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670A -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670A
CN102480670A CN2011103780571A CN201110378057A CN102480670A CN 102480670 A CN102480670 A CN 102480670A CN 2011103780571 A CN2011103780571 A CN 2011103780571A CN 201110378057 A CN201110378057 A CN 201110378057A CN 102480670 A CN102480670 A CN 102480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icrophone
ground wire
detection sign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80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0670B (zh
Inventor
杰恩斯·克里斯蒂安·波尔森
默哈迈德·埃尔-哈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0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确定头戴式耳机中的麦克风极性的方法。通过能够检测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与任意头戴式耳机兼容,而不局限于使用特定的头戴式耳机。通过将检测信号施加在头戴式耳机缆线中的一条线上,可以在其他线之一上感测返回信号,以确定哪条线是地线,以及哪条线是麦克风线。

Description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麦克风,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应用和功能不断加入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内,这类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这些新应用和功能的加入要求对这些设备本身进行更新,以处理与这些应用和功能相关联的新需求。
在一些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具有麦克风的头戴式耳机用于全面增强这些应用或功能的可用性。为了将头戴式耳机与设备相连,典型地通过将插孔(jack)插入到设备端口内来连接头戴式耳机。
发明内容
以下公开内容大体上描述了用于处理麦克风中的极性检测的设备和技术,麦克风典型地位于供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头戴式耳机内。
当前,由于麦克风的极性是已知的,将便携式电子设备设计为容纳被设计为与该设备兼容的头戴式耳机。因此,用户局限于使用针对特定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设计的头戴式耳机,并且该电子设备无法与其他头戴式耳机交互。因此,未按照设备所要求的极性制造的头戴式耳机将无法与该设备一同操作。
通过能够确定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任意头戴式耳机交互,而不再局限于使用为该设备特别设计的头戴式耳机。
在麦克风极性检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检测可以通过在麦克风线上或在地线上发送出检测信号(例如,AC或DC信号)以及在一条音频耳机线上接收返回信号来实现。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音频线上传送检测信号,然后在地线或麦克风线上感测返回信号。
如果检测信号是在地线或麦克风线之一上传送的,则在传送检测信号的同时,地线或麦克风线中的另一条线保持在不同的电势,并且在音频线上感测返回信号。换言之,如果在地线上传送检测信号,则麦克风线保持在与检测信号不同的电势,并且可以在至少一条音频线上感测返回信号。如果在麦克风线上传送检测信号,则地线保持在不同的电势,典型地,在任何一条音频线上都不会感测到返回信号。类似地,如果在音频线上传送检测信号,则在麦克风线保持在稳定的电势时,可以在地线上感测到返回信号或脉冲。然而,如果在音频线上传送检测信号,而地线接地,则在麦克风线上不会感测到返回信号。这将在随后更详细地描述。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更详细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检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极性检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极性检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概述了检测头戴式耳机中的麦克风极性的一个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检测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极性检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极性检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概述了检测麦克风极性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其中示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意图,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示意为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10具有机身12,机身12包括显示屏14、键盘/键区16、一组按钮18、以及用户操作的指向或输入设备20(例如,轨迹垫或轨迹球)。用户操作的指向或输入设备也可以是操纵杆、涡轮、滚轮、鼠标、触垫等,或另一按钮。移动通信设备10还包括用于容纳插孔的至少一个端口,这在图1中未示出。设备10还包括未示出或描述的其他部分。该设备的尺寸可以制造为适于人手握住或携带。
