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0370A - 一种新型瓶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瓶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0370A
CN102530370A CN2010106103520A CN201010610352A CN102530370A CN 102530370 A CN102530370 A CN 102530370A CN 2010106103520 A CN2010106103520 A CN 2010106103520A CN 201010610352 A CN201010610352 A CN 201010610352A CN 102530370 A CN102530370 A CN 102530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ngle entity
semi
backflow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0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nteng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nteng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nteng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nteng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03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0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0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盛放液体的容器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瓶子。为了解决瓶子上端外侧出现液体物的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包括瓶子主体(1)、外壳(2-1)、分隔层(2-11)、卡层(2-3)和出料圆管(2-2)等;外壳(2-1)圆管的顶端、盖身(3-2)的下端均为左低右高;出料圆管(2-2)的左侧与卡层(2-3)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一半圆形凹槽(2-8)、出料圆管(2-2)的右侧与外壳(2-1)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8a),并且该两个半圆形凹槽相通;第二半圆形凹槽(2-8a)的右部的凹槽内开设回流通孔(2-5)。有益效果是:瓶子上端外侧的四周不再出现液体物。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瓶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盛放液体的容器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瓶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瓶子(瓶子也可称为容器),如油瓶、酱油瓶、醋瓶,以及其它各式各样的瓶子,它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都给人们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瓶子,都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就是瓶子在使用时、特别是使用久了,其瓶子上端外侧的四周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液体物,比如油瓶的瓶口四周出现的液体物是油液、油滴,酱油瓶的瓶口四周出现的液体物是酱油液、酱油滴,等等。这一不足给人们生活或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瓶子上端外侧出现液体物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子主体和设置在瓶子主体上端的上部机构;所述的上部机构包括:端口部件,上盖,连接件;上盖在上、端口部件在下,两者通过设置在右侧的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的端口部件包括:外壳、分隔层、卡层和出料圆管;
所述的外壳为竖直的圆管;圆管的顶端为左低右高,即:顶端左部为水平状,顶端右部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顶端中部,顶端中部呈左低右高;
所述的分隔层,其横向设置,其中央开设出料孔,其四周与外壳的内壁连为一体;
所述的卡层为半圆圈形、水平设置,其位于外壳圆管的左部,其外表面向内陷入,其顶部高于外壳圆管的顶端左部,其下部与外壳圆管内壁连为一体,其底部与分隔层连为一体;
所述的出料圆管,其竖直设置在外壳的中央,其顶部的朝上表面高于外壳圆管的顶端右部,其底部与分隔层连为一体,其内部通过分隔层的出料孔与瓶子主体的内部相通;出料圆管的圆周外侧设有朝上相通的空腔,即:出料圆管的左侧与卡层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出料圆管的右侧与外壳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二半圆形凹槽,并且该两个半圆形凹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半圆形凹槽,在其右部的凹槽内开设与瓶子主体内部相通的回流通孔;
所述的上盖包括:圆管形的盖身,圆形的盖顶;盖顶设置在盖身的上端;盖身下端的形状结构与外壳圆管顶端的形状结构对应设置,即盖身下端为左低右高,下端左部为水平状,下端右部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下端中部,即下端中部呈左低右高。
2.所述的上盖包括卡口结构,其设置在盖身下端的左部、并向内凸起,其横截面呈半圆形;
所述的卡层,其朝外表面开设水平凹槽;上盖与端口部件合拢时,盖身的卡口结构卡在卡层的水平凹槽内。
3.所述的上盖包括月牙形的拉攀,其设置在盖身下端的左部、并向外凸起。
