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0057A -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0057A
CN102550057A CN2009801617010A CN200980161701A CN102550057A CN 102550057 A CN102550057 A CN 102550057A CN 2009801617010 A CN2009801617010 A CN 2009801617010A CN 200980161701 A CN200980161701 A CN 200980161701A CN 102550057 A CN102550057 A CN 102550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quipment
business datum
signal
access stratum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17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0057B (zh
Inventor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0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0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在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将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对该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以生成经处理的信号,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该信号经由基站的转发,到达核心网中的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从该信号中恢复出非接入层数据包,并从该非接入层数据包中提取该多个业务数据,然后将该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目的服务器。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节省信令开销,节省了无线接入网络中的无线资源,优选地,还缩短了终端等待反馈的时间,使得终端可以尽快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发送新的业务数据,从而节省终端的耗电。

Description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 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 尤其涉及网络设备对来自终端的业务数据 的汇聚操作。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人参与的通信的特点是运行的应用是不特定的。 例如, 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的输入设备, 例如键盘、 鼠标、 写字板等等, 选择 浏览网页、 播放视频等等, 因而发起了不同的应用。 相对应地, 机器 到机器的通信 (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通信 )是 在实体之间进行的, 并不必然需要与人交互的数据通信。 M2M 通信 与现有的人机交互的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 新的或者不同的市场应用场景;
- 更^ ί氐的花费;
- 潜在的大量的机器通信终端;
- 每个机器终端的大部分的业务量较小。
因此, Μ2Μ通信可能成为 IMT-Advanced中的一个特点或者应用。 根据市场调查, M2M 通信市场将会快速增长, 并在产业中以及消费 市场中广泛地应用。
M2M的终端设备, 例如, 包括传感器。 一般地, 在该 M2M传感 器上运行的应用是单一的并且确定的, 例如, 一个 M2M终端仅仅负 责向服务器报告用于监测温度变化的温度数据, 而另一个 M2M终端 仅仅负责向服务器报告煤气抄表数据等等。 因此, M2M 终端的成本 较低, 并且希望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
现有的终端与网络间在建立通信连接并传输业务数据之前, 需要 交互大量的信令。 因为现有的终端所请求的应用, 例如语音通话、 视 频传输等等的业务数据量很大, 因此, 信令开销与业务数据相比可以 忽略不计。 然而, 在 M2M通信中, 因为一般的 M2M终端传输的上 行业务数据量都很小, 采用现有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方式将带来大 量的开销, 增加了业务数据传输的复杂度, 因而对 M2M通信并不适 用。
图 1 示出了现有的通信系统的网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 M2M终 端设备 1与传统的移动终端一样工作。 终端设备 1与基站 2进行交互
(由图 1 中的实线 A表示), 并且通过高层协议层, 例如 3GPP中的 非接入层( Non-Access Stratum, NAS )协议, 与 M2M服务器 3进行 交互 (由图 1 中的虚线 B表示), 因此, 需要与不同的对等层的多次 握手, 但是, 实际传输的数据量, 也即, 业务数据量非常小。 因此, 终端的上行传输带来了大量的冗余。换言之,现有的网络架构对 M2M 通信是非常不经济的。
图 2示出了现有系统的协议栈。 以图 2为例, 对现有技术中, 终 端设备 1与基站 2, 以及终端设备 1与服务器 3之间各个协议层之间 的信令交互进行具体的描述。如图 2所示,无线接入网络(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 包括基站,与终端设备 1通过底层的物理层( PHY )、 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 中的各层的交互握手 之后,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 层握手。而终端设备 1还需要与服务器 3建立传输控制协议(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TCP ) 连接, 甚至是应用层的连接 (如图 2中的虚 线所示), 也需要多个回合的握手, 包括发送确认收到消息
( Acknowledgement 因此,一方面,终端设备 1要长时间保持醒着, 浪费了电量; 另一方面, 这种网络结构要求终端设备 1接收并传输更 多的冗余的信令消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的方法和 设备, 具体地,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 第一网络设备将来自机器终端设 备的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对该非接入层 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 号; 该信号经由基站的转发, 到达核心网中的第二网络设备, 第二网 络设备从该信号中恢复出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从该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提取该多个业务数据, 然后将该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目的 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网絡设备 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信道, 获取来自一 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 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对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成经 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转 发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第 一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 中的、 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的多个业务数 据; 将所述信号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二网络设备 中用于辅助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用于将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 层数据包中, 并发送经处理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所生成的信号至基 站,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由所述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 络设备的所述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中的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 的目的服务器的多个业务数据; 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 据包, 