参考图2,移动通信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或处理器30,与集成在通信设备10内的芯片32连接。信号发生器33(如电压源)也连接到芯片32。芯片32包括开关矩阵和插孔配置检测部分34,集成有端口36,用于容纳与缆线40(例如,麦克风/头戴式耳机缆线)相关联的插孔38。开关矩阵34包括多个单独的输入输出端口42,用于利用连接在插孔38内的相应导线44来发送和接收信号。当插入插头或插孔(plug or jack)38时,管脚端口PIN5输入通过机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来检测缆线的插入。如果管脚端口PIN5损坏或没有管脚端口PIN5,则可以通过检测缆线自身的电容来检测缆线的插入。如下面还将讨论的,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触头(例如,管脚端口和单条信号线)。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尽管触头可以在物理上彼此靠近或接触,然而“已连接”并非仅指物理上的接触或接近,也可以指电气连接,通过电气连接,一个触头上的信号可以在另一个触头上产生信号。这种电气连接可以通过影响电流通路(例如,利用开关矩阵34)而不是通过改变一个触头与另一个触头之间的物理关系来形成或断开。
插孔38内的导线或线44代表信号线,例如音频线,其中一条导线44a代表右音频或耳机线,一条导线44b代表左音频或耳机线,以及一对线44c和44d提供地线和麦克风线。在备选实施例中,插孔可以仅包括一条音频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与管脚端口PIN3相连的线44c设置为地线,而将与管脚端口PIN4相连的线44d设置为麦克风线。地线还与地参考电压相连。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地不一定是地电势,“地线”不需要与地电气连接。相反,地主要表示保持在参考电压的节点,该参考电压相对于其他电压实质上是恒定的。
参考图3,其示出了用于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检测的系统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插孔的4条导线(或线44a至44d)与开关矩阵34的端口42相连。音频线44a和44b也与头戴式耳机内的相应耳机310相连。尽管图中示出了两个耳机,然而该头戴式耳机可以只包括一个耳机。对于以下描述(其中详述了两个耳机,并且因此详述了两条音频线),可以在单条音频线上传送或感测信号,而不影响极性检测的装置或方法。换言之,头戴式耳机可以只包括一个耳机和一条音频线,而极性检测方法仍然可以执行。此外,对于包括两个耳机和两条音频线的头戴式耳机,该极性检测方法可以仅使用两个耳机中的一个来执行。
在当前实施例中,检测器54与连接至音频线44a和44b的端口42中的每一个端口相关联,并且以通信方式连接到线44a和44b的输出,以监控响应于在麦克风线44d或地线44c之一上传送的一个或多个检测信号而在这些信号线上传送的返回信号(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器54可以实现为低通滤波器和整流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是预放大器和后续的阈值检测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是解调器和后续的低通滤波器和阈值检测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是阈值检测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阈值检测器可以利用固定阈值比较器来实现。在另一实施例中,阈值检测器可以由模数转换器(ADC)和固定数字阈值来实现。
检测器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分立组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器可以在芯片32上实现。每一个检测器54连接到位于芯片32上或处理器30内的状态机56,以传送由检测器54所记录的表示返回信号或测量结果的信号。状态机56处理或传送所感测的返回信号的结果,或将基于其关联检测器54所感测的信号的结果传送至处理器30,以使得该处理器可以确定麦克风的极性。通常,状态机56是判定电路,该判定电路接收来自其关联检测器54的输入,判定这些输入所指示的条件(例如,特定状态存在与否),然后根据该判定向处理器30发送信号。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极性检测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在麦克风线44d(或与管脚端口PIN4相连的线)上传送检测信号,并在耳机或音频线44a或44b之一或二者上感测返回信号。
由U1示意性表示的检测信号是AC信号或DC信号,而地线44c保持在由U2示意性表示的不同电势,其中U2不等于U1
在麦克风线上传送了检测信号之后,可以通过与音频线44a或44b中的至少一条相连的检测器54之一来感测返回信号。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器54被集成为开关矩阵34或芯片32的一部分,但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54可以位于或集成于头戴式耳机内。如果检测器54位于头戴式耳机内,则该头戴式耳机与处理器30通信,以提供与所感测的返回信号有关的信息。
如图5所示,示出了极性检测的另一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地线44c(或与管脚端口PIN3相连的线)上传送检测信号,并且在音频线44a或44b中的至少一条上感测返回信号。
由U1示意性表示的检测信号是AC信号或DC信号,而麦克风线44d保持在由U2示意性表示的不同电势,其中U2不等于U1。在麦克风线上传送了检测信号之后,可以通过与音频线44a或44b中的至少一条相连的检测器54之一来感测返回信号。
参考图6,其示出了概述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在操作中,从缆线的角度来看,语音信号典型地在麦克风线上传送。然而,在将插孔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端口时,麦克风线连接到哪一个管脚端口并不总是已知的(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麦克风线可以连接到管脚端口PIN3或管脚端口PIN4。这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因为信号无法在地线上传送,因而需要确定音频信号将在哪个管脚端口上传送(或者,换句话说,确定哪个管脚端口与麦克风线相连)。在下列示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初始假设麦克风线44d连接到管脚端口PIN4,而地线44c连接到管脚端口PIN3。然而,根据极性检测的结果,可能得到相反的结论。
