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7346A -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7346A
CN102557346A CN2012100018523A CN201210001852A CN102557346A CN 102557346 A CN102557346 A CN 102557346A CN 2012100018523 A CN2012100018523 A CN 2012100018523A CN 201210001852 A CN201210001852 A CN 201210001852A CN 102557346 A CN102557346 A CN 102557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high salinity
water
general
hand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1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7346B (zh
Inventor
沈福昆
杜伟春
鸭乔
张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GREEN-A BI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GREEN-A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GREEN-A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GREEN-A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0018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7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7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7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7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水泵和阀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气浮池(3)、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消毒池(5);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滤装置(6)、厌氧调节池(7)、所述气浮池(3)、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高效纤维过滤器(10)和所述消毒池(5);所述阀门使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和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分别在不同时间内独立工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藻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对螺旋藻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的系统及方法,经处理后的回用水可再次用于螺旋藻养殖。
背景技术
螺旋藻作为一种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近年来深受大众青睐,螺旋藻养殖产业也随之逐年状大,开展螺旋藻养殖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螺旋藻养殖业是一种特色产业。在螺旋藻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和现有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容易产生一定量的废培养基,其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元素,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水体,导致螺旋藻规模化养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既发展优势产业又保护环境就成了螺旋藻养殖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目前螺旋藻工厂化养殖主要采用跑道池养殖,用水量较大,螺旋藻养殖废水的处理也成为各养殖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目前,国内外螺旋藻工厂化大规模养殖所使用的培养基,都是在由法国人Zarrouk发明的经典螺旋藻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进的,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差别。Zarrouk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NaHCO3、NaNO3、K2HPO3、K2SO4、NaCl、MgSO4·7H2O、CaCl2·2H2O、FeSO4·7H2O。虽然生产用的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但是仍然含有大量的N、P及其它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为了保证螺旋藻快速生长繁殖,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添加各种营养成分。
螺旋藻大规模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更换培养基的原因主要有:1.培养基老化,螺旋藻生长缓慢,藻体缩小,采收困难;2.培养基有机质增加,菌类、杂藻和原生动物污染。而培养液老化主要是由于:1)经过长期培养,营养成分失去原先的平衡,盐度增大;2)螺旋藻生长抑制物质的积累。培养液有机质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1)培养过程中,特别是采收过程中,螺旋藻受到机械损伤,部分藻体断裂成片段;2)当培养条件不适合时,死藻增多。国内大多数厂家的培养基使用时间是2~3个月,因而每年需要更换培养基2~4次。废弃的培养基具有产生量较大、集中出现的特点。废弃培养基中不仅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而且含有高浓度的NaHCO3和Na2CO3及其它无机盐,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水体中会引起富营养化,还会提高水体的盐度和碱性,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常规废水处理自1860年法国莫拉斯(Mouras)首次将简易沉淀池加以改进利用至今,已近150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排放水质越来越复杂和难于控制,废水处理技术也多元化发展,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两大类。物理化学法包括絮凝法、气浮法及膜分离法等;生物技术法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经实践证明,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处理废弃培养基的效果均不理想。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物理方式处理达标排放,例如采用电渗析脱盐工艺,其处理方式单一,效果有限,不能很好地解决非正常状态下养殖发生突发性杂藻、菌污染等需更换培养基的处理,未能对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了浪费,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所需的工艺设备投资相对较大,运行参数控制要求较高,进而导致螺旋藻养殖整体成本大幅增加,不适于企业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既适合螺旋藻大规模生产又能满足环保要求的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另外,螺旋藻养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日常清洗废水,若采用与废弃培养基相同的处理工艺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则显然属于“大材小用”,造成不必要的处理成本和浪费。所以,寻找一种能够按需处理不同类型螺旋藻废水的系统也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螺旋藻废水处理工艺中成本高、效果不理想以及不能按需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对螺旋藻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回用水可再次用于螺旋藻养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水泵和阀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气浮池3、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消毒池5;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滤装置6、厌氧调节池7、所述气浮池3、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高效纤维过滤器10和所述消毒池5;所述阀门使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和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分别在不同时间内独立工作。