并从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多个业务数据; 将所述多 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目的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网络设备 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装置, 包括: 获取装置, 用于通过无线信道, 获取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 封装装置, 将所述多 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第一发送装置, 用于对所 述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 经处理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转 发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的处理设备, 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 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 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 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通过无线信道发送 的多个业务数据; 转发装置, 用于将所述信号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二网络设备 中用于辅助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辅助装置,包括:第二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由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 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由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通过 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目的服务器的多个业务数据; 提取装 置, 用于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从所述非接入 层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多个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装置, 用于将所述多个 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目的服务器。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 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从而节省了无线接入网络 中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缩短了终端等待反馈的时 间, 使得终端可以尽快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发送新的业务数据, 从而节省 终端的耗电。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 述, 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 1示出了现有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 2示出了现有系统的协议栈;
图 3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网络拓朴结构示 意图;
图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图 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设备 5的 NAS 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图 6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设备 5 的
NAS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图 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置框图。
附图中, 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识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 3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网络拓朴结构示 意图。 终端设备 1 , 具体地在图 3 中表示为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包括蓝牙 (Blue tooth ) 终端、 红外终端、 基于 Zigbee协议的无线终 端, 或者其他的基于 3GPP通信协议或者非 3GPP通信协议的无线终 端。 图 3中仅仅示出了 3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仅为非限制性的 示例, 在实际网络中, 终端设备的个数不限于此。 与图 1所示的现有 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相比, 图 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 施方式的网絡拓朴结构示意图中增加了第一网络设备 5和第二网络设 备 6。 其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和第二网络设备 6表示的是逻辑实体, 它们可以重用现有的网络结构中的网关( Gateway, GW ), 第一网络设 备 5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 6也可以是服务器等。具体地, 第一网络设备 5位于无线接入网 (RAN ) 中, 用于汇聚来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的业务数据。第二网络设备 6位于核心网(Core Network, CN ) 中, 是与第一网络设备 5相对的实体, 用于处理由基站 2转发 的来自第一网络设备 5的信号。 第二网络设备 6将由第一网络设备 5 所汇聚的非接入层数据包分别提取出来, 再发往相对应的服务器 3a、 3b或者 3c中。
图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以 下, 参照图 4, 并结合图 3 , 对本发明的系统方法流程图进行详细地 描述。
首先以第一网络设备 5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 la为例进行说明。 然后,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再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多个终端 设备 la、 lb、 lc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 在步骤 S40中, 终端设备 la将采集到的业务数据, 例如, 温度数据, 煤气抄表数据, 或火警报警数据等, 基于无线通信协议, 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5。该无线通信协议可以是蓝牙协议, 红外协议, Zigbee协议, 或者基于 3GPP的无线通信协议等。
在步骤 S41中, 第一网络设备 5通过无线信道, 基于无线协议, 也即,与终端设备 la相对应的协议,例如蓝牙协议,红外协议, Zigbee 协议,或者基于 3GPP的无线通信协议等,获取由终端设备 la发送的 多个业务数据, 例如, 由终端设备 la发送的分别封装在不同的容器 ( container ) 中的多个业务数据。 例如, 第一网络设备 5可以设定一 个预定的时间段长度, 例如设定一个时间滑窗, 获取在该时间滑窗范 围内的终端设备 la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可选地, 第一网络设备 5也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大小, 确定需要封 装来自终端设备 la的多少个业务数据。
