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2021A -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2021A
CN102552021A CN2012100294792A CN201210029479A CN102552021A CN 102552021 A CN102552021 A CN 102552021A CN 2012100294792 A CN2012100294792 A CN 2012100294792A CN 201210029479 A CN201210029479 A CN 201210029479A CN 102552021 A CN102552021 A CN 102552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care
storehouse
compartment
passage
railway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94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2021B (zh
Inventor
朱奕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294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2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属于治未病诊疗预防保健技术与设备领域,该系统至少包括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或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与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相结合,以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微电脑处理系统,该保健厢仓或保健通道中安装有输出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用于供被保健者在厢仓内或在通道内受到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作用而获得保健效果;所述的微电脑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保健设备相连,对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进行调控。本系统可灵活配置,可以同时实现从经络全息层面实施预防、保健、调理、康复的多种功能。

Description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未病诊疗预防保健技术与设备领域,采用了能量医学、量子医学、生物场以及经络全息的生物物理特性为理论和实践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将中医经络学、全息医学及物理学和自然因子相结合用于对人体进行全身性治未病经络全息诊疗保健的技术和设备构成的规模性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上个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8年1月25日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说:这一重大转变,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治未病”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层次,即第一、“未病先防”(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义)、第二“既病防变”(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第三“瘥后防复”(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要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正是这些思想的典型表达。
19世纪恩格斯指出:机体本身是机械学、物理学和化学结合为统一的整体。
物理场性能:物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在自然界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的场-物理场,物理场具有质量、能量和动量。生物物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人体具有生物场即人体物理场,因为人体自身即具有电、磁、光、声、热、力等物理性能,在此基础上机体某一组织细胞、某一组织或器官直至整个机体,对其周围环境都是一个生物场-物理场,它随自身功能、体内环境、体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复杂的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保证机体的正常活动、对抗病理改变、适应外界环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产生保护性反应等过程,从而保证生命的存在。
人类的发生归根结底源于自然界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内部的与大自然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作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交换,最终达到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体内环境各种复杂机制的协调,从而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人类脱离自然界物理因子的作用就不可能生存。在古代人类已开始利用自然界的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维护健康,并取得了极大成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至最近几个世纪,人工物理因子不断出现,并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利用,其中首先是用于防治疾病并不断取得显著成效。
物理治疗的依据:(1)人体的物理性能在本质上与自然界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的性能是相同的,这就为物理疗法奠定了最优越的基础;(2)物理治疗因子作用于机体时,首先影响体内的物理状态,这对其最终的作用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理疗的疗效和优越性:(1)副作用少,一般不产生长期的适应性;(2)单一物理因子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这是绝大多数化学药物所不能比拟的;(3)通过选择物理因子的不同作用方式可相对集中作用于一定部位的组织器官,因此在突出作用重点方面较药物易于掌握;(4)理疗与药物科学的综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疗效。
