的。因为将QoS水平映射到单个UnRB,因此每个QoS的流控制与每个UnRB的流控制相同。反馈消息可以需要包含下述UnRB的ID,所述UnRB在如果反馈消息没有直接标识出受影响的UnRB的情况下遭受到拥塞。当DeNB接收到反馈消息时,DeNB将降低在UnRB中所多路复用的RB的业务。
如图8所示,如果UnRB1遭受拥塞,那么UE1的RB1以及UE2的RB1受到影响。因此,DeNB会降低或停止对UnRB 1的数据传输。
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E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如果中继节点(RN)对每个UE的UE侧的DL缓冲区进行管理,那么特定UE会出现拥塞。此后RN向DeNB通知UE拥塞,并且DeNB会降低属于UE的所有RB的业务。在反馈消息中,仅包括UE ID。
如图9所示,如果由RN所处理的数据量大于或小于阈值(即当RN处于拥塞或不处于拥塞时),RN通过将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来请求降低或增大对属于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在这里,流控制消息可以包括拥塞的UE的标识符。在接收到来自RN的流量控制消息后,DeNB可以标识出UE以及属于该UE的无线电承载。此后,DeNB可以对属于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例如,当RN拥塞时,DeNB可以降低对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此后,如果RN的拥塞被释放(即,由RN所处理的数据量低于阈值),那么RN可以将传输重新开始消息传送到DeNB,以便重新开始或增大对属于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在这里,传输重新开始消息可以包括已从拥塞释放的UE的标识符。
在图9中,如果UE1拥塞UE1,那么中继节点将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以通知此,并且此后DeNB在接收到流控制消息之后降低UnRB1和UnRB2中的UE1的RB1和RB2的业务。
图10是用于对本发明所应用于的LTE-A系统中的Per-UuRB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流控制的最好水平可以是Per-UuRB流控制。也就是说,对UE(用户设备)的每个RB(无线电承载)的业务进行控制。当对每个Uu_RB而言对RN中的UE侧的DL缓冲区进行管理时尤其会需要这种类型的流控制。为了RN向DeNB通知特定Uu RB拥塞,RN会在反馈消息中提供UE_ID和RB_ID。
如图10所示,如果由RN所处理的数据量是大于或小于阈值(即当RN处于拥塞或不处于拥塞时),RN可以通过将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来请求降低或增大对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在这里,流控制消息可以包括拥塞的UE的标识符。在接收到来自RN的流控制消息之后,DeNB可以标识UE的无线电承载。此后,DeNB可以对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例如,当RN拥塞时,DeNB可以降低对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此后,如果RN的拥塞被释放(即如果由RN所处理的数据量低于阈值),那么RN可以将传输重新开始消息传送到DeNB,以便重新开始或增大对UE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传输。在这里,传输重新开始消息可以包括UE的标识符或者已从拥塞释放的UE的无线电承载。
在图10中,RN(中继节点)的UE侧具有用于每个RB的DL缓冲区,并且它们中的一个(UE1的RB1)受到拥塞。在这种情况下,RN通过反馈消息向DeNB通知UE1的RB1拥塞。此后,DeNB可以降低UnRB1中的UE1的RB1的业务。
本公开可以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Doner 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该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以及在接收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所标识的终端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数据流,其中当由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大于阈值时,通过RN来产生数据流控制消息,当由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小于阈值时,通过RN来产生数据流控制消息,如果出现了数据流拥塞,那么数据流降低,并且如果释放了出现的数据流拥塞,那么数据流增大。
还可以说本公开可以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Doner 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该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特定无线电承载的终端的标识符,其中该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需要在中继节点(RN)中进行数据流控制;以及在接收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数据流,其中当由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大于阈值时,通过RN来产生数据流控制消息,当由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小于阈值时,通过RN来产生数据流控制消息,如果出现了数据流拥塞,那么降低数据流,并且如果释放了出现的数据流拥塞,那么增大数据流。
本公开还可以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Doner 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特定终端的数据流的状况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其中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
还可以说本公开可以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以及Doner 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的状况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其中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特定无线电承载的终端的标识符。
在下文中,对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可以包括能够使用可在无线环境中、在彼此之间传送和/或接收数据的服务的所有类型的终端。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终端通过包括移动通信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E)、便携式电话、蜂窝电话、DMV电话、DVB-H电话、PDA电话、PTT电话等)、笔记本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数字TV、GPS导航、便携游戏设备、MP3、其他家电等而可以用于全面含义中。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可以包括要执行如本发明中所说明的用于有效地接收系统信息的功能和操作所需的基本硬件体系结构(传输和/或接收单元、处理或控制单元、存储单元等)。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是通过软件、硬件、或这两者的结合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例如,移动终端或基站中的内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硬盘等),并且可以是通过可由处理器(例如,移动终端或基站中的微处理器)等实现的软件程序中的代码或指令实现的。
虽然在移动通信的情形中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公开还可以用于使用诸如配备有无线通信能力(即,接口)的PDA和膝上型计算机的移动设备的任何移动通信系统中。此外,使用某些术语来描述本公开不是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到某类无线通信系统。本公开还适用于例如TDMA、CDMA、FDMA、WCDMA、OFDM、EV-DO、Wi-Max、Wi-Bro等的使用不同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该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作为方法、装置、或者利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以生成软件、固件、硬件或者其任何组合的制品来实现的。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是指在硬件逻辑(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磁存储介质(例如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带等)、光存储器(CD-ROM、光盘等)、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EEPROM、ROM、PROM、RAM、DRAM、SRAM、固件、可编程逻辑等)中实现的代码或逻辑。
