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343A -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343A
CN102571343A CN2011100306066A CN201110030606A CN102571343A CN 102571343 A CN102571343 A CN 102571343A CN 2011100306066 A CN2011100306066 A CN 2011100306066A CN 201110030606 A CN201110030606 A CN 201110030606A CN 102571343 A CN102571343 A CN 102571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module
digital data
encrypted digital
produ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0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中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d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BEST WISE INTERNATIONAL COMPU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d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BEST WISE INTERNATIONAL COMPU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d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BEST WISE INTERNATIONAL COMPU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d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1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中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包含了提供复数个第一及第二储存装置,各第一及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第一及第二识别码(UID)。接着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一及第二识别码分别产生第一及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一及第二群组识别码分别产生第一及第二加密金钥。再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一及第二加密金钥分别对第一及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分别产生第一及第二加密数字数据,最后则分别储存第一及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一及第二储存装置中。接着再以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及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Description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位资料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运用储存装置本身特有的单一识别码来进行加解密之位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演进与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每天打开计算机阅读电子邮件、处理公事、浏览因特网、使用实时通讯、阅读文章等等,而因计算机的普及电子与数字化内容方式(ppt、pdf、wmv、flash等等),现下极有取代传统书本纸张方案将掀起一场知识大革命之势,譬如数字教学方案、电子书、电子书包等等,将离不开电子数字化的内容。也因此,数字化内容的保护相对的就相当地重要了,对于提供电子内容的厂商而言,其大部分的数字内容是需被保护的,任意拷贝及散布则是不能被接受的。
然而,目前使用者在阅读经保护过的内容时,通常需与网络沟通,藉此取得阅读权限方能阅读内容。而在不需使用网络的环境下,提供电子内容的厂商的制造成本便相对较高,其需要为每一个可携式装置制作经加密的数字内容,相当的费时并不符合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数字化内容保护不足,且大量生产时耗费时间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其包含先提供数字数据,并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再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后,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加密金钥,并以处理模组根据加密金钥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加密数字数据,最后再储存加密数字数据于储存装置中。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加密金钥。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另外提出一种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其包含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中的一个加密数字数据,加密数字数据是以前述方法加密,接着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并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后,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再以处理模组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个数字数据。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解密金钥。
其中,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还包含以处理模组侦测储存装置是否电性连结处理模组,而当处理模组侦测储存装置并未电性连结处理模组时,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其中,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还包含以处理模组对储存装置的一个韧体以挑战-响应协议(Challenge-response protocol)的方式验证储存装置是否通过认证,若当储存装置未通过认证时,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储存装置,且本储存装置是储存有如前述的加密数字数据,而储存装置经由处理模组读取加密数字数据以及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后,处理模组即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再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并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个数字数据。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解密金钥。
其中,处理模组还侦测储存装置是否电性连结处理模组,当处理模组侦测储存装置并未电性连结处理模组时,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其中,处理模组更对储存装置的一个韧体以挑战-响应协议(Challenge-response protocol)的方式验证储存装置是否通过认证,而当储存装置未通过认证时,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此外,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其包含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各第一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第一识别码(UID);接着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各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第二识别码;再来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一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一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并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二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二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加密金钥,且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一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最后则储存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一储存装置中;其中,本发明更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二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并储存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二储存装置中,最后以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第一加密金钥及第二加密金钥。
