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0878A -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0878A
CN102550878A CN2012100322311A CN201210032231A CN102550878A CN 102550878 A CN102550878 A CN 102550878A CN 2012100322311 A CN2012100322311 A CN 2012100322311A CN 201210032231 A CN201210032231 A CN 201210032231A CN 102550878 A CN102550878 A CN 102550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culture
river crab
pond
cr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22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0878B (zh
Inventor
周鑫
赵朝阳
徐增洪
水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m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2100322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0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0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0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经粉碎后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份均匀混合后制成河蟹养殖培养基用于培养底栖饵料生物和水草;所培养的饵料生物可替代50%以上人工饲料,使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高品质的底栖饵料生物可以为河蟹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使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生产出的优质水产品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养殖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投放在底泥中的培养基培育水蚯蚓、螺和贝等底栖饵料生物及水草进行河蟹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养殖通常采用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河沟养殖、湖泊养殖和水库养殖等方法,这些养殖方法均需通过大量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由于近年来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养殖成本明显增加,养殖亏损面不断扩大,因此寻找新的能够替代人工饲料进行河蟹养殖的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我国河蟹养殖的饲料来源主要有:①由人工投喂动植物饵料或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这种方式已被沿用了数十年,也最为常见,但该方式需每天分批投喂大量饲料,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②通过肥水的方式在水体中培养出藻类可为河蟹提供部分基础饵料,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对水质的污染较严重;③投喂螺蛳和小杂鱼等活饵料,以替代部分人工饲料,虽然养殖效果较好,但对天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较大;④种植水草可以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来源,该方法成本虽然较低,但其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饲料。随着人工饲料的原料涨价、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河蟹销售价格的下滑,依赖于人工投喂饲料进行河蟹养殖的效益正在逐年下降,养殖户的增收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由于河蟹的觅食能力较差,人工饲料的利用率较低,由此所引起的营养性疾病正在日益加重,其最终可表现为养殖产量低,养殖成本高,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小和品质差,养殖效益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并提供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池底投放培养基和使用微孔增氧机可达到促进水蚯蚓大量繁殖和水草生物量快速增加的目的,所培育的天然饵料生物可替代50%以上的河蟹饲料,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高品质的底栖饵料生物可以为河蟹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使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特征是: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1)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12小时,也可以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本发明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A、河蟹养殖培养基的制备
(1)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12小时,也可以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干基)含量30%-60%,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4%-6%,pH值:5.5-8.0。
B、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采用如下步骤:
 (1)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300-2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10-30厘米的底泥中,也可以在池塘四周的池坡上距坡底20-120厘米处开挖宽为10-40厘米,深为5-30厘米的槽沟,加入50-500千克/亩培养基后用土覆盖;所述培养基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及增殖水草;
(2)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0-30厘米,7-10天后种植水草,所述水草覆盖率为40%-80%。
(3)、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3-15米,深0.3-1.0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20-10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30厘米的铝箔。
(4)、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伊乐藻于11月至翌年3月份种植,轮叶黑藻于3-4月份种植。所述池塘内每20亩设置2.2-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所述生物有机肥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所述有机质为高淳帅丰饲料厂生产的产品。
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生物饵料主要为水蚯蚓、螺和蚬。
所述微孔增氧机为江阴庞大增氧机厂生产的产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在池塘的池底、池坡上培育出水蚯蚓,河蟹可直接捕食;2、采用水蚯蚓专用配合饲料可促进池底水蚯蚓的繁殖、增殖及水
草的生长,可以为河蟹的快速生长提供优质饵料和生态条件;3、可提高河蟹的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4、可生产出无公害的有机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5、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6、可降低养殖风险。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六大优点,因此推广应用后可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和增加渔(农)民的收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5份,麸皮10份,米糠10份,酒糟2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3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5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同时在池塘四周的池坡上距坡底40厘米处开挖宽为20厘米,深为20厘米的槽沟,加入200千克/亩培养基后用土覆盖。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0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5米,深0.5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6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所述生物有机肥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述有机质为高淳帅丰饲料厂生产的产品。所述微孔增氧机为江阴庞大增氧机厂或南通同德增氧机厂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1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10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
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0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10米,深0.8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9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30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2.2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5份,麸皮15份,米糠5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烘干机中用130℃蒸汽烘干,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在池塘四周的池坡上距坡底50厘米处开挖宽为30厘米,深为20厘米的槽沟,加入500千克/亩培养基后用土覆盖。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0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5米,深0.4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5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四: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1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
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5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8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3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8米,深0.6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8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2.2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五: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69份;
(1)按上述比例将玉米和纤维素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烘干机中用130℃蒸汽烘干,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12米,深0.6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10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30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六: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
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69份;
(1)按上述比例将玉米和纤维素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8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3米,深0.3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3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七: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74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同时在池塘四周的池坡上距坡底20厘米处开挖宽为20厘米,深为15厘米的槽沟,加入300千克/亩培养基后用土覆盖。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15米,深1.0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9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30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八: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74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对培养基进行烘干,水分为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5米,深0.3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25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6)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7)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九: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74份,有机质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和生物有机肥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25厘米,10天后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m×1.5m,3月中下旬撒播轮叶黑藻芽苞,每亩用量5千克,夏季池中水草的覆盖率为40%-80%;
(5)在养殖池一侧开挖一条宽6米,深0.4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5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厘米的铝箔。
(4)暂养期结束后可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3)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Claims (6)

