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7345A - 立体图像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立体图像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7345A
CN102547345A CN2011104428823A CN201110442882A CN102547345A CN 102547345 A CN102547345 A CN 102547345A CN 2011104428823 A CN2011104428823 A CN 2011104428823A CN 201110442882 A CN201110442882 A CN 201110442882A CN 102547345 A CN102547345 A CN 102547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 image
image data
row
goes
left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2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7345B (zh
Inventor
赵大镐
赵炳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4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73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37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polarisation multiplex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27Calibr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9Format conversion, e.g. of frame-rate or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6Mixing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在奇数行显示左眼图像并在偶数行显示右眼图像;图案化延迟器,包括使左眼图像的第一偏振光通过的第一延迟器和使右眼图像的第二偏振光通过的第二延迟器;偏振眼镜,包括左眼偏振滤光器和右眼偏振滤光器;以及3D格式器,从主机系统接收3D图像数据,将3D图像数据的左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奇数行,并将3D图像数据的右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偶数行。

Description

立体图像显示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2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130855的优先权,为了全部目的将其全部内容引入作为参考,如同在此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立体图像显示器。
背景技术
立体图像显示器使用立体技术或自动立体技术实现三维立体(3D)图像。立体技术利用具有高度立体效果的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来实现,其包括眼镜型方法和非眼镜型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已投入市场。在眼镜型方法中,通过利用偏振眼镜改变左、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的偏振方向,在直视显示器或投影仪上实现立体图像。可选择的是,通过利用液晶快门眼镜以时分方式显示左、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在直视显示器或投影仪上实现立体图像。在非眼镜型方法中,通常利用诸如视差屏障和双凸透镜的光学板来分开左、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的光轴,由此实现立体图像。
图1示意性地图示通过相关技术的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来实现立体图像的方法。如图1所示,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利用设置在显示面板DIS上的图案化延迟器PR的偏振特性以及用户佩戴的偏振眼镜PG的偏振特性来实现立体图像。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在显示面板DIS的奇数行显示左眼图像,并在显示面板DIS的偶数行显示右眼图像。左眼图像穿过图案化延迟器PR,并由此转换成左旋圆偏振光。右眼图像穿过图案化延迟器PR,并由此转换成右旋圆偏振光。偏振眼镜PG的左眼偏振滤光器仅使左旋圆偏振光穿过,而偏振眼镜PG的右眼偏振滤光器仅使右旋圆偏振光穿过。因此,用户通过他或她的左眼仅能够看到左眼图像,而通过他或她的右眼仅能够看到右眼图像。
图2A和图2B图示输入或输出至3D格式器的3D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图2A和图2B图示当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为1080时的3D图像数据。如图2A和图2B所示,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转换3D图像数据的格式,使得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可按照图案化延迟器的方式利用3D格式器来实现输入的3D图像数据。如图2A所示,第1至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1079L和1080L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左半部,所述3D图像数据是被输入到3D格式器的,而第1至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4R、…、1079R和1080R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右半部。如图2B所示,按照图案化延迟器的方式,3D格式器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奇数行上,并且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偶数行上,以输出3D图像数据。显示面板接收已被3D格式器转换格式后的3D图像数据,并且在奇数行仅显示左眼图像,在偶数行仅显示右眼图像。
由于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在奇数行仅显示左眼图像,在偶数行仅显示右眼图像,因此3D图像的边界不平滑,并且会看起来像阶梯(阶梯现象)。阶梯现象被称为交错(jagging)、缺口(jagness)或锯齿现象(zigzagartifact)。在以下描述中,所述阶梯现象被称为交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交错的立体图像显示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地进行阐述,并且根据对下文的研究,这些优点、目的和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悉。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依照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目的,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配置为在奇数行显示左眼图像并在偶数行显示右眼图像;图案化延迟器,包括使左眼图像的第一偏振光通过的第一延迟器和使右眼图像的第二偏振光通过的第二延迟器;偏振眼镜,包括使第一偏振光通过的左眼偏振滤光器和使第二偏振光通过的右眼偏振滤光器;以及3D格式器,配置为从主机系统接收3D图像数据,将所述3D图像数据的左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奇数行,并将所述3D图像数据的右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偶数行,其中所述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来对包括第n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n是自然数,其中所述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来对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附图合并到本申请文件中并构成本申请文件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通过相关技术的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器来实现立体图像的方法;
图2A和图2B图示输入或输出至3D格式器的3D图像数据;
图3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的方框图;
图4是图示显示面板、图案化延迟器以及偏振眼镜的分解透视图;
图5A至图5C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
图6A和图6B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
图7A至图7C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
图8A和图8B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以及
图9A至图9E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图示。尽可能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应注意如果认为已知技术会误导本发明,那么将省略该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
图3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的方框图。图4是图示显示面板、图案化延迟器以及偏振眼镜的分解透视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可实现为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显示器的平面显示器。在以下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将液晶显示器作为立体图像显示器的实例来描述。也可使用其它种类的平面显示器。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10、偏振眼镜20、栅极驱动器110、数据驱动器120、时序控制器130、定标器140、主机系统150等。显示面板10在时序控制器130的控制下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基板、滤色器基板以及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数据线D和与数据线D交叉的栅极线(或扫描线)G形成在TFT基板上,并且多个液晶单元以矩阵形式设置在由数据线D和栅极线G限定的多个单元区域中。形成在数据线D和栅极线G的每一个交叉处的TFT响应于通过栅极线G接收的栅极脉冲,将经由数据线D提供的数据电压传送至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为了这个目的,TFT的栅极连接至栅极线G,TFT的源极连接至数据线D,并且TFT的漏极连接至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和存储电容。存储电容使传送至像素电极的数据电压保持预定的时间,直到下一个数据电压进入。公共电压被提供至与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