4.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从中央向两侧依序排列的单个第一连接件、一对第二连接件和一对支撑件;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其上端与上盖连为一体,其下端与外壳连为一体;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件,每一个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均与上盖连为一体、下端均与外壳连为一体;所述的一对支撑件,其每一个包括支撑上件和支撑下件,该两件分离,支撑上件与上盖连为一体、支撑下件与外壳连为一体。
5.所述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半圆形凹槽,该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所述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
6.所述的端口部件包括回流柱体;所述的回流柱体,其上部与分隔层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内壁连为一体;所述的回流通孔设置在回流柱体内;所述的回流通孔为竖直细长。
7.所述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半圆形凹槽,该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所述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所述的回流柱体,其上部与分隔层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内壁连为一体;所述的回流通孔设置在回流柱体内;所述的回流通孔为竖直细长,并且该通孔的上端开设上大下小圆锥形的镂空腔;镂空腔向上敞开、向下与回流通孔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瓶子上端外侧的四周不再出现液体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上盖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A-A向视图;
图10是图7的B-B向视图;
图11是图7的X向视图;
图12是图7的Y向视图;
图13是图7的Z向视图;
图14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图15是图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图16是图4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图17是本发明瓶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8是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的示意图,图中的两个凹槽分别是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半圆形凹槽,图中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
图19是表达某种凹槽结构和回流柱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半圆形凹槽,它们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倾斜面为左高右低;图中的回流柱体,其上部与分隔层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内壁连为一体,回流通孔设置在回流柱体内;回流通孔竖直细长,并且其上端开设上大下小圆锥形的镂空腔;镂空腔向上敞开、向下与回流通孔连通。
图中标号说明:
1.瓶子主体;2.端口部件;2-1.外壳;2-2.出料圆管;2-3.卡层;2-4.水平凹槽;2-5.回流通孔;2-6.出料孔;2-8.第一半圆形凹槽;2-8a.第二半圆形凹槽;2-10.过渡线;2-11.分隔层;2-12.回流柱体;2-21.顶端左部;2-22.顶端中部;2-22a.顶端中部;2-23.顶端右部;3.上盖;3-1.拉攀;3-2.盖身;3-3.盖顶;3-21.下端左部;3-22.下端中部;3-23.下端右部;4.连接件;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3.支撑件;5.液体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主要是对发明瓶子的形状、结构进行描述、说明和解释。下面,结合图1至图16进行描述、说明和解释。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图6是图5的剖视图;图7是上盖打开后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9是图7的A-A向视图;图10是图7的B-B向视图;图11是图7的X向视图;图12是图7的Y向视图;图13是图7的Z向视图;图14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图15是图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图16是图4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3∶1。
本实施例中的发明瓶子,包括瓶子主体1和设置在瓶子主体1上端的上部机构。上部机构包括:端口部件2,上盖3,连接件4;上盖3在上、端口部件2在下,两者通过设置在右侧的连接件4转动连接。
端口部件2包括:外壳2-1、分隔层2-11、卡层2-3和出料圆管2-2。
外壳2-1为竖直的圆管;圆管的顶端为左低右高,即:顶端左部2-21为水平状,顶端右部2-23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顶端中部2-22,顶端中部2-22呈左低右高。
分隔层2-11,其横向设置,其中央开设出料孔2-6,其四周与外壳2-1的内壁连为一体。
卡层2-3为半圆圈形、水平设置,其位于外壳2-1圆管的左部,其外表面向内陷入,其顶部高于外壳2-1圆管的顶端左部2-21,其下部与外壳2-1圆管内壁连为一体,其底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卡层2-3,其朝外表面开设水平凹槽2-4。
出料圆管2-2,其竖直设置在外壳2-1的中央,其顶部的朝上表面高于外壳2-1圆管的顶端右部2-23,其底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其内部通过分隔层2-11的出料孔2-6与瓶子主体1的内部相通;出料圆管2-2的圆周外侧设有朝上相通的空腔,即:出料圆管2-2的左侧与卡层2-3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一半圆形凹槽2-8、出料圆管2-2的右侧与外壳2-1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8a,并且该两个半圆形凹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8a,在其右部的凹槽内开设与瓶子主体1内部相通的回流通孔2-5。
