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6847A -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6847A
CN102546847A CN2010106139626A CN201010613962A CN102546847A CN 102546847 A CN102546847 A CN 102546847A CN 2010106139626 A CN2010106139626 A CN 2010106139626A CN 201010613962 A CN201010613962 A CN 201010613962A CN 102546847 A CN102546847 A CN 10254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d
domain name
rid
asr
mapping rel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39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6847B (zh
Inventor
颜正清
张世伟
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nyu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6139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684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0725 priority patent/WO20120889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6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其中,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在全网AID唯一的基础上,将身份信息AID提取出与域名组成DNS信息,可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中,由于IP地址难以记忆,用户在访问通信对端时,首先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向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发送域名查询消息;域名服务器向用户返回与域名对应的IP地址;然后用户再根据该IP地址访问通信对端。
由于DNS查询会造成大量的网络流量,因此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用户的设备缓存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
在上述方案中,域名与IP的映射关系可以让用户找到通信对端的位置。但是现有网络中IP具有二义性,即IP既代表通信对端的身份,也代表通信对端的位置。如果通信对端发生移动,用户的设备中缓存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就会失效;另外,只在单个用户设备中缓存DNS信息,当其它用户访问相同的通信对端时,依然要发送DNS查询消息,产生大量的网络流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以解决通信对端发生移动导致缓存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并且在其他用户访问相同的通信对端时,不需要发送DNS查询消息,从而避免产生大量的网络流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
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AID包括: 
接收接入路由器(ASR)转发的查询消息,根据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所述AID。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包括:
向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发送查询消息,所述ILR提取出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通信对端的RID。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包括:
若所述ILR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所述ILR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和AID。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包括:
若查找到所述RID,则向ASR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 所述ASR接收所述域名、AID和RID,并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包括:
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ASR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所述ASR接收并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ASR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ASR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ASR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ASR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ASR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的查询消息。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在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查询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域名服务器,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域名服务器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
转发模块,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上述域名服务器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查找模块包括: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接收接入路由器(ASR)转发的查询消息,根据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所述AID。
上述域名服务器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查找模块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向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发送查询消息,以便所述ILR提取出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通信对端的RID。
上述域名服务器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ILR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所述ILR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和AID。
上述域名服务器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域名服务器中设有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
所述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向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
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本地有缓存信息时,将所述缓存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查询消息用于查询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所述缓存信息包括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包括:
当所述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或分开设置时,获得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并缓存所述查询结果。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包括: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缓存所述查询结果包括: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位置标识R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和A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路由器(ASR),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ASR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ASR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本地有缓存信息时,将所述缓存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优选地,上述ASR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查询消息用于查询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所述缓存信息包括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ASR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当所述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或分开设置时,获得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并缓存所述查询结果。
优选地,上述ASR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ASR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缓存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位置标识R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和A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上述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在全网AID唯一的基础上,将身份信息AID提取出与域名组成DNS信息,可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SILSN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DNS查找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DNS与ILR之间的交互信令图;