现代科技进步:(1)每当发明一种新物理因子时,必然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迅速用于医学领域,例如:超声波、微波、激光以及更早发明的物理因子都是如此;(2)现代科学关于生物-人体体内各种物理过程的研究,为理疗学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量子生物物理、超细胞生物物理、生物膜发光过程、生物场(生物的物理场)、生物振荡(生物机体不同层次的固有振荡频率)等科目的专题研究,直接促进了对人工物理治疗因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的理解;(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疗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军事医学、基础医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许多专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断深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成为理疗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需要:(1)在20世纪化学药物发展之快,有人形容犹如“热核爆炸”,但由于人类已经长期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疾病,以致引起了一些被高度重视的不良副作用,例如: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了;不少疾病的迁延型、慢性型增加了;由于有些化学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反应性,故变态反应性疾病增加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客观上提出了发展没有如此不良副作用的疗法的要求;(2)近数十年世界气象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给许多国家造成了灾难。人类对这种迅速变化的自然条件产生了适应障碍。为加强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主要依靠自然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对机体的锻炼作用。因为自然物理因子系生态学因子,而人工物理因子也属于或接近生态学因子,合理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可加强调节、适应与代赏功能,减少能耗,提高活动效能,从而有利于克服因急剧的气候变化引起的适应性障碍,防止气象病理反应或原有疾病的恶化。(3)人类的进化史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使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工物理因子、自然物理因子和机体的物理性能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因此,科学地应用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
人工物理因子:现代医学中,应用自然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机械、热、冷、光、声、磁、放射能等作用于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或理学疗法。
物理因子对患者机体真正的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间接作用:指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热/电化学/光化学的变化,而引起体液改变,或通过神经反射,或经络穴位,而发挥作用。
西医物理治疗学传统的服务项目:电疗法(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超高频电、特高频电、静电、空气离子),磁疗法(静磁场、脉动磁场、交变磁场),光疗法(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光化学),超声波疗法(超声波、超声波药物透入、超声波--间动电、高功率聚焦超声波),热疗法(石蜡、地蜡、沙疗、坎离砂疗),冷疗法(冷疗、冷冻疗),压力疗法(正压、负压)等。
虽然这些物理治疗发展时间长、有一定疗效,是药物治疗的很好的补充,但每台仪器一次只能给一个病人由一位理疗师操作,每个病人一次只能接受一种物理因子治疗,每次只能作局部治疗,而且多作用于人体运动系统,有的(如高频电)电压过高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在治疗中防护,这些都使上述物理治疗的范围和疗效受到限制。
中医物理治疗学是与针灸经络学同时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中国穴位电针,它的优点:①能在较长时间内用一种或多种波形,用同一或不同强度进行电刺激,可以代替长时间的运针,从而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②能比较方便而准确的调节电刺激量,以适应不同病症和患者的要求;③能获得较强的刺激量;④能获得针刺与电刺激双重的治疗作用;⑤必要时可以不用针,单纯用电极刺激穴位进行治疗。⑥电针刺激参数:可通过波形、波幅、波宽、频率、时程、刺激强度等确定施治的作用,选择适应症。
这些新的疗法是西医物理治疗学传统的服务项目很好的补充,但仍然是每台仪器一次只能给一个病人由一位理疗师操作对有限而固定的穴区进行治疗,每个病人一次只能接受一种物理因子治疗,尤其是在经络穴位的选择上,是凭医师的经验解决问题,缺乏客观的诊断和处方标准。
在二十世纪40年代出现了经络检测仪器,第一台是中国周恩来总理倡导和支持的张协和的电子经络检测仪,50年代出现德国到中国学习了耳针的Dr.Reinhold Voll研制的傅尔电针,接着日本中谷义雄研究出良导络检测仪、台湾研究出秦值仪,70年代先后出现了罗冬苏、刘亦鸣研究出经络图示仪(经络伏安特性曲线),张颖清研究出全息检测仪,二十一世纪中国陆续出现了从前东欧国家引入的前苏联宇航局经络能量检测ARDK系统及众多修改版本…逐渐形成了经络电能类检测仪、经络伏安特性曲线类检测仪、经络低阻线类检测器、经络量子生物场类检测仪、全息电位类检测仪、经络体能类检测仪等多种经络检测物理仪器,在市场上非常活耀,有的深入临床,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可靠的技术改进和应用效果。
这些检测虽然有的有很好的临床研究成果,但往往检测结果不甚一致、“各说各话”,各自为证,各检测仪发展出一条诊治方法,并且几乎很少与经络调理治疗相结合,多数只给出一个检测报告,治疗调理建议如倾盆大雨极多而针对性泛泛,有的检测出结果后,开出大量化学西药治疗。
本发明申请人已有的一项专利:经络全息物理保健足道系统(专利号为“ZL02153858.1”)提供了以足底全息区为主、辅以身体佩戴仪器顾及整体,用声、光、温度、电、磁、机械等物理因子为治疗源的群体性足道保健系统,而在实践中发挥了以足底经络穴位/全息区为主进行全身调理的效果。
足道系统虽然实现了(1)运动保健:保健功效不能替代;(2)由原来的一台仪器一次只能给一个病人由一位理疗师操作对有限而固定的穴区进行治疗,变为群体性、规模性地保健,易持之以恒,每次接受治疗的穴区多且总根据需要改变穴区;(3)由原来的每个病人一次只能接受一种物理因子治疗,变为每个病人一次就有可能(根据需要由现场医师指导)接受1-6种物理因子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保健;(4)通过电脑调控来部分实现自动识别与自动输入,针对性强、更加“个性化”,使用者每次都能获得具有他自身的特点的保健需要;(5)对于亚健康人有较好的改善,而对长期慢性感染耐药、长期慢性痛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有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能明显提高疗效,有的单独选择应用足道系统就能获得明显疗效。但因以足部全息区保健为主,对全身经络的调理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调理人体的经络全息数量和保健范围、以及保健档次价位等方面综合互补,适用的人群范围和征候种类扩大,调理的层次增多。