然后, 在步骤 S42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将由终端设备 la在不同 时刻分别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非接 入层, 也即 NAS ( Non Access Stratum )层, 是 PDCP层以上的协议。 因此, 对该经封装的非接入层数据包只需要一次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 过程, 因而节省信令开销。 优选地, 为了进一步地节省无线资源, 第 一网络设备 5 可以将来自终端设备所的数据包中的高层包头, 例如 TCP header, 以及包头中的业务类型、 TTL等信息去除, 以进一步减 少冗余信息。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 ,在步骤 S41之后且例如在步骤 S42之前 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 5向终端设备 la发送 ACK消息, 通知终端设 备 la第一网络设备 5 已正确接收到了多个业务数据包, 则终端设备 la就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从而节省了终端的电能; 或者终端设备 la 可以准备下一次的业务数据的发送, 从而缩短了等待时间, 而不需要 等到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到来自基站 2的反馈后, 再触发第一网络设 备 5向终端设备反馈。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在步骤 S41之后、 步骤 S42之前还包 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 5获取其中各个业务数据的相关标识信息, 该相关 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业务数据的通信方。 以下, 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 多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且第一网络设备 5在步骤 S41中接收到 来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的多个业务数据为例, 对该相关标识信息 所包含的至少以下三种情形进行具体的描述:
i )相关标识信息仅包含发送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 该终端标识是用于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以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 MAC地址, 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物理地 址,例如出厂时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设备号,或者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 IP地址等;
则在步骤 S42中, 第一网络设备 5a封装来自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多个业务数据可以采用列 式, 如下面的表一所示:
当终端设备 la、 lb或 lc上运行的应用是特定的, 也即, 终端设 备 la、 lb或 lc分别与特定的应用服务器通信时, 也即, 终端标识与 目的服务器标识是绑定时,当第一网络设备 5获取到来自终端设备 la 的业务数据 A1 , 来自终端设备 lb的业务数据 B1和来自终端设备 lc 的业务数据 C1时, 第一网络设备 5在封装多个业务数据时, 在非接 入层数据包中仅仅需要包含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即可, 不需要包含目 的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表一所示的填充并非必需的, 只有在终端设备的标识和业务数据 所占的字节不是一个完整的字节, 为了字节对齐, 才需要用填充位进 行填充。
ii )相关标识信息仅包含各个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 器标识
当终端设备 la、 lb或 lc上运行的应用是特定的, 也即, 终端设 备与特定的应用服务器通信, 终端标识与目的服务器标识是绑定时, 当第一网络设备 5获取到来自终端设备 la的业务数据 A2 , 来自终端 设备 lb的业务数据 B2和来自终端设备 l c的业务数据 C2时,在非接 入层数据包中也可以仅仅包含终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器 标识, 也即, 如表二所示, 仅仅需要包含目的服务器 3a、 3b和 3c的 标识, 而不需要包含业务数据的发送方, 也即源终端设备的标识。 如 下面的表二所示:
iii )相关标识信息既包含发送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 识, 也包含各个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如下表三 所示:
表三
当终端设备 l a、 lb或 l c上运行的应用是不特定的, 也即, 终端 设备 l a、 lb或 l c上分别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终端设备 l a可能 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 终端设备 lb可能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 或终端设备 l c可能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时, 也即, 终端标识与目 的服务器标识非绑定时, 第一网络设备 5在封装多个业务数据时, 在 非接入层数据包中除了需要包含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 还需要包含该 业务数据的目的服务器的标识。
例如, 终端设备 l a可以分别与服务器 3a、 3b和 3c通信, 终端 设备 lb可以分别与服务器 3a、 3b通信, 终端设备 lc可以分別与服 务器 3b、 3c通信, 也即, 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不是——对应的。 此时, 第一网络设备 5获取了终端设备 la向服务器 3a发送的业务数 据 A3, 终端设备 lb向服务器 3b发送的业务数据 B3 , 向服务器 lb 发送业务数据 C3。 因此, 在步骤 S42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将终端设 备的标识 la、 lb和 lc、 多个业务数据, 以及与各个业务数据相对应 的目的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3a、 3b和 3c均对应地封装在非接入层数 据包中。
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 la、 lb、 lc 为了发送业务数据 A1 (或 A2 、 A3 )、 业务数据 B1 (或 B2 、 B3 ) 和业务设备 C1 (或 C2 、 C3 )需要分别与基站 2甚至是核心网进行信令交互过程相比, 本发明 的方案第一网络设备 5仅仅建立一个信令通信过程, 就可以同时传输 Al、 Bl和 CI ( A2、 B2和 C2, 或 A3、 B3和 C3 ), 从而节省了信令 的开销。
以上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多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为例进行 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 上述的非接入层数据包的封装格式 也同样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 5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的情形。
然后, 在步骤 S43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对该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 发送处理, 以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具体地, 该发送处理包括至少以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I )现有的上行接入方式
第一网络设备 5在网络同步, 接收小区广播信道, 并完成小区搜 索后, 会驻扎(camp )在一个目标小区内, 发起呼叫请求, 建立无线 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连接。 RRC的连接不仅仅 满足通信的需要, 在位置更新、 路由区登记等过程都需要 R C 的连 接。 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 在发送接入信令时分为二部分, 也即 前导符号( Preamble )部分和 Message消息部分。在发起 RRC连接时, 第一网络设备 5 将在上行链路上启动开环功控, 开环功控就是利用 Preamble来完成的。所以在 PRACH中的 Preamble就是为了完成开环 功控。 Preamble是由物理层产生的序列, 第一网络设备 5将试探性地 以初始功率 P。发送该序列, 直至下行链路上有应答, 才停止发送 Preamble, 转为发送消息部分。 由于 Preamble是物理层的消息序列, 所以在下行方向上得到的应答信道也应该是纯物理信道, 称为接入指 示信道 ( 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 AICH, DL方向 )获得指示信 道。所以 Preamble和 AICH是一对, 目的就是允许用户接入。当 AICH 回应 ACK后, 第一网络设备 5就获得了消息发送的初始功率值 Pl 基站 2允许第一网络设备 5以 Pi功率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也即 RRC接入请求消息。 也即, 第一网络设备 5向基站 2发送 RRC请求 消息, 然后基站 2再向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 RRC ACK消息, 第一网 络设备 5再向核心网 (包括服务器 3a、 3b和 3c )发送 NAS信令, 用 于鉴权, 鉴权成功后, 服务器 3a、 3b和 3c再向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 NAS应答信令。在信令交互后, 第一网络设备 5开始向基站 2发送在 步骤 S42中的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再经过 MAC层、 物理层的处理 后所形成的信号。
