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7303A -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7303A
CN102487303A CN2010105748839A CN201010574883A CN102487303A CN 102487303 A CN102487303 A CN 102487303A CN 2010105748839 A CN2010105748839 A CN 2010105748839A CN 201010574883 A CN201010574883 A CN 201010574883A CN 102487303 A CN102487303 A CN 102487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chained list
node
link
avai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48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7303B (zh
Inventor
何中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748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730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888 priority patent/WO20120758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7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7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7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7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82Allocation of channels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demands of the users, e.g. concentrated multiplexers, statistical multiplex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判断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可用时隙链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本发明通过在生成TE链路时或当时隙分配请求到达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后续时隙申请和释放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时隙申请采用查询链表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轮询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时隙分配过程中带来的时隙碎片,最大程度的保证链路对于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能力;链表是针对一个TE链路而不是一个传送接口,有效的解决了捆束链路时隙分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ASON(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Network,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ASON网络具有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能够自动发现网络资源并进行链路的配置,能够通过标准的信令、路由交换方式,而不是采用手工配置或私有协议方式来完成带宽连接的建立、更新和释放,能够为业务提供需要的保护,在网络发生故障时进行及时的恢复。其个性化则主要体现在面向业务的带宽交易特性,可以按需求进行带宽分配,并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对于网络中每个独立的ASON的网络节点来说,其时隙的分配可以分为两种:上游时隙分配和下游时隙分配。上游时隙的分配根据上游节点分配的下游时隙来确定,因此可以认为现有的时隙分配为一种强制的分配方式,只有下游的时隙分配对于每个ASON的网络节点来说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对于现有的ASON网络,由于其硬件上仍基于传统的SDH设备理论,故对于带宽的分配大多只支持标准级联,即只支持VC4、VC4-4C、VC4-16C、VC4-64C和VC4-256C等颗粒度的带宽分配。例如有一条带宽为64个VC4的链路为例,其只支持起始时隙为1、17、33、49号VC4的连续16个时隙带宽来作为16级联的可用带宽。由于上述严格的要求,导致在很多情况下,经过多次的时隙分配和释放等过程中后,链路的总带宽虽然满足业务的要求,却不能满足业务的级联数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多采用后期整理的方式,即当出现大量的不连续时隙时,采用人工或者优化命令的方式,对业务所占用的时隙进行调整。但这种方法实现复杂、效率低下,而且可能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工作。中国专利CN200610064662.0公开了另一种方法,即采取以4n时隙单元分组作为查找对象的方式分配时隙。该方法在每次时隙分配时都要遍历每个时隙的状态,效率低下,而且并不能综合考虑整个链路的资源情况,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链路对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当有多条数据链路汇聚成一条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链路(捆束链路)时,一个TE链路不再只是包含一个端口,不同端口的时隙不能作为同一个级联包含的时隙来使用时,这种等步长的查找方式则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旨在提高链路的承载能力以及时隙分配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判断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对应的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优选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包括: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
优选地,所述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
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根据所述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根据所述标志位的值以及所述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
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优选地,所述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所述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
获取所述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