使保健通道、保健厢仓与保健足道相结合,物理因子与自然因子相结合,从而使规模性经络全息物理自然保健通道系统和经络全息物理保健足道系统这两个系统构成规模性经络全息保健系统,用以实现中医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健康的基石“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的,成为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并可有效地辅助“治已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本系统可灵活配置,可以同时实现从经络全息层面实施预防、保健、调理、康复的多种功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或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与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相结合,以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微电脑处理系统,该保健厢仓或保健通道中安装有输出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用于供被保健者在厢仓内或在通道内受到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作用从而获得保健效果;所述的微电脑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保健设备相连,对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进行调控。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保健厢仓或保健通道内具有保健参数的声、光、色光、温度、电子、磁、机械等物理因子的设备,或具有保健参数的氧与健康空气、芳香气味、音乐等自然因子的设备,实现接触或非接触的物理与自然疗法,没有交叉感染和毒副作用,可有序和有针对性地作用于人体各部经络全息层面。
采用本发明系统能实现以下综合作用:
①使人体全方位地接触数种保健因子,以确保不同状况的机体能在不同程度病经络/全息区吸纳所需的不同种类、不同量级的因子;
②实现群体性、低成本、疗程型预防保健经络全息诊疗;
③既可以充分发挥物理疗法的基本作用效应(改善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使机体恢复体内自稳态平衡);又可以充分发挥经络全息的基本作用效应(不仅调整机能、而且促进形态(组织结构)的调整,治标又治本)。通过物理因子/自然因子对病经络全息区的调理,比传统方式在预防调理保健诊疗上有互补作用;
④可根据每人实时需要,利用的保健因子种类较全、所选择的保健参数针对性强、最易于个性化、因而能获高疗效;
⑤人体经络系统出现循经感传(PSC)并较强时,保健因子的调理才能“气至病所”、见效和高效,多因子作用于人体就提供了经络系统循经感传(PSC)功能被激发出来的充沛条件,激发经络系统循经感传(PSC)功能使之恢复和强化,就确保了见效快和高疗效;
本系统具备上述综合条件,可以同时实现从经络全息层面实施预防(“治未病”工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保健(从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全面提升机体的健康水平)、调理(在外因通过内因产生作用机体出现失衡时,发挥物理与自然因子的调衡功能)、康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康复)。
本系统可灵活配置,安装、更换、清洗方便,设置在室内,具有卫生、安全、适用面广、群体性、有医护人员指导等特点。
多功能规模性经络全息物理自然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对经络全息物理保健足道系统在结构、档次和质量上都作了重大的扩张和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系统的保健通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2A显示本实施例B通道和E通道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B显示图2A中B通道的直道部分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在通道内供使用者佩戴的色光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保健厢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除去顶部结构),其中,
图3A显示本实施例的保健厢仓的总体结构俯视图;
图3B显示本实施例的保健厢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C显示图3A中保健厢仓的仪器层结构示意图;
图3D显示图3A中保健厢仓的仪器层内的遮光筒结构示意图;
图3E显示图3A中保健厢仓的遮光筒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保健厢仓顶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4A为保健厢仓顶部一种帽状结构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剖示图;
图4C为保健厢仓顶部一种筒状结构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4D为图4C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机械保健厢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5A为机械保健厢仓总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机械保健厢仓细部剖示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子保健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A为电子保健仓的侧视图,
图6B为电子保健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电子保健仓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或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与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相结合,以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微电脑处理系统,该保健厢仓或保健通道中安装有输出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用于供被保健者在厢仓内或在通道内受到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作用而获得保健效果;所述的微电脑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保健设备相连,对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进行调控。
所述物理因子的保健设备可包括机械保健设备、控温设备,光疗、磁疗、电子保健仪器或振动保健设备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包括空气净化机、制氧机或分布式供氧系统、分子筛中心制氧系统、产生负氧离子的设备、芳香气味发散仪或音乐治疗仪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健通道可包括以中医木、火、土、金、水五行隶属的五气为原理设置成具有不同温湿度的溫气段、熱气段、平气段、涼气段、寒气段,用以调理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平衡;每个温度段均安装有与微电脑处理系统相连的可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加热器、降温仪和加湿器,各温湿度依次循环的分布在保健通道内,相邻温湿度段之间设置有温度隔板。也可根据使用者需要不分段,整个通道保持恒温恒湿。
所述保健通道还可包括在通道内壁安装有分布式供氧系统或分子筛中心制氧系统,在通道的每个温度段安装有全光谱光源的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负氧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机,芳香气味扩散仪或音乐治疗仪中一种或多种,用于营造一个大自然中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微气候环境,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并可由PIR人体红外开关控制。通道设有进风口(即进氧口,氧气分子量适中,在空气中位于中间和偏上)和出风口(位于通道下壁,利用二氧化碳分子量大,在空气中是下降的特点,从下面CO2排出通道),出风口或可安装抽气泵,时时更新通道空气。
