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893A -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893A
CN102484893A CN2011800008031A CN201180000803A CN102484893A CN 102484893 A CN102484893 A CN 102484893A CN 2011800008031 A CN2011800008031 A CN 2011800008031A CN 201180000803 A CN201180000803 A CN 201180000803A CN 102484893 A CN102484893 A CN 102484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frequency band
circuit
pass
barri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08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显期
叶明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84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装置包含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天线、以及组合器。第一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在第一频带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第二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在第二频带的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其中,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天线共享于第一通信电路与第二通信电路之间;组合器具有耦接至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天线的第三端口。此外,组合器提供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Description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03/30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No.61/318,834以及2010/12/08递交的美国正式申请案No.12/963,607的优先权。在此参考并结合该临时申请案和该正式申请案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露的实施例有关于透过天线传送/接收信号,且特别有关于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电路依据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阻抗匹配需求/频带而运作。
背景技术
本发明揭露的实施例有关于透过天线传送/接收信号,且特别有关于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电路依据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阻抗匹配需求/频带而运作。
随着移动通信装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整合至移动通信装置。举例而言,手机(例如智能手机)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GSM)协议、蓝芽(Bluetooth,以下简称BT)协议、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以下简称FM)广播协议等等。对于FM无线电接收而言,需要连接至手机的外部耳机(headphone)作为FM长天线(long antenna),否则,FM无线电功能无法按预期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手边没有耳机,用户将会因缺少所需的FM天线而无法收听FM无线电广播。这种传统式设计不易使用。为解决所述问题,可将手机设计为具有内置的FM短天线(short antenna)。然而,此设计将导致电路面积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可于不同通信操作之间共享天线的新型无线通信装置设计,以减少电路面积及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电路依据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阻抗匹配需求/频带而运作。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天线、以及组合器。第一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第二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其中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天线共享于第一通信电路与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组合器具有耦接至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天线的第三端口。此外,所述组合器包含第一阻挡元件与第二阻挡元件,其中,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第三端口和第一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天线、以及组合器。第一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一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一通信操作;第二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二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其中第二阻抗值大体为50奥姆,第一阻抗值远高于第二阻抗值;天线共享于第一通信电路与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组合器具有耦接至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天线的第三端口,此外,组合器提供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天线、以及组合器。第一通信电路用于处理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第二通信电路用于处理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其中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无重叠;天线共享于第一通信电路与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组合器具有耦接至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天线的第三端口,此外,组合器提供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附图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下述的优选实施例的细节描述之后,可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其中,优选实施例是以不同附图展示的。
图1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般化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的又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于不同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实施范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本发明的构想为在不同的通信操作之间共享单一天线,以节省天线及生产成本。请参考图1,图1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般化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范例性无线通信包含但不限定于:天线102、组合器(combiner)104、以及芯片105,其中芯片105内部实施有第一通信电路106及第二通信电路108。组合器104具有第一端口P1、第二端口P2、以及第三端口P3,其中第一端口P1透过芯片105的管脚110耦接至第一通信电路106,第二端口P2透过芯片105的管脚112耦接至第二通信电路108,而第三端口P3则耦接至天线102。组合器104可提供第三端口P3与第一端口P1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114,以及第三端口P3与第二端口P2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116,其中第一信号路径114及第二信号路径116中的每一者之上皆可依实际设计需求来配置电路元件。如图1所示,第一通信电路106及第二通信电路108藉由组合器104来共享相同的天线102。