上述的接入的实施方式 I ) 中, 第一网络设备先完成与基站的信 令交互, 然后再传输 NAS数据包。 为了进一步节省无线资源, 可以 将业务数据与控制信令混合传输, 也即, 采用相同的物理信道传输 NAS数据包与控制信令, 如以下的实施方式 II ) 和 III ) 所示。
具体地, 在实施方式 Π )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将业务数据与 RRC 控制信令压缩在一起传输, 也即:
II )将 NAS层数据包与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消息一起封装在 MAC PDU中进行混合传输:
图 5示出了^^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设备 5的 NAS 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在步骤 S50中, 第一网络设备 5的应用层发起接 入请求。 然后, 在步骤 S51中, 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小区广播信道并 完成小区搜索后, 会驻扎(camp )在一个目标小区内。 然后, 在步骤 S52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前导符号。 然后, 在步骤 S53中, 第一 网络设备 5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接入确认和上行资源分配( Access ACK 和 UL grant )的消息。 然后, 在步骤 S54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将在步 骤 S42中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与 RRC消息一起封装在媒体接入控 制层数据包(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MAC PDU )中。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 5生成 RRC请求消息后,将其封装在 RLC PDU, 然后, 将 RLC PDU与业务数据的 NAS PDU一起, 封装在 MAC PDU 中; 然后, 在步骤 S55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对该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 包进行物理层处理, 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此外, 当 NAS数据包的数据量不大时, 第一网络设备 5也可以 将 NAS数据包与前导符号 ( preamble ) 一起混合发送。 也即:
III )利用为发送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在发送所述前导符号后, 发送在步骤 S42中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
图 6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设备 5 的 NAS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具体地, 如图 6所示, 在步驟 S60中, 第一 网络设备 5的应用层发起接入请求。 然后, 在步骤 S61中, 第一网络 设备 5接收小区广播信道并完成小区搜索后,会驻扎在一个目标小区 内。 然后, 在步驟 S62中, 第一网络设备 5在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 源上, 发送前导符号后追加在步骤 S42中生成的 NAS层数据包。 且 该前导符号是被配置为专用于控制终端设备 la、 lb或 lc, 也即 M2M 终端设备的接入。
考虑到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 也即可以附加在前导 符号后面发送的数据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 可选地, 第一网络设备 5 也可以不经过步骤 S42的处理, 直接利用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 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 例如, 终端设备 la收集到的信息为煤气 报警信息。当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 1 a的报警信息 " 1" , 也即表示发生了煤气泄漏, 则第一网络设备 5直接对该报警信息进行 编码, 例如, 采用循环冗余编码 (Cyclic Redundancy Coding, CRC ) 方式, 并将前导符号与该经过编码的数据一起发送出去, 其中, 该前 导符号是特别为 M2M终端设备分配的。
再参考图 4, 当第一网络设备 5完成对包含了业务数据的信号发 送后, 相应地, 在步骤 S44中, 基站 2获取来自第一网络设备 5的信 号, 其中, 该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 来自终端设 备的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然后, 在步骤 S45中, 基站 2将该信号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6。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 S44之后且例如在步骤 S45之 前还包括, 基站 2结束会话, 也即, 向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 ACK消 。
在步骤 S46中, 第二网络设备 6接收由基站 2转发的来自第一网 络设备 5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由 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目的服务 器的多个业务数据。
然后, 在步骤 S47中, 从该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从该非接入层数据包中提取出该多个业务数据。 具体地, 当业务数 据以具体实施方式 Π ) 中描述的方式接入时, 第二网络设备 6 根据 MAC层数据包中包头的信息, 知道 NAS数据包的起始位置, 例如, 封装了 NAS PDU的 MAC SDU的起始比特, 从而从 MAC PDU中提 取出了 NAS PDIL 若 NAS PDU中既不包含终端设备标识, 也不包含 服务器标识, 例如, 第一网络设备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 例如, 终端 设备 la, 且终端设备 la仅仅与服务器 3a进行通信, 也即, 终端设备 la与服务器 3a是绑定时, 当第一网络设备 5在发送数据包时附加了 第一网络设备 5的标识, 则第二网络设备 6根据第一网络设备 5的标 识, 即知道该数据包是需要发往服务器 3a的。 然后在步骤 S48中, 第二网络设备 6将多个业务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的服务器 3a。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当第一网络设备辖有多个终端设备, 例如, 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则第二网络设备 6所接收到的信号所 包含的 NAS数据包可能采用 i )、 ii )或者 iii )中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封 装, 以下, 我们分别针对每一种封装方式, 进行具体的描述:
对于封装方式 i ), 第二网络设备 6位于核心网 4中。 一般地, 在 核心网 4中, 包含了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即, 核心 网 4知道终端设备与哪个或哪些服务器进行通信。 因此, 当第二网络 设备 6获取了如表一所示终端设备的标识后, 则第二网络设备 6根据 预存的或者从核心网 4的其他网络设备, 例如数据库中获取的终端设 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道终端设备 la对应服务器 3a, 终端 设备 lb对应服务器 3b, 终端设备 lc对应服务器 3c, 则在步骤 S48 中, 第二网络设备 6将业务数据 A1 发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1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1发送至服务器 3c。
可选地, 当第二网络设备 6获取了如表二 (对应情形 ii ) ) 所示 的封装方式所封装的数据包时, 第二网络设备 6 对应地将业务数据 A2发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2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2发送至服务器 3c。
此外, 若第二网络设备 6获取了如表三 (对应情形 iii ) ) 所示的 封装方式所封装的数据包时, 第二网络设备 6直接将业务数据 A3发 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3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3发 送至服务器 3c。