在将插孔插入端口时,开关矩阵34内的每一个管脚端口42对应于插孔内的一条线。典型地,管脚端口PIN1和管脚端口PIN2容纳被表征为左音频和右音频的音频线44a和44b,而管脚端口PIN5用于检测插孔的存在。关于管脚端口PIN3和PIN4,这些管脚端口之一连接到地线,而另一个连接到麦克风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感测到头戴式耳机缆线的插孔被插入到端口中(100),则发起该方法,由此各条线44连接到关联的管脚端口。在一个实施例中,这通过在开关矩阵和插孔配置检测部分34的管脚端口PIN5上检测插孔38的存在来实现。备选地,内部设备逻辑可以基于缆线自身的电容或者通过线44中的一些耦合来辅助确定或者确定插孔何时插入。利用这种配置,即便管脚端口PIN5不起作用或者不存在,也可以检测头戴式耳机的插入。
在感测到存在插孔(100)之后,在管脚端口PIN3或管脚端口PIN4之一上传送(AC或DC)检测信号(104)。根据各个实施例,AC或DC信号是通过信号发生器33来产生并传送的。然后,检测信号通过线缆40传播。该检测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或方波,也可以是其他信号。尽管检测信号是在与管脚端口PIN3或管脚端口PIN4连接的线之一上传送的,其他线也可以连接到已知的电势,例如,地电势或地参考电压。
检测信号的传送可能导致音频线44a和44b上响应于该信号的动作,该动作被测量为返回信号或测量的输出电压。然后,通过关联的检测器54在管脚端口PIN1和/或管脚端口PIN2上感测或读取返回信号或在音频线(线44a和44b)上传送的信号(106)。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将对测量的影响降至最小,在感测返回信号时,将音频线44a和44b保持在高阻抗(三态)模式。为了使信号对头戴式耳机的用户的干扰最小,可以使用低幅度的检测信号或可听带宽之外的信号。
根据这些返回信号或测量结果,可以确定麦克风或头戴式耳机的极性。为了确定信号是否在地线上传送(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执行确定是否在音频线之一上感测或测量到特定返回信号的检查(108)。如果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断定头戴式耳机或耳机与麦克风的组合已经连接到开关矩阵34(110)。在本实施例中,特定返回信号可以是与检测信号实质上相对应、实质上相匹配或在幅度上可比较的信号,或者可以是相对于检测信号高于某一阈值的信号。
然后,可以确定麦克风的极性。当信号通过地线和耳机本身非常好地耦合至音频线时,如果在音频线之一上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确定传送检测信号的线是地线(111)。该确定可以在状态机的辅助下实现。在状态机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来自两个检测器54的返回信号都在特定阈值(关于传送的感测到的信号)之上,则状态机接收这些信号,并向处理器传送信号以指示是否满足某一条件,例如,是否在音频线上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但不局限于此。备选地,状态机可以通过确认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来传送信号以指示线44c或44d中的哪一条线是地线。状态机也可以将开关矩阵34直接配置为在没有处理器干涉的情况下识别地线和麦克风线。换言之,可以确定状态机的输出对应于1,并且由此可以断定检测信号是在麦克风线上传送的。备选地,可以确定状态机的输出对应于0,并且由此可以断定检测信号是在麦克风线上传送的。
然后,处理器可以通过中断或逻辑管脚信令事件来接收管脚选择的状态或与哪一个管脚端口连接至哪一条线有关的信息,或者处理器可以轮询电子设备或芯片32来请求状态,例如线的状态,但不局限于此。在任意情况下,地线(并且进而麦克风线)的确定可以由状态机自动进行,或者由处理器在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时进行。
然后,可以将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的极性存储在处理器或其他组件中,或将开关矩阵自动配置为正确的地连接,以便校正来自设备的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头戴式耳机。
备选地,如果在108没有感测或测量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在管脚端口PIN3和PIN4中的另一条线上传送另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112)。将未传送检测信号的线设置到已知电势,例如,通过将该线连接到地参考电压来将该线设置为地电势。再次感测音频线中的至少一条的输出(114),以确定是否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然后,执行确定是否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而使得至少一条音频线的输出实质上对应于检测信号的检查(116)。如果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确定头戴式耳机或耳机与麦克风的组合已经连接到开关矩阵34或设备(110)。然后,可以如上所述地确定麦克风的极性(111)。随后将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存储在处理器或其他组件中,或将开关矩阵自动配置为正确的地连接,以便校正来自设备的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头戴式耳机。
如果在任意情况下都没有检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断定没有连接头戴式耳机(118)。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插入插孔的缆线可能是不具有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或麦克风延长缆线,但不局限于此。
参考图7,其示出了用于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检测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插孔的四条导线(或线44a至44d)与开关矩阵34的端口42相连。音频线44a和44b与相应耳机310相连。与前一实施例一样,可以只有一个耳机,因此也只有一条音频线。在当前实施例中,检测器54与连接至麦克风线44d和地线44c的端口42中的每一个端口相关联,并且以通信方式连接到线44c和44d的输出,以监控响应于在音频线44a或44b之一上传送的一个或多个检测信号而在这些信号线上传送的返回信号(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检测器54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已详述的任意方式或通过任意检测电路或组件来实现。检测器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分立组件,但也可以在芯片32上实现。每一个检测器54连接到状态机56,状态机56也可以位于芯片32上或处理器30内,以传送检测器54所记录的表示感测的返回信号或测量结果的信号。状态机56将表示由其关联检测器54感测的返回信号所满足的条件的信号传送至处理器30,以使得处理器能够确定麦克风的极性。备选地,状态机可以传送指示麦克风线和地线(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中的哪一条是实际地线或实际麦克风线的信号。