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电路106依据工作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而第二通信电路108则依据工作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举例而言(并非仅限于此),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可遵从下列规格之一:BT规格、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LAN)规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以下简称WIMAX)规格、GSM规格、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以下简称GNSS)规格、宽带码分多址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以下简称WCDMA)规格、以及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Broadcasting,以下简称DVB)规格,其中GNSS规格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规格;此外,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可遵从FM广播规格。
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电路106于第一阻抗值(例如,第一阻抗值约为50奥姆)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一通信操作,而第二通信电路108则于第二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其中第二阻抗值不同于第一阻抗值(例如第二阻抗值可高于第一阻抗值)。举例而言(并非仅限于此),第一阻抗值可遵从下列规格之一:BT规格、WLAN规格、WIMAX规格、GSM规格、GNSS规格(例如GPS规格)、WCDMA规格、以及DVB规格;此外,第二阻抗值可遵从FM广播规格。
于第三实施中,第一通信电路106处理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signalcomponents),而第二通信电路108处理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其中第二频带与第一频带无重叠。举例而言(并非仅限于此),第一频带可遵从下列规格之一:BT规格、WLAN规格、WIMAX规格、GSM规格、GNSS规格(例如GPS规格)、WCDMA规格、以及DVB规格;此外,第二频带可遵从FM广播规格。
于实际应用中,图1所示的第二通信电路108可为接收机,从而其仅从组合器104的第二端口P2接收信号;此外,图1所示的第一通信电路106可为收发机,其从组合器104的第一端口P1接收信号并可将信号传送至组合器104的第一端口P1。请参考图2,图2为实施图1硬件配置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组合器104’包含第一阻挡元件(blocking element)202、置于第一信号路径114上的可选的(optional)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以下简称BPF)204、以及置于第二信号路径116上的至少一第二阻挡元件。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阻挡元件206及208被置于第二信号路径116之上且相互串接。此外,芯片105’具有实现图1所示第一通信电路106的BT收发机106’,以及实现图1所示第二通信电路108的FM广播接收机108’。请注意,用于处理BT传送/接收信号的BT收发机106’与用于处理FM广播(FM无线电)接收信号的FM广播接收机108’是依据不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阻抗匹配需求、及不同频带而运作。具体而言,BT收发机106’依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即,BT协议)处理BT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108’则依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即,FM广播协议)处理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BT收发机106’于第一阻抗值(例如,约为50奥姆)的阻抗匹配需求下处理BT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108’则于第二阻抗值(远高于50奥姆)的阻抗匹配需求下处理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以及BT收发机106’处理大体上等于ISM频带中2.402-2.480GHz的第一频带中的BT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108’则处理中心频率大体上等于100MHz的第二频带中的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
天线102可被配置为具有适于BT信号或FM信号的辐射特性(radiationproperties),也就是说,天线102可为BT天线或FM短天线。由于自BT收发机106’至天线102的信号传送可与FM广播接收机108’的信号接收相互干扰,因此,组合器104’需要提供充足的BT输出功率抑制(power rejection),例如42dB的隔离,以避免FM广播接收机108’由于BT信号传送而导致敏感度降低(desensitized)。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元件202用于允许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从其中通过,且阻挡或衰减从其中通过的第二频带(例如,FM广播频带)中的信号组分,第二阻挡元件206及208中每一者皆用于允许第二频带(例如,FM广播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从其中通过,且阻挡或衰减从其中通过的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中的信号组分。如图2所示,可选的BPF 204置于第一阻挡元件202与BT收发机106’之间,且可用于提升透过第一信号路径114传送的信号的信号质量。也就是说,除了通频带(pass band)频率中的信号组分之外,BPF 204可阻挡或衰减其他所有频率的信号组分,其中所述通频带至少与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重叠。优选地,通频带可覆盖整个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以优化信号质量。然而,BPF 202是可选的,且可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省略,此变形亦符合本发明的精神。
第一阻挡元件202可利用高通(high-pass)或带通电路来实施,而第二阻挡元件206/208则可利用低通(low-pass)或带通电路来实施。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元件202仅利用电容器(capacitor)来实施,而第二阻挡元件206及208中每一者则仅利用电感器(inductor)来实施。由于无源元件(passivecomponent)可用于实现所需的阻挡元件,因此,组合器104’中并不需要特定的双工器(diplexer),从而生产成本可被降低。
由于BT频带距FM广播频带较远,第一阻挡元件202可简单地由10pF的电容器C来实施,而第二阻挡元件206及208则简单地由22 nH的电感器L1及L2来分别实施,其中10pF的电容器C为BT频带的信号组分提供良好旁路(bypass),但却为FM广播频带的信号组分提供高阻抗,而22nH的电感器L1/L2为FM广播频带的信号组分提供良好旁路,但却为BT频带的信号组分提供高阻抗(例如,阻塞)。
应注意,电感器L1及L2的每一者皆具有22nH的电感值,由于其谐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皆大体上等于2.4GHz,因此电感器L1及L2可被实施以用于高BT输出功率抑制。若利用具有较高电感值的单一电感器代替串接的电感器L1及L2的组合,当单一电感器具有47nH电感值时,最终的谐振频率大体上等于1.8GHz而不是2.4GHz,这将导致令人不满意的BT输出功率抑制。不管BT收发机106’处于正常模式(normal mode)或询问模式(inquiry mode),利用串接的两个22nH的电感器能有效地使FM广播接收机的灵敏度(sensitivity)维持在所需的水平。利用此种方式,可获得最佳FM广播接收性能。
如上所述,FM广播接收机108’的阻抗匹配需求是为了透过高阻抗路径传送信号。因此,可实施天线匹配元件210,例如120nH的电感器。然而,此方式仅为例示目的,并非本发明的限制。
电感器L1及L2需要较高的电感值以满足第二阻挡元件206及208的需求。然而,不同供货商提供的电感器在实际电感值上有差别。因此,若电感器L1及L2中任一者的实际电感值相较于目标值(例如22nH)有偏差,则谐振频率也将偏离目标值(例如2.4GHz)。从而致使BT输出功率抑制的性能退化。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于组合器中增加陷波滤波器(notchfilter)的构想。请参考图3,图3为实施图1硬件配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无线通信装置400类似于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200,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组合器404进一步包含陷波滤波器402。如图3所示,陷波滤波器402具有分别耦接至第二端口P2及参考电压(例如,接地电压)的第一端N1及第二端N2。除了具有截止带(stop band)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陷波滤波器402可使其他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所述截止带至少与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重叠。优选地,截止带可覆盖整个第一频带(例如,BT频带)。