滤色器基板包括黑矩阵和滤色器。在诸如扭曲向列(TN)模式和垂直取向(VA)模式的垂直电场驱动方式中,公共电极形成在滤色器基板上。在诸如面内切换(IPS)模式和边缘场切换(FFS)模式的水平电场驱动方式中,公共电极沿着像素电极形成在TFT基板上。
如图4所示,上偏振板11a贴附到显示面板10的滤色器基板,下偏振板11b贴附到显示面板10的TFT基板。上偏振板11a的透光轴r1垂直于下偏振板11b的透光轴r2。在显示面板10的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设定液晶的预倾角的取向层。在显示面板10的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形成间隔物以提供液晶层的单元间隙。显示面板10可在TN、VA、IPS和FFS模式以及任何液晶模式中实现。
在2D模式中,显示面板10在它的奇数行和偶数行显示二维(2D)图像。在3D模式中,显示面板10在奇数行显示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并在偶数行显示右眼图像或左眼图像。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的图像的光通过上偏振膜,入射在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上的图案化延迟器30上。
第一延迟器31形成在图案化延迟器30的奇数行上,第二延迟器32形成在图案化延迟器30的偶数行上。这样,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在图案化延迟器30的奇数行上的第一延迟器31的对面,而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在图案化延迟器30的偶数行上的第二延迟器32的对面。
第一延迟器31使来自显示面板10的光的相位延迟+λ/4,其中λ是光的波长。第二延迟器32使来自显示面板10的光的相位延迟-λ/4。第一延迟器31的光轴r3垂直于第二延迟器32的光轴r4。可将第一延迟器31配置成仅使第一圆偏振光(例如左旋圆偏振光)通过,并且可将第二延迟器32配置成仅使第二圆偏振光(例如右旋圆偏振光)通过。
图案化延迟器30可包括用于拓宽垂直视角的黑条。或者,图案化延迟器30可不包括黑条,并且可利用显示面板10的一些像素作为有源黑条。
偏振眼镜20的左眼偏振滤光器具有与图案化延迟器30的第一延迟器31相同的光轴,偏振眼镜20的右眼偏振滤光器具有与图案化延迟器30的第二延迟器32相同的光轴。例如,可选择左旋圆偏振滤光器作为偏振眼镜20的左眼偏振滤光器,并且可选择右旋圆偏振滤光器作为偏振眼镜20的右眼偏振滤光器。用户在观看3D图像时必须佩戴偏振眼镜20,而在观看2D图像时必须摘下偏振眼镜20。
换句话说,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中,在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显示的左眼图像通过第一延迟器31透射并且被转换成左旋圆偏振光。此外,在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上显示的右眼图像通过第二延迟器32透射并且被转换成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透射通过偏振眼镜20的左眼偏振滤光器并到达用户的左眼。右旋圆偏振光透射通过偏振眼镜20的右眼偏振滤光器并到达用户的右眼。因此,用户通过他或她的左眼仅能观看到左眼图像,而通过他或她的右眼仅能观看到右眼图像。
数据驱动器120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IC)。源极驱动器IC将从时序控制器130接收的图像数据RGB转换成正和负的伽马补偿电压并产生正和负的模拟数据电压。然后,源极驱动器IC向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D提供正和负的模拟数据电压。
栅极驱动器110包括多个栅驱动IC。每一个栅驱动IC包括移位寄存器、电平转换器以及输出缓冲器等,所述电平转换器用于将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具有适于液晶单元的TFT驱动的摆动宽度的信号。栅极驱动器110在时序控制器130的控制下,顺序地向显示面板10的栅极线G提供与数据电压同步的栅极脉冲。
可选择需要背光单元的保持型显示元件作为显示面板10。对来自背光单元的光进行调制的背部照明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可实现为保持型显示元件。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光源、导光板(或扩散板)、多个光学片等,所述光源基于由背光单元驱动器提供的驱动电流而被打开。背光单元可实现为边缘型背光单元和直下型背光单元中的一种。背光单元的光源可包括热阴极荧光灯(HCFL)、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以及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背光单元驱动器产生用于打开背光单元的光源的驱动电流。背光单元驱动器在时序控制器130的控制下接通或切断提供给这些光源的驱动电流。
时序控制器130基于从定标器140输出的图像数据RGB和时序信号(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数据使能、点时钟等),向栅极驱动器110输出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110的栅极控制信号,并向数据驱动器120输出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120的数据控制信号。栅极控制信号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栅极输出使能GOE等。栅极起始脉冲GSP控制第一栅脉冲的时序。栅极移位时钟GSC对栅极起始脉冲GSP进行移位。栅极输出使能GOE控制栅极驱动器110的输出时序。
数据控制信号包括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采样时钟SSC、极性控制信号POL、源极输出使能SOE等。源极起始脉冲SSP控制数据驱动器120的数据采样起始时刻。源极采样时钟SSC基于它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控制数据驱动器120的采样操作。如果基于微型低压差分信号(LVDS)接口标准来传送待输入到数据驱动器120的数字视频数据,那么可以省略源极起始脉冲SSP和源极采样时钟SSC。极性控制信号POL每L个水平周期将数据驱动器120输出的数据电压的极性进行反转,其中L是自然数。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控制数据驱动器120的输出时序。
主机系统150通过诸如LVDS接口和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TMDS)接口的接口,向定标器140提供图像数据RGB。此外,主机系统150向定标器140提供时序信号以及用于区分2D模式和3D模式的模式信号MODE。
用户可通过用户输入装置160接收3D图像选择模式。用户输入装置160包括贴附到显示面板10或安装在显示面板10中的触摸屏、萤幕显示器(OSD)、键盘、鼠标、远程控制器等。3D图像选择模式是一种能够选择3D格式图像的选项,所述3D格式图像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而被转换的。参考图9A至图9E详细描述3D图像选择模式。
定标器140接收来自主机系统150的图像数据RGB,并基于图像质量和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转换图像数据RGB,然后输出经转换后的图像数据RGB。特别是,定标器140包括3D格式器,用于转换3D图像数据的格式的,使得在3D模式中,可按照图案化延迟器的方式实现图像数据RGB。当来自主机系统150的3D图像数据被接收时,3D格式器将左眼图像数据分配给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并将右眼图像数据分配给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来对包括第n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n是自然数。同样地,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来对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此外,3D格式器基于通过用户输入装置选择的3D图像选择模式,选择包括第n行或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以下参照图5至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
图5A至图5C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更具体地,图5A至图5C图示当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为1080时的3D格式化方法。
如图5A所示,第1至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1079L和1080L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左半部,所述3D图像数据是输入到3D格式器的,并且第1至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4R、…、1079R和1080R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右半部。
如图5B所示,3D格式器向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输出左眼图像数据,并向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输出右眼图像数据。特别是,3D格式器利用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例如,3D格式器输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和2L的平均值作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并且输出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和3R的平均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80R作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而不需计算。