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优选地,所述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所述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
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优选地,所述更新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删除找到的节点;或者删除找到的节点并插入与该删除的节点同级联等级的剩余节点。
优选地,所述更新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
当找到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相同且时隙号连续的四个节点时,删除找到的所述四个节点;
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上一级的级联等级对应的节点,该节点的时隙号与所述四个节点中第一个节点的时隙号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时隙分配管理装置,包括:
时隙分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则生成对应的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时隙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优选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包括:
链表初始化单元,用于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标志位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志位的值以及所述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
链表生成单元,用于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优选地,所述时隙分配模块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所述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获取所述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或者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所述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
更新单元,用于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优选地,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找到对应的节点时,删除找到的节点;或者删除找到的节点并插入与该删除的节点同级联等级的剩余节点;或者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找到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相同且时隙号连续的四个节点时,删除找到的所述四个节点;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上一级的级联等级对应的节点,该节点的时隙号与所述四个节点中第一个节点的时隙号相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生成TE链路时或当时隙分配请求到达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后续时隙申请和释放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时隙申请采用查询链表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轮询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时隙分配过程中带来的时隙碎片,最大程度的保证链路对于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能力;链表是针对一个TE链路而不是一个传送接口,有效的解决了捆束链路时隙分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a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可用时隙链表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生成的可用时隙链表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时隙申请请求过程可用时隙链表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时隙释放请求过程可用时隙链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方法一实施例中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装置一实施例中时隙链表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时隙分配管理装置一实施例中时隙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在生成TE链路时或当时隙分配请求到达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通过查询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申请和释放的时隙分配,以减少时隙分配过程中带来的时隙碎片,最大程度的保证链路对于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能力,并解决捆束链路时隙分配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本实施例方法运行环境涉及ASON网络,在为ASON网络中各网络节点分配时隙时,根据ASON网络中主机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进行。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ASON网络中的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来实现,由ASON网络中的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接收ASON网络中主机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并根据时隙分配请求进行后续时隙分配处理。
时隙分配请求包括请求类型、TE链路ID、级联等级和/或传送端口号和/或时隙号。
步骤S102,判断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是,则进入步骤S104;否则,进入步骤S103;
步骤S103,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在本实施例中,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外部发送过来的时隙分配请求时,根据隙分配请求中的TE链路信息,判断该TE链路是否有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有,则直接根据可用时隙链表以及时隙分配请求进行时隙分配;若没有,则根据TE链路的时隙可用情况,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如图1a所示,可用时隙链表的节点数据包括三个字段:传送端口号(ID)、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生成的可用时隙链表分别按上述三个关键字进行排列。