图5为本发明ILR/DNS返回查询响应时所携带的信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域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接入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介绍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内容可以用以下实施例解释,但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下面给出具体说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Subscriber Identifier & Locator Separation Network,SILSN)架构,此SILSN由接入路由器(Access Service Node,ASR)和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dentification & Location Register,ILR)与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以及认证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AC)等组成。其中,接入路由器ASR1和ASR2用来接入用户终端设备UE1、UE2,负责为用户终端实现接入,并承担计费、切换等功能,ILR承担用户的位置注册和身份识别功能,AC承担用户接入认证功能,UE1和UE2分别存在唯一的身份标识符接入标识(Access Identification,AID)1和AID2。
该网络有如下特征:此网络内每个用户只有经过严格认证才能接入,用户在发送每个数据包时,都同时携带自己的真实用户接入标识AID,此符号仅分配给该用户使用且全网唯一,用户在各种业务中所发送的数据包都一直携带此标识符,用户发送的每个数据包都必须经过接入路由器ASR的验证,以保证用户发出的数据包携带的是自己的接入身份标识,不会假冒其他用户的AID接入网络,并且此标识符在网内传送时将一直保持不变,当用户在移动或切换时,此标识符也不会发生变化。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方法是基于上述SILSN架构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0、根据域名查找到终端设备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上述AID查找上述终端设备的位置标识(RID);
S210、若查找到上述RID,则转发上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上述RID,则转发上述域名和AID。
在图1中,用户UE1和UE2分别通过ASR1和ASR2接入网络,通过AC进行接入认证。UE1先用UE2的域名(Domain Name)查询UE2的AID2,ILR/DNS根据域名查到对应的AID2,然后再根据AID查找到UE2所在地位置RID。ILR/DNS将域名、AID2和RID2信息返回给ASR1。ASR1缓存域名与AID2的映射关系和AID2与RID2的映射关系。然后,ASR1将域名与AID2的映射关系发送给UE1缓存。UE1根据AID2向UE2发起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用户AID全网唯一,这为用户长时间缓存AID与域名的映射关系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方法将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用户AID的全网唯一性来进行DNS信息(即域名和AID)缓存,在获取通信对端的身份信息AID的同时,也获取通信对端的位置信息RID。
相对于以前IP网络DNS信息中的IP具有身份和位置的二义性,无法进行长时间缓存。该方法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在全网AID唯一的基础上,将身份信息AID提取出与域名组成DNS信息,可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DNS查找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UE已经接入网络,需要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访问通信对端,向ILR/DNS发起DNS查询。在该实施例中,ILR与DNS合二为一;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0 、UE根据需要访问的通信对端的域名向ILR/DNS发送DNS查询消息;
S310、ASR截获UE发送的DNS查询消息,提取通信对端的域名,在ASR本地缓存中查找是否有上述域名与通信对端AID的映射关系<DN, AID>。如果ASR本地有上述映射关系的缓存,则进入S330步骤;如果ASR本地没有上述映射关系的缓存,则跳转到S330步骤;
S320、ASR将在本地获取的<DN,AID>返回给UE;
S330、ASR结束本地处理,将UE的DNS查询报文转发至ILR/DNS处理;
S340、ILR/DNS接收到来自UE的DNS查询报文,提取通信对端的域名,并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通信对端的身份信息AID;ILR/DNS会根据查找到的AID,进一步查找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
S350、ILR/DNS向UE返回查找结果。如果未查找到通信对端的AID,即返回错误;如果未查找到通信对端的RID,则只返回AID信息;如果AID与RID都查到,则返回AID与RID信息;
S360、ASR截获到ILR/DNS返回的DNS查询响应,提取其中的AID信息与RID信息,在本地分别缓存<DN, AID>映射关系与<AID, RID>映射关系;
正是因为ASR在本地缓存了<DN, AID>映射关系与<AID, RID>映射关系,才使得多用户对同一终端设备进行访问时,不需要重复执行步骤330-370;从而可以避免产生大量的网络流量;
S370、ASR将DNS查询响应中的RID删除,保留AID,向UE发送包含域名和AID的DNS查询响应消息。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DNS与ILR之间的交互信令图,在该实施例中ILR与DNS分开部署,该交互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400、ASR将用户的DNS查询消息转发至DNS,查询通信对端的AID;
S410、DNS根据DNS查询报文中的DN,查得通信对端的AID;
S420、DNS向ILR发送DNS查询响应消息,并携带DN和AID;
S430、ILR接收到DNS的DNS查询响应消息,提取其中的AID信息,并根据AID查询通信对端的位置信息RID;
S440、ILR向ASR发送DNS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查询到通信对端的RID,ILR发送的DNS响应消息不包含RID;如果查询到通信对端的RID,ILR发送的DNS响应消息包含DN、AID和RID。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ILR/DNS返回查询响应时所携带的信息示意图,该DNS查询响应信息携带的基本信息有DN(Domain Name)、AID和RID。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信对端未接入网络中时,DNS查询响应信息携带的基本信息只包含DN和AID,不包含通信对端的位置信息RID。
另外,ASR对DNS查询响应信息可作如下处理:
将DN、AID和RID拆分为两类缓存。一类为<DN, AID>的映射关系,这一类映射关系比较固定,不受通信对端是否接入网络影响;另一类为<AID, RID>映射关系,这一类映射关系相对动态,受通信对端是否接入网络影响,且通信对端移动也会影响该映射关系。
ASR以DN为索引缓存<DN, AID>映射关系,以AID为索引缓存<AID, RID>映射关系。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架构来实现,该方法包括:
S600、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
S610、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其中,当上述域名服务器和上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时,上述域名服务器和上述ILR根据上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上述AID,并根据上述AID查找上述RID;若查找到上述RID,则向上述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中包括上述域名、AID和RID,上述ASR截获并缓存上述查询结果;若未查找到上述RID,则向上述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中包括上述域名和AID,上述ASR截获并缓存上述查询结果;详细的过程可参见图3;
当上述域名服务器和上述ILR分开设置时,上述域名服务器根据上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上述AID,并向上述ILR发送查询响应消息,上述ILR提取出上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上述AID查找RID;若查找到上述RID,则向ASR返回的查询结果中包括上述域名、AID和RID,上述ASR接收并缓存上述查询结果;若未查找到上述RID,则向ASR返回的查询结果中包括上述域名和AID,上述ASR接收并缓存上述查询结果;详细的过程可参见图4。
另外,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并缓存上述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从而可以解决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该信息处理方法,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将获取到的DNS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域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域名服务器包括查找模块71和转发模块72;其中,查找模块用于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转发模块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其中,所述查找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查找单元,该第一查找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接入路由器(ASR)转发的查询消息,根据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所述AID。所述查找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查找单元,该第二查找单元可以用于向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发送查询消息,以便所述ILR提取出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通信对端的RID。