图5B图示了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3D格式化方法。例如,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来对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x和y是正整数。此外,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来对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即,图5B中图示的3D格式化方法中的权值为1∶1,并且3D格式化方法中的权值可变化。
换句话说,如图5B所示,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利用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如图5C所示,3D格式器利用第(n-1)行和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和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例如,3D格式器输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和2R的平均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并且输出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2L和3L的平均值作为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L。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作为第一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而不需计算。
图5C图示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第(n-1)行和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第n行和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本发明该实施例可使用其它3D格式化方法。例如,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来对第(n-1)行和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此外,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来对第n行和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即,图5C中图示的3D格式化方法中的权值为1∶1,并且3D格式化方法中的权值可变化。
换句话说,如图5C所示,本发明该实施例利用第(n-1)行和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和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图6A和图6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更具体地,图6A和图6B图示了当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为1080时的3D格式化方法。
如图6A所示,第1至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1079L和1080L被输入到3D格式器的3D图像数据的左半部,所述3D图像数据是输入到3D格式器的,而第1至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4R、…、1079R和1080R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右半部。
如图6B所示,3D格式器向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输出左眼图像数据,并向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输出右眼图像数据。特别是,3D格式器利用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例如,如图6B所示,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1来对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和3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此外,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1来对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左眼图像数据2L、3L和4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L。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2∶1对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和2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此外,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对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79R和1080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80R。
图6B图示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1对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1对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还可使用其它权值。即,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z(其中x、y和z是正数)对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z对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换句话说,如图6B所示,本发明该实施例利用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图7A至图7C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更具体地,图7A至图7C图示当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为1080时的3D格式化方法。
如图7A所示,第1至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1079L和1080L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左半部,所述3D图像数据是被输入到3D格式器的,而第1至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4R、…、1079R和1080R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右半部。
如图7B所示,3D格式器向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输出左眼图像数据,并向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输出右眼图像数据。特别是,3D格式器利用第(n-2)行、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例如,如图7B所示,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和4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L。此外,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和第五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3R、4R和5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四行的右眼图像数据4R。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1对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和2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4∶1对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和3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来对第1078行、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78R、1079R和1080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80R。
图7B图示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还可使用其它权值。即,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其中w、x、y和z是正数)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换句话说,如图7B所示,本发明该实施例利用第(n-2)行、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如图7C所示,3D格式器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例如,如图7C所示,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和4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此外,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和第五行的左眼图像数据2L、3L、4L和5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4∶1对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和3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4∶1对第1078行、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078L、1079L和1080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79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1对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79R和1080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图7C图示了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4∶4∶1对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还可使用其它权值。即,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其中w、x、y和z是正数)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对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换句话说,如图7C所示,本发明该实施例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图8A和图8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更具体地,图8A和图8B图示了当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为1080时的3D格式化方法。
