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3037A -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3037A
CN102573037A CN2012100260137A CN201210026013A CN102573037A CN 102573037 A CN102573037 A CN 102573037A CN 2012100260137 A CN2012100260137 A CN 2012100260137A CN 201210026013 A CN201210026013 A CN 201210026013A CN 102573037 A CN102573037 A CN 102573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ing unit
radio receiving
signal
time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60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淑兰
刘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260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3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3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0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0532 priority patent/WO20131171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接收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第一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所述第一接收通道增益为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内的抗干扰效果。

Description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集成了多个不同模式的无线收发信机(radio)的多模终端日益普遍。不同的无线收发信机集成在同一个终端内,需要解决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例如,一个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信号会泄露到另一个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从而影响后者的接收,这种干扰由于是在一个终端内不同的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干扰,称之为设备内干扰。
通常来讲,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会根据接收信号总功率进行接收通道增益的调整,使得接收信号调整到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A/D)的合适量化区间内。接收信号总功率越大,接收通道增益越小。在接收的有用信号较小,而干扰信号较大时,由于总信号功率较大,将采用较小的接收通道增益,此时,如果有用信号在到达A/D之前的强度无法达到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量化步长,则经过ADC量化后的信号,几乎都是干扰信号,基本没有有用信号,造成接收方的A/D饱和。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增加相互干扰的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信号的隔离度,或者增加两个无线收发信机天线的隔离度来降低设备内干扰。但是,由于终端面积所限,增加的隔离度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抗干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提高终端内的抗干扰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无线第二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
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和第二无线收发信机;
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用于接收所述通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并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将自身的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通知给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接收通道增益,可以避免干扰信号对计算接收通道增益的影响,避免接收方的A/D饱和,提高抗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通道增益调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接收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和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如第一无线收发信机采用蓝牙(BlueTooth,BT)协议,第二无线收发信机采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协议;或者,第一无线收发信机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协议,第二无线收发信机采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协议;或者,第一无线收发信机采用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协议,第二无线收发信机采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协议;或者,第一无线收发信机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协议,第二无线收发信机采用蓝牙协议。本实施例对采用的协议内容不做限定。
步骤12: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
步骤13: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现有技术中在确定接收通道增益时,是根据接收信号总功率进行确定,该接收信号总功率可能包含较大的干扰信号,致使确定的接收通道增益较小,很可能在A/D量化后没有有用信号。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一个无线收发信机在确定接收通道增益时,是根据另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候进行确定,因而可以避免设备内其他无线收发信机干扰信号的影响,减少A/D量化后无用信号的影响。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将自身的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通知给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接收通道增益,可以避免干扰信号对计算接收通道增益的影响,避免接收方的A/D饱和,提高抗干扰效果。
图2为本发明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1: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向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通知消息,通过消息中包含自身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其中,该时间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例如,t1时刻为发送起始时间,t2时刻为发送结束时间。进一步地,该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可以为绝对时间,也可以是相对时间,例如相对于当前时刻的相对时间。
或者,该时间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总时间,例如,t1时刻为发送起始时间,T时刻为发送总时间。进一步地,发送总时间可以以时钟周期计数,例如发送总时间包含几个时钟周期,或者,发送总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时间单位,例如1ms为一个时间单位。
或者,该时间信息为用于表明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是否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例如,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实时地向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使能信号,如果t1时刻第一无线收发信机没有发送信号,则t1时刻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向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表明没有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如果t2时刻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了信号,则t2时刻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向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表明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例如,用低电平表明没有发送信号,用高电平表明发送信号。
或者,该时间信息可以为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信号的周期和所述周期内信号的发送情况。如发送信号的周期为100ms,每个100ms的前40ms发送信号,后60ms不发送信号。进一步地,还可以包含周期起始时间,例如从t1时刻开始每100ms的前40ms发送信号,后60ms不发送信号。
所述的时间信息可以通过两个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交互接口传递,例如通过两个收发信机之间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传输给对方。
步骤22: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段,根据接收信号总功率确定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
参见图3,例如,在时间段T1、T2、T3期间,第一无线收发信机没有发送信号,在T4时间段,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则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可以在T1~T3时间段发送低电平的使能信息,以表明这段时间没有发送信号,而在T4时间段发送高电平以表明T4时间段发送信号。
此时,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可以在T1~T3时间段根据对应时间段的接收信号总功率计算接收通道增益。例如,在T1时间段,根据T1时间段的接收信号总功率计算T1时间段的接收通道增益G1;在T2时间段,根据T2时间段的接收信号总功率计算T2时间段的接收通道增益G2;在T3时间段,根据T3时间段的接收信号总功率计算T3时间段的接收通道增益G3。
步骤23: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段,根据对应时间段的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例如,在T1时间段采用G1对接收信号进行增益调整,在T2时间段采用G2对接收信号进行增益调整,在T3时间段采用G3对接收信号进行增益调整。
步骤24: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段,根据最近的不发送信号时间段的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例如,在T4时间段,距离T4时间段最近的不发送信号的时间段为T3,则按照G3对T4时间段内的接收信号进行增益调整。
进一步地,如果要计算T4时间段的其余信息,则也可以根据最近不发送信号的时间段的信息进行计算。例如,要计算T4时间段内的接收信号的总功率、估计接收信号的路径损耗或者估计信道传输质量时,可以采用T3时间段内的接收信号计算T4时间段内的接收信号的总功率、估计接收信号的路径损耗或者估计信道传输质量。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将自身的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通知给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相关参数,可以避免设备内干扰较大时,作为发送方的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干扰信号对作为接收方的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的影响,从而避免接收通道对有用信号饱和,有效提升终端内抗干扰的能力。
图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无线收发信机41和第二无线收发信机42;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41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42用于接收所述通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并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为距离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最近的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还用于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接收的所述通知消息中的时间信息包括: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总时间;或者,
