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8100B -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8100B
CN102548100B CN201010607074.3A CN201010607074A CN102548100B CN 102548100 B CN102548100 B CN 102548100B CN 201010607074 A CN201010607074 A CN 201010607074A CN 102548100 B CN102548100 B CN 102548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utput voltage
output
load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70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8100A (zh
Inventor
华桂潮
葛良安
俞杭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ronics Hangzhou Co Ltd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070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8100B/zh
Priority to US13/994,280 priority patent/US9215767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753 priority patent/WO20120889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8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8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6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disposed in parallel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采样单元,输入端与负载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该负载驱动系统能够提高驱动装置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降低电路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绝大多数是参考了传统气体放电灯和钨丝灯的灯具结构和设计,在驱动方案上也沿袭了一个光源配置一个驱动器的传统思路,和传统的单路或多路输出AC/DC变换技术。如图1所示,一个灯具中包括一个光源和一个驱动器,由配电开关进行所述灯具的控制。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器设置于灯具内部,靠近光源。
具体的,图2中给出了一种LED灯具的具体电路结构,其中,前级的输出电压可调电压源201通过最小值采样电路202,采样后级的多路线性调整限流电路203中调整管Q1~Qn漏极电压的最小值,并通过输出电压控制电路204将此最小值做反馈控制,使该最小值始终保持为一个较小的值,从而使输出电压可调电压源201的输出电压Vo始终比多路LED负载中电压最高的一路LED负载的电压略高,使线性调整限流电路203在保证每路LED负载按限流点恒流驱动的基础上,功耗始终接近最小。其中,输出电压可调电压源201、最小值采样电路202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204构成灯具的驱动器;多路LED组合以及多路的线性调整限流电路(每一组LED组合和对应的线性调整限流电路构成LED支路)构成光源单元。
但是,以上的电路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首先,为了方便驱动器中的最小值采样电路从后级电路进行电压采样,各个LED支路中的线性调整限流电路203通常需要封装在驱动器内部,多路LED支路间压差较大时调整管损耗较大,导致驱动器发热严重;而且,驱动器一般放置于LED灯具内部,靠近LED光源,则温度将更高,严重影响驱动器的可靠性;
其次,前级的输出电压可调电压源201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204需要从每路LED和线性调整限流电路203共同构成的后级电路中采样电压,使前级的输出电压可调电压源201和后级电路间接线复杂;而且,某路LED负载出现开路故障时,该路线性调整管的漏极电压为零,因此,需要为每路LED负载额外增加开路保护才能保证这种情况下其他路未发生故障的LED负载的正常工作,这进一步增加了实现电路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能够提高驱动装置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降低电路的复杂度。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包括: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采样单元,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
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后级的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每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包括:
开关变换主电路,在电压环的控制下进行输入电压的电压变换;
电压环,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连接,进行输出电压采样;并且,与输出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根据采样电压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的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
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还可以包括:
均流单元,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任一输出端连接,对输出端的电流进行采样,将采样信号传输到电压环的输入端,以通过电压环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方向与采样电流的变化方向相反。
所述电压环包括:
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接于对应的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还连接输出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端,并且,还通过补偿网络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预设输出电压值;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电压环的输出端,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
均流单元包括:
串接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与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端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均流单元包括:
串接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与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端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还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输出电压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关系,确定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和步长;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步长调节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大小,使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电能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负载单元的对应输入端之间通过调光开关连接,以便通过控制所述调光开关控制负载单元中的总电流的平均值。
所述电能提供单元、采样单元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组合封装,负载单元独立封装。
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串联有故障隔断电路,以在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故障时进行故障隔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驱动系统,包括:
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至少一路负载支路,所述负载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负载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采样单元,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
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所述负载支路包括:串接的负载集合以及该负载支路的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包括:
串接的第一开关以及电阻,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限流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限流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开关的开关,以使对应负载支路的电流不高于预设电流值。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并联,实现了系统的扩容,并且可以实现电能提供的冗余备份,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的可靠性;而且,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对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的总电流进行电流采样,也即是对后级负载支路的总电流进行电流采样,从而可以将驱动装置与负载单元分开封装,且可以增加驱动装置与负载单元之间的设置距离,从而减少了驱动装置的发热来源,进一步提高了驱动装置的可靠性;同时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使后级负载单元的限流电路的损耗最低,从而减少了负载单元的发热,进一步提高了负载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而且,电能提供单元和负载单元之间通过两条连接线即可实现电能的传输,接线简单,降低了电路的复杂度;且,当负载支路的数量发生变化,如开路或者增加支路时,通过采集单元以及输出电压控制单元的控制,使得电能提供单元可以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实现其余负载支路的恒流驱动,从而无需单独为各路负载支路设置开路保护电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路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灯具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LED灯具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负载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负载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负载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负载驱动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实现电路示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均流电路的另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负载支路中限流电路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负载驱动系统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系统包括:
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至少一路负载支路,所述负载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负载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采样单元,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
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其中,电能提供单元、采样单元以及输出电压控制器构成进行负载单元驱动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装置,而该负载驱动装置与后级的负载单元共同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负载驱动系统。
对于以上的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并联,实现了系统的扩容,并且可以实现电能提供的冗余备份,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的可靠性;而且,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负载单元的任一端连接,通过负载支路的总电流进行电流采样,而不需要对后级每路负载支路进行采样,从而可以将负载单元与驱动装置分开封装,且可以增加驱动装置与负载单元之间的设置距离,从而减少了驱动装置的发热来源,进一步提高了驱动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路可以设置于其所在负载支路的负载基板上,有利于散热,提高了限流电路的可靠性;同时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使后级负载单元的限流电路的损耗最低,从而减少了负载单元的发热,进一步提高了负载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而且,电能提供单元和负载单元之间通过两条连接线即可实现电能的传输,接线简单;且,当负载支路的数量发生变化,如开路或者增加支路时,通过采样单元以及输出电压控制单元的控制,使得电能提供单元可以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实现其余负载支路的恒流驱动,从而无需单独为各路负载支路设置开路保护电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路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其中,电能提供单元、采样单元以及输出电压控制器可以组合封装,作为进行负载单元驱动的驱动装置,负载单元可以独立封装。另外,驱动装置也可以是:采样单元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组合封装,电能提供单元的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可以模块化或分别独立封装,当任一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出现故障情况时,方便替换。另外,负载单元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封装成一个或多个单元,这里并不限定。例如,若干路负载支路组成一个单元,其他路负载支路组成其他单元;或者,也可以所有路负载支路封装成一个单元。
这里由驱动装置对这些负载单元进行集中控制,降低了负载驱动系统的电路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系统实现成本;而且,由于驱动装置和负载单元分别独立封装,驱动装置无需靠近负载单元,从而降低了驱动装置的温度,提高了驱动装置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负载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的驱动装置和独立封装的负载单元在照明系统中分别对应进行光源驱动的驱动器以及光源单元。在照明系统中,封装之后的单元也即为光源单元。由驱动器对这些光源单元进行集中控制,降低了照明系统的电路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系统实现成本;而且,由于驱动器和光源单元分别独立封装,驱动器无需靠近光源单元,从而降低了驱动器的温度,提高了驱动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照明系统的可靠性。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装置和系统的实现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负载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负载单元31,所述负载单元31包括至少一路负载支路311,所述负载支路311的第一端连接负载单元31的第一端,负载支路311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单元31的第二端;也即:负载支路相互之间并联连接。其中,每路负载支路311包括串联的光源组以及对应的限流电路。其中,所述光源组为串联的若干个光源,如LED灯等。
电能提供单元32,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32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32的第二输出端;电能提供单元3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31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31的第二端;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从而当其中部分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出现故障时,其他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可以继续正常输出电流,依然能够满足负载所需的额定电流,从而使得电能提供单元具有冗余备份能力,提高了负载驱动系统中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采样单元33,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32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34;这里,所述采样电流既可以为:所有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输出的总电流,也可以为:所有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输出电流的平均电流。
输出电压控制器34,输入端与采样单元34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向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具体地,输出电压控制器在实现时可以通过数字控制方式实现,当采样的是输出的总电流时,调整每路输出电压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
根据采样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关系,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和步长;