上盖3包括:圆管形的盖身3-2,圆形的盖顶3-3;盖顶3-3设置在盖身3-2的上端;盖身3-2下端的形状结构与外壳2-1圆管顶端的形状结构对应设置,即盖身3-2下端为左低右高,下端左部3-21为水平状,下端右部3-23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下端中部3-22,即下端中部3-22呈左低右高。
上盖3包括卡口结构,其设置在盖身3-2下端的左部、并向内凸起,其横截面呈半圆形。上盖3与端口部件2合拢时,盖身3-2的卡口结构卡在卡层2-3的水平凹槽2-4内。上盖3包括月牙形的拉攀3-1,其设置在盖身3-2下端的左部、并向外凸起。
实施例二
以上的本实施例一,对发明瓶子的形状、结构进行描述、说明和解释。本实施例二以实施例一中的瓶子为例,说明有关的使用情况。
如图27所示,本发明瓶子在使用时,打开上盖3,将液体物5倾倒出来。由于上盖3的存在,倾倒的动作具有确定的方向,即倾倒不会朝着图27所示的相反方向进行;另外,由于回流通孔2-5开设在第二半圆形凹槽2-8a的右部,该孔在倾倒的时候处于较高的位置,所以液体物5不会从回流通孔2-5中冒出来。
瓶内的液体物5经出料孔2-6、出料圆管2-2倾倒出来。
再结合图8,对出料圆管2-2进行深入一步的说明。出料圆管2-2的上端口为喇叭形,该形状结构有利于对液体物5进行切割,即由于有了喇叭形的形状结构,能使出料圆管2-2外侧及瓶子上端外侧的液体物更少。另外,上端口的喇叭形,其边缘的细节形状结构也有讲究,即边缘越锐利、其对液体物5切割的效果越好。
对瓶内的液体物5倾倒完毕后,瓶子恢复竖立摆放,此时,出料圆管2-2外侧上的少量液体物5会朝下流淌,日长时久后,汇集的液体物5聚集在第一半圆形凹槽2-8的底部和第二半圆形凹槽2-8a的底部,并经回流通孔2-5流到瓶子主体1的内部。
还有,上盖的卡口结构呈半圆形;上盖3与端口部件2合拢时,盖身3-2的卡口结构卡在卡层2-3的水平凹槽2-4内;由于卡口结构为半圆形,使得合拢时动作轻巧,卡锁可靠,并使得打开时用力甚少。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件4包括从中央向两侧依序排列的单个第一连接件4-1、一对第二连接件4-2和一对支撑件4-3。
第一连接件4-1,其上端与上盖3连为一体,其下端与外壳2-1连为一体;一对第二连接件4-2,每一个第二连接件4-2的上端均与上盖3连为一体、下端均与外壳2-1连为一体;一对支撑件4-3,其每一个包括支撑上件和支撑下件,该两件分离,支撑上件与上盖3连为一体、支撑下件与外壳2-1连为一体。
当上盖3打开时,上盖3并不能取下,上盖3和外壳2-1通过第一连接件4-1及第二连接件4-2连接在一起。支撑件4-3的作用是:在打开或合拢上盖3的瞬间,上盖3的转动动作有了作用力的支撑点。
实施例四
第一半圆形凹槽2-8和第二半圆形凹槽2-8a,该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所述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本段的前述文字内容参见图18进行理解。由于左高右低,所以液体物5朝向右侧流淌。
端口部件2包括回流柱体2-12;回流柱体2-12,其上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2-1内壁连为一体;所述的回流通孔2-5设置在回流柱体2-12内;所述的回流通孔2-5为竖直细长,并且该通孔的上端开设上大下小圆锥形的镂空腔;镂空腔向上敞开、向下与回流通孔2-5连通。本段的前述文字内容参见图19进行理解。由于有了圆锥形的镂空腔,回流速度更快、更彻底。由于回流通孔2-5为竖直细长,所以即便倾倒方向错误(以图17为例,方向错误是指与图中的相反方向倾倒液体物),也不会出现大量液体物从回流通孔2-5冒出来。

Claims (7)

1.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包括瓶子主体(1)和设置在瓶子主体(1)上端的上部机构;所述的上部机构包括:端口部件(2),上盖(3),连接件(4);上盖(3)在上、端口部件(2)在下,两者通过设置在右侧的连接件(4)转动连接;
所述的端口部件(2)包括:外壳(2-1)、分隔层(2-11)、卡层(2-3)和出料圆管(2-2);
所述的外壳(2-1)为竖直的圆管;圆管的顶端为左低右高,即:顶端左部(2-21)为水平状,顶端右部(2-23)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顶端中部(2-22),顶端中部(2-22)呈左低右高;
所述的分隔层(2-11),其横向设置,其中央开设出料孔(2-6),其四周与外壳(2-1)的内壁连为一体;
所述的卡层(2-3)为半圆圈形、水平设置,其位于外壳(2-1)圆管的左部,其外表面向内陷入,其顶部高于外壳(2-1)圆管的顶端左部(2-21),其下部与外壳(2-1)圆管内壁连为一体,其底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
所述的出料圆管(2-2),其竖直设置在外壳(2-1)的中央,其顶部的朝上表面高于外壳(2-1)圆管的顶端右部(2-23),其底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其内部通过分隔层(2-11)的出料孔(2-6)与瓶子主体(1)的内部相通;出料圆管(2-2)的圆周外侧设有朝上相通的空腔,即:出料圆管(2-2)的左侧与卡层(2-3)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一半圆形凹槽(2-8)、出料圆管(2-2)的右侧与外壳(2-1)之间存在下凹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8a),并且该两个半圆形凹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8a),在其右部的凹槽内开设与瓶子主体(1)内部相通的回流通孔(2-5);
所述的上盖(3)包括:圆管形的盖身(3-2),圆形的盖顶(3-3);盖顶(3-3)设置在盖身(3-2)的上端;盖身(3-2)下端的形状结构与外壳(2-1)圆管顶端的形状结构对应设置,即盖身(3-2)下端为左低右高,下端左部(3-21)为水平状,下端右部(3-23)为水平状,介于左右部之间是斜向的下端中部(3-22),即下端中部(3-22)呈左低右高。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3)包括卡口结构,其设置在盖身(3-2)下端的左部、并向内凸起,其横截面呈半圆形;