通过处理器可以访问并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代码。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代码可以进一步是可以通过传输介质访问的或者从网络上的文件服务器访问。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该代码的制品可以包括诸如网络传输线、无线传输媒介、通过空间传播的信号、无线电波、红外线信号等的传输介质。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该配置做出许多修改,并且该制品可以包括本领域所熟知的任何信息承载介质。
由于本公开是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其本质特征的情况下以若干形式体现的,因此还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局限于先前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有规定,而是应广泛地解释为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其精神和范围之内,并且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图涵盖落入在权利要求边界和限制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或者这种边界和限制的等效体。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所述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由所述标识的终端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所述数据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是在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Un接口上的Un无线电承载,以及
其中,基于与多个Uu无线电承载有关的服务质量(QoS),多个Uu无线电承载中的至少一个被映射到所述Un无线电承载,
其中,所述多个Uu无线电承载建立在终端和所述RN之间的Uu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由所述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大于阈值时,通过所述RN来产生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由所述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小于阈值时,通过所述RN来产生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数据流拥塞发生,则降低所述数据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释放了所述数据流拥塞的发生,则增大所述数据流。
6.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中继节点(RN)的数据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的终端的标识符,
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需要在所述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之后,控制所述数据流,
其中,通过对所述终端的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所述数据流,
其中,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是在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Un接口上的Un无线电承载,以及
其中,基于与多个Uu无线电承载有关的服务质量(QoS),多个Uu无线电承载中的至少一个被映射到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
其中,所述多个Uu无线电承载建立在终端和所述RN之间的Uu接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由所述RN所处理的总数据量大于阈值时,通过所述RN来产生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由所述RN处理的总数据量小于阈值时,通过所述RN来产生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数据流拥塞发生,则降低所述数据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释放了所述数据流拥塞的发生,则增大所述数据流。
11.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RN)、以及施主eNB(D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特定终端的数据流的状况;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所述DeNB,其中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需要在所述中继节点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终端的标识符,
通过对由所述标识的终端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所述数据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承载(RB)是在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Un接口上的Un无线电承载,以及
其中,基于与多个Uu无线电承载有关的服务质量(QoS),多个Uu无线电承载中的至少一个被映射到所述Un无线电承载,
其中,所述多个Uu无线电承载建立在终端和所述RN之间的Uu接口上。
12.一种用于在具有终端、中继节点、以及施主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数据流的状况;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步骤,将数据流控制消息传送到DeNB,其中所述数据流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标识符以及使用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的所述终端的标识符,
通过对所述终端的特定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流进行调节来控制所述数据流,
其中,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RB)是在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Un接口上的Un无线电承载,以及
其中,基于与多个Uu无线电承载有关的服务质量(QoS),多个Uu无线电承载中的至少一个被映射到所述特定无线电承载,
其中,所述多个Uu无线电承载建立在终端和所述RN之间的Uu接口上。
CN201080042177.8A 2009-10-01 2010-10-01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794009P 2009-10-01 2009-10-01
US61/247,940 2009-10-01
KR10-2010-0094781 2010-09-29
KR1020100094781A KR20110036507A (ko) 2009-10-01 2010-09-29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데이터 흐름 제어 방법
PCT/KR2010/006732 WO2011040793A2 (en) 2009-10-01 2010-10-01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496A CN102577496A (zh) 2012-07-11
CN102577496B true CN102577496B (zh) 2014-09-24

Family

ID=4638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1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496B (zh) 2009-10-01 2010-10-01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24470B2 (zh)
EP (1) EP2484146B1 (zh)
CN (1) CN102577496B (zh)
WO (1) WO201104079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55608B1 (en) * 2009-10-30 2016-03-09 Institute for Imformation Industry Donor evolved nodeb, relay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20104305A (ko) * 2009-12-10 2012-09-20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중계 핸드오버 제어
EP2514253A4 (en) * 2009-12-17 2014-08-20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MESSAGE OF BUFFER INFORMATION
US20110235569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bearer management at a donor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relays
US9444748B2 (en) * 2013-03-15 2016-09-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alable flow and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OpenFlow