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极性检测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在音频线之一(例如,左音频线44a)上传送检测信号,而在麦克风线44d上感测返回信号(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
由U1示意性表示的检测信号是AC信号或DC信号,而另一音频线44d保持在由U2示意性表示的不同电势或三态。将地线44c(或不是针对特定返回信号而要感测的线)驱动至由U3示意性表示的已知电势,例如,地电势。
在左音频线上传送了检测信号之后,可以通过检测器54来感测特定返回信号,检测器54与麦克风线相连以辅助确定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信号可以在右音频线44b上传送,而左音频线44a的电势保持在相同的电势电平或三态。
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极性检测的另一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在音频线之一(例如,左音频线44a)上传送检测信号,而在地线44c上感测返回信号(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
由U1示意性表示的检测信号是AC信号或DC信号,而另一音频线44b保持在由U2示意性表示的不同电势或三态。将麦克风线44d(或不是针对特定返回信号而要感测的线)驱动至由U3示意性表示的已知电势,例如,地电势。
在音频线上传送了检测信号之后,可以通过检测器54来感测特定返回信号,检测器54与地线相连以辅助确定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信号可以在右音频线44b上传送。
参考图10,其示出了概述麦克风极性检测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在操作中,从缆线的角度来看,语音信号典型地在麦克风线上传送。然而,在将插孔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端口时,麦克风线连接到哪一个管脚端口并不总是已知的(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麦克风线可以连接到管脚端口PIN3或管脚端口PIN4。这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因为信号无法在地线上传送,因而需要确定音频信号将在哪个管脚端口上传送(或者,换句话说,确定哪个管脚端口与麦克风线相连)。在下列示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初始假设麦克风线44d连接到管脚端口PIN4,而地线44c连接到管脚端口PIN3。然而,根据极性检测的结果,可能得到相反的结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插孔插入端口时,开关矩阵34内的每一个管脚端口42对应于插孔内的一条线。然而,存在头戴式耳机只包括一个耳机、因此可以不使用管脚端口PIN1或管脚端口PIN2之一的实施例。典型地,管脚端口PIN1或管脚端口PIN2容纳被表征为音频线的音频线44a和44b,而管脚端口PIN5用于检测插孔的存在。关于管脚端口PIN3和PIN4,这两个管脚端口之一连接到地线,而另一个连接到麦克风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感测到头戴式耳机缆线的插孔插入端口(200),则发起该方法,由此各条线44连接到关联的管脚端口。此前,已讨论了感测插孔存在的一些方法。
在感测到存在插孔(200)之后,在音频线管脚端口PIN3或管脚端口PIN4之一上传送(AC或DC)检测信号(204)。在一个实施例中,AC或DC信号是通过信号发生器33来产生并传送的。然后,检测信号通过线缆40传播。该检测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或方波,也可以是其他信号。
检测信号的传送可能导致麦克风线44d或地线44c上响应于该检测信号的动作(以返回信号的形式),该动作被测量为返回信号或测量的输出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地线(或与管脚端口PIN3相连的线)保持在已知电势(例如,地电势)的同时,通过关联的检测器54在管脚端口PIN4上感测或读取在麦克风线上传送的返回信号(206)。为了将对测量的影响降至最小,在进行测量时,将麦克风线44d保持在高阻抗(三态)模式。
根据这些返回信号或测量结果,可以确定麦克风或头戴式耳机的极性。为了确定检测信号是通过哪一条线传送的,执行确定是否在麦克风线44d(或与管脚端口PIN4相连的线)上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的检查(208)。如果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断定头戴式耳机或耳机与麦克风的组合已经连接到开关矩阵34(210)。在本实施例中,特定返回信号可以是与检测信号实质上相对应、实质上相匹配或在幅度上可比较的信号,或者可以是相对于检测信号高于某一阈值的信号。
如果在麦克风线44d上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确定该线实际上是地线(211),而地线(根据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初始假定)是麦克风线。如上所述,该确定也可以利用状态机56来执行。然后,将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的极性存储在处理器或其它组件中,或将开关矩阵自动配置为正确的地连接,以便校正来自设备的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头戴式耳机。
