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7421B -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47421B CN102547421B CN201110458583.9A CN201110458583A CN102547421B CN 102547421 B CN102547421 B CN 102547421B CN 201110458583 A CN201110458583 A CN 201110458583A CN 102547421 B CN102547421 B CN 1025474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mainboard
- main board
- top box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2:主板通过MAC层的广播协议向后台服务器分别发送MAC地址;S103:服务器接收MAC地址,将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生成内部网络使用的IP地址,分别为SUBIP1和SUBIP2,并写入到REG注册文件中;S104: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各自下载REG文件,为第一主板配置IP为SUBIP1,第二主板配置IP为SUBIP2;S105:第一主板配置对外IP地址,第一主板实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第二主板通过第一主板代理转发的方式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该方法只采用一个外网IP地址,通过第一主板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第二主板通过第一主板代理转发的方式与后台服务器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娱乐产品领域,尤其适用于单台机顶盒集成多块芯片,同时建立网络通信连接、数据传输的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市场的不断拓展,数字娱乐产品也愈加多样化,对机顶盒的功能要求也愈加丰富。为了使机顶盒具备更多的功能,常采用同一台机顶盒中集成两块主板,用于机顶盒功能的扩展。
但是两块主板都需要与后台服务器取得通信连接,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预先为每一块主板都配置IP地址,从而达到协同通信的目的。这种方式保证主板与后台服务器都能建立网络连接,并且传输数据,并且两个主板之间也能够保持通信,用于相互之间的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1、配置多IP地址的方式首先是对IP地址的浪费,每台机顶盒需占用两个IP地址。特别是主板设备集成的越多浪费现象就越严重,而且在机顶盒大量应用的场所,IP地址就成为了产品使用的瓶颈;2、虽然配置了两个IP地址,但是如何确认那两个IP地址是属于同一台机顶盒也成为新的问题,如果采用后台预先配置的方式,又无法应用于DHCP动态获取IP地址的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AC转化IP的系统通信方法,利用MAC地址动态生成IP地址用于主板间内部网络通信,并通过数据转发方式协同与后台服务器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通过MAC层的广播协议向后台服务器分别发送自己的MAC地址;
S103:后台服务器根据收到的MAC地址,将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生成内部网络使用的IP地址,分别为SUBIP1和SUBIP2,将生成的IP地址写入到REG注册文件中;
S104: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各自下载REG文件,为第一主板配置IP为SUBIP1,第二主板配置IP为SUBIP2,从而实现两个主板之间的网络通信;
S105:为第一主板配置对外IP地址,第一主板实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第二主板通过第一主板代理转发的方式与后台服务器通信。
具体的,所述SUBIP2为SUBIP1的地址加1。
进一步的,所述机顶盒协同通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在生产时按照第一主板的MAC地址比第二主板的MAC地址加1的规则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MAC地址的最后三位生成IP地址;
S202:判断IP地址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是否存在00、01、FE或FF;若某一段为00或01,则转S203;若某一段为FE或FF,则转S204;
S203: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00或01;如果第二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二段加2;如果第三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三段加3;如果第四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四段加4;
接着转S205;
S204: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FE或FF;如果第二段为FE或FF,则第一段和第二段减2;如果第三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三段减3;如果第四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四段减4;
接着转S205;
S205:将生成的IP地址保存为SUBIP1,将该地址执行加1保存为SUBIP2。
其中,所述SUBIP1以及SUBIP2均处于同一网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对内部有多个主板的机顶盒,对每个主板配置IP地址,这一方法,每一机顶盒均需占用多个IP地址,造成IP地址浪费,在机顶盒大量应用的场所,IP地址就成为了产品使用的瓶颈。同时,无法确认IP地址是否同属于同一台机顶盒也成为新的问题。本技术方案,利用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将MAC转化为IP地址,利用MAC地址动态生成IP地址SUBIP1以及SUBIP2,应用生成的IP地址,实现机顶盒内部各个主板间的网络通信,并通过数据转发方式协同后台服务器通信。最后使每个机顶盒只采用一个外网IP地址,既能实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又能使两块主板之间建立网络连接,达到协同通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MAC地址的转化为IP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通过MAC层的广播协议向后台服务器分别发送自己的MAC地址;
S103:后台服务器根据收到的MAC地址,将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生成内部网络使用的IP地址,分别为SUBIP1和SUBIP2,将生成的IP地址写入到REG注册文件中,SUBIP1以及SUBIP2均处于同一网段中;
S104:机顶盒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支持为同一块网卡配置两个IP地址eth0和eth0:0,即所述主板均能配置两个IP地址eth0和eth0:0,两个主板各自下载REG文件,第一主板配置eth0为SUBIP1,第二主板配置eth0为SUBIP2,从而实现两个主板之间的网络通信;
S105:第一主板配置eht0:0为对外IP地址,第一主板实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第二主板通过第一主板代理转发的方式与后台服务器通信。
本技术方案,只采用了一个外网IP地址,即实现了与后台服务器的通信,又能使两块主板之间建立网络连接,达到协同通信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SUBIP2为SUBIP1的地址加1。
进一步的,所述机顶盒协同通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在生产时按照第一主板的MAC地址比第二主板的MAC地址加1的规则配置。
为了解决机顶盒内部IP地址冲突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MAC地址的最后三位生成IP地址,如MAC地址为XX:XX:XX:AA:BB:CC,则对应的IP地址为192.AA.BB.CC,对应的IP地址从左往右依次规定为第一至第四段,即192定义为第一段,AA定义为第二段,BB定义为第三段,CC定义为第四段;
S202:为了避免IP地址后三段的某一段处于地址零界值0或255,出现+/-越界的情况,判断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是否存在00、01、FE或FF;若某一段为00或01,则转S103;若某一段为FE或FF,则转S104;
S203: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00或01如果第二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二段加2;如果第三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三段加3;如果第四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四段加4;
接着转S205;
S204: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FE或FF,如果第二段为FE或FF,则第一段和第二段减2;如果第三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三段减3;如果第四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四段减4;
接着转S205;
S205:将生成的IP地址保存为SUBIP1,将该地址执行加1保存为SUBIP2。
应用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的标志方法,使所有机顶盒的MAC地址都是唯一的,这样生成的IP地址就是唯一的,并且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能够处于同一网段中,具备网络通信的基本条件。