所述保健通道可包括由声、光、温度、电、磁或机械设备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声、光、温度、电、磁或机械足道或综合足道,所述机械足道为硬机械路或软机械路。
所述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的保健设备采用多种不同波谱的不可见光源、可见光源或人工光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光照设备。保健厢仓可为光厢仓,该光厢由头部、体部、带有转轴的底盘和保健台组成,体部由从外到里依次同轴设置的筒状外壳、仪器层、遮光筒,遮光筒内为保健区,所述光厢仓的底盘由外底盘和内底盘组成,外底盘和遮光筒的底端相连,内底盘的转轴与保健台相连;外底盘和内底盘的转动方向相反;光厢仓的保健区中的保健台或设置有补钙灯仪或其他光照灯仪。
所述光厢仓的体部仪器层可由固定在外壳上的多块径向间隔排列的隔光隔热板和安装在隔光隔热板之间空间内分布的具有不同保健参数灯;隔光隔热板使保健灯管之间互无辐射、互不影响。光厢仓的体部遮光筒上可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使遮光筒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和遮光区,各光窗上安装有薄厚不一或种类不同的至少2片镜片,使透过不同镜片的光再照射到使用者,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的使用者、或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或一天的不同时段,获得不同光的种类照射人体部位的不同强度。
所述光厢仓的头部可由外壳和遮光罩组成,外壳和遮光罩之间构成仪器层;所述光厢仓的头部包括帽形和筒形两种结构,其中帽形的仪器层中的全部保健参数灯分布在遮光罩顶部;筒形的仪器层中的保健参数灯中的可见光分布在遮光罩顶部,不可见光分布在遮光罩的外周;所述遮光罩上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在光窗上安装有对不同光谱有选择性透过的介质;使遮光罩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和遮光区,在遮光罩上还可开有散热通气孔。
本发明的所有光线在照射人体时的参数,都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世卫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之间的合作项目-全球紫外线项目INTERSUN》以及《欧洲皮肤癌预防协会》的相关规定。
所述保健厢仓可为机械保健仓,包括保健台,设置在保健台上的按人体轴向放置的头部按摩垫、二个上肢船、一个躯体船、二个下肢船,二个足部按摩器;上肢船、躯体船、下肢船及足部按摩器首尾相通,
所述保健台可由床板和连接在平床板下面的支撑调节结构组成,用于支撑并调节床板成卧位或坐位;在各上肢船、躯体船、下肢船内均设置有按人体经络分布位置相应的由多种推拿按摩头或滚轮机组成的多条按摩机构或挤压气囊;每条按摩机构可正向、反向和正反向运动;由微电脑控制对异常数值最高的经络进行机械按摩推拿治疗。
所述保健厢仓为电子厢仓,该电子厢仓包括带有门的壳体、扣合在壳体上端的帽罩、设置在壳体下端的保健台,设置在保健台上的可折叠和转向的保健床、多种检测仪、治疗仪、与检测仪和治疗仪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连接的计算机、在保健台下设有带动保健台45°左右转动的底盘。
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实施例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I为通道,II为厢仓,III为足道,IV为区域。
本系统主要包括四条不移动且有相当长度和宽度的封闭式通道IA、IB、IC、IE,其中IA通道为环绕系统外圈的环形通道,其总长度为75米,宽度为1.2米;IB通道为处于IA通道内侧相邻环绕的环形通道,其总长度为65.4M,宽度为1.2M;IC通道为处于IB通道内侧相邻环绕的环形通道,其总长度为55.8M,宽度为2.5M;IE为位于系统中部的直通道,其长度为12.7M,宽度为1.6M;在IE通道与IC通道之间形成敞开的IVD区域长11.7M,宽2.3M,和IVF区域长11.7M,宽2.3M,各环形通道具有相向的通道入口和出口,直通道I E为一端具有入口和出口共用的开口,所有入口和出口均处于系统一侧。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IC通道内,以及通道IC和IE之间的区域IVD、IVF内由多个间隔排列的厢仓II构成的三条厢仓IIC、IID和IIF。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使用者前进的方向。
三个通道IA、IB、IE内均设置有供保健者握/靠的扶拦Ie和扶拦上的求助报警感应器(图内未显示),三条厢仓IIC、IID、IIF中的每个厢仓内均设置有扶手和求助报警感应器,每个通道和每个厢仓内都设有监视器摄像头(图内未显示)。在IA通道、IB通道及IE通道的两侧壁和IIC厢仓、IVD区域及IVF区域开有多个安全门Id(如图2A所示),可供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随时结束调理离开,或医护保健人员进来帮助使用者;还包括设置在系统一端与各通道和厢仓入口和出口处的一间或多间足部预处理室H1(用于对使用者进行人工修脚去除脚垫,穿足塑套或专用袜鞋,以保证后续在通道或厢仓中达到好的保健效果)、检测室K1(用于通过人工问诊建立使用者简要电子病历,使用全息诊断仪扫描或经络检测仪记录使用者经络全息即时健康数据,以便确定其适合选用何项保健及每次保健效果对比随时调整保健选项和疗程,佩带身份和病历识别条形码装置及根据检测结果佩戴相应的小巧实时检测监护仪和调理治疗仪等);控制监护室K2(设有对各通道中各设备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微电脑处理系统,及与各保健通道和厢仓的各监控探头相连的图像显示屏以实现对使用者的监护、并设有接收使用者求助报警信号的系统装置,一旦接收到信号,可立即定位发信号者并在系统屏上看到他的简要病历、能及时准确地有效施救),保健后处理室H2(设在厢仓出口处,回收佩戴仪器、脱去足塑套等)。在预处理室H1和后处理室H2之间设置系统的入口和出口大门。
本实施例各通道的具体结构及功能分别说明如下:
IA通道包括以中医木、火、土、金、水五行隶属的五气为原理分别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温度从-7℃升至19℃及湿度在24%到29%的溫气段、温度从12℃升至小于等于31℃及湿度在24%到55%的熱气段、温度从31℃下降至26℃及湿度在64%到90%的平气段、温度从26℃再降至16℃及湿度在61%到42%的涼气段、温度从12℃下降至零下-7℃及湿度在35%到28%的寒气段,用以调理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平衡;上述每个温度段的通道壁上均安装有与控制室K2的微电脑处理系统相连的可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加热器、降温仪和加湿器,每段长度相近,分别在约15米,依次循环的分布在保健通道内,相邻温度段之间可设置有温度隔板(图中未示出)。也可根据使用者需要不分段,整个通道保持恒温恒湿。
在I A通道内壁上安装有分布式供氧系统或分子筛中心制氧系统,在I A通道的每个温度段安装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机,保证通道内的负氧离子浓度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的空气清新程度3级,氧气浓度不低于75%(误差3%);空气净化度达到祛毒消除多种有害气体使其下降96%以上,净化粒径小至0.3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防尘的要求,杀菌效率达92%以上。通道设有进风口(即进氧口,氧气分子量适中,在空气中位于中间和偏上)和出风口(位于通道下壁,利用二氧化碳分子量大,在空气中是下降的特点,从下面将CO2排出通道),出风口或可安装抽气泵,时时更新通道空气。