其中,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的过程为:
首先,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是第一次生成可用时隙链表则直接将该可用时隙链表置空;若非第一次且该可用时隙链表不为空,则清空可用时隙链表的节点,并释放对应的内存。
然后,根据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若时隙可用,则将标志位置1;若时隙不可用,则将标志位置0。
之后,根据标志位的值以及TE链路中各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当TE链路中所有传送端口以及每个传送端口内所有的级联等级的时隙均处理完毕,则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步骤S104,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在进行时隙分配时,根据时隙分配请求是时隙申请请求还是时隙释放请求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时隙分配请求为实现申请请求时,还需根据该时隙分配请求是否指定传送端口号进行相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获取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同时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具体地,当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一个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时,首先判断该实现分配请求中是否指定了传送端口号。如果没有指定传送端口号,则优先查找可用时隙链表中与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级联等级数相等的节点,若有,则直接返回第一个找到的链表节点的时隙号;若没有,则依次查找更高级联等级的节点。如果找完整个链表依然没有找到则返回失败,否则返回第一个找到的链表节点的时隙号,并在链表中删除该节点的同时,增加对应的低级联数的节点。如果已经指定了传送端口,则在上述的查找过程中,只能查找链表中传送端口号与之相等的节点。
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同时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具体地,当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一个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更新对应时隙的资源状态。同时,根据释放的时隙资源生成一个新的节点,并插入链表。对链表的相邻的4个节点进行判断,看是否能合成一个更高级联等级的节点,能合并则合并,直到不能再合并为止。
如图2所示,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若是第一次生成链表则直接将链表置空;若非第一次且链表不为空,则清空链表的节点,并释放对应的内存。
步骤S1032,根据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如一个传送端口的速率为64个VC4,则需要定义一个具有8个元素的8比特的数组。每个比特标识一个时隙,如果时隙可用,则将对应的标志位置1,否则置0。
步骤S1033,根据生成的标志位,判断传送端口速率的所有4N个时隙是否均可用,若是则转步骤S1034;否则初始化k=N-1,转步骤S1035;
步骤S1034,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数为4N的节点,并转步骤S1038;
步骤S1035,根据生成的标志位,依次判断在端口速率范围内满足起始时隙要求的连续4k个时隙是否均可用,若是,则转步骤S1036;否则转步骤S1037;
步骤S1036,在链表中插入级联数为4k的节点,并将已经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转步骤S1037;
步骤S1037,判断是否k<1;若是,则转步骤S1038;否则,令k=k-1,转步骤S1035;
若k=0,则说明该端口所有可能对应的级联数都已经处理。
步骤S1038,判断TE链路是否还包含其他传送端口,若是,则转步骤S1032,否则,转步骤S1039。
步骤S1039,完成整个TE链路对应的传送端口的时隙的处理,退出可用时隙链表的生成流程。
如图1b所示,假设有一条TE链路,只包含一条带宽为64C的传送端口101,其中8-16号时隙不可使用。根据上面描述的方法和步骤,则得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包含6个节点,对于收发方向可以使用不同时隙的业务,则需要对每一个端口,根据收发方向的时隙状态分别生成链表。
如图3所示,对应于时隙分配请求为实现申请请求时,步骤S104包括:
步骤S1041,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时,接收级联数为4n的时隙申请请求;
步骤S1042,判断是否n>N,若是,则转步骤S1046;否则,令k=n,转步骤S1043;
其中,TE链路的最大可能级联数为4N,N根据TE链路所包含的最大的传送端口速率确定。
步骤S1043,若时隙申请请求中已指定端口号,则依次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查找传送端口与申请的传送端口相同且级联数为4k的节点;
若没有指定,则无需考虑端口号,直接查找,其中n≤k≤N。
步骤S1044,判断是否找到一个节点,若是,则转步骤S1047;否则,令k=k+1,转步骤S1045;
步骤S1045,判断是否k>N,若是,则转步骤S1046;否则,转步骤S1043;
步骤S1046,时隙申请申请失败。
步骤S1047,时隙申请成功,并返回第一个找到的节点的时隙号s,同时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更新可用时隙链表主要包括,删除找到的节点{TransportID,k,s},如果k>n,则还需在链表中插入级联数为i=n,n+1...k-1,时隙号为(s+4i*j)的节点(j=1、2、3)。
如图1c所示,对应于上述步骤,假设有一条TE链路包含两个传送接口101和102,经过一系列时隙分配和释放的操作后,该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如图1c所示。此时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一个未指定传送端口,级联数为40的时隙申请。那么,按照本实施例上述的查询链表的方法,首先查找链表中级联数等于40的节点,则找到节点{102,1,2},则返回时隙号2。可见如果采用遍历连续4n的可用时隙的方法,则会选择端口101的1号时隙,这样会增加了{101,1,2}、{101,1,3}、{101,1,4}三个时隙碎片,降低了TE链路对于4级联业务的承载能力。
如图4所示,对应于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步骤S104还可包括:
S1048,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接收级联数为4n,时隙号为s的时隙释放请求;
S1049,找到释放时隙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对应的TE链路,在该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级联数为4n,时隙号为s的节点,初始化k=n;
S1050,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查找传送端口号相同,级联数为4k,时隙号为{[(s-1)/4k]×4k+1+(i×4k)}的连续4个节点,如果找到,则转步骤S1051,否则转步骤S1052;
其中,i=0,1,2,3......