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步长调节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大小,使输出电压与电压最高的一路负载支路的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以上过程的具体实现可以为:
首先,根据采样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关系,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大小的调整方向,即:
(1)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在前一输出电压基础上以一定步长升高输出电压时,判断采样电流的变化方向,若所述采样电流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增加,则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为升高;若所述采样电流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不变,则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为降低;
(2)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在前一输出电压基础上以一定步长降低输出电压时,判断采样电流的变化方向,若所述采样电流随输出电压的降低而不变,则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为降低;若所述采样电流随输出电压的降低而降低,则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为升高;
然后,根据所述输出电压大小的调整方向,按照一定的预设步长调节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大小;
其中,可以根据上述步骤调节一次输出电压或者重复上述步骤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与电压最高的一路负载支路的负载电压的差值在预设的差值阈值内。
其中以上所述的负载电压是指:负载支路中串联的负载集合两端的电压。
优选地,如图3所示,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可以包括:
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在电压环的控制下对输入电压进行电压变换;
电压环3212,与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进行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电压采样;并且,与输出电压控制器34的输出端连接,根据采样电压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的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电压。
另外,输出电压可调单元321还可以包括:
均流单元3213,与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任一输出端连接,对输出端的电流进行采样,将采样信号传输到电压环3212的输入端,以通过电压环3212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方向与采样电流的变化方向相反。
所述均流单元通过电压环对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达到对输出电压可调单元所输出电流的均流;当电能提供单元中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正常工作或者有部分可调单元故障时,各路输出电压之间可能会有差异,即使很小的电压差异都会造成输出电压可调单元间的电流不均衡;均流电路的作用是可以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实现多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之间输出电流的均衡分配。
另外,所述负载支路可以包括:串接的负载集合以及对应的限流电路。
其中,所述负载集合可以为背景技术中多个串接的LED灯,也可以为其他类似LED的直流负载,这里并不限制。
优选地,为了实现冗余备份功能,即当一个或多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出现故障情况时,其余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依然能够满足负载的要求,需要在每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串联一个故障隔断电路。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可以为二极管,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由故障信号控制下的单向开关管(如MOS管),或其他开关器件,如继电器;还可以是保险丝等器件。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为保险丝或者继电器时,当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为正常工作时,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呈现低阻抗,当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出现故障时,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呈现高阻抗;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为MOS管时,MOS管的体二极管的方向与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流方向相同,当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为正常工作时,所述的MOS管导通,当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出现故障时,所述的MOS管关断;所述的故障隔断电路为二级管时,二极管的方向与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流方向相同。每个故障隔断电路可以与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封装到一起,也可以是单独封装的模块。
当所述负载为LED负载时,如图5所示,电能提供单元320的输出端与负载单元310的对应输入端之间可以通过一调光开关S连接,当调光控制信号控制调光开关S导通时,LED负载从前级的电能提供单元获得电流,当调光控制信号控制调光开关S关断时,LED负载中没有电流,通过改变调光开关S的占空比,可以改变后级LED负载的总电流的平均值,达到对LED负载调光的目的。
以下,将分别对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进行说明。
其中,开关变换主电路可以通过AC-DC变换器,或DC-DC变换器,也就是说,所述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入电压Vin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这里并不限制。
如图6所示,所述电压环3212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接于对应的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还连接输出电压控制器34的输出端,并且,还通过补偿网络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预设输出电压值Vref;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作为电压环3212的输出端,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电压为预设输出电压值Vref;所述补偿网络可以是闭环控制电路的任何一种补偿网络结构,用以实现电压环3212的闭环控制,输出电压的闭环调节。
输出电压控制器34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处的输出电压采样信号,二者叠加后,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电压环3212的反相输入端,与电压环3212正相输入端的电压基准信号相比较后,经过电压环3212的调节,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电压大小。
所述均流单元可以包括:串接于开关变换主电路3211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32的对应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与电能提供单元32输出端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
通过这种连接,均流单元采样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流I1,通过第四电阻R4直接输入到电压环中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使得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1的升高而降低,或随电流I1的降低而升高。
但是,一般均流单元通过第三电阻R3采样到的电流I1较小,不能直接输入到电压环进行输出电压的控制,此时,可以在将采样电流传输给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之前,进行采样电流的放大,如图7所示,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一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正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还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
其中,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取值决定于采样电流所需放大的倍数,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自主设置,这里不赘述。