备选地,如果在208没有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在音频线44a或44b之一上传送另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212)。然后,感测地线(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或连接到管脚端口PIN3的线的输出(214)。随后执行确定是否在地线上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的检查(216)。如果感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断定头戴式耳机或耳机与麦克风的组合已经连接到开关矩阵34(210)。然后,可以如上所述地确定麦克风的极性(211),由此与管脚端口PIN3相连的线是地线,而与管脚端口PIN4相连的线是麦克风线。如果在任意情况下都没有检测到特定返回信号,则可以断定没有连接头戴式耳机(218)。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插入插孔的缆线可能是不具有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或麦克风延长缆线,但不局限于此。
在备选实施例中,检测器54可以与每一条线相关联,而且根据检测信号在哪一条线上传送,可以激活或不激活针对特定线的检测器来感测特定返回信号或极性检测。
在前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陈述了大量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实现本公开,可能不需要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其他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电气结构和电路,以免本公开含混不清。例如,没有提供关于这里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是软件例程、硬件电路、固件、或是其组件的特定细节。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仅作为示例。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具体实施例的改变、修改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确定头戴式耳机中的麦克风极性的方法,所述头戴式耳机包括至少一条音频线、地线、以及麦克风线,所述方法包括:
将地线或麦克风线之一连接到地参考电压;
在地线或麦克风线中的另一条线上传送检测信号;
测量所述至少一条音频线的返回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返回信号确定实际地线。
2.一种确定头戴式耳机中的麦克风极性的方法,所述头戴式耳机包括至少一条音频线、地线、以及麦克风线,所述方法包括:
将地线或麦克风线之一连接到地参考电压;
在所述至少一条音频线中的一条音频线上传送检测信号;
在地线或麦克风线中未连接到所述地参考电压的另一条线上测量返回信号;以及
基于所测量的返回信号确定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地线或麦克风信号线之一连接到所述地参考电压之前,检测所述头戴式耳机的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返回信号实质上对应于所述检测信号,则将所述地线确定为传送所述检测信号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返回信号实质上不对应于所述检测信号,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地线或麦克风线中的另一条线连接到所述地参考电压;
在最初连接到所述地参考电压的线上传送第二检测信号;
测量所述至少一条音频线的第二返回信号,以产生第二返回信号;以及
确定第二输出测量结果是否实质上对应于所述检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二返回信号实质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则将所述地线确定为传送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二返回信号实质上不对应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则确定没有连接麦克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地线包括:
将返回信号传送至状态机;
接收状态机的输出;以及
确定检测信号是在哪条线上传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状态机的输出对应于1,则将传送检测信号的线确定为麦克风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状态机的输出对应于0,则将传送检测信号的线确定为麦克风线。
11.一种用于在头戴式耳机的缆线被插进移动设备通信端口时确定所述头戴式耳机内的麦克风极性的系统,所述缆线包括至少一条音频线、地线、以及麦克风线,所述系统包括:
开关矩阵和插孔检测;
一组管脚端口,位于所述开关矩阵内,所述一组管脚端口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条音频线、所述地线、以及所述麦克风线;
信号发生器,用于传送检测信号;
一组检测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的传送而检测所述至少一条音频线的返回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一组检测器所感测的返回信号来检测地线;
所述系统被配置为:在感测到所述缆线之后,将地线或麦克风线之一连接到地参考电压,并在地线或麦克风线中的另一条线上传送所述检测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组管脚端口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缆线的存在的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被配置为:通过测量至少一条线与所述地参考电压之间的缆线的寄生电容,感测所述缆线的存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组检测器的输出并将输出结果传送至所述处理器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自动接收来自所述一组检测器的输出并将输出结果传送至所述处理器的装置。
CN201110378057.1A 2010-11-30 2011-11-24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480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93223.4 2010-11-30