其中,包装模组是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此外,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其包含生产模组、处理模组以及包装模组。生产模组是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各第一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一识别码(UID),且生产模组还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各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二识别码。处理模组根据第一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一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且根据第二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二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加密金钥,并根据第一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且储存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一储存装置中;处理模组还根据第二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再储存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二储存装置中。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第一加密金钥及第二加密金钥。
其中,包装模组是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之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
(1)此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可藉由根据储存装置特有的单一识别码所产生的金钥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密,藉此可提高电子内容防拷防盗的便利性。
(2)此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可更进一步藉由群组识别码所产生的金钥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并以随机的方式分装,藉此可解决大量生产此储存装置时每次储存电子数据时须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另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5:储存装置;
50:封装本体;
6: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
60:生产模组;
61:处理模组;
610:第一数字数据;
611:第二数字数据;
62:包装模组;
63、64:第一储存装置;
630、640:第一识别码;
631:第一群组识别码;
632:第二群组识别码;
65、66:第二储存装置;
650、660:第二识别码;
67:第一加密金钥;
670:第一加密数字数据;
68:第二加密金钥;
680:第二加密数字数据;
69、73、74、75:包装体;
70:第一储存装置;
700:第一加密数位内容;
71:第二储存装置;
710:第二加密数位内容;
72:第三储存装置;
720:第三加密数位内容;以及
S10~S15、S120、S30~S34、S320~S321、S80~S8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S10)提供数字数据;
(S11)以一处理模组读取一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
(S12)以处理模组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ID);
(S13)以处理模组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加密金钥;
(S14)以处理模组根据加密金钥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加密数字数据;以及
(S15)储存加密数字数据于储存装置中。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处理模组可为计算机或其中央处理器(CPU)等,而这些数字数据可为各式影音、文字格式如ppt、swf、pdf、doc、wma、wmv、mp3或mp4等,然而并不限于此。
另请一并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另一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12)更包含下列步骤:
(S120)以处理模组设定识别码的一部份为群组识别码。
然而,在实际的实施上并不限制于此。某些实施例中,处理模组更可根据识别码的某些位数如奇数位数或偶数位数,或对识别码进行各种算法来形成群组识别码,并以群组识别码对储存装置进行分类。另外,处理模组较佳则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对群组识别码进行演算后产生加密金钥。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S30)以一处理模组读取一储存装置中的一个加密数字数据,加密数字数据以前述方法加密;
(S31)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
(S32)以处理模组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ID)
(S33)以处理模组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以及
(S34)以处理模组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个数字数据。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处理模组设定识别码的一部份为群组识别码。然而,在实际的实施上并不限制于此。某些实施例中,处理模组更可根据识别码的某些位数如奇数位数或偶数位数,或对识别码进行各种算法来形成群组识别码。另外,处理模组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解密金钥,然而实施上并不限于此,在此先行说明。
在前述的加解密的方法中,以群组识别码作为加译码金钥的步骤里,由于其仅撷取部分的装置识别码作为金钥依据,因此在某些批次生产的储存装置中,其内部所储存的加密数字数据以及所需要的译码金钥是一致的,若再搭配随机分派至不同的销售点,便可以大幅降低同一人拿到相同金钥的情况,有效减低生产制造的时间以及成本。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之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另一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步骤(S33)之前,还包含下列步骤:
(S320)以处理模组侦测储存装置是否电性连结处理模组。
而当处理模组侦测储存装置并未电性连结处理模组时,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另外,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更进一步还包含了下列步骤:
(S321)以处理模组对储存装置的一个韧体以挑战-响应协议(Challenge-response protocol)的方式验证储存装置是否通过认证。
而当储存装置未通过认证时,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数字数据。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于步骤(S321)中处理模组可对储存装置的韧体发出一个8byte的测试码(如0x3132333435363738),该韧体随即将此测试码分成前4byte码(0x31323334)以及后4byte码(0x35363738)。该韧体更进一步将前4byte分成前2byte码(0x0132)以及后2byte码(0x3334),且该韧体更将此前后2byte码以SO算法或XOR算法处理后获得一2byte码(例如0x0206)。该韧体进一步将此2byte码一分为二(0x02以及0x06),并将前码乘8后再加上后码所得到的数字(0x16)查察预先储存于储存装置中的一随机数表,找到对应的位置之后连续取出4码(如若查出ebdc即转换为0x65626463),并将此码与前4byte码(0x31323334)进行SO演算或XOR演算后得到一前输出4byte码(如0x54505757)。另外,后4byte码也以同样的处理方式得到一后输出4byte码(如0x55060e00),而该韧体再将此前后输出4byte码合并成一个回传8byte码(如0x5450575755060e00)回传给处理模组进行验证。当处理模组确认该回传8byte码正确后,处理模组即进行以金钥解密储存于储存装置中的加密数字数据以取得其中的数字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公开的认证模式仅为举例而非限制,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皆可对其进行修正或简单置换,但仍不脱本发明的精神,在此先行说明。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5储存有如前述的加密数字数据,而储存装置5经由一处理模组读取加密数字数据以及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后,处理模组即根据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并根据解密金钥对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个数字数据。其中,本发明的储存装置5所提及的加译码的相关叙述都已在前面详细说明过了,在此为了简化说明内容便不再多加叙述。
本发明的储存装置5是以USB随身碟搭配着一个封装本体50来呈现其所搭载的电子书内容,如本实施例封装本体50是以沙士比亚全集为例,储存装置5可从储存装置的一侧拿出进行阅读沙士比亚全集的内容。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本实施例所举之储存装置5虽为卡片式USB随身碟,然而其它如CD、DVD、MD、磁盘片或记忆卡等各式可承载能被上述处理模组读取加密数字数据及识别码的储存装置皆可为其所用,本发明在此并不加以限制,所着重的仅在于所选用的储存装置5其必须包含有识别码(UID),先行说明。此外,为实施本发明,储存装置5可选择性载有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程序等。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6,其包含一生产模组60、一处理模组61以及一包装模组62。生产模组60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63、64,第一储存装置63、64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一识别码630、640,且生产模组更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65、66,第二储存装置65、66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二识别码650、660。
