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6826A - 光学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6826A
CN102566826A CN2010106134406A CN201010613440A CN102566826A CN 102566826 A CN102566826 A CN 102566826A CN 2010106134406 A CN2010106134406 A CN 2010106134406A CN 201010613440 A CN201010613440 A CN 201010613440A CN 102566826 A CN102566826 A CN 102566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ction surface
control apparatus
touch control
optical touch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34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6826B (zh
Inventor
李昆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unnan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nan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nan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34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6826B/zh
Priority to US13/086,742 priority patent/US2012016213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566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6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6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68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8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sensing at the edges of the touch surface the interruption of optical paths, e.g. an illumination plane, parallel to the touch surface which may be virtu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两个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两角隅处的光学感测组件,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框架一边用以产生光线的发光组件,各光学感测组件用以感测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合部,发光组件包括一与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借此,使得发光组件可迅速且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上,以提升发光组件与光学感测组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光学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触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组件与框架间的接合结构的光学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式的触控面板主要是在面板外周围设置发光组件以及光学感测组件,通过光学感测组件感测到的光线变化量来判断触控点的位置坐标,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58363号所公开的光学触控感测装置。
在该专利案中,处理模块是设置在外罩式框架的内部,第一影像撷取模块以及第二影像撷取模块必须通过排线或导线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才能将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因此,在制造时外罩式框架内部整线的过程较为复杂,会增添组装的工时。本发明除了要克服前述问题外,如何将发光组件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上,以提升发光组件与光学感测组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也是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学触控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学触控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学触控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学触控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发光组件可迅速且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上,以提升发光组件与光学感测组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光学触控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导线将光学感测组件及发光组件与面板模块的电路板电连接,能降低整线过程的复杂度以及组装的工时,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光学触控装置,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两个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两角隅处的光学感测组件。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框架一边用以产生光线的发光组件,各光学感测组件用以感测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合部,发光组件包括一与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块,第二接合部为一用以供卡块卡掣的卡孔。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孔,第二接合部为一卡掣于卡孔的卡块。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框架还包括一侧板、一由侧板一端朝内弯折延伸的挡板,及一凸设于侧板内侧且与挡板相间隔的夹持板,第一接合部形成于侧板,挡板与夹持板共同夹持第二接合部。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挡板形成有一穿孔,第二接合部形成有一与穿孔相对应的接合孔,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穿设于穿孔并螺锁于接合孔的螺丝。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挡板形成有一第一定位部,发光组件还包括一与第一定位部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之一,第二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另一。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其还包含一设置于框架另一边用以反射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的反光组件,框架包括两个第一接合部,发光组件的第二接合部与其中一第一接合部相接合,反光组件包括一与其中另一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块,各第二接合部为一用以供卡块卡掣的卡孔。