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717B -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3717B
CN102523717B CN201110443850.5A CN201110443850A CN102523717B CN 102523717 B CN102523717 B CN 102523717B CN 201110443850 A CN201110443850 A CN 201110443850A CN 102523717 B CN102523717 B CN 102523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rope
cavity r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utle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38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3717A (zh
Inventor
喻为贵
肖春秀
黄锡灿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438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3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7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出线率低、操作效率低、无法防尘防水的问题,能够提高出线率,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进出线需求,且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并实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包括:压板、出线袋和锁紧绳,其中,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压板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所述出线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所述入袋口与所述进线孔相通,所述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所述进线孔、所述入袋口和所述空心环形成的通道;所述锁紧绳贯穿于所述空心环,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

Description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需要通过线缆与外界设备连接,为了方便安装这些线缆,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处安装一个出线装置,出线装置用于把从出线口处进出通信设备的线缆集中在一起,便于走线,同时希望达到对通信设备的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出线装置,如图1所示,出线装置包括:压铸底座、线塞和出线块,其中,压铸底座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上,出线块并排的塞入压铸底座内,线塞塞在出线块中分布的出线孔上,当通信设备需要通过线缆与外界设备连接时,首先将出线块从压铸底座上拆卸掉,然后拔出线塞,将线缆穿过出线块中分布的出线孔,然后再将出线块塞回压铸底座内,且每个出线孔内只能放置一根线缆。
但是,随着通信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通信设备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线缆的数量也将越来越多,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出线装置是每条线缆分开进出线,即每条线缆分别占用一个出线孔进出线,这样出线装置的最大出线数量的线缆的横截面积之和与出线装置自身的最大横截面积的比值较小,也就是说现有的出线装置的出线率较低,远不能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需求;2)现有的出线装置每进出一条线缆,都需要将出线块从压铸底座上拆卸掉,然后拔出线塞,将线缆穿过出线孔,然后再将出线块塞回压铸底座内,当通信设备需要进出多条线缆时,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重复操作,进出线的操作效率很低;3)现有的出线装置的出线孔的孔径大小不可能与线缆的线径大小完全匹配,则可能在出线孔和线缆之间仍然存在间隙,不能够完全实现通信设备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能够提高出线率,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进出线需求,且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实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线装置,包括:
压板、出线袋和锁紧绳,其中,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压板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所述出线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所述入袋口与所述进线孔相通,所述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由所述进线孔、所述入袋口和所述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所述锁紧绳贯穿于所述空心环,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机柜、出线口、线缆以及出线装置;
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机柜的任一个外壁上;
所述出线装置包括:包括:压板、出线袋和锁紧绳,其中,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压板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所述出线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所述入袋口与所述进线孔相通,所述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由所述进线孔、所述入袋口和所述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所述锁紧绳贯穿于所述空心环,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压板上的进线孔、出线袋的入袋口、出线袋的空心环形成的通道,锁紧绳贯穿于空心环,且锁紧绳的两端从空心环上的开口伸出,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被拉动时能够将空心环收缩,空心环的收缩会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从而实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由于空心环收缩时会卡住线缆,则线缆的横截面积与出线装置的空心环的面积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出线率很高,当通信设备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线缆较多时多条线缆都可以从通信设备的出口、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伸出,具有很高的出线率,能够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需求;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进出的线缆需要出线时,只需要将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然后将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效率很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出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压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出线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出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出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出线装置的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的成镜像结构的另一出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线装置,包括:压板201、出线袋202和锁紧绳203,其中,