所述的卡层(2-3),其朝外表面开设水平凹槽(2-4);上盖(3)与端口部件(2)合拢时,盖身(3-2)的卡口结构卡在卡层(2-3)的水平凹槽(2-4)内。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3)包括月牙形的拉攀(3-1),其设置在盖身(3-2)下端的左部、并向外凸起。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4)包括从中央向两侧依序排列的单个第一连接件(4-1)、一对第二连接件(4-2)和一对支撑件(4-3);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4-1),其上端与上盖(3)连为一体,其下端与外壳(2-1)连为一体;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件(4-2),每一个第二连接件(4-2)的上端均与上盖(3)连为一体、下端均与外壳(2-1)连为一体;所述的一对支撑件(4-3),其每一个包括支撑上件和支撑下件,该两件分离,支撑上件与上盖(3)连为一体、支撑下件与外壳(2-1)连为一体。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半圆形凹槽(2-8)和第二半圆形凹槽(2-8a),该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所述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
6.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端口部件(2)包括回流柱体(2-12);所述的回流柱体(2-12),其上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2-1)内壁连为一体;所述的回流通孔(2-5)设置在回流柱体(2-12)内;所述的回流通孔(2-5)为竖直细长。
7.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半圆形凹槽(2-8)和第二半圆形凹槽(2-8a),该两个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个倾斜面上;所述的倾斜面为左高右低;所述的回流柱体(2-12),其上部与分隔层(2-11)连为一体,其下部悬空,其右侧部与外壳(2-1)内壁连为一体;所述的回流通孔(2-5)设置在回流柱体(2-12)内;所述的回流通孔(2-5)为竖直细长,并且该通孔的上端开设上大下小圆锥形的镂空腔;镂空腔向上敞开、向下与回流通孔(2-5)连通。
CN2010106103520A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新型瓶子 Pending CN102530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3520A CN102530370A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新型瓶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3520A CN102530370A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新型瓶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370A true CN102530370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3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03520A Pending CN102530370A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新型瓶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037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9646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果酱瓶
CN110338682A (zh) * 2019-07-25 2019-10-18 杭州富阳松连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喷洒且停止时易回流的食用油壶喷嘴拧盖
CN110451073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卢远缘 瓶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9646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果酱瓶
CN105059646B (zh) * 2015-07-31 2017-07-11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果酱瓶
CN110451073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卢远缘 瓶盖
CN110338682A (zh) * 2019-07-25 2019-10-18 杭州富阳松连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喷洒且停止时易回流的食用油壶喷嘴拧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370A (zh) 一种新型瓶子
CN2818341Y (zh) 一种分液瓶
CN202030137U (zh) 瓶内塞
CN200988637Y (zh) 新式瓶盖
CN106516441B (zh) 一种不同物态分离式融合瓶
CN207046046U (zh) 具有自动放料功能的瓶盖及保健瓶
CN102452499A (zh) 一种瓶口机构
CN206345245U (zh) 一种不同物态分离式融合瓶
CN204713675U (zh) 一种药水瓶
CN2880704Y (zh) 饮用多层瓶
CN201347231Y (zh) 一种可回流瓶盖
CN201745897U (zh) 卫生瓶盖
CN2823122Y (zh) 鸳鸯瓶
CN201777448U (zh) 一种新型瓶子
CN203306360U (zh) 饮料瓶
CN202508396U (zh) 一种方便挤出液体的瓶子
CN209553862U (zh) 可二次开启的软包装容器
CN211443227U (zh) 一种具有分储功能的茶叶罐
CN201718930U (zh) 可同时饮用多种饮料的杯子
CN203921673U (zh) 饮用水容器
CN220054824U (zh) 组合式瓶盖及分装瓶
CN202358426U (zh) 一种瓶子的防侧漏及密封机构
CN207090006U (zh) 一种新型流体饮用瓶盖
CN203237523U (zh) 一种液体容量瓶
CN201230770Y (zh) 一种新型自动出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