如图8A所示,第1至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1079L和1080L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左半部,所述3D图像数据是被输入到3D格式器的,而第1至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4R、…、1079R和1080R被输入到3D图像数据的右半部。
如图8B所示,3D格式器向显示面板10的奇数行输出左眼图像数据,并向显示面板10的偶数行输出右眼图像数据。特别是,3D格式器利用第(n-2)行、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输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例如,如图8B所示,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2∶1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和第五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3L、4L和5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3L。此外,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2∶1对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和第六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3R、4R、5R和6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四行的右眼图像数据4R。在这个例子中,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4∶2∶1对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2L和3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L。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2∶4∶2∶1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R、2R、3R和4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行的右眼图像数据2R。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2对第1077行、第1078行、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077L、1078L、1079L和1080L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79行的左眼图像数据1079L。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对第1078行、第1079行和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78R、1079R和1080R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1080行的右眼图像数据1080R。
图8B图示了3D格式器的3D格式化方法,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2∶1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输出通过使用权值1∶2∶4∶2∶1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还可使用其它权值。即,3D格式器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v∶w∶x∶y∶z(其中v、w、x、y和z是正数)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可输出通过使用权值v∶w∶x∶y∶z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换句话说,如图8B所示,本发明该实施例利用第(n-2)行、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利用第(n-1)行、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来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然后,本发明该实施例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本发明该实施例可平滑地呈现3D图像的边界并且可避免3D图像的交错。
图9A至图9E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更具体地,图9A图示原始图像;图9B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图9C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图9D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并且图9E图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来格式化的3D图像。
如图9A至图9E所示,以从图9B的图像、图9C的图像、图9D的图像到图9E的图像为顺序,交错现象逐渐得到改善。即,图9E的图像中的交错现象得到最大改善。此外,以从图9E的图像、图9D的图像、图9C的图像到图9B的图像为顺序,模糊现象逐渐得到改善。即,图9B的图像显示得最清晰,而图9E的图像显示得最模糊。
整体来看,交错和模糊互相冲突。举例来说,图9E的图像中的交错现象得到最大改善,但是图9E的图像显示得最模糊。此外,图9B的图像中的交错现象得到轻微改善,但是图9B的图像显示得最清晰。
用户可通过用户输入装置160选择3D图像选择模式,并且可在3D图像选择模式中选择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3D格式化方法中的一个。因此,用户可根据图9B至图9E的图像中的想要的图像来选择3D格式化方法,并且可观看到由想要的3D格式化方法实现的具有高图像质量的图像。因此可提高用户满意度。
到目前为止,本发明这些实施例描述了3D格式化方法,其中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是1080,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其它垂直分辨率。此外,右眼图像数据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而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对包括第n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并且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对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将左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奇数行上,并将右眼图像数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偶数行上。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可将偶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奇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左眼图像数据上,并且可将奇数行的未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映现在偶数行的显示出来的右眼图像数据上。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可避免交错。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可基于用户的喜好选择交错改善图像和模糊改善图像中的一种。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可提高用户对于图像质量的满意度。
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出落入本公开的原理范围之内的多种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地,在本申请说明书、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对于组成部件和/或主题组合布置的布置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除了组成部件和/或布置方式的变型和修改之外,替代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6)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
显示面板,配置为在奇数行显示左眼图像并在偶数行显示右眼图像;
图案化延迟器,包括使所述左眼图像的第一偏振光通过的第一延迟器和使所述右眼图像的第二偏振光通过的第二延迟器;以及
3D格式器,配置为从主机系统接收3D图像数据,将所述3D图像数据的左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奇数行,并将所述3D图像数据的右眼图像数据分配给偶数行,