压板201上设置有进线孔,压板201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出线袋2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入袋口与进线孔相通,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
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锁紧绳203贯穿于空心环,锁紧绳203的两端从开口伸出,锁紧绳203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能将空心环收缩,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松开锁紧绳时,空心环会还原到张开状态,原本被空心环卡住的线缆不再被卡紧,此时,通信设备的出线口可以继续增加线缆,增加的线缆仍然可以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当拉紧锁紧绳时空心环会收缩,所有的线缆都将被空心环卡紧,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板的一个示意图,图3中压板301为方形,在压板301上设置有进线孔3011,该压板301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有进出的线缆,线缆通过该进线孔3011从出线袋的入袋口进入出线袋,从出线袋的空心环伸出。需要说明的是,进线孔3011与出线袋的入袋口相通,出线袋和压板相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硫化或粘接的方式,将压板和出线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出线装置,另外压板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可以采用螺丝通过压板301上的螺孔3012和妖形孔3013将压板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当然也可以其它的安装方式,例如用铆钉将压板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或者采用粘贴的方式将压板安装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此处只作说明,不做限定。另外在图3中,进线孔3011的形状为方形,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任意式样的进线口形状,只要能够让通信设备的线缆从进线孔穿出即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袋的示意图,出线袋4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4011和空心环4012,入袋口4011与压板的进线孔相通,空心环4012上设置有开口40121,锁紧绳贯穿于整个空心环,锁紧绳的两端从空心环的开口402伸出(锁紧绳与空心环的位置关系具体请参阅图2),空心环4012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锁紧绳拉紧时空心环会收缩,收缩的空心环会将从空心环进出的线缆卡紧,以实现防水、防尘等功能。由于空心环收缩时会卡紧线缆,则线缆的横截面积与出线装置的空心环的面积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出线率很高,当通信设备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线缆较多时多条线缆都可以从通信设备的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通道伸出,具有很高的出线率,能够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需求。图4中出线袋401的形状为直筒形,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出线袋,比如锥形等,此处不做限定。出线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的主体部分,出线袋具体可以为硅胶材料的出线袋,出线袋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防水、防尘以及阻燃等特点。为了保证出线袋与压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袋401还包括法兰边4013,法兰边4013部署在入袋口4011的周围,法兰边4013与压板压合在一起,能够达到更优的防水、防尘的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紧绳贯穿于整个空心环,锁紧绳可以在空心环内滑动,将锁紧绳拉紧时空心环会收缩以卡住线缆,为了防止锁紧绳拉紧后松弛,导致空心环收缩后的回弹,可以将锁紧绳打结,锁紧绳打结后形状固定,不会再松弛,从而避免空心环收缩后的回弹。为了实现防止锁紧绳松弛,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还可以包括卡扣,该卡扣安装在锁紧绳的两端,且在锁紧绳上滑动,用于固定锁紧绳,防止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如图5所示,图5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相比于图2,图5中在从开口伸出的锁紧绳203上安装有一个卡扣204,该卡扣204用于在锁紧绳203上滑动并卡紧锁紧绳203,防止锁紧绳203松弛,导致空心环收缩后回弹。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锁紧绳,空心环上还设置有另一开口,其中,另一锁紧绳的两端从另一开口伸出,另一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空心环收缩,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卡扣,其中,另一卡扣安装在另一锁紧绳的两端,且在另一锁紧绳上滑动,用于固定另一锁紧绳,防止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包括:压板601、出线袋602、锁紧绳603、另一锁紧绳604,卡扣605、另一卡扣606,其中,
压板601上设置有进线孔,压板601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出线袋6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入袋口与进线孔相通,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6021和另一开口6022;
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锁紧绳603和另一锁紧绳604都贯穿于空心环,锁紧绳603的两端从开口6021伸出,另一锁紧绳604的两端从另一开口6022伸出,锁紧绳603和/或锁紧绳604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能将空心环收缩,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
卡扣605安装在锁紧绳603的两端,且在锁紧绳603上滑动,用于固定锁紧绳603,防止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
