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1796A -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1796A
CN102551796A CN2011103038948A CN201110303894A CN102551796A CN 102551796 A CN102551796 A CN 102551796A CN 2011103038948 A CN2011103038948 A CN 2011103038948A CN 201110303894 A CN201110303894 A CN 201110303894A CN 102551796 A CN102551796 A CN 102551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ultrasound wave
probe
negative electrode
ultras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3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幸田义治
幸田耕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TOELECTRIC CO Ltd
Co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OTO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1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1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09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 A61B8/4227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straps, belts, cuffs or br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45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robe, e.g. with respect to an external reference frame or to the patient
    • A61B8/4254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robe, e.g. with respect to an external reference frame or to the patient using sensors mounted on the pro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A61B8/4455Features of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probe, e.g. ergonomic aspec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分析装置,该分析装置通过对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施加直流电压并照射超声波,能够不采血而立即得到血液的分析结果。该分析装置具备测定器主体(110),突出于所述测定器主体(110)的表面而配置有:留有间隔地配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夹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相邻配置的超声波收发探头;和夹在超声波收发探头之间配置的超声波发射探头,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测定控制部,所述测定控制部具备:直流电压施加部;超声波输出部;超声波接收部;成分分析部。因此,不采血就能立即得到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

Description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对动脉血管中流的血液施加直流电压并照射超声波,从而不采血就能立即得到血液的分析结果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从动脉血管采血,将采集的血液放置在测定用血液成分分析装置中,来进行血液成分的分析。并且,最近,也有如日本特开2009-14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能够在家里采血并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成分分析的装置。
但是,这些现有装置在分析血液成分时,必须进行采血,而不能以非侵害状态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
并且,由于医院、诊所必须委托承办血液成分分析的机构或制造商进行血液的成分分析,所以存在的问题是,采血后至得到分析结果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施加直流电压并照射超声波,从而不采血就能立即得到血液的分析结果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具备正电极和负电极、超声波收发探头、超声波发射探头、直流电压施加部、超声波输出部、超声波接收部以及成分分析部。
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容易进行测定的血管上间隔配置。超声波收发探头与正电极或负电极相邻并配置在血管上。超声波发射探头配置在正电极和负电极间的血管上,激励血管内的血液振动。直流电压施加部对正电极和负电极施加直流电压。超声波输出部使超声波从超声波收发探头输出。超声波接收部通过超声波收发探头接收来自血液的反射波。成分分析部使直流电压施加部、超声波输出部和超声波接收部工作,并基于超声波接收部接收的反射波的波形,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由于能够通过对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施加直流电压并照射超声波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所以不采血就能立即得到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器主体的详细图。图2(a)是测定器主体的外表面(外侧)的详细图,图2(b)是手腕接触的测定器主体的接触面(内侧)的详细图。
图3是表示被测者手腕部分的动脉位置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安装在手腕部分时的电极和探头与血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主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测定时的发送波形和接收波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外观图。
如图所示,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由测定器主体110和用于将测定器主体110固定于人体的带120构成。带120钩搭在带固定部125A、125B上,所述带固定部125A、125B设置在测定器主体110的相对侧面。用带120将测定器主体110固定在例如手腕部分。
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血液成分分析结果的显示部130和排列各种控制按钮的控制按钮配置部140。并且,在测定器主体110的接触手腕部分的接触面上安装有为了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所使用的电极和探头(参见图2(b))。并且,在测定器主体110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获取的血液分析结果的数据输出到外部的PC连接端子(USB连接器)146。
图2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测定器主体110的详细图。图2(a)是测定器主体110的外表面的详细图,图2(b)是手腕接触的测定器主体110的接触面的详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位于测定器主体110左侧的是卷绕在手腕上用于止血的止血袖带(cuff)160。