在I A通道内的地面上设置有一条硬机械路/或软机械路/或软硬分段搭配的路和温度路、声路、色光照、日光照或磁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足道(选用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 96222666.1”中的方案,还可用复合材料),其中温度足道可以有多种结构,可温凉间隔由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感觉选温的或选凉的,或温凉间搭的,可在足底选定穴区设置测温计实时检测温度并根据测出的温度立刻向足底的选定穴区加温,还可在足道上使用远红外材料或托玛琳聚合树脂、锗石、磁石等天然能量石,也可选用温度传导不同的材料作为温差的区别。
I A通道适用的人群用于占人口70%以上的亚健康人群(青中老年人)和中老年人群(以现代病为主),包括收入高、中、低的个人和群体,他们中将有不低于80%的人在医护保健师指导下选择走此路;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是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由“治未病健康工程”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而其中的三个层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人群都适合A通道保健。
I B通道为物理与自然综合调理通道,如图2所示,该通道同样设置有与I A通道中各温度段、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及空气调节设备外,还可设置空气振动设备、磁场发生器、芳香气味扩散仪或音乐治疗仪中一种或多种;I B通道地面有一条软机械路/或硬机械路/或软硬分段搭配的路和日光照I a、温度路、声路、色光照I b、激光、或磁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足道IIIa(选用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 96222666.1”中的方案,还可用复合材料),以及该足道在与该足道平行的平面步道IIIb(即在平面步道上不再设置任何结构和设备),如图2A所示,是供使用者的又一选择,当足部不宜刺激,或身体过于虚弱,或走足道中间想减轻足底劳累,或需要坐轮椅等情况时,只从平板路通过来享受氧与健康空气以及阳光照I a,色光照I b,以及音乐治疗仪或经络全息治疗仪(电子)、芳香气味播散仪(图内未显示)。还设有安全门I d。
I E通道也为物理与自然综合调理通道,如图2A所示,基本设备和布置与I B通道相同,区别之处是I E通道的地面设置的足道IIIc为电子路(选用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 96222666.1”中的方案)。
上述I A、I B、I E三个通道顶部为圆弧状,在顶部设置一定数量的日光模拟器I a(全光谱光源,包括与阳光中的紫外线光谱最为一致的谱线UVA、UVB和NB-UVB,模拟日光可见光和红外光区,而不包括自然太阳光中的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等几个波谱及称之为第二太阳光谱的偏振辐射谱),或安装日光LED燈泡I a(根据需要模擬清晨、正午和傍晚的太陽光);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可由PIR人体红外开关控制,僅對人體釋放的、特定波長(10um)的紅外光最敏感,当有人在PIR探头经过时,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会受到感应自动点亮,亮灯时间,环境照度,灵敏度在PIR控制器上可以调节。并需戴能够防护紫外线、红外线的护目镜。还可在通道和区域间按装有多个安全门I d,便于出入或救护。
在室外阳光充分时,或也可使用设置的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该系统利用光学原理分离、大幅拦截紫外线(保留少部分以达到人体吸收维生素D的目的)、红外线(给予有用的部分通过,不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全部排除自然太阳光中的伽马线(r-ray)、X光(x-ray)、Y-ray、Ф-ray、β-ray、α-ray等具有放射性射线,使其对人体危害能降到零,提供自然安全阳光成份;但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可在通道内安装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可在通道设置能开放的阳光窗可使自然阳光大量进入通道内、可设置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导入安全阳光进入通道,并可三者交替使用,在天气晴朗阳光充沛的一天中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的约60分钟~4小时开放阳光窗或启用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其他时段及阳光不足时使用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
还在通道I上部吊装有不同波长的各种色光灯(LED)或色光球I b1,另外在通道地面上还可设有多个小推车I c1和放在小推车上的小巧实时检测监护仪(如具有报警功能的心电检测仪、心率监测器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和调理治疗仪(经络全息诊疗仪)I c2,如图2B所示,还在通道内备有供使用者选用的安装有可调光谱的色光((LED))帽I b2,如图2C所示。
本实施例的三条厢仓IIC、IID和IIF中的厢仓的实施例结构,包括分布在IIC通道中的多个光厢仓II c1(立式)、II c2(卧式),分布在II D区域中的多个机械厢仓II D和分布在II F区域中的多个电子厢仓II F;还可在三条厢仓II C、II D和II F中设置多个冰屋和多个桑拿房,其中,所述冰屋内的温度低于4℃,所述桑拿房内的温度为至少45℃。根据经络保健参数确定使用者应选择的方式调理。
本实施例的光厢仓如图3-4所示,该光厢仓由头部IICa、体部IICb、带有转轴的底盘IICc和保健台IICe组成,体部由从外到里依次同轴设置的筒状外壁IICb1、仪器层IICb2、遮光筒II Cb3,遮光筒II Cb3内为保健区II Cb4,体部侧面还开设有与保健区相通的厢门IICb5,体部厢门外侧设有厢内各种设备的手控开关、控温装置及微电脑控制系统II Cb51,厢门内侧和遮光板内侧装有多个报警求助感应器II Cb52。
光厢仓的体部仪器层II Cb2由固定在外壳上的多块径向间隔排列的隔光隔热板II Cb21和安装在在隔光隔热板II Cb21之间空间内分布的具有不同保健参数灯II Cb22(如红外光谱类灯管,紫外光谱类灯管或可见光谱类灯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可选用如近红外线仪、远红外线仪,紫外A/B/NB-UVB线仪,红光、蓝光或黄光LED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图3A所示;隔光隔热板均由耐蚀、耐高温、隔光、隔热材料等铝合金或和复合材料等轻型、新型材料制成,使保健灯管之间互无辐射、互不影响。
遮光筒IICb3上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IICb31、IICb32,使遮光筒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IICb31、IICb32和遮光区IICb33,各光窗上安装有薄厚不一或种类不同的至少2片镜片(可由微机控制更换使用),利用对光的吸收量不同的厚薄镜片或对光有选择性吸收的不同种类的镜片,或有不同的吸收光谱的不同的材料的镜片,例如:各种滤光片或和各种玻璃,使透过这些不同镜片的光再照射到使用者(即光能(辐射能)转化为物体内能再转化光能(辐射能)的过程),就可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的使用者、或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或一天的不同时段,获得不同光的种类照射人体部位的不同强度。遮光筒的遮光区II Cb33可由耐蚀、耐高温、隔光、隔热材料等铝合金或和复合材料等轻型、新型材料制成;也可在不同的遮光区IICb33选用虽然吸收光量大、但吸收光量有区别的不同上述材料(图内未显示)组装成遮光筒,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如图3B内的3D所示。使遮光筒仪器层中的保健灯管对人体的照射以不同光窗的形态和穿过不同介质来实现,配合遮光筒与外底盘联合转动、及内底盘与保健台的联合相反转动,使保健灯管光线穿过光窗在人体形成了不同光谱的“光斑”有如“光脉冲”间断并有序地作用,光保健作用的有效力度会因此成倍增加,用以实现不同光谱在种类、强度、持续和间断时间的交替配伍。