于本实施例中,陷波滤波器402可简单地利用较小的电感器Ln与较小的电容器Cn实施。举例而言,电感器Ln可具有等于2.2nH的电感值,而电容器Cn可具有等于2.0pF的电容值。由于电感器Ln所需的电感值及电容器CN所需的电容值皆较小,因供货商不同而导致的电感器的电容值差别及电容器的电感值差别可被忽略。从而,稳健的2.4GHz的陷波滤波器402可被实现。更具体地,不管陷波滤波器402中使用的电感器Ln与电容器Cn是由哪一供货商提供,陷波滤波器402的性能基本上是稳定的。应注意,所述利用LC电路实现陷波滤波器402的方法仅用于例示目的,其并非本发明的限制,陷波滤波器402亦可利用其他陷波架构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中,FM广播接收机108’可共享BT收发机106’使用的BT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然而,某些手机可能不支持BT通信功能,而GSM通信功能则为大多数手机的基本功能。因此,类似的天线共享机制亦可应用于GSM天线。请参考图4,图4为实施图1硬件配置的又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组合器504包含耦接至芯片505的管脚510的第一端口P1、耦接至芯片505的管脚512的第二端口P2、以及耦接至天线501的第三端口P3。如图5所示,组合器504包含第一阻挡元件502、置于第一信号路径514上的可选的BPF 504、置于第二信号路径516上的第二阻挡元件506、以及耦接于第二端口P2与参考电压(例如,接地电压)间的多个陷波滤波器508_1及508_2。此外,芯片505包含可实现图1所示第一通信电路106的GSM收发机520,以及可实现图1所示第二通信电路108的FM广播接收机522。请注意,用于处理GSM传送/接收信号的GSM收发机520与用于处理FM广播(FM无线电)接收信号的FM广播接收机522是依据不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阻抗匹配需求、及不同频带而运作。具体而言,GSM收发机520依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例如,GSM协议)处理GSM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522则依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例如,FM广播协议)处理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GSM收发机520于第一阻抗值(例如,约为50奥姆)的阻抗匹配需求下处理GSM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522则于第二阻抗值(远高于50奥姆)的阻抗匹配需求下处理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以及GSM收发机520处理中心频率大体上等于900MHz的第一频带中的GSM传送/接收信号,而FM广播接收机522则处理中心频率大体上等于100MHz的第二频带中的接收的FM无线电信号。如上所述,FM广播接收机522的阻抗匹配需求是为了透过高阻抗路径传送信号。因此,可实施例如电感器的天线匹配元件518。
天线501利用GSM天线而实施。换句话说,FM广播接收机522共享GSM收发机520使用的GSM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相较于无线通信装置200及400,由于GSM频带与FM广播频带较为接近,无线通信装置500可具有较佳的FM无线电接收质量。然而,应注意,GSM输出功率较BT输出功率高很多,利用单一陷波滤波器可能无法足以达成所需的GSM输出功率抑制,因此,本发明提出于组合器504中实施多于一个的基于LC的陷波滤波器的构想。然而,此做法仅用于例示目的,而并非本发明的限制。于其他变形设计中,若单一的陷波滤波器被特别设计且能够提供足够高的GSM输出功率抑制,组合器504亦可仅包含单一陷波滤波器,此亦未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由于GSM频带不同于BT频带,电容器所需的电容值及电感器所需的电感值需要被正确配置以满足无线通信装置500的需求。于阅读与前述实施例相关段落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理解无线通信装置500中每一元件的运作,因此,其进一步的描述于此不另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值及电容值仅用于例示目的。也就是说,所述电感值及电容值可依据于不同通信电路间共享天线的实际设计考虑而调整。此外,组合器中元件的一部份或全部可为独立元件,或可藉由特定制程(manufacturing process)整合至单一设备中,所述特定制程可例如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以下简称LTCC)制程。
举例而言(但并非仅限于此),于第一通信电路106与第二通信电路108之间共享的天线102可为利用FM短天线、BT金属天线、以及GSM金属天线其中之一实施的射频广播接收机,其中所述FM短天线可例如图5的子图(A)中所示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以下简称FPC)形成的天线;所述BT金属天线可例如图5的子图(B)中所示的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Inverted-F Antenna,以下简称PIFA);而所述GSM金属天线的则如图5的子图(C)所示。应注意,即使性能会因天线尺寸不同而存在差异,BT天线或GSM天线亦可作为用以提供信号接收能力的FM天线。
此外,第一通信电路106与第二通信电路108并不仅限于置于相同芯片105中,其亦可分别置于不同的芯片内。本发明亦不仅限于实施两个通信电路。以上所述的组合器可被配置为提供三个或更多信号路径至多个通信电路。举例而言,第一阻挡元件可被置于共享的天线与第一通信电路之间,用于允许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从其通过,并用于阻挡或衰减第二频带及第三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第一信号路径;第二阻挡元件可被置于共享的天线与第二通信电路之间,用于允许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从其通过,并阻挡或衰减第一频带及第三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第二信号路径;以及第三阻挡元件可被置于共享的天线与第三通信电路之间,用于允许第三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从其通过,并阻挡或衰减第一频带及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第三信号路径。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对上述装置和方法做数种修改和变更,且仍然保留本发明的教导。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
第二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其中该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协议;
天线,共享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
组合器,具有耦接至该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该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该天线的第三端口,该组合器包含:
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该天线与该第一通信电路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
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该天线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无线通信协议遵从调频广播规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协议遵从蓝芽规格、无线局域网络规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规格、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规格、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规格、宽带码分多址存取规格、以及数字视频广播规格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利用高通或带通电路实施,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利用低通或带通电路实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包含电容器,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包含串接的两个电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更包含:
至少一陷波滤波器,具有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端口及参考电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使除了具有截止带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的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该截止带至少与该第一频带重叠。
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一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一通信操作;
第二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二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其中该第一阻抗值大体为50奥姆,该第二阻抗值远高于该第一阻抗值;
天线,共享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