其中所述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对包括第n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转换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n是自然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通过使用预定的权值对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转换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对第(n-1)行和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x和y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对第n行和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x∶y是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对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x和y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对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x∶y是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z对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x、y和z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x∶y∶z对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x∶y∶z是1∶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和第(n+1)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w、x、y和z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w∶x∶y∶z是1∶4∶4∶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来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w、x、y和z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w∶x∶y∶z来对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w∶x∶y∶z是1∶4∶4∶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v∶w∶x∶y∶z对第(n-2)行、第(n-1)行、第n行、第(n+1)行和第(n+2)行的左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行的左眼图像数据,其中v、w、x、y和z是正整数,
其中所述3D格式器输出通过使用权值v∶w∶x∶y∶z对第(n-1)行、第n行、第(n+1)行、第(n+2)行和第(n+3)行的右眼图像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第(n+1)行的右眼图像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权值v∶w∶x∶y∶z是1∶2∶4∶2∶1。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实现为液晶显示器(LCD)面板、场发射显示器(FED)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显示面板。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还包括偏振眼镜,所述偏振眼镜包括使第一偏振光通过的左眼偏振滤光器以及使第二偏振光通过的右眼偏振滤光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还包括用户用来选择3D图像选择模式的用户输入装置,
所述3D格式器基于通过所述用户输入装置选择的3D图像选择模式来选择包括第n行或第(n+1)行的至少两个相邻行。
CN201110442882.3A 2010-12-20 2011-12-20 立体图像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7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30855 2010-12-20
KR1020100130855A KR101763941B1 (ko) 2010-12-20 2010-12-20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7345A true CN102547345A (zh) 2012-07-04
CN102547345B CN102547345B (zh) 2014-07-23

Family

ID=4623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288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7345B (zh) 2010-12-20 2011-12-20 立体图像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23931B2 (zh)
KR (1) KR101763941B1 (zh)
CN (1) CN102547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709A (zh) * 2014-11-07 2016-06-01 深圳市华天瑞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Led 3d显示模组及led 3d显示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096A (zh) * 2005-06-25 2006-1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二维和三维图像显示设备
CN101025476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高分辨率自动立体显示器
CN10121269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图像信号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66290A (zh) * 2005-12-09 2009-02-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提供基于数字媒体广播的三维图像服务的方法以及用于基于数字媒体广播的三维图像服务的解码设备和方法
CN101840073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二维和三维可切换的多个全尺寸图像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02316349A (zh) * 2010-07-07 2012-01-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18443B1 (ko) * 2009-05-29 2013-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096A (zh) * 2005-06-25 2006-1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二维和三维图像显示设备
CN101366290A (zh) * 2005-12-09 2009-02-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提供基于数字媒体广播的三维图像服务的方法以及用于基于数字媒体广播的三维图像服务的解码设备和方法
CN101025476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高分辨率自动立体显示器
CN10121269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图像信号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40073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二维和三维可切换的多个全尺寸图像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02316349A (zh) * 2010-07-07 2012-01-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23931B2 (en) 2014-05-13
US20120154385A1 (en) 2012-06-21
KR101763941B1 (ko) 2017-08-01
CN102547345B (zh) 2014-07-23
KR20120069344A (ko)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5324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39139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1963704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1268965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JP5215261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02340683B (zh) 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1330412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2572478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36196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376242A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760418A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10035131A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CN102547331A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1279657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3002301A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
CN103813157A (zh) 自动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9420269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3033963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
CN104253987A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37232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
KR20110109404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2547345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
KR10178264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859968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808343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