以上各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了第二网络设备 6所接收到的信号 是采用 NAS数据包与 RRC封装在一个 MAC PDU中的方式, 此外, 当业务数据包以具体实施方式 III )中描述的方式接入时, 也即, NAS 数据包是附在 Preamble后面发送时, 第二网络设备 6根据 Preamble 的特殊的图案 (pattern ), 得知该 Preamble后面还附加了封装了终端 设备例如终端设备 la的业务数据的 NAS数据包, 则第二网络设备 6 知道 NAS数据包的起始位置, 例如, NAS PDU的起始比特, 从而从 中提取出了 NAS PDU, 然后, 再将 NAS PDU中的具体的业务数据提 取出来, 并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中。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在步骤 S48之后还包括, 当第二网络 设备 6接收到来自服务器 3a、 3b或 3c的 ACK消息用于结束会话时, 表示服务器已经正确接收到业务数据, 第二网络设备 6再向基站 2发 送结束会话指示消息, 也即, 向基站 2发送 ACK消息。
图 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装置框图。 以下, 参 照图 7, 并结合图 3 , 对本发明的装置框图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 7中的传输装置 10位于第一网络设备 5中,传输装置 10包括 获取装置 100, 封装装置 101 , 第一发送装置 102。 处理装置 20位于 基站 2中, 包括第一接收装置 200, 转发装置 201。 辅助装置 30位于 第二网络设备 6中, 包括第二接收装置 300, 提取装置 301和第二发 送装置 302。
首先以第一网络设备 5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 la为例进行说明。 然后,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再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多个终端 设备 la、 lb、 lc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 终端设备 la将釆集到的业务数据, 例如, 温度数据, 煤 气抄表数据, 或火警报警数据等, 基于无线通信协议, 发送至第一网 络设备 5。 该无线通信协议可以是蓝牙协议, 红外协议, Zigbee协议, 或者基于 3GPP的无线通信协议等。
然后, 第一网络设备 5的获取装置 100通过无线信道, 基于无线 协议, 也即, 与终端设备 la相对应的协议, 例如蓝牙协议, 红外协 议, Zigbee协议, 或者基于 3GPP的无线通信协议等, 获取由终端设 备 la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例如, 由终端设备 la发送的分别封装在 不同的容器 (container ) 中的多个业务数据。 例如, 获取装置 100可 以设定一个预定的时间段长度, 例如设定一个时间滑窗, 获取在该时 间滑窗范围内的终端设备 1 a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可选地, 获取装置 100也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大小, 确定需要封装 来自终端设备 la的多少个业务数据。
然后, 第一网络设备 5的封装装置 101将由终端设备 la在不同 时刻分别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非接 入层, 也即 NAS ( Non Access Stratum )层, 是 PDCP层以上的协议。 因此, 对该经封装的非接入层数据包只需要一次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 过程, 因而节省信令开销。 优选地, 为了进一步地节省无线资源, 封 装装置 101可以将来自终端设备所的数据包中的高层包头,例如 TCP header, 以及包头中的业务类型、 TTL等信息去除, 以进一步减少冗 余信息。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 在获取装置 100获取正确接收了来自终 端设备 la的多个业务数据后, 第一网络设备 5 向终端设备 la发送 ACK消息, 通知终端设备 la第一网络设备 5已正确接收到了多个业 务数据包, 则终端设备 la就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从而节省了终端的 电能; 或者终端设备 la可以准备下一次的业务数据的发送, 从而缩 短了等待时间。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获取装置 100还用于获取其中各个业 务数据的相关标识信息, 该相关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业务数据的通信 方。 以下, 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多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且第 一网络设备 5在步骤 S41中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的多个 业务数据为例, 对该相关标识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以下三种情形进行具 体的描述:
i )相关标识信息仅包含发送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 该终端标识是用于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以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 MAC地址, 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物理地 址,例如出厂时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设备号,或者是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 IP地址等;
则封装装置 101封装来自终端设备 la、 lb或 lc的多个业务数据 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 如表一所示:
当终端设备 la、 lb或 lc上运行的应用是特定的, 也即, 终端设 备 la、 lb或 lc分别与特定的应用服务器通信时, 也即, 终端标识与 目的服务器标识是绑定时, 当获取装置 100获取到来自终端设备 la 的业务数据 A1, 来自终端设备 lb的业务数据 B1和来自终端设备 lc 的业务数据 C1时, 封装装置 101在封装多个业务数据时, 在非接入 层数据包中仅仅需要包含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即可, 不需要包含目的 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表一所示的填充并非必需的, 只有在终端设备的标识和业务数据 所占的字节不是一个完整的字节, 为了字节对齐, 才需要用填充位进 行填充。
ii )相关标识信息仅包含各个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 器标识
当终端设备 la、 lb或 lc上运行的应用是特定的, 也即, 终端设 备与特定的应用服务器通信, 终端标识与目的服务器标识是绑定时, 当获取装置 100获取到来自终端设备 la的业务数据 A2, 来自终端设 备 lb的业务数据 B2和来自终端设备 lc的业务数据 C2时,封装装置 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也即,如表 所示,仅仅需要包含目的服务器 3a、 3b和 3c的标识, 而不需要包含业务数据的发送方, 也即源终端设备 的标识。
iii )相关标识信息既包含发送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 识, 也包含各个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如上表三 所示, 当终端设备 la、 lb或 lc上运行的应用是不特定的, 也即, 终 端设备 la、 lb或 lc上分别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终端设备 la可 能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终端设备 lb可能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 或终端设备 lc可能与多个应用服务器通信时, 也即, 终端标识与目 的服务器标识非绑定时, 封装装置 101在封装多个业务数据时, 在非 接入层数据包中除了需要包含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 还需要包含该业 务数据的目的服务器的标识。
例如, 终端设备 la可以分别与服务器 3a、 3b和 3c通信, 终端 设备 lb可以分别与服务器 3a、 3b通信, 终端设备 lc可以分别与服 务器 3b、 3c通信, 也即, 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不是——对应的。 此时, 获取装置 100获取了终端设备 la向服务器 3a发送的业务数据 A3 , 终端设备 lb向服务器 3b发送的业务数据 B3 , 向服务器 lb发送 业务数据 C3。 因此, 封装装置 101将终端设备的标识 la、 lb和 lc、 多个业务数据, 以及与各个业务数据相对应的目的服务器的服务器标 识 3a、 3b和 3c均对应地封装在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 la、 lb、 lc 为了发送业务数据 A1 (或 A2 、 A3 )、 业务数据 B1 (或 B2 、 B3 ) 和业务设备 C1 (或 C2 、 C3 )需要分别与基站 2甚至是核心网进行信令交互过程相比, 本发明 的方案第一网络设备 5仅仅建立一个信令通信过程, 就可以同时传输 Al、 B1和 CI ( A2、 B2和 C2, 或 A3、 B3和 C3 ), 从而节省了信令 的开销。 以上以第一网络设备 5辖有多个终端设备 la、 lb和 lc为例进行 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 上述的非接入层数据包的封装格式 也同样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 5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的情形。