S1051,删除找到的4个节点,并插入一个级联数为4k+1、时隙号为{[(s-1)/4k]×4k+1}的节点;令k=k+1,转步骤S1050;
S1052,退出链表更新,时隙释放申请成功。
如图1b所示,对应于上述步骤,假设有如图1b所示的TE链路,现在收到释放级联数为1、时隙号为8的时隙资源。首先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节点{101,1,8},此时,链表中有级联数为40,时隙号分别为5、6、7、8的4个节点;删除这4个节点,同时在链表中插入级联数为41、时隙号为5的节点;继续查找没有找到级联数为41的满足时隙要求的连续的4个节点。最后得到的TE链路可用时隙链表如图1d所示。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TE链路时隙分配管理方法,采用了在TE链路生成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在后续收到时隙分配和时隙释放的请求时,只需维护该链表即可,极大提高了时隙分配的效率;同时,该方法通过及时地对时隙链表的节点进行合并和拆分,减少了时隙分配带来的时隙碎片;另外,该方法可满足一个TE链路包含多个传送端口的情况,再者,该运行该方法的系统同样适用于时隙分配不满足标准级联但满足按一定倍数递增的情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只需要在生成TE链路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后续时隙申请和释放的过程中都只需要对链表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时隙申请采用查询链表的方式,而不是轮询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时隙分配过程中带来的时隙碎片;链表是针对一个TE链路而不是一个传送接口,有效的解决了捆束链路时隙分配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时隙分配管理装置,包括:时隙分配请求接收模块501、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502以及时隙分配模块503,其中:
时隙分配请求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时隙分配请求包括请求类型、TE链路ID、级联等级和/或传送端口号和/或时隙号。
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502,用于判断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可用时隙链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在本实施例中,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外部发送过来的时隙分配请求时,根据隙分配请求中的TE链路信息,判断该TE链路是否有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有,则直接根据可用时隙链表以及时隙分配请求进行时隙分配;若没有,则根据TE链路的时隙可用情况,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如图1a所示,可用时隙链表的节点数据包括三个字段:传送端口号(ID)、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生成的可用时隙链表分别按上述三个关键字进行排列。
其中,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的过程为:
首先,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是第一次生成可用时隙链表则直接将该可用时隙链表置空;若非第一次且该可用时隙链表不为空,则清空可用时隙链表的节点,并释放对应的内存。
然后,根据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若时隙可用,则将标志位置1;若时隙不可用,则将标志位置0。
之后,根据标志位的值以及TE链路中各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当TE链路中所有传送端口以及每个传送端口内所有的级联等级的时隙均处理完毕,则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时隙分配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在进行时隙分配时,根据时隙分配请求是时隙申请请求还是时隙释放请求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时隙分配请求为实现申请请求时,还需根据该时隙分配请求是否指定传送端口号进行相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获取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同时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具体地,当时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一个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时,首先判断该实现分配请求中是否指定了传送端口号。如果没有指定传送端口号,则优先查找可用时隙链表中与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级联等级数相等的节点,若有,则直接返回第一个找到的链表节点的时隙号;若没有,则依次查找更高级联等级的节点。如果找完整个链表依然没有找到则返回失败,否则返回第一个找到的链表节点的时隙号,并在链表中删除该节点的同时,增加对应的低级联数的节点。如果已经指定了传送端口,则在上述的查找过程中,只能查找链表中传送端口号与之相等的节点。
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同时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具体地,当隙分配管理装置收到一个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更新对应时隙的资源状态。同时,根据释放的时隙资源生成一个新的节点,并插入链表。对链表的相邻的4个节点进行判断,看是否能合成一个更高级联等级的节点,能合并则合并,直到不能再合并为止。
如图6所示,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502包括:链表初始化单元5021、标志位生成单元5022、判断单元5023以及链表生成单元5024,其中:
链表初始化单元5021,用于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标志位生成单元5022,用于根据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判断单元5023,用于根据标志位的值以及所述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
链表生成单元5024,用于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如图7所示,时隙分配模块503包括:分配单元5031以及更新单元5032,其中:
分配单元5031,用于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所述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获取所述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或者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所述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
更新单元5032,用于更新可用时隙链表。
进一步的,更新单元5032用于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找到对应的节点时,删除找到的节点;或者删除找到的节点并插入与该删除的节点同级联等级的剩余节点;或者当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找到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相同且时隙号连续的四个节点时,删除找到的所述四个节点;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上一级的级联等级对应的节点,该节点的时隙号与四个节点中第一个节点的时隙号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生成TE链路时或当时隙分配请求到达时,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后续时隙申请和释放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时隙申请采用查询链表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轮询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时隙分配过程中带来的时隙碎片,最大程度的保证链路对于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能力;链表是针对一个TE链路而不是一个传送接口,有效的解决了捆束链路时隙分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判断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流量工程TE链路是否存在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对应的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时隙链表包括: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
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根据所述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根据所述标志位的值以及所述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
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所述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
获取所述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
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所述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
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删除找到的节点;或者删除找到的节点并插入与该删除的节点同级联等级的剩余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可用时隙链表的步骤包括:
当找到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相同且时隙号连续的四个节点时,删除找到的所述四个节点;
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上一级的级联等级对应的节点,该节点的时隙号与所述四个节点中第一个节点的时隙号相同。
8.一种时隙分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隙分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时隙分配请求;