组合器,具有耦接至该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该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该天线的第三端口,用于提供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阻抗值遵从调频广播规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抗值遵从蓝芽规格、无线局域网络规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规格、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规格、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规格、宽带码分多址存取规格、以及数字视频广播规格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操作被执行以处理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该第二通信操作被执行以处理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及该组合器包含:
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一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一阻挡元件的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及
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二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二阻挡元件的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利用高通或带通电路实施,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利用低通或带通电路实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更包含:
至少一陷波滤波器,具有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端口及参考电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使除了具有截止带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的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该截止带至少与该第一频带重叠。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电路,用于处理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
第二通信电路,用于处理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其中该第一频带与该第二频带无重叠;
天线,共享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
组合器,具有耦接至该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该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该天线的第三端口,用于提供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包含:
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一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一阻挡元件的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及
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二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二阻挡元件的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利用高通或带通电路实施,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利用低通或带通电路实施。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更包含:至少一陷波滤波器,具有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端口及参考电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使除了具有截止带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的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该截止带至少与该第一频带重叠。
CN2011800008031A 2010-03-30 2011-01-21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24848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883410P 2010-03-30 2010-03-30
US61/318,834 2010-03-30
US12/963,607 US8442577B2 (en) 2010-03-30 2010-12-08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an antenna shared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s
US12/963,607 2010-12-08
PCT/CN2011/070482 WO2011120349A1 (en) 2010-03-30 2011-01-2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an antenna shared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893A true CN102484893A (zh) 2012-05-30

Family

ID=4471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08031A Pending CN102484893A (zh) 2010-03-30 2011-01-21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2577B2 (zh)
EP (1) EP2417828A4 (zh)
CN (1) CN102484893A (zh)
TW (1) TW201134005A (zh)
WO (1) WO201112034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7812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09277A (zh) * 2015-03-06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更改用途的天线进行远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14270711A (zh) * 2019-08-14 2022-04-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天线配置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63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信号收发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3379672B (zh) * 2012-04-27 2016-12-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CN103516380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US9613747B2 (en) * 2013-08-26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ata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oexistence
WO2015109474A1 (en) * 2014-01-23 2015-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using array of antennas and associated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523232B1 (en) * 2018-08-24 2019-12-3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digital input signal into an analog output signal
KR20210068827A (ko) * 2019-12-02 2021-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구조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40032196A1 (en) * 2020-09-07 2024-01-25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480A (zh) * 2003-11-27 2005-06-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能够接收多种广播电波的蜂窝电话
CN1741484A (zh) * 2004-08-09 2006-03-01 美国博通公司 无线通讯中共享单天线的方法和系统
CN200994180Y (zh) * 2006-11-2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gsm单天线双模双待手机