另外,所述转发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若所述ILR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所述ILR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和AID。
优选地,所述域名服务器中还可以设有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则所述转发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向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该域名服务器通过与ASR交互,可解决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具体交互流程可参见图3和图4,此处不再赘述。
该域名服务器,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在全网AID唯一的基础上,将身份信息AID提取出与域名组成DNS信息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接入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路由器包括转发模块81和处理模块82,其中:转发模块用于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在确定本地有缓存信息时,将所述缓存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查询消息用于查询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所述缓存信息包括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包括缓存单元,该缓存单元可以用于当所述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或分开设置时,获得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并缓存所述查询结果。进一步地,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位置标识RID,则缓存单元可以用于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和AID,则缓存单元可以用于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可以用于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该接入路由器利用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网络的优越性,将获取到的DNS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进行长期缓存,从而解决了用户移动而导致的DNS信息失效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上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
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AID包括: 
接收接入路由器(ASR)转发的查询消息,根据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所述AI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包括:
向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发送查询消息,所述ILR提取出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通信对端的R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包括:
若所述ILR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所述ILR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和A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包括:
若查找到所述RID,则向ASR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 所述ASR接收所述域名、AID和RID,并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包括:
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ASR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所述ASR接收并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R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ASR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R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ASR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SR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的查询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查询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11.一种域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域名服务器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通信对端的域名查找到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标识(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所述通信对端的位置标识(RID);以及
转发模块,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域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模块包括: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接收接入路由器(ASR)转发的查询消息,根据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域名查找到所述AID。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域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模块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向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发送查询消息,以便所述ILR提取出所述查询消息中携带的AID,并根据所述AID查找通信对端的RID。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域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ILR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所述ILR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ASR转发所述域名和AID。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域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域名服务器中设有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
所述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查找到所述RID,则向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AID和RID;若未查找到所述R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所述域名和AID。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
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本地有缓存信息时,将所述缓存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消息用于查询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所述缓存信息包括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包括:
当所述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或分开设置时,获得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并缓存所述查询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包括: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所述查询结果包括: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位置标识R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和A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22.一种接入路由器(ASR),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网络,所述ASR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本地无缓存信息时,获取并缓存域名服务器和/或身份标识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根据所述查询消息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接入标识(AID)和位置标识(RID);或者,域名和AID;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ASR,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本地有缓存信息时,将所述缓存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ASR,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消息用于查询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所述缓存信息包括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ASR,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当所述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合二为一设置或分开设置时,获得域名服务器和所述ILR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并缓存所述查询结果。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ASR,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RID,则删除所述RID,并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只包括域名和AID,则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携带所述域名和AID的查询响应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ASR,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AID和位置标识R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以及,以AID为索引缓存所述AID和RID的映射关系;若所述查询结果中包括域名和AID,则以域名为索引缓存所述域名和AID的映射关系。