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孔,各第二接合部为一卡掣于卡孔的卡块。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该框架还包括两个相邻的侧板、两个分别由两个侧板一端朝内弯折延伸的挡板,及两个分别凸设于两个侧板内侧的夹持板,各夹持板与各挡板相间隔,各第一接合部形成于各侧板,各挡板与各夹持板共同夹持各第二接合部。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各该挡板形成有一穿孔,各第二接合部形成有一与穿孔相对应的接合孔,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二螺丝,各螺丝穿设于各穿孔并螺锁于各接合孔。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各该挡板形成有一第一定位部,反光组件还包括一与第一定位部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之一,第二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另一。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其还包含一组装于框架的面板模块,面板模块包括一电路板,发光组件通过一第一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各光学感测组件通过一第二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
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其包含另一个设置于框架上且位于两个光学感测组件之间的光学感测组件。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发光组件的第二接合部与框架的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设计,使得发光组件可迅速且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上,以提升发光组件与光学感测组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再者,借由各发光组件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以及各光学感测组件通过第二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设计方式,能降低整线过程的复杂度以及组装的工时。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两个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两角隅处的光学感测组件,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框架一边用以产生光线的发光组件,各光学感测组件用以感测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合部,发光组件包括一与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借此,使得发光组件可迅速且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上,以提升发光组件与光学感测组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框架与发光组件间的组装关系。
图5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结构的前视图,说明框架内设置两反光组件。
图8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框架与发光组件及反光组件间的组装关系。
图9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光学触控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光学触控装置100包含一框架1、一组装于框架1上的面板模块2、至少一个发光组件3,以及至少两个光学感测组件4。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框架1呈矩形,其可为金属材质所制成,面板模块2包括一组装于框架1上的面板21,面板21可通过螺锁或卡固方式组装固定在框架1内。框架1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侧架体11、一间隔位于侧架体11下方的侧架体12,以及另两个分别连接于侧架体11、12左右端的侧架体12。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触控装置100包含三个发光组件3,所述三个发光组件3分别设置在三个侧架体12上,各发光组件3用以产生可沿着面板21表面行进的光线。两个光学感测组件4分别设置于侧架体11与两个侧架体12相连接所形成的两角隅处,各光学感测组件4用以感测各发光组件3所产生的光线,当触控物体(例如为使用者的手指)触压于面板21时会将光线阻隔,此时,各光学感测组件4能感测被触控物体所阻隔时所产生的光线变化量。
较佳地,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含另两个设置于框架1的侧架体11上且位于前述两个光学感测组件4间的光学感测组件4’,借此,能进一步地增加感测光线变化量的效果。当然,光学感测组件4’的数量可视实际需求设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为限。
框架1的各侧架体12包括多个彼此相间隔的第一接合部121,各发光组件3包括多个彼此相间隔的第二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1的数量与第一接合部121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通过各第二接合部31与各第一接合部121相接合的设计,使得各发光组件3能迅速且方便地组装并定位在框架1的各侧架体12上。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侧架体12包括一侧板122,及一由侧板122的前端朝内弯折延伸的挡板123,各第一接合部121为一形成于侧板122的卡孔,各发光组件3包括一本体30,各第二接合部31为一凸设于本体30一侧的卡块,各第二接合部31可卡掣于该卡孔,借此,使得各发光组件3能接合在各侧架体12的侧板122上。较佳地,各侧架体12还包括多个凸设于侧板122内侧且与挡板123相间隔的夹持板124,各夹持板124邻近于各第一接合部121并可与挡板123共同夹持各第二接合部31,借此,使发光组件3的第二接合部31卡掣于第一接合部121时不会相对于侧架体12产生晃动的情形。进一步地,各侧架体12的挡板123上形成有多个彼此相间隔的穿孔125,穿孔125的数量与夹持板124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各第二接合部31形成有一与各穿孔125相对应的接合孔311,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含多个与穿孔125数量相同的螺丝5,通过各螺丝5穿设于各穿孔125并螺锁于各接合孔311内,使得发光组件3的第二接合部31能锁固在框架1的各侧架体12上,且第二接合部31能稳固地保持在卡掣于第一接合部121的位置。
另一方面,各侧架体12的挡板123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定位部126,各发光组件3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部32,第二定位部32的数量与第一定位部126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第二定位部32能与第一定位部126相卡接。在组装各发光组件3于各侧架体12的过程中,当各第二定位部32卡接于各第一定位部126时,第二接合部31会卡掣于第一接合部121内,同时,第二接合部31的接合孔311会与穿孔125的位置相对齐,组装人员能通过第二定位部32是否卡接于第一定位部126而清楚地辨识出接合孔311是否与穿孔125对位,借此,除了能提升螺丝5锁附时的精准度外还能降低组装的工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6及第二定位部32的设计方式可为以下两种: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架体12的第一定位部126是由挡板123朝后凹陷所形成的卡块,且穿孔125形成于第一定位部126上,而组装在左右两侧侧架体12上的发光组件3的第二定位部32是由第二接合部31所凹陷形成的卡槽。另外,位于下方侧架体12上的第一定位部126是形成于挡板123上的卡槽,而组装在下方侧架体12上的发光组件3的第二定位部32是凸设于本体30上的卡块。