图8中示出了负载支路中限流电路的实现实例,所述限流电路可以为线性调整电路,具体的,每个限流电路包括:串接的第一开关S1以及电阻Rs,电阻Rs的两端分别连接限流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限流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开关S1的开关,以使对应负载支路的电流不高于预设电流值,实现对于负载支路的限流。所述第一开关可以通过调整管实现,当调整管工作在线性状态时,负载支路中的电流为直流电流;当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或者全导通状态时,负载支路中的电流为脉冲斩波电流(如PWM电流)或者直流电流。
或者,所述限流电路也可以通过恒流二极管实现。
对于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负载驱动系统中,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的总电流的变化对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自适应调节,而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中自身的均流电路也会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常见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均流电路都是通过均流环路调节输出电压,且调节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均流电路的调节作用无疑将影响输出电压自适应调节方向的判断;而通过上述均流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DROOP法),但利用该方法使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增大而下降进行多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间的均流特性则不会影响集中的输出电压自适应调节过程,具备新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采样单元,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
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后级的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其中,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策略为: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采样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关系,确定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和步长;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步长调节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大小;
所述负载电压指的是负载支路中串联的负载集合两端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包括:
开关变换主电路,在电压环的控制下进行输入电压的电压变换;
电压环,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连接,进行输出电压采样;并且,与输出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根据采样电压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的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还可以包括:
均流单元,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任一输出端连接,对输出端的电流进行采样,将采样信号传输到电压环的输入端,以通过电压环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方向与采样电流的变化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环包括:
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接于对应的开关变换主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还连接输出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端,并且,还通过补偿网络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预设输出电压值;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电压环的输出端,控制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均流单元包括:
串接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与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端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均流单元包括:
串接于开关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与电能提供单元输出端连接的一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还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能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负载单元的对应输入端之间通过调光开关连接,以便通过控制所述调光开关控制负载单元中的总电流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提供单元、采样单元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组合封装,负载单元独立封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对应输出端之间串联有故障隔断电路,以在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调单元故障时进行故障隔断。
10.一种负载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至少一路负载支路,所述负载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负载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电能提供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能提供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负载单元的第二端;
采样单元,输入端与电能提供单元的任一端连接,进行该端的电流采样,将采样电流发送给输出电压控制器;
输出电压控制器,输入端与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所述采样电流确定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到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以控制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支路中最大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差值阈值大于等于零;
其中,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策略为: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采样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关系,确定各个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调整方向和步长;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步长调节各个所述输出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电压的大小;
所述负载电压指的是负载支路中串联的负载集合两端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支路包括:串接的负载集合以及该负载支路的限流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限流电路包括:
串接的第一开关以及电阻,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限流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限流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开关的开关,以使对应负载支路的电流不高于预设电流值。
CN201010607074.3A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2548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7074.3A CN102548100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US13/994,280 US9215767B2 (en) 2010-12-27 2011-08-23 Device and system for load driving
PCT/CN2011/078753 WO2012088904A1 (zh) 2010-12-27 2011-08-23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7074.3A CN102548100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100A CN102548100A (zh) 2012-07-04