然后, 处理装置 102对该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成 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具体地, 该发送处理包括至少以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IV )现有的上行接入方式
第一网络设备 5在网络同步, 接收小区广播信道, 并完成小区搜 索后, 会驻扎(camp )在一个目标小区内, 发起呼叫请求, 建立无线 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连接。 RRC的连接不仅仅 满足通信的需要, 在位置更新、 路由区登记等过程都需要 RRC的连 接。 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 在发送接入信令时分为二部分, 也即 前导符号( Preamble )部分和 Message消息部分。在发起 RRC连接时, 第一网络设备 5 将在上行链路上启动开环功控, 开环功控就是利用 Preamble来完成的。所以在 PRACH中的 Preamble就是为了完成开环 功控。 Preamble是由物理层产生的序列, 第一网络设备 5将试探性地 以初始功率 P。发送该序列, 直至下行链路上有应答, 才停止发送 Preamble, 转为发送消息部分。 由于 Preamble是物理层的消息序列, 所以在下行方向上得到的应答信道也应该是纯物理信道, 称为接入指 示信道(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 AICH, DL方向)获得指示信 道。所以 Preamble和 AICH是一对, 目的就是允许用户接入。当 AICH 回应 ACK后, 第一网絡设备 5就获得了消息发送的初始功率值 基站 2允许第一网络设备 5 以 Pi功率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也即 RRC接入请求消息。 也即, 第一发送装置 102向基站 2发送 RRC请 求消息, 然后基站 2再向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 RRC ACK消息, 第一 网络设备 5再向核心网 (包括服务器 3a、 3b和 3c )发送 NAS信令, 用于鉴权, 鉴权成功后, 服务器 3a、 3b和 3c再向第一网络设备 5发 送 NAS应答信令。 在信令交互后, 第一发送装置 102开始向基站 2 发送由封装装置 101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再经过 MAC层、 物理层 的处理后所形成的信号。
上述的接入的实施方式 IV ) 中, 第一网络设备先完成与基站的 信令交互, 然后再传输 NAS数据包。 为了进一步节省无线资源, 可 以将业务数据与控制信令混合传输, 也即, 采用相同的物理信道传输 NAS数据包与控制信令, 如以下的实施方式 V ) 和 VI ) 所示。
具体地, 在实施方式 V )中, 第一网絡设备 5将业务数据与 RRC 控制信令压缩在一起传输, 也即:
V ) 将 NAS层数据包与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消息一起封装在 MAC PDU中进行混合传输:
参照图 5 , 图 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设 备 5的 NAS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第一网络设备 5的应用层发起接入 请求。 然后, 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小区广播信道并完成小区搜索后, 会驻扎(camp )在一个目标小区内。 然后, 第一网络设备 5发送前导 符号。 然后, 在步骤 S53中, 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接入 确认和上行资源分配 ( Access ACK和 UL grant ) 的消息。 然后, 在 第一发送装置 102将由封装装置 101所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与 RRC 消息一起封装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包 (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MAC PDU )中。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 5生成 RRC 请求消息后, 将其封装在 RLC PDU, 然后, 将 RLC PDU与业务数据 的 NAS PDU—起, 封装在 MAC PDU中; 然后, 第一发送装置 102 对该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包进行物理层处理, 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 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此外, 当 NAS数据包的数据量不大时, 第一发送装置 102也可 以将 NAS数据包与前导符号 (preamble ) —起混合发送。 也即:
VI )利用为发送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在发送所述前导符号后, 发送在步骤 S42中生成的非接入层数据包:
参照图 6, 图 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络 设备 5的 NAS数据包的接入过程。 具体地, 如图 6所示, 首先, 第 一网络设备 5的应用层发起接入请求。 然后, 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小 区广播信道并完成小区搜索后, 会驻扎在一个目标小区内。 然后, 第 一发送装置 102在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上,发送前导符号后追加 由封装装置 101所生成的 NAS层数据包。 且该前导符号是被配置为 专用于控制终端设备 la、 lb或 lc, 也即 M2M终端设备的接入。
考虑到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 也即可以附加在前导 符号后面发送的数据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 可选地, 第一网络设备 5 也可以不经过封装装置 101的处理, 直接利用为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 源, 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 例如, 终端设备 la收集到的信息为 煤气报警信息。 当第一网络设备 5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 la的报警信 息 " Γ , 也即表示发生了煤气泄漏, 则第一网络设备 5直接对该报警 信息进行编码,例如,采用循环冗余编码(Cyclic Redundancy Coding, CRC )方式, 并将前导符号与该经过编码的数据一起发送出去,其中, 该前导符号是特别为 M2M终端设备分配的。
再参考图 7, 当第一发送装置 102完成对包含了业务数据的信号 发送后,相应地,第一接收装置 200获取来自第一网络设备 5的信号, 其中, 该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 来自终端设备的 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然后, 转发装置 201将该信号转 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6。
辅助装置 30中的第二接收装置 300接收由转发装置 201转发的 来自第一网络设备 5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非接入层数 据包中的由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 的目的服务器的多个业务数据。
然后, 提取装置 301从该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 从该非接入层数据包中提取出该多个业务数据。 具体地, 当业务数据 以具体实施方式 V ) 中描述的方式接入时, 提取装置 301根据 MAC 层数据包中包头的信息, 知道 NAS数据包的起始位置, 例如, 封装 了 NAS PDU的 MAC SDU的起始比特, 从而从 MAC PDU中提取出 了 NAS PDIL 若 NAS PDU中既不包含终端设备标识, 也不包含服务 器标识, 例如, 第一网络设备仅辖有一个终端设备, 例如, 终端设备 la, 且终端设备 la仅仅与服务器 3a进行通信, 也即, 终端设备 la 与服务器 3a是绑定时, 当第一网络设备 5在发送数据包时附加了第 一网络设备 5的标识, 则提取装置 301根据第一网络设备 5的标识, 即知道该数据包是需要发往服务器 3a的。 然后在步骤 S48中, 第二 网络设备 6将多个业务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的服务器 3a。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方式中, 当第一网络设备辖有多个终端设备, 例如, 终端设备 la、 lb和 lc, 则第二网络设备 6所接收到的信号所 包含的 NAS数据包可能采用 i )、 ii )或者 iii )中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封 装, 以下, 我们分别针对每一种封装方式, 进行具体的描述-.