图3A-2和图3A-3显示出光厢仓的遮光筒将其内部的保健区划分出上部和下部的不同的光照区;其中,图3A-2为保健区上部的不同的光照区,图中将保健区的横截面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又分为对应遮光筒的遮光区II Cb33的无光区a和对应遮光筒的透光区IICb31的光照区b;第二象限为对应遮光筒的透光区IICb32的光照区c和d;第三象限又分为对应遮光筒的遮光区IICb33的无光区e和对应遮光筒的透光区IICb31的光照区f;第四象限为对应遮光筒的透光区IICb32的光照区g和h;图3A-3为保健区下部的不同的光照区,即将上部第一象限中的区域的位置变成了下部的第二象限的位置,将上部第二象限中的区域的位置变成了下部的第三象限的位置,以此类推。
底盘II Cc由外底盘II Cc1和内底盘II Cc2组成,外底盘II Cc1和遮光筒II Cb3的底端相连,内底盘IICc2的转轴与保健台IICe相连;外底盘IICc1和内底盘IICc2的转动方向相反。
光厢仓的保健区中的保健台IICe内设置有补钙灯仪或其他光照灯仪IICe1,保健台IICe上设置有扶手II Ce2和安装在扶手上的报警器(图中未视出),如图3D所示。
光厢仓的头部II Ca由外壳II Ca1和遮光罩II Ca3,外壳II Ca1和遮光罩II Ca3之间构成仪器层II Ca2;外壳II Ca1顶部开有通孔,遮光罩II Ca3顶部设置有固定轴II Ca4,遮光罩IICa3顶部的固定轴IICa4插入到外壳IICa1顶部的通孔中。
光厢仓的头部包括帽形和筒形两种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帽形的仪器层中的保健参数灯II Ca21(可见光)、II Ca22(不可见光)(具体采用的灯种类与体部的仪器层的灯相同)分布在遮光罩II Ca3顶部;筒形的仪器层中的保健参数灯中的可见光II Ca21分布在遮光罩顶部,不可见光II Ca22分布在遮光罩的外周,如图4B、图4D所示。
遮光罩II Ca3上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II Ca31、II Ca32,在光窗上安装有对不同光谱有选择性透过的介质;使遮光筒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IICa31、IICa32和遮光区IICa33在遮光罩上还可开有散热通气孔IICa34如图4A、图4C所示;(遮光罩和光窗介质的具体材料与体部遮光筒相同)。
光厢仓的头部外壳和遮光罩分别扣合在体部的外壳和遮光筒上,形成光厢仓整体。
该光厢仓具体实施时,不可见光宜采用:光仓上方设置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全光谱光源),可由PIR人体红外开关控制。
而可见光的光所产生的力及光学色彩又称为色光,每种色光都能产生一种电磁波长,根据工业色板的RGB阵列国际代码,由各色LED发光管发出各种色彩搭配的动作图案实施,或使用色光治疗仪;色光还可以如下搭配:①以深/正/浅各单颜色的强/中/弱排序先后有序地轮替出现,②或颜色同样而强/中/弱先后有序地轮替出现,时间以主治色为长、辅助色为短,自动循环;③或主治色深配辅助色正、主治色正配辅助色浅、包含过渡复合色,强弱排序先后有序地轮替出现,时间以重要主治色为长、次要主治色为短,自动循环;④除有颜色及疾患配伍禁忌外,所有色光的深/正/浅按强/中/弱先后有序地轮替出现,时间以使用者喜好色为长、其它色为短,自动循环;⑤其他照射规律。
本实施例的机械保健仓IID如图5所示,包括,保健台IIDa1,设置在保健台上的按人体轴向放置的头部按摩垫II Da2、二个上肢船II Da3、一个躯体船II Da4、二个下肢船II Da5,二个足部按摩器IIDa6。其中,上肢船IIDa3、一个躯体船IIDa4、二个下肢船IIDa5及1~2个足部按摩器IIDa6首尾相通,如图5A所示。
本实施例的机械保健仓各部分的结构具体说明如下:
保健台II Da1由床板II Da11和连接在平床板下面的电动连杆升降调节结构II Da12构成,可支撑并调节床板成卧位或坐位(图中只示出卧位),如图5A所示。
头部按摩垫IIDa2的表面采用皮革及透气网孔面料,内装多个(例如对称设置6-12个)推拿按摩头或滚轮(图中未示出)。
二个上肢船II Da3、一个躯体船II Da4和二个下肢船II Da5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上肢船IIDa3为例由船篷IIDa31、船体IIDa32及设置在船篷IIDa31与船体IIDa32一侧的合页组成,使船能够开合,以便于使用者将肢体放于其中;在船篷与船体两端敞开,内表面可采用皮革及透气网孔面料;在船篷与船体内均设置有按人体经络分布位置相应的由多种推拿按摩头或滚轮机组成的按摩机构(均为常规产品),可在上肢船IIDa3的船篷IIDa31内安装有分别对应肺经、心包经和心经位置的三条按摩机构II Da311、II Da312和II Da313,在船体I IDa32内安装有分别对应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位置的三条按摩机构II Da321、IIDa322和IIDa323,如图5B所示。在躯体船的船体内设5条按摩机构,督脉对应的位置也可采用挤压气囊。也可加设双肩船按摩机构(择需要者使用,图内未显示)。
足部按摩器IIDa6可采用内设有双气泵的挤压气囊或滚轮机的足保健盒(可采用常规产品)。
每条按摩机构可正向、反向和正反向运动。根据经络检测结果,由微电脑控制对异常数值最高的经络进行机械按摩推拿治疗,检测结果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不同则每条经络的推拿按摩仪的运动方向(正推、反推、正反推)不同,手法不同(振动、揉捏、拍打、捶击,气压按摩或挤压),施量不同(2~数档力度),以实现对经络的补、泻、平补平泻三种治法。
本实施例的电子厢仓IIF结构如图6所示,A为侧视图,B为俯视图,由带有门IICb5的壳体IIF1(可采用椭圆形、长方形)、扣合在壳体上端的帽罩IIF2、设置在壳体下端的保健台IICe,设置在保健台上的可折叠和转向的保健床IIF4、多种检测仪IIF5(如经络伏安特性检测仪、经络电阻检测仪、经络全息生物电检测仪等)、治疗仪IIF6(如经络伏安特性治疗仪、经络电阻治疗仪、经络全息诊疗仪等)、与检测仪和治疗仪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连接的计算机II F7(放置在电子仓外),设置在保健台II Ce内的补钙仪(与光厢仓的相同)或其他灯仪IICe1;壳体侧面开设有与保健区相通的壳门IICb5,其外侧设有壳内各种设备的手控开关、控温装置系统II Cb51,其内侧装有报警求助感应器II Cb52。或在帽罩吊装有色光球II Ca211,根据经络检测处方色光组合同前述,或设置天幕缀星式色光灯II Ca212,各色光保健仪程簇状(相同颜色按深/正/浅、强/中/弱有序聚集)、串状(相同颜色深/正/浅、强/中/弱有序串连)、散状(不同颜色按深/正/浅、强/中/弱有序互相散间分布)或其他规律性排列,每种至少在天幕出现三次、并分布在天幕的三个互相等距离处,任意一处都可以与另二处相互补充照射到整个人体;还可安装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I a(全光谱光源),可由PIR人体红外开关控制,在壳体内壁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具有不同保健参数的不可见光灯IICb22(如红外光谱类灯管、紫外光谱类灯管或可见光谱类灯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壳体门内侧安装有控温装置(图中未示出);在保健台下设有带动保健台45°左右转动的底盘IICc。本实施例的壳体和帽罩均可采用屏蔽光外射的材料制成。这种帽罩II F2及在壳体内壁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具有不同保健参数灯II Cb22(红外光谱类灯管、紫外光谱类灯管或可见光谱类灯管中的一种或几种)、色光球IICa211、天幕缀星式色光灯IICa212,较多地使用于光厢仓,在电子厢仓也可作为综合厢仓的使用。