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部130,在显示部130的图示下侧设置有控制按钮配置部140。在显示部130用数值显示出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具体为被测者个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非特定多名健康正常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被测者由显示部130显示的分析结果能够掌握特定血液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异常。在控制按钮配置部140配置有用于输出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所需的命令的多个控制按钮。
在测定器主体110的手腕部分接触面配置有2个电极、2个超声波收发探头、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从图示左侧至右侧依次配置有正电极152A、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负电极152B。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设置在2个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之间。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和2个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设置在间隔30mm左右配置的2个电极152A、152B之间。
突出于测定器主体110的接触面的表面而配置的正电极152A、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负电极152B构成为通过弹力向按压方向压入并可恢复。通过该构成,在测定器主体110安装在手腕部分上时,这些电极和探头能够适应曲面状的皮肤以适当的压力密合,准确地进行血液成分的分析。
正电极152A、负电极152B与皮肤密合,由此能够使正电极152A、负电极152B的电压有效作用于血液。并且,通过使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与皮肤密合,能够使超声波有效地作用于血液,血液成分的分析精度提高。另外,为了使这些电极和探头能够更有效地与皮肤密合,也可以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部涂布凝胶状的液体。
图3是表示被测者的手腕部分的动脉位置的图。
如图所示,在安装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人的手腕部分存在尺动脉和桡动脉这2根动脉血管。
如上所述,在测定器主体110的手腕部分的接触面配置有多个电极和探头。在将测定器主体110安装在手腕部分上时,调整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位置以使这些电极和探头位于尺动脉或桡动脉的血管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位置不合适的情况下(电极和探头没有位于尺动脉或桡动脉的血管上的情况下),由于得不到准确的血液成分分析结果,所以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不开始测定。虽然没有图示,但测定器主体110的手腕部分接触面以相对于测定器主体110的外表面可旋转一定角度的方式来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使接触面旋转来重新调整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位置。
上述在正电极152A与负电极152B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是为了将血液中的特定粒子、分子聚集于正电极152A或负电极152B。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154B对血液照射超声波,并接收血液反射的超声波的反射波。通过对该反射波的波形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分析血液成分。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对滞留在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与154B之间的血液照射超声波,向血液施加针对,使血液的粒子、分子活化。如果使血液振动并活化,则所滞留的粘度高的血液的特定成分易于集聚在正电极152A或负电极152B。
需要说明的是,在被测者的手腕部分安装测定器主体110的情况下,与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位置相比,将如图2所示的止血袖带160安装在心脏侧(靠近肩),对止血袖带160供给空气,暂时使血流停止。
优选如上所述那样将止血袖带160与测定器主体110分开设置。但是,简易的做法也可以使测定器主体110的带120具备作为止血袖带的功能,并用带120止血。
图4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构成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测定控制部200被收纳在测定器主体110内,例如可以由单片微型计算机构成。
图4中所示的正电极152A、负电极152B、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如图2(b)所示配置在与手腕部分接触的测定器主体110的接触面上。在将测定器主体110安装在手腕部分的状态下,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间隔30mm左右配置在血管上。并且,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夹在正电极152A、负电极152B间且与这些电极相邻地配置在血管上。
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分别具有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向血液输出超声波。并且,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分别具有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154Bb,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154Bb接收血管壁、血液反射的超声波,并输出与接收的超声波水平对应的波形信号。
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由于位于正电极152A、负电极152B的附近,所以能够有效收集集聚在正电极152A或负电极152B的血液中的特定分子和粒子。
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配置在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之间的血管上,照射振幅宽1.4mm、频率为12KHz的振幅大的超声波。滞留的血液粘度高,分子的泳动速度慢,但通过激振被止血并滞留的血管内的血液,从而使血液的分子、粒子活化,促进泳动,缩短向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的聚集时间。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也夹在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之间。
显示部130如图2(a)所示配置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外表面。并且,控制按钮141~145配置在控制按钮配置部140。
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测定控制部200。测定控制部200由直流电压施加部170、超声波输出部175、超声波接收部180、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样品保持部184、频率分析部186、成分分析部188、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动力控制部192、收发部194构成。