螺旋藻废水可分别一般废水和高盐碱废水。所述一般废水主要来源于螺旋藻养殖过程中的拦沉网、拦沫网的清洗和藻泥的漂洗等环节,其成分比较单一,仅有部分悬浮物和少量螺旋藻。一般废水的水量相对较少,因而处理难度较低。所述高盐碱废水主要来源于废弃培养基和养殖池的清洗水,其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离子、有机质、螺旋藻、杂藻(发生养殖污染时所产生)、死藻及其代谢沉积物,水量较大且具有高盐高碱的特点,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中包括水泵,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管路上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而安装适当数量的水泵。例如,可以利用高度差供水的管路段则可不必安装水泵。
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中还可以包括阀门,所述阀门使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分别在不同时间内独立工作。例如,通过适当配置所述阀门的开、闭,可以使气浮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消毒池分别与厌氧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高效纤维过滤器断开连通,仅供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独立使用。即此时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可以工作,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则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其中,所述阀门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厌氧调节池7和气浮池3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一阀门11;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二阀门12;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消毒池5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三阀门13;和设置在所述消毒池5和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10之间的管道上的第四阀门14。
使用时,可以闭合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4,同时开启第三阀门13,此时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可以工作,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停止工作;反之,开启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4,同时关闭第三阀门13,此时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停止工作,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则可以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其中,所述气浮池3可以为平流式气浮池。所述粗滤装置6可以为格栅。所述沉淀池9可以为斜孔板沉淀池。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可以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作为优选,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可以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可以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可以载有好氧微生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来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作为优选,所述的系统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可以包括使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和/或使用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可以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3)消毒灭菌处理。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可以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
2′)气浮处理。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
6)消毒灭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可以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将所述一般废水通入气浮池,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一般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下层一般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1)中的下层一般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通入所述消毒池。
3)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过滤后的下层一般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可以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将所述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粗滤装置,经粗滤后通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调节池内停留1~7日并调节水质水量,然后通入气浮池。
2′)气浮处理:向气浮池中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高盐碱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所述下层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2′)的下层高盐碱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调节其pH值为7~9.5,然后通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将步骤3′)所得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接触氧化6~10h,使有机物被分解,通入沉淀池。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步骤4)所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和高效纤维过滤器过滤,通入消毒池。
6)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步骤5)经过滤的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在厌氧调节池内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方法,如在调节水量、调节水质、事故应急等方面对废水进行调节。例如,厌氧调节池可以分前端厌氧部分和后端调节部分,前端厌氧部分可采用推流式挂膜厌氧,调节部分则可采用液下搅拌器对角搅拌均化,可以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絮凝剂可以为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1.0~5.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4~0.7MPa。在具体操作时,操作人可以根据浓度参数来称量聚丙烯酰胺(通常情况下,溶药罐体积是固定的,水溶剂的添加量也是固定的),而添加量则可直接通过调节计量泵的流量刻度(单位为L/h)来控制。采用其他的添加方式也是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可以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作为优选,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可以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可以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可以载有好氧微生物。工作时,所述散流式微孔曝气头向池中交替曝气和通入步骤3′)所得废水,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混合,与组合式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相互作用,使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采用本领域的通用方法筛选和采用适合于处理螺旋藻高盐碱废水的微生物群落。