US20080137566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Bojko Marholev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High-Power Transmit Path for a Multi-Protocol Transceiver
US20080166980A1 (en) * 2006-04-26 2008-07-10 Hitachi Metals, Ltd. High-frequency circuit, high-frequenc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80233954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Brima Ibrahi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esults Derived From Detecting Channels Suitable For FM Transmission In An Integrated FM Transmit/Receiv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5405A (en) * 1976-11-09 1978-04-18 Mhz Enterprises, Inc. Antenna matching network
US4141016A (en) * 1977-04-25 1979-02-20 Antenna, Incorporated AM-FM-CB Disguised antenna system
GB9606593D0 (en) * 1996-03-29 1996-06-05 Symmetricom Inc An antenna system
US20030071716A1 (en) * 2001-10-12 2003-04-1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integrated systems
US8364080B2 (en) * 2002-08-01 2013-0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enhanced quality and higher throughput for collocated IEEE 802.11 B/G and bluetooth devices in coexistent operation
US8688045B2 (en) * 2008-11-19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M transmitter and non-FM receiver integrated on single chip
US8344959B2 (en) * 2009-04-30 2013-01-01 Nokia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antenna for wireles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480A (zh) * 2003-11-27 2005-06-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能够接收多种广播电波的蜂窝电话
CN1741484A (zh) * 2004-08-09 2006-03-01 美国博通公司 无线通讯中共享单天线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166980A1 (en) * 2006-04-26 2008-07-10 Hitachi Metals, Ltd. High-frequency circuit, high-frequenc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200994180Y (zh) * 2006-11-2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gsm单天线双模双待手机
US20080137566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Bojko Marholev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High-Power Transmit Path for a Multi-Protocol Transceiver
US20080233954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Brima Ibrahi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esults Derived From Detecting Channels Suitable For FM Transmission In An Integrated FM Transmit/Receive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7812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09277A (zh) * 2015-03-06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更改用途的天线进行远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14270711A (zh) * 2019-08-14 2022-04-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天线配置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4270711B (zh) * 2019-08-14 2023-10-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天线配置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1824276B2 (en) 2019-08-14 202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djusting antenna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7828A1 (en) 2012-02-15
WO2011120349A1 (en) 2011-10-06
EP2417828A4 (en) 2016-04-20
US20110244917A1 (en) 2011-10-06
TW201134005A (en) 2011-10-01
WO2011120349A9 (en) 2011-12-08
US8442577B2 (en) 2013-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893A (zh) 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US9094104B2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US9331720B2 (en) Combined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US10700715B2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CN107636975A (zh) 具有片上匹配和内建的可调谐滤波器的射频低噪声放大器
KR101793148B1 (ko) 멀티-대역 전력 증폭기
US8909161B2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US8432836B2 (en)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capabilities and reduc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EP2992606B1 (en) Coupled resonator on-die filters for wifi applications
US9917602B2 (en) Antenna system,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JP2005020381A (ja) アンテナ切り替え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WO2014133809A1 (en) Shared filter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s
CN104079311A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
JP6681845B2 (ja) スイッチ回路および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CN113228417B (zh) 一种多频段射频前端器件,多频段接收机及多频段发射机
US2008013924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680521B2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for blocking transmit or receive frequency signals
JP2015002395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10917123B2 (en) N-plexer filtering for coupled antennas
JP5935902B2 (ja)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無線通信機器
US20090219837A1 (en) Signal transceiv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50365127A1 (en) Rf module
KR20040025469A (ko) 이중 대역 단말기의 다이플렉서 회로
KR20080014561A (ko) 다중밴드 트랜시버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