US9118984B2 (en) 2013-03-15 2015-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 plane for integrated switch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9407560B2 (en) 2013-03-15 2016-08-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physical and virtual networks
US9769074B2 (en) 2013-03-15 2017-09-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per-flow rate limiting
US9609086B2 (en) 2013-03-15 2017-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machine mobility using OpenFlow
US9596192B2 (en) 2013-03-15 2017-03-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liable link layer for control links between network controllers and switches
US9104643B2 (en) 2013-03-15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enFlow controller master-slave initialization protocol
EP3025544B1 (en) * 2013-07-24 2019-0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6529846A (ja) * 2013-10-31 2016-09-2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送信ノード及びバッファステータス報告方法
EP3125643B1 (en) 2015-07-31 2019-04-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US10205507B2 (en) * 2015-08-28 2019-02-12 Tejas Networks, Ltd. Relay architecture, relay node, and relay method thereof
US10484517B2 (en) 2017-02-10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layer 2 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
US11012915B2 (en) * 2018-03-26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pressur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351747B (zh) 2018-04-04 2024-03-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中继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94596A1 (en) * 2018-04-04 2019-10-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relay node
CN110418427B (zh) * 2018-04-2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151937B (zh) * 2018-10-09 2021-04-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支撑多用户上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7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流入量控制装置以及数据流入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6172B (fi) * 1998-01-29 2000-11-30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uudelleenkonfiguroida solukkoradioverkossa yhteys
US6973030B2 (en) 2001-06-20 2005-12-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logical data flow in a variable data rate environment
US8089879B2 (en) * 2002-05-15 2012-01-03 Alcatel Lucent In-band flow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1913710B1 (en) * 2005-08-11 2013-11-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gestion control signaling
US20080247389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in a cluster
WO2009058084A1 (en) 2007-11-01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flow control in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US8411561B2 (en) * 2008-01-14 2013-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s for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KR101167523B1 (ko) 2008-01-17 2012-07-20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멀티-레이트 코덱 비트 레이트 제어
US20100260126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7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流入量控制装置以及数据流入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84146B1 (en) 2017-12-06
US8724470B2 (en) 2014-05-13
EP2484146A2 (en) 2012-08-08
EP2484146A4 (en) 2013-04-24
US20120127863A1 (en) 2012-05-24
WO2011040793A2 (en) 2011-04-07
WO2011040793A3 (en) 2011-10-20
CN102577496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496B (zh)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US117656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via a relay wireless device
US10122441B2 (en) Method of utilizing a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3874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cu-du split scenario
US201903498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rb
KR10163088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릴레이 노드(Relay node)에서 무선자원을 효율적으로 사용하는 방법
KR10163758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서비스의 품질(QoS)을 보장하는 방법
US20120243462A1 (en)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 nodes
US118640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of a r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44520A1 (en) Acknowledgement of a Range of Sequence Numbers
JP7413507B2 (ja) 通信制御方法
JP7379514B2 (ja) 通信制御方法
EP417824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4003212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416530B1 (en)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data retransmission
WO20202239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flow control
KR201100365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데이터 흐름 제어 방법
EP432579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4007373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2027374A1 (en) Data transfer during mobility in layer 2 relay
WO2023068254A1 (ja)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中継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