用于表明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是否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信号的周期和所述周期内信号的发送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计算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并作为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内的对应信息: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信号总功率、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路径损耗、或者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信道传输质量。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将自身的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通知给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根据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接收通道增益,可以避免干扰信号对计算接收通道增益的影响,避免接收方的A/D饱和,提高抗干扰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
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为距离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最近的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接收通道增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包括: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总时间;或者,
用于表明第一无线收发信机是否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周期和所述周期内信号的发送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计算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并作为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内的信息:
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信号总功率、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路径损耗、或者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信道传输质量。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和第二无线收发信机;
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用于接收所述通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通道增益,并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为距离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最近的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还用于在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采用所述接收通道增益进行增益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接收的所述通知消息中的时间信息包括: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的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总时间;或者,
用于表明第一无线收发信机是否发送信号的使能信号;或者,
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周期和所述周期内信号的发送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收发信机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不发送信号的时间计算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并作为所述第一无线收发信机发送信号的时间内的信息:
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信号总功率、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接收信号的路径损耗、或者第二无线收发信机的信道传输质量。
CN2012100260137A 2012-02-07 2012-02-07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2573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60137A CN102573037A (zh) 2012-02-07 2012-02-07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PCT/CN2013/070532 WO2013117123A1 (zh) 2012-02-07 2013-01-16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60137A CN102573037A (zh) 2012-02-07 2012-02-07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3037A true CN102573037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60137A Pending CN102573037A (zh) 2012-02-07 2012-02-07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3037A (zh)
WO (1) WO201311712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7123A1 (zh) * 2012-02-07 2013-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4242975A (zh) * 2013-06-09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降低通信终端干扰的方法
CN104754588A (zh) * 2015-04-02 2015-07-01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信道抗干扰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324A (zh) * 1999-07-14 2002-11-27 艾利森公司 通过降低接收机敏感性而维持与发射机共处一地并且容易受其干扰的接收机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20050032493A1 (en) * 2003-06-25 2005-02-10 Hitachi, Ltd.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transmitter-receiver unit
CN101155366A (zh) * 2006-09-26 2008-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减少射频干扰的系统
CN101677290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多模终端系统间信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6506B2 (en) * 2002-08-27 2004-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ing timing between multiple air link standard signals operating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7197291B2 (en) * 2003-10-03 2007-03-27 Motorola, Inc. Multimode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gnal interference
CN102573037A (zh) * 2012-02-07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324A (zh) * 1999-07-14 2002-11-27 艾利森公司 通过降低接收机敏感性而维持与发射机共处一地并且容易受其干扰的接收机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20050032493A1 (en) * 2003-06-25 2005-02-10 Hitachi, Ltd.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transmitter-receiver unit
CN101155366A (zh) * 2006-09-26 2008-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减少射频干扰的系统
CN101677290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多模终端系统间信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7123A1 (zh) * 2012-02-07 2013-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4242975A (zh) * 2013-06-09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降低通信终端干扰的方法
CN104242975B (zh) * 2013-06-09 2018-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降低通信终端干扰的方法
CN104754588A (zh) * 2015-04-02 2015-07-01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信道抗干扰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17123A1 (zh)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1268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2869B1 (ko) 네트워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협력 멀티 포인트 송신을 위한 동적 채널 피드백 제어 방법
CN10430342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24114B1 (ko) 멀티­액세스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 동적 채널 재사용
US20180091992A1 (en) Dynamic CSI reporting type
US1020618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to a base station
CN11493092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A2950160A1 (en) Full 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42243B2 (en) Adaptive peer discovery based on non peer discovery transmissions and device density for Wi-Fi
US8855694B2 (en)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233559A (zh) 无线能量传输
US20170149548A1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N104519514A (zh) 一种减小节点间干扰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CN10306972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联合信道状态信息和联合信道质量指示符
EP2744254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3315728B (zh) 频偏估计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03458455A (zh) 天线选择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022859A (zh) 一种基于own的自适应流量分载技术
CN102573037A (zh) 终端内的抗干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5230096A (zh) 无源互调信号干扰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711502B (zh) 用于协调控制平均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53324A (zh) 转换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和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基站
US9705650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n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generation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CN103209472A (zh) 一种进行协作调度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40902A (zh) 用于射频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