由于盐浓度的变化可能引起微生物代谢途径的改变,因而从低浓度盐到高浓度盐的环境,微生物需要适应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常规技术,例如通过逐步改变pH值和盐浓度的方式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驯化,将非耐盐微生物淘汰,使耐盐能力较强的菌群得到增殖,使之成为优势菌。具体举例来说,为减轻瞬间的高盐、高碱对微生物的冲击和毒害,发明人在驯化时采用逐步加压驯化方法,即开始从低浓度进水,在驯化过程中视系统CODcr去除率和驯化情况逐步提高进水盐浓度,直到预定目标的盐浓度;同时可将pH值逐步提高(例如从7逐步提高到9.5),使微生物的耐碱性能力也得到增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适当调整盐度和pH值的变化速度和驯化时间,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例如使其中的菌胶团变为以嗜盐菌为主。通过本领域的其他方式对微生物进行类似目的的驯化也是可行的,可以达到相同或相近似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独辟蹊径,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各种杂藻及细菌等的同时,保留了水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处理后得到的回用水可继续用于螺旋藻养殖。由此,本发明一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螺旋藻废水尤其是高盐碱废水,另一方面还将其营养物质加以重新利用,满足了循环经济的要求。
2)通过创造性地优化组合,本发明仅需使用一套设备,即可分别对一般废水和高盐碱废水进行按需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及成本浪费,更加符合企业在生产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需求。
3)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对螺旋藻废水进行处理后,能够切实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经实验证实,本发明能够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的10~20%,减少配制螺旋藻培养基药品成本的15~20%。
4)由于本发明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有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的螺旋藻养殖业。经实验证实,以每平方米养殖面积计,每年将减少0.5~0.8m3的废水排放。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此举将减少大量的废水排放。
总体而言,本发明针对螺旋藻废水中的无机盐、碳、氮、磷等营养成分仍可再度利用的特点,将废水处理技术进行整合、优化,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实用的废水处理、再生循环使用的系统和工艺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对螺旋藻养殖有害的物质,能适应并满足废水处理回用的生产需要,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稳定,能大幅降低新鲜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且处理成本较低,从而实现了螺旋藻养殖过程中废水的零排放,有助于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的环保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螺旋藻养殖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部分对本发明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上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某螺旋藻养殖企业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了一般废水和高盐碱废水。其中,一般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洗拦沉网、拦沫网以及漂洗螺旋藻,成分比较简单,主要为一些悬浮物和少量螺旋藻,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1。
对于上述一般废水,可以采用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来处理上述一般废水。闭合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4,同时开启第三阀门13,此时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可以开始工作,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则停止工作。
将上述一般废水通入平流式气浮池,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添加量为4.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4MPa,在絮凝剂和气浮的作用下,使悬浮物及藻类与一般废水实现分离并浮于上层,将下层的一般废水通入重力式无阀滤池。经过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进一步过滤,一般废水中的少量细小的悬浮物及藻类被滤去,然后将经过滤的一般废水通入消毒池。向消毒池中通入臭氧(或二氧化氯)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处理后即得可用于螺旋藻养殖的回用水,该回用水的污染物指标请见表1。同时,在处理一般废水的上述过程中所去除的悬浮物和螺旋藻可作为饲料进行回收利用。其工艺流程可参考图2。
高盐碱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废弃培养基和养殖池清洗水,其成分较复杂,盐、碱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的螺旋藻、杂藻、死藻、代谢沉积物等,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2。
对于高盐碱废水,可以采用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来处理上述高盐碱废水。开启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4,同时关闭第三阀门13,此时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停止工作,而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则可开始工作。
将上述高盐碱废水通入格栅,对大颗粒悬浮物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调节池内停留1日,调节水质水量,然后通入平流式气浮池,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添加量为5.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4MPa,在絮凝剂和气浮的作用下,使大部分悬浮物与高盐碱废水实现分离并浮于上层,将下层的高盐碱废水通入重力式无阀滤池。经过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进一步过滤,高盐碱废水中的少量细小的悬浮物及藻类被滤去,向过滤后的高盐碱废水加入食品级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7~8,然后通入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内设置有组合式填料,填料上载有好氧微生物。池底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该散流式微孔曝气头向池中交替曝气和通入上述调节pH值后的废水,使该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混合,经与好氧微生物接触氧化,使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10h后,将废水通入斜孔板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再通入高效纤维过滤器进行过滤,最后通入消毒池进行臭氧(或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处理,即得可再次用于螺旋藻养殖的回用水。该回用水的污染物指标请见表2。经上述处理后,高盐碱废水中的大量N、P等营养物质并未明显流失,因而可再次用于螺旋藻养殖,还可大量减少培养基的药用量。同时,在处理高盐碱废水的上述过程中所去除的悬浮物和螺旋藻可作为饲料进行回收利用。其工艺流程可参考图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实施例对一般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PAM的添加量为3.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5MPa。一般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1。