直流电压施加部170对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施加直流电压。具体地说,直流电压施加部170对正电极152A施加正电压,对负电极152B施加负电压。直流电压施加部170在正电极152A与负电极152B之间施加0.8mV左右的低电压,流通0.05mA左右的直流电流。不施加交流电压而施加直流电压是为了将特定的血液成分集聚在正电极152A或负电极152B。
超声波输出部175使超声波从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的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输出。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向血管内的血液照射超声波。并且,超声波输出部175使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输出。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向血管内的血液照射超声波,将血液活化。超声波输出部175能够根据成为测定对象的粒子的种类,例如血糖、胆固醇等粒子的种类改变超声波的频率。
超声波接收部180通过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154B的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154Bb接收从血液反射出的反射波。通过对从血液反射出的反射波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能够细致地分析血液的成分及其含量。
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为了从超声波接收部180所接收的反射波中获取对应于血液成分的反射波形,而对反射波的反射波形施加滤波。这是因为,对于每种血液成分而言,反射波形的特征不同。
样品保持部184暂时保持由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所获取的对应于特定血液成分的反射波形。这是因为,在进行后续分析时,需要以该保持的反射波形为基础进行各种分析。
频率分析部186是对保持在样品保持部184的、特定血液成分的反射波形的频率成分进行分析的部分。频率分析部186包括由多个滤波器组构成的FFT(快速傅利叶变换)电路。通过详细研究反射波形以何种程度的强度含有何种频率的成分,能够掌握血液中以何种程度的比例含有何种成分。
成分分析部188基于频率分析部186分析得到的反射波形的特征,求出各血液成分的含量。成分分析部188存储有与血液成分及其成分的含量对应的反射波形的特征。因此,通过将频率分析部186分析得到的反射波形的特征与成分分析部188所存储的反射波形的特征进行对照,能够准确地求出含有何种程度的何种成分。需要说明的是,成分分析部188存储的反射波形的特征与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施加滤波后的反射波形相关。这是因为,与超声波接收部180接收的原形的反射波形相关时,无法得到成分的分析精度为高精度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非常重视分析精度,也能够由超声波接收部180接收的原形的反射波形的特征进行血液成分的分析。
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按时间序列存储被测者个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同时按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存储非特定的多名健康正常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在该处存储的分析结果能够显示在显示部130。
动力控制部192总体控制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工作。通过控制按钮141~145发出测定开始或测定中止的指示时,根据其指示,控制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工作。并且,测定中,根据所存储的测定程序对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的构成要件发出指示,按顺序控制从测定开始至结束的工作。
收发部194通过例如网络线路与其他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或总管理装置(管理全国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通信,或将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所存储的分析结果与总管理装置之间进行交换。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安装在手腕部分时的电极和探头与血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从图示左侧至右侧,正电极152A、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4个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Ba、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Bb)、负电极152B依次与手腕部分的皮肤组织接触。这些电极和探头通过设置在测定器主体110内的缓冲(cushion)材被赋予了可压入并恢复的弹力,所以以适当的压力与皮肤组织密合。
对正电极152A施加正电压、对负电极152B施加负电压时,通过皮肤组织、血管壁、血液,在正电极152A与负电极152B之间流通微弱的电流。对于血浆中的粒子、分子,有具有负离子的成分、具有正离子的成分和这两种离子都不具有的成分。具有负离子的粒子、分子聚集在正电极152A侧,具有正离子的粒子、分子、正负离子都不具有的粒子、分子聚集在负电极152B侧。施加直流电压如上所述是为了使带电的成分聚集,但长时间施加电压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本发明中限于施加例如40秒左右的短时间。另外,施加直流的高电压或施加交流电压由于对心肌组织产生电所引起的心跳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是危险的。
利用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对血管内的血液照射超声波时,血液被活化,血液成分易于集聚在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血液的血浆中混有大量粒子、分子。大量粒子中包括以单粒状混合的粒子和形成螺旋状或链状的短小形状而进行混合的粒子。血液的粘度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带有一定程度的粘性。经止血而滞留在血管内的血液具有粘性,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使特定的粒子、分子聚集在电极上。由于不能使动脉的血流长时间停止,所以将超声波所产生的振动效果赋予滞留血液以促进粒子、分子向电极移动。滞留血液的粒子和分子在振动效果的作用下表现出与低粘度时同样的行为,因而能够大幅缩短用于使特定的粒子、分子聚集在电极上的时间,从而能够减少测定时间。用于使分子聚集在电极上的时间严格地与分子的种类、分子具有的电荷量对应,并且不同。但是,根据实验,从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照射出波长1.4mm、频率6KHz的超声波时,可确认血液发生低粘性化,能够将血液成分的测定时间从不照射超声波时的8分钟大幅缩短为40秒。
需要说明的是,分子量小的粒子、带电量少的分子与分子量、带电量大的分子相比,向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移动的时间变长。因此,血液中的分子的移动时间也根据对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施加的直流电压的大小而不同。为了减少移动时间,施加大的直流电压即可,但非常大的直流电压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注意。
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向聚集在正电极152A附近的血液成分和分子照射超声波,其反射波用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接收。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Ba向聚集在负电极152B附近的血液成分和分子照射超声波,其反射波用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Bb接收。