借由前述各发光组件3与各侧架体12之间的接合结构设计,使得各发光组件3能迅速地组装并准确地定位在框架1的各侧架体12上,借此,以提升发光组件3与光学感测组件4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面板模块2还包括一设置于面板21背面的电路板22,各发光组件3通过一第一导线33与电路板22电连接,使得电路板22能传输电源至各发光组件3上。各光学感测组件4、4’则通过一第二导线41与电路板22电连接,各光学感测组件4、4’可将所感测的光线变化量转换成信号并传输至电路板22上,电路板22将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即可判断触控物体在面板21上的位置坐标。借由各发光组件3通过第一导线33与电路板22电连接,以及各光学感测组件4、4’通过第二导线41与电路板22电连接的设计方式,能缩短第一导线33及第二导线41的长度,以降低信号衰减以及信号受外界噪声干扰的程度。再者,框架1内不需额外设计理线的结构,使得整线复杂度能降低并缩短组装的工时。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是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结构,光学触控装置100包含一个发光组件3,以及两个反光组件6,发光组件3设置在框架1的下方侧架体12上,而两个反光组件6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架体12上,各反光组件6用以反射发光组件3所产生的光线。需说明的是,反光组件6的设计数量也可为一个。
各反光组件6外形结构与各发光组件3相同,各反光组件6包括一本体30,及多个凸设于本体30一侧的第二接合部31,各第二接合部31可与侧架体12的各第一接合部121相接合,且各夹持板124与挡板123共同夹持各第二接合部31。各第二接合部31形成有一与各穿孔125相对应的接合孔311,通过各螺丝5穿设于各穿孔125并螺锁于各接合孔311内,使得反光组件6的第二接合部31能锁固在框架1的侧架体12上。另外,反光组件6还包括多个与第一定位部126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32。由于反光组件6与框架1间的组装接合方式是和前述发光组件3与框架1间的组装接合方式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加赘述。
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光学触控装置110的整体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框架1与发光组件3的接合结构设计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各第一接合部121为一形成于侧板122的卡孔,各发光组件3的各第二接合部31为一凸设于本体30一侧的卡块,通过各第二接合部31卡掣于各第一接合部121,借此,使得各发光组件3能接合在各侧架体12的侧板122上。
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是本发明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光学触控装置120的整体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框架1与发光组件3的接合结构设计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各第一接合部121为一形成于侧板122内侧的卡块,各发光组件3的各第二接合部31为一形成于本体30一侧的卡孔,通过各第一接合部121卡掣于各第二接合部31,借此,使得各发光组件3能接合在各侧架体12的侧板122上。
归纳上述,各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100、110、120,借由发光组件3的第二接合部31与框架1的第一接合部121相接合的设计,使得发光组件3可迅速且准确地组装定位在框架1上,以提升发光组件3与光学感测组件4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再者,借由各发光组件3通过第一导线33与电路板22电连接,以及各光学感测组件4、4’通过第二导线41与电路板22电连接的设计方式,能降低整线过程的复杂度以及组装的工时,确实能达到本发明所诉求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两个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该框架的两角隅处的光学感测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框架一边用以产生光线的发光组件,各该光学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该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合部,该发光组件包括一与该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块,该第二接合部为一用以供该卡块卡掣的卡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孔,该第二接合部为一卡掣于该卡孔的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括一侧板、一由该侧板一端朝内弯折延伸的挡板,及一凸设于该侧板内侧且与该挡板相间隔的夹持板,该第一接合部形成于该侧板,该挡板与该夹持板共同夹持该第二接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形成有一穿孔,该第二接合部形成有一与该穿孔相对应的接合孔,该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一穿设于该穿孔并螺锁于该接合孔的螺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形成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发光组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定位部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之一,该第二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置于该框架另一边用以反射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的反光组件,该框架包括两个第一接合部,该发光组件的该第二接合部与其中一第一接合部相接合,该反光组件包括一与其中另一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块,各该第二接合部为一用以供该卡块卡掣的卡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接合部为一卡孔,各该第二接合部为一卡掣于该卡孔的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括两个相邻的侧板、两个分别由该两个侧板一端朝内弯折延伸的挡板,及两个分别凸设于该两个侧板内侧的夹持板,各该夹持板与各该挡板相间隔,各该第一接合部形成于各该侧板,各该挡板与各该夹持板共同夹持各该第二接合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挡板形成有一穿孔,各该第二接合部形成有一与该穿孔相对应的接合孔,该光学触控装置还包含二螺丝,各该螺丝穿设于各该穿孔并螺锁于各该接合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挡板形成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反光组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定位部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之一,该第二定位部为卡块或卡槽其中另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组装于该框架的面板模块,该面板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该发光组件通过一第一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各该光学感测组件通过一第二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另一个设置于该框架上且位于该两个光学感测组件之间的光学感测组件。