EP20100193223 EP2458891B1 (en) 2010-11-30 2010-11-30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phone polarity dete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670A true CN102480670A (zh) 2012-05-30
CN102480670B CN102480670B (zh) 2015-07-01

Family

ID=43901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8057.1A Active CN102480670B (zh) 2010-11-30 2011-11-24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58891B1 (zh)
CN (1) CN102480670B (zh)
CA (1) CA2759143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0831A1 (en) * 1999-04-01 2000-10-12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Telephone handset emulator
US20050201568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eadset Detector in a Device Generating Audio Signals
WO2006045617A2 (en) * 2004-10-25 2006-05-04 Nokia Corporation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pherpherals connected via an audio/video-plug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0831A1 (en) * 1999-04-01 2000-10-12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Telephone handset emulator
US20050201568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eadset Detector in a Device Generating Audio Signals
WO2006045617A2 (en) * 2004-10-25 2006-05-04 Nokia Corporation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pherpherals connected via an audio/video-plug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59143C (en) 2015-05-19
EP2458891A1 (en) 2012-05-30
CA2759143A1 (en) 2012-05-30
CN102480670B (zh) 2015-07-01
EP2458891B1 (en)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1446B (zh) 经由音频/视频插头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外围设备的检测、识别和操作
CN100495377C (zh) 检测插入外设类型的方法和终端接口
CN104023294B (zh) 终端中的接口复用装置和转接板
US20130108064A1 (en) Connectors for invoking and supporting device testing
CN203466944U (zh) 自配置装置
US89956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phone polarity detection
CN103988088A (zh) 插头类型检测
US20130108063A1 (en) Invoking and supporting device testing through audio connectors
CN104683916B (zh) 麦克风的接脚检测电路与其方法
CN102761804B (zh) 一种音频接口自适应方法、装置和电子签名工具
US20150016619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ype of audio interface
CN105933823A (zh) 使用4p音频插头向具有有源噪声抵消的耳机提供功率和信号的向后兼容的系统以及方法
KR102353517B1 (ko) 유도 인터럽트를 통해 테스트 흐름을 제어함으로써 무선 주파수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841754A (zh)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CN102638745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耳机兼容方法、系统及其接口电路
US20120215467A1 (e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ground line in a video cable
CN104459376B (zh) 一种接口电路及基于该电路的外设检测方法、外置传感器
CN103647863B (zh) 一种基于两个移动终端互测耳机回路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99672A (zh)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KR101357963B1 (ko) 비디오 케이블에서 그라운드 라인의 자동 검출
CN102480670B (zh) 用于麦克风极性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CN202759419U (zh) 一种音频接口自适应装置和电子签名工具
CN105979422A (zh)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051989B (zh) 音频电子装置以及音频插头识别与操作方法
CN202873030U (zh) 自动识别音频接口的麦克管脚和地管脚的装置及签名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RESEARCH IN MOTION LTD. TO: BLACKBERRY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