另一卡扣606安装在另一锁紧绳604的两端,且在另一锁紧绳604上滑动,用于固定另一锁紧绳604,防止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压板上的进线孔、出线袋的入袋口、出线袋的空心环形成的通道,锁紧绳贯穿于空心环,锁紧绳在空心环内滑动,且锁紧绳的两端从空心环上的开口伸出,则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被拉动时能够将空心环收缩,空心环的收缩会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从而实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由于空心环收缩时会卡住线缆,则线缆的横截面积与出线装置的空心环的面积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出线率很高,当通信设备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线缆较多时多条线缆都可以从通信设备的出口、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伸出,具有很高的出线率,能够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需求;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进出的线缆需要出线时,只需要将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然后将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效率很高。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的操作效率,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在进出线缆时的操作方法,请参阅图7所示,以通信设备的出口进出四条线缆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是五条线缆或其它条数的线缆,此处只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的线缆的操作方法包括:
1、穿线:即将从通信设备的进线口进出的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2、收口,即拉紧锁紧绳,由于锁紧绳能够在空心环内滑动,所以当锁紧绳被拉紧时,出线袋的空心环也会收缩,空心环的收缩能够卡紧线缆,从而达到防水、防尘的保护功能。
3、卡紧,即卡扣和另一卡扣分别在锁紧绳和另一锁紧绳上滑动并分别卡紧锁紧绳和另一锁紧绳,防止锁紧绳和另一锁紧绳的松弛导致空心环收缩后的回弹。
由上述操作方法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简单易操作,操作效率相比于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的出线装置需要将出线块从压铸底座上拆卸掉,然后拔出线塞将线缆穿过出线孔,然后再将出线块塞回压铸底座内)而言,操作效率很高。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装置,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机柜803、出线口805、线缆801以及出线装置802,其中,出线口805位于机柜803的任一外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出线装置802具体可以为如图2至7中描述的出线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此处不再赘述。这样,线缆801可以从出线口进出,线缆801穿过出线装置802的进线孔、出线装置802的入袋口、出线装置802的空心环形成的通道,线缆801在空心环收紧时被卡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与出线装置802呈镜像结构的另一出线装置,另一出线装置固定在出线口,另一出线装置与出线装置关于出线口对称。如图9所示,为与出线装置802成镜像结构的另一出线装置804,另一出线装置804与出线装置803关于出线口所在平面成镜像对称结构,出线装置固定在出线口805的一侧,另一出线装置在固定在出线口805的另一侧,该另一出线装置能够适配于对防尘、防水要求更高的通信设备。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在包括出线装置和呈镜像结构的另一出线装置时的操作方法,请参阅图10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将图10上半部分的出线装置称之为第一出线装置,将下半部分的出线装置称之为第二出线装置,以通信设备的出口进出四条线缆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是五条线缆或其它条数的线缆,此处只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
1、穿线:即将从通信设备的出线口进出的线缆穿过第二出线装置的空心环、入袋口、进线孔形成的通道,然后进入第一出线装置的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2、收口,即分别拉紧第一出线装置的锁紧绳和第二出线装置的锁紧绳,由于锁紧绳能够在空心环中滑动,所以当锁紧绳被拉紧时,出线袋的空心环也会收缩,空心环的收缩能够卡紧线缆,从而达到防水、防尘的保护功能。
3、卡紧,即第一出线装置的卡扣和第二出线装置的卡扣都卡紧各自上的锁紧绳,防止锁紧绳的松弛,导致空心环收缩后的回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压板上的进线孔、出线袋的入袋口、出线袋的空心环形成的通道,锁紧绳贯穿于空心环,锁紧绳的两端从空心环上的开口伸出,则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被拉动时能够将空心环收缩,空心环的收缩会卡住通信设备的线缆,从而实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由于空心环收缩时会卡住线缆,则线缆的横截面积与出线装置的空心环的面积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出线率很高,当通信设备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线缆较多时多条线缆都可以从通信设备的出口、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伸出,具有很高的出线率,能够满足线缆数量多的通信设备的需求;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进出的线缆需要出线时,只需要将线缆穿过进线孔、入袋口、空心环形成的通道,然后将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效率很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出线袋和锁紧绳,其中,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压板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所述出线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所述入袋口与所述进线孔相通,所述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由所述进线孔、所述入袋口和所述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所述锁紧绳贯穿于所述空心环,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所述锁紧绳被松开时,所述空心环会还原到张开状态,原本被所述空心环卡住的线缆不再被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且在所述锁紧绳上滑动,用于固定所述锁紧绳,防止所述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装置还包括另一锁紧绳,所述空心环上还设置有另一开口,其中,
所述另一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另一开口伸出,所述另一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装置还包括:另一卡扣,所述另一卡扣安装在所述另一锁紧绳的两端,且在所述另一锁紧绳上滑动,用于固定所述另一锁紧绳,防止所述空心环收缩后发生回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绳为表面光滑的锁紧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袋为直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袋为硅胶材料的出线袋。
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出线口、线缆以及出线装置,其中,
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机柜的任一个外壁上;
所述出线装置包括:包括:压板、出线袋和锁紧绳,其中,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压板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所述出线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袋口和空心环,所述入袋口与所述进线孔相通,所述空心环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穿过由所述进线孔、所述入袋口和所述空心环形成的通道;
