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1629B -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1629B
CN102521629B CN201110418316.9A CN201110418316A CN102521629B CN 102521629 B CN102521629 B CN 102521629B CN 201110418316 A CN201110418316 A CN 201110418316A CN 102521629 B CN102521629 B CN 102521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ype
type intelligent
uid
intelligent card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83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1629A (zh
Inventor
窦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chdata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83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1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1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1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以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法。方法包括: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将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Description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卡业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智能卡作为一种信息安全的载体,尤其是非接触式智能卡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安全设备、身份识别等领域。在投入使用非接触式智能卡之前,需要对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初始化以及根据不同的用途在非接触式智能卡中预先写入相应用途的信息;可通过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设备完成对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初始化和用途信息的写入。
目前,智能卡读写设备在某一时刻只能操作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当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同时进入该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时,为防止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与智能卡读写设备通信时的相互干扰,目前主要采取多路存取的方法解决,即反碰撞方法。反碰撞技术主要是根据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Unique Identifier,唯一标识符)来唯一识别非接触式智能卡。目前,反碰撞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智能卡读写设备在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该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内时,退出操作,不再进行任何信息交互;
方式2、智能卡读写设备在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该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内时,挑选其中任意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后退出。
上述方式1在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射频场时,直接退出操作,不对任何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而上述方式2,在对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之后直接退出操作,只能对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不能对其他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因此,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同时进入到同一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的情况,现有技术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以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式。
一种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
将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包括:根据二进制动态搜索法获取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请求命令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为:
当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
较佳地,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该智能卡读写设备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之后,将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从所述获取单元中获取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根据获取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较佳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请求命令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用于:
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
较佳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首先,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并存储;其次,将该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最后当需要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某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该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该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该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智能卡业务的方法流程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进行叠加得到叠加信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的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的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卡读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以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法。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可包括: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将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法。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智能卡业务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智能卡读写设备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并保存。
步骤102、智能卡读写设备将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步骤103、智能卡读写设备在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可以包括三类:4字节、7字节和10字节的;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构成,分为高四位和低四位;下面以4字节类型的UID标识为例,假设UID标识为“0X11”、“0X22”、“0X33”或“0X44”,则采用二进制动态搜索法时,需要依次得到相应UID标识对应的二进制位为“00010001”、“00100010”、“00110011”或“01000100”,智能卡读写设备通过二进制动态搜索法得到上述二进制位之后,可以转换成相应的UID标识“0X11”、“0X22”、“0X33”或“0X44”;因此,上述流程步骤101中,获取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可采用二进制动态搜索法得到,如通过多次向多个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REQ(Request Command,请求命令)指令(该REQ指令为一位二进制数字,如可以是1或0)的方式让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依次返回UID标识位,REQ指令为智能卡读写设备对卡的请求命令。具体的实现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1、方式2和方式3:
方式1、具体实现如下:
步骤1、向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智能卡读写设备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智能卡读写设备在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方式2,具体实现如下: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因此,上述方式2中的步骤2中,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为:当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例如,如图1A所示,有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第一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00010001”(对应第一方波信号),第二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00100010”(对应第二方波信号);如果将第一方波信号和第二方波信号进行叠加得到的叠加信号为第一叠加信号时确定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不发生冲突;如果将第一方波信号和第二方波信号进行叠加得到的叠加信号为第二叠加信号时确定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发生冲突,且由于第3个信号的值为非0和非1的值,因此,确定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的第3位发生冲突。