本实施例对高盐碱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高盐碱废水在厌氧调节池内的停留时间为2日;PAM的添加量为4.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5MPa;将pH值调节至8~8.5;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时间为9h。高盐碱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实施例对一般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PAM的添加量为2.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6MPa。一般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1。
本实施例对高盐碱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高盐碱废水在厌氧调节池内的停留时间为4日;PAM的添加量为2.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6MPa;将pH值调节至8.5~9;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时间为8h。高盐碱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实施例对一般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PAM的添加量为1.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7MPa。一般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1。
本实施例对高盐碱废水的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高盐碱废水在厌氧调节池内的停留时间为7日;PAM的添加量为1.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7MPa;将pH值调节至9~9.5;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时间为6h。高盐碱废水经该处理所得的螺旋藻回用水,其污染物指标请见表2。
在实际生产养殖过程中,针对具体需要,除对回用水的出水水质做常规污染物指标监测外,也可对其主要离子含量进行检测。生产部门根据螺旋藻生长需要,结合养殖池各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综合计算考虑主要离子平衡,对培养基中各营养源进行合理的补充调整,使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维持在最适浓度范围,并建立螺旋藻养殖过程营养调控数学模型,可以确保使用回用水来培养螺旋藻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良好效果。
另外,由于螺旋藻养殖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一般会在当年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初约5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停产。在该期间内余留的培养基可利用气候调节进行自然蒸发,即将培养基直接留于养殖池中即可将废水蒸发掉,待次年开工生产之前,采用人工方式将干化的盐碱等加以收集并单独处理,即可实现清洁化处理,这也是对螺旋藻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表1一般废水及其处理后回用水的污染物指标
  SS(mg/L)   藻量(万个/L)
  一般废水   110   8600
  实施例1回用水   15   200
  实施例2回用水   17   276
  实施例3回用水   22   480
  实施例4回用水   34   764
  回用水(均值)   22   430
  平均去除率(%)   80   95
表2高盐碱废水及其处理后回用水的污染物指标
Figure BDA0000128872330000101
注:表1和表2中的污染物指标为本领域常规指标,其中,SS表示固体悬浮物质,CODcr表示采用重铬酸钾测定的化学需氧量,TN表示总氮,TP表示总磷。
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Claims (9)

1.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水泵和阀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气浮池(3)、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消毒池(5);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滤装置(6)、厌氧调节池(7)、所述气浮池(3)、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高效纤维过滤器(10)和所述消毒池(5);所述阀门使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和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分别在不同时间内独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门包括:设置在所述厌氧调节池(7)和气浮池(3)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一阀门(11);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二阀门(12);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消毒池(5)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三阀门(13);和设置在所述消毒池(5)和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10)之间的管道上的第四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浮池(3)为平流式气浮池;所述粗滤装置(6)为格栅;所述沉淀池(9)为斜孔板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优选地,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载有好氧微生物。
5.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优选地,所述的系统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包括使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和/或使用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3)消毒灭菌处理;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
2′)气浮处理;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
6)消毒灭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将所述一般废水通入气浮池,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一般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下层一般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1)中的下层一般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通入所述消毒池;
3)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过滤后的下层一般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将所述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粗滤装置,经粗滤后通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调节池内停留1~7日并调节水质水量,然后通入气浮池;
2′)气浮处理:向气浮池中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高盐碱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所述下层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2′)的下层高盐碱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调节其pH值为7~9.5,然后通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将步骤3′)所得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接触氧化6~10h,使有机物被分解,通入沉淀池;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步骤4)所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和高效纤维过滤器过滤,通入消毒池;
6)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步骤5)经过滤的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1.0~5.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4~0.7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优选地,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载有好氧微生物;所述散流式微孔曝气头向池中交替曝气和通入步骤3′)所得废水,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混合,与组合式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相互作用,使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CN 201210001852 2012-01-05 2012-01-05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557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01852 CN102557346B (zh) 2012-01-05 2012-01-05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01852 CN102557346B (zh) 2012-01-05 2012-01-05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7346A true CN102557346A (zh) 2012-07-11