对于封装方式 i ), 第二网络设备 6位于核心网 4中。 一般地, 在 核心网 4中, 包含了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即, 核心 网 4知道终端设备与哪个或哪些服务器进行通信。 因此, 当提取装置 301获取了如表一所示终端设备的标识后, 则提取装置 301根据预存 的或者从核心网 4的其他网络设备, 例如数据库中获取的终端设备与 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道终端设备 la对应服务器 3a, 终端设备 lb对应服务器 3b, 终端设备 lc对应服务器 3c, 则第二发送装置 302 将业务数据 A1发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1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1发送至服务器 3c。
可选地, 当第二网络设备 6获取了如表二 (对应情形 ii ) ) 所示 的封装方式所封装的数据包时, 第二发送装置 302对应地将业务数据 A2发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2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2发送至服务器 3c。
此外, 若第二网络设备 6获取了如表三 (对应情形 iii ) ) 所示的 封装方式所封装的数据包时, 第二发送装置 302直接将业务数据 A3 发送至服务器 3a, 将业务数据 B3发送至服务器 3b, 将业务数据 C3 发送至服务器 3c。
以下各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了第二接收装置 300所接收到的信 号是采用 NAS数据包与 RRC封装在一个 MAC PDU中的方式,此夕卜, 当业务数据包以具体实施方式 III )中描述的方式接入时, 也即, NAS 数据包是附在 Preamble后面发送时, 第二网络设备 6根据 Preamble 的特殊的图案 (pattern ), 得知该 Preamble后面还附加了封装了终端 设备例如终端设备 la的业务数据的 NAS数据包, 则第二网络设备 6 知道 NAS数据包的起始位置, 例如, NAS PDU的起始比特, 从而从 中提取出了 NAS PDU, 然后, 再将 NAS PDU中的具体的业务数据提 取出来, 并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中。
尽管在附图和前述的描述中详细阐明和描述了本发明,应认为该 阐明和描述是说明性的和示例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发明不限于 所上述实施方式。
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 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 改变。 在权利要求中, 措词 "包括" 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 并且 措辞 "一个" 不排除复数。 在发明的实际应用中, 一个零件可能执行 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 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网络设备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A. 通过无线信道, 获取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 据;
    B.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C. 对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C之前还包括: 生成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消息;
    所述步骤 C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将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以及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消息一起 封装在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包;
    - 对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包进行物理层处理, 生成所述经处 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被 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
    所述步骤 C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利用为发送所述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 在发送所述前导符号 后, 发送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A之后、 所述步骤 B之前还包括:
    - 根据所述多个业务数据, 获取其中各个业务数据的相关标识信 息, 其中所述相关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业务数据的通信方;
    所述步骤 B还包括:
    -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以及与各个业务数据相对应的所述相关 标识信息一起封装在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相关标识信息包括 发送所述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和 /或所述各个业务数 据的目的地址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
    -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收到消息。
    7.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网络设备中用于传输来自终端设备的 数据的方法, 其中, 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被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 设备的接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
    Β'. 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编码;
    C.利用为所述前导符号所分配的资源,在发送所述前导符号后, 发送所述经编码的业务数据。
    8.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转发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 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i.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 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 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通过无线信 道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ii. 将所述信号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i之后还包括: -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收到消息。
    10.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二网络设备中用于辅助第一网络设备传 输数据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将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 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并发送经处理所 述非接入层数据包所生成的信号至基站,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接收由所述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由所述一个或多 个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目的服务器的多个 业务数据;
    b. 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从所述非接入 层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多个业务数据;
    c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目的服务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 含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的服务器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 b还包括: - 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根据所述非接入 层数据包, 获取各个业务数据的相关标识信息, 其中, 所述相关标识 信息包括发送所述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
    所述步骤 b之后、 所述步骤 c之前还包括:
    - 根据所述各个业务数据的终端标识, 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 的目的服务器;
    所述步骤 c还包括:
    -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确定的对应的所述目的 服务器。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b还包括:
    - 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根据所述非接入 层数据包, 获取各个业务数据的相关标识信息, 其中, 所述相关标识 信息还包括与各个业务数据相对应的目的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所述步骤 c还包括:
    -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获取的对应的所述目的 服务器。
    13. —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网络设备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装 置, 包括:
    获取装置, 用于通过无线信道, 获取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 多个业务数据;
    封装装置, 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 第一发送装置, 用于对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进行发送处理, 以生 成经处理的信号, 并发送所述经处理的信号。
    14.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转发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 的处理装置, 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 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 设备的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 转发装置, 用于将所述信号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
    15. 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第二网络设备中用于辅助第一网絡设备传 输数据的辅助装置, 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由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信号, 其中, 所述信号包括封装在一个非接入层数据包中的由一个或 多个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发往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目的服务器的多 个业务数据;
    提取装置, 用于从所述信号中恢复出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 并从 所述非接入层数据包中提取所述多个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装置, 用于将所述多个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 目的服务器。
CN200980161701.0A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550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4771 WO2011054142A1 (zh)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057A true CN102550057A (zh) 2012-07-04
CN102550057B CN102550057B (zh) 2015-06-03

Family

ID=4396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1701.0A Active CN102550057B (zh)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031014B2 (zh)
EP (1) EP2498527B1 (zh)
JP (1) JP5631406B2 (zh)
KR (1) KR101439825B1 (zh)
CN (1) CN102550057B (zh)
BR (1) BR112012010385A2 (zh)
ES (1) ES2651669T3 (zh)
WO (1) WO2011054142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542A (zh) * 2014-01-13 2015-07-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通信网络系统、多业务动态资源分配装置及方法
WO2016173074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通信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6357619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海宁翔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网络语音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7040875A (zh) * 2017-03-28 2017-08-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型通信系统中低功耗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10959276A (zh) * 2017-06-13 2020-04-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以太网传送非接入层消息
CN111431842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专网环境的串口终端无线传输方法
CN112584474A (zh) * 2018-02-13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965918A (zh) * 2021-11-15 2022-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60912B1 (ko) 2010-03-01 2017-07-2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머신-투-머신 게이트웨이 아키텍처 및 기능