CN201010613440.6A 2010-12-24 2010-12-24 光学触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6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3440.6A CN102566826B (zh) 2010-12-24 2010-12-24 光学触控装置
US13/086,742 US20120162135A1 (en) 2010-12-24 2011-04-14 Optical touch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3440.6A CN102566826B (zh) 2010-12-24 2010-12-24 光学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6826A true CN102566826A (zh) 2012-07-11
CN102566826B CN102566826B (zh) 2015-02-25

Family

ID=46316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34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6826B (zh) 2010-12-24 2010-12-24 光学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2135A1 (zh)
CN (1) CN1025668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229A (zh) * 2018-02-06 2019-08-13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110119228A (zh) * 2018-02-06 2019-08-13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6461B (zh) * 2011-06-07 2014-10-11 Wintek Corp 觸控裝置
TWM443861U (en) * 2012-06-26 2012-12-21 Wistron Corp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positioner thereof
CN104915070B (zh) * 2015-05-28 2017-12-2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模组
CN109040805B (zh) * 2018-05-31 2021-10-08 深圳华芯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环境监测功能的网络机顶盒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0453A1 (en) * 2008-02-07 2009-08-13 Lumio Inc. Optical Touch Screen Assembly
CN201465079U (zh) * 2009-04-28 2010-05-12 吴琼 红外触摸屏电路板定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6011B2 (ja) * 2003-05-29 2008-02-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US20090290322A1 (en) * 2008-05-20 2009-11-26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Enclosure operable between unlocked and locked states and including a switch device
TWM366124U (en) * 2009-06-09 2009-10-01 Quanta Comp Inc Optical touch module
TWI424339B (zh) * 2009-11-04 2014-01-21 Coretronic Corp 光學觸控裝置與驅動方法
US20110267264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Mccarthy John Display system with multiple optical sens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0453A1 (en) * 2008-02-07 2009-08-13 Lumio Inc. Optical Touch Screen Assembly
CN201465079U (zh) * 2009-04-28 2010-05-12 吴琼 红外触摸屏电路板定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229A (zh) * 2018-02-06 2019-08-13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110119228A (zh) * 2018-02-06 2019-08-13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62135A1 (en) 2012-06-28
CN102566826B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6826A (zh) 光学触控装置
CN203190203U (zh) 具有灯条的二合一轨道灯装置
CN204630555U (zh) 光学装置及其发光装置
US20150185001A1 (en) Laser detection device
CN204557686U (zh) 格口箱感应指示框结构
CN203834874U (zh) 墙体阴角处装饰板的安装扣件
CN105319821A (zh) 光模块及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1819025A (zh) 手持式靶标三目摄像机三维坐标测量系统
CN202870783U (zh) 一种红外对管触摸屏
CN203587053U (zh) 一种影像检测治具
CN104033788A (zh) 背光源和拼接显示装置
EP2579408A3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CN206833844U (zh) 显示屏单元及采用该显示屏单元的显示屏安装模组
CN102748580B (zh) 组合柜/架用的边柱铝型材
CN203376780U (zh) 讲台式屏幕倾斜式导购机
CN202582488U (zh) 视觉检测单元和视觉检测系统
CN202230170U (zh) 一种检测治具
CN207009001U (zh) 控制单元及采用该控制单元的显示屏单元
CN202033026U (zh) 一种光学虚拟光源的距离测量装置
CN203722598U (zh) 一种快速发射型光电感应开关
CN205384431U (zh) 一体式ccd摄像头套装置
CN209859123U (zh) 一种用于展示柜的电容触摸屏
CN105215653A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导管压装工装
CN204439004U (zh) 一种铝基板菲林涨缩值测试装置
CN206833843U (zh) 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显示屏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YNA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UNNAN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7

Address after: Taiwan Xindian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China Po Bridge Road 233 No. 2 8 floor

Patentee after: Lite-on Semiconductor Corp.

Address before: Taiwan County, Taipei, China new store road, No. 233-2, Po bridge, No. 9

Patentee before: Dunnan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