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616A -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616A
CN102571616A CN2012100706557A CN201210070655A CN102571616A CN 102571616 A CN102571616 A CN 102571616A CN 2012100706557 A CN2012100706557 A CN 2012100706557A CN 201210070655 A CN201210070655 A CN 201210070655A CN 102571616 A CN102571616 A CN 10257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node
label forwarding
forward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0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1616B (zh
Inventor
司徒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70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1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1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其中合并方法包括:隧道关联装置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中的任一节点;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本发明能够基于已有隧道实现隧道的快速扩容,并能够减少因隧道接枝过程中的冗余信令开销,减小相关节点的处理压力。

Description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对多点(P2MP,Point-to-Multipoint)组播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隧道(Tunnel)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背景技术
随着IPTV等视频业务的快速兴起,网络对高效、可靠的组播传输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组播的服务质量(QOS)、复制能力、保护及恢复等方面。而目前只应用于点对点(P2P)单播场景的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可以满足上述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组播场景中,将P2MP与RSVP-TE技术结合在一起,将是视频传输业务发展的一种趋势。
请参照图1,示出了按照RFC4875中规定的方式,建立的一种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P2MP-TE)隧道的网络拓扑图。图1中包含7个路由器节点101、102、103、104、105、106、107,其中,从节点101建立经由节点102到节点103和104的P2MP-TE隧道1(Tunnel 1)。从节点102建立经由节点102、105到节点106和107的P2MP-TE隧道2(Tunnel 2)。这两条隧道虽然经过相同的节点102,但隧道之间并无其他关联关系。
在隧道1有扩容需求,需要将流量在节点102上复制并传输到节点106,107节点时,按照RFC4875的规定,需要在隧道1上进行接枝处理,指定显式路径经过节点102、105,目的地是节点106、107。虽然隧道1的接枝路径和隧道2的路径完全相同,但是按照现有技术的规定,隧道1仍需要在其根节点重新路由计算并发起信令过程,在信令完成后,可以实现上述扩容需求。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通过接枝方式实现扩容的方法,需要在根节点上进行路由计算并发起信令过程,因此会导致额外的信令开销,增加相关节点的路由计算及信令处理压力,并且由于信令过程的耗时导致扩容所需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方法,能够基于已有隧道实现隧道的快速扩容,并能够减少因隧道接枝过程中的冗余信令开销,减小相关节点的处理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方法,包括:
隧道关联装置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中的任一节点;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在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后,还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接收用户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配置有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从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在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隧道合并至所述第一隧道后,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是否超出所述第一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
若是,则结束本流程;
否则,进入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的步骤。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在去往所述第二隧道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且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时,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第一隧道其他沿路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隧道分拆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合并方法合并后的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方法包括:
隧道关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在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之间的隧道绑定关系。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若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直接进入所述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的步骤。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
所述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隧道的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若是,则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否则,结束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隧道关联装置,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用于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中的任一节点;
第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第一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
优选地,上述的隧道关联装置中,还包括:
表项删除单元,用于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优选地,上述的隧道关联装置中,
所述隧道建立单元,进一步在去往第二隧道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且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时,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第一隧道其他沿路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优选地,上述的隧道关联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
第二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表项恢复单元,用于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优选地,上述的隧道关联装置中,
所述第二表项更新单元,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直接触发所述表项恢复单元。
优选地,上述的隧道关联装置中,
所述表项恢复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隧道的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若是,则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否则,不执行任何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装置及路由器,使得第一隧道可以利用已经建立完成的第二隧道来扩展目的地节点,从而使P2MP树的接枝变得更加快速和灵活,并能够减少接枝过程中的冗余信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某些场景(如星形拓扑网络中)下解决隧道针对同一组播流的流量复制能力的容限问题,扩展隧道对组播流的复制分发能力。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隧道分拆的方法,能够快速实现隧道分拆,并减少冗余信令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2MP-TE隧道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的合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的合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的分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合并方法应用于一种星形拓扑网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关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已建立的隧道,更为灵活快速地实现隧道的接枝及扩容。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及图3,其中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3示出了所述合并方法的流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合并方法,应用于对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进行合并,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1,隧道关联装置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的沿路节点。