通过本技术方案,将MAC转换生成IP地址,能够生成独立的唯一的内部IP地址,并且具备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单台机顶盒集成多块主板的协同通信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节省IP地址的开销的优点,并且避免了IP地址冲突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2:将同一台机顶盒中的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通过MAC层的广播协议向后台服务器分别发送自己的MAC地址;
S103:后台服务器根据收到的MAC地址,将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生成内部网络使用的IP地址,分别为SUBIP1和SUBIP2,将生成的IP地址写入到REG注册文件中;
S104: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各自下载REG文件,为第一主板配置IP为SUBIP1,第二主板配置IP为SUBIP2,从而实现两个主板之间的网络通信;
S105:为第一主板配置对外IP地址,第一主板实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第二主板通过第一主板代理转发的方式与后台服务器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协同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SUBIP2为SUBIP1的地址加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协同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协同通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第一主板以及第二主板在生产时按照第一主板的MAC地址比第二主板的MAC地址加1的规则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MAC地址的最后三位生成IP地址;
S202:判断IP地址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是否存在00、01、FE或FF;若某一段为00或01,则转S203;若某一段为FE或FF,则转S204;
S203: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00或01;如果第二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二段加2;如果第三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三段加3;如果第四段为00或01,第一段和第四段加4;
接着转S205;
S204:判断出最后三段任一段的值存在FE或FF;如果第二段为FE或FF,则第一段和第二段减2;如果第三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三段减3;如果第四段为FE或FF,第一段和第四段减4;
接着转S205;
S205:将生成的IP地址保存为SUBIP1,将该地址执行加1保存为SUBIP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UBIP1以及SUBIP2均处于同一网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8583.9A CN102547421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8583.9A CN102547421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7421A CN102547421A (zh) | 2012-07-04 |
CN102547421B true CN102547421B (zh) | 2014-01-08 |
Family
ID=4635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585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7421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474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9991A (zh) * | 2015-03-11 | 2015-05-20 |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顶盒网络地址动态管理的方法、机顶盒和系统 |
CN105577847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Ip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2613A (zh) * | 2001-12-10 | 2005-03-30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互联网协议将电子信息路由给用户的方法 |
CN101931786A (zh) * | 2009-06-18 | 2010-12-29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ptv机顶盒及其实现iptv的方法 |
CN102232286A (zh) * | 2008-10-01 | 2011-11-02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设立网际协议电视会话的网络装置以及方法 |
-
2011
- 2011-12-31 CN CN201110458583.9A patent/CN1025474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2613A (zh) * | 2001-12-10 | 2005-03-30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互联网协议将电子信息路由给用户的方法 |
CN102232286A (zh) * | 2008-10-01 | 2011-11-02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设立网际协议电视会话的网络装置以及方法 |
CN101931786A (zh) * | 2009-06-18 | 2010-12-29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ptv机顶盒及其实现iptv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7421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01696B2 (en) | Distributed dynamic virtual machine configuration service | |
CN103458534B (zh) | 用于提供并发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468775B (zh) | 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路由器实现方法 | |
CN106209553A (zh) |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6302616A (zh) | 网络唤醒方法、远程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 | |
CN105099950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报文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7786677B (zh) | 一种arp表项更新方法及vtep设备 | |
CN106998347A (zh) | 服务器虚拟化网络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 |
US9641395B2 (en) | Method of processing device discovery | |
CN113572634A (zh) | 一种实现云内网络与云外网络二层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577717A (zh) | 兼容多种不同电器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3503413B (zh) | 传输网络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547421B (zh) | 机顶盒协同通信方法 | |
US2012023335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net address based on terminal | |
CN11022491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 | |
CN105554176A (zh) |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US9999092B2 (en) | Techniques for discovery of Wi-Fi serial bus and Wi-Fi docking services | |
WO2015043550A1 (zh) | 多媒体分享方法、注册方法、服务器及代理服务器 | |
CN105516744A (zh) | 智能电视访问方法及智能电视访问系统 | |
CN107995326A (zh) | 一种容器网络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255782B (zh) | 一种数字电视中频道的管理方法及数字家庭网络系统 | |
CN104065554B (zh) | 一种组网方法以及组网装置 | |
CN104702565A (zh) | 媒体资源共享的方法、共享服务器及共享系统 | |
CN103634844A (zh) | 分布式多端口dhcp中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5591922A (zh) | 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