本实施例的电子厢仓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如图7所示:首先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将不同的检测仪和治疗仪的电极安放在拟定的使用者的穴区上,并以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连接的计算机(放置在保健厢仓外距离厢仓约10-60米),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探测人体经络全息后,以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传输检测数据到计算机,计算机进行采样、模/数转换并存贮,然后由处理器进行各种检测结果综合数据处理,例如锁定和显示前2-3组最异常数图,或D/A转换,特征建立提取,分类识别各条经络值,并进行五行生克计算;经络诊断:与计算机内已预先设置有数据处理程序(采用已有成熟的处理程序历代多种全息图对照定病位,与已建立的病例病历和病理数据库对照判断),得出结果;计算机进一步得出经络治疗调理处方:查询由实证医学建立的临床数据库,查询转化医学中心的验方,就能得出本次经络检测的治疗调理处方;这处方又以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从计算机传输治疗调理指令到经络治疗仪的电极,经电极自动输入人体进行调理治疗。
本系统中配置的各种检测仪、适合经络保健规格的各类保健/调理/治疗仪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正规市售产品,这些仪器本身不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此不予以详述。
上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的结构及配置仅作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全部技术方案的总集成,在实际应用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场地、应用人群和经费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保健通道、保健厢仓进行灵活、合理的配置,构成不同规模的集成系统。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或一条或多条保健通道与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保健厢仓相结合,以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微电脑处理系统,该保健厢仓或保健通道中安装有输出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用于供被保健者在厢仓内或在通道内受到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的作用而获得保健效果;所述的微电脑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保健设备相连,对物理因子或自然因子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因子的保健设备包括机械保健设备、控温设备,光疗、磁疗、电子保健仪器或振动保健设备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自然因子的保健设备包括空气净化机、制氧机或分布式供氧系统、分子筛中心制氧系统、产生负氧离子的设备、芳香气味发散仪或音乐治疗仪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通道包括以中医木、火、土、金、水五行隶属的五气为原理设置成具有不同温湿度的溫气段、熱气段、平气段、凉气段、寒气段,用以调理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平衡;每个温度段均安装有与微电脑处理系统相连的可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加热器、降温仪和加湿器,各温度依次循环的分布在保健通道内,相邻温度段之间设置有温度隔板。也可根据使用者需要不分段,整个通道保持恒温恒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通道还包括在通道内壁安装有分布式供氧系统或分子筛中心制氧系统,在通道的每个温度段安装有全光谱光源的日光模拟器或日光LED燈泡、负氧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机,芳香气味扩散仪或音乐治疗仪中一种或多种,用于营造一个大自然中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微气候环境。日光模拟器可由PIR人体红外开关控制。通道设有进风口(即进氧口,氧气分子量适中,在空气中位于中间和偏上)和出风口(位于通道下壁,利用二氧化碳分子量大,在空气中是下降的特点,从下面将CO2排出通道),出风口或可安装抽气泵,时时更新通道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通道包括由声、光、温度、电、磁或机械设备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声、光、温度、电、磁或机械足道或综合足道,所述机械足道为硬机械路或软机械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性经络全息保健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经络保健参数的物理因子的保健设备采用多种不同波谱的不可见光源、可见光源或人工光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光照设备。所述保健厢仓为光厢仓,该光厢仓由头部、体部、带有转轴的底盘和保健台组成,体部由从外到里依次同轴设置的筒状外壳、仪器层、遮光筒,遮光筒内为保健区,所述光厢仓的底盘由外底盘和内底盘组成,外底盘和遮光筒的底端相连,内底盘的转轴与保健台相连;外底盘和内底盘的转动方向相反;光厢仓的保健区中的保健台内或设置有补钙灯仪或其他光照灯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厢仓的体部仪器层由固定在外壳上的多块径向间隔排列的隔光隔热板和安装在在隔光隔热板之间空间内分布的具有不同保健参数灯;隔光隔热板使保健灯管之间互无辐射、互不影响。光厢仓的体部遮光筒上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使遮光筒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和遮光区,各光窗上安装有薄厚不一或种类不同的至少2片滤光片,使透过不同滤光片的光再照射到使用者,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的使用者、或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或一天的不同时段,获得不同光的种类照射人体部位的不同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厢仓的头部由外壳和遮光罩组成,外壳和遮光罩之间构成仪器层;所述光厢仓的头部包括帽形和筒形两种结构,其中帽形的仪器层中的全部保健参数灯分布在遮光罩顶部;筒形的仪器层中的保健参数灯中的可见光分布在遮光罩顶部,不可见光分布在遮光罩的外周;所述遮光罩上开有不同形状的光窗,在光窗上安装有对不同光谱有选择性透过的介质;使遮光罩形成间隔分布的透光区和遮光区,在遮光罩上还可开有散热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厢仓为机械保健仓,包括保健台,设置在保健台上的按人体轴向放置的头部按摩垫、二个上肢船、一个躯体船、二个下肢船,二个足部按摩器;上肢船、躯体船、下肢船及足部按摩器首尾相通,
保健台由床板和连接在平床板下面的支撑调节结构组成,用于支撑并调节床板成卧位或坐位;在各上肢船、躯体船、下肢船内均设置有按人体经络分布位置相应的由多种推拿按摩头或滚轮机组成的多条按摩机构或挤压气囊;每条按摩机构可正向、反向和正反向运动;由微电脑控制对异常数值最高的经络进行机械按摩推拿治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厢仓为电子厢仓,该电子厢仓包括带有门的壳体、扣合在壳体上端的帽罩、设置在壳体下端的保健台,设置在保健台上的可折叠和转向的保健床、多种检测仪、治疗仪、与检测仪和治疗仪有线或焦点近距无线电子方式连接的计算机、在保健台下设有带动保健台45°左右转动的底盘。