方式3、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下面以方式1和方式2为例,分别以一具体的实例进行详细、清楚的描述。在该实例中,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由4个字节组成,有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中。方式1与方式2具体分别参见图2和图3。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方式1获取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UID标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智能卡读写设备检测到有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该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分别用卡1、卡2、...、卡10表示)进入其产生的射频场内。
步骤201、智能卡读写设备向该10张卡发送REQ1,以指示各非接触式智能卡判断其自身的UID标识的第1位是否与REQ1相同,若是则返回UID标识的第1位,否则不返回。
步骤202、智能卡读写设备接收到5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第1位,如卡1、卡2、卡5、卡7和卡10返回;则向该5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REQ2,以指示该5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判断其自身的UID标识的第2位是否与REQ2相同,若是则返回UID标识的第2位,否则不返回。
步骤203、智能卡读写设备接收到3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第2位,若卡1、卡2和卡10返回,则向该3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REQ3,以指示该3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判断其自身的UID标识的第3位是否与REQ3相同,若是则返回UID标识的第3位,否则不返回。
步骤204、智能卡读写设备接收到1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第3位,若卡2返回,则指示该卡2依次返回卡2的UID标识的剩余位,从而得到该卡2的UID标识。
步骤205、智能卡读写设备在得到卡2的UID标识之后,将卡2设置为休眠状态,向剩下的9张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执行步骤201~步骤204。
循环执行上述流程直到智能卡读写器得到该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止。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方式2获取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智能卡读写设备检测到有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该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分别用卡1、卡2、...、卡10表示)进入其产生的射频场内。
步骤301、智能卡读写设备向该10张卡发送REQ1,以指示该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各自的UID标识。
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是由“0”或“1”构成的一个序列号,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向智能卡读写设备发送其UID标识时,是将UID标识转换成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是方波信号;当智能卡读写设备接收到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时,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得到非接触式智能卡对应的UID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张智能卡同时向智能卡读写设备返回其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所以智能卡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是多张智能卡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的累加信号。
步骤302、智能卡读写设备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2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多张智能卡的UID标识的某一位发生冲突时,叠加信号中对应位会产生毛刺,从而可以根据叠加信号中的毛刺来确定是否发生冲突。
步骤30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REQ2,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2位与所述REQ2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2位,如接收到4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的第2位,如卡1、卡2、卡6和卡10返回。
步骤304、智能卡读写设备向卡1、卡2、卡6和卡10发送REQ3,以指示卡1、卡2、卡6和卡10判断其自身的UID标识的第3位是否与REQ3相同,若是则返回UID标识的第3位,否则不返回。
步骤305、智能卡读写设备在得到卡2的UID标识第3位之后,指示卡2依次将UID标识的剩余位发送给智能卡读写器,以得到卡2的UID标识,并将卡2设置的休眠状态。
步骤306、智能卡读写器向剩下的9张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执行步骤303~步骤305。
循环执行上述流程直到智能卡读写器得到该10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卡读写器产生的射频场的工作场频率为(13.56MHz-7KHz)~(13.56MHz+7KHz);射频场的工作场场强为1.5A/m~7.5A/m。
基于前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该智能卡读写设备的结构可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41,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产生的射频场内时,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
设置单元42,用于在获取单元41获取到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之后,将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处理单元43,用于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从获取单元41中获取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根据获取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较佳地,获取单元41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具体用于: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请求命令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获取单元41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为:当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较佳地,获取单元41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首先,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并存储;其次,将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最后当需要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某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跟根据该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该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该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到同一射频场时,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该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业务都可进行处理的方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采用二进制动态搜索法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
将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根据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请求命令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或者,
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或者,
所述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包括: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
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为:
当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
3.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两张非接触智能卡进入同一射频场内时,采用二进制动态搜索法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并保存;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之后,将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当需要对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操作时,从所述获取单元中获取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根据获取的UID标识唤醒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并对唤醒后的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待操作非接触式智能卡为所述至少两张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其中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个请求命令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n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所述n的初始值为1;