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中指定的TE链路是否存在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对应的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时隙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以及所述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进行时隙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时隙链表生成模块包括:
链表初始化单元,用于初始化TE链路对应的可用时隙链表;
标志位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E链路中每个传送端口的时隙资源状态生成对应的标志位数组;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志位的值以及所述传送端口的排列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传送端口上各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是否可用;
链表生成单元,用于当级联等级的所有时隙均可用时,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对应的级联等级的节点,并将已插入节点对应时隙的标志位置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模块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所述指定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或者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未指定传送端口号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查询与指定级联等级对应的第一个节点;获取所述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时隙号;或者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时,在对应的TE链路的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与所述时隙释放请求指定的传送端口号、级联等级以及时隙号对应的节点;
更新单元,用于更新所述可用时隙链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申请请求且找到对应的节点时,删除找到的节点;或者删除找到的节点并插入与该删除的节点同级联等级的剩余节点;或者
当所述时隙分配请求为时隙释放请求,找到传送端口号以及级联等级相同且时隙号连续的四个节点时,删除找到的所述四个节点;在所述可用时隙链表中插入上一级的级联等级对应的节点,该节点的时隙号与所述四个节点中第一个节点的时隙号相同。
CN201010574883.9A 2010-12-06 2010-12-06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487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4883.9A CN102487303B (zh) 2010-12-06 2010-12-06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78888 WO2012075836A1 (zh) 2010-12-06 2011-08-25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4883.9A CN102487303B (zh) 2010-12-06 2010-12-06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7303A true CN102487303A (zh) 2012-06-06
CN102487303B CN102487303B (zh) 2015-08-26

Family

ID=4615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4883.9A Active CN102487303B (zh) 2010-12-06 2010-12-06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7303B (zh)
WO (1) WO20120758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092A (zh) * 2016-06-14 2016-09-07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168993A (zh) * 2017-01-06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3811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2532499B (zh) * 2020-11-13 2022-07-26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仲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8037A (zh) * 2000-11-09 2002-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分配方法和设备
WO2007038129A1 (en) * 2005-09-26 2007-04-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slot allocation schedule information amongst nodes of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1820650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使用Abis时隙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074C (zh) * 2001-12-29 2005-12-07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移动台动态分配无线信道资源的方法
CN101212289B (zh) * 2006-12-30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分配方法及网络通信设备
CN101202602A (zh) * 2007-12-27 2008-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is时隙资源的动态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8037A (zh) * 2000-11-09 2002-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分配方法和设备
WO2007038129A1 (en) * 2005-09-26 2007-04-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slot allocation schedule information amongst nodes of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1820650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使用Abis时隙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092A (zh) * 2016-06-14 2016-09-07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933092B (zh) * 2016-06-14 2020-04-07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168993A (zh) * 2017-01-06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CN110168993B (zh) * 2017-01-0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7303B (zh) 2015-08-26
WO2012075836A1 (zh)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13C (zh) Atm流量调节
CN101557348B (zh) 一种基于令牌桶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1547150B (zh) 数据通信输入端口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1411A (zh) 云调度系统及方法以及多级云调度系统
CN103069757A (zh) 一种报文重组重排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91809B (zh) 多核网络设备报文按接口保序方法及系统
CN101072176A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822564A (zh) 用于有效实时分组传送的自适应队列机制及其自适应队列建立系统
CN101436989A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23306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87303A (zh) 时隙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33981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大数据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340370B (zh) 链路选择方法和链路选择装置
CN108280018B (zh) 一种节点工作流通信开销效率分析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038609A (zh) 一种基于通信需求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0583729C (zh) 指示终端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分组数据信道的方法
WO2010072122A1 (zh) 一种传输报文的方法、端口和系统
CN109656849A (zh) 一种基于级联父节点选通的总线地址分配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6657097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32997B (zh) 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方法
CN110661731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0428655C (zh) 一种光分组传输网中的节点结构及光信道设置方法
US200301721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alls on a multi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30027968A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자원분배를 위한 스케줄링방법
CN101267342B (zh) 一种网管监控系统的轮询实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