其中,处理模组61根据各不相同的第一识别码630、640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631,再根据第一群组识别码631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67;处理模组61又根据各不相同的第二识别码650、660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632,再根据第二群组识别码632产生第二加密金钥68。处理模组61接着再根据第一加密金钥67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610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670,且储存第一加密数字数据670于第一储存装置63、64中;处理模组61更根据第二加密金钥68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611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680,再储存第二加密数字数据680于第二储存装置65、66中。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组61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第一加密金钥67及第二加密金钥68。
最后,包装模组62再将各第一储存装置63、64及各第二储存装置65、66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69中,包装模组62是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63、64及各第二储存装置65、66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69中。
其中,以处理模组是可设定各识别码的一部份为群组识别码,然而在实际的实施上并不限制于此。某些实施例中,处理模组更可根据各识别码的某些位数如奇数位数或偶数位数,或对各识别码进行各种算法来形成各群组识别码,并以各群组识别码对储存装置进行分类。如此一来,在每一个包装体69就会减少具有相同金钥的情况,因此在某些批次生产的储存装置中,其内部所储存的加密数字数据以及所需要的译码金钥虽然是一致的,但若搭配随机分派至不同的包装体69内后,再运送至不同的销售点,便可以大幅降低同一人拿到相同金钥的情况,有效减低生产制造的时间以及成本。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包含了有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70、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71以及复数个第三储存装置72,其中各个第一储存装置70具有相同部分的第一识别码,各个第二储存装置71具有相同部分的第二识别码,各个第三储存装置72具有相同部分的第三识别码。因此,根据前面叙述的方法,具有相同部分识别码的储存装置即会被整理在一起然后储存被相同金钥加密的加密数字内容,例如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70即被储存进第一加密数字内容700,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71即被储存进第二加密数字内容710,复数个第三储存装置72即被储存进第三加密数字内容720。之后,分配模组再以随机分配或洗牌的方式将上述已储存加密数字内容的储存装置分配到不同的包装体73、74、75内。如本图的最下方所示,在每一个包装体内都混合了第一储存装置70、第二储存装置71以及第三储存装置72,如此便可以大幅减低同一人拿到相同金钥的情况,有效的防止数字内容被盗拷的情况。
尽管前述在说明本发明之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的过程中,亦已同时说明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的概念,但为求清楚起见,以下仍另绘示流程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之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之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S80)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第一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一识别码(UID);
(S81)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二识别码;
(S82)以一处理模组根据第一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一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并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二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第二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加密金钥,且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一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最后则储存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一储存装置中;
(S83)以处理模组根据第二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并储存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第二储存装置中;以及
(S84)以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其中,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第一加密金钥及第二加密金钥,且包装模组系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方式已于前面叙述本发明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以及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时描述过了,在此为了简略说明便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考虑使用者的便利性,提供一个可大量制作,且方便携带的可携式装置作为载体的数字内容保护方案,提供数字内容的厂商可利用可携式装置为容器(如USB随身碟等等)贩卖其数位内容,藉此取代书本纸张,并达到内容的保护;而使用者则可使用此装置连接计算机,或是在此装置上阅读数字内容。由于数字化内容是受其装置保护,使用者将数字内容拷贝及散布至其它装置或是计算机是不能被阅读的。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说明。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6)

1.一种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该数字数据;
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并根据该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加密金钥;以及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加密金钥对该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加密数字数据;以及
储存该加密数字数据于该储存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系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所述加密金钥。
3.一种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以处理模组读取储存装置中的一个加密数字数据,该加密数字数据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加密;
以该处理模组读取该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UID,并根据该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以及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个数字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该解密金钥。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该处理模组侦测该储存装置是否电性连结该处理模组;以及
当该处理模组侦测该储存装置并未电性连结该处理模组时,该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该数字数据。
6.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该处理模组对该储存装置的一个韧体以挑战-响应协议Challenge-response protocol的方式验证该储存装置是否通过认证;以及
当该储存装置未通过认证时,该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该数字数据。