CN102557346B CN102557346B (zh) 2013-01-23

Family

ID=4640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01852 Active CN102557346B (zh) 2012-01-05 2012-01-05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73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7403A (zh) * 2016-12-27 2017-03-22 云南绿A生物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7697A (ja) * 1992-11-11 1994-10-04 Oosakaya Valve Shokai:Kk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899083A (ja) * 1994-09-29 1996-04-16 Kurita Water Ind Ltd 藻類含有水の浄化処理装置及び浄化処理方法
CN1903751A (zh) * 2006-08-14 2007-01-3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螺旋藻废水处理工艺
CN101074140A (zh) * 2006-09-21 2007-11-21 寻山集团有限公司 褐藻胶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回用零排放的工艺方法
CN101134629A (zh) * 2007-08-01 2008-03-05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一种城市自来水高效低毒释放除藻方法
CN101172733A (zh) * 2007-10-24 2008-05-07 龚爱民 一种高藻水处理工艺
CN102180555A (zh) * 2011-03-22 2011-09-14 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螺旋藻废水的有机物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7697A (ja) * 1992-11-11 1994-10-04 Oosakaya Valve Shokai:Kk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899083A (ja) * 1994-09-29 1996-04-16 Kurita Water Ind Ltd 藻類含有水の浄化処理装置及び浄化処理方法
CN1903751A (zh) * 2006-08-14 2007-01-3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螺旋藻废水处理工艺
CN101074140A (zh) * 2006-09-21 2007-11-21 寻山集团有限公司 褐藻胶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回用零排放的工艺方法
CN101134629A (zh) * 2007-08-01 2008-03-05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一种城市自来水高效低毒释放除藻方法
CN101172733A (zh) * 2007-10-24 2008-05-07 龚爱民 一种高藻水处理工艺
CN102180555A (zh) * 2011-03-22 2011-09-14 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螺旋藻废水的有机物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文岗: "螺旋藻生产废水治理工程实例", 《环境科学导刊》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7403A (zh) * 2016-12-27 2017-03-22 云南绿A生物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7346B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7015B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ter used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CN201733730U (zh)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05145455B (zh)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CN101302059A (zh) 倒置式脱氮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CN204022632U (zh) 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JP7070416B2 (ja) 連続発酵による化学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0076794A1 (en) Method of denitrifying brine and systems capable of same
CN102198997B (zh) 脱落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方法
CN107487860B (zh) 一种污水养殖微藻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57346B (zh) 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610059U (zh) 双膜法深度处理柠檬酸废水的装置
CN210261453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暨尾水处理一体化水处理系统
CN206219375U (zh) 一种用于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US8323495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bioreactor and filtration system
CN209507740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备
CN103253760A (zh) 一种与负压膜耦合的上向流流态化生物滤池
Say et al. Submerged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performances of microalgal biomass cultivated in secondary effluent
US20110186509A1 (en) Processing of water using microorganisms
CN208577510U (zh) 一种微动力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06799388U (zh) 集装箱式可变容积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KR20150057658A (ko) 미세조류와 멤브레인 공정을 이용한 오ㆍ폐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202880989U (zh) 餐饮用污水处理器
CN214936865U (zh) 一种复合脱盐装置
CN217459155U (zh) 一种畜禽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CN214571035U (zh) 一种漂浮生态湿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NNAN GREEN-A BIO-INDUSTRIAL PAR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NNAN GREEN-A BIOENGINEER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50106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TO: LIJIANG, YUNNAN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21

Address after: Yongsheng County of Lijiang City, Yunnan Province town of Hebei village.

Applicant after: YUNNAN GREEN-A BI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in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City Road 650106 No. 930

Applicant before: Yunnan Green-A Bioengineering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