这里,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具体可以是设置在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第二隧道均为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P2MP-TE)隧道,第一、第二隧道各自可以包括有2个以上的叶子节点,如图2所示,预先建立第一隧道,第一隧道从其根节点201,经由节点202分别到达叶子节点203和204,即第一隧道包括有两个叶子节点(叶子1和叶子2)。第二隧道从其根节点202,经由节点205分别到达叶子节点206和207,即第二隧道也包括有两个叶子节点(叶子3和叶子4)。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之间没有相同的叶子节点。
图2中,第二隧道的根节点(即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隧道的中间节点202,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第二隧道的根节点可以是第一隧道的任意沿路节点,即,第二隧道的根节点可以是第一隧道的根节点(如节点201)、中间节点(如节点202)或叶子节点(如节点203、204)。
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隧道的建立,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建立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2,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隧道合并至第一隧道,以实现第一隧道的接枝及扩容,因此所述隧道关联装置需要获知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第一隧道的相关信息,才能针对第一隧道执行后续步骤的相关处理。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由用户配置的方式,配置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在该绑定关系中,配置第二隧道将要绑定的第一隧道的相关信息,从而建立第一、第二隧道之间的绑定关系。一个隧道可以使用隧道三元组信息唯一标识,这里所述的三元组信息包括隧道标识(ID)、P2MP ID及入节点ID,即<Tunnel ID,P2MP ID,Ingress ID>。因此,作为一种可选实现方式,步骤32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21,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接收用户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配置有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步骤322,所述隧道关联装置从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从而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
步骤33,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
这里,在上述步骤33中,隧道关联装置可以首先判断第一、第二隧道的标签转发表是否已经在本地正常下发:如果未下发,则需要等到下发后再进行查找;如果已下发,则隧道关联装置在第一节点上查找到所述第一隧道的标签转发表,进而在该标签转发表中增加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出段方向的标签转发信息,以将第二隧道合并至第一隧道。所述标签转发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上的出接口、出标签和下一跳地址。
以图2所示的一种标签转发为例(图2中矩形方框中的数字表示标签),第一隧道在第一节点202处的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入标签为16,出标签为17、18;第二隧道在在第一节点202处的出标签为20,在节点205处的入标签为20,出标签为21、22;通过上述步骤33,在该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增加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202上的出标签20、出接口以及下一跳地址等信息,其中出接口具体为第一节点202上去往下一跳地址(即节点205)的接口,下一跳地址具体为节点205上接收节点202发出的报文的接口地址,通过上述更新标签转发表的处理,从而将将第二隧道作为第一隧道在节点202上的一个新的出分支,合并至第一隧道。合并后的第一隧道的叶子节点由2个扩展到4个,并且复用了第二隧道已经打通的标签交换路径,从而利用已建立的第二隧道,实现了组播TE隧道的快速扩容的目标。
由于第二隧道的转发表项已经合并到第一隧道的转发表项中,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可选步骤,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3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4,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通过上述步骤34,本实施例删除第二隧道在节点202节点的原有标签转发表项,从而改变了第二隧道的性质,使第二隧道仅能作为第一隧道的一个分支树,只允许处理来自上游打上标签16的流量,而不允许处理直接从节点202处导入第二隧道的流量,即关闭了原来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上的转发功能。
考虑到节点针对每流的复制分发能力限制,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32和步骤33之间,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二隧道的合并是否会超出第一隧道在第一节点处的复制分发能力,此时,在步骤32之后,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A,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隧道合并至所述第一隧道后,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是否超出所述第一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若是,则进入步骤35;否则进入步骤34;
步骤35,结束本流程。
根据第二隧道的根节点(第一节点)在第一隧道中的位置,第二隧道合并到第一隧道后可能会增加第一隧道在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如图2所示,在第二隧道的根节点为节点202时就会增加第一隧道在节点202处的分支数量。在第二隧道的根节点为节点201时就可能不增加第一隧道在节点201处的分支数量.因此,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32A中,可以首先判断所述第二隧道合并至所述第一隧道后,是否将增加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
如果增加,则进一步判断增加后的分支数量是否超出所述第一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若是,则进入步骤35;否则进入步骤34;
如果不增加,则可以进入步骤34。
本实施例的上述隧道的合并方法,隧道合并操作在P2MP-TE信令层面并不会被感知到,第一、第二隧道仍然是分别独立工作,各自都依然遵循RFC4875的相关规定。
现有技术中通过接枝处理实现扩容的常规方法,存在信令冗余、节点处理压力大等缺点。另一方面,由于分支节点针对每流的硬件复制流量能力的限制,导致分支数受到限制。如图5所示网络是一个以节点502为中心的星形网络,共有66个节点(节点501~566),从节点501建立一条P2MP-TE隧道(第一隧道)到节点503、504....534。假设节点502针对同一组播流的硬件复制能力限制为32份,则节点502当前已经处理满载状态。如果现在再要增加目的地如节点535、536等,则按照现有技术的常规接枝方法,需要在节点502处进行接枝,然而当前节点502已无法承担更多的复制流量的任务,从而导致目的地节点535、536...566等均不可达。
本实施例所述的合并方法之后,可以解决上述容量限制的问题。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31中建立第二隧道之前,首先判断去往第二隧道的目的节点的流量是否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如果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如果超出,则所述隧道关联装置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即第二隧道的根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这里,优选地可以选择与所述中间节点相邻的下游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通过以上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的复制能力限制而导致的隧道无法扩容的问题。仍然以图5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隧道合并解决容量限制的具体实现。
如图5所示,在以节点502为中心的星型网络中,建立隧道第一隧道到32个目的地节点(节点503~534),从而在节点502节点处理形成32个分支,已经达到节点502对同一组播流的复制能力的上限。
此刻,如果业务需要进一步扩展到32个新的目的地节点(节点535~566)。由于网络拓扑结构使得去往新目的地节点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中间节点502复制分发,需要节点502复制32份流量分别至节点535~566,即新建的第二隧道包括32个目的地节点(节点535~566),第二隧道在节点502处有32个分支,从而第一、第二隧道在节点502处的分支数量之和为64,超出节点502对同一组播流的最大复制能力(32)。
那么,依据本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可以选择第一隧道中节点502的下游节点,如节点534,作为第二隧道的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这样,本实施例以节点534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到达目的地节点535~566;然后,按照本实施例上述的合并方法,将第二隧道合并至第一隧道。经过两隧道合并,组播流量在转发到节点534后,将被复制一份流量导入第二隧道的节点502。
从节点501转发到节点502的流量和节点534转发到502的流量虽然包含相同数据,但是流量被打上的入标签和流入的接口均不同,因此在转发面上会被认为是不同的流,因此不会导致节点502对同一流的最大复制能力,从而节点534转发到502的流量可以在节点502复制后,再分别转发到节点535~566。由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隧道的中转,成功将导入第一隧道的流量转发到64个目的地节点,突破了单个隧道在分支节点的流量复制能力的容限。
针对利用上述隧道的合并方法合并后的第一、第二隧道,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隧道分拆方法,请参照图4所示,该分拆方法包括:
步骤41,隧道关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第二隧道合并到的隧道。
这里,隧道关联装置需要获知将要进行拆分处理的第一隧道的相关信息,由于一个隧道可以使用隧道三元组信息唯一标识,因此可以通过获得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确定第一隧道。在第一节点上配置了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时,本实施例可以从该绑定关系中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然后,删除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之间的隧道绑定关系,具体可以通过删除隧道绑定关系中所配置的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以解除第一、第二隧道之间的绑定关系。
步骤42,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这里,隧道关联装置在第一节点上查询到所述第一隧道的标签转发表,进而在该标签转发表中删除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出段方向的标签转发信息,以将第二隧道的分支从第一隧道的树中裁剪掉。所述标签转发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上的出接口、出标签和下一跳地址。
步骤43,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42中,如果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在第一节点上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说明第一隧道可能已经通过信令过程被拆除,此时可以直接进入步骤43。
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43中,可以首先判断第二隧道的P2MP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如果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则恢复第二隧道的第二标签转发表,从而恢复第二隧道在第一节点处的流量导入,完成了第二隧道的恢复;如果处于非正常连接状态,如断开状态,则说明第二隧道可能已经被拆除,此时直接结束本流程。
经过上述步骤的P2MP-TE隧道的分拆流程,可以将图2中的第二隧道还原为2个目的地的隧道,实现了组播TE隧道扩容的逆过程,还原为最初的状态,第一隧道的流量将不会导入至第二隧道。而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信令的拆除和重建的流程,只需要修改转发表项即可,从而大大简化了隧道的剪枝流程,减少了冗余信令,减轻了相关节点的处理压力。
另外,本实施例也可以通过现有的信令过程主动拆除第二隧道,使得第一隧道扩展后的分支上的叶子节点不可达,也能够达到上述拆分相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隧道的合并及拆分方法中,隧道的接枝、剪枝操作不局限于根节点上的操作,而可以在隧道已有路径上的任何节点进行;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隧道(第一隧道)可以利用已经建立完成的扩展隧道(第二隧道)来扩展目的地节点,从而使P2MP树的接枝变得更加快速和灵活,并能够减少接枝、剪枝过程中的冗余信令。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某些场景下解决隧道针对同一组播流的流量复制能力的容限问题。
基于以上所述的P2MP-TE隧道的合并、拆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隧道关联装置,请参照图6所示,该隧道关联装置具体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用于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的沿路节点;
第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第一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所述标签转发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出接口、出标签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表项删除单元,用于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可以根据用户输入,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相关信息,此时,所述第一信息获得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配置有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以及,从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为避免合并后的隧道超出其中节点的组播流量复制能力,本实施例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获得所述第一信息获得单元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判断所述第二隧道合并至所述第一隧道后,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是否超出所述第一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若是,不执行任何动作;否则触发所述第一表项更新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建立单元,还可以进一步在去往第二隧道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且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时,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以避免因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的复制能力限制而导致新扩展的目的地节点不可达的问题。
为了实现合并后的隧道拆分,本实施例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单元(图6中未示出):
第二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合并到的隧道;
第二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表项恢复单元,用于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这里,所述第二信息获得单元,还可以用于在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删除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之间的隧道绑定关系。
由于第二隧道可能因主动的信令拆除流程被拆除,因此,所述第二表项更新单元,还可以用于若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直接触发所述表项恢复单元。
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二隧道是否处于信令正常连接状态,基于判断结果执行恢复第二隧道的标签转发表的操作,此时所述表项恢复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隧道的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若是,则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否则,不执行任何动作。
最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节点设备,该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关联装置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中的任一节点;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接收用户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绑定关系,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配置有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从所述隧道绑定关系中,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三元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隧道合并至所述第一隧道后,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分支数量是否超出所述第一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
若是,则结束本流程;
否则,进入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去往所述第二隧道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且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时,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第一隧道其他沿路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6.一种隧道分拆的方法,应用于分拆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合并的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隧道关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之间的隧道绑定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隧道关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直接进入所述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隧道的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若是,则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否则,结束流程。
10.一种应用于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用于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建立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先建立的第一隧道中的任一节点;
第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隧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第二隧道将要合并到的隧道;