为了准确地进行血液成分的分析,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必须正确地位于血管上。通过将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各自接收的反射波形的特征与对照用反射波形的特征进行对照来判断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是否正确地位于血管上。对照用反射波形存储在图4的动力控制部192。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各自接收的反射波形的特征与对照用反射波形的特征不一致的情况下,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没有正确地位于血管上,所以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不开始测定。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构成如上所述。
血液的血浆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白蛋白、球蛋白、蛋白质、糖、中性脂肪、HDL胆固醇、总胆固醇、盐类、电解质、LDH等多种粒子、分子构成。
以往,为了检测血浆中所含有的不同种类的粒子、分子的含量,用注射针从血管中采血,通过定量分析将采集的血液的粒子、分子的量数值化。因此,现有分析中伴有苦痛,一日的采血量有限,并且,需要时间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分析,需要紧急处置时非常不方便。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不采血就能够在测定的同时获得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并且,由于不直接接触血液,所以能够防止院内、馆内的感染。因此,能够消除上述以往的不良情况。
其次,基于图6至图9的流程图和图10、图11的波形图,对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主流程图。
首先,使用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测定时,将测定器主体110安装在被测者的手腕部分。在测定器主体110的心脏侧(单侧)装上止血袖带160,注入空气,止住测定器主体110侧的血管的血流。
在该状态下检查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该安装状态的检查是通过按下开始控制按钮,由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自身进行的。该处理的子流程图示于图9,所以基于图9进行详细说明(步骤S10)。
接着,如果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不正常(步骤S20:NO),则不移向血液成分分析的处理,而是返回步骤S10的处理以再次检查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此时,在测定器主体110的显示部130出现表示安装状态不正常的错误显示。被测者看到该错误显示,改正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位置以使电极和探头位于血管上,并再次检查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步骤S20)。
如果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正常(步骤S20:YES),则为能够进行准确的血液分析的状态,所以开始利用血液成分分析装置100进行血液成分分析。该处理的子流程图示于图8,所以基于图8进行详细说明(步骤S30)。
图7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表示图6的步骤S10的具体处理的子流程图。
在检查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时,如上所述,使止血袖带160膨胀,止住手腕部分的动脉的血流,使血液滞留在血管内(步骤S11)。
超声波输出部175从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的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和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Ba这两处对血管照射超声波。照射超声波时的发送信号波形如图10上侧的波形所示,为一定周期的脉冲状波形(步骤S12)。
超声波接收部180从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的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和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Bb这两处接受来自血管的反射波。反射波如图10下侧的波形所示,按时间序列包含皮肤信号、血管信号、血液信号、血管信号、体内组织信号。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样品保持部184从反射波形成的反射波形中取出相当于血管信号的部分,并与动力控制部192中存储的对照用反射波形进行对照。如果发现存在与血管信号相同的波形,则血管的位置在测定器主体110的下侧,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正确地位于血管上(步骤S13)。
在动力控制部192判断出存在与血管信号相同的波形的情况下,血管位置正确(步骤14:YES),所以判断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为OK(步骤S15)。另一方面,在动力控制部192判断出不存在与血管信号相同的波形的情况下,血管位置不正确(步骤14:NO),所以判断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为NG,用显示部130指示重新安装测定器主体110(步骤S16)。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以上的流程图中是使止血袖带160膨胀后确认测定器主体110的安装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不装止血袖带160,而仅将测定器主体110安装在手腕部分来判断其安装状态是OK还是NG。
图8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表示图6的步骤S30的具体处理的子流程图。
首先,使位于安装在手腕部分适当位置的测定器主体110的一侧的止血袖带160膨胀,使位于测定器主体110下的动脉血管的血流停止,使血液滞留在血管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止血袖带160内的气压达到2个气压时自动停止向止血袖带160供给空气。下述的测定一结束,空气自动从止血袖带160放出,恢复血流(步骤S31)。
接着,由直流电压施加部170在正电极152A和负电极152B之间施加直流电压。具体为0.8mV的电压(步骤S32)。
在开始上述步骤的处理的几乎同时,超声波输出部175使超声波从超声波收发探头154A和超声波收发探头154B的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和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Ba、以及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输出。输出的超声波激励滞留在血管内的血液的粒子和分子振动(步骤S33)。
步骤S32的直流电压的施加和步骤S33的超声波的输出同时进行一定时间。例如,在将血液中所含有的中性脂肪的量数值化时,通过直流电压施加部170,在正电极152A与负电极152B之间施加0.8mV的电压,流通0.05mA左右的直流电流。由此,血液中的中性脂质分子开始向负电极152B侧移动。中性脂质分子完全归于负电极152B侧需要时间,所以为了缩短移动时间,通过超声波发射探头156A~156D对滞留的血液照射振幅1.2mm、频率12KHz的振幅大的超声波,使中性脂质分子泳动。中性脂质分子用50秒左右聚集在负电极152B侧。因此,在进行中性脂肪的测定时,将步骤S34的一定时间设定为50秒。并且,在进行血液中的总胆固醇量的测定时,将步骤S34的一定时间设定为45秒(步骤S34)。