CN201010613962.6A 2010-12-30 2010-12-30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Active CN102546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3962.6A CN102546847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PCT/CN2011/080725 WO2012088946A1 (zh) 2010-12-30 2011-10-13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3962.6A CN102546847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847A true CN102546847A (zh) 2012-07-04
CN102546847B CN102546847B (zh) 2015-10-28

Family

ID=4635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3962.6A Active CN102546847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6847B (zh)
WO (1) WO201208894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138A1 (zh) * 2012-08-24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接入标识的方法及身份信息服务器
CN104506664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域名系统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37173A (zh) * 2018-03-23 2018-07-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本地缓存和结构化p2p的分布式名址映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37A (zh) * 2006-04-1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终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127663A (zh) * 2007-09-13 2008-02-2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WO2009078534A1 (en) * 2007-12-18 2009-06-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handover
WO2010145586A1 (zh) * 2009-10-3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8059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接入服务节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37A (zh) * 2006-04-1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终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127663A (zh) * 2007-09-13 2008-02-2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WO2009078534A1 (en) * 2007-12-18 2009-06-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handover
WO2010145586A1 (zh) * 2009-10-3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8059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接入服务节点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138A1 (zh) * 2012-08-24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接入标识的方法及身份信息服务器
CN104506664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域名系统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6664B (zh) * 2014-11-24 2017-12-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域名系统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37173A (zh) * 2018-03-23 2018-07-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本地缓存和结构化p2p的分布式名址映射系统及方法
CN108337173B (zh) * 2018-03-23 2020-09-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本地缓存和结构化p2p的分布式名址映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8946A1 (zh) 2012-07-05
CN102546847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6765B (zh) 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名址映射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870658B (zh) 分组网络中的用户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2014043B (zh) 名址映射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名址映射维护方法
JP2002314618A (ja) トランスレータにおけるプロトコル変換方法,変換サーバにおけるプロトコル変換情報の提供方法及びアドレス変換サーバ
CN103167464B (zh) 触发更新移动节点映射信息的方法、ms和mn
CN103503399B (zh) 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处理
CN102098349A (zh) 地址映射方法及接入业务节点
US10432578B2 (en) Client address based forwarding of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esponse packets
CN102238059B (zh) 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接入服务节点
CN109076082A (zh) 面向身份的网络和协议中的匿名身份
CN112217856A (zh) 应用实例的地址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53798A (zh) 一种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254684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域名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
CN111404975A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571543B (zh) 一种通信方法、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957755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2573013B (zh) 一种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5429880B (zh) 网络设备及其进行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03167463B (zh) 更新报文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映射服务器和移动节点
CN102045238B (zh) 缓存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3051541B (zh) 一种标识网内的报文转发方法、asr及isr
CN102957668B (zh) 标识网中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和接入服务路由器
CN102546372B (zh) 一种提高映射路由表使用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1903246B (zh) 高机动骨干通信系统用户嗅探方法
CN102307191B (zh) 一种提高分离映射网络安全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Room 705, 7 / F, room 9, 1699, Zuchongzhi South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s 107 and 108, area C, 55 Xiaxi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5, 7 / F, room 9, 1699, Zuchongzhi South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Room 1412, No. 579, Qianjin East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Tanyu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rooms 107 and 108, area C, 55 Xiaxi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