所述锁紧绳贯穿于所述空心环,所述锁紧绳的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锁紧绳的两端向同一侧拉动时,将所述空心环收缩,卡住所述通信设备的线缆,所述锁紧绳被松开时,所述空心环会还原到张开状态,原本被所述空心环卡住的线缆不再被卡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出线装置呈镜像结构的另一出线装置,所述另一出线装置固定在所述出线口,且与所述出线装置关于所述出线口对称。
CN201110443850.5A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3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850.5A CN102523717B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850.5A CN102523717B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717A CN102523717A (zh) 2012-06-27
CN102523717B true CN102523717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29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385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3717B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37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779A (zh) * 2012-11-21 2014-06-04 洛阳新思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操作台槽钢底座的电缆进线孔
CN113423222A (zh) * 2021-06-23 2021-09-21 中山市福瑞特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用电能耗故障智能传感器
CN115967055A (zh) * 2021-10-12 2023-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出线装置及其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391A (zh) * 1997-03-07 2000-05-24 尤尼利弗公司 在洗衣机中洗涤衣物的方法和分配装置
CN2599491Y (zh) * 2002-11-21 2004-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进出线孔封闭装置
CN201092660Y (zh) * 2007-09-06 2008-07-30 梁玲辉 一种防汛袋
CN201332614Y (zh) * 2008-12-17 2009-10-28 林明云 蔬果网套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391A (zh) * 1997-03-07 2000-05-24 尤尼利弗公司 在洗衣机中洗涤衣物的方法和分配装置
CN2599491Y (zh) * 2002-11-21 2004-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进出线孔封闭装置
CN201092660Y (zh) * 2007-09-06 2008-07-30 梁玲辉 一种防汛袋
CN201332614Y (zh) * 2008-12-17 2009-10-28 林明云 蔬果网套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717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717B (zh) 一种出线装置和通信设备
CN202260014U (zh) 导线收线器
CN115986669B (zh) 一种光电复合线缆的连接装置
CN218867853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保护管
CN209948588U (zh) 一种卡扣式快速接线盒
CN106716757B (zh) 电气的装置
CN109728482B (zh) 汽车连接器结构和汽车高速连接器组件
CN105958231B (zh) 一种通讯电缆用多对接的连接器
CN102544776A (zh) 接线装置
CN204991979U (zh) 一种变压器引线接头
CN202018528U (zh) 一种光缆加强筋固定装置
CN206059835U (zh) 组合式理线环用连接边条、插接件、理线环与电气设备
CN20596058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母线框
CN105870864A (zh) 一种快速接续耐张线夹
CN107733723B (zh) 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
CN219393077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气制品绕组部件的快速连接件
CN215818447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网络配线架
CN114784528B (zh)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耐张线夹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21968U (zh) 一种可安装器件的连接器尾部附件
CN220243637U (zh) 一种用于液压胶管打包用的放置装置
CN204464898U (zh) 通信线缆接线装置
EP0766493A2 (en) Video telephony call connection
CN213900270U (zh) 一种快速连接管的分流接头装置
KR100879998B1 (ko) 케이블 고정형 광 분배함
CN218071533U (zh)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7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Hao

Inventor before: Yu Weigui

Inventor before: Xiao Chunxiu

Inventor before: Huang Xic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4

Address after: 075000 No. 2, No. 2, building 26, 502 Han Qiao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Hebei, Zhangjiakou

Patentee after: Li Hao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Jie

Inventor before: Li Ha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75000 No. 2, No. 2, building 26, 502 Han Qiao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Hebei, Zhangjiakou

Patentee after: Li Jie

Address before: 075000 No. 2, No. 2, building 26, 502 Han Qiao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Hebei, Zhangjiakou

Patentee before: Li Hao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1002 No. two, No. 5, West Road, Xiangshan District, Guil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Li Jie

Address before: 075000 No. 2, No. 2, building 26, 502 Han Qiao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Hebei, Zhangjiakou

Patentee before: Li Ji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