经过一定时间后,超声波输出部175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发出频率为2MHz、波长为3mm的超声波。然后,基于超声波接收部180从超声波接收振荡器154Ab、154Bb接收的反射波,进行血液中所含有的中性脂肪或总胆固醇等成分的分析。以上的例子中,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Aa、154Ba这两处发出超声波,但如上所述,中性脂质分子聚集在负电极152B侧,所以也可以仅从超声波发射振荡器154Ba发出超声波。需要说明的是,该分析的具体方法基于图9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步骤S35)。
将如上分析得到的血液的成分量显示在测定器主体110的显示部130(步骤S36)。因此,被测者在测定开始后的仅仅1分钟以内就能够知道自身血液的成分量。
图9是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的测定工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表示图8的步骤S35的具体处理的子流程图。
超声波接收部180接收如图10所示的接收信号波形的反射波。即,皮肤反射的皮肤信号、血管反射的血管信号、血液中的成分反射的血液信号、血管反射的血管信号、体内组织反射的体内组织信号按时间序列排列的反射波。信号检波滤波处理部182通过对反射波施用滤波,分离出由血液中的成分所反射的血液信号。通过以上处理对接收的超声波信号进行解析。
具体地说,使表示中性脂肪的波形的血液信号扩展,将扩展后的信号进行对数放大,调整波形。进而,除去对检测中性脂肪的含量无用的波形,将随时间而发生剧烈变化的信号形成为比原信号尖锐的波形,修整波形以容易分离出特定的血液成分(步骤S35-1)。
接着,血液成分分析部188通过将存储的波形与波形修整后的波形进行对照,分析血液成分。如上所述,成分分析部188存储了与血液成分及其成分的含量对应的反射波形的特征。因此,通过将频率分析部186所分析得到的反射波形的特征与成分分析部188所存储的反射波形的特征进行对照,能够准确地求出以何种程度含有何种成分(步骤S35-2)。
接着,将分析得到的血液成分显示在显示部130,并存储在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由此,能够将被测者个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按时间序列存储在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因而被测者通过观看自己过去的测定结果,能够把握疾病的恶化或恢复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测定结果不只是存储在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190,也能够通过收发部194存储在外部装置中(步骤S35-3)。
另外,血液成分的测定中,在进行粒径小、分子量小的总蛋白或钾等的检测时,选择分解能虽然稍低但可得到充分精度的1MHz左右的频率,在进行总胆固醇、血糖成分的检测时,选择2MHz左右的频率,在对小的粒子也希望得到充分的分解能时,选择3MHz左右的频率。这样,由于超声波的频率低则分解能低,因而适于检测分子量小的粒子,由于超声波频率高则分解能高,因而用于对分子量大的粒子和分子进行详细研究的场合。
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在测定器主体110没有准确安装时不开始测定并在显示部130出现要求重新安装的显示,但也可以设定为发出警报音的形式。进而,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在手腕进行测定,当然在脚踝或其他的部位也能够进行测定。

Claims (10)

1.一种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配置在血管上的超声波收发探头;
配置在所述血管上并激振血管内的血液的超声波发射探头;
使超声波从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和超声波发射探头输出的超声波输出部;
通过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接收来自所述血液的反射波的超声波接收部;和
使所述超声波输出部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工作,基于所述超声波接收部接收的反射波的波形,对所述血液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成分分析部。
2.一种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间隔地配置在血管上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与所述正电极或负电极相邻并配置在所述血管上的超声波收发探头;
配置在所述正电极与负电极间的所述血管上并激振血管内的血液的超声波发射探头;
对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施加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施加部;
使超声波从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和超声波发射探头输出的超声波输出部;
通过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接收来自所述血液的反射波的超声波接收部;和
使所述直流电压施加部、所述超声波输出部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工作,并基于所述超声波接收部接收的反射波的波形,对所述血液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成分分析部。
3.一种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析装置具备测定器主体,在所述测定器主体的表面上突出配置有:
间隔配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夹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并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相邻配置的超声波收发探头;和
夹在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之间配置的超声波发射探头,
在所述测定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测定控制部,所述测定控制部具备:
对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施加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施加部;
使超声波从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和超声波发射探头输出的超声波输出部;
通过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接收来自所述血液的反射波的超声波接收部;和
使所述直流电压施加部、所述超声波输出部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工作,并基于所述超声波接收部接收的反射波的波形,对所述血液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成分分析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定器主体的表面上突出配置的、所述正电极、负电极、超声波收发探头、超声波发射探头分别构成为,通过弹力向按压方向压入并可恢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定器主体上设置有显示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成分分析部所分析得到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控制部进一步具备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所述血液成分分析结果存储部按时间序列存储被测者个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同时按年龄存储非特定多名健康正常人的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测定时,所述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只有在确认了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位于血管上时才开始所述测定,在不能确认所述超声波收发探头位于血管上时不开始所述测定。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使用振幅宽1.4mm、频率为12KHz的振幅大的超声波激振所述血液。