1.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其特征是: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经粉碎后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2.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A: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1)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经粉碎后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12小时,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B、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
 (1)、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300-2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10-30厘米的底泥中,或在养殖池塘四周的池坡上距坡底20-120厘米处开挖宽为10-40厘米,深为5-30厘米的槽沟,加入50-500千克/亩培养基后用土覆盖,所述培养基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及增殖水草;
(2)、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0-30厘米,7-10天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40%-80%;
(3)、在养殖池塘一侧开挖一条宽3-15米,深0.3-1.0米,长度等于池塘长度的水沟,水沟用于暂养河蟹,暂养时间为20-100天,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或小杂鱼、玉米、豆粕、菜粕和小麦等,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5%;为防止暂养期河蟹逃逸,在水沟四周设置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是由网片和竹桩组成,网片上端缝有宽25-30厘米的铝箔;
(4)、暂养期结束后撤除围栏,使河蟹的养殖空间由水沟扩大至池塘,此时河蟹的主要饵料来源于池底的底栖生物和水草,人工饲料仅作为辅助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1%-3%。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干基含量30%-60%,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4%-6%,pH值:5.5-8.0。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伊乐藻于11月至翌年3月份种植,轮叶黑藻于3-4月份种植。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养殖池塘内每20亩设置2.2-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养殖池塘内水生底栖生物饵料主要为水蚯蚓、螺和蚬。
CN2012100322311A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0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22311A CN102550878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22311A CN102550878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878A true CN102550878A (zh) 2012-07-11
CN102550878B CN102550878B (zh) 2013-10-09

Family

ID=4639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22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0878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087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1423A (zh) * 2012-07-26 2012-11-14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殖虾蟹池塘底栖活饵料的养殖方法
CN103798546A (zh) * 2014-02-28 2014-05-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798548A (zh) * 2014-02-28 2014-05-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河蟹套养日本沼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815196A (zh) * 2014-02-28 2014-05-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15197A (zh) * 2014-02-28 2014-05-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主养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75912A (zh) * 2015-04-29 2015-11-25 张俪宝 河蟹生物仿生养储防逃网及制备方法
CN106069923A (zh) * 2016-06-21 2016-11-09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CN106116947A (zh) * 2016-06-21 2016-11-16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
CN110973368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1015A (zh) * 2020-12-23 2021-04-13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040A (zh) * 2007-01-29 2007-08-08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1550036A (zh) * 2009-05-07 2009-10-07 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溶解水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841A (zh) * 2009-07-03 2009-12-2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无机肥料和有机物料饲养蚯蚓和制备高效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040A (zh) * 2007-01-29 2007-08-08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1550036A (zh) * 2009-05-07 2009-10-07 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溶解水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841A (zh) * 2009-07-03 2009-12-2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无机肥料和有机物料饲养蚯蚓和制备高效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村百事通》 19991231 华生 饲料添加剂__氟石 第29页 1-4 , 第13期 *
华生: "饲料添加剂――氟石", 《农村百事通》 *
陈华芬等: "水蚯蚓及其人工养殖技术", 《内陆水产》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1423A (zh) * 2012-07-26 2012-11-14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殖虾蟹池塘底栖活饵料的养殖方法
CN103798546B (zh) * 2014-02-28 2015-11-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798548A (zh) * 2014-02-28 2014-05-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河蟹套养日本沼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815196A (zh) * 2014-02-28 2014-05-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15197A (zh) * 2014-02-28 2014-05-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主养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15196B (zh) * 2014-02-28 2015-07-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98546A (zh) * 2014-02-28 2014-05-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798548B (zh) * 2014-02-28 2016-08-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用于主养河蟹套养日本沼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5075912A (zh) * 2015-04-29 2015-11-25 张俪宝 河蟹生物仿生养储防逃网及制备方法
CN106069923A (zh) * 2016-06-21 2016-11-09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CN106116947A (zh) * 2016-06-21 2016-11-16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
CN106069923B (zh) * 2016-06-21 2018-10-12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CN110973368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1015A (zh) * 2020-12-23 2021-04-13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878B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878B (zh)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4592B (zh)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0879B (zh) 一种可培育水生底栖生物及增殖水草的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18991B (zh) 一种麦穗鱼与克氏原螯虾稻田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8718965A (zh) 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CN102524191B (zh)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66290B (zh) 使用泥鳅开口饵料生物培养基培育鳅苗的方法
CN105145061A (zh) 一种稻田立体养殖方法
CN105393951A (zh) 一种鲤鱼的养殖方法
CN105028077A (zh) 一种新型稻田立体种植方法
CN103815194B (zh)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2771423A (zh) 一种增殖虾蟹池塘底栖活饵料的养殖方法
CN104221963A (zh) 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
CN103815195B (zh) 用于主养克氏原螯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5693427A (zh) 一种套养虾的水稻田无污染专用肥
CN102524593B (zh) 一种用于青虾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4594B (zh) 一种用于黄鳝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83324B (zh) 用于日本沼虾苗种繁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518650A (zh) 一种新型高效低碳生态养殖方法
CN105994139B (zh) 一种肉鸡及药用蚯蚓的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CN103798546B (zh)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815193B (zh)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3783326B (zh)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3783325B (zh) 一种主养河蟹套养克氏原螯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07454A (zh) 一种渔业养殖有益菌团饵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Assignee: NANJING SHUAIFENG FEED Co.,Ltd.

Assignor: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AFS

Contract record no.: 20153200004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entonic bait organism culture medium for river crab cultivation and use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605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4

Address after: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63 moling streets dongshanqiao Industrial Zone No. 66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imu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81 Jiangsu, Wuxi, Binhu District, Binhu street, East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AF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