7.一种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储存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密数字数据,且该储存装置经由处理模组读取该加密数字数据以及该储存装置的一个识别码后,该处理模组即根据该识别码产生一个群组识别码Group ID,再根据该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解密金钥,并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一数字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该解密金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还侦测该储存装置是否电性连结该处理模组,当该处理模组侦测该储存装置并未电性连结该处理模组时,即不执行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该数字数据。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还对该储存装置的一个韧体以挑战-响应协议Challenge-response protocol的方式验证该储存装置是否通过认证,当该储存装置未通过认证时,该处理模组即不执行根据该解密金钥对该加密数字数据进行解密以取得并提供该数字数据。
11.一种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这些第一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一识别码UID;
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这些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二识别码;
以处理模组根据这些第一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再根据该第一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这些第二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该第二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加密金钥;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第一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
储存该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于这些第一储存装置中;
以该处理模组根据该第二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
储存该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这些第二储存装置中;以及
以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该第一加密金钥及该第二加密金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模组是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14.一种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其包含:
生产模组,该生产模组提供复数个第一储存装置,这些第一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一识别码UID,且该生产模组还提供复数个第二储存装置,这些第二储存装置具有各不相同的一个第二识别码;
处理模组,该处理模组根据这些第一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群组识别码,再根据该第一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一加密金钥,且根据这些第二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群组识别码,再根据该第二群组识别码产生一个第二加密金钥,并根据该第一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一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且储存该第一加密数字数据于这些第一储存装置中,还根据该第二加密金钥对一个第二数字数据进行加密以产生一个第二加密数字数据,再储存该第二加密数字数据于这些第二储存装置中;以及
包装模组,该包装模组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随机地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组是以杂凑算法HASH、信息-摘要算法MD5或安全散列算法SHA1产生该第一加密金钥及该第二加密金钥。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模组是以洗牌法shuffle将各第一储存装置及各第二储存装置分散装配至复数个包装体中。
CN2011100306066A 2010-12-21 2011-01-28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25713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4888 2010-12-21
TW99144888A TW201228324A (en) 2010-12-21 2010-12-21 Encryption method of digital data, decryption method of encrypted digital data, manufactoring system of storage apparatus and manufacto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343A true CN102571343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06066A Pending CN102571343A (zh) 2010-12-21 2011-01-28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1343A (zh)
TW (1) TW2012283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816A (zh) * 2016-01-25 2016-06-29 四川虹慧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支撑系统提高数据安全性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816A (zh) * 2016-01-25 2016-06-29 四川虹慧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支撑系统提高数据安全性的方法
CN105718816B (zh) * 2016-01-25 2019-01-18 四川虹慧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支撑系统提高数据安全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324A (en)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1623A1 (en) Encryption Method of Digital Data, Decryption Method of Encrypted Digital Data,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Storag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55764B (zh) 一种基于文件分割合并技术的文件加密以及解密系统
CN102138300B (zh) 消息认证码预计算在安全存储器中的应用
DE602007014347D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sicheren Datenbackups von einem mobilen Kommunikationsgerät zu einer externen Berechnungsvorrichtung
CN104732159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73831A (zh) 电子文档加密和解密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763469B (zh)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20110140122A (ko) 인증서 및 키를 가지는 제품을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2035897A (zh) 区块链存证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2970228B (zh) 一种基于IPsec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992759A (zh) 实现电子印章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0049A (zh) 数据流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46832A (zh) 具有防复制功能的微处理器芯片及其刻录系统
CN102289607A (zh) Usb装置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2480353A (zh) 口令认证和密钥保护的方法
CN110135542A (zh) 基于射频标签的用户交互式物联验证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4337988A (zh) 媒体数据解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847883A (zh) 一种基于用户信任等级的节目流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1661563A (zh) 安全的多接口证件移动查询系统及方法
CN109145639A (zh) 文件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2571343A (zh) 数字数据的加密方法、加密数字数据的解密方法、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9150813A (zh) 一种设备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3873245A (zh) 虚拟机系统数据加密方法及设备
CN101324914B (zh) 一种防盗版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6928A (zh) 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以及解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