步骤2、向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n+1个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n+1个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3、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或者,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用于请求返回UID标识的第一REQ指令;
步骤2、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叠加而成的叠加信号,并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
步骤3、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并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位与所述第二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位;
步骤4、向返回UID标识第n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并指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其UID标识的第n+1位与所述第三REQ指令相同时,返回UID标识的第n+1位;
步骤5、依此,当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UID标识相应位与相应REQ指令相同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5;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或者,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符UID标识,具体用于:
步骤1、向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一个请求命令REQ指令,以指示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一位;
步骤2、根据所述每张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一位,将UID标识第一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一组,并向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二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二位;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的相应的UID标识的第二位,将UID标识第二位相同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分为一组,确定出非接触式智能卡数量最少的第二组,并向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发送第三REQ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组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第三位;
步骤4、依此,当第n组中仅有一张非接触式智能卡时,指示该非接触式智能卡返回其UID标识的剩余位,以得到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将已获知UID标识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设置为休眠状态,对其余未休眠的非接触式智能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3;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卡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UID标识为多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序列号,UID标识对应的模拟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叠加信号确定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为第n位,具体用于:
检测出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n个信号为非0值和非1值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n个信号为冲突信号,该冲突信号对应的第n位即为发生冲突的UID标识位。
CN201110418316.9A 2011-12-14 2011-12-14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Active CN102521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8316.9A CN102521629B (zh) 2011-12-14 2011-12-14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8316.9A CN102521629B (zh) 2011-12-14 2011-12-14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629A CN102521629A (zh) 2012-06-27
CN102521629B true CN10252162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629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8316.9A Active CN102521629B (zh) 2011-12-14 2011-12-14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162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1650A1 (en) * 2000-11-16 2002-05-23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nticollision protocol with fast read request and additional schemes for reading multiple transponders in an rfid system
CN101025784A (zh) * 2007-03-23 2007-08-29 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有源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1650A1 (en) * 2000-11-16 2002-05-23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nticollision protocol with fast read request and additional schemes for reading multiple transponders in an rfid system
CN101025784A (zh) * 2007-03-23 2007-08-29 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有源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丽芬,卢桂章,辛运帏.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第43卷(第15期),29页-32页. *
张颇,崔喆.RFID系统中一种改进的防冲撞算法.《计算机应用》.2008,第28卷(第8期),2141页-2143页. *
酒店中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应用设计;刘黎明,刘慧环,史进;《工业控制计算机》;20030331;第16卷(第3期);56页-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629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3170B (zh) 一种电子标签快速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9189B (zh) 用于管理在设备物品与诸如非接触式芯片卡之类的至少一个多应用物体以及对应物体之间的对话的方法
CN103699916A (zh) 一种rfid标签移动方向判断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84352B (zh) 一种复合通行卡与单频读写器的通信方法及复合通行卡
CN103761494A (zh) 一种识别rfid系统丢失标签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13682A (zh)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反向寻车方法及系统
CN101944171A (zh) 一种rfid阅读器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CN104331679B (zh) 一种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射频识别标签防冲突方法
CN103473524A (zh) Rfid多标签识别方法、阅读器和标签
CN103077366A (zh) 多通道数据接口射频识别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2968325A (zh) 一种usb设备及其自动初始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4010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搜索策略的rfid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0432941C (zh) 一种实现复合卡操作系统多任务同时工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21629B (zh) 智能卡业务处理方法及智能卡读写设备
CN205318416U (zh) 一种基于rfid的设备管理系统
CN204595905U (zh) 射频识别标签、标签识别装置、标签阅读器
CN102298684B (zh) 避免射频识别系统中信号干扰的方法、系统及阅读器
CN102737207B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956826U (zh) 一种基于rfid的考勤门禁系统
CN209625207U (zh) 一种物联网信息感知soc芯片系统
CN103077417B (zh) 面向海量数据的rfid标签读取方法
CN103761492A (zh) 基于13.56MHz的非接触设备对多张卡片操作的方法
CN204859197U (zh) 一种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的监控定位系统
KR100881865B1 (ko) 가상 집단화 근 노드 및 동적태그 응답기능을 이용한다중태그 인식방법
CN105095926A (zh) 一种分级式远距离有源电子标签及其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Dongzhimen West eight Street No. 2 room Wanhong Yan Dong Business Garde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atchdat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Dongzhimen West eight Street No. 2 room Wanhong Yan Dong Business Garden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oqi Data System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