第一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增加至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表项删除单元,用于删除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单元,进一步在去往第二隧道的流量需要经所述第一隧道中的一中间节点复制分发,且所述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所述中间节点处的分支数量之和超出所述中间节点对同一组播流量的最大复制能力时,选择出所述第一隧道中除所述中间节点之外的第一隧道其他沿路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
第二表项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处的标签转发信息,从所述第一标签转发表中删除;
表项恢复单元,用于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表项更新单元,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信息,未寻找到所述第一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标签转发表,则直接触发所述表项恢复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项恢复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隧道的信令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若是,则恢复所述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标签转发表;
否则,不执行任何动作。
16.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关联装置。
CN201210070655.7A 2012-03-16 2012-03-16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Active CN102571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655.7A CN102571616B (zh) 2012-03-16 2012-03-16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655.7A CN102571616B (zh) 2012-03-16 2012-03-16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616A true CN102571616A (zh) 2012-07-11
CN102571616B CN102571616B (zh) 2017-09-19

Family

ID=4641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0655.7A Active CN102571616B (zh) 2012-03-16 2012-03-16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161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8332A1 (zh) * 2014-11-17 2016-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系统及其路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8965088A (zh) * 2017-05-25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静态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47744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9561033A (zh) * 2015-09-28 2019-04-02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7273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瞻博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和用于网络设备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13A (zh) * 2005-11-11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组播树叶子节点网元信号传送的方法
CN101179485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新增组播成员的路径选择方法
CN102136991A (zh) * 2010-07-02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标签交换路径上配置隧道的方法和节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13A (zh) * 2005-11-11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组播树叶子节点网元信号传送的方法
CN101179485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新增组播成员的路径选择方法
CN102136991A (zh) * 2010-07-02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标签交换路径上配置隧道的方法和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志璟等: "MPLS网络中的RSVP_TEP2MP技术", 《现代传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8332A1 (zh) * 2014-11-17 2016-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对多点组播流量工程隧道系统及其路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9561033A (zh) * 2015-09-28 2019-04-02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1033B (zh) * 2015-09-28 2021-08-2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5088A (zh) * 2017-05-25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静态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5088B (zh) * 2017-05-25 202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静态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47744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9347744B (zh) * 2018-09-20 2021-07-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347273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瞻博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和用于网络设备的方法
CN113472730B (zh) * 2020-03-31 2023-06-23 瞻博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和用于网络设备的方法
US11825534B2 (en) 2020-03-31 2023-11-21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cast replication in 5G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616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695B (zh) 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的头节点保护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954256B (zh) 用于重新配置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0450039C (zh) 快速收敛端到端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1920B (zh)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001200B (zh) 一种区域间流量工程全网计算方法及系统
EP2797259B1 (en) Ring network label switch path creat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60647A (zh) 用于操作网络节点的技术
JPWO201116221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ノー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571616A (zh) 隧道的合并、分拆方法、隧道关联装置及路由器
CN101247354B (zh) 针对t-mpls网络组播的快速恢复重路由方法
CN102291307A (zh) 一种跨vpn组播实现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1729385A (zh) 一种路径计算及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77719A (zh) 一种双机热备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17925A (zh) 数据报文转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96239B (zh) 刷新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1286863B (zh) 基于mpls组播的组播应用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5049373A (zh) 基于aps的mlag切换保护方法
CN102447611B (zh) 一种建立和拆除双向点到多点标签转发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04734949A (zh) 一种实现流表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46352B (zh)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0829A (zh) 一种lsp的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71551B (zh) 一种虚拟专有组播业务中流媒体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2165A (zh) 一种点到多点隧道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453414B (zh) 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的头节点保护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594656B (zh) 一种路由迭代方法及路由交换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