CN102548100B true CN102548100B (zh) 2014-01-15

Family

ID=4635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7074.3A Active CN102548100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15767B2 (zh)
CN (1) CN102548100B (zh)
WO (1) WO2012088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8100B (zh) 2010-12-27 2014-01-15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N102856892B (zh) * 2012-04-18 2016-03-30 张宏志 一种电源
CN103037589B (zh) * 2012-12-26 2015-03-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及液晶电视
CN104822198B (zh) * 2015-04-20 2017-12-05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led灯串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5916258B (zh) * 2016-06-16 2018-02-16 广东科谷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双路led驱动转换为单路led驱动的恒流电源
CN107634639B (zh) * 2016-07-15 2021-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控制方法、装置及供电电源
CN106686814B (zh) * 2016-12-28 2018-09-11 深圳市质能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源线上传输数据信号的驱动电路
CN107969054A (zh) * 2017-12-30 2018-04-2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源、电源输出电压的控制方法及led灯具
CN110045807B (zh) * 2019-04-28 2021-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557864A (zh) * 2019-08-02 2019-12-10 深圳市崧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均功率电路和驱动电源
CN111474886A (zh) * 2020-05-11 2020-07-31 深圳市施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种类型超声治疗头的匹配方法及电路
CN113726155A (zh) * 2020-05-25 2021-11-30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Dc/dc电压转换器及增强负载瞬态响应的控制方法
CN114531040A (zh) * 2022-02-28 2022-05-2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CN115864342B (zh) * 2023-02-10 2023-06-02 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过电流保护电路、放大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9889B2 (en) * 2004-01-23 2005-09-27 Adtran, Inc.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r
CN201409244Y (zh) * 2009-04-01 2010-02-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光耦作为电压基准和比较放大器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1801136A (zh) * 2010-03-17 2010-08-11 上海大学 一种高效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1925222A (zh) * 2010-01-12 2010-12-2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驱动装置的功率输出电路
CN201919217U (zh) * 2010-12-27 2011-08-03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8706B2 (en) * 2004-03-15 2008-04-15 Philips Solid-State Lighting Solutions, In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714812B2 (en) * 2006-11-28 2010-05-11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Driving circuit for providing constant current
CN101668369A (zh) * 2009-10-01 2010-03-10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恒流led驱动器
CN102548100B (zh) 2010-12-27 2014-01-15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9889B2 (en) * 2004-01-23 2005-09-27 Adtran, Inc.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r
CN201409244Y (zh) * 2009-04-01 2010-02-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光耦作为电压基准和比较放大器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1925222A (zh) * 2010-01-12 2010-12-2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驱动装置的功率输出电路
CN101801136A (zh) * 2010-03-17 2010-08-11 上海大学 一种高效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01919217U (zh) * 2010-12-27 2011-08-03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100A (zh) 2012-07-04
US9215767B2 (en) 2015-12-15
WO2012088904A1 (zh) 2012-07-05
US20130271032A1 (en)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100B (zh)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N201919217U (zh)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N102548109B (zh)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N102098853B (zh) 发光元件驱动系统、驱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US8866409B2 (en) Constant-current LED driver circuit and output voltage adjustable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428422B (zh) 电压补偿
CN101707826B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2231261B (zh) 一种led背光源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70970B (zh) 用于管理和控制光伏板的系统
CN201967183U (zh) 一种led多路输出均流电路
CN103037589B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及液晶电视
CN102740548A (zh) 照明驱动装置
CN102458005A (zh) 一种led多路输出均流电路
CN101932171A (zh) 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串的系统
CN101827478B (zh) 一种多路并联led驱动的能量回收系统
CN203352863U (zh) 新型led照明系统
CN102548154A (zh) 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系统控制装置
CN201708995U (zh) Led恒流驱动电路及输出电压可调电路
CN202190336U (zh) Led灯并联均流和调光控制电路及液晶电视机
CN102821503B (zh) 具有输出保护的多通道光源电源
CN101813260B (zh) Led灯具装置以及pwm直流电源控制电路
CN216626120U (zh) 一种恒压电源集中供电系统
CN102196619A (zh)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CN202085342U (zh) 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及系统
CN201893958U (zh) 一种多路并联led驱动的能量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Dongxin Road No. 66 East communication B block 309

Applicant after: LED One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Dongxin Road No. 66 East communication B block 309

Applicant before: Inventronics (Hangzhou)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