CN201210029479.2A 2012-02-10 2012-02-10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2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9479.2A CN102552021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9479.2A CN102552021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021A true CN102552021A (zh) 2012-07-11
CN102552021B CN102552021B (zh) 2014-05-21

Family

ID=4639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94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2021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202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8001A (zh) * 2012-07-19 2012-10-17 邹平起 自然康复治疗设备
CN103690323A (zh) * 2013-12-30 2014-04-02 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芳香氧疗养生舱及其疗养方法
CN103893916A (zh) * 2014-03-26 2014-07-02 蓝卫 Led辅助治疗装置
CN104970959A (zh) * 2015-07-20 2015-10-14 宁斌 组合式碧玺玉砂、音乐理疗保健装置
CN105363129A (zh) * 2015-11-20 2016-03-02 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微压氧舱装置
CN106492354A (zh) * 2016-12-02 2017-03-15 同济大学 一种医用光照方法及系统
CN108904995A (zh) * 2018-07-13 2018-11-30 广州易和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
CN111288574A (zh) * 2018-12-10 2020-06-16 株式会社吉美医疗 一种具有色彩治疗功能的远红外线照射空气净化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043A (zh) * 2002-12-06 2003-04-16 朱奕群 经络全息物理保健足道系统
CN101104093A (zh) * 2006-07-13 2008-01-16 香港理工大学 便携式多功能感官刺激装置
JP2011115598A (ja) * 2009-02-03 2011-06-16 Action Research:Kk 電子機器、電気自動車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043A (zh) * 2002-12-06 2003-04-16 朱奕群 经络全息物理保健足道系统
CN101104093A (zh) * 2006-07-13 2008-01-16 香港理工大学 便携式多功能感官刺激装置
JP2011115598A (ja) * 2009-02-03 2011-06-16 Action Research:Kk 電子機器、電気自動車及び記録媒体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8001A (zh) * 2012-07-19 2012-10-17 邹平起 自然康复治疗设备
CN103690323A (zh) * 2013-12-30 2014-04-02 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芳香氧疗养生舱及其疗养方法
CN103893916A (zh) * 2014-03-26 2014-07-02 蓝卫 Led辅助治疗装置
CN104970959A (zh) * 2015-07-20 2015-10-14 宁斌 组合式碧玺玉砂、音乐理疗保健装置
CN105363129A (zh) * 2015-11-20 2016-03-02 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微压氧舱装置
CN106492354A (zh) * 2016-12-02 2017-03-15 同济大学 一种医用光照方法及系统
CN108904995A (zh) * 2018-07-13 2018-11-30 广州易和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
CN108904995B (zh) * 2018-07-13 2023-12-19 广州易和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
CN111288574A (zh) * 2018-12-10 2020-06-16 株式会社吉美医疗 一种具有色彩治疗功能的远红外线照射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021B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2021B (zh) 多功能经络全息保健通道集成系统
US200601997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physical fitness regimen with color healing
CN206745604U (zh) 中药熏蒸沙疗装置
CN106110511B (zh) 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
Holick et al. Biologic Effects of Light: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Atlanta, Georgia, USA, October 13–15, 1991
CN106474631B (zh) 关节康复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06231B (zh) 生命信息场导仪
CN204932629U (zh) 老年仿日光治疗灯
CN104707264B (zh) 结合红光、岩盐、远红外的光疗理疗装置
CN208990067U (zh) 一种改进远红外养生舱
CN106422077A (zh) 一种光治疗吧
CN206508401U (zh) 一种聚光光疗美容仪
CN203598371U (zh) 结合红光、岩盐、远红外的光疗理疗装置
CN202198986U (zh) 全色彩光波浴屋
CN201253030Y (zh) 温热保健激光床垫
KR200252234Y1 (ko) 옥을 이용한 캡슐형 사우나 장치
RU2324463C2 (ru) Способ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создания 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ого климата мертвого моря и климатрон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6453991U (zh) 红外线光灸装置
CN201469631U (zh) 拼装组合式汗蒸黄土房
CN109567314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智能无线充电发热鞋垫
CN107812320A (zh) 一种阳光疗法舱
CN206621663U (zh) 一种光治疗吧
CN106823151A (zh) 一种改良型tdp灯
CN208934479U (zh) 漂浮池及漂浮场馆
CN212743181U (zh) 冬季日光浴玻璃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