KR101599595B1 (ko) 2011-04-01 2016-03-0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공통 pdp 컨텍스트를 공유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3036274A1 (en) 2011-09-08 2013-03-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device profile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597896A1 (en) * 2011-11-28 2013-05-29 Alcatel Lucent Support of user plane transactions over a mobile network
EP3094116B1 (en) * 2012-05-14 2018-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group server, and group member device
CN104396299A (zh) * 2012-09-28 2015-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3731808A (zh) * 2012-10-15 201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数据的收发系统
GB2507491B (en) * 2012-10-30 2015-07-15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tunneling
CN107872308B (zh) 2013-02-28 202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281244B (zh) * 2013-06-17 2016-12-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WO2015158409A1 (de) 2014-04-16 2015-10-22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KR101594897B1 (ko) * 2014-09-17 2016-02-29 덕성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물 인터넷에서 경량 사물간 보안 통신 세션 개설 방법 및 보안 통신 시스템
EP3232668A4 (en) 2014-12-10 2018-06-13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broadcast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roadcast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US10749641B2 (en) 2016-10-11 2020-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header and transport block formats
CN110139317B (zh) * 2018-02-02 2021-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缩方法、发送端及接收端
EP3790286A4 (en) * 2018-05-04 2022-02-09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ROADCASTING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BROADCASTING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CN111194092B (zh) * 2018-11-14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595A (zh) * 2005-01-13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ieee802.16系统中实现高层信令传输的方法
CN101325530A (zh) * 2008-07-04 2008-12-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N101420374A (zh) * 2007-10-23 2009-04-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复用通信系统和复用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4089A (en) * 1996-10-28 2000-01-11 Tracy Corporation Ii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digital control channel of a wireless network
US6900737B1 (en) 1997-02-12 2005-05-31 Elster Electricity, Llc Remote access to electronic meters using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FI111423B (fi) * 2000-11-28 2003-07-15 Nokia Corp Järjestelmä kanavanvaihdon jälkeen tapahtuvan tietoliikenteen salauksen varmistamiseksi
EP1506656B1 (en) * 2002-05-08 2012-01-11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allocation of a radio resource
EP1535413B1 (en) * 2002-08-09 2007-01-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mory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r unit
US7970423B2 (en) * 2002-11-08 2011-06-28 Nokia Corporation Context linking scheme
US20070147315A1 (en) * 2003-10-16 2007-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ccess to cdma/umts services over a wlan acccess point using a gateway node
EP1560448A1 (de) * 2004-01-29 2005-08-03 Swisscom Mobile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Sprachtelefonie und/oder Datenübertragung mit Gebührenvorauszahlung
WO2007078156A2 (en) * 2006-01-05 2007-07-12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601007D0 (en) * 2006-01-10 2006-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1102298B (zh) * 2006-07-0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传输系统中部分带宽的使用方法和系统
US7774008B2 (en) * 2006-12-22 2010-08-10 Cellco Partnership MDN-less SMS messaging (network solution) for wireless M2M application
CN101267418B (zh) * 2007-03-13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通信系统参数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1330350B (zh) * 2007-06-21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配载荷带宽传输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GB2455545B (en) 2007-12-13 2010-01-27 Nec Corp MBMS bearer establishment reconfiguration and release
KR101167523B1 (ko) * 2008-01-17 2012-07-20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멀티-레이트 코덱 비트 레이트 제어
KR100937430B1 (ko) * 2008-01-25 2010-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EP2680655A1 (en) * 2008-10-31 2014-0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carrier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100130218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US8837395B2 (en) * 2008-12-19 2014-09-16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 and entity for conveying data units
CN101674610B (zh) * 2009-05-13 2013-02-13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电路服务通道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595A (zh) * 2005-01-13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ieee802.16系统中实现高层信令传输的方法
CN101420374A (zh) * 2007-10-23 2009-04-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复用通信系统和复用通信方法
CN101325530A (zh) * 2008-07-04 2008-12-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542A (zh) * 2014-01-13 2015-07-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通信网络系统、多业务动态资源分配装置及方法
WO2016173074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通信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6357619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海宁翔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网络语音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7040875A (zh) * 2017-03-28 2017-08-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型通信系统中低功耗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07040875B (zh) * 2017-03-28 2019-12-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型通信系统中低功耗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10959276A (zh) * 2017-06-13 2020-04-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以太网传送非接入层消息
US11184842B2 (en) 2017-06-13 2021-11-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veying non-access stratum messages over ethernet
CN112584474A (zh) * 2018-02-13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4474B (zh) * 2018-02-13 2023-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431842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专网环境的串口终端无线传输方法
CN113965918A (zh) * 2021-11-15 2022-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8527A4 (en) 2014-07-30
EP2498527B1 (en) 2017-09-13
JP5631406B2 (ja) 2014-11-26
US20120218965A1 (en) 2012-08-30
KR101439825B1 (ko) 2014-09-12
KR20120088810A (ko) 2012-08-08
EP2498527A1 (en) 2012-09-12
JP2013510472A (ja) 2013-03-21
WO2011054142A1 (zh) 2011-05-12
ES2651669T3 (es) 2018-01-29
US9031014B2 (en) 2015-05-12
BR112012010385A2 (pt) 2016-06-07
CN102550057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057A (zh) 一种汇聚来自机器终端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hen et al.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in LTE-A
CN104704884B (zh) 增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6045A (zh) 网络地址中依赖于传输设备的上下文
CN105657865B (zh)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CN102215476B (zh) 中继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805369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225438A1 (en) Sess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using nas protocols
Stiller et al. An overview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IoT
US20200029376A1 (en) Selective retransmission procedure
US949766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US945637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303831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proxy equipment
Chen et al. Cellular based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with un-peer2peer protocol stack
CN102065471B (zh) 中继通信网络中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8130049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73014B (zh) 一种网络结合方法
EP43075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layer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6134277A (zh) 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413665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2300228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errero Prac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ing
EP434432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323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access without random access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25489B (zh) 一种基站、通信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