10.如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施加部在所述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施加0.8mV左右的低电压,流通0.05mA左右的直流电流。
CN2011103038948A 2010-10-01 2011-09-30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Pending CN102551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3915 2010-10-01
JP2010223915A JP2012075707A (ja) 2010-10-01 2010-10-01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1796A true CN102551796A (zh) 2012-07-11

Family

ID=45890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38948A Pending CN102551796A (zh) 2010-10-01 2011-09-30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3677A1 (zh)
JP (1) JP2012075707A (zh)
CN (1) CN102551796A (zh)
RU (1) RU20111383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3737A1 (en) * 2013-11-13 2015-05-21 Aliphcom Conductive structures for a flexible substrate in a wearable device
KR101453719B1 (ko) 2014-07-07 2014-10-21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동맥 채혈 지원 장치
JP7284364B2 (ja) * 2018-06-07 2023-05-31 トリプル・ダブリュ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測定装置、接触判定サーバ装置、接触判定プログラム及び接触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819A (en) * 1990-05-02 1992-06-09 Mil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KR0165522B1 (ko) * 1996-05-23 1999-03-20 김광호 혈증성분 무혈진단을 위한 최적지점 검색장치및 이를 이용한 무혈진단기
US7838296B2 (en) * 2002-08-28 2010-11-23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determination of red blood cell indices
US7519408B2 (en) * 2003-11-19 2009-04-14 Dexcom, Inc. Integrated receiver for continuous analyte sensor
US6954662B2 (en) * 2003-08-19 2005-10-11 A.D. Integrity Applications, Ltd. Method of monitoring glucose level
JP4599872B2 (ja) * 2004-03-31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血糖計測装置
JP2010207344A (ja) * 2009-03-09 2010-09-24 Koden Kk 血流圧力血流速度状態判定装置およびその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83677A1 (en) 2012-04-05
JP2012075707A (ja) 2012-04-19
RU2011138369A (ru)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047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inding kinetics and concentration with a resonating sensor
CN1023442C (zh) 一种非损伤性声学测试生物软组织弹性的方法和装置
EP239535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rothrombin time and hematocrit by analyzing change in reactance in a sample
US20080221805A1 (en) Multi-channel lock-in amplifier system and method
RU2616518C2 (ru) Ручной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гематокрита с измерительным контуром на основе фазового смещения
RU2342071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глюкозы в крови человека
JP2019505792A (ja) サンプル特性評価のための誘電感知
US20110080181A1 (en) Biometr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KR101953293B1 (ko) 전자기파 및 멀티 캐비티 공진을 이용한 글루코스 농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07524A (zh) 用于人体中胃阻抗谱的特征参数评估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51796A (zh)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US540278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invasive chemical analysis
US200401047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lysing fluids
RU2014113378A (ru) Прибор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концетрации анал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EP2571425A2 (en) Transdermal device
JP2010504819A5 (zh)
US200800860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detection of an analyte in bloodstream
US11175252B2 (en) Dielectric sensing for blood characterization
KR20090116901A (ko) 알레르기 질환 진단용 표면탄성파 센서 및 상기 센서를이용한 알레르기 질환 진단방법
CN109100394B (zh) 一种凝血时间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AU2014372609A1 (en) Hand-held test meter with an operating range test strip simulation circuit block
JPH0618577A (ja) 水晶振動子のq値測定装置
US20240118122A1 (en) Capacitive sensing for blood characterization
CN204351830U (zh) 慢性病早期电生理检测设备和